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学毕业分类复习判断题汇编
- 格式:docx
- 大小:29.55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毕业语文判断题(最新题库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是一句跟孟子有关的名言。
………………………()2、“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这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一样的。
……………………………………………………………………( )3、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北京”写作“Běi jīng”。
………()4、《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汤问》是写了弈秋教两个人下棋,一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5、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如:藏族的雪顿节,哈尼族的火把节,不同的地方也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比如,安徽的豫剧,浙江的越剧,四川的川剧。
………………………………()6、“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读音是“zhuàn”,而“如薄雾”的薄字读成“báo”。
……………()7、《桃花心木》是林清玄的一篇记事文章,主要记写了种树老人给桃花心木浇水的事,以前我们还学过林清玄的课文有《和时间赛跑》、《鞋匠的儿子》。
…………………………………………()8、“精兵简政”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缩小党、政、军等机构,减少机关的行政人员和部队战斗人员,以减轻人民负担,使部队、机关变得更精干、更灵活、更有战斗力。
……………………()9、“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从修辞手法方面来讲,这是一个设问句。
………………()10、《北京的春节》写了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乱,从“忙乱”一词,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个大人不是很喜欢过老北京的春节的。
………………………………………………………………………()11、现在网络很发达,随时可以发电子邮件,要是我们给外地亲友写信时,没必要注意信和信封的格式了。
六年级语文知识复习整理一、提纲:(一)、拼音1、认真复习下面的拼音字母及整体认读音节。
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y w单韵母:a o e i u ü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2、按拼音字母表的顺序对凌乱的拼音字母进行正确的排序。
并能在四线三格上正确书写。
3、拼音字母的大小写转换。
4、前鼻音、后鼻音字的区分练习设计。
主要看音节的韵母:如音节的韵母是an en in un ün的是前鼻音的字;如音节的韵母是ang eng ing ong的是后鼻音的字。
5、翘舌音、平舌音字的区分练习设计。
主要看音节的声母:如音节的声母是z c s的是平舌音的字;如音节的声母是zh ch sh r的是翘舌音的字。
6、按音序查字法准确地查出给定的字。
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
(表示时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7、正确对给定的字标调的练习设计。
看见母不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重点强调i、u相遇标在后,i上标调时要先去点后标调。
8、16个整体认读音节的练习设计。
9、看拼音写词语或句子。
注意:音节zhi chi shi ri 既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又是翘舌音的字;音节zi ci si 既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又是平舌音的字;音节yin yun yuan 既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又是前鼻音的字;音节ying 既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又是后鼻音的字。
10、变调在普通话里,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而与单字声调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
阴平阳平去声轻声一yī单念或用在词尾以及用在序数中yí在去声前yì在非去声前在相同的动词中间不bú在去声前bù在非去声前,在小学阶段应掌握的还有一种变调现象是出现在ABB叠词中,后面BB二字均念阴平声。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正确停顿是“思援/弓缴/而射之”。
()2、《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
()3、《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
()4、《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美丽”就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
()5、《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文章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6.《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稿。
()7.《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喜悦的心情。
()8.“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对一门课,老师们的态度特别宽容,那就是翻译官上的日语。
即使逃课,老师们也是不管的。
”这句话看出老师对学生不够负责。
()9.“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中,蔺相如处处避着廉婆,是因为蔺相如怕廉将军。
()9.“却看妻子愁何在”这句诗中“妻子”是指诗人的夫人。
()10.阅读文章,首先要读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要能联系实际,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
()1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和“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
”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12.毛泽东称老舍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3.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
()14.《囚歌》的作者是江姐。
()15.《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文体是童话故事。
()1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他还写了《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
()17.客家民居的特点是“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18.《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19、1896年1月,居里夫人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线。
()20、中国宋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乘火箭上天的人。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毕业考点知识综合复习及答案完整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拼音基础1.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chén cùjiǎo zi biān piào zhǎ yǎnjiě shìáo zhōu rǎn ɡānɡjié ránwàn xiànɡɡēnɡxīn xuán dēng jiécǎi2. 看拼音,写词语。
pái huái yǐ xuéduǒ cánɡjīnɡ huánɡniàn dao róu cuōdān ɡēbàn dǎo3. 看拼音写词语。
méng lóng shàn cháng zhèn hàn pánɡ bógōu hèjì chénɡmò qìtiáo zhou4. 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 zhòng shòu xuēchún shúyōu jìnghuǐ huài kāng kǎi dǒu péng pù bù正确读音选一选5. 用“ ____”画出正确的读音。
狞.笑(nínɡnìnɡ)凸.显(tūāo)提供.(ɡònɡɡōnɡ)勉强.(qiánɡqiǎnɡ)吞没.(méi mò)鏖.战(áo lù)6.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羞涩.(shè sè)勾勒.(lè lèi)蒙.古(mĕng méng)参.差(cān cēn)苍穹.(qiòng qióng)摇曳.(iè yè)7. 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毕业考点知识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拼音基础1. 看拼音,写词语。
yǎng qìbīn kèdiāo sùzēng jiāxuān nào gòng xiàn sī lǚshù fù2. 看拼音,写词语。
pí juàn zāo yùjī èhuāng táng huī huángjǐng gào jiān dūxìng qùfěng cìkǒu wěn3. 读拼音,写词语。
biān pào fèi téng fěn suìqī liáng fáng yùnuó yídān ge yán jùn cán bào bō xuē4. 读拼音,写词语。
kāi záo mù biāo fén shāo yán jùnmóɡuǐyòu zhìchè dǐyā pò正确读音选一选5.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坚劲.(jìn jìng)燕.山(yàn yān)甘霖.(lín líng)暂.时(zhàn zàn)瞻.仰(yán zhān)青稞.(kē guŏ)6.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
燕.山(yān yàn)相似.(shìsì)还.是(hái huán)坚劲.(jìn jìng)焚.烧(fán fén)任.凭(rèn rén)7. 用“\”划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毕业复习判断题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北京的春节》作者采用了详略结合的表达方法,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喝粥写得最详细。
……………()3、“栗、械、揉、逛、挪”这五个字按音序先后排列依次是:逛、栗、揉、挪、械。
…()4、藏戏是一个戴着面具演出的,而且没有舞台,有时一部戏可以演三五天不会结束的剧种。
…………………………………………………………………………………………()5、“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6、《骑鹅旅行记(节选)》主要写了一个叫尼尔斯的男孩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所发生的变化,表现了尼尔斯是一个能改正自己淘气、调皮的缺点的,勇敢善良的孩子。
()7、《石灰吟》的“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作者以石灰做比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节操的决心。
…………………………………()8、《匆匆》一文,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情感。
…………………………………………………………()9、《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文章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来写“我”的心理变化。
………………………………………………………………………………………()10、《别了,语文课》写出了“我”对中国语文课发自内心的热爱,表达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1、“肃”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肀”部,再查4画;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竖。
()12、《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写的一篇记叙文。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基础知识汇编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22•泗洪县)下面每组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逃奔.投奔.直奔.疲于奔.命B.兴.旺兴.奋高兴.望洋兴.叹C.淡泊.停泊.泊.船湖泊.D.剥.削剥.落剥.夺生吞活剥.2.(2022•泗洪县)下面词语的书写和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鞭炮翻箱到柜弗.若(不)B.清脆司空见惯探汤.(热水)C.粉碎阳光明媚因.风(因为)D.顷覆念念叨叨不值.(遇到)3.(2022•泗洪县)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句是()A.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B.“跑快一点,”徐老师说,“不然你就要迟到了。
”C.本学期,我阅读了《少年文艺》《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书刊。
D.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汉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4.(2022•泗洪县)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避免党组织不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B.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目标是为人民服务。
C.他发现,光那样站着等待是无济于事的。
D.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我的收获很深刻。
5.(2022•泗洪县)下列句子在修辞手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的是()A.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B.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C.他的声音太大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
D.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6.(2022•泗洪县)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腊八粥》一文用极其细腻的笔触,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有序写他盼粥、猜粥、看粥、分粥、喝粥的过程,将甜蜜融进了腊八节的风俗中。
B.《十六年前的回忆》属于回忆式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描写了李大钊对家人深沉的爱,对党的忠诚、为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父亲和革命者的形象。
C.《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D.《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选择的三个事例,为了充分论证观点,因此把事例的起因和结果写得比较具体,经过写得比较简单。
六年级下册语文判断题第一篇:六年级下册语文判断题语文判断题(六年级)一、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通过抓住“雨”的特征对雨进行描写,赞美了这场及时雨,体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3、《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是季羡林先生写的。
()4、“这山中的一切,不是我的朋友?”这句话是反问句。
()5、“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这句话中省略号表示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6、“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的省略号表示说话结结巴巴、吞吞吐吐。
()7、“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天净沙·秋》是一首写景散曲,作者通过撷取典型的六种景物描绘出萧瑟、孤独、空虚到阳光、清丽的秋景图。
()8、“裹”字共14画,第5、6、7笔都是“横”。
()9、《穷人》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10、鲁迅原名周树人,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11、毛泽东评价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2、,, 《匆匆》是散文大师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让我们感受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13、、《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俄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运用了残酷的现实和美丽的幻象进行对比反衬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14、《凡卡》是的丹麦作家契诃夫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将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回忆插叙结合,运用对比、反衬、暗示的写法,真实地反映了旧俄国时代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
()15、“鼎”子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12画,第六画是竖折折。
()16、“凹”字和“凸”字的结构都是独体字,都是5画;“凹”字第二画是横折折,“凸”字的第四画是横折折折。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毕业考点知识综合复习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拼音基础1. 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mǎn yù bào nào zhōng jīng yíngzhuàng guān lì rútái xiǎn xiù tǒng2. 看拼音,写词语。
qī xīwū yājiǎo bàn fàn màilà yuènóng chóu bǐ cǐáo yè3. 看拼音写词语,把汉字写得规范而舒展。
gōu lèbèn zhuōtiào wàng qí qūzhān yǎng tuí rán páo xiào hōng míng4. 读拼音,写词语。
xiǎo fàn zhǒng zhàng qīn xíkōng xūmó guǐcán bào jiē duàn kǒng bù正确读音选一选5.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忐.忑(tǎn tǎng)气馁.(lěi něi)憧.憬(chōng tóng)韧.性(rèn rèng)端.庄(ruì duān)颤.抖(chàn zhàn)琴弦.(xuánxián)岔.路(chà cà)朗诵.(sòng yǒng)撰.写(zuàn zhuàn)模.仿(mó mú)懵.懂(mēng měng)插.队(cāchā)惬.意(xiá qiè)戛.然而止(gá jiá)6.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毕业考点知识综合复习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拼音基础1. 看拼音,写词语。
pái huái yǐ xuéduǒ cánɡjīnɡ huánɡniàn dao róu cuōdān ɡēbàn dǎo2. 看拼音写词语。
kāng kǎi gòng xiàn làn yòng jī dìmù dǔjīng yíng bāo guǒyáo lán héǎi zī yuán3. 看拼音,写词语。
xuán yáyàn yǔkāng kǎi shòu xuēshēng chùmǐn gǎn hóng liàng qīng cuì4. 看拼音,写词语。
biàn lùn bō li kǒng bùxī shuàihuā ruǐlǐnɡ yùsōu jíqiū yǐn正确读音选一选5. 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未遮.(zhēzhè)山鸣蝉.(chán tán)日暮.(mù mǜ)惊鹊.(quèqüè)烟渚.(zhězhǔ)野旷.(kàng kuàng)6.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
开窍.(qiào qiǎo)河畔.(pàn bàn)轨.道(ɡuǐɡuì)叮咛.(nínɡtínɡ)猝.死(cuìcù)赫.然(hèchì)7. 在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学毕业分类复习判断题汇编1、“肃”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肀”部,再查4画;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竖。
……………………()2、“似(sì)乎、旋转(zhuǎn)、摩(mā)平、糊(hú)弄”这些多音字的读音都是正确的。
()3、“缓兵之计、初出茅庐、单刀赴会、三顾茅庐”这几个词语都源于小说《三国演义》。
………………()4、《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
………………………………………()5、“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是李大钊的座右铭,也是他高尚革命情操的真实写照。
……………()6、“恩重如山、狗急跳墙、守口如瓶、流年似水”这四个成语所用的修辞相同。
……………………()7、“鼎”字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D”,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目”部,再查8画。
……………………()8、“思援弓缴而射之”与“虽与之俱学”中的“之”意思一样。
…………………………………………()9、“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这句话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
…………………()10、《丑小鸭》《海的女儿》《白雪公主》《拇指姑娘》都是安徒生的童话作品。
……………………()11、“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这句话用了鲜明的对比的写法,让我们体会到总理生活的劳苦。
…………………………()12、“庸、秽、蘸、摞、膝”这五个字如果按音序先后排列,它们的顺序是“秽、摞、膝、庸、蘸”。
…()13、“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涕”和“妻子”都是古今异义词。
……………………()14、《藏戏》这篇课文按照总分总结构,具体描写了藏戏形成过程及鲜明的特点。
…………………()15、《老人与海》是英国作家戈尔丁的作品。
…………………………………………………………()16、“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副对联可以挂在我们的书房。
…………………………()17、“战无不胜、攻其不备、四面楚歌、背水一战”这四个词语都与战争有关。
………………………()18、“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句中两个“赤裸裸”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个句子说明作者不甘心虚度光阴,力求上进的精神。
………()19、自由写作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想写多少就写多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20、《凡卡》一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将会过上幸福生活,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21、“精兵简政”的意思是“精简人员,缩减机构。
”这一条意见是司马迁先生提出来的。
……………()22、《灯光》和《一夜的工作》都采用倒叙的写法,课文主体部分都是对往事的回忆。
………………()23、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些,如“北京”写作“Běi jīng”。
……………………()24、“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丰富多彩,有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雪顿节,西南地区彝族、白族、哈尼族等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
…………………………………………()25、《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是英国作家马克。
吐温的作品。
…………………………()26、别人在说话时,如果所持的观点和你的不一样,你就可以打断别人,表明自己的观点。
………()27、“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这个句子不是比喻句。
……………………()28、《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是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
………………………………()29、《灯光》一文中题目的含义深刻,它既象征着今天的幸福生活,又代表着革命先烈牺牲自己,照亮他人的献身精神。
…………………………………………………………………………………………()30、在习作中,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可以适当运用课外阅读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31、“魔”的部首是“麻”,“容”的部首是“宀”,“麦”的部首是“麦”。
……………………………()32、“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的“若”和“若到江南赶上春”中的“若”的意思不一样。
…………………()33、“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是一种酒。
“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绿”和“蓝”都表示一种颜色。
()34、修改习作可以增加一边读一边改,也可以自己读,让别人提意见。
………………………………()35、“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这个句子不是比喻句。
…………………………………………………………………………………()36、“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这句话仅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7、“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浣溪沙》是词的题目。
………………………………………………()38、“这个汽车模型精致极了,跟真的一模一样”中的“模”都读“mó”。
………………………………()39、“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和孤独。
()40、“挪、勃、逛、栗、饺”这几个字的笔画完全相同,都是9画。
………………………………()41、“破釜沉舟、卧薪尝胆、闻鸡起舞”这几个成语的主人公分别是刘邦、勾践、祖逖。
………………()42、“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天气环境的恶劣。
…………………………………………………()43、成语“不拘一格”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诗中“万马齐喑”比喻当时社会生气勃勃的景象。
()44、“发表意见、发布命令、发挥传统、发明火箭”这四组词语的搭配是完全恰当的。
………………()45、京剧被誉为“国粹”,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傣家竹楼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
………()46、《我最好的老师》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文章告诉我们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4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中的诗句。
………………()48、“筹”“碱”“匣”“屉”“哼”按音序排列依次是:筹、碱、哼、屉、匣。
………………………………()49、《鲁滨孙漂流记》是美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
………………………………………………………………………………………………………()50、“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51、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
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这句话中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
…………………………………………………………………………………()52、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藏戏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53、《落花生》《桃花心木》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5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卜算子”是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词的题目。
……………()55、“李大钊在刑场英勇就义”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街头去世”两句话表达都正确。
………………()5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是一句跟孟子有关的名言。
“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形容轻重倒置。
………………………………………………………………()57、《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58、《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是叶永烈,他还参与撰写《十万个为什么》的书籍。
………()59、“揉、栗、逆、竺、撇”这几个字按音序排列的先后顺序是:栗、逆、撇、揉、竺。
…………………()60、“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都是民间俗语。
………………………………()61、《桃花心木》是林清玄的一篇记事文章,主要记写了种树老人给桃花心木浇水的事,以前我们还学过林清玄的课文有《和时间赛跑》、《鞋匠的儿子》。
……………………………………………………………()62、《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采用第二人称叙述的回忆录,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63、“举世瞩目”的“举”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兴”部,再查三画。
…………………………………………()64、求人帮忙说“拜托”,无暇陪同说“失迎”,请人勿送说“留步”,这些说法都恰当。
…………………()65、“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以环境描写开头,为故事发展和人物遭遇埋下伏笔。
………………………………………………………………………………………………………()66、“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
”这句话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的。
……………………………………………………………………………………()67、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如:藏族的雪顿节,哈尼族的火把节,不同的地方也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比如,安徽的豫剧,浙江的越剧,四川的川剧。
………………………………………………()68、“这地方还没有巴掌大,根本不能盖房。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9、“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从修辞手法方面来讲,这是一个设问句。
……………………()70、“客家土楼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介绍土楼的造型奇特。
……………………………………………………()71、《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开头和结尾相呼应,突出了作者一直牢记父亲的被害日,加深读者的印象,表达作者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72、“从隔壁传来的几个孩子不停打闹声,惊醒了正在午睡的李大妈。
”缩句“孩子惊醒了李大妈。
”()73、《十六年前的回忆》和《灯光》两篇课文都采用了倒叙的手法,采用了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
…()74、“尽管今天下雨,我们还是去参加了实践活动”。
这句话的表达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