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化学方程式》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3
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
O2的密度为1.43g/L)(精确到
0.1L)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学
会找出气体的质量
试计算:把干燥、纯净的氯
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3克
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
等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
量,得到23.4克固体物质。
问
(1)制得氧气多少克?
(2)23.4克固体中含有哪些
物质?各多少克?
3、纯净物的质量 = 混合物
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又称“纯度”)
试计算:用含碳酸钙90%的
石灰石100g,与足量的稀盐酸
充分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
克?(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以合成氨为例导入,贴近生产生活,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将课后的习题录成微课,让学生完成后观看,对照改正,提高了教师讲解的效率。
具体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模仿例题,学习计算题的解题格式,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对照标准格式,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加深同学们的理解。
1 / 3点燃 课题:第三节 化学方程式班级 姓名 学习时间第二课时二、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能初步学会利用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掌握解题格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4)电解水二、自学成才 (课本P106“联想与启示”)2.在化学反应2Mg + O 2 === 2MgO 中,每 个Mg 与 个O 2反应生成 个MgO ,微粒数之比为Mg :O 2:MgO = ;每 份质量的镁与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 份质量的氧化镁,(Mg-24 O-16),质量之比为Mg :O 2:MgO= 。
请你思考一下:镁在现实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在烟花、照明弹中均有镁粉。
现已知每48g 镁粉2 / 3加热 三、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例 :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若需制备二氧化碳8.8g ,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分析过程】 【解答格式】设.未知量----------------------- 解:设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 。
写.化学方程式----------------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总相对分子质量 100 44找.关系量已未知量 x 8.8g 列.比例式----------------------- 100 / x =44 /8.8g (100 / 44=x/ 8.8g ) 求.未知量-------------------------- x=20g 写出答.案---------------------- 答:至少需碳酸钙20g 。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能说出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含义,特别是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2. 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3. 会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重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会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在本节学习之前,我们用文字表达式来描述化学变化。
如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CO O2=CO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没有体现出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怎样更简便、更完整地记录和描述化学反应中质量的变化呢?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式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在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使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标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或“↓”,把短线改成等号。
查:检查①化学式是否写错或是否符合实验事实②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③条件和“↑”或“↓”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温馨小贴士什么是配平:在化学式前面写上适当的整数(称化学计量系数简称系数),使左右两边各种原子个数分别相等的过程,称为配平。
注意:①不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式②各系数比为最简整数比。
生成物状态1.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时,反应物无气体参加反应,生成物的气体一般用“↑”来表示2.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时,一般有“↓”来表示;反应物中有固体,生成物不标“↓”化学方程式配平观察法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原子数目多的最复杂的化学式,令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1,配平。
单质一般最后,过程中可用分数,最后为最简单整数比。
上述化学方程式表示:(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事实(2)每2个氢气分子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H2、O2 、 H2O分子的个数比为 2:1:2(3)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 份质量的水,H2 、 O2 、 H2O质量之比为 1 :8:9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揭示了反应前后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4.3.4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教案(新版)沪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基本表示方法,能够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并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学会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问题。
2.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化学反应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
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的火焰;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水等。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给出一个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根据给出的实验现象,尝试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例如,给出一些实验现象,让学生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化学反应的实验数据,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第三节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据此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内容1.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变化。
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是:(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反应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2.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1.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严格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需要化学方程式配平(2)严格尊重实验事实,不可主观臆造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P为例4P +5O2点燃2P2O54×31 5×32 2×142(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完全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2)每4个磷原子在点燃条件下能与5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3)每124份质量的磷在点燃的情况下,能与160份质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五氧化二磷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因此,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面要配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短线改成等号。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NH3+Cl2—N2+NH4Cl观察上式:左边有3H,右边有4H,氢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2。
因此,在NH3前配上化学计量数4,在NH4Cl前配上化学计量数3,即:4NH3+Cl2—N2+3NH4Cl 上式中:右边有3Cl,所以在左边的Cl2前配“3/2”(使Cl原子个数相等);左边有4N,右边的3NH4Cl中有3N,所以在N2前应配“1/2”(使N原子数相等),即:4NH3+Cl2—N2+3NH4Cl上式两边分别乘以2,使各项化学计量数变成最小整数比,即:8NH3+3Cl2==N2+6NH4Cl(2)观察法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原子数目多的化学式,令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1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NH3+O2—NO+H2ONH3的原子数目比较多,令其化学计量数为1;依据“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确定其他各项的化学计量数。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学习目标】1.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能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学习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学生板书)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教师引导学生判断正误,引入新课。
二、实施新课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1、学生阅读课本【观察与思考】并回答哪种方式能简便准确的表示这个化学反应?引出化学方程式2.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3、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1)、教师以铁丝燃烧反应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方法,同时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一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学生练习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1,(1)(2)两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生板书)教师引导学生判断正误,并强调“↑”“↓”的标注。
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方法:一写二平三注四等3)、学生观察讨论课本P105-106【观察与思考】中化学方程式的错误并纠正。
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⑴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量的方面:①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
以C+O2 =点燃== CO2为例教师讲解①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②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③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2、练习:请写出:2H2+O2=点燃== 2H2O的意义:①;②;③。
三、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口述本节课重点内容。
四.布置作业:1、在练习本上将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完成【学习之友】本课题习题3、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习题1、2板书设计: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4.3 化学方程式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年月日第课课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能正确读写化学反应方程式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法及教具分析与讨论练习与巩固交流与展示实验与探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1、定义:叫做化学方程式。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2)3、化学方程式书学方法:活动探究: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步骤(1)写如有多种反应物生成物中间连接。
(2)配使化学反应两边的相等。
32O23O4(3)注说明化学反应条件如等,标出生成物的状态如32O2点燃3O4(4)等。
把短线改成等号32O2点燃3O4总结: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二三四2.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化学式前面的数叫,应取,且只能是不能是分数。
3.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写在等号上方,而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化学式后面标↑,而生成物中有固体,反应物中无固体,在生成物中固体化学式后面标↓。
完成105—105页观察与思考反思与评价: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的错误:(1)写错物质的化学式;(2)随意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4)漏标或错标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生成物的记号;(5)错写或漏写反应必需的条件。
例1、例2:初三(1)班的刘杰书写了如下几个化学方程式,请你观察① P 25 P 2O 5 ②22 2③H 2322↑ ④2 2⑤2H 2O 2H 2↑2 ⑥2 2O 3 ⑦44↓其中(1)没配平的有 ;(2)化学式有错误有 ;(3)反应条件写错的有(4)“↑”“↓”没写或写错的有 。
例2、(2012.宿迁市)煤气中加人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
乙硫醇(用X 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 +9O 2 点燃 42十22十6H 2O ,则X 是 ( )4H 12S 2 2H 6S 2H 6O 2 2H 6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碳铵”受热分解(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3)“铜绿”受热分解(4)镁带燃烧(5)红磷燃烧(6)碳完全燃烧(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8)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9)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制氧气(10)二氧化碳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11)碳酸受热分解(1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3)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4)通电分解水(15)点燃纯净的氢气(16)在空气中加热铜丝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当堂作业课外作业点燃 燃烧通电 燃烧 点燃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