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习题库(现代文学部分)说明:本习题库分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四类,按所使用教材章节顺序编排。
与本课程考试试卷题型一致。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填空题1.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为标志。
3.胡适在《论文学革命的建设》中提出了“国语文学,国语文学”的口号。
4.胡适创作的最早的现代白话剧是人生的大事。
5.陈独秀在《论文学革命》中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原则。
6.《平民文学》的作者是周作人。
7、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他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8.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是文学革命后的第一个新文学协会。
9、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
10、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1.创世社成立于1921年7月,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2.五四时期,两大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作会13、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等,都他们是欧洲和美国的学生。
14、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5、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其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
16.余思社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7、成立于1925年的莽原社和未名社,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
18、台静农的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19、沉钟社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其前身是浅草社。
20、湖畔诗社成立于1922年,其成员主要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他们以“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
21.中国最早的戏剧团体是成立于1907年的春柳社。
22.戏剧在五四运动之前被称为新戏剧或文明戏剧。
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文学思潮50年代、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明确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和途径,提出国内的矛盾将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政治上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在思想文化战线揭开序幕。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表达了毛泽东对历史、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立场:其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其二,文艺问题就是政治问题。
其三,清除资产阶级残余与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构成文艺界的长期任务。
由此批判电影《武训传》的运动拉开序幕,这是从一场文艺论争演变为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群众性批判运动。
二、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俞平伯是继胡适之后的“新红学派”的代表人物,20年代出版了《红楼梦辨》,对《红楼梦》及其作者、小说的艺术成就做出了独到的研究。
1954年俞平伯又发表《红楼梦简论》。
“新红学派”的研究方法,有繁琐考证的偏颇。
1954年,李希凡、蓝翎在《文史哲》月刊发表《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并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
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又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期间引发了接踵而至的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运动。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4年7月,胡风向中共中央政治局送了一份30万字的长篇报告,就文艺问题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195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中共中央提交《关于开展批判胡风思想的报告》,要求在批判俞平伯和胡适的同时,对胡风的文艺思想进行公开批判。
1955年5月13日,《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毛泽东写了编者按语,断言胡风等人是“一个暗藏在革命阵营的反革命派别”,“是以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恢复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为任务的”。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第四章第一节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演变过程。
它曾经一度蔚为壮观,大放异彩,后来几经反复、波折,逐渐趋于中落。
具体说来,其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五四时期这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激荡澎湃,成绩斐然、盛况空前的阶段。
正如郑伯奇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所说,“在‘五四’运动以后,浪漫主义的风潮的确有点风靡全国青年的形势,‘狂风暴雨’差不多成了一般青年尚习的口号。
当时簇生的文学团体多少都带有这种倾向。
”这种判断并非夸张之词。
当时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文学社团,除了创造社、浅草社、弥洒社、新月社等外,就连以提倡现实主义著称的文学研究会的一些著名作家,也无不或多或少地显现了明显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
请看例子:如,冰心,她创作的小诗、散文,饱寓情感,以情取胜,吟唱出了一曲曲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母爱、童真、自然的颂歌。
庐隐,则以非常接近郁达夫的笔调,用书信体、日记体的形式,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发内心的主观情感。
还有许地山,则用别一种笔调,表现了浪漫主义另一方面的特色。
他早期的作品《缀网劳蛛》等充满浓郁的宗教意味,富于传奇色彩和异域情调。
即使是具有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的叶绍钧与王统照,他们早期的创作也仍然流露出较多的主观因素,强调“美”与“爱”,甚至将“美”与“爱”的力量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如王统照的《微笑》。
(分析略)时常在灰色的现实人生上点缀一两点“光明”的理想,同时,侧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人物内心的镜面去折射社会现实,表现了明显的浪漫主义特色。
还有,沅君、王以仁等的创作。
当然,在这一阶段,最能代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自然是作为“异军突起”的创造社。
这个社团中的郭沫若的诗歌,郁达夫的小说,田汉的戏剧,成仿吾的评论,在比较完整的意义上显示了五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倾向。
这个基本特征和倾向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抒发了破旧立新的狂飙突进的精神,焕发出昂首天外的英雄主义气度,如郭沫若的《女神》;二是展示了知识分子分裂的灵魂与苦闷的心灵,弥漫着浓重的感伤气氛与忧郁情调,如以郁达夫的创作为代表的一大批自我抒情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习题集1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1917——1927)一、填空题1,文学革命兴起之前的文学改良运动包括:_________ .2,文学革命兴起的直接动因是:_________ .3,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_________ .4,从文学进化论的角度论述文学革命的理论文章是:_________ .5,《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_________ .6,提出“三大主义”为文学革命的目标的理论文章是:_________ .7,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外因是_________ .8,《人的文学》的作者是_________ .9,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学社团是_________ .10,特别重视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介绍的社团是_________ .11,以爱情诗创作闻名的社团是_________ .12,湖畔诗社的代表诗人有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文研会2,创造社3,新月社4,语丝社三,简答题:1,简答文学革命发生的大致过程2,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情况3,简答《文学改良刍议》的思想内容4,简答《文学革命论》的思想内容5,简答文学革命时期的创作特色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的意义是什么?2、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第二章鲁迅(一)一、填空题:1,鲁迅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__________.2,鲁迅的小说集有__________.3,鲁迅的散文诗集是__________.4,鲁迅的散文集是__________.5,鲁迅的杂文集有(举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鲁迅提出“首在立人”观点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_______.7,鲁迅的学术著作有__________. __________.8,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9,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发表白话小说的刊物是__________.10,鲁迅小说的主要题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11,鲁迅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说是__________.12,鲁迅唯一以青年的婚恋为题材的小说是__________.13,《药》《孔乙己》《故乡》出自__________(小说集)14,《祥林嫂》《伤逝》出自__________. (小说集)15,阿Q精神的核心是__________.16,鲁迅著作中最“个人化”的集子是__________.17,鲁迅作品中具有“闲话风”特点的集子是__________.18,鲁迅作品中具有“独语体”特点的集子是__________.二,名词解释1,《狂人日记》2,“祥林嫂”3,《故事新编》4,《伤逝》5,《药》三、简答题1,简答阿Q的形象特征2,简答《阿Q正传》的意义3,简答《野草》的写作特点4,简答《朝花夕拾》的艺术特点5,简答《故事新编》中“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及其审美效果四、论述题:1 、怎么理解鲁迅的《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标志?2、论述《呐喊》和《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3、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析。
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现代文学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范文一: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思考现代文学具体指在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一定的历史变革影响下,广泛接受外来文学思想而逐渐形成的新文学形式,不仅使用现代化的语言反映了我国现代社会的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以及表现手法方面都与传统文学具有较大差异,并且在新时期出现了现代小说、话剧、散文诗、新诗和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具有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特征,与世界文学潮流一起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文学形式。
现代文学的教育意义,在我国研究较早,现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下面本文就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一、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研究关于现代文学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和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许多学者在研究中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为武永明对张志公文学教育思想的分析,认为其站在促进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高度思考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看法,特别是其在文学教育功能方面的论述,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郭虎妹也在其硕士阶段的研究中指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语文教学存在的缺陷,且在综合分析后对语文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站在文学阅读的角度,探究了现代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最终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多维度文学观念,将西方文学的教育批评方式引入到职业学院的语文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文学教育的影响力[1]。
此外还有诸多学者也对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进行了分析,不仅丰富和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的研究内容,也对我国高校现代文学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文学的教育意义文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是一个无争的事实,并且文学的教育意义对我国各个时期的人才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和审美对象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接受文学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感受文学作品的娱乐作用和审美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所塑造的生动形象,优美的文学意境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趣味等获得自由的文学享受,进而体会审美主体的自由和自豪之感,这在本质上表现出对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的升华。
中国现代文学习题集(含答案)一、填空题1.文学革命开始于( )年,它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展。
2.1915年9月( )主编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 ),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4.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 )的口号。
5.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 )。
6.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 )。
7.周作人在其《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出( )与( )的创作原则。
8.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 )占主潮地位。
9.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 )和通信集( )中。
10.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 ),他在《新申报》上发表( )、( )、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11.1921年1月成立于( )的( )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2、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 )和( )。
13.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 )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4.1921年7月成立于( )的( ),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5.创造社在思想上倾向于( )。
16.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 )和( )。
17.在创造社中还有象征派诗人( )、( )、( )。
18.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 )、( )、( )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19.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主编《诗镌》周刊,提倡( ),被称为( )。
20.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 )、( )、( )。
21.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 ),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2.语丝社成立于( )年,其主要成员有( )、( )、( )。
23.语丝社对中国现代( )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4.成立于1925年的( )和( ),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
25.狂飚社的主要成员有( )、( )等,受()思想影响较深。
第一次作业:1.小说《缀网劳蛛》的作者是(B)B:许地山2.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是五四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刺刺猬博报(A)A:《文学改良刍议》3. “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这一呼唤出自(C)C:《沉沦》4. 下列属于京派成员的是(A)A:沈从文5. 《人的文学》的作者是(D)D:周作人6.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A)A、《呐喊》7. 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C)C:《热风》8.执着地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小说作家是。
(C)C:郁达夫9. 巴金的《家》、《春》、《秋》被合称为(A)A:激流三部曲1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B)B:1930第二次作业:1.下列作家中属于"京派”的作家是(B)B:萧乾2.茅盾的作品中,暴露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的黑暗统治的作品是(D)D:《腐蚀》3. 下列诗人中属于现代派的诗人是(D)D:戴望舒4. 1921年成立于北京,"文学革命”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C)C:文学研究会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巴金的作品是(B)B:《虹》6.下面说法不符合郁达夫小说创作的是(C)C:讽刺笔调7.具有国民性批判内涵的作品是(A)A:《四世同堂》8.下面属于闻一多创作的诗集是(B)B:《红烛》9.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倡导"文学革命”的是(C)C:陈独秀10下列诗人中属于早期象征诗派的是(A)A:李金发第三次作业1.散文集《绿天》的作者是(D)D:苏雪林2.文学革命后在"爱美剧”口号中发展起来的爱美剧是一种(A)A: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化戏剧3.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诗人是(B)B:冯至4. 与"左联”进行论争的"第三种人”指的是(C)C:苏汶5. 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论争中围绕"问题与主义”进行论争的双方是(C) C:胡适与李大钊6. 《礼拜六》是哪一个派别的主要刊物(B)B:鸳鸯蝴蝶派7.中国诗歌会的主要成员有(A)A:穆木天、蒲风等8. 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论著《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C)C:胡适9.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平民诗人”的诗人是(A)A:刘半农10.七月诗派的主要特色是(C)C:主张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形式第四次作业:1.在晚清就倡导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D)D:裘廷梁2.主张"为人生”文学的文学社团是(D)D:文学研究会3. 在诗歌创作中具有农民的"忧郁”和"漂泊的情愫”的诗人是(A)A:艾青4.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中社会剖析派的作家有(C)C:茅盾、沙汀、艾芜、吴组缃等5. 冰心小说创作发展的三个阶段是(B)B:从《斯人独憔悴》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超人》等宣扬“爱”的哲学6.“汉园三诗人”是指(D)D: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7.茅盾小说《蚀》三部曲包括(C)C:《幻灭》、《动摇》、《追求》8. 诗人戴望舒前后诗风的变化是(D)D:从现代主义转向现实主义9. 两个口号的文学论争中的两个口号是指(C)C:“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10. 属于"革命文学”作家蒋光慈的作品是(A)A:《短裤党》第五次作业:1. 新月社的主要成员有ABCA:徐志摩B:闻一多C:胡适D:张资平E:废名2. 属于作家沙汀的长篇小说有ADEA:《淘金记》B:《南行记C:《故乡》D:《困兽记》E:《还乡记3.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主要人物有ABDA:苇弟B:凌吉士C:陆萍D:莎菲4.鲁迅《故事新编》中的作品有ABDA:《出关》B:《起死》C:《白光》D:《铸剑》5.在文学革命初期,非难白话文、攻击新文化运动的有ABD A:学衡派B:甲寅派C:新月派D:林纾6. 许地山早期小说浪漫主义创作特点主要表现为BDA:自叙传色彩B:异域色彩C:象征主义手法D:宗教氛围E:爱情线索7. 下列作品中,属于蒋光慈的有ABCDA:《野祭》B:《冲出云围的月亮》C:《短裤党》D:《丽莎的哀怨》8. 下列属于新感觉派的有ABCA:穆时英B:施蛰存C:刘呐鸥D:张资平9.“左联”的缺失主要表现为ABCDEA:共产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导致了“左联”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B: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机械论C:组织上的关门主义D:组织上的宗派主义E:不顾中国的实际条件,照搬苏联的做法10. 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是ABDEA: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B:现实主义占据主潮地位C:浪漫主义也占据主潮地位D:现代派文学仍有存在E:浪漫主义文学仍有存在第六次主观题论述题一、填空题1、新月派的主将是徐志摩,象征派的两位代表诗人是李金发和戴望舒2、《竹林的故事》的作者是废名、《情书一束》的作者是章衣萍、《游戏》的作者是刘呐鸣、《弃妇》的作者是李金发3、《最后的安息》的作者是冰心,《童心》的作者是王统照,《孔雀胆》的作者是郭沫若。
初中语文现代文学新思潮解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文学的新思潮如泉涌般涌现,为广大初中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初中语文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现代文学新思潮的脉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现代文学的精髓,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的现代青年。
本文试图以初中语文教育为视角,对现代文学新思潮进行解析,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现代文学新思潮的内涵与特征现代文学新思潮是相对于传统文学而言的一种新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方法。
它突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强调个性解放、人文关怀和审美创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人文性:现代文学新思潮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求,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
2.创新性:现代文学新思潮倡导文学创作的创新,突破传统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束缚,追求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3.现实性:现代文学新思潮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和人生百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4.开放性:现代文学新思潮倡导文学观念的开放,吸收多元文化因素,呈现出跨地域、跨民族的特点。
二、初中语文教育中的现代文学新思潮解析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现代文学新思潮的作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学作品作为教学内容。
在处理这些作品时,教师应着重分析作品的人文性、创新性、现实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代文学的精神内涵。
2.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了更好地解析现代文学新思潮,教师应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如:(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
(2)比较教学:教师将现代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认识现代文学新思潮的特点。
(3)案例教学:教师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现代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掌握现代文学的基本理念。
3.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在评价初中学生对现代文学新思潮的理解和把握时,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
《中国现代文艺思潮》作业答案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B
6.C
7.D
8. B
9. A 10. D
11. A 12. B 13. D 14. C 15. A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简述有关革命文学论争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
论争发生的时间,论争双方主要代表及其围绕的中心,鲁迅的卷入及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对鲁迅的攻击,作联成立后的进入等,在文学革命发展过程当中的影响及意义。
2、你如何看待唯美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和命运?
答案要点:
开掘了乡村人民的优美品行,表现了底层人民的情操和风貌,地区尤其是沦陷区“乡土文学”的发展开拓了现代文学的界限和环境,描写真实、暴露真实,反映民族品性。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请具体说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案要点:
(1)启蒙主题先行,文学革命开路
(2)强烈的开放性和借鉴性,对外国文艺思潮的吸收借鉴
(3)文学创作的勃兴和文艺理论的同步而行
(4)文学社团流派的纷起,创作潮流的蔚然成风
(5)文学品类全面充分的发展,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的“百花齐放”
2、你对关于《沉沦》的论争有何看法?并说明你对这一论争的历史背景的认识。
答案要点:
看法:对于探讨文学创作的方法、范式有一定积极意义,丰富了文学创作本身,对作家本人的创作和社会影响的关系的思考能够进一步深化认识和了解
认识:其历史背景是新文学尤其是个性解放启蒙主义轰轰烈烈的开展,西方文艺思潮在中国的推广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