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是负数表示什么
- 格式:pdf
- 大小:264.96 KB
- 文档页数:4
高级财务会计练习及答案高级财务会计练题一、判断题1.(√)企业合并的主要原因通常是为了扩大规模和获取经济利益。
2.(×)在吸收合并中,参与合并的各方法律地位都会丧失。
解释:吸收合并是指一家企业保留法人资格,其他企业随着合并而消失。
3.(√)在新设合并中,被合并的公司都会丧失法律地位。
解释:新设合并是指几家公司协议合并共同组成一家新企业。
4.(√)控股合并的主要表现是一家公司取得另一家公司的全部或部分有表决权资本,但两家公司仍保留其法律地位。
5.(×)在购买法下,如果支付的总成本高于净资产的公允市价,应将其差额确认为一项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解释:应作为商誉处理。
6.(√)在权益集合法下,参与合并的企业各自的会计报表均保持原来的账面价值。
解释:所谓权益结合法,是指以的方式与参与合并的企业的股东间的普通股的交换。
7.(×)当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数时,母公司对其权益性资本投资数额为0.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将这一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8.(√)确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范围的关键是是否对被投资公司具有实质意义上的控制,而不是完全取决于是否拥有被投资公司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
解释:只要能够为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资企业都属于控制范围。
9.(×)母公司拥有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所有被投资企业,都应纳入合并报表内。
10.(×)子公司的本期净利润就是母公司的投资收益。
11.(×)如果集团内部从未发生内部交易,则合并报表就是个别报表的加总。
12.(×)对于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不需要进行抵销处理。
13.(√)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商品购销活动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企业内部物资调拨活动,既不会实现利润,也不会增加商品价值,因此,应将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予以抵销。
14.(×)合并商誉是指企业合并中,购买方所支付的购买价格高于被购买企业净资产所产生的差额,包括被购买企业净资产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北交《会计报表编制》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1. 在下列各会计报表中,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对外报表是()。
.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利润分配表. 现金流量表正确答案:2. 下列情况属于会计差错更正的是(). 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错误并改正. 由于某项无形资产受技术进步影响而改变摊销期间. 由于新制度规定投资企业投资占被投资企业份额20%以上就应采用权益法,因而将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由于通货膨胀,企业将存货的发出计价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正确答案:3. 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 本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发现差错年度的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 以前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发现差错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正确答案:4.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利润或亏损实际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
. 相邻时期内. 特定日期. 一定时期内. 相邻日期正确答案:5. 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
. 本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发现差错年度的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 以前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发现差错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正确答案:6.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都是()排列的。
. 按其流动性. 按其重要性. 按其有用性. 随意正确答案:7. ()不属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项目。
. 预提费用. 未交税金. 未分配利润. 所得税.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正确答案:8. 合并会计报表是以()为一个会计主体。
. 母公司. 子公司. 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母公司与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正确答案: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合并报表主要供母、子公司的债权人使用. 企业合并后,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以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合并会计报表是直接根据母、子公司的账簿记录编制的. 从整个企业集团来说,相当于子公司当期净利润在母公司和子公司都分别作为计提盈余公积的基数计提两次盈余公积。
所有者权益出现负数管理建议书哎哟,这个问题可不小,所有者权益一看就成了负数,感觉像是公司账面上有了个大坑,越看越心慌。
这个时候,咱们先别急着慌,先坐下来聊聊。
你要明白,负数这个东西,它不是那么容易就出现的,通常得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波动,或者是某些财务操作不当,才会把它弄成负数。
所以,咱们不可以光靠眼睛看数字,要从根本上找出原因。
负数不是末日,但它也说明问题,得好好搞清楚。
好了,先别急,咱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假如你的公司出现了负的所有者权益,很可能是你这几年亏损太多,资产跌得厉害,或者负债上升了。
看数字这事儿,别单看表面,要从背后去挖掘细节。
比如,公司的亏损是不是一直没法止住?还是那种负债高得吓人,每天都想着怎么还钱的感觉?唉,这种状况就像做了一个又一个噩梦一样,越挣越多,越做越糟。
你说这该怎么办?咱们得先去看清楚财务报表。
账面上的数字,可能只是一个冰山一角,背后隐藏着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
假如说负数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那就很可能是由于长期管理上的疏忽或者决策上的失误导致的。
比如,有些公司可能会过度依赖借贷,搞得自己像个“负债王”,每年光是还利息都得喘口气。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就得反思了,拿什么还债?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过日子”上,恐怕连正常运营都成问题。
负债本来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早晚得爆炸。
要是爆炸了,所有者权益变成负数,那就不好说了。
真心,管理上得严谨点,做事得稳妥点,不然下场可真不敢想。
再来说说,遇到这种问题,最忌讳的就是“听天命”式的做法。
这个时候,你得赶紧做调整。
换句话说,不解决问题,光在那唉声叹气,根本没用,反而会加剧负面情绪。
要是手头有点现金流,赶紧整理一下财务结构,把一些不必要的债务剁掉,降低负担。
好比是你家里堆了很多没用的东西,占地方又没用,趁早清理掉才行。
没错,处理财务问题,也像打扫卫生一样,越早清理,越能避免麻烦。
说到管理层,咱们得反思一下,是不是过于激进,或者没能及时做出调整。
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计算公式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所有者对公司净资产的权益,也被称为股东权益或股东所有权。
它包括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贡献,如股东投资和盈余留存。
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的计算公式如下:所有者权益 =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这个公式展示了公司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所有者权益,我们可以了解公司的净资产情况。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代表了公司所有的资源和财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
负债总额则代表了公司对外的债务和义务,包括应付账款、长期负债等。
通过计算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之差,我们可以得到所有者权益的数值。
所有者权益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公司的净资产状况。
如果所有者权益为正值,表示公司的资产总额超过了负债总额,公司处于健康的财务状况。
如果所有者权益为负值,表示公司负债超过了资产总额,公司可能面临财务困境。
除了计算公式,资产负债表还提供了其他重要的信息,如资产负债表日期、资产和负债的分类、资产负债的顺序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分析师和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的计算公式是理解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计算所有者权益,我们可以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这对于投资者和管理人员来说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的计算公式是一种衡量公司净资产的重要工具。
通过计算所有者权益,我们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这对于投资者、分析师和管理人员来说都非常有价值,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通过掌握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
超额亏损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xa0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已陷人资不抵债的困境,在通常情况下,应予终止经营,破产清算。
对这类子公司已丧失了合并报表的前提与基础,不存在合并的必要。
但有时这类子公司可能是遇到了暂时财务困难,债权人通过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等方式,帮助债务人度过难关,而并不要求其破产还债。
在此情况下,子公司仍处于持续经营状态中。
为了反映集团整体净资产的真实状况、耗蚀程度以及母公司的责任,仍应将这类处在持续经营状态中的子公司纳人合并报表的范围。
但这类子公司又不同于一般子公司,其净资产非但否复存在,而且还出现了负数,这部分负数金额,在国际会计准则中称为超额亏损\xa0(以下亦称超额亏损)。
因此,超额亏损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应如何计量和确认,是对资不抵债子公司进行合并报表的主要问题。
\xa0\xa0\xa0\xa0\xa0一、现行合并报表实务中对资不抵债的子公司超额亏损的处理\xa0 \xa0\xa0\xa0\xa01.现时企业处理的现状以及所遇到的矛盾。
实际生活中,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现象已不在少数,撇开大型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公司不说\xa0(因为这些公司大部分由行政局改制而成,所属企业均为原行政隶属关系下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良菱不齐),即使是上市公司,由于投资或经营决策失误,子公司资不抵债的情况也时有可见。
经对儿家已发生这种情况的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分析,一般都是母公司在进行权益法核算时不确认子公司的超额亏损,但在合并报表时由于子公司超额亏损无法抵消而使其自然抵减了合并净利润。
在无统一制度规定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此也只能予以默认。
但这样的合并结果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特别是在母公司并不需要承担损失的情况下,子公司的超额亏损不应减少合并净利润,即便母公司对子公司有债务担保,也是部分的,不可能将子公司的债务全部包揽下来。
因此将子公司的超额亏损全额抵减合并净利润,报表使用者会产生误解、经营者也不服。
收购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公司会计分录收购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公司涉及到特殊类型的财务处理和会计分录。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能经历负债累积、亏损、股东权益不足等情况。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种情况的会计处理。
1.处理负债累积:在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情况下,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所有者权益的具体金额,并将其显示为负数。
然后,需要核实公司的负债金额,尤其是长期负债。
这些负债可能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利息、应付债券等。
我们需要确定公司负债的总额。
在处理负债累积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长期负债(显示负数),以反映负债累积情况贷:所有者权益(显示为负数),以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欠缺2.处理亏损: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数通常意味着公司经历了连续的亏损。
在处理亏损时,需要将亏损金额反映在会计记录中。
亏损可以通过损益表来计算,并且应该从累积亏损中扣除。
这意味着亏损金额将在所有者权益负数的基础上减小。
在处理亏损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累积亏损(显示为正数),以反映亏损的增加贷:所有者权益(显示为负数),以反映亏损的减少3.股东权益不足:如果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数,可能还存在其他类型的权益不足问题,如期末亏损、分红超额等。
这些问题需要与公司董事会和股东进行讨论,并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来解决。
处理股东权益不足问题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应收股东(显示为资产),以反映股东欠款贷:所有者权益(显示为负数),以反映权益不足4.会计处理变更:如果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数,可能需要做出一些会计处理变更,如资本注入、增加控制股权、转换债务为股权等。
这些变更可能需要通过新的会计分录来反映。
处理会计处理变更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相关账户(如资本账户、债务转股权账户等)贷:所有者权益(显示为负数),以反映权益的变动在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公司情况下,会计处理需要综合考虑负债累积、亏损、股东权益不足等因素。
需要与公司管理层和股东进行密切合作,以找到解决方案并采取适当的会计措施。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合并企业所有者权益是负数,如何处理?此种情况一般是未分配利润的负数大于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的合计数。
假设母公司对子公司100%控股,合并时先借记长期投资-损益调整(年初留存收益+当年净利润),贷记年初未分配利润、贷记投资收益;再借记子公司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负数,贷记长期投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借记投资收益、借记年初未分配利润、贷记未分配利润。
假设母公司只有其一个子公司,合并后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润负数会冲减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
个别报表层面长期股权投资只能按零确认,不能按负数值确认。
合并报表层面按照常规合并报表方式处理,将其超额亏损纳入合并报表的留存收益中。
抵销分录的编制可参照以上做法。
收购价格和被收购方帐面净资产(或者零)之间的差额,依次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合并日前合并报表编制,无需模拟长期股权投资或投资收益,只需将被合并方于相应时点或期间的报表与合并方及其他子公司的报表加总后,抵销内部往来和内部交易的影响即可。
如果存在未纳入本次收购范围的少数股权的,则被合并方的净资产和净利润应按股权比例计算归属少数股东的金额,反映于合并报表的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中。
3、即使被合并方的资本公积未能足够恢复被合并方的留存收益,也不应出现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科目余额与合并利润表(应为股东权益变动表)上的“未分配利润”金额不一致的情况。
因为无论是否恢复被合并方的留存收益,以及恢复多少,其对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影响应当一致。
如果由于合并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资本公积不足导致未能全额恢复被合并方合并日前的留存收益,个人理解无需在以后产生资本公积时补充还原。
因为在资本公积不足的情况下不恢复或者仅部分恢复被合并方留存收益,可以理解为先全额恢复,再从合并留存收益中通过股东权益内部结转的方式弥补合并资本公积的红字,也就是类似利润分配。
合并报表实务常见实务问题解析本部分问题来源于近几年在国内各地讲授合并报表课程的现场问答。
采用解析的方式,遇到的问题并不多,进行了合并归类,供读者参考。
一、集团合并层级至少四级甚至更多级,能否采用“平行合并”?解析:您说讲的“平行合并”是否可以理解为“一次合并”,即母公司对下属的子公司、孙公司以及更下一级的公司站在合并整体统一做一次合并调整(合并抵消),不再逐级上报。
从理论上是可行的,比如内部交易的抵消可以站在整体考虑一次,长期股权投资和净资产的抵消直接穿透到最底层。
但这种合并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可能需要更多的补充调整分录。
更为麻烦的是,目前财务软件需要专门在建立一个合并系统,需要财务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通力合作,甚至要重新编写程序,进行专门技术开发。
从目前实务上看,几乎没有企业集团采用这种方式。
所遇到的企业普遍采用“逐级合并”,即由下而上,逐级合并。
这种“逐级合并”除了技术上较为成熟外,还有利于培养各个层级的合并报表人员。
建议不要轻易采用所谓“平行合并”,改动财务账套的公式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二、财务在未取得收购时初始投资成本的有关财务报表,拿到的是后期收购时段的财务报表,如何进行合并抵消?解析:不是财务的问题,没法抵消,因为没有依据。
1、能确定母公司支付的对价,即单体长投是确定的。
2、这里的“收购”是否能理解为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若是,则该收购应该有审计、评估、法律、股东决议等文件,这些报告财务关注的是收购时点被收购方的资产负债及收购方的购买日享有的权益,涉及公允价值和账面净值,尽量取得相关依据。
若真正无法取得,可以根据后期拿到的报表倒退购买日时点的权益,技术上可以解决,但风险很大。
3、如果是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该合并如果能实现且无法取得,则存在巨大风险。
三、从合营公司或联营公司转为子公司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如何调整?解析:通过案例说明该问题的会计处理【例】甲公司2020年6月30日(基准日,购买日)持有乙公司30%的股权,按照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账面金额为1000万元,但按照收益法评估,乙公司100%股权价值为5000万元,并以此作价,甲公司另外支付3500万元现金从其他投资人手里购入其余70%的股权。
小议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会计处理根据《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在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非持续经营的情况下,尽管母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母公司对该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已降到零,不再承担子公司的债务等责任,因此没有必要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但在孩子公司持续经营时,母公司仍然控制着该子公司,并且根据《公司法》规定,子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应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母公司则以其对子公司的投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因此必须将于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对于此类合并的会计处理,财政部虽有原则规定,但无具体操作方法,使得这类信息严重不可比。
现以实例对其会计处理予以分析说明:假定A公司为B公司的80%控股母公司,A公司实收资本100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400万元。
B公司实收资本200万元,当年发生亏损250万元。
尽管B公司资不抵债,但A公司考虑到B公司继续为母公司提供原材料的需要,不准备宣告B公司破产。
在此情况下,A公司应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并将B 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其会计处理为:借:投资收益160万元(20080%);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160万元。
本例B公司已发生超额亏损5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50万元。
而在母公司并不需要承担损失的情况下,子公司的超额亏损不应减少合并净利润,否则报表使用者会产生误解,经营者也不服。
考虑到合并会计报表连续性的要求,笔者认为,此时应增设“未确认子公司超额亏损”项目,以反映母公司将来可能确认的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损失份额,明确责权利。
故本年末A公司和B公司合并抵销分录应为:借:实收资本200万元;贷:投资收益16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40万元。
借:未分配利润――A公司160万元,未确认子公司超额亏损4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50万元;贷:未分配利润――B公司250万元。
合并后合并报表上少数股东权益为借方50万元,表示少数股东将来可能承担B公司目前超额亏损50万元的20%以及在投入资本限额内本年的投资损失40万元。
所有者权益和资产的区别: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
即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拥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
所谓净资产,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这可以通过对会计恒等式的变形来表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人均是企业资金的提供者,因而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债权人权益)二者均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主要的区别有:(1)性质不同。
(2)权利不同。
(3)偿还期限不同。
(4)风险不同。
(5)计量不同。
[编辑本段]所有者权益的内容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分为:(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分为:(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编辑本段]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比较,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
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
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分配税后利润的权利。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股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
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
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
所有者权益是负数表示什么
所有者权益总计可以为负的,当企业发生严重亏损,亏损数额超过实收资本等权益类科目的余额数合计,就会出现上述情况的。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负数可以股改吗
所有者权益总计可以为负的,当企业发生严重亏损,亏损数额超过实收资本等权益类科目的余额数合计,就会出现上述情况的.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股份制企业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负数是什么原因
从账面上看企业应该是巨额亏损.就是把老本都亏光了,把当初股东投入的资本全部亏光了,还在继续亏,股东还得回家拿钱来贴.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股份制企业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当然有可能是负数,未分配利润超过实收资本不作任何帐务处理.
不过马上要工商年检了,如果所有者权益是负数年检是不会让你过关的.
所有者权益总计可以为负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为负?
所有者权益总计可以为负的,当企业发生严重亏损,亏损数额超过实收资本等权益类科目的余额数合计,就会出现上述情况的.所有者权益中的项目所为期末余额为负数,实际上其在账户中的余额方向是在借方.你所指的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那栏合计数为负数,也就是该栏的金额方向是在借方.如果你没有记错账户方
向,企业历年累计亏损额确实大于"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以及除"未分配利润"科目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科目贷方余额的合计数.那么,所有者权益栏的合计数为负数就是对该企业严重亏损的真实财务状况的披露.
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合计数为负数,是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披露.的结论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该企业会计必须真实完整的进行了该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的披露了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所有者权益有可能为负值吗?
所有者权益有可能为负值.
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那么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如果所有者权益为负数,那么表示负债大于资产,即企业资不抵债的时候,所有者权益为负数,那么这样的企业濒临破产,也就不是常态下的企业.正常情况下,企业所有者权益一般不会为负数.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股份制企业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