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井联络巷作业规程终结版
- 格式:doc
- 大小:3.36 MB
- 文档页数:61
井巷工程作业规程施工地点刘庄煤矿-762m水平中央轨道石门施工单位刘庄煤矿开拓一队单位负责人李传柱技术负责人黄立辉规程编制人黄立辉编制日期2019年6月19日会审单位、人员及日期:施工队长:技术员:设计室:测量科:地质科:生产办:安监处:调度室:通风科:机电科:通风副总:分管副总:分管矿长:安监处长:总工程师:矿长:井巷工程作业规程审批意见规程名称:收到日期:2005年6月19日审批日期2005年6月20日审批意见:1、放炮警戒距离迎头不低于100米。
2、工作面找顶时要有专人看护。
3、迎头施工时第一排锚杆不得喷实,留有下一段施工时接茬,连网要用12# 铁丝双股连网,间隔300mm。
4、过162钻孔必须编制专门措施。
5、中央轨道石与13-1煤采区下部车场贯通措施另行编制。
目录第一章概况………………………………………………(1-3 )第二章巷道布置………………………………………………(3-4)第三章施工方法………………………………………………(4-5)第四章支护方式及施工工艺…………………………………(5-10)第五章主要生产系统及施工设备…………………………(10-13)第六章劳动组织及正规循环作业…………………………(13-15)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15-25)第八章文明生产……………………………………………(25-28)第九章避灾路线 (28)第一章概况一、工程概况1、编制作业规程的依据:1、刘庄煤矿设计室提供的刘庄煤矿-762m水平井底车场图(S1400-121.1G2-1)2、安徽理工大学提供《巷道断面支护方式的设计修改说明》。
3、《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刘庄矿地测部门提供的《刘庄煤矿-762m中央轨道石门掘进地质说明书》2、工程名称及开凿目的:(1)工程名称:刘庄煤矿-762m水平中央轨道石门。
(2)开凿目的:刘庄煤矿-762m水平中央轨道石门用于刘庄矿井采区提供轨道运输、通风、行人、排水、供料等服务。
104回风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作业规程编制单位:编制人:马词矿长:总工: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施工队:时间:二0一三年五月十二日目录一、概况5二、地质说明书5三、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图9四、施工方法和作业方式9五、掘进9①、巷道支护要求和断面图9②、炮眼布置图11③、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图表14六、通风、监控、瓦斯、防尘和防灭火15①、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15②、监控系统17③、防尘和防灭火18七、运输系统20八、供电系统21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21①、一般规定21②、交接班和敲帮问顶安全管理制度22③、火工品安全管理制度23十、安全技术措施26①、打眼安全措施26②、装药安全措施26③、联线放炮安全措施27④、顶板管理安全措施29⑤、敲帮问顶及找掉安全注意事项29⑥、防止退路被堵塞安全技术措施30⑦、防止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30⑧、通风与瓦斯管理安全措施31⑨、综合防尘安全措施32⑩、过断层、构造带的安全技术措施32⑴、用溜子出货安全技术措施33⑵、机电维修、防治水方面安全措施十一、避灾路线35十二、其它35审批意见审批人员签字矿长:年月日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生产副矿长:年月日安全副矿长:年月日机电副矿长:年月日补充建议:一、概况井巷名称:11104回风联络巷井巷用途:回风、行人巷道工程量:煤巷90米。
计划总方量:396m3巷道断面积:净高2米,净宽上卡栏1.8米,下卡栏2.6米,净断面4.4平方米。
巷道性质:煤巷巷道方位角:开口267°方位,定向施工。
掘进方式:沿C1号煤层顶板掘进。
煤层倾角:+15°~+24°。
运输设备:SGB320/17T刮板输送机。
支护形式:采用Ф160mm以上圆木对棚支护。
二、地质说明书1、工作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情况该掘进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上部是C7#煤采空区。
西距11102采空区有120米,计划掘进90米;东部为C1#煤层未动区,以矿界线为界;北部为C1#煤层未动区,以矿界线为界;南部为七号洞采空区,留有30米煤柱。
天井、联络巷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天井及联络道作业是平安生产管理重点之一,也是平安管理难度较大之一,为确保天井作业平安,做好规范有序进行,制定本制度。
一、预备工作:1、到达工作面后,首先检查处理天井下方平安,然后将天井高压通风管打开,送风15分钟,确认通风良好与现场平安员办理准入手续。
2、在上天井之前,要将高压风调整到适合风量,并挂“天井上方有人作业,禁止靠近”警示牌,上天井途中检查梯子挂角桩是否坚固、梯子接头捆扎是否坚固。
3、到达作业面后,系好保险带,检查横挡、挂角桩是否变形、链条是否脱焊、木板是否损坏,一切完好后,架设作业平台。
4、检查处理顶板浮石,检查作业工具,注油润滑,找准天井中心位子,预备作业。
二、平安设施要求:1、天井向上作业时,架设双层平台,上层平台与作业面高度保持在1.80~2M之间,平台应与边邦紧密,整体不得晃动,板与板之间用铁丝、抓钉捆扎、抓牢。
2、每层联络道梯子坡度不大于80度,梯子下端固定在平台木板上,上端超出平台1M,并固定在横挡上,用铁丝链接坚固。
3、挂角桩孔深不得少于50CM,角度不小于35度。
4、上下相邻两个梯子平台垂直距离不大于8M,5、禁止上下同时作业,禁止往天井下方扔杂物,运输工具用绳索升降。
6、上下天井时必需与天井作业人员取得联系后才能进入。
7、天井中禁止单人作业,盲天井开川,必需有相应的通风措施。
8、天井快要贯穿时,应准时通知相关单位警戒。
9、天井贯穿后,清理井口浮石,设置栏杆,栏杆高度不得小于1.5M。
并挂警告标牌。
10、天井施工结束后,每层联络道口应架设固定平台。
11、作业中途遇到停电、停水、停风不得作业,应撤离天井。
三、联络道转碴:1、转碴作业人员必需有两人以上,禁止单人作业。
2、检查处理现场平安工作,通风15分钟后,确认通风良好与现场平安员办理准入手续。
3、到达作业面后,再次检查通风,确认良好后,拉好照明,处理顶板浮石,爆堆洒水降尘。
4、联络道转碴口,应设置栏杆,以防人员坠落。
贵州松河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松河西井1053回风联络巷、运输上山掘进作业规程编制人:审核:施工负责人:编制日期:年月日会审意见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会审意见:会审人员签字:机电副区长:年月日;生产副区长:年月日;安全副区长:年月日;技术副区长:年月日;区长:年月日;公司会审意见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会审意见:会审人员签字:安监:年月日;采掘:年月日;通防:年月日;机运:年月日;分管副总工程师:年月日;机电副总经理:年月日;生产副总经理: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慨况 (7)第一节慨况 (7)第二节编制依据 (8)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8)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8)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9)第三节地质构造 (10)第四节水文地质 (10)第五节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及地温 (10)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11)第一节巷道布置 (11)第二节矿压观测 (11)第三节支护设计 (11)第四节支护工艺 (14)第四章施工工艺 (16)第一节施工方法 (16)第二节凿岩方式 (18)第三节爆破作业 (18)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9)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19)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置 (19)第五章生产系统 (20)第一节通风 (20)第二节压风 (22)第三节瓦斯防治 (22)第四节综合防尘 (32)第五节防灭火 (33)第六节安全监控 (34)第七节供电 (35)第八节排水 (36)第九节运输 (36)第十节通信和信号 (37)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8)第一节劳动组织 (38)第二节作业循环 (38)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8)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38)第一节一通三防 (38)第二节顶板 (40)第三节爆破 (44)第四节防治水 (51)第五节机电 (53)第六节运输 (59)第七节其他 (76)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81)第一节灾害应急措施 (81)第二节避灾路线 (83)第九章典型案例分析 (83)第一章慨况第一节慨况一、掘进工作面基本概况工程名称1053回风联络巷、运输上山总工程量(m)回风联巷28m,运输上山158.8m巷道用途回风、运输煤层编号5号煤层巷道位置位于井筒中央掘进方式炮掘装货方式人工支护形式运输上山支护:两帮为锚杆+金属网,顶板为锚杆+钢筋网+组锚索;回风联络巷支护:两帮和顶板均为锚杆+金属网通风方式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运输方式溜子、皮带运输煤层厚度(m)平均1.69 煤层倾角(°)平均16.5°煤尘有无爆炸危险有煤层有无自然发火Ⅱ类自燃预计工期(月) 1.5是否需要探放水是预计服务年限(月)18二、巷道平面位置详见《1053回风联络巷、运输上山平面布置图》。
山西吕梁离石西山晋邦德煤业有限公司[2012]晋掘字第号14101工作面运输顺槽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编制:刘飞施工单位:川建五队批准日期:会审签字总工:生产科:安监科:机电科:调度:通风科:地测科:监理:施工队:编写: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14101工作面运输顺槽联络巷(见四号煤14101回采工作面设计)用途、服务年限、坡度、设计长度:1、14101运输顺槽联络巷承担14101回采工作面的行人、运煤、管线敷设等任务。
2、14101联络巷及运输顺槽联络巷的服务年限为到14101回采工作面回采结束。
3、14101工作面运输顺槽联络巷沿煤层掘进。
4、14101工作面运输顺槽联络巷设计总长度为166米。
二、编写依据本作业规程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四号煤层14101回采工作面设计”、“14101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等有关文件和规定进行编制的。
三、开、竣工时间2012年6月5日开工,预计2012年7月底竣工。
第二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巷道相应的地面位置为地面工业广场,地磅房附近及地磅房以南的山头。
地面标高1117米—1200米,对应地面为耕地,无居民住宅,施工对地面没有影响。
第三节地质及地质构造一、矿井地质:矿井地质构造为总体呈宽缓的不对称向斜构造(离石向斜中断),东翼较缓,西翼较陡,倾角5-24度。
该工作面位于向斜的西翼,在轨道巷的上部车场揭露有一长轴100米、短轴60米的陷落柱。
运输顺槽沿落差10米走向南北的断层掘进。
巷道距断层的距离20米。
预计在工作面中部会遇落差5米左右断层。
该区域4#煤层标高为885米—905米。
1.岩性4#煤层位于石炭二叠系山西组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别为:矿质砂岩、细砂岩、粉砂岩、02#煤、泥岩、砂质泥岩、中砂岩、03#煤、1#煤、2#煤、3#煤、粉砂岩、砂质泥岩。
4#煤的直接顶为砂质泥岩,老顶为粉砂岩,底板为细砂岩。
附岩层柱状图。
2.瓦斯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经鉴定4#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0.44m³╱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7m³╱min。
120700回风巷联络巷、120700回风巷下段掘进作业规程编制单位:开拓工区施工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时间:2013-9-25目录第一章概况 (4)第二节编制依据 (5)第二章巷道地理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 (5)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7)第一节巷道布置及施工顺序 (7)第二节支护设计 (7)第三节支护工艺 (14)第四章施工工艺 (18)第一节施工方法 (18)第二节凿岩方法 (19)第三节爆破作业 (19)第四节装载、运输路线 (24)第五节管线布置 (25)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25)第五章生产系统 (26)第一节通风 (26)第二节压风系统 (30)第三节综合防尘 (30)第四节防灭火 (30)第五节安全监控装置 (32)第六节供电系统 (34)第七节供水、排水系统 (35)第八节通讯系统、照明 (35)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6)第一节劳动组织 (36)第二节循环作业 (36)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7)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38)第一节一通三防管理 (38)第二节防治水 (39)第三节顶板管理 (40)第四节爆破管理 (40)第五节机电 (44)第六节运输 (45)第七节其他 (48)第八章灾害应急处理及避灾路线 (50)第一节应急处理 (50)第二节避灾路线 (51)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概 述一、巷道名称:120700回风巷联络巷120700回风巷联络巷开门于西翼集中回风巷北帮,开门中位于Y4控制点以南15.92米,按方位:339°30′47″,坡度:+45°掘进33.7米后转向,按坡度:-7.47°掘进120700回风巷下段,掘进40米与西翼集中皮带运输巷贯通。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通风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1、巷道设计长度:全长73.7米。
2、服务年限:2年 四、预计开工、竣工时间120700回风巷联络巷开工时间:2013年9月下旬开工,预计2013年10下旬竣工。
〖〖66770066回回风风联联络络巷巷〗〗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赵官能源公司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 6706回风联络巷编 制 人: 王文虎区 队 长: 汲近刚施 工单 位: 掘进一区编 制日 期: 2019年6月1日会 审日 期: 2019年6月3日执 行日 期: 2019年6月 日目录目录 (4)第一章概况 (5)第一节概述 (5)第二节编写依据 (5)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6)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6)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6)第三节地质构造 (7)第四节水文地质 (7)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7)第一节巷道布置 (7)第二节支护设计 (8)第三节支护材料规格及材质 (11)第四节支护工艺 (24)第四章施工工艺 (24)第一节施工方法 (24)第二节凿岩方式 (25)第三节爆破作业 (25)第四节装、运岩(煤)方式 (29)第五节安全环境整治标准 (30)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32)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3)第一节劳动组织 (33)第二节正规循环作业 (33)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4)第六章生产系统 (35)第一节通风系统 (35)第二节防尘系统 (37)第三节防灭火系统 (38)第四节供电系统 (38)第五节排水系统 (39)第六节运输系统 (40)第七节六大系统 (40)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43)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58)第一节施工准备 (58)第二节通风管理 (58)第三节顶板管理 (59)第四节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 (62)第五节爆破管理 (63)第六节机电管理 (68)第七节运输管理 (75)第八节防治水管理 (81)第九节瓦斯管理 (81)第十节其它安全措施 (82)第十一节安全管理制度 (88)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6706回风联络巷。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掘进目的:主要用于6705面回风、行人。
D1104运输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_(1)大湾煤矿D1104运输巷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D1104运输巷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施工单位:准备工区施工单位负责人:刘天华编制人:胡斌斌编制时间:2014年6月18日第一章概况 (6)第一节概述 (6)一、巷道名称 (6)二、掘进目的及用途 (6)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6)四、预计开工、竣工时间 (6)第二节编制依据 (6)一、工作面设计图纸及说明 (6)二、地质说明书 (6)三、安全技术资料 (6)第二章巷道地理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 (7)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周围开采情况 (7)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7)第三节地质构造 (7)第四节水文地质 (7)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8)第一节巷道布置及施工顺序 (8)第二节支护设计 (8)一、巷道断面 (8)二、支护方式 (8)第三节支护工艺 (15)一、支护材料 (15)二、安装锚杆的方法 (15)三、安装锚索的方法 (16)第四章施工工艺 (17)第一节施工方法 (17)第二节凿岩方法 (17)一、打眼机具 (17)二、降尘方法 (17)第三节爆破作业 (17)一、D1104运输巷联络巷爆破器材 (17)二、爆破器材 (19)三、装药结构 (20)四、起爆方式 (20)五、炮眼布置图及爆破说明书 (20)六、施工质量及技术要求 (24)第四节矿压观测 (24)一、锚杆锚固力检测 (24)二、巷道表面位移观测 (24)三、锚杆预紧力矩检测 (24)四、巷道稳定状况观测 (25)五、矿压观测和数据记录 (25)第五节装载运输 (25)一、装载运输机具 (25)二、装运要求 (25)第六节管线布置 (25)第七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25)第五章生产系统 (27)第一节通风 (27)一、风量计算及风机选型 (27)二、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及要求 (27)三、通风系统 (28)第二节压风系统 (28)一、压风供风系统 (28)第三节综合防尘 (28)一、防尘系统管路: (28)二、防尘措施 (28)第四节防灭火 (29)一、防灭火系统管路 (29)二、防灭火措施 (29)第五节安全监控装置 (29)一、安全监控装置布置 (29)二、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的配备和使用 (29)第六节供电系统 (30)第七节供水、排水系统 (30)第八节运输系统 (30)第九节通讯系统 (30)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1)第一节劳动组织 (31)第二节循环作业 (31)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1)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矿井位置、隶属关系:六盘水恒鼎实业有限公司大河煤矿井底联络巷由轨道上山落平点开口往前掘进、方位223°开口。
沿6#煤层底板10#煤层顶板向前掘进,巷道坡度为3‰。
63煤层:位于宣威组第三段中部,上距3煤层37米。
煤层结构简单,顶板属于砂质泥岩,底板属于粉砂质泥岩。
煤层总体倾向南西,倾角平均27°,为倾斜煤层。
煤层厚0.80~5.46米,平均厚1.70m,厚度较稳定,煤层中部含一层夹矸。
属稳定型煤层。
10煤层:位于宣威组第三段下部,上距63煤层32.65米。
煤层结构较复杂,顶板属于砂质泥岩,底板属于砂质泥岩。
煤层总体倾向南西,倾角平均26°,为倾斜煤层。
煤层厚1.35~2.55米,平均厚1.65m,厚度稳定,煤层中部含一至二层夹矸。
属稳定型煤层。
副平硐、轨道上山车场、轨道上山已施工完毕。
二、工程量:290m。
三、掘进方式:本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的方式往前掘进。
四、劳动组织:本掘进工作面采用“三、八”工作制。
第二节:编写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本《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第二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井底联络巷布置在轨道上山落平点处,沿6#底板10#顶板煤层走向往前掘进。
第二节:矿压观测1.在掘进过程中采用架棚支护,每班派专人巡视巷道支护情况,发现棚子变形必须及时打设中柱托板对巷道加强支护;卡缆崩坏时,必须及时进行更换。
第三节:支护设计1.本掘进工作面采用U29棚+网+喷浆支护,规格为:下宽×中高=4.4m×3.4m,半圆拱形断面;施工期间,棚距为800mm,期间拉杆每400mm一根全段面铺设,拉杆长度为1.2m。
全断面铺设钢筋网,其规格为长×宽=1.8m×1m,并用双股14#铁丝进行连接,网的搭接长度为0.1m,联网扣距为0.1m。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1902联络巷。二、巷道用途:回风、运料。三、设计长度、坡度及服务年限:1、1902联络巷设计长度200m,巷道的坡度与煤层倾角一致。2、服务年限至少1年。四、巷道施工顺序:1902联络巷由A点拉门抓煤层顶板施工,采取综掘机掘进的施工方法。巷道断面:净宽m,净高2.6m。附:1902联络巷平面布置图第二节编写依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矿井地质说明书》和《改扩建设计》为依据,编制并严格遵守《煤矿工人操作规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质量标准化要求。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空区开采情况第二节煤岩特征。该煤层为低灰、特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焦煤,主要用作炼焦配煤。硬度为普氏硬度2~3。煤层情况表第三节煤层顶底板情况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局部含有铝土泥岩、炭质泥岩伪顶,老顶为砂质泥岩。与区域上同类岩石比为坚硬岩石,根据其岩性组合应属稳固性岩石。煤层直接底板为铝土泥岩、砂质泥岩,属不坚硬岩石。老底为细砂岩,属稳固性岩石。第四节地质构造该矿区无大型断裂构造,可能遇到一些小型构造,小褶皱或陷落柱。要加强涌水观测。第五节水文地质情况本区域有山西组隔水层位于巷道顶板,其裂隙不发育;为良好隔水层。该区域位于太岳山脉的中南段,为低山丘陵区,属干旱、半干旱大陆型气候,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沟谷发育。地表坡度大,有利于地表水泾流排泄,除雨季外常年无水。巷道掘进时,顶板遇局部小构造部位,会出现滴淋水情况,为砂岩裂隙水,涌水量0.02—0.03m3/h,水量小,不会受水影响。煤层柱状图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1、预掘巷道规格:断面为矩形,巷道净宽为m,净高为m。面积㎡;巷道均按测量给定的中心沿煤层底板施工。附:巷道断面图第二节矿压观测1、观测对象:施工的巷道。2、观测内容:巷道顶板离层量,锚杆的锚固力。3、观测方法:巷道拉门口设置一组顶板离层观测点、每掘进50m对顶锚锁锚固力进行1组测试,每组3根,帮2根、顶1根。4、数据处理:顶锚索锚固力≥11t,顶锚杆锚固力≥8.8t,帮锚杆锚固力≥3t。巷道断面图(mm)锚索锚杆锚索锚杆1902回风巷支护断面图单位:mm 比例1:50树脂锚杆第三节支护材料选型、要求及支护方法该巷道支护方式采用锚杆、金属网、锚索联合支护方式。顶锚杆间距为1300㎜,排距为1000㎜;帮锚杆布置为两排,间距为1.0m,排距为1.0m;锚索排距为4.0m。一、支护材料选型1、锚杆支护材质及参数选择。。取。锚杆间距:M=0.45×2.2m=990mm。取1000mm。锚杆直径:d=L/110=2200/110=20mm。取20mm。根据支护参数计算使用Ф20×2200 mm的螺纹钢锚杆。2、锚索支护材质及参数选择:受开采深度变化的影响,岩石垂直应力为:σz=8γΗ=8×2.56×2.95=60(T/m2)式中:γ——上覆岩层的平均容重,γ取2.4—2.6T/m3;Η——岩石重力自然分解量深度,≤8H高m。在垂直应力作用下水平应力为:σx=σy= 1μμ-σz=1/2×60=30(T/m2)。按计算结果分析,所以围岩体内应力值变化范围为10-15Mpa。查表确定预应力锚索的抗拉强度符合要求的锚索直径为。锚索长度确定为:L=N(300+60000/10)=6300(mm) 取6300mm。(N=1) 二、支护材料要求及支护方法1、锚杆支护材料要求:锚杆为等强锚杆,顶锚杆长度2200mm,锚杆直径为20mm,帮锚杆长度1700mm,锚杆直径为20mm;金属网采用8#铁线编制而成70mm×80mm的菱形网孔金属网,金属网规格为:长×宽=5000mm×1200mm;网与网之间搭接宽度200mm,铺设时,每间隔200mm用12#铁线绑接一次,金属网要求在钢带位置搭接。钢带采用φ7.8mm的钢丝绳加工而成,长度为4200mm;锚索选用7股扭制而成的钢绞线,长度为6300mm,直径为15.24mm;锚索托铁使用12#工字钢加工而成,长度为300mm。2、锚杆、金属网、锚索支护要求(1)按《作业规程》规定的排、间距布置锚杆、锚索,其排、间距最大误差为±50mm,其相邻两根位置错差不大于30mm;(2)锚杆、锚索安装前,检查树脂锚固剂状态,严禁使用过期、硬结、破裂、变质失效及不合格的锚固剂;(3)顶锚杆孔装2个锚固剂,帮锚杆孔装1个锚固剂,锚索孔装3个锚固剂;(4)锚固剂搅拌时间为15秒,然后等待40秒后再紧固螺母,螺母扭力矩:顶锚杆不小于100 N·m,帮锚杆不小于60 N·m;(5)锚杆外露长度为40mm~60mm; (自螺母外边缘起)(6)锚索外露长度为200mm~300mm;(自锁具向下起)(7)锚索在顶板完整,两帮稳定时,滞后工作面距离为 4.2米,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两帮不稳定时,锚索必须紧跟工作在面;(顶板破碎、两帮不稳定必须由当班矿级领导、跟班队干、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确认)(8)锚索托铁必须垂直与钢带;(9)铺网时必须拉紧,使金属网紧贴巷道围岩面;(10)帮网必须顺着巷道铺设,上部两排锚杆及帮网滞后工作面不得大于10m,下部支护及帮网滞后工作面不得大于30m,但网必须与上部网连接好,两帮必须按设计标准刷齐。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两帮不稳定时,帮部支护必须紧跟工作面,帮网紧跟铺设时,过长部分必须返捆在两帮,不能影响行人及掘进机前掘;(11) 安装后的锚杆、锚索必须排列整齐成行。(12)支护前,必须先挂好金属网和钢带,严禁拆卸锚杆托盘挂金属网和钢带,防止造成顶板二次下沉。(13)遇到顶板破碎或地质构造时,可根据现场情况加长锚杆长度,缩小锚杆间、排距。(14)设计顶锚杆锚固力不得小于7吨,帮锚杆锚固力不得小于3吨,锚索预应力不得小于10吨;(锚索机读数为30MPa)。(顶板破碎必须由当班矿级领导、跟班队干、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确认)(16)所有掘进工作面严格按照规定每50米进行一组拉拔测试或分段进行测试。分组测试时:每组测锚索两根、顶锚杆三根、帮锚杆三根;对不合格或失效的锚杆、锚索必须及时进行补打;分段测试时,合格率低于90%时,该段巷道认为支护不合格,停止前掘作业,重新补打该段巷道支护。(17)锚索紧固时,必须由两名工人协同将锚索锁头装在预紧锚索上托住,然后启动锚索机完成初次固定,再进行锚索预紧,预紧前锁头周围45°范围内严禁有人作业、通过或停留;达到预紧力规定后,必须由两名工人协同托住锚索锁头后才可卸压。3、锚杆、金属网、锚索支护方法顶部支护为一条钢带4根锚杆,1根锚索;首先连好金属网,打顶部两边的锚杆眼,并上好钢带,注好锚杆,然后再进行其它锚杆或锚索支护;帮部支护为4根锚杆,每帮各2根,帮锚杆间距为1.0m,排距为1.0m,上部距顶锚杆200mm,下部距底板1200mm;帮网必须顺着巷道铺设,搭接宽度为200mm,并且每隔200mm用12#铁丝绑扎一次;锚索m,如顶板破碎或遇地质构造时,锚索支护必须改为每排布置两根或适当加密,(顶板破碎必须由当班矿级领导、跟班队干、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确认后立即执行)第四节支护工艺一、支护形式及材料规格1.支护形式:(1)正常巷道顶板采用锚杆、锚索、钢带、金属网联合支护。顶锚采用ø20mm×2200mm的等强锚杆,间排距1300mm×1000mm,锚索采用ø22mm×6300mm的钢绞线,为7股钢丝扭制成,配用矿工钢加工的托盘,托盘长度200-300mm。间距为4.0m,顶部网按巷道横向铺设。(2)两帮采用ø20mm×1300mm的树脂锚杆,间排距为1000mm×1000mm,两张网(长边靠近两帮顶板)。(3)如遇顶板节理发育、断层、地质构造带、围岩松软、压力较大地段,锚杆支护要紧跟迎头,严重时应加密锚索或缩小支护间排距。2.安装锚杆要求:(1)锚杆外露长度从螺母外算起在40-60mm范围内。(2)帮锚杆按设计要求布置,锚杆角度允许偏差±15°。(3)顶锚每孔使用2支锚固剂,帮锚每孔使用1支锚固剂。安装锚杆时将锚固剂用锚杆送至孔底,搅拌时间25s-30s。搅拌停止后,等待2-3分钟,拧紧螺母。(4)帮锚网支护:允许滞后工作面不大于20m,若两帮煤岩破碎,滞后工作面不大于5m。。3.铺连网要求:帮网靠顶板长边沿巷帮铺设。相邻网搭接100-150mm,每隔200mm用12#铁线绑扎一道,且必须拧紧不少于3圈。4.锚索支护要求:(1)锚索必须按设计进行布置。当巷道顶板破碎,需加强加密顶板支护时,必须根据情况使用锚索加固。锚索规格为ø15.5mm×6300mm,每孔使用3根锚固剂。锚索锁紧压力为30Mpa。(2)锚索应尽量与岩层层面或巷道轮廓线垂直布置,外露长度250-300 mm。5、支护强度校核(1)、锚杆强度校核锚杆强度根据经验公式计算(1)锚杆长度校核:理论长度L1=N×(1.3+W/10)=1×(1.3+4.2/10)=1.72(m)实际长度:Ls=2.2(m)校核: 因为Ls>L1,所以,锚杆长度满足要求。(2)锚杆间排距校核:校核: 因为 Ds<D1 所以,锚杆间排距满足要求。(3)锚杆直径校核:实际直径: фs=20mm校核: 因为фs>ф1 所以,锚杆直径满足要求。(4)锚杆拉力(锚固力)校核理论应具备锚固力Q1=KHD2R=2×2.2×1.0×2.5=11T实际锚固力Qs经井下实测锚杆拉力应大于11T校核:因为 Qs>Q1 所以,锚杆拉力(锚固力)满足要求。上述各式中符号说明:W——巷道最大跨度 (4.2m)N——围岩稳定影响系数 (取1)K——安全系数 (取2)H——锚固岩层厚度(2.2米锚杆,锚2.1米)D2——锚杆间排距之积(1.0/m²)R——岩石容重(取2.5吨/m³)6、文字说明支护方式的选择(1)、施工时支护采用锚杆、锚索、钢带、金属网联合支护。锚杆采用φ。托盘120×120×7(mm)中孔20mm铁板。(2)、锚固剂φ20㎜,L=500mm。二、支护工艺要求(一)临时支护1、临时支护形式:(1)前探梁及吊环规格:。吊环:边长150mm(方形吊环)(2)吊环的固定:使用吊环固定时,用顶锚杆螺母固定在顶锚杆上且螺母必须拧满扣。如遇顶板掉顶时或用40T刮板输送机链代替吊环。2、临时支护工艺、工序及要求:(1)掘进机掘进达到设计尺寸后,将掘进机退出距工作面最后一排锚杆5m外的安全地点,使截割头落地,闭锁截割部电机,断开掘进机上的电源开关。操作人员站在完好支护的巷道下,用长柄工具进行敲帮问顶工作,处理干净顶帮的活矸(煤),确保无问题后,人员站在永久支护下上好吊环,施工人员将前移前探梁。(2)前移前探梁时,班组长亲自指挥,并指派专人监护帮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前探梁末端必须有防滑铰链。(3)前探梁移完后,将防护托梁及时放置之上,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3、临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见下图:说明:掘进完成后,临时支护移至准备施工的第一排支护处,锚完后,临时支护移至准备施工的第二排支护处,依次顺序施工。(二)锚杆、锚索支护工艺及要求:1、掘进巷道成形→操作人员退机后用长柄工具进行敲帮问顶→前移前探梁→打顶锚杆→挂网→安装托盘→打帮锚杆→挂网→安装托盘。2、更换钎杆、安装锚索线必须在锚杆机停止运转的情况下进行。3、锚索线必须插到锚索顶子底部,并拧紧螺丝,确保锚索线与锚杆机连接牢固。4、锚索线锚固后,当班锁紧。若巷道顶板破碎锚索必须马上锁紧。二、工程质量标准1、巷道净宽:中心至任何一侧不小于设计尺寸,不大于设计尺寸100mm。2、巷道净高:不小于2400mm。巷道高度正常情况下不高于设计尺寸200mm,不小于设计30mm。3、锚杆间排距:允许偏差±50mm。第四章施工工艺第一节施工方法该巷道在开拉门施工时,将采用人工风镐掘进的施工方法,其余巷道均使用综掘机掘进多工序交叉作业,一次成巷的施工方法。该巷道在遇地质构造掘进机无法正常掘进时,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第二节凿岩方式一、人工风镐掘进施工方式:1、采用G10型风镐,人工掘进。2、生产工艺流程:上一循环支护工作完成后,交班人员撤出工作面所有工具、设备、清理杂物,检查风筒、探头(距工作面距离)等符合交接班制度要求后,方可离开。接班人员进入工作面后首先进行安全检查无问题后,开始施工探水钻孔,打钻结束后无异常现象方可撤出人员,作业人员进入工作面,做全方位的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风镐裁割、装、运→裁割成形,人工往刮板机装、运煤、矸→敲帮问顶→临时支护→顶、帮支护。3、顶板完整时。顶板破碎时,最大临时空顶距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二、机掘施工方式:1、该巷道掘进采用EBZ—150 A型综掘机掘进。2、生产工艺流程:上一循环支护工作完成后,交班人员撤出工作面所有工具、设备、清理杂物,检查风筒、探头(距工作面距离)等符合交接班制度要求后,方可离开。接班人员进入工作面后首先进行安全检查无问题后,开始施工探水钻孔,打钻结束后无异常现象方可撤出人员,掘进机进入工作面,做急停试验、报警→掘进机割、装、运→掘进成形,扫净工作面浮煤、矸,掘进机后退→敲帮问顶→临时支护→顶、帮支护。3、。顶板破碎时,最大临时空顶距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三、施工设备与供电情况见表3配套设备一览表四、综掘机截割顺序1、综掘机截割部首先切割下层煤—中间夹层—顶煤。2、综掘机掘进施工注意事项:Ⅰ、顶板完整时,每循环进尺为3000mm,最大控顶距不超过3200mm。Ⅱ、为确保工程质量,司机应对掘进断面的煤岩分布及其层理结构有足够的了解,切割时应根据巷道围岩的变化、煤岩分布情况及破碎难易度等合理选择切割起始点。Ⅲ、司机起动综掘机前或检修需要起动调试前,必须先发出报警,确定机器周围危险区域内无人在场,掘进机前面切割臂旋转范围内铲板和链板机工作范围内严禁有人作业或停留。移动或改变掘进机作业方位前,应事先提醒综掘机作业范围内人员注意并撤离。IV、切割时必须先切割下层煤,然后再切割中间夹层,确保巷道造型,最后切割顶煤。顶板破碎时,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切割顺序。截割顺序示意图38002 6 0 0五、巷道遇见落差较大断层综掘机无法正常掘进时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方式。1、钻爆法施工:施工时按设计巷道的中线、腰线施工。采用综掘机或人工、链板机联合出货。迎头施工顶板完整时两掘一锚,顶板破碎时一掘一锚。2 、工艺流程:施工工具:YT-28风锤、中空六角钻杆配“一”字型钻头打眼或风煤钻;爆破工具:MFB-200型起爆器起爆,煤矿许用2级安全乳化炸药,1~5段毫秒延期电雷管。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超过130ms。3 、工艺流程:交接班→安全检查→打上部眼→出矸→打下部眼→装药联线→放炮通风→安全检查(临时支护)→打顶部锚杆(锚索)挂网→打帮部锚杆挂网→整理工程质量。每循环进尺2。第三节装载与运输一、运输方式1、1902联络巷运输方式:工作面煤、矸→9煤回风联络巷→主斜井→地面。2、大型设备及材料(新主斜井口装矿车或平台车)—材料运输大巷—55KW绞车材料下山—五川变电所—回风大巷—工作面。二、运输设备的铺设1、轨道的铺设:(1)工作面采用24㎏∕m轨道铺设,要求铺设平直、扣件齐全、紧固有效,接头间隙不超过2-5mm,内错差不超过5mm,水平偏差不超过2mm,木枕间距1.0m;轨枕必须垫实,轨道距工作面50m—100m。(2)运输沿线保持清洁无杂物,每月对铺设的轨道至少检查一次。2、输送机的铺设:(1)机头、机尾与巷帮距离不小于0.7m,其它部位与巷帮距离不小于0.5 m。(2)胶带输送机机头主体架行人侧用金属网挡严,机尾安设防护罩,皮带架要求平直。第一部皮带头迎头必须设置迎煤板。(3)刮板输送机必须铺在实底上,各部件齐全、可靠、有效,要求平直。(4)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采用打底锚固定。机头底锚数量不少于4根,打在固定的机座孔内,机尾底锚数量不少于2根。采用ø20mm×1600mm的等强锚杆,锚固力不小于5t 。3、绞车的安装:小绞车固定采用打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C20)基础打6根锚杆固定。基础规格按矿机电科设计执行。斜巷运输“一坡三挡”,其位置为帮道绞车往下一列车长度处设置阻车器,阻车器下方3-6m处设置挡车栏。挡车栏基础采用打砼,其规格为1.0m×1.0m×0.5m(长×宽×深)。挡车栏的开启方式采用远方操作。第四节管线铺设一、各类管线、运输设施的布置及要求1、风筒、电缆、风水管路按巷道断面图布置。2、风管、水管用专用钩绑在帮锚杆上,每隔3~5m一个钩,悬挂高度不低于0.5m,距工作面不超过20m。3、电缆挂在专用的电缆钩上,电缆钩挂于固定在顶板ø15.5mm钢丝绳上,钢丝绳绷紧固定在顶板上,电缆钩间距600mm,且每钩只准挂一根电缆。第五章生产系统第一节通风系统1、通风方式及供风距离本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最长供风距离为200米。局部通风机安设在原主运输巷,距拉门口不小于15~20米处。2)通风系统新风:原主运输巷→局部通风机→风筒→工作面。乏风:工作面→西部回风大巷→集中回风巷→回风斜井→地面。3)风量计算(1)按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 = 4N=4×9=36m³/min式中:N —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2)按工作面瓦斯浓度计算:Q = 100×q×k=100×0.095×2.0 =18.9m³/min式中:3/t,掘进工作面日出煤矸量272t计算)k—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3)工作面风速校核:取工作面需要风量Q =36m³/min进行校核如下:A、按最高风速校核Q高=4×60×10.92=2620.8m³/minQ﹤Q高(工作面风量符合规定)B、按最低风速校核Q低=0.25×60×10.92=163.4m³/minQ﹤Q低(工作面风量不符合规定)因此,将该工作面风量选择为Q =170m³/min 即:Q高> Q > Q低注:因工作面按炸药量计算所需风量过高,现有局部通风机风量无法满足要求,故不以此项作为工作面计算依据。但要求爆破前该掘进巷道内的人员必须撤到两掘进工作面回风交叉口以外,爆破后,必须待掘进巷道内炮烟排尽后,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4)局部通风机选型根据风量计算结果,工作面设计风量为170m³/min,按百米漏风率2.5%计算,局部通风机供风量不小于252m³/min。选用2×15kW局部通风机,通风机吸入风量为240-380m3/min,能够满足工作面通风需求。5)分流风量计算Q掘=Q扇×Ii+15S= 300×1+15×6= 390 m3/min式中:——掘进工作面分流风量;Q掘——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取300m3/min;Q扇Ii——工作面同时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台数;S——局部通风机吸入口至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之间的巷道断面,m2。通过上述计算,将本掘进工作面分流风量确定为不小于390m³/min。第二节压风掘进工作面的压风风源由地面压风机统一供风。第三节防尘、防火1、防尘系统:地面防尘水池→原皮带斜井→11煤运输施工道→皮带运输大巷→副井井底车场→工作面。2、该掘进工作面及原皮带斜井沿途巷道设置¢57mm以上直径防尘管路,并且每50m设有一处三通阀门,各转载点及喷雾安装处附近也必须设置三通阀门。3、喷雾装置、隔爆水袋设施的设置。第四节安全监控一、瓦斯传感器1、工作面设甲烷传感器T1a.安设位置:距工作面≤5m,距侧帮≥200mm,距顶板(或顶梁)≤300mm, 顶板支护好的地方垂直悬挂,不得与风筒设置在同一侧。b.报警值:CH4≥1.0%c.断电值:CH4≥1.5%d.复电值:CH4<1.0%e.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2、回风流设甲烷传感器T2a.安设位置: 距施工掘进巷拉门口10—15m,距侧帮≥200mm,距顶板(或顶梁)≤300mm,顶板支护好,便于行人观察的地方垂直悬挂。b.报警值:CH4≥1.0%c.断电值:CH4≥1.0%d.复电值:CH4<1.0%e.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二、安全管理1、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由掘进当班班组长负责按规定位置及时移动,由作业地点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监督。2、瓦斯监测维护人员每天至少对该地点甲烷检测传感器及安全监控设施巡视检查一次,并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检查。3、瓦斯监测调校人员每七天使用标准甲烷气样和空气气样对该地点甲烷传感器调校一次,并对甲烷超限报警、断电功能进行测试,确保报警断电功能准确灵敏可靠。4、当班瓦斯检查员负责对该地点的甲烷传感器检测精度和设置情况进行检查,如有精度超差现象,及时向安全监控中心站汇报。5、安全监测值班人员接到安全监控系统出现故障和异常现象通知后,要立即赶到现场,对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并将原因和结果汇报矿调度。第五节供电第六节供水及排水1、掘进工作面的水源由地面工业广场管路统一供水。2、工作面积水用4寸管路到地面水仓。第七节运输、信号及通讯照明1、运煤系统:工作面煤、矸→9煤回风联络巷→主斜井→地面。2、材料设备运输系统:地面→材料运输大巷→55KW绞车材料下山→五川变电所→回风大巷→工作面。3、信号:各部输送机、绞车间设置独立的双向对打声光兼备信号装置。4、工作面安装一部直通地面生产调度的。5、工作面及运输巷由运输拉门处的照明综保引出照明线路向照明供电。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1、劳动组织:见劳动组织表2、作业方式:班组实行“三八”工作制,三个生产班。劳动组织配备表第二节循环作业为保证正规循环作业的完成,工作面施工必须根据劳动组织的人员配备,合理安排工序,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时利用率,见表5乙班综掘循环图表甲、丙班综掘循环图表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数量项目单位数量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通三防一、局部通风管理1、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安设位置按附图所示,该处进风量必须大于390m³/min,并且局部通风机与回风口之间的巷道风速不小于0.25m/s,局部通风机吸风口上风侧10m范围内严禁堆放任何物品。2、该工作面初期使用¢600mm胶质阻燃风筒供风,掘进距离达到100m后更换为¢800mm风筒。风筒吊挂必须平直、逢环必挂;风筒拐弯处必须设弯头,严禁拐死弯;风筒接头必须实行双反压边、无反接头且严密不漏风。3、在与全风压回风上风侧的第一节风筒上设置卸压三通,以满足工作面排瓦斯工作要求。4、本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实行“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每天乙班由施工单位电工负责进行一次“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试验,每五天由机电科、安监处、保安区及施工单位联合进行一次“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试验,并对“风电闭锁” 性能进行验证,确保其功能正常,并有记录存档备查。5、工作面主局部通风机与同等能力的备用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的交叉风筒采用直径Φ600mm长5m的抗静电阻燃风筒制作。自动切换的交叉风筒安装在局部通风机出口处,交叉风筒的接头要严密不漏风,并且主局部通风机与备用局部通风机风筒高度保持一致,并距巷道底板高度不小于300mm。6、主局部通风机和备用通风机的电源必须取自同时带电的不同母线段的相互独立的电源,保证主局部通风机故障时,备用局部通风机正常工作。若主局部通风机和备用通风机均失电停止运转后,当电源恢复时,主局部通风机和备用通风机均不得自动启动,必须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7、风筒出口与工作面迎头距离不准大于7m。白班延接风筒工作由专职风筒工负责,夜班由瓦斯检查员及工作面班长共同负责。若风筒损坏必须及时进行修补,因风筒损坏造成工作面风量不足时,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对风筒进行更换。8、测风员至少每5天对局部通风机分流风量及工作面末端风量进行一次测定,如果风量不符合规定,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面作业,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矿调度、通风调度汇报。9、局部通风机必须保证正常运转,由施工单位电工负责管理局部通风机,任何人不得随意停开局部通风机。10、因检修或其它原因需要停电时,停电单位必须提前一天提出书面申请并经相关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并严格按申请规定停其中的一路电源。当两路电源必须同时停电时,施工单位必须提前通知矿调度,并编制排放瓦斯措施及停送电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单位会审后,严格按措施规定执行。二、瓦斯管理1、由瓦斯监测人员负责每七天对工作面“瓦斯电闭锁”装置进行一次功能测试,确保其灵敏、准确、可靠,并作好记录存档备查。2、该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允许的最高瓦斯浓度为低于 1.5%。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如果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5%或回风瓦斯浓度达到1.0%,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向矿调度及有关领导汇报(人员撤至原皮带斜井)。3、巷道掘进过程中,若出现高顶,必须及时设置观测管,对高顶内瓦斯浓度进行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巷道内体积大于0.5m³的空间,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其附近20 m范围内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4、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 1.0%以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本规程适用于东风井联络巷掘进施工,总工程量120m,预计工期约4个月,东风井联络巷为锚网带喷联合支护。
为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指导现场生产,规范施工,特编制本规程。
第二节编写依据本规程根据地测组提供的《东风井联络巷地质说明书》,通风部提供的东风井联络巷“一通三防”设计、机电部提供的掘进供电设计,以及《煤矿安全规程》、《井巷掘进各工种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采掘生产技术管理规定》等进行编制。
第二章地面位臵及地质状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臵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概况:地面相对位臵位于伦掌乡西泊涧村东北方荒坡地,掘进巷道对地面无影响。
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巷道开口位臵位于Ⅴ采区轨道二坡(15161上巷向上47米处位臵),该巷道下部有F407断层,落差0—40米,断层周围地应力会增加,对巷道掘进会有一定的影响,掘进时应注意巷道的支护,保证正常掘进。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主要岩石为细粒砂岩,厚度20—21.2米,岩性坚硬。
地层岩层厚度柱状编岩性名称岩性描述号山西组P1sh细粒砂岩砂质泥岩二 煤泥岩及砂质砂岩、泥岩泥岩互层互层12345111.62m5.32m6.0m5.64m4.47m坚硬、裂隙发育,不易垮落裂隙发育、结构松散易垮落距顶板0.5m、2.0m处有两层夹矸,层理发育、遇水膨胀易底鼓坚硬分别为泥岩、石英质砂岩,共厚0.04m综合柱状图第三节地质构造基本为北偏东方向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21度左右,该巷道下部有F407断层,落差0—40米,因为离该巷道较近,地应力会有所增加。
第四节水文地质冲水因素顶板砂岩裂隙水预计最大涌水量m3/h 10 河流冲刷带无正常涌水量m3/h 3-5岩浆侵入体、陷落柱无回采影响巷道掘进期间无重大冲水因素及水害威胁附:地面位臵及地质状况一览表地面概况伦掌乡西泊涧村东北方荒坡地,掘进巷道对地面无影响。
井下位臵及相邻采掘情况巷道位于Ⅴ采区轨道二坡(15161上巷口向上47米处,受采区工作面采动影响煤(岩) 层情况主要岩石:细粒砂岩厚度/m:20—21.2 岩性描述:坚硬地质构造情况概述基本为北偏东方向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21度左右,该巷道下部有F407断层,落差0—40米,因为离该巷道较近,地应力会有所增加。
水文地质情况冲水因素顶板砂岩裂隙水预计最大涌水量m3/h 10 河流冲刷带无正常涌水量m3/h 3-5 岩浆侵入体、陷落柱无回采影响巷道掘进期间无重大冲水因素及水害威胁影响施工安全主要因素预测该巷道下部有F407断层,落差0—40米,断层周围地应力会增加,对巷道掘进会有一定的影响,掘进时应注意巷道的支护,保证正常掘进第三章 巷道布臵及支护设计第一节 巷道布臵巷道开口位于Ⅴ采区轨道二坡(15161上巷口向上47米处,施工过程中巷道将与Ⅴ采区专用回风巷立交并贯通。
巷道布臵平面图:Ⅴ采区专用回风巷Ⅴ采区轨道下山Ⅴ采区皮带下山α=17°R =12000K p =3620DK624-4-1215°0°12000450050000东风井联络巷施工平面图4500竖曲线16000α=60°R=12000Kp=1238030°500α=13°R=6000Kp=1330α=13°R=6000Kp=13303000830032500340005800030°3250巷道概况表序 号巷道名称巷道功能施工层位设计工程量 (m )预计工期 (月)预计服务年限(年)1 东风井联络巷 通风21煤层顶板巷90 2 102东风井联络巷回风道回风21煤层顶板巷32 1 10第二节支护设计东风井联络巷布臵于21煤层顶板巷道。
巷道设计长度122m,巷道断面为半圆拱形,净宽3.5~4.5 m,净高3.0~3.6m,3.5m ×3.0m巷道净断面9.2㎡,掘进断面10.5㎡,4.5m×3.6m巷道净断面14㎡,掘进断面16㎡.该巷道后期受Ⅴ采区采煤工作面的采动影响,为保证有足够的支护强度,采用锚网带喷为核心的联合支护体系。
由于考虑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可预测因素,在实际施工中岩层可能出现一些变化,若出现顶板破碎、巷道压力增大的情况,可采取U型钢+金属网+喷浆+锚杆支护,以增加巷道受力、抗压能力。
第三节支护工艺一、临时支护临时支护○1、支护形式:采用初喷+挂网+打锚杆临时支护。
○2、支护材料喷浆:水泥:黄砂:米石=1:2:2(重量比)。
金属网:金属网采用Φ6mm钢筋焊接而成,网目为100mm,网片规格尺寸为2000×1000mm。
锚杆:帮锚杆选取用Φ20×1800mm螺纹钢锚杆。
○3、支护参数初喷厚度为50~70mm,临时支护打三根锚杆,即巷道两帮各一根,巷道顶部一根,临时支护距迎头距离不大于700mm。
螺纹钢锚杆:?20mm1800m m钢筋网+钢带混凝土厚50mm临 时 支 护 示 意 图:○4、质量要求临时支护钢筋网必须罩严顶部,且压茬不得小于100mm,锚杆打设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临时支护锚杆打设与以下锚网带喷支护锚杆质量要求一致),工作人员严禁在空顶下进行施工作业。
○5、保证措施A、初喷必须及时有效,放炮后用长钎找净顶帮活矸危岩后及时进行初喷,尽量减少空顶时间。
B、初喷时必须停止其他作业,并派专人观顶。
C、时刻检查初喷巷道支护情况,发现有喷浆掉落或其他危及安全现象及时进行二次补喷。
D、打设锚杆必须严格按照锚杆质量要求进行打设,锚杆锚固力必须达到64KN。
(2)、永久支护巷道断面:○13.5米断面图 350014503200115013051305880树脂锚杆:?20mm 1800mm 间 排 拒:800mm800mm风筒:?600mm18001800电缆风水管1000○2、4.5米断面图 115045001635181018108801503800树脂锚杆:?20mm 1800mm 间 排 拒:800mm800mm电缆风水管1000风筒:?600mm2000○1、支护形式:采用锚网带喷联合支护○2、支护材料: 锚杆选取用Φ20×1800mm 螺纹钢锚杆,锚固剂使用量不得少于两卷;金属网采用Φ6mm 钢筋焊接而成,网目为100mm ,网片规格尺寸为2000×1000mm ;锚带采用Φ14圆钢焊制而成的钢筋钢带。
钢 带 制 作 设 计 示 意 图:100100800240014mm 圆钢单位:mm○3、质量要求 A 、喷射混凝土巷道净宽中线至任一帮偏差0~+100mm,净高偏差0~+150mm 。
B 、锚杆间排距700mm ×700mm ,偏差-100~+100mm ,锚喷锚杆距迎头距离不大于800mm 。
C 、锚固力不小于200N 〃m ,扭矩不小于300N 〃m,喷层厚度、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D 、基础深度不小于设计的90%。
水沟宽度和高度允许偏差-30~+30mm 。
水沟中心线允许偏差-50~+50mm 。
E 、铺网时,网间搭接不小于100mm ,搭接部分每200mm 用8#铁丝扎紧,并加挂钢带,压紧使之紧贴壁面。
○4、保证措施 A 、加强中腰线管理,开窝5 m 后测量部门要及时放定永久中腰线,每隔40m 要延一组中腰线,每隔50m 要校对一次。
B 、严格按中腰线画轮廓线,按爆破图表定眼位、打眼、装药、起爆。
C 、永久支护必须紧跟迎头,锚杆够一排打一排,锚杆根根合格,杜绝穿皮,锚盘紧贴壁面,锚固力不小于64KN ,扭力矩不小于120N 〃m,坚持小班自检、区队日检、矿抽查“三级管理”制度。
D、喷射混凝土(1)喷射混凝土应尽量做到厚度均匀,并满足参数要求,杜绝漏喷、毛喷现象。
(2)喷射混凝土所用材料的标号、规格、材质、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混合均匀,保证喷层强度。
(3)喷浆手要正确掌握好喷头与岩帮及岩顶距离和喷头走向,以保证材料消耗并达到预定喷层的强度要求。
(4)喷浆后24小时的洒水养护必须认真实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及防止脱水龟裂的出现影响喷浆效果。
E、打锚杆前必须找净危岩活矸,壁面严整,按线布臵锚杆,间排距800mm×800mm,允许偏差±50mm。
F、锚杆、钻头、树脂锚固剂三径匹配,否则禁止打眼、安装锚杆。
安装锚杆前必须扫孔,按操作规程安装锚杆、不合格锚杆必须及时补打。
G、施工中,尽量采用多工序平行作业方式以提高劳动效率。
锚网喷支护时,若围岩较稳定,帮锚杆可滞后迎头25米。
工作面初喷50mm 厚砼,待帮锚杆补打完后再复喷至设计要求。
锚喷巷道支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3)补强措施○1、遇顶板破碎时锚杆间排距缩为500mm ×500mm 。
○2、在过破碎带、巷道顶板及其不稳定或巷道围岩应力加大时巷道补强支护设计采用U 29型钢及锚网喷联合支护,即在U 29型钢+金属网支护的基础上喷射一层砼,然后打设锚杆,锚杆间排距采用1000mm ×1000mm 。
○3、若改变支护方式,必须另外编写专门的补充措施经审批后贯彻执行。
第四章 施工方法序号 项目 标 准 规 定1巷道净宽中心一侧允许偏差:合格: -50~+200mm 优良: -50~+150mm2 巷道净高 腰线至顶底板距离:合格: -50~+200mm 优良: -50~+150mm3 锚杆预紧力 ≥设计值120N 〃m4 锚固力 ≥64KN5 喷层厚度 >设计值(120mm )6 表面质量 表面平整度<50mm 、墙基无裸露7 基础深度 不小于设计90%8 锚杆间、排距 允许偏差±100mm9 锚杆角度 与巷道周边岩面夹角≥85° 10 锚杆外露长度 20mm-50mm 11辅助设施配有配比容器12 水 沟 位臵:±100mm ;标高:±20mm ;宽度:-30mm ~+150mm ; 深度:-30mm ~+150mm ;厚度≥设计值 13 其它管理光面爆破:(1)眼痕率:硬岩>80%,中硬岩>60%(2)周边不欠挖,超挖值<150mm (3)岩面无明显炮震裂缝第一节 施工方法施工方法为爆破作业,采用光面爆破(也可采用分段、分次爆破,分段、分次爆破爆破顺序按照爆破图表爆破顺序进行)。
第二节 凿岩方式 凿岩方式采用风镐凿岩。
第三节 爆破作业○1 3.5米爆破三视图:380050494847464544434251200170064676937724、36、142~5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467537400450501300450450190016001503500364.5ⅤⅣⅢⅡⅠ7.543.12530.5223串联0.6251011869090909088889090740.45-0.4770.360.5370.51.31.71.71.71.942-5126-417-14装药方式封泥长度联线方式爆破顺序小计眼数(个)单眼(卷)装药量垂直水平角度(m )眼深眼距眼号炮眼名称掏槽眼二圈眼底 眼1-6扩槽眼32.625合 计爆 破 说 明 书8820074200881700正向一圈眼15-25 5.5161.70.4679090周边眼52-762858Ⅲ5、24、61、385°64(m )(kg)(m )1.7粘土水炮泥雷管炸药角线○2、4.5米爆破说明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160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506525130042549402354150038963731800603823674、36、142~512005、285°82818078777675512004.5ⅤⅣⅢⅡⅠ7.556.7531223串联0.6271013106908590909088889090740.425-0.560.3730.5250.621.31.82.047-7330-467-16装药方式封泥长度联线方式爆破顺序小计眼数(个)单眼(卷)装药量垂直水平角度(m )眼深眼距眼号炮眼名称掏槽眼二圈眼底 眼1-639.25合 计882001800正向一圈眼17-29 6.5170.5069090周边眼74-832水沟眼841290858.50.5ⅢⅤ4~679(m )(kg)(m )1504504505605605605601.81.81.81.81.8辅助眼620508420、2688°1~374爆 破 说 明 书粘土水炮泥雷管炸药角线(2)爆破质量要求①、爆破后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炮震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