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名著考点:《格列佛游记》
- 格式:docx
- 大小:21.23 KB
- 文档页数:2
118 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等地的经历。
位继承人的子殿下有几分倾向于高跟党,至少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的一只鞋跟比另一只要高些,所以:“有一位最巧妙的建筑师,他发明了建筑房屋的新方法,就是先从屋顶开始建筑, 自5和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
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 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
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能够见机行事,抓住一切机会追求自 由,有着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他为人坦率,爱国,也十分姑息自己的面子,对敌视他的人充满了仇恨、厌恶与鄙视,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识丰富的学者。
他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 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
151699清晨醒来时,格列佛发现胳膊、腿、头发牢牢地被绑着。
朝他射箭的人身高不足接受他们的搜查,交出了他的随身物品。
格列佛在小人国住了9 个月 l3 天,生活得很惬意。
小人国选36 个月里两国一直血战着。
敌方正准备一支庞大的舰队向小人国发起进攻。
格列佛向皇帝贡献了如何夺取敌人整个舰队的方案。
经导致皇后恼火,联络其他大臣谋害他。
格列佛只好逃到不来夫斯加去,在那里他造了一只小船,带了皇181702再次航海冒险。
商船到达印度尼西亚大人国的王后买下格列佛献给国王,他成了王宫中的宠臣。
皇帝陛下对他产生了兴趣,给他设计一 只用作卧室的箱子。
王后吩咐手下找出最薄的丝绸给他做衣服。
国王经常召见格列佛,向他了解英国政府的情况及历史。
格列佛想乘机取悦国王,他向国王介绍英这非人道的事情。
行程发现救出,回到英国。
为了使救他的船长、船员们相信他在大人国的奇遇,他拿出了一些在大人国收集1706 年8 月 5 地球也将因此而毁灭。
这个国家的国王和大臣高高在上,脱离土地和人民,不事生产,又靠下方人民养是:让飞岛直接落到他们的头上,将人和房屋一起统统毁灭。
中考语文名著考点分析《格列佛游记》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
识-语文
考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我们必须好好来学习知识。
对此查字典语文网编辑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名著考点。
作者概况: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及马(彗马因)国等地的经历。
主题思想:①讽刺英国腐朽的政治和资产阶级的本质。
②讽刺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是在尖刻与悲观态度背后,却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人物性格:格列佛:机智勇敢,善于待人,喜欢冒险。
精彩章节:主人公格列佛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邻国不来夫斯帝国的入侵,又机智地扑灭了利里浦特王宫的大火,同时拒绝了利里浦特国王贪婪的无理要求。
艺术特色:语言清新,想象奇特,构思巧妙。
现在是不是感觉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准备的中考语文名著考点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1、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出自英国18世纪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斯威夫特创作的《格列佛游记》。
这部作品主人公是:格列佛;他游历了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智马国(慧骃国)2、格列佛以(随船医生)身份出游,他的航海冒险经历主要是由哪些内容组成的?乘“羚羊号”到了与邻国之间战火不断的小人国(利立浦特),乘“冒险号”到了民风淳朴的大人国,乘“好望号”到了飞岛国、受聘为“冒险号”的船长去了慧骃国。
3、这部长篇小说并非一般游记,其时代背景为:英国存在各种矛盾,劳动人民处境更加恶化,统治阶段内部充满矛盾,辉格党与托利党互相攻击,争夺权利,英国和爱尔兰等殖民的矛盾日益激化。
4、《格列佛游记》一书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什么?高超的讽刺艺术。
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揭露了应该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如小人国里国王和大臣们的种种荒唐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以当时的英国政府为对应的。
5、格列佛在苏门答腊遇到了可怕的风暴。
格列佛乘坐的“冒险号”船经过印度国家遭遇了海上季风风暴。
在去往东京的途中他们遭遇了大海盗船,船上都有哪国人?英国、荷兰等6、离开飞岛后他到了“拉格多”在那里他到了数学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奇特。
请简答命题和证明都用头皮一样颜色的墨水写在在一块饼干上,然后让学生空腹吞下饼干。
7、在“拉格多”格列佛还到了政治教学设计、设计学院学院。
8、请概括出《格列佛游记》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1)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2)在飞岛国与鬼魂谈话(3)小人国国王妄想称霸世界9、他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代划分阵营,分为高跟派,低跟派10、①慧骃国中都是一些有思想,有灵性的马②作者在慧骃国待了三年之久③谁帮作者干重活和保护作者?(栗色小马)④“慧骃国”每四年的春分时节要举行全国代表大会。
⑤在慧骃国侍从们帮助下,作者建造了一艘独木舟,冒险出海,抵达到哪里并希望在那里安居?(新荷兰)11、格列佛第三次到过的国度为什么叫“飞岛国”?作品第三卷描写的飞岛国里国王和大臣们居住在飞岛上,哪儿有人民抗拒交税,他们就将飞岛压在人民的头上,轻则夺去他们享受阳光与雨水的权利,重则用飞岛直接落到他们的头上,压碎一切房屋建筑和人畜。
中考名著《格列佛游记》知识点【主要内容】《格列佛游记》是各地中考试卷出题所青睐的一本名著,关于这本名著的试题可是不少呢~一些典型的细节大家要注意记忆哦~~【相关试题】一.判断正误。
(1)格列佛来到慧骃国,发现这是一个马的国度,这里的慧骃具有团结、友爱、仁慈等美德。
(2)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小人国里遭到一种像人的名为“耶胡”的畜生的围攻,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慧骃”来给他解了围。
(3)《格列佛游记》中,“ 我”在“语言学校”参观时,了解到三位教授曾计划取消本国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但遭到了很多聪明人的反对。
(4)《格列佛游记》中飞岛国改进本国语言的第一个计划是将多音节词缩为单音节词,把动词和分词省掉。
二、填空和问答题1. 《格列弗游记》:“小人国”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急中生智,__________ 把火扑灭了。
2.格列佛在小人国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人打败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3.简要分析格列佛的性格特点。
4.简要分析《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的写作艺术。
5.《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以__________身份来到小人国,发现这里是使用__________选拔官员的。
6.《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讽刺性的故事情节,如:小人国用___________来选拔官员, 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是以__________划分阵营。
7.“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
他们有一只眼睛凹在里面,另一只眼睛直冲着天顶。
……他们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都很迟钝,要用一个吹胀了的尿脬拍击他的嘴和耳朵,他们才能说话和听话,否则他们会把刚刚发生的事忘记。
”这段话描写的是《格列佛游记》中的哪个国家。
8. 下列句子中对名著《格列佛游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作者通过格列佛的经历的描写,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B.格列佛在飞岛国用自身的经历印证了两句格言:一是人类最易满足;二是需要是发明之母。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一、要点梳理(一)作品概述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
作品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
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二)作者介绍乔纳桑·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家境十分贫寒,出生后7个月父亲就去世了,由于母亲无力抚养他,于是他的伯父负起了教养他的责任,直至将他送进了当时的都柏林大学。
当时的都柏林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是为教会培养忠实弟子的,而斯威夫特始终十分厌恶大学里讲授的神学和各种繁琐哲学,可想而知,他也不可能取得令学校满意的成绩,毕业时,只获得了一张所谓的“特许学位”文凭,致使他无法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斯威夫特的民主主义的启蒙事业,对以后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剧作家盖埃和谢立丹,小说家菲尔丁和诗人拜伦的创作中都或多或少可以看出斯威夫特的影响,也使他们成为斯威夫特的追随者和继承人。
在较后的时期中,斯威夫特的传统表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英国讽刺作家塞缪尔·勃特勒和萧伯纳身上和他们的作品之中。
由于斯威夫特现实主义的深刻力量,使他的作品成为世界文学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斯威夫特在其作品中所批评的不仅是英国的,而且是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缺点。
(三)内容简介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
格列佛游记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 小说背景和作者:《格列佛游记》是由爱尔兰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于1726年发表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部修辞讽刺的政治讽刺小说。
- 小说结构和体裁:《格列佛游记》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描述主人公格列佛的不同旅行经历。
小说以人物记述的形式展开,通过描述格列佛与不同文明和民族互动的经历来进行社会批判和议论。
- 人物设定:格列佛是主人公,他是一个意志坚定且乐于助人的冒险家,总是寻找探索新的领域。
他的旅行经历形象化地描绘了不同文明和民族之间的差异。
- 社会讽刺和政治寓言:《格列佛游记》通过修辞讽刺手法来批判18世纪的社会和政治现象,包括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科学迷信等问题。
小说中使用幽默和夸张的手法来揭示社会问题,以达到启示和改革的目的。
- 文化差异和人类本质:小说通过描绘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之间的差异,从而对人类本质和文化相对主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格列佛目睹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习俗,引发了思考人类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问题。
- 科学与技术讽刺:《格列佛游记》对当时的科学迷信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尤其是利用拉普塔玛机器人揭示了错误使用科学和技术的危险。
小说探讨了科学的局限和人类对科学的过度信任,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
- 道德和价值观讨论:小说通过描写格列佛的旅行经历和与不同文明相遇的过程,对人类的道德和价值观进行探讨。
格列佛对人类的行为和行动提出质疑,并试图寻找人类的道德标准和正确的价值观。
- 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概念:格列佛游记中描绘了几个类似于乌托邦或反乌托邦的社会制度,探索了理想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对比。
小说中通过比较这些制度的优点和缺点,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并试图提出改善社会的建议。
- 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运用了许多文学和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讽刺、比喻等,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表达力,同时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 阅读的多重解读:《格列佛游记》作为一部经典的政治讽刺小说,可以从各个不同层面进行阅读和解读,如政治、社会、文化、科学、哲学等,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讨论材料。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复习--格列佛游记知识点讲解及训练《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
名著导读1.作者: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和政论家。
2.时代背景是:英国社会存在各种矛盾,劳动人民处境更加恶化,统治阶级内部充满矛盾,辉格党与托利党互相攻击,争权夺利,英国和爱尔兰等殖民地的矛盾日益激化。
3.主题:《格列佛游记》以其杰出的讽刺而名垂世界文学史。
小说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4.主要情节及对应寓意:(1)、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讲述小人国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2)、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的介绍却招来质问,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他们认为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
(3)、小说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4)、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
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5.阅读感受:①小说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②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小说的灵魂所在;③小说的讽刺饮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隐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④小说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
阅读训练基础训练训练86 (填空题)1.《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国、国、国、国(先后按顺序写)等地的经历。
2017中考语文名著考点:《格列佛游记》|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7中考语文名著考点的内容。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1、作者: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和政论家。
2、主题:《格列佛游记》以其杰出的讽刺而名垂世界文学史。
小说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3、主要情节及对应寓意:(1)、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讲述小人国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2)、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的介绍却招来质问,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他们认为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
(3)、小说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4)、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
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4、阅读感受:①小说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②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小说的灵魂所在;③小说的讽刺饮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隐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④小说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17中考语文名著考点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返回查字典首页。
《格列佛游记》3.格列佛是18世纪的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同时也是不同寻常的鲁滨孙。
与鲁滨孙不同的是,格列佛每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9.在棍技表演中,谁表演的最敏捷,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就赏赐10.《语言的妙用》中,三位教授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有两建三明)二、列举情节(一)小人国(二)大人国(三)飞岛国(四)智马国三、简答题。
1.《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2.小说作者向读者详细介绍小人国的游戏,有什么用意?3.《语言的妙用》中,你认为运用反语修辞手法比正面的论述更有力量吗?为什么?4.《格列佛游记》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一句话加以概括)5.请你用简短而有创意的话评点《格列佛游记》的艺术特色。
(不超过20 字)6.“我”获得自由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却被两大危机所苦”。
请问:这两大危机是什么?(2010年江苏连云港试题)7.格列佛到达大人国,都经历了哪些险阻?请至少举出两例。
8.智马国代表大会进行大辩论,主题是什么?9.智马的品德表现在哪些方面?10.你能说出《格列佛游记》各卷讽刺的内容吗?11.你欣赏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12. 格列佛为何成了利立普特国举国称颂的英雄?13.有人认为《格列佛游记》是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全面模拟,你对这种观点有何看法?14.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与大师进行精神对话。
请你谈谈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给你的人生启示。
一、填空题3、格列佛吃了含催眠药的食物,昏睡后被运到了首都4、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叫海上季风风暴。
(印度)(威廉﹒罗宾逊)7、在去往东京的途中他们遭遇了大海盗船,船上都有哪国人?(英国、荷兰等)从一处移另一处。
(借助磁石)9、岛国王惩罚人的手段有几一种温柔一种严厉)10、在“飞岛”上国王陛下巡视这个国家第二大的城市是11、“慧骃国”每四年的春分时节要举行12、《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__________来选拔官员的,她第四次出游来到了__________国名)(跳绳比赛、慧骃国)13、慧骃马族两个美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格列佛游记》重要知识点及中考题(含答案)一、基本常识:1.《格列佛游记》作者是英国的斯威夫特。
2.《格列佛游记》主人公是英国船医格列佛,他善于学习,心地善良,但自傲自大,自以为是,他先后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慧骃国)等地。
3.著名网站“雅虎”其网站名源于《格列佛游记》中的耶胡。
二、人物及情节:1.主要人物关系及其人物形象:(1)格列佛(主人公,外科医生):①热爱冒险、敢于冒险、刚毅勇敢、聪明机智。
相关情节:四次出海体现此性格特点。
②善良、正直、待人友好。
相关情节:在小人国时行走时小心翼翼,生怕踩伤市民;帮助利立浦特打败侵略者;当利立浦特国王命令他灭掉不来夫斯古国时,他不同意这样做等等。
③聪明机智、善于思考、思维独特、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
④处世圆滑,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
⑤为人坦率,爱憎分明,知恩图报。
(2)小人国①佛林奈浦(小人国)财政大臣:猜忌、阴险、狠毒、狡诈,对国王阿谀奉承,对人民颐指气使。
相关情节:格列佛的仁怀宽厚和俘获不来夫斯古国舰队军功受到小人国国王赏识,佛林奈浦就大为恼火,并怀疑格列佛与自己的妻子通奸,就联络其他大臣设谋陷害、大加污蔑,最后迫使格列佛逃往不来夫斯古。
②斯开瑞士(小人国)海军大将:嫉妒、阴险、狡黠。
相关情节:小人国的国王野心勃勃,在与邻国不来夫斯古战争中,格列佛涉过海峡把不来夫斯古国大部分舰队俘获过来,从此格列佛受到小人国国王重用,斯开瑞士就大为不满,与财政大臣合谋谋害格列佛。
③瑞颛沙(小人国)内务大臣:格列佛的朋友。
(友好、善良)④利立浦特国王:利用但不信任格列佛的昏君。
(昏庸、充满野心)⑤小人国皇后:小气、贪慕虚荣⑥不来夫斯古国王:利立浦特国王对手、格列佛的临时庇护者。
(3)大人国①布罗卜丁奈格国王: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强的开明国君,和善儒雅,欧洲文明的批判者。
相关情节:布罗卜丁奈格国王博学多识,性情善良,他用理智、公理、仁慈来治理国家,他厌恶格列佛所说的卑劣的政客、流血的战争。
中考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附练习与答案)内容简介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在一次航海遇险中,沦为了小人国的俘虏,这里的居民只有格列佛的十二分之一大,国内却政党倾轧,教派纷争,战祸连绵。
格列佛好不容易才从这里逃脱,却又在一次航海意外中误入大人国,成为了当地巨大居民们的掌上玩物,又使得他经历了种种奇异的冒险。
作者简介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讽刺作家、政治家、诗人,以讽刺作品名垂青史。
他是一名牧师,一位政治撰稿人,一个才子。
作品主题《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
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对当时英国的时政、世道、人性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艺术特色1、将虚构情节、幻想故事和对现实的揭露巧妙结合;2、点面结合,对照写作,四部游记一正一反地排列;3、绝好的想象,生动的细节。
内容梳理国家故事情节寓意(利立浦特)小人国③选拔官员全凭在绳上跳舞,谁在绳上跳舞跳得好,跳得高,谁的官就大。
②因为打鸡蛋从哪端开始的问题,与邻国不来夫斯古交战。
①以鞋跟高低划嘲笑英国议会中的党派斗争和大臣的无能,影射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为权利争斗不断。
丁奈格)(布罗卜 大人国 ②格列佛向国王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遭到制度古朴、民风淳朴的大人国国王的抨击与驳斥。
①大人国的居民身高犹如铁塔,格列佛被大人国的一位农夫当作玩物带回,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
对英国统治阶级的腐化败坏和不合理的政治社会制度的 批判和抨击。
飞岛国 参观拉格多设计科学院,介绍设计家们所做的研究:从黄瓜中提取阳光来取暖,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繁殖无毛绵羊,软化大理石等。
讽刺了想入非非的伪科学家。
马(慧骃)国 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牲。
中考名著知识梳理——《格列佛游记》含练习试题作者简介乔纳森·斯威夫特,18世纪英国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被高尔基誉为“世界伟大语言学创造者”。
故事梗概《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国(慧骃国)等地的经历,揭示和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同时也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科学界的荒唐行为。
情节导图阅读感受:小说以较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
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作品熔现实与幻想于一炉,将两者进行对比,用虚实的反差来完善讽刺的艺术效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缠丝线的。
2019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格列佛游记》作者简介乔纳桑•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一个贫困家庭,由叔父抚养成人。
英国18世纪的讽刺文学作家,也是散文家。
内容简介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
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
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
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
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
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这时,王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王后大为恼火。
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
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
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
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来到首都。
格列佛游记中考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格列佛游记》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塑造、社会讽刺、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内容,并探讨它对人们的启示和影响。
第一部分主要情节《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充满奇幻和想象力的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遥远的岛屿——拉普达尼亚,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在那里经历了一系列荒诞荒谬的故事。
故事开篇,格列佛来到拉普达尼亚岛,经过一番冒险,他发现这个岛上的居民分为两个国家——利里齐亚和布宜诺。
两个国家间的严重分歧导致了他们之间的长期冲突。
而格列佛则不断地在这两个国家间进行游历,目睹了两国的种种荒谬和愚蠢之处。
在利里齐亚,格列佛看到了一个虚伪而愚蠢的社会,他们拥有故弄玄虚的科学、虚伪的宗教和无情的政治。
而在布宜诺,格列佛发现了一个激进而冷酷的社会,他们拥有无感情的理性、混乱的法律和无情的战争。
格列佛在这两国之间旅行,认识了许多不同的人和事,对他们的种种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揭示,最终对他们深感迷惑和震撼。
第二部分人物塑造《格列佛游记》的人物塑造极其丰富多彩,每一个重要人物几乎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社会角色或者型态。
通过这些人物,斯威夫特生动地描绘了拉普达尼亚岛的人们,以及他们种种令人哗然的言行。
首先,主人公格列佛这个角色,是一个典型的普通人形象。
他乐观向上,有着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强烈批判,对拉普达尼亚岛上的荒谬和愚蠢感到震惊和悲哀。
他作为一个外来者,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挖苦和批判,也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其次,利里齐亚国王、布宜诺国王和其他一些角色也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
他们各自代表着特定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例如,利里齐亚国王代表着愚昧的统治者,布宜诺国王代表着冷酷的军事统治者,而其他角色则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立场。
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斯威夫特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政治、宗教和科学等方面进行了严厉的讽刺和揭露。
第三部分社会讽刺《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典型的社会讽刺小说,通过对拉普达尼亚岛上的种种荒谬和愚蠢的揭示,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政治、宗教、科学、战争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
小说以主人公格列佛的冒险旅程为线索,引发读者对人类社会、政治、科学、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思考。
下面将从社会讽刺、政治讽刺、科学讽刺和教育讽刺四个方面归纳出《格列佛游记》中的知识要点。
一、社会讽刺1. 国家分析:作者通过描绘多个国家的社会运行机制,揭示了各国的各种弊端,如虚伪、腐败、不公等。
其中,兵营国家是军事喜好的象征,受到国王和将军的绝对控制;争斗国家则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2. 社会等级:小说中的人类国家与理想的纯洁之岛形成鲜明对比。
格列佛对两个国家的描写可以看出斯威夫特对社会等级制度的强烈批判。
人类国家的社会等级划分明显,地位高的人通过特权获得更多福利,而底层人民沦为剥削对象。
二、政治讽刺1. 欧洲政治:斯威夫特通过克里斯提安王子和格列佛的对话,对欧洲政治进行了尖锐评论,指出其腐败和虚伪。
他批评了政府职位的买卖和贪污现象,并指出政客追求自身利益胜过国家利益。
2. 利益集团:小说中利益集团的存在使得政治体制无法公正运行。
领主们为了争夺权力,残酷地对待手下的农民,将其作为经济资源来剥削。
三、科学讽刺1. 空洞科学:作者以拉普达教授的形象戏仿当时虚假的科学实践。
拉普达教授无数次失败的实验暗示了当时科学领域的浮夸与虚无。
2. 迷信科学:小说中讽刺了人们对科学的盲目迷信。
格列佛遇到的那个实验室用于治疗疾病的机器和被追逐的金银岛,均揭示了人们对科学进步的不切实际信仰。
四、教育讽刺1. 无用的教育:小说中对小型国家及教育体系的描述表明斯威夫特对教育体制的反思。
无用的教育只注重培养人们的假装知识和虚夸技能,而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2. 教育乱象:小说中通过描绘学院的状况,斯威夫特揭示了教育乱象。
学院教师盲目追求学术研究而忽视对学生的真实教育,学生则受到机械式的教育,没有得到全面发展。
总结:《格列佛游记》通过对人类社会、政治、科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的讽刺,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问题。
湖南省岳阳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一.基础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座山,有屹.yì立的山峰也有qǔ曲折的幽谷;生活也像一条路,平直的坦途也有崎.qí岖的小径;生活又如一条河,有奔téng 腾的激流也有低回的深潭。
一路行过,风光无限。
【考点】16:根据拼音写字词.【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重点词注音,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解答】“屹”不要读作“qì”;“曲折”不要写作“区折”;“崎”不要读作“qì”;“奔腾”不要写作“奔滕”.答案:yì曲qí腾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对世界保持微微喜悦的心情,知道在的生活里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的味道,小环境里也有的梦想﹣﹣这些卑中至尊,贱中之美,小中之大,丑中之美,坏中之好,需要微细喜悦的心情才能体会。
A.匮乏深远而且 B.匮乏远大乃至C.贫困远大何况 D.缺憾长远乃至【考点】23:词义辨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辨析能力.【解答】解答此类题目,注意结合语境和词语原意进行辨析.整体阅读掌握大意,抓住最有把握的空排除其他选项,第二个空是“小环境”与“大”是相对的,所以应是“远大”,锁定BC,第三个空,观察前后文的关系,这里应该是递进关系,故选:B3.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有改正确的一项是()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
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制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且也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
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采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
《格列佛游记》文学常识知识要点附练习答案一.作家作品(1)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英语:Jonathan Swift 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英国讽刺作家、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以讽刺作品名垂青史,代表作为《格列佛游记》、《一桶油的故事》等。
他是一名牧师,一位政治撰稿人,一个才子。
他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一个贫困家庭,由叔父抚养成人,六岁上学,在基尔凯尼学校读了八年。
1682年进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学院学习,他除了对历史和诗歌有兴趣外,别的一概不喜欢。
还是学校“特别通融”才拿到学位。
之后,他在三一学院继续读硕士,一直到一六八六年。
1688年,爱尔兰面临英国军队的入侵,他前往英国寻找出路。
接下来的十年是对斯威夫特一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时期。
他通过亲戚的关系,在穆尔庄园当私人秘书。
穆尔庄园的主人坦普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也是位哲学家,修养极好,这无疑给斯威夫特起了积极的作用,甚至是导师性质的作用。
这从政治或者其他较实际的角度看,对斯威夫特可能是一种失望,但就一个讽刺作家来说,近十年的时间却使他得到了充分的学习。
他早期的两部讽刺杰作《桶的故事》和《书的战争》正是在这里写成的。
1723年,英国政府委派政治流氓伍德为爱尔兰铸铜币,弄得民不聊生。
斯威夫特连续发表几封公开信,鼓励爱尔兰人民起来反对铸币阴谋。
他成了爱尔兰民族独立自由运动的领导者。
斗争取得胜利后,他又赴伦敦为爱尔兰人民的利益奋斗。
当他返回爱尔兰时,无数农民自发从水陆两路迎接他。
离开穆尔庄园后,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继续做他的牧师。
为了教会,他投入到政治活动中去。
他在后半生写了无数的政治小册子,获得了相当的声誉。
虽然他一时间名闻遐迩,可他的内心是孤独的。
他甚至一步步走到了绝望的边缘。
他经历了一切,也看透了一切,于是,他写了《格列佛游记》。
1745年10月19日,斯威夫特在黑暗和孤苦中告别了人世,终年78岁。
二、主要内容与作品主题(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格列佛游记》(美绘本青少版)内容简介:这是一个荒诞、奇特、滑稽的故事。
2017中考语文名著考点:《格列佛游记》
本文是关于2017中考语文名著考点:《格列佛游记》,感谢您的阅读!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7中考语文名著考点的内容。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
1、作者: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和政论家。
2、主题:《格列佛游记》以其杰出的讽刺而名垂世界文学史。
小说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3、主要情节及对应寓意:
(1)、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讲述小人国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2)、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的介绍却招来质问,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他们认为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
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
(3)、小说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4)、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
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4、阅读感受:①小说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②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小说的灵魂所在;③小说的讽刺饮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隐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④小说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17中考语文名著考点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