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理综物理
- 格式:doc
- 大小:9.30 MB
- 文档页数:5
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命题人:孟兵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像天体这样质量很大的物体B .牛顿运动定律也适用微观世界C .叮当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D .物体惯性的大小是由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的2.如图甲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为θ=30°,质量为m 的物块从斜面体上由静止释放,以加速度a 速率v 、动能E k 、势能E P 、机械能E 跟时间t 或位移x 的关系,错误的是( )3.我国志愿者王跃曾与俄罗斯志愿者一起进行“火星-500”的实验活动。
假设王跃登陆火星后,测得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21,质量是地球质量的91。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 ,地球的半径为R ,王跃在地面上能向上竖直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忽略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星的密度为GR g 32 B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92g C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32 D .王跃以在地球上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29h 4. 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和M(m ∶M =1∶2)的物块A 、B 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 作用于B 上且两物块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1.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 竖直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如图乙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x 1∶x 2等于( )A.1∶2B.1∶1C.2∶1D.2∶35.如图所示,光滑的金属轨道分水平段和圆弧段两部分,O点为圆弧的圆心.两金属轨道之间的宽度为0.5m,匀强磁场方向如图,大小为0.5T.质量为0.05kg、长为0.5m的金属细杆置于金属轨道上的M点.当在金属细杆内通以电流强度为2A的恒定电流时,金属细杆可以沿杆向右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MN=OP=1m,则( ) A.金属细杆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5m/sB.金属细杆运动到P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10m/s2C.金属细杆运动到P点时对每一条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1.5ND.金属细杆从M点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消耗的电能至少为1J6.如图甲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图乙中三条图线分别表示了三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a表示的是电压表V3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B.电源的总功率减小,输出功率一定先增大后减小C.此过程中电压表V3示数U3和电流表示数I的比值U3/I不变D.此过程中电压表V3示数的变化量ΔU3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ΔI的比值不变7.在如图所示的空间区域里,y轴左方有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跟y轴负方向成30°角,大小为E=4×105N/C,y轴右方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有一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v0=2×106m/s由x轴上A点(OA=10cm)先后两次射入磁场,第一次沿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第二次沿x磁场,已知粒子质量m为1.6496×10—27kg,电荷量q为1.6×10—19 1.7),则:( )A.粒子两次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都为20cm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1.031T;C.粒子两次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都为1.7527×10—7sD.质子先后两次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1:7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二、填空题(17分)8. Ⅰ.(7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
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总分110分时间60分钟物理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第1卷共7题,每题6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的是( )A.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B.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D.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灯泡L变亮B.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C.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减少D.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3.一颗科学资源探测卫星的圆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运动周期为T=1.5h,某时刻卫星经过赤道上A城市上空。
已知:地球自转周期T0,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r,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上述条件()A. 可以计算地球的球半径B. 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C. 可以计算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 可以断定,再经过12h卫星第二次到达A城市上空4.一物体从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取地面的重力势能为零,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W1,阻力对物体做功W2,其它力对物体做功W3,则该过程终态时()A.物体的动能为W1+W2B.物体的重力势能为W1C.物体的机械能为W2+W3D.物体的机械能为W1+W2+W35. 1922年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因质谱仪的发明、同位素和质谱仪的研究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若一束粒子(不计重力)由左端射入质谱仪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束带电粒子带负电B.速度选择器的上极板带负电C.在磁场B2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质量越大D.在磁场B2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比荷q/m越小PP6. 右下图所示为一电流表的原理示意图。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15届高三物理诊断试题新人教版第I 卷 选择题(42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
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未选全得3分。
7小题共42分)1. 科学家们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C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2.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物体A 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力压物体A ,使A 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距离,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
下列关于所加的力F 的大小和运动距离x 之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C )3.如图所示,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 ,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 1 ,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 2 , 不计摩擦。
则( B )A .F 1=Gsin αB .F 2=Gtan αC .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 1与F 2的合力变大D .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 1减小,F 2增大4. 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为我国未来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做出了贡献。
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着陆,如图示,关闭动力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经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与空间站在B 处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 .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B .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空间站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C .航天飞机在B 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圆形轨道必须点火减速D .航天飞机与空间站在B 点对接前后瞬间的加速度相等x DB C A FFFFAF5.如图示,一个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直管竖直放置。
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化学部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0-16 F-19 S-32 Cu-641.江西某铜业公司在火法炼铜时也生产硫酸,硫酸车间如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自然界化合态硫以FeS 2、CuFeS 2等形式存在B.火法炼铜的矿石原料主要含Cu 2SC.该公司炼铜产生的SO 2可用于生产H 2SO 4D.l mol/L H 2SO 4溶液可储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2某学生以铁丝和Cl 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
从分类角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 B 实验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②、③均为放热反应D.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3.若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参阅表中数据,下列判断在标准状况下正确的是A. 20. 0 gHF 中含σ键数目为1.0N AB.将22.4LNH 3溶于1L 水中,溶液含有OH -数目为0.1N AC.6.72 LNO 2与水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H 2S 和SO 2各0.l mol 反应后,体系中的S 原子数目小于0.2N A4.用如图装置实验,下列实验现象预期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5.利用如图所示原电池可测量空气中Cl 2含量,其中电解质是Ag +可以自由移动的固体物质。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电子经外电路流向Pt 电极B.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 +数目减少C.正极反应:C12+2e —+2Ag'+ = 2AgClD 空气中c(C12)越大,Ag 极消耗速率越快℃NO 2 HF 熔点 —11.2 —83.6 沸点 21.0 19.526.工业上向锅炉里注入Na2CO3.溶液浸泡,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而后用盐酸去除。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Na2CO3溶液的K w和c(OH一)均会增大B.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 十CaSO4 = CaCO3 +SO42-C.盐酸溶液中,CaCO3的溶解性大于CaSO4D.Na2CO3溶液遇CO2后,阴离子浓度均减小7.已知反应CO(g) +2 H2( g) CH3OH (g)△H= Q kJ·mol-1,在三个不同容积的容器中分别充人l mol CO 与2 mol H2,恒温恒容,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如下表。
2015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考物理一诊模拟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强度是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A)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B.质子、中子和α粒子都能在回旋加速器中被加速,从而获得较高的能量C.在某些磁场中,洛伦兹力可以对运动电荷做功D.电场、电场线、磁场、磁感线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答案】A【解析】解:A、根据单位制,可知,电流强度是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A)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故A正确;B、中子不带电,不能被加速,故B错误;C、洛伦兹力与速度方向垂直,不可以对运动电荷做功,故C错误;D、电场线、磁感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电场、磁场真实存在,故D错误;故选:A.A、根据基本物理量与基本单位,即可求解;B、中子不带电,不能加速;C、根据洛伦兹力与速度方向关系,来判定对运动电荷做功情况;D、电场线、磁感线不是客观存在的.考查基本物理量与基本单位的内容,掌握中子不带电的特征,理解洛伦兹力不做功的特点,注意电场线与感应线不存在的事实.2.某学校教室里的竖直磁性黑板上通常粘挂一些小磁铁,小磁铁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或试题答案.对贴在竖直黑板上、未挂重物的小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铁受到的电磁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B.磁铁受到的重力小于受到的摩擦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C.磁铁与黑板间存在三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磁铁受到的电磁吸引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解:A、小磁铁受到的磁力与受到的弹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磁铁受到的重力与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小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①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②黑板对磁铁的弹力与磁铁对黑板的弹力;③而竖起方向存在一对作用力:相互间的摩擦力,故C正确;D、磁铁受到的弹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而磁铁受到的电磁吸引力与黑板受到电磁吸引力也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磁铁受到的电磁吸引力与与磁铁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是两个力的作用点在不同的物体上.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3.如图,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大B.甲的运动周期比乙的大C.甲的角速度大小等于乙的角速度D.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答案】B【解析】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ma=ω2r=m=A、a=,可知甲的向心加速度小于乙的向心加速度,故A错误;B、T=2π,可知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大,故B正确;C、ω=,可知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小,故C错误;D、v=,可知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小,故D错误;故选:B.抓住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列式展开讨论即可.抓住半径相同,中心天体质量不同,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展开讨论即可,注意区别中心天体的质量不同.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37°(sin37°=0.6,cos37°=0.8)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0.6B.0.625C.0.75D.0.8【答案】B【解析】解:当板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30°时,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应的静摩擦力为f1=mgsin30°=0.5mg(N)当板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37°时,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对应的滑动摩擦力f2=μ•mgcos37°=0.8μmg由:f1=f2解得:μ==0.625故选:B.当板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30°时,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由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静摩力平衡求出摩擦力.当板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37°时,根据摩擦力公式求出摩擦力.本题求解摩擦力时要分析物体的状态,应先确定是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5.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A.甲、乙在t=2.5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B.甲、乙在t=0.5s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C.在t=0到t=7s之间,乙的加速度改变了3次D.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答案】D【解析】解:A、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可知甲、乙在t=2.5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A错误.B、在t=0.5s时乙图线的斜率较大,所以乙的加速度较大,故B错误.C、在t=0到t=7s之间,乙的加速度改变了1次,故C错误.D、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t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是正值,t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是负值,则知在t=0到t=7s之间乙的位移为零,甲的位移一直为正,乙先沿负向运动,t=1s时位移为0;1-7s内先沿正向运动后沿负向运动,t=7s时位移为0,则知两者之间的距离一直增大.故D正确.故选:D.本题应抓住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进行分析.本题关键要掌握速度图象的数学意义: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进行分析.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6.如图所示,质量m的滑块以一定初速度滑上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同时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mgsinθ;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取出发点为参考点,能正确描述滑块运动到最高点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滑块动能E k、势能E p、机械能E随时间t、位移s关系的是()A. B. C. D.【答案】CD【解析】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滑动摩擦力,设加速度沿着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sinθ-μmgcosθ=ma其中:F=mgsinθ,μ=tanθ联立解得:a=-gsinθ即物体沿着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x=v0t+速度v=v0+atA、产生热量等于克服滑动摩擦力做的功,即Q=fx,由于x与t不是线性关系,故Q与t不是线性关系,故A错误;B、E k=,由于v与t是线性关系,故mv2与t不是线性关系,故B错误;C、物体的位移与高度是线性关系,重力势能E p=mgh,故E p-s图象是直线,故C正确;D、物体运动过程中,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平衡,故相当于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总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CD.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然后推导出位移和速度表达式,再根据功能关系列式分析.本题关键明确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功能关系得到表达式分析图象.7.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球所受合力斜向左下B.c带电量的大小为2qC.匀强电场的方向垂直于ab边由c指向ab的中点D.因为不知道c的电量大小,所以无法求出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答案】BC【解析】解:A、球a保持静止,合力为零,故A错误;B、C、D、设c电荷带电量为Q,以c电荷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a、b 对c的合力与匀强电场对c的力等值反向,即:2××cos30°=E•Q;所以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设c电荷带电量为Q,以c电荷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a、b对c的合力与匀强电场对c的力等值反向,即:=×cos60°所以C球的带电量为2q.故B正确,C正确,D错误;故选:BC.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以c电荷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以c电荷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解C球的带电量.本题首先要灵活选择研究的对象,正确分析受力情况,再根据平衡条件和库仑定律及平行四边形定则解题.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水平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 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方法一:______ 方法二:______(4)该同学在实验中保持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的方向一直水平,你认为该做法科学吗?为什么?答:______ .【答案】3.6;D;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减小重物的质量;不科学,因为不能验证任意角度下的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解析】解:(1)弹簧测力计读数,每1N被分成5格,则1格就等于0.2N.图指针落在3N到4N的第3格处,所以3.6N.(2)A、实验通过作出三个力的图示,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须要知道.故A项也需要;B、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确必须在测之前校零.故B项也需要;C、拉线方向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确保力的大小准确性.故C项也需要;D、当结点O位置确定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也确定,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确定,两力大小与方向均一定,因此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也一定,所以不需要改变拉力多次实验.故D项不需要.故选:D.(3)当弹簧测力计A超出其量程,则说明弹簧测力计B与重物这两根细线的力的合力已偏大.又由于挂重物的细线力的方向已确定,所以要么减小重物的重量,要么改变测力计B拉细线的方向,或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大小,从而使测力计A不超出量程.(4)不科学,因为不能验证任意角度下的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故答案为:(1)3.6;(2)D;(3)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减小重物的质量;(4)不科学,因为不能验证任意角度下的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当弹簧测力计B一端用细线系于O 点,当向左拉使结点静止于某位置.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两细线的力的大小,同时画出细线的方向即为力的方向.虽悬挂重物的细线方向确定,但大小却不知,所以要测重物重力.当结点静止于某位置时,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就已确定了.原因是挂重物的细线大小与方向一定,而弹簧测力计A大小与方向也一定,所以两力的合力必一定.当出现超出弹簧测力计A的量程时,通过改变其中一个力大小或另一个力方向来达到此目的.通过作出力的图示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重点是如何准确作出力的图示.同时值得注意其中有一力大小与方向均已一定,从而减少实验的操作步骤.9.在探究小灯泡的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所有器材有灯泡L,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V,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R、电键S等.(1)要求灯泡两端电压表V从零开始连续变化,则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 接法(“分压”或“限流”)(2)某同学已连接如图1所示的电路,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接线柱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2个不当之处.A:______B:______(3)分别测得两只灯泡L1和L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中Ⅰ和Ⅱ所示,然后将灯泡L1、L2与电池组(电动势和内阻均恒定)连成图3所示电路.测量后得到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0.30A和0.60A.请在图3中画出电池组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曲线.【答案】分压;电键S不应闭合;滑片P应位于最右端,不应位于左端【解析】解:(1)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电压从0到额定电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解法.(2)在连接线路时必须将每个开关断开,而图中是闭合的这是第一个错误.连好线路后在闭合开关前需要将限流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将分压滑动变阻器调到输出为0端,在图中是b端,以保护电源和电表.(3)描绘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外电阻变化测定对应的多组路端电压和电流,本实验中用两个小灯泡来改变外电阻获得两组电流值,然后在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上查出对应的电压,用两个坐标点描绘图象.为描绘准确可以先进行理论计算,首先查出两坐标为(0.30A,3.8V)和(0.60A,3.0V),则内阻为r==2.7Ω,电动势为E=4.6V,然后作出准确图象如图.故答案为:(1)分压(2)A.电键S不应闭合;B、滑片P应位于最右端,不应位于左端(3)如图由于要求灯泡两端电压从OV开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分压式接法.从图中可知,电键处于闭合状态,同时滑动触头也在不当位置.两只灯泡l1和l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Ⅱ中Ⅰ和Ⅱ所示,结合图Ⅲ所示电路,可以画出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图象.从而读出电源的电动势,算出电源的内电阻.当电路中的路端电压与电流图象与负载的电压与电流图象相交时,则交点表示它们的电流.原因是负载与电源相串联.而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图象的纵交点是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横交点表示短路电流.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1.0分)10.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v,紧接着在接下来的相等的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kv(k<1),此时,物体仍然在运动.求:(1)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2)再经过多少位移物体速度刚好减为零?【答案】解:(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加速度大小:a===加速度大小为;(2)第二段T时间的末速度为:V=kv+a•=所求位移为:x==.答:(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再经过位移物体速度刚好减为零.【解析】(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定义求解加速度;(2)先根据速度公式求解第二段T时间的末速度,然后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求解位移.本题关键是要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结论求解出两个瞬时速度,然后再结合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11.如图所示,半径为r=0.10m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边界跟x轴相切于坐标原点O,磁感应强度按图示规律变化,方向垂直直纸面向里,在t=0时刻由O处沿y轴正方向射入速度为v=1.0×103m/s的带负电粒子,已知粒子质量m=9.0×10-12kg,电量q=9.0×10-6C,不计粒子重力,求:(1)t=0~π/60000秒时间内,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半径和转过的角度.(2)t=π/60000秒~3π/60000秒时间内,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半径和转过的角度.(3)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和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坐标.【答案】解:粒子进入磁场后,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单位时间t=×10-4s.则(1)在t=0~×10-4s时间内,B1=1×10-2T,由qv B1=m,代入数据解得:R1=0.1m,T1==2π×10-4s,故t=T1,则粒子在第一个t内,在磁场中转过的圆心角为30°.(2)在t=×10-4s~×10-4s时间内,B2=12×10-2T,由qv B2=m,代入数据解得:R2=m,T2==×10-4s,则t=T2,转过的圆心角为360°;(3)粒子在第二个和第三t内刚好做两个完整的圆周运动,第四个t内的运动与第一t内的相同,第五、六个t内的运动又与第二、第三个t内的相同,到第七个t末,粒子刚好出磁场,由上分析可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为:t′=7t=π×10-4s,运动轨迹如图,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坐标为(0.1,0.1)答:(1)t=0~π/60000秒时间内,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π×10-4s、半径为0.1m,转过的角度为30°.(2)t=π/60000秒~3π/60000秒时间内,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10-4s、半径为m,转过的角度为360°.(3)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π×10-4s,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坐标为(0.1,0.1).【解析】粒子进入磁场后,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单位时间t=×10-4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粒子的轨迹半径和周期T,根据t与T的关系,分析在第一个单位时间内粒子在磁场中转过的圆心角.在第二单位时间内,用同样的方法求出粒子在磁场中转过的圆心角,画出轨迹,确定经过几个单位时间,粒子刚好射出磁场,即可求得时间和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坐标.本题关键是采用归纳法,总结出粒子在每个t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画出轨迹进行求解.12.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上,木板B静止于水平面.t=0时,电动机通过水平细绳以恒力F拉木板B,使它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 B=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A的质量m A和B的质量m B均为2.0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t=0.1s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a A;(2)t=1.0s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3)若t=1.0s时,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立即调整为P′=5W,并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功率不变,t′=3.8s时物体A的速度为1.2m/s.则在t=1.0s到t=3.8s这段时间内木板B的位移是多少?【答案】解:(1)若A相对于B滑动,则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1m A g=m A a A解得:a A=0.5m/s2<1.0m/s2,所以A的加速度为0.5m/s2;(2)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地面对B的摩擦力、A对B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1m A g-μ2(m B+m A)g=m B a B带入数据解得:F=7N,v=a B t=1m/s所以P=F v=7W(3)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调整为5W时,设细绳对木板B的拉力为F′,则P′=F′v1,代入数据解得F'=5N,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木板B受力满足F′-μ1m A g-μ2(m A+m B)g=0所以木板B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A则继续在B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A、B速度相等.设这一过程时间为t′,有v1=a A(t1+t′),这段时间内B的位移s1=v1t′,A、B速度相同后,由于F>μ2(m A+m B)g且电动机输出功率恒定,A、B将一起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P′(t2-t′-t1)-μ2(m A+m B)gs2=由以上各式带入数据得:木板B在t=1.0s到t=3.8s这段时间的位移s=s1+s2=3.03m 答:(1)物体A刚运动时的加速度a A为0.5m/s2;(2)t=1.0s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为7W;(3)在t=1.0s到t=3.8s这段时间内木板B的位移为3.03m.【解析】(1)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出a;(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F v,对B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地面对B 的摩擦力、A对B的摩擦力,对B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解除F,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v,即可求得p;(3)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调整为5W时,根据P=F v,求出F,对B进行受力分析,得出B受平衡力,所以B做匀速运动,而物体A则继续在B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A、B 速度相等,算出时间,算出位移s1,速度相同后,由于F>μ2(m A+m B)g且电动机输出功率恒定,A、B将一起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求出位移s2,木板B在t=1.0s到t=3.8s这段时间的位移s=s1+s2.本题对受力分析的要求较高,要能根据受力情况判断运动情况,或根据运动情况判断受力情况,难度较大.。
成都市2015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各学科带答案】②@①⑤届成都一诊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招募./蓦.然轧.钢/倾轧.星辰./妊娠.应.许/应.接不暇B.粗犷./旷.野经纶./纶.巾隽.永/镌.刻接种./刀耕火种.C.颓圮./枸杞.勉强./强.求刍.议/胡诌.畜.牧/六畜.兴旺D.舷.梯/弦.歌复辟./辟.谣寺.庙/仗恃.解.数/解.甲归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临摹忙不迭事必躬亲立椎之地B.频律并蒂莲见风使舵德高望重C.禀赋众生相寥若晨星相辅相成D.惊诧一遛烟文过饰非剑拔弩张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尽管..时代多么浮躁,社会总是需要沉潜下去努力拼搏的人,也总会认可他们凭真才实学和不懈努力而取得的成功。
B.每天坚持慢跑十分钟,可以有效缓解因紧张学习而产生的神志..恍惚的症状,能让我们以更好的状态备战高考。
C.七夕本足我国古代女子的“乞巧节”,但不知曾几何时....,它竞变成了谈情说爱的节日,被称为了“中国情人节”。
D.羊肉汤锅是成都人冬季暖身补气的首选佳肴,冬至前后,小关庙等地的羊肉汤馆人满为患....,洋溢着温馨热闹的气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不仅是盛况空前的世界互联网领域的一次高峰会议,也是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盛会。
B近年来,部分中国游客在海外不讲卫生、乱涂乱画的不文明举止,遭到了当地人的批评指责,落下了素质低下、缺乏教养的坏名声。
C这款高清机顶盒采用了最新技术,具有收看电视、点播视频、高速上网、可视通话和运行稳定等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
D我省将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的科学体系,规范记录每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并将之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成都市高2013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第Ⅰ卷,选择题,42分)1、如图所示为水平放置的两根等高固定长直细导线的截面图,O点是两导线间距离的中点,a 、b是过O点的竖直线上与O点距离相等的两点,两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恒定电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导线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安培力B、O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C、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D、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我国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系统由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0颗低轨卫星组网而成(见图),这些卫星的运动均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导航系统正式投人运营,计划到2020年完全建成。
关于该导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中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可以定位在成都正上方B、系统中从地面发射质量为m的同步卫星比发射质量为m的低轨卫星所需的能量更多C、系统中卫星的运行周期和月亮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可能相同D、系统中卫星的运行速度可以大于11. 2 km/s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0为热敏电阻(温度降低电阻增大),C为平行金属板,M点接地。
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C中央有一带电液滴刚好静止。
下列各项单独操作,可能使带电液滴向下运动的是()A、断开开关SB、将变阻器R的滑动头P向上滑动C、加热热敏电阻R0D、将C的上极板略向下平移4、如图所示,斜面c置于水平面上,小物体b置于c.上,小球a用细线跨过光滑定滑轮与b相连,b与滑轮间的细线保持竖直,将a从图示位置(此时细线绷紧)无初速释放,使a 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在a摆动的过程中,b、c始终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质量一定小于b的质量B、a摆动的过程中,b所受c的静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a摆动的过程中,c可能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作用D、a摆动的过程中,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可能等于b,c的重.力大小之和\5、如图所示是半径为R的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物理零诊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6.0分)1.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C.赫兹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伦琴利用γ射线拍摄了首张人体骨骼照片【答案】C【解析】解: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错误;B、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故B错误;C、赫兹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C正确;D、伦琴利用x射线拍摄了首张人体骨骼照片,故D错误;故选:C.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这是光的干涉现象B.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C.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利用了光的衍射D.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偏振【答案】A【解析】解:A、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由膜的内外表面反射,形成频率相同的光,进行叠加而形成的,这是光的干涉现象,故A正确;B、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因各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出现偏折程度不同,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C、光导纤维传播信号,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故C错误;D、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空气层两表面反射,形成频率相同的波,从而叠加而成,是利用了光的干涉,故D错误;故选:A.油膜呈现彩色,这是光的干涉现象;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全反射;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干涉,从而即可求解.考查光的干涉、全反射、衍射及偏振的原理,掌握干涉与全反射的条件,注意衍射与明显的衍射的区别.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B.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化越快,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C.电场总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D.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都相同【答案】D【解析】解:A、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与磁通量的变化量无关,故A错误;B、线圈的自感系数有线圈本身的匝数、粗细、线圈面积决定,与电流无关,故B错误;C、电荷可以产生电场,不一定有变化的磁场产生,故C错误;D、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都相同,故D正确;故选:D.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线圈的自感系数有线圈本身决定;静止电荷产生电场,运动的电荷可以产生磁场;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都相同.本题考查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现象、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等、知识点多,难度小,关键多看书,记住基础知识.4.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与最大位移处之间的某点时,下列哪组物理量完全相同()A.回复力、加速度、速度B.回复力、加速度、动能C.回复力、速度、弹性势能D.加速度、速度、机械能【答案】B【解析】解:振动质点的位移是指离开位置的位移,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一定相同;过同一位置,可能离开平衡位置,也可能向平衡位置运动,故速度有两个可能的方向,不一定相同;回复力F=-kx,由于x相同,故F相同;加速度a=-,经过同一位置时,x相同,故加速度a相同;经过同一位置,速度大小一定相等,故动能一定相同,弹性势能、机械能也相同;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的振动叫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频率(或周期)跟振幅没有关系,而是由本身的性质(在单摆中由初始设定的绳长)决定,所以又叫固有频率.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是位移、加速度和能量.本题关键是明确:(1)简谐运动的定义;(2)受力特点;(3)运动学特点.5.如图所示.L1和L2是输电线,甲、乙是两个互感器,通过观测接在甲、乙中的电表读数,可以间接得到输电线两端电压和通过输电线的电流.若已知图中n1:n2=100:1,n3:n4=1:10,V表示数为220V,A表示数为l0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电压互感器,输电线两端电压是2.2×104VB.乙是电压互感器,输电线两端电压是2.2×103vC.甲是电流互感器,通过输电线的电流是100AD.乙是电流互感器,通过输电线的电流是0.1A【答案】A【解析】解:A、C、甲图的原线圈两端接电源两端的电压,所以是电压互感器,已知n1:n2=100:1,电压表示数为220V,故传输电压为:U=220V×100=2.2×104V;故A正确,C错误;B、D、乙图中的原线圈串联接入输电线的一根导线,所以的电流互感器,已知n3:n4=1:10,电流表示数为10A,故传输电流为:I=10A×10=100A;故BD错误.故选:A.变器的匝数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安全起见,要求电压表和电流表都不能超过最大量程.本题考查了变压器的特点,要知道电流表需要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6.如图为学校自备发电机在停电时为教学楼教室输电的示意图,发电机输出电压恒为220V,发电机到教学楼的输电线电阻用图中r等效替代.若使用中,在原来工作着的日光灯的基础上再增加教室开灯的盏数,则()A.整个电路的电阻将增大,干路电流将减小B.因为发电机输出电压恒定,所以原来工作着的日光灯的亮度将不变C.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将减小D.输电过程中的损失功率(即输电线路消耗的功率)将增大【答案】D【解析】解:A、增加教室开灯的盏数,即并联灯泡,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故A错误;B、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输电线上消耗的电压变大,则日光灯两端电压变小,亮度变暗,故B错误;C、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UI,电压不变,电流变大,输出功率变大,故C错误;D、电流电大,输电线电阻不变,根据P热可知,输电过程中的损失功率将增大,故D正确.故选:D在原来工作着的日光灯的基础上再增加教室开灯的盏数,即并联灯泡,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则输电线上消耗的电压就变大,从而判断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灯泡的亮度,根据P=UI求解发电机输出功率,根据P热判断输电过程中的损失功率.本题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中的动态分析问题,由程序法解析时,一般按照:部分-整体-部分的思路进行分析.7.图甲是一台小型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线圈逆时针转动,产生的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发电机线圈的内电阻不计,外接灯泡的电阻为12Ω.则()A.在t=0.01s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B.电压表的示数为6VC.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3WD.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线圈的转速提高一倍,则线圈电动势的表达式e=12sin100πt(V)【答案】C【解析】解:A在t=0.01s的时刻,电动势为0,则为中性面,穿过线圈磁通量最大.故A错误;B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m=,电压表测量的为有效值,故示数为=6V;故B错误;C、灯泡消耗的功率P===3W;故C正确;D、周期为0.02s,则瞬时电动势的表达式为,.转速提高一倍后,最大值变成12V,ω=2πn,故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表达式应为:12sin200πt;故D错误;故选:C在中性面感应电动势最小,磁通量最大;根据图象可知交流电的最大值以及周期等物理量,然后进一步可求出其瞬时值的表达式以及有效值等本题考查了有关交流电描述的基础知识,要根据交流电图象正确求解最大值、有效值、周期、频率、角速度等物理量,同时正确书写交流电的表达式.8.一列简谐横波在t=0.4s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波传播方向上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该波的波速是25m/sC.任意0.4s内,质点A通过的路程均为10mD.从此时刻起,质点P将比质点Q先回到平衡位置【答案】B【解析】解:A、由乙图知:质点A在t=0.4s时刻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在甲图上,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A错误.B、由甲图读出波长λ=20m,由乙图读出周期T=0.8s,则该波的波速v==25m/s.故B正确.C、时间t=0.4s=T,则质点A在0.4s内通过的路程等于2倍振幅,是16cm,故C错误.D、此时刻P点向上运动,而质点Q直接向平衡位置运动,所以质点P将比质点Q后回到平衡位置,故D错误.故选:B.根据振动图象读出t=0.4s时刻质点A的位置和速度方向,由甲图判断波的传播方向.由甲图读出波长,由乙图读出周期,即可求得波速.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分析质点通过的路程.根据P、Q速度的方向,分析它们回到平衡位置的先后.本题中根据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可采用波形的平移法和质点的振动法等等方法,要熟练掌握.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9.2014年3月8日,“马航”一架飞往北京的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系.人们根据赤道上同步卫星接收到的该飞机飞行时发出的“握手”电磁波信号频率的变化,利用电磁渡的多普勒效应,确定了该飞机是在向南航线而非向北航线上失踪、井最终在南印度洋坠毁的.若该飞机发出的“握手”电磁波信号频率为f o,且飞机黑匣子能够在飞机坠毁后发出37.5MH z的电磁波信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由北向正南方向飞向赤道的过程中,同步卫星接收到的“握手”电磁波频率小于f oB.飞机由北向正南方向飞向赤道的过程中,同步卫星接收到的“握手”电磁波频率大于f oC.黑匣子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在由海水传到空气中时,频率将变大D.黑匣子发出的电磁渡信号在由海水传到空气中时,波长将变长【答案】BD【解析】解:A、飞机由北向正南方向飞向赤道的过程中,若声源向同步卫星靠近,则同步卫星接收到声波的频率变大,所以同步卫星接收到的“握手”电磁波频率大于f o,故A错误,B正确;C、黑匣子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在由海水传到空气中时,频率不变,速度增大,由C=λf得波长将变长,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本题考查多普勒效应的原理,熟记多普勒的定义即可求解,同时掌握频率变化与运动间的关系.根据由波速、波长及频率的关系分析该波的波长变化.多普勒效应是由于观察者和波源间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掌握物理概念要一定要理解其真正意义.10.如图所示,块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的厚度为L,玻璃砖的折射率n=,若光从上表面AB射入的人射角i=60°,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A.折射角r=30°B.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LC.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为D.改变入射角i,光在下表面CD可能发生全发射【答案】AC【解析】解:A、由n=得:sinr==°=0.5,得r=30°.故A正确.B、C、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v=,由几何知识可知光在玻璃中传播的路程为S==,故B错误,C正确.则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t===°D、由于光在CD面上的入射角等于光在AB面上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得知光一定能从CD面射出,故D错误.故选:AC.根据折射定律求解折射角r,由公式v=求出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由几何关系求出光在玻璃中传播的路程,即可求得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根据光路可逆性分析光在下表面能否发生全发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折射率的两个公式n=和v=,运用光路可逆性分析玻璃砖的光学特性.11.甲图中a、b是电流相等的两直线电流,乙图中c,d是电荷量相同的两正点电荷,O 为两电流(或电荷)连线的中点,在o点正上方有一电子,“较小的速度v射向O点,不计重力.关于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电子将做变速运动B.乙图中的电子将做往复运动C.乙图中的电子在向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一定在减小D.乙图中的电子在O点动能最大,电势能最小【答案】BD【解析】解:A、甲图中ab在电子运动的方向上产生的磁场的方向都向下,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同,所以电子不受洛伦兹力的作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乙图中,cd的连线上,O点上方的电场方向向上,O点下方的电场的方向向下,电子在O点上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向下,在O点的下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向上,所以电子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将在某一范围内做往复运动.故B正确;C、乙图中,cd的连线上,O点的电场强度是0,O点上方的电场方向向上,O点下方的电场的方向向下,从O点向两边电场强度的电场线增大,后减小,所以乙图中的电子在向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不一定在减小.故C错误;D、乙图中,cd的连线上,O点上方的电场方向向上,O点下方的电场的方向向下,所以O点的电势最高;电子带负电,乙图中的电子在O点动能最大,电势能最小.故D 正确.故选:BD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磁场的方向,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出电子运动中受力方向,根据电子受到的电场力的特点判断出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特点该题考查常见的磁场与常见电场的特点,这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要牢记.三、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2.如图所示,虚线右侧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正方形金属框电阻为R,边长是L,自框从左边界进入磁场时开始计时,在外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加速度a进人磁场区域,t1时刻框全部进入磁场.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t的正方向.外动力大小为F,框中电功率的瞬时值为P,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其中P-t图象为抛物线.则这些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A. B. C. D.【答案】C【解析】解:A、线框切割磁感线,则有运动速度v=at,产生感应电动势E=BL v,所以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误;B、对线框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则有解得:安,所以B错误;C、由功率表达式,,所以C正确;D、由电量表达式,则有,所以D错误;故选:C由线框进入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速度与时间关系;再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出产生感应电动势与速度关系;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来确定感应电流的大小,并由安培力公式可确定其大小与时间的关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来确定合力与时间的关系;最后电量、功率的表达式来分别得出各自与时间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运动学公式,并由各自表达式来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是否正确,以及掌握切割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 v.知道L为有效长度.四、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和______ .(填选项序号字母)A利用双缝干涉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x与双缝间距离d及光的波长λ的关系式△x=λ,可以测量光的波长B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为了减小相邻条纹间距的测量误差,应测出从第1依次至第n条亮条纹间的距离a,然后利用公式△x=计算相邻亮条纹间距C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计时的起点应该选在摆球运动到最高处,因为此时摆球速度最小D.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若摆长的长度只考虑了摆线的长度,则加速度的测量值较真实值偏小.【答案】A;D【解析】解:A、根据公式△x=λ,结合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x与双缝间距离d,即可求解光的波长λ,故A正确;B、从第1依次至第n条亮条纹间的距离a,则相邻亮条纹间距,故B错误;C、计时的起点应该选在摆球运动到平衡位置,故C错误;D、若摆长的长度只考虑了摆线的长度,由公式g=,则加速度的测量值较真实值偏小,故D正确;故选:AD.根据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关系式△x=λ,即可求解波长;利用公式△x=,计算相邻亮条纹间距;计时的起点应该选在摆球运动到平衡位置处;根据公式g=,若摆长的长度只考虑了摆线的长度,可确定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考查关系式△x=λ与g=的应用,理解计时点的位置,注意相邻亮条纹间距△x与距离a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欲测量G表的内阻r g和一个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r.要求:测量尽量准确、能测多组数据且滑动变阻器调节方便,电表最大读数不得小于量程的.待测元件及提供的其他实验器材有:A、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1.5V,内阻在0.4-0.7Ω间B、待测G表:量程500μA,内阻在150~250Ω间C、电流表A:量程2A,内阻约0.1ΩD、电压表V:量程300m V,内阻约500ΩE、定值电阻R0:R0=300Ω;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G、电阻箱R2:0~9999ΩH、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1)小亮先利用伏安法测量G表内阻r g.①图甲是小亮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其中虚线框中的元件是______ ;(填元件序号字母)②说明实验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 ;③写出G表内阻的计算表达式r g= ______ .(2)测出r g=200Ω后,小聪把G表和电阻箱R2串联、并将R2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2800Ω,使其等效为一只电压表,接着利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①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将各元件连接成测量电路图,②若利用测量的数据,作出的G表示I G.与通过滑动变阻器R1的电流I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可得到电源的电动势E= ______ V,内阻r= ______ Ω.【答案】E;G表示数I,V表示数U;-R0;1.5;0.6【解析】解:(1)G表本身可以测量通过的电流,但由题意可知,G表内阻较小,无法直接用电压表进行测量,故应与E:定值电阻R0串联后再与电压表并联;同时由于两表量程偏低,且滑动变阻器阻值偏小,为了安全,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故原理图如甲图所示;为了更好地保护电路,也可以与电阻箱串联后给G供电;故电路图可以是甲图中的任一个;用I表示G表示数,U表示V表示数;由欧姆定律可知,I=,解得:R=-R0;(2)①将G表与电阻箱串联后,可以充当电压表使用,则其应并联在电源两端,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串联后即可进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②电源的路端电压U=I G(200+2800)=3000I G;故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500μA,则电源的电动势为:E=500μA×3000=1.5V;内阻r=Ω=0.6Ω;故答案为;(1)①E;②G表示数I,V表示数U;③-R0;(2)①如图所示;②1.5;0.6.(1)根据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方法可测出G表内阻,注意电表的量程,从而选择合适的电路图;并得出内阻的表达式;(2)通过计算得出电源的路端电压,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本题考查伏安法测电阻以及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在解题时要注意分析实验中给出的仪器是否符合实验要求,然后才能根据我们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实验电路,并能进行数据处理.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3.0分)15.如图所示,电荷量Q=2×l0-7C的正点电荷A固定在空间中O点,将质量m=2×10-4kg、电荷量q=1×l0-7C的另一正点电荷B从O点正上方高于0.5m的某处由静止释放,B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位置在P.若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B运动到距O点l=0.5m处的加速度大小;(2)P、O间的距离L.【答案】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mg-k=ma;=6.4m/s2;代入数据解得:a=10-.(2)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由力的平衡条件,则有:代入数据,解得:L==0.3m.答:(1)B运动到距O点l=0.5m处的加速度大小6.4m/s2;(2)P、O间的距离0.3m.【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库仑定律,即可求解;(2)根据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结合平衡条件,即可求解.考查平衡条件的应用,掌握库仑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注意正确的运算.16.图甲所示的电视机显像管能够通过磁场来控制电子的偏转,显像管内磁场可视为圆心为O、半径为r的匀强磁场.若电子枪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出速度为v o的电子,由P点正对圆心O射入磁场,要让电子射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射入时的速度方向成θ角(图乙).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的重力.求:(1)磁感应强度大小;(2)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结果用m、e、r、θ、v o表示)【答案】解:电子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可得:R=①,由牛顿第二定律得:ev0B=m②,由①②解得:B=tan③;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④,电子运动时间:t=T ⑤,由③④⑤解得:t=;答:(1)磁感应强度:B=tan;(2)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磁感应强度;(2)应用圆周运动周期公式求出电子的运动时间.本题考查了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周期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注意数学知识的应用.17.如图所示,MN和PQ是平行、光滑、间距L=0.1m、足够长且不计电阻的两根竖直固定金属杆,其最上端通过电阻R相连接,R=0.5Ω.R两端通过导线与平行板电容器连接,电容器上下两板距离d=lm.在R下方一定距离有方向相反、无缝对接的两个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区域I和Ⅱ,磁感应强度均为B=2T,其中区域I的高度差h1=3m,区域Ⅱ的高度差h2=lm.现将一阻值r=0.5Ω、长l=0.lm的金属棒a紧贴MN和PQ,从距离区域I上边缘h=5m处由静止释放;a进入区域I后即刻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进入区域I的同时,从紧贴电容器下板中心处由静止释放一带正电微粒A.微粒的比荷=20C/kg,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金属棒a的质量M;(2)在a穿越磁场的整个过程中,微粒发生的位移大小x;(不考虑电容器充、放电对电路的影响及充、放电时间)【答案】解:(1)a下滑h的过程中,由运动学规律有:v2=2gh代入数据解得:v=10m/sa进入磁场Ⅰ后,由平衡条件有:BIL=M g感应电动势为:E=BL v=2V感应电流为:I==2A解得:M=0.04kg(2)因磁场I、Ⅱ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故a在磁场Ⅱ中也做匀速运动,a匀速穿过磁场中的整个过程中,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为:U==1V场强为:E′==1V/ma穿越磁场I的过程中经历时间为:t1==0.3s此过程下板电势高,加速度为:a1=′=10m/s2,方向竖直向上末速度为:v1=a1t1=3m/s向上位移为:x1=a1t12=0.45ma穿越磁场Ⅱ的过程中经历时间为:t2==0.1s此过程中上板电势高,加速度为:a2=′=30m/s2,方向竖直向下末速度v2=v1-a2t2=0,故微粒运动方向始终未变向上位移为:x2=v1t2-a2t22=0.15m得:x=x1+x2=0.45+0.15=0.60m答:(1)金属棒a的质量M为0.04kg;(2)在a穿越磁场的整个过程中,微粒发生的位移大小x为0.6m.【解析】(1)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金属棒的质量;(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板间的电压,进而得到场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微粒发生的位移大小.本题是电磁感应与电路、力学知识的综合,与电路联系的关键点是感应电动势,与力学联系的关键点是静电力.18.如图所示,边长L=0.2m的正方形abcd区域(含边界)内,存在着垂直于区域表面向内的匀强磁场B.B=5.0×10-2T.带电平行金属板MN、PQ间形成了匀强电场E(不考虑金属板在其它区域形成的电场),MN放在ad边上,两板左端M、P恰在ab边上,两板右端N、Q间有一绝缘挡板EF.EF中间有一小孔O,金属板长度、板间距、挡板长度均为l=0.1m.在M和P的中间位置有一离子源S,能够正对孔O不断发射出各种速率的带负电离子,离子的电荷量均为q=3.2×l0-18C,质量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