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58.00 KB
- 文档页数:25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古诗阅读题(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
【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解析1.【试题答案】A【试题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分别考查对形近音同(或音异)、形异音同(或音异)、多音多义的汉字读音的辨识。
分析时,可用排除法。
2.【试题答案】B【试题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解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
B望文生义。
3.【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项,成分残缺。
B项,表意不明。
D项,结构混乱。
4.【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宇,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利用排除法。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5.【试题答案】B【试题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等级为理解B。
【试题解析】这类题的解题方法一般有三种:根据已掌握的实词知识直接判断;其次是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加以辨析;其三就是运用替代法,把提供的词义置放于句子中,然后根据语境判断正误。
6.【试题答案】B【试题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
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
7.【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
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试题解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2014年广东省湛江市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阅读状况,既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基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注意事项:1.全卷共12页,18页为试题部分,9--12页为答题卡;全卷六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选择题时,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填入9至12页的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否则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人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挟.制/狡黠. 芳菲./绯.闻 伺.候/伺.机而动 B .庇.护/譬.如 醇.正/敦.厚 模.具/模.棱两可 c .刹.那/宅.异 苛.刻/呵.斥 纤.绳/纤.细如发 D .诘.责/矍.铄 抚.慰/妩.媚 似.乎/似.是而非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这个由不同科研单位借调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成员各有所长,形成互补;更重要的是大家殊途同归,齐心协力。
经过短短几周的磨合,研发团队很快就形成了默契和合力。
由于业余时间都特别爱下围棋,年近花甲的秦工程师和不到30岁的海归刘博士还成了忘年交。
A .各有所长B .殊途同归C .磨合D .忘年交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截止2月13日,由甄子丹、郭富城等明星主演的电影《大闹天宫》内地票房已经达到8.7亿,预计最高票房必定超过10亿B .教育部部长袁仁贵表示,今后的高考录取要以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为基础,同时参考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
湖南卫视热播节目《我是歌手》第十期中,备受关注的韩磊、邓紫棋四冠之争,邓紫棋凭借一首《falling 》再次回到榜首,成为唯一的夺得四次冠军的歌手。
础;为了振兴阅读,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来保障和促进民族阅读意象,即心象,是诗化了的感觉。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 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C.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1【答案】A【解析】A.chěng/pin,shù/sù,sài/sâ;B.xiá,â/yâ,fǒu/pǐ;C. bàng/páng,dí,lěi/ lâi;D. shân/chān,f ǔ,xiān/xiǎn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
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连篇累牍B.如鲠在喉C.梳理D.受众2【答案】A【解析】“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适用对象错。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大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3【答案】C【解析】A成分残缺,“常常采集起来”前应加主语“人们”,或改为“常常被采集起来”;B.①语序不当,“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应改为“《环境保护法》此次修订”,前四个分句的陈述对象是“环境保护法”,应让其作主语。
试卷类型:A 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总分值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艄.公/俏.丽檀.香/耽.搁率.直/概率.B. 干燥./急躁.松散../贩.卖古刹./刹.车C. 钝.角/纯.粹侵.扰/钦.羡暴.晒/曝.光D. 收敛./捡.拾萧.瑟/嚣.张节省./省.悟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堆砌赋闲鉴定将功折罪B. 浸润魅力堕落退壁三舍C. 缝隙编缉溃败螳臂当车D. 浩瀚垂涎枷琐励精图治3.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几年不见,她已经长得像个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安静的坐在那里。
B. 厂长让秘书确定来宾乘坐的列车什么时候到站?以便提前做好接站工作。
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D. 人的情绪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欢乐、兴奋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情绪;另一类是抑郁、愤怒等有损身心健康的情绪。
4.在以下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莱茵河两岸城市的历史最早要到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人运来了石头,用石块铺路,建造宫殿、兵营、庙宇和别墅。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欢迎查看“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田中老李版)”:/s/blog_4d588e7d0102eajc.html(6月24日)以下官方版答案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提供(图片源自网络):②刘敞知道契丹人所不认识的异兽“駮”,说出它的音声形状(1分);并且能够引经据典加以说明(1分)。
意思答对即可。
10.(1)(3分)主人公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1分),一叶扁舟渐行渐远(扁舟越过林杪,船帆比沙鸥还小)(1分),直到看不见(仍久久不愿离去)(1分)。
意思答对即可。
(2)(4分)夕阳还有一竿高,离天黑尚早。
这时主人公后悔不应该让朋友这么早离去,转而埋怨催朋友离去的人。
(3分)这句词迸一步抒发了主人公对朋友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
(1分)意思答对即可。
只要言之有理。
均可酌情给分。
11.(6分)(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2)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4)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答对1空给1分。
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
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
14.(4分)宗教。
(1分)因为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依赖哲学、宗教、艺术三种形式来实现。
(1分)如果哲学与艺术不发达,那么终极关怀就会通过宗教来弥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分裂。
(2分)意思答对即可。
15.(4分)艺术价值的关键不在于认识的内容是否正确,而在于能否给人想象的空间、情感的慰藉和精神关怀。
(2分)凡·高的《星夜》虽然不符合真实的星空景象,但画中燃烧的星星给人想象的空间,表现了人类共有的奋斗精神,给人情感慰藉(给人终极关怀)。
(2分)意思答对即可。
16.(3分)①弟弟的推测影响了“我”的判断;②白鹭的外形接近“我”想象中的“鹤”;③鹤能满足“我”对其象征的文化意蕴的向往。
每点1分。
意思答对即可。
17.(6分)①体现了“我”失望、懊丧的心情。
(1分)对“鹤”的豢养变成了无谓的付出,对“鹤”的美好向往变得可笑。
关于本篇文档文件类型: Microsoft Word 2003(纯文字版)标题:2014广东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内容:2014广州高考语文二模试题2014广东汕头四中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广东梅州高三联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广东汕尾市张静中学高考语文二模及答案解析(共四套题)关键字: 2014 广东高考语文二模统计信息: 38页;44,985字字体字号: 宋体;五号页面信息: A4;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厘米;(左侧)装订线-0.5厘米 惊爆价: 2元(平均每套0.5元)2014广州高考语文二模试题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臵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臵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忖.度(cǔn)讪.笑(shàn)执拗.(niù)并行不悖.(bâi)B.剽.窃(piāo)盘桓.(huán)行.伍(hánɡ)蓦.然回首(mù)C.诘.难(jiã)自诩.(xǔ)拘泥.(ní)提纲挈.领(qiâ)D.毗.邻(pí)眼睑.(lián)折.本(shã)焚膏继晷.(ɡuǐ)B.蓦读mî,C.泥读nì,D.睑读jiǎn。
试卷类型:A 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艄.公/俏.丽檀.香/耽.搁率.直/概率.B. 干燥./急躁.涣.散/贩.卖古刹./刹.车C. 钝.角/纯.粹侵.扰/钦.羡暴.晒/曝.光D. 收敛./捡.拾萧.瑟/嚣.张节省./省.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堆砌赋闲鉴定将功折罪B. 浸润魅力堕落退壁三舍C. 缝隙编缉溃败螳臂当车D. 浩瀚垂涎枷琐励精图治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几年不见,她已经长得像个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安静的坐在那里。
B. 厂长让秘书确定来宾乘坐的列车什么时候到站?以便提前做好接站工作。
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D. 人的情绪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欢乐、兴奋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情绪;另一类是抑郁、愤怒等有损身心健康的情绪。
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莱茵河两岸城市的历史最早要到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人运来了石头,用石块铺路,建造宫殿、兵营、庙宇和别墅。
广东省中山市2014年高考语文原创模拟试题(六)及参考答案高三2014-05-19 17:24广东省中山市2014年高考语文原创模拟试题(六)及参考答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桎梏/痼疾慰藉/押解既往不咎/鸠占鹊巢B.不孝/不肖尘嚣/木屑弱不禁风/噤若寒蝉C.尴尬/旗杆莅临/战栗简明扼要/深恶痛绝D.癖好/薜荔拾掇/啜泣罢黜百家/咄咄逼人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近段时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了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从表面上看,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普遍退化,是源于键盘输入方式对手写传统的冲击,但从深层次分析,可能在于人们逐渐丧失了对汉字文化的敬畏之心。
人们对汉字书写的态度相当草率,甚至对不规范的书写漠然视之,最终都慢慢地积非成是,成为新的习惯;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无需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练习汉字,没有练就过硬的汉字书写基本功。
少了一份对汉字书写应有的珍视,少了一份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敬重,“汉字危机”迟早会成为一个问题。
A. 退化B. 漠然视之C. 积非成是D. 珍视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次活动围绕“创业梦、中国梦”为主题,传播创业文化,分享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有利于激励更多青年创业。
B.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假如南亚某些国家把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必将自食恶果。
C.近来,某些省市GDP数字的真实性遭到网民的质疑,这引发人们对官员盲目追求GDP数字现象的思考。
D.湖北省中山医院33岁的护士肖芳连续三次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使一位呼吸骤停、心脏停搏的大妈“起死回生”,被网友用手机拍摄在网上传播后,感动了全国众多的网民。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
,,。
,。
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①书法和诗歌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②书法和诗歌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③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④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⑤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⑥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A.②④①⑤⑥③ B.①④③⑤⑥② C.②①④③⑥⑤ D.①③④②⑥⑤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2014年广东省高考卷(语文)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维2.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见的第一位仙姑是?A. 警幻仙子B. 绛珠仙子C. 碧痕仙子D. 瑞珠仙子A. 画蛇添足B. 亡羊补牢C. 狐假虎威D. 完璧归赵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荀子》5.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中,宋江是第一个上梁山的好汉。
(×)2.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句话是正确的。
(√)3. 《离骚》是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的抒情长诗。
(√)4. “四大名著”指的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青青子衿,______。
”(《诗经·郑风·子衿》)2. “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发生在______。
4.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 “______,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
2.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3. 请解释“文以载道”的含义。
4. 请列举唐代两位著名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
5. 请简述《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离骚》中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答案以官方公布的为准,本卷仅供参考★引用或转载均请注明出处韶关市田家炳中学李达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特别说明】广东高考语文正式评卷工作将于12日开始,官方版答案仍处保密状态,因学识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本答案缺错在所难免,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如若引用或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李达均)-、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C.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A。
本题命题形式与命题思路与2013年广东卷一脉相承,仍延续从2008年开始的考查形式:即仍采用分类组对的形式考查字音的识记,每一选项设计3组词,四个选项共列举24个字的读音,分别考查对形近音同(或音异)、形异音同(或音异)、多音多义的汉字读音的辨识。
第一组是形近字,第二组是形异字,第三组是多音多义字(CD两项为成语)。
A项bàng/páng、dí、lěi/lâi;B项xiá、â/yâ、fǒu/pǐ;C项chěng/pìn、shù/sù、sài/sâ;D项shân/chān、fǔ、xiǎn.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
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连篇累牍 B.如鲠在喉 C.梳理 D.受众【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能力层级E。
今年的命题思路与2013年大致相同,继续采用一个语段集中考查四个词语(成语)的使用的形式,符合高中学生现阶段的语言运用实际。
相较往年,今年考查的词语为两个成语、两个词语(均为实词,一个动词,一个名词),没了虚词。
A项‚连篇累牍‛,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多为贬义,原句并未体现出贬义。
B项‚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
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用在此处正确。
C项‚梳理‛,本指用梳子整理(须、发等),也指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齿的机件处理纤维,使之整洁的过程。
语段中用以指对细节的整理,使用正确。
D项‚受众‛,指的是传媒信息、文艺作品等的接受者。
从宏观上来看,‚受众‛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受众‛又可以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
适用对象正确。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E。
正确辨析病句是高考的必考点,与往年大致相同,考查的是‚没有语病的一项‛,保持了考查的延续性与稳定性。
《考试大纲》列举的六种病句类型是学生语言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毛病类型,也是高考的考查点。
本题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项。
B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正确语序应是:‚达成一致”——‚终于定稿”——‚写入法律‛。
C项偷换主语。
‚采集‛的主语应该是‚人们‛,而‚贝母‛应该是‚被(人们)采集起来……‛D项不合逻辑(语序不当)。
‚不仅……还‛表递进关系,原句内容倒臵,应该是‚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先驱。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 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D。
‚语意连贯‛是指语句之间的连接贯通,它是语言表达的标准之一,也是在规范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
连贯的考查,大多采用排序与语句复位(或‚嵌入式‛)两种题型。
广东从2008年开始以选择题的方式将这一考点放在试卷的第一大题考查,今年继续保持广东题这一考点的稳定性。
与去年采用语句复位与句序排列相结合不同的是,今年采用的是2010-2012年的句序排列的考查形式。
解答的关键就是要把握语段的话题与中心,理清语段的结构层次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
本题的选文仍是一个议论性的语段,阐述的是‚生成整体论‛中‚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生成整体论‛强调两点,一是整体功能不等于部分之和,可以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二是仅仅通过分解来了解整体是不充分的,因为部分与部分之间有相互作用。
借助句中‚然而‛、‚所以‛、‚虽然‛等明显表逻辑关系的词语,以及‚例如‛等有较强提示作用的词语,考生当不难选出正确答案D。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刘敞字原父。
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
但通好以来,臵驿如是,不敢变也。
‛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
敞曰:‚此所谓(马交)也。
‛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
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
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
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
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
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
将论.囚,敞曰:‚冤也。
‛亲按问之。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
敞穷治其事,伟伏罪。
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
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
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
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
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
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
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注】①潴:蓄积。
②傅致:罗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素.习知山川道径素:向来B.将论.囚论:讨论C.持.府县短长持:挟制D.卒之付御史决.决:判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
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高中课程标准》指出:‚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积累与记忆文言实词,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解读实词。
这是读懂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与前提。
这道试题挑选了包含四个常见实词的句子,并分别给出词语释义的正与误,编题方式与近九年基本一致,与去年相同的仍是要求选择解释不正确的一项,难度略有下降。
这类题的解题方法一般有三种:根据已掌握的实词知识直接判断;其次是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加以辨析;其三就是运用替代法,把提供的词义臵放于句子中,然后根据语境判断正误。
B项中的‚论‛的意思是‚衡量‛‚评定‛,常见词有‚论罪‛‚论功行赏‛。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②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③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A.①且②则③所 B.①以②于③因C.①且②则③因 D.①以②于③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B。
这一道题的命制原则与形式,过去已连续8年保持一致,即采用从选文中摘取四组8个例句、每组两两比较,考查其异同的方法,考查学生对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
但今年增加至6个虚词且采用选词填空的方式,考查形式新颖,继承中有创新,考生在之前的各类模拟试题中几乎从未遇过,相对来说,难度较往年略大。
①处说的是王尧臣为避嫌疑就将刘敞列为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