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消化 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1 KB
- 文档页数:3
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综合测试卷(满分:6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细咀嚼米饭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A.米饭本来就是甜的B.米饭中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C.米饭中部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D.米饭中部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人体一旦缺乏无机盐,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缺乏钙-贫血B.缺乏铁-佝偻病C.缺乏磷-夜盲症D.缺乏碘-地方性甲状腺肿3.下列为食物成分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其中排序正确的是()①脂肪开始被消化②营养物质被小肠绒毛吸收③蛋白质开始被消化④淀粉开始被消化⑤营养物质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A.⑤④②①③B.④③①②⑤C.④①③②⑤D.④③②①⑤4.下列不是物理性消化的是()A.唾液消化淀粉B.胃肠蠕动C.牙齿咀嚼D.舌的搅拌5.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唾液B.此实验说明了口腔中的唾液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C.步骤③进行37℃水浴有利于唾液淀粉酶发挥消化作用D.在步骤④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1号变蓝,2号不变蓝6.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我们购买包装食品时要着重关注的是()A.代言明星B.保质期C.包装袋的外观D.口味7.接种新冠疫苗后,针刺处皮肤要用无菌棉棒按压。
几分钟后,针刺部位会自动止血,这时血液中起作用的结构是A.血浆B.血小板C.白细胞D.红细胞8.根据右图所示判断,P和Q分别是()A.静脉,静脉B.静脉,动脉C.动脉,静脉D.动脉,毛细血管9.下列血管流动脉血的是()A.肺动脉B.主动脉C.上腔静脉D.下腔静脉10.如图所示X是器官或结构,a、b、甲、乙分别为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a→X→甲,且甲中代谢废物减少,则X可能是肾脏B.若a→X→乙→乙,则X可能是肾小球C.若b→X→乙,则X是肺D.若X是胃,则血流方向是b→X→→甲11.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
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1.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分解的终产物依次是( )A.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B.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C.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D.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解析】选B。
淀粉消化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脂肪消化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所以,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分解的终产物依次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2.位于消化道壁上的消化腺是( )A.肝脏B.胰腺C.肠腺D.腮腺【解析】选C。
胃腺、肠腺都位于消化道壁内。
腮腺、肝脏、胰腺都位于消化道外。
【易错警示】不要误认为消化腺都在消化道壁肠腺和胃腺都是黏膜上皮凹陷形成的,位于消化道壁。
唾液腺、胰腺和肝脏都位于消化道外,其分泌物经导管流入消化道内。
知识点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3.(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模拟)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设计了如下两组实验(1和2为试管编号),其中有一处不合理的地方,下列的更改正确的是( )编号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1 淀粉液+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100℃水浴10分钟加2滴碘液2 淀粉液+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100℃水浴10分钟加2滴碘液A.2号试管中清水的量改为5毫升B.100℃水浴10分钟改为37℃水浴10分钟C.碘液改为双缩脲试剂D.1号试管中的搅拌时间改为1分钟【解析】选B。
本题考查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
本实验的变量是唾液,故应该放等量的清水和唾液;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故应将100℃水浴10分钟改为37℃水浴10分钟;可用碘液验证淀粉的存在;只要充分搅拌即可,没有时间限制。
【互动探究】上题中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是什么?提示: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4.(2020学业模拟·沈阳质检)针对“唾液对淀粉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吗?”这一问题,“阳光”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探究活动的有关内容填写完整。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律性频率较高且稳定B.伸展性小C.收缩缓慢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正确答案:C2、胃肠平滑肌的节律性收缩频率主要决定于()。
A.动作电位的幅度B.动作电位的频率C.静息电位的数值D.慢波的频率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消化道外来神经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肠壁的局部神经丛反射B.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消化液分泌增加C.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消化道括约肌舒张D.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消化道运动加强正确答案:D4、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起源于()。
A.环行肌层B.Cajal细胞C.纵行肌层D.黏膜层正确答案:B5、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正确答案:D6、胆汁的主要作用是()。
A.激活胰蛋白酶原B.促进淀粉水解C.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D.中和胃液正确答案:C7、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胆色素B.胆盐C.胆固醇D.卵磷脂正确答案:B8、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A.内因子B.Na+C.K+D.HCl正确答案:D9、分泌内因子的是()。
A.壁细胞B.主细胞C.黏液细胞D.幽门黏膜中G细胞正确答案:A10、下列关于胃酸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B.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解C.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D.可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正确答案:D11、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途径实现的。
A.交感神经B.迷走神经C.壁内神经丛D.抑胃肽正确答案:B12、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A.盐酸B.肠激酶C.胰蛋白酶原本身D.糜蛋白酶正确答案:B13、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
A.大量水分和碳酸氢盐,酶含量较少B.少量水分和碳酸氢盐,酶的含量也很少C.少量水分和碳酸氢盐,酶的含量很丰富D.大量的碳酸氢盐,水分和酶含量也丰富正确答案:A14、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初一生物《消化和吸收》随堂检测及参考答案初一生物《消化和吸收》随堂检测及参考答案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①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②消化腺有两种:大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消化腺包括胃腺和肠腺。
(2)功能。
消化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①消化道能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②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这些酶能促进消化道中食物的消化。
【例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口腔、食道、胃B.消化道和肠腺C.消化道和消化腺D.口腔、胃、小肠解析: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器官组成的。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
所以,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BC√D×答案:C2.消化腺(1)唾液腺。
唾液腺位于口腔周围,能分泌唾液,通过导管将唾液输入口腔内。
(2)胃腺。
胃腺是散布于胃壁上的微小腺体。
其功能是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胃液过多,会出现返酸、胃痛等现象;胃液分泌过少,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
(3)肝脏。
肝脏位于腹腔的上方偏右,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重约1.5千克。
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胆汁在胆囊中储存,胆囊收缩时,通过胆管把胆汁送入小肠。
(4)胰腺。
胰腺位于胃的下方,是一条狭长而扁平的腺体。
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多种消化酶,经胰管注入小肠腔内。
(5)肠腺。
肠腺是散布于小肠壁上的微小腺体,能分泌肠液。
在小肠内,肠液与胰液、胆汁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唾液中的水和黏液起润滑口腔的作用,有利用食物的吞咽和说话。
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具有免疫作用。
【例2】下列哪一种消化液不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A.胰液B.胆汁C.肠液D.胃液解析:A×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都通过导管注入小肠腔内,肠腺分泌的肠液也注入小肠腔内,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1. 不能引起唾液分泌量明显增加的因素是()×A 副交感神经兴奋B 交感神经兴奋C 食物的形状D 食物的气味E 阿托品【正确答案】 B2. 分泌胃泌素()×A 主细胞B 壁细胞C 粘液细胞D 胃幽门粘膜G细胞E 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正确答案】 D3. 下列关于游离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 水溶性较大C 易透过生物膜D 可通过肾脏随尿排出E 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正确答案】 C4. 下列哪一种是由小肠腺分泌的()×A 肠淀粉酶B 胰脂肪酶C 肠激活酶D 胆固醇脂酶E 核糖核酸酶【正确答案】 C5. 小肠蠕动的特点是()×A 速度较快,约5cm/sB 回肠的速率大于十二指肠C 通常只进行一段短距离D 空腹时无蠕动E 有赖于外来神经支配【正确答案】 C6. 下列关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糖的叙述,正确的是(注:选项中Na+=Na+)()×A 吸收速率为葡萄糖〉甘露糖〉果糖〉半乳糖B 单糖通过腔面膜为主动过程,而通过基侧膜为被动过程C 腔面膜上1分子单糖和1个Na+同向运输D 戊糖吸收不依赖于Na+转运E 与氨基酸竞争转运体【正确答案】 B7. 在肠上皮细胞内,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形成()×A 微胶粒B 混合微胶粒C 卵磷脂D 乳脂E 乳糜微粒【正确答案】 E8. 促胰液素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特点是(注:选项中HCO3-=HCO3-)()×A 水和HCO3-多,酶少B 水和HCO3-少,酶多C 水多,HCO3-和酶少D 水和HCO3-少,酶少E HCO3-多,水和酶也多【正确答案】 A9. 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律性主要依赖于()×A 交感神经作用B 副交感神经作用C 壁内神经丛作用D 食物消化产物的刺激E 平滑肌本身的特性【正确答案】 E10. 正常人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约为()×A 1-3LB 3-4LC 4-5LD 5-6LE 6-8L【正确答案】 E11. 对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布于胃肠道管壁各层B 大部分有微绒毛神入胃肠道内C 主要以旁分泌方式起作用D 作用限于胃肠道E 分泌不受神经系统影响【正确答案】 B12. 下列哪一项不是唾液的生理作用()×A 湿润和溶解食物B 清洁和保护口腔C 杀菌D 部分消化蛋白质E 部分消化淀粉【正确答案】 D13. 纯净胃液的pH值约为()×A 0.9-1.5B 2.5-3.5C 4.0-5.0D 6.7-7.0E 7.4-8.0【正确答案】 A14. 参与胃蛋白酶原活化的因素是()×A 碳酸氢盐B 盐酸C 唾液D 氨基酸E 内因子【正确答案】 B15. 内因子促进下列哪一种物质的吸收()×A 铁B 钙C 维生素KD 维生素B12E 胆盐【正确答案】 D16. 引起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是()×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乙酰胆碱D 促胰液素(胰泌素)E 前列腺素【正确答案】 C17. 关于组胺的描述,正确是()×A 由泌酸粘膜中肠嗜铬样细胞分泌B 壁细胞上组胺受体为Ⅰ型受体C 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壁细胞D 兴奋迷走神经可抑制其释放E 不是胃酸分泌的重要调控因素【正确答案】 A18. 对于胃酸分泌的调节,正确的是()×A 头期为纯神经反射B 胃期由体液和神经因素共同参与C 阿托品可阻断由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液分泌D 肠期约占进食分泌量的30%E 三个时期的分泌是顺序发生,互不重叠【正确答案】 B19. 下列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的是()×A 胃窦内pH1.5以下B 十二指肠内pH5.0以上C 蛋白质分解产物进入小肠D 脂肪类物质进入胃窦E 胃内灌注高张溶液【正确答案】 A20. 下列有关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A 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B 消化其只有胆囊胆汁进入小肠C 胆汁中没有消化酶D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固醇E 胆汁与维生素的吸收无关【正确答案】 C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1. 唾液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唾液淀粉酶以外,还含有()×A 凝乳酶B 无机盐C 粘蛋白D 尿素E 溶菌酶【正确答案】 B, C, D, E2. 在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消化与下列酶有关()×A 淀粉酶B 胰蛋白酶C 糜蛋白酶D 羧基肽酶E 转氨酶【正确答案】 B, C, D3. 刺激胃液分泌的因素()×A 肾上腺素B 促胃液素C 组胺D 乙酰胆碱E 去甲肾上腺素【正确答案】 B, C, D4. 向十二指肠注入大量盐酸可引起()×A 肠液分泌B 胃液分泌C 胰液大量分泌D 胆汁大量分泌E 胃运动增强【正确答案】 A, C, D5. 关于胰液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 主要使胰液分泌量增加B 在迷走神经兴奋时,分泌量增加C 在HCl的刺激下,分泌量明显增加D 是有小肠的S细胞产生的E 交感神经兴奋时,分泌量减少【正确答案】 C, D6. 胆汁中含有()×A 胆色素B 血浆中的所有无机盐C 胆盐D 淀粉酶E 脂肪酶【正确答案】 A, B, C7. 胃运动的功能()×A 有利于胃液的分泌B 促进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C 将食物研磨成食糜D 连续不断的将食糜排入小肠E 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正确答案】 C, E8. 进食时可引起()×A 唾液分泌B 胃容受性舒张C 胃液分泌D 胃运动增强E 胰液和胆汁分泌【正确答案】 A, B, C, D, E9. 下列物质的吸收需钠泵的参加的是()×A 葡萄糖B 脂溶性维生素C 水D 氨基酸E 钠离子【正确答案】 A, C, D, E10. 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是()×A 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B 有利于胰液的分泌C 使食糜与肠壁粘膜紧密接触,有利于吸收D 挤压肠壁,有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E 使食糜较快的向下推进【正确答案】 A, C, D三. 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1. ()×四. 填空题(每空3分)1. 如图所示为肝小叶的结构,图中A和B所指的结构分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学习目标1.知道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基础梳理知识点一消化系统的组成1.消化系统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消化管:口腔→______→____→胃→________→________→肛门等。
2.消化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化腺能分泌____________,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__________,这些酶促进消化管中的食物分解。
知识点二食物的消化1.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牙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舌把食物与________搅拌混合。
唾液中有一种________可促进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__。
2.胃贮存食物并消化一部分食物:胃壁内有________,可分泌含有____________的胃液,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食物中的____________。
3.食物的消化主要在小肠进行:小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小肠壁内有________,分泌________进入小肠腔内,胰腺分泌的________和肝脏分泌的________,也通过导管送入小肠腔内,这些消化液使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____________,蛋白质最终分解为____________,脂肪最终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1.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________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________的过程。
2.人的______________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部分______________,大肠能吸收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和部分________,而绝大部分营养物质是由________吸收的。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核心目标1.知道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基础梳理1.食物的消化(1)消化:是指食物在________内分解成可以被________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食物的消化是靠____________来完成的。
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2)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淀粉――――――→唾液淀粉酶口腔________―――――――――→肠液、胰液中的酶小肠________蛋白质―――→蛋白酶胃初步消化―――――――――→肠液、胰液中的酶小肠________脂肪―――――→胆汁乳化小肠________―――――――――→肠液、胰液中的酶小肠______________从三种物质的消化过程可以看出,人体能消化食物的消化道包括口腔、________和小肠,其中________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2.营养物质的吸收(1)能吸收营养物质的消化道包括胃、小肠和________。
(2)________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与其相应的结构相适应。
①小肠很长;②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突起,称为________,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________,大大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________;③小肠绒毛内含有丰富的________,且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并运输营养物质到全身。
(3)吸收的营养物质包括:不需要被消化直接可以吸收的水、无机盐和________;最终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的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典例精讲【例1】下列各项都属于消化道器官的是()A.肝脏、胃、小肠B.肛门、小肠、肠腺C.食道、胃、大肠D.唾液腺、口腔、咽【例2】下列叙述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A.小肠内有环形皱襞B.小肠长5~6米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课堂巩固1.下列不属于消化道的是()A.肝脏B.口腔C.食道D.肛门2.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3.人体的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唾液B.胆汁C.胰液D.肠液4.脂肪最终会在小肠内被消化成()A.甘油和氨基酸B.葡萄糖和脂肪酸C.甘油和脂肪酸D.脂肪微粒和甘油5.馒头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中,无直接作用的是()A.唾液B.牙齿C.大肠D.胰液6.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为蛋白质,消化器官为口腔和D B.甲为脂肪,消化器官为CC.乙为淀粉,消化器官为D D.甲、乙、丙都能在D内进行消化7.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动物生理学作业题〔一〕一、填空题1. 生理学中常把血浆中的NaHCO3的含量称为1.碱储。
2.家畜生理学的根本实验方法是动物实验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2.急性和慢性。
3.能够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成为抗凝血剂。
4.一个心动周期中可顺序出现三个时期即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和心房心室共同舒期5.呼吸道是呼吸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其中上呼吸道是指鼻咽喉。
6.饲料在消化管消化有三种方式,包括物理的消化,化学的消化和微生物的消化。
7.正常的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
8.测量畜禽体温是指在安静状态下直肠温度。
9.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包括重吸收和分泌。
10血细胞是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细胞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CACBA ;6-10 ABACB1.红细胞能发挥生理作用的物质是〔〕A.蛋白质B.铁C.血红蛋白D.原卟啉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A.升高血糖B.降低血糖C.升高血钙D.降低血钙3.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A.延髓B.中脑C.下丘脑D.基底神经节4.胆汁的主要作用是〔〕A.消化脂肪B.乳化脂肪C.分解蛋白质D.分泌胆汁5.肝素的主要作用有〔〕A.抗凝血B.促血凝C.激活凝血D.加快凝血6.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A.反射B.反响C.适应D.反响7.机体的环境是指〔〕A.细胞液B.细胞外液C.血液D.组织液8.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A.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压〕9.活动时产热量最多的组织是〔〕A.心肌B.血管C.骨骼肌D.腺体10.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多巴D.多巴胺三、名词解释1.兴奋性p 4 2.体液调节p 3 3.溶血p 14 4.心动周期p 215.呼吸p 40 6.消化p 487.胸膜腔压p 428.肾小球滤过压p 68 9.原尿p 6810.激素p 96四、简答题1.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2.白细胞分几类,各有什麽功能?3.胸膜腔负压是如何产生的?4.简述唾液的主要成分、作用及调节5.简述兴奋突触传递的机理五.论述题1.简述草食动物的消化特点2.简述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调节?六.分析题1.给实验兔注射20%葡萄10ml溶液时尿量明显增多这是为什麽?2.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什麽要用铜锌弓检测灵敏度?四、简答题要点及书中位置1.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细胞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膜是半透膜;是K+的平衡电位。
-考研-西医综合-章节练习-生理学-(六)消化和吸收(共43题)1.促胃液素延缓胃排空的原因是解析:略答案:( C )A.抑制迷走迷走反射B.抑制壁内神经丛反射C.增强幽门括约肌收缩D.增强肠胃反射2.大肠内细菌利用简单物质合成的维生素是解析:略答案:( B )A.维生素A和DB.维生素B和KC.维生素C和ED.维生素PP和叶酸3.关于肠吸收脂肪叙述,正确的是解析:脂肪在肠内需要经过先消化,后吸收的过程。
在小肠内,脂类的消化产物脂肪酸、一酰甘油、胆固醇等与胆汁中的胆盐形成混合微胶粒,由于胆盐的双嗜特性,它能携带脂肪消化产物通过覆盖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不流动水层到达上皮细胞表面。
在这里,一酰甘油、脂肪酸和胆固醇等从混合胶粒释出,透过上皮细胞脂质膜而进入细胞。
即在肠吸收脂肪过程中,其消化产物是在吸收前(消化过程中)(A错)与胆盐结合成了混合微胶粒。
而在吸收过程中,胆固醇等脂类消化产物将从混合胶粒释出,与胆盐分离后再进入上皮细胞(C错)。
长链脂肪酸在上皮细胞重新合成甘油三酯(B对),并与细胞中生成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出胞释放后经淋巴管吸收。
而中、短链脂肪酸在小肠上皮细胞中不再变化,它们是水溶性的,可直接进入血液而不入淋巴(D错)。
答案:( B )A.吸收后与胆盐结合成混合微胶粒B.长链脂肪酸在上皮细胞重新合成甘油三酯C.胆盐随胆固醇进入上皮细胞D.中、短链脂肪酸通过淋巴管吸收4.小肠运动的形式解析:小肠有紧张性收缩(A对)、分节运动(B对)和蠕动三种基本运动类型,其中蠕动又包括蠕动冲、逆蠕动(D对)等特殊类型。
集团蠕动(C错)为大肠的运动形式。
答案:( ABD )A.紧张性收缩B.分节运动C.集团蠕动D.逆蠕动5.胃和小肠蠕动频率的决定性因素是解析:胃和小肠蠕动频率的决定性因素是胃肠平滑肌慢波节律(B对)。
胃肠肌间神经丛的活动水平(A错)通过影响胃肠慢波节律,进而影响胃肠蠕动频率。
胃肠平滑肌本身节律活动(D错)源自胃肠平滑肌慢波节律。
2020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9)——人体的消化系统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共5小题)1.(2020•威海)下列威海人常吃的早餐食品中,人体生命活动主要供能物质含量最高的是()A.豆腐脑B.茶叶蛋C.油条D.海带丝2.(2020•济南)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B.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C.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D.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主要由血浆运输3.(2020•潍坊)青州银瓜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以下是每百克青州银瓜营养物质含量分析表(单位: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蔗糖果糖葡萄糖维生素C酸3.75 1.75 1.250.01860.095A.银瓜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B.银瓜中的蔗糖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C.认证为绿色食品标志的银瓜,栽培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D.表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液泡中4.(2020•长沙)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早在公元七世纪,就发现谷白皮具有预防脚气病的作用。
谷白皮能预防脚气病是因为含有()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5.(2020•衡阳)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人体健康。
下列食物中含膳食纤维最多的是()A.牛肉B.牛奶C.芹菜D.豆腐二.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共3小题)6.(2020•枣庄)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分泌的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B.①、①和①均吸收水分和维生素C.①既能分泌胰液,又能分泌胰岛素D.①是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7.(2020•赤峰)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是喉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D.馒头在口腔中越嚼越甜,是因为部分淀粉转变成了葡萄糖8.(2020•黑龙江)以下结构属于人体消化道的是()①口腔①唾液腺①咽、食道①小肠①肝①阑尾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三.胃和肠的结构和功能(共5小题)9.(2020•株洲)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动脉一定都比静脉粗大,有利于推动血液流动B.肾小管缠绕着大量毛细血管,有利于重吸收的进行C.肺泡壁薄,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小肠很长,上有小肠绒毛,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消化吸收10.(2020•兰州)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消化+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胃肠激素
3.胃的容受性舒张
4.胃排空
5. 吸收
二、填空题
6.支配消化道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主要为,可使消化道活动。
7.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的细胞,促进胰液中和的大量分泌。
8.乙酰胆碱可作用于壁细胞上的受体,组织胺可作用于壁细胞上的受体,它们对胃酸分泌均有作用。
9.胰液中的水和HCO3-主要是由细胞分泌的,消化酶主要是由细胞分泌的。
10.胆盐在被重吸收后回肝脏再重新被分泌到小肠的过程称为。
三、选择题
11.下列哪一个激素不属于胃肠激素?
A.胃泌素 B.胆囊收缩素
C.肾上腺素 D.促胰液素
12.关于分节运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舒缩活动
B.是小肠所特有的
C.空腹时即有明显分节运动
D.分节运动存在频率梯度
13.由胃排空的速度最慢的物质是()
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糖与蛋白的混合物
14.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A.小肠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15.胰液中不含()
A.HCO3-
B.胰蛋白酶原
C.肠致活酶
D. 淀粉酶和脂肪酶
四、问答题
16.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17.请叙述胃液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18.小肠有几种运动形式?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19.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的原因是什么?
20.胃内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对胰液分泌有何影响?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的过程。
2.胃肠激素:指消化道粘膜中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
3.胃的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刺激口腔、咽和食道时,可反射性地引起胃体和胃底肌肉的舒张。
4.胃排空:指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5. 吸收:指食物经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6.乙酰胆碱,增强
7.导管上皮,水,HCO3-
8.毒蕈碱型(或 M型), H2,促进
9.小导管上皮,腺泡
10.回肠,胆盐的肠-肝循环
11.C
12.C
13.C
14.D
15.C
16.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①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②具有一定的自律性;③紧张性;④有较大伸展性;⑤对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很敏感,但对电刺激不敏感。
17.请叙述胃液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胃液的组成和作用:①盐酸:可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的作用提供酸性环境;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有益于Ca2+和Fe2+的吸收。
②胃蛋白酶原:被激活为胃蛋白酶后,可水解蛋白质为眎和胨。
③粘液:保护胃粘膜免受机械和化学损伤。
④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它在回肠的吸收。
18.小肠有几种运动形式?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小肠运动形式主要有:①紧张性收缩,它是其它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使小肠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并使肠腔内保持一定压力,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②分节运动,其作用是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增加食糜与肠粘膜的接触,促进肠壁血液淋巴回流,这都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③蠕动,其作用是将食康向远端推送一段,以便开始新的分节运动。
19.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的原因是什么?
①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②食物在小肠内已彻底被消化成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③小肠粘膜面积大,它通过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结构,使它的面积增大。
此外,小肠绒毛血液和淋巴供应丰富,也是有利于吸收的因素。
20.胃内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对胰液分泌有何影响?为什么?
胃内食糜排入十二指肠后,可使胰蛋白酶和胰液量都大量增加。
这是因为:①食糜中酸、蛋白水解产物可直接刺激S细胞分泌促胰液素,后者经血液循环至胰腺后,可刺激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的 H2O和 HCO3-,使胰液量大增。
②食糜中蛋白水解产物、脂肪酸等刺激可直接引起1细胞释放胆囊收缩素,它经血液循环至胰腺后,主要刺激腺泡细胞,使胰酶分泌量大增。
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协同作用,所以不论胰酶还是水和HCO3-的分泌都更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