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问题及解决方式
交流接触器会有很多常见的故障和现象,不同的原因处理方法也不同,今天就给大家来分析一下常见的交流接触器故障以及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铁芯吸合不上或者吸力不足
故障原因:电源电压过低或波动过大,操作回路电源容量不足或发生断线及控制触头接触不良,线圈技术参数与使用条件不符,产品本身损坏。
解决方法:调高电源电压,增加电源容量更换线路修理辅助触头,更换接触器线圈或接触器,排除卡住故障。
二、交流接触器的触头不释放或者释放缓慢
故障原因:接触器触头烧熔,机械吸合部分卡住,铁芯极面有油污或灰尘。
解决方法:看接触器触头是否烧熔,如果触头烧熔则更换触头,检查铁芯极面是否有异物。
三、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或者烧毁
故障原因:接触器触头烧熔,机械吸合部分卡住,铁芯极面有油污或灰尘。
解决方法:看接触器触头是否烧熔,如果触头烧熔则更换触头,检查铁芯极面是否有异物。
四、接触器的电磁铁噪音大(交流电压)
故障原因:电源电压过低,磁系统歪斜或机械部分卡住使铁芯不能吸平,铁芯生锈或有异物,短路环断裂或铁芯磨损。
解决方法:提高操作回路电压,调整磁系统,检查铁芯是否有异物,如有异物则更换铁芯。
五、接触器触头烧熔
故障原因:操作频率过高或产品过载使用,负载线路发生短路情况。
解决方法:更换更大功率的交流接触器,排除短路故障。
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一( 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吸不上或吸力不足,即触点已经闭合但其铁芯尚未完全吸合。
1. 可能的原因:(1) 电源电压过低或波动过大。
(2) 操作回路电源容量不足或发生断线,接线错误及控制触点接触不良等。
(3) 线圈技术参数与使用条件不符合。
(4) 线圈本身受损。
如:线圈断线或烧损。
如:机械可动部分卡住。
如:转轴生锈或歪斜等。
(5) 触点弹簧压力与行程过大。
2. 处理方法:(1) 调高电源电压至额定值。
(2) 增加电源容量更换线路修理控制线圈。
(3) 更换线圈,排除卡住故障修理受损零件。
(4) 按要求调整触点参数。
二( 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不释放或释放缓慢。
1. 可能原因:(1) 触头弹簧压力过小。
(2) 触头熔焊在一起。
(3) 机械可动部分卡住,转轴生锈或歪斜。
(4) 反力弹簧损坏。
(5) 铁芯极面有污垢或有尘埃粘着。
(6) E型铁芯寿命终了时,因去磁气隙消失,剩磁增大,使铁芯不释放。
2. 处理方法:(1) 调整触头参数。
(2) 排除熔焊故障,修理或更换触头。
(3) 排除卡住现象,修理受损零件。
(4) 更换反力弹簧。
(5) 清洁铁芯极面。
(6) 更换铁芯。
三( 线圈过热或烧损。
1. 可能原因:(1) 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
(2) 线圈技术参数与时间使用条件不符如:额定电压如:额定频率如:通电持续率如:适用工作制等等。
(3) 操作频率过高。
(4) 线圈制作不良或由于机械损伤,绝缘损坏等。
(5) 使用环境条件特殊如:空气潮湿如:含有腐蚀性气体如:环境温度过高等。
(6) 运动部件被卡住。
(7) 交流铁芯极面不平或气隙过大。
2. 处理方法:(1) 调整电源电压。
(2) 调换线圈或接触器。
(3) 选择其他合适的接触器。
(4) 更换线圈,排除引起线圈机械损伤的故障。
(5) 采用特殊设计的线圈。
(6) 排除卡住现象。
(7) 清洁极面或调换铁芯。
四( 电磁铁(交流)噪音大。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一、常见故障
1、接触不良。
由于接触表面或接触件磨损、灰尘、绝缘油污染和发热等,造成接触不良,电阻大,触头弹簧受力不足,容易出现烧断现象。
2、过载故障。
接触器的重压端子电流超过规定电流,容易发生过载保护动作,从而导致接触器的早期故障。
3、接触失灵故障。
操作机构发生故障,使得接触器无法正常操作,或是弹簧受力不足,未能形成良好的触点,导致触头接触不良、断路也无法正常完成。
4、散热故障。
由于接触器内部失去散热功能,温度较高,造成机械动作失灵,导致接触器无法正常操作。
二、接触器的维修方法
1、清洗接触器。
拆开接触器,并将接触头、滑动部位等全部清洗掉去,用软毛刷深入细致地清洁,然后再用溶剂湿擦,以去除灰尘等杂质,用干布擦干,最后用电气擦洗机,将毛刺剔除。
2、接触元件的更换。
拆下接触器,检查接触表面,如发现表层磨损和焊接斑点损坏,应更换接触元件,需要在专业机构更换,然后对新元件进行安装并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合格。
3、安装新元件。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与案例分析_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器元件,用于控制交流电路的通断。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交流接触器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
本文将对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进行案例分析,以提高读者对该故障的识别和解决能力。
一、接触器粘连故障当交流接触器长时间不工作,或在潮湿环境下工作,接触器内部可能会产生氧化物,并导致接点粘连。
粘接的接点会导致接触器在断开时产生弧光,并且在闭合时不能完全接触,从而引起故障。
案例分析:工厂的一台自动化生产线上,一台交流接触器经常出现断电故障。
经过检查发现,接触器内部的接点有明显的氧化现象,且有些接点已经粘接在一起。
拆卸接触器并清洗接点后,问题得到解决。
解决方法:对于粘接故障,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处理:1.定期检查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状态,及时清洗和保养接点,防止氧化。
2.在潮湿环境下使用交流接触器时,可以添加干燥剂来防止接点粘接。
二、接触器弹簧劣化故障接触器的弹簧起到闭合和断开接点的作用,长时间使用后,接触器的弹簧可能会发生劣化和疲劳,导致闭合和断开不畅,甚至失效。
案例分析:办公楼的照明系统中,一台交流接触器经常出现闪烁和无法闭合的现象,导致灯光不稳定。
经检查发现,接触器中的弹簧已经严重劣化,无法正常闭合接点。
解决方法:对于弹簧劣化故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检查交流接触器的弹簧状态,发现劣化及时更换。
2.选择质量好的交流接触器,提高其寿命和可靠性。
三、电磁线圈故障案例分析:在一家制造业企业中,一台交流接触器经常出现无法闭合的故障,导致生产线停机。
检查后发现,接触器的电磁线圈已经短路。
解决方法:对于电磁线圈故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检查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线圈的电阻值,发现异常及时更换。
2.避免过高的电流和过电压对线圈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接触器。
总结:交流接触器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粘接、弹簧劣化和电磁线圈故障等常见故障。
交、直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接触器是一种用来频繁地接通或切断电动机或其他负载的主电路的一种自动切换电器。
由于它生产方便、成本较低、用途广泛,所以在各类低压电器当中,它是生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一种产品。
接触器是利用电磁吸力作用来使触头闭合或断开大电流电路的,是一种典型的电磁式电器。
当电磁机构的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吸力,使动铁心吸合,从而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接通主电路;若线圈断电后,线圈电磁吸力消失,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动铁心释放,使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切断主电路。
常见的交、直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1、吸不上或吸不足(触头已闭合但铁心仍未完全吸合)且有振动和噪声(1)电源电压过低。
处理方法是设法提高电压。
(2)线圈工作电压与电源电压不相符。
处理方法是更换与电源电压相符的线圈。
(3)铁心因机械原因卡死。
处理方法是调整互相卡住的零件的位置,去除障碍物。
(4)触头弹簧压力与释放弹簧压力过大。
处理方法是调整弹簧压力或更换弹簧。
(5)触头超行程过大。
处理方法是调整触头,减少触头的超行程。
2、吸不上而又无振动和噪声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可能是线圈断线,可用万用表确认。
处理方法是找到断头,可以接驳断口的则修复,否则换新线圈。
3、衔铁不释放或释放缓慢(1)反作用力过小。
处理方法是调整弹簧的压力或反力弹簧的拉力。
(2)铁心板面有油污粘着。
处理方法是用干净软布将油污抹去。
(3)机械活动部分被卡住或转轴生锈、歪斜。
处理方法是排除卡住现象,已清除及润滑生锈部位。
(4)触头已熔粘在一起。
处理方法是撬开已熔粘在一起的触头,酌情更换新触头。
(5)剩磁过大。
对于交流接触器,其E形铁心在使用过久后,因去磁气隙的消失,会令铁心不释放。
此时的维修方法是可以在剩磁间隙处的极面锉去一部分,若不能奏效则更换铁心;而对于直流接触器则应更换或加厚非磁性垫片,好让线圈失电后容易释放衔铁。
4、线圈过热或烧损(1)线圈电压比电源电压低。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排查与检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交流接触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电气设备,它起着控制和保护电路的作用。
由于长期使用或者操作不当,交流接触器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排查与检修,是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熟悉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检修方法。
一、接触器不能动作1. 检查电源:首先要检查接触器的供电情况,确保电源线路完好,并且有稳定的电压供应。
如果供电正常,则需要继续进行下一步检查。
2. 检查控制回路:接触器的正常动作需要外部的控制信号,因此需要检查控制回路,包括控制线路和控制设备,确保信号能够正常传输到接触器。
3. 检查触点:如果以上两项都正常,那么可能是接触器内部的触点出现了故障。
需要拆下接触器进行检查,清洁触点或者更换损坏的触点。
1. 触点粘连:接触器在长时间使用后,触点可能会由于灰尘和氧化而粘连,导致接触器的动作不灵敏或者不能完全闭合。
这时需要拆下接触器进行清洁和打磨触点。
2. 电磁线圈故障:接触器的电磁线圈出现故障会导致接触器无法正常动作。
需要检查线圈的绝缘情况和连接状态,如果发现故障,则需要更换线圈。
3. 空气间隙不足:接触器的动作需要足够的空气间隙,如果间隙不足会导致接触器动作异常。
需要调整接触器的结构,确保空气间隙符合要求。
三、触点磨损严重1. 触点磨损是接触器常见的故障之一,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触点磨损严重的情况。
这时需要拆下接触器,检查触点磨损情况,如果已经严重磨损,需要更换新的触点。
2. 触点氧化:触点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因为与空气中的氧化物接触而产生氧化现象,导致触点表面失去导电性。
需要进行清洁和打磨,或者更换新的触点。
四、接触器发热1. 最常见的原因是接触器长时间工作后,在触点处产生的接触电阻使得触点发热。
这时需要检查接触器的负载情况,确保负载在接触器的额定范围内,避免过载导致发热。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_中_1.接触不良:接触不良是交流接触器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会表现为接触器发热、接触电阻变大等现象。
这种故障主要是由于接触面积受到污秽、氧化或烧坏等因素影响导致的。
处理方法:首先,可以检查接触器的接点是否干净,如果有污秽可以使用棉布蘸酒精轻轻擦拭。
同时,还应注意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过载或短路现象,这可能导致接触面过热。
如果接触不良问题较为严重,应及时更换接触器。
2.粘连:粘连是接触器另一个常见的故障。
当接触器长期处于工作状态时,接触点之间会因为高温和电流作用而形成氧化物,并会附着在接触点上,导致接触点之间黏连在一起。
处理方法:如果接触器出现粘连,可以用金属块轻拍封闭接触器,以恢复接触点的弹性。
也可以用专门的接触点清洗剂进行清洗和抹光。
如果粘连问题严重,建议更换接触器。
3.电磁线圈损坏:电磁线圈是交流接触器的核心部件,负责产生电磁力来控制接触器的通断。
长时间使用或电流过大会导致电磁线圈损坏。
处理方法:如发现电磁线圈损坏,应及时更换新的线圈。
在更换时,需要注意线圈的规格和型号与原来的接触器相匹配。
4.触点烧焦:电弧可能在接触点之间产生,导致触点烧焦。
这种故障通常发生在大型电动机的起动过程中。
处理方法:如果发现触点烧焦,应注意检查起动电阻是否合适,同时注意起动次数是否过频繁。
另外,选择合适的触点材料也可减少触点烧焦的现象。
5.线圈短路:线圈短路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它会导致接触器失去控制能力,无法正常工作。
处理方法:要解决线圈短路问题,首先需要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确认线圈是否出现短路。
如果确认有短路现象,建议更换新的线圈。
除了上述常见故障外,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如电磁铁吸合不良、机械结构故障等。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总之,定期检查和保养交流接触器是避免故障的重要措施。
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注意接触器的工作环境、使用条件和电气负荷,合理设置和调整控制参数,确保接触器的正常运行。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_上_一、触点接触不良1.故障现象:接触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导致控制信号无法传递或者传递出错。
2.处理方法:可以首先检查接触器的触点是否有灰尘、氧化物等杂质,若有则需进行清洁处理。
若清洁后问题仍未解决,则可能是触点磨损严重,需要更换触点。
二、发热1.故障现象:接触器运行过程中发热,可能会导致接触器过载或烧坏。
2.处理方法:检查接触器的电流是否超过其额定电流,若超过则需要更换适合的型号接触器。
如果电流没有超过额定值,仍然发热,则可能是接触器线圈损坏,需要更换线圈。
三、操作不灵活1.故障现象: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按钮无法顺利动作,或者操作时卡住。
2.处理方法:首先检查操作按钮的连接线路是否正常,如有松动或损坏应进行修复。
若连接线路正常,操作按钮仍然无法正常动作,则可能是接触器内部零部件损坏,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线圈线路断开1.故障现象:接触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工作,无法吸合触点。
2.处理方法:检查接触器线圈的连接线路是否松动或损坏,如有需要进行修复。
若接线正常且接触器仍然无法工作,可能是线圈烧坏,需要进行更换。
五、接触器卡住1.故障现象:接触器在工作过程中卡住无法正常动作。
2.处理方法:检查接触器的机械部分是否存在杂质或者损坏,如有需要进行清洁或修复。
若机械部分正常且接触器仍然卡住,则可能是电磁力不够强,需要更换适合的型号接触器。
六、接触器噪音大1.故障现象:接触器运行时产生较大的噪音。
2.处理方法:首先检查接触器机械部分是否有杂质或者磨损严重,如有进行清洁或更换。
若机械部分无问题,噪音仍然较大,则可能是线圈磨损,需要更换线圈。
综上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包括触点接触不良、发热、操作不灵活、线圈线路断开、接触器卡住和噪音大等。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清洁、更换触点、更换线圈、修复连接线路、清洁机械部分和更换适合的型号接触器。
在进行故障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确保接触器的正常运行。
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012新版)发布日期:2012-11-5 8:28:21 点击数:1899次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012新版)交流接触器是一款易耗产品,由于使用环境不同,对其寿命的长短也不一样,当使用一段时间后,接触器经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如接触器有噪音,触头有时接触有时不接触等情况,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的判断和维护交流接触器,根据下面的表格我们就可以通过此表格来确定接触器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
常见故障可能原因排除方法通电后不能闭合1)线圈断线或烧毁2)动铁芯或机械部分卡住3)转轴生锈或歪斜4)操作回路电源容量不足5)弹簧压力过大1)修理或更换线圈2)调整零件位置,消除卡住现象3)除锈或更换零件4)增加电源容量通电后铁芯不能完全吸合1)电源电压过低2)触头弹簧和释放弹簧压力过大3)触头超程过大1)调整电源电压2)调整弹簧压力或更换弹簧3)调整触头超程电磁铁噪音过大或发生振动1)电源电压过低2)弹簧压力过大3)铁芯极面有污垢或磨损过渡而不平4)短路环断裂5)铁芯夹紧螺栓松动,铁芯外斜或机械卡住1)调整电源电压2)调整弹簧压力3)清除污垢,修整极面或更换铁芯4)更换短路环5)拧紧螺栓,排除机械故障接触器动作缓慢1)动、静铁芯间的间隙过大2)弹簧的压力过大3)线圈电压不足4)安装位置不正确1)调整机械部分,减小间隙2)调整弹簧压力3)调整线圈电压4)重新安装断电后接触器不释放1)触头弹簧压力过小2)动铁芯或机械部分被卡住3)铁芯剩磁过大4)触头熔焊在一起5)铁芯极面有油污或尘埃1)调整弹簧压力或更换弹簧2)调整零部件位置、消除卡住现象3)退磁或更换铁芯4)修理或更换触头5)清理铁芯极面线圈过热或烧毁1)弹簧的压力过大2)线圈额定电压、额定频率或通电持续率等与使用条件不符3)操作频率过高4)线圈匝间短路5)运动部分卡住6)环境温度过高7)空气潮湿或含腐蚀性气体8)交流铁芯极面不平1)调整弹簧压力2)更换线圈3)更换接触器4)更换线圈5)排除卡住现象6)改变安装位置或采取降温措施7)采取防潮、防腐蚀措施8)修整极面或调换铁芯触头过热或灼伤1)触头弹簧压力过小2)触头表面有油污或表面高低不平3)触头的超程过小4)触头的断开能力不够5)环境温度过高或散热不好1)调整弹簧压力2)清理触头表面3)调整超程或更换触头4)更换接触器5)接触器降低容量使用触头熔焊在一起1)触头弹簧压力过小2)触头断开能力不够3)触头开断次数过多4)触头表面有金属颗粒突起或有异物5)负载侧短路1)调整弹簧压力2)更换接触器3)更换触头4)清理触头表面5)排除短路故障,更换触头相间短路1)可逆转的接触器连锁不可靠,致使两个接触器同时投入运行而造成相间短路2)接触器动作过快,发生电弧短路3)尘埃或油污使绝缘变坏4)零件损坏1)检查电器连锁与机械连锁2)更换动作时间较长的接触器3)经常清理保持清洁4)更换损坏的零件。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92。
表92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消除方法触头过热1.触头压力不足2.触头表面氧化或积油垢3.触头的超行程太小4.触头容量不够5.螺丝松动1.调整弹簧的压力或更换触头。
2.用细锉打光,清扫或更换3.调整运行系统或更换触头4.更换大容量的触头5.检查螺丝并拧紧。
触头表面烧伤1.灭弧系统不良2.触头在合闸过程中有跳跃现象3.电动机启动电流过大4.电磁线圈电压不足1.检查灭弧系统,防止电弧燃烧时间过长2.检查触头初压力是否合乎标准3.选择与电动机容量相配合的设备4.调整电源电压触头磨损严重1.起动器在合闸过程中电流过大,使触头金属汽压加剧。
1.完善消弧系统,检查触头。
2.由于电源电压不足使合闸出现跳闸。
3.设备容量太小或频繁启动。
2.调整电源电压为额定。
3.更换较大容量的电器。
触头熔焊在一起1.触头的断路容量不够。
2.触头的开断次数过多。
3.衔铁机构不正或灭弧罩不正引起动作机构卡涩。
1.更换较大容量的电器。
2.更换触头。
3.进行相应的调整消除卡涩。
衔铁吸不上1.电磁线圈断线或烧损。
2.衔铁机构可动部分被卡住。
3.转轴生锈或倾斜。
1.修理或更换线圈。
2.调整消除障碍。
3.去锈、上润滑或调换配件。
衔铁噪音大1.衔铁和铁芯接触面不良。
2.磁芯统铁芯位罩倾斜。
3.短路环断裂。
4.弹簧的电压降低。
5.电源电压降低。
6.衔铁各部螺丝松动。
1.检查铁芯和接触面清除污垢、杂物、铁锈等。
2.调整磁系统的机械部分。
3.焊接或更换短路环。
4.调整弹簧压力。
5.调整提高电压。
6.检查全部螺丝并拧紧断电时 1.铁芯极面间隙过调整机械部分,减小间2.底板上部向外倾斜隙2.电器应垂直装好衔头落不下1.触头弹簧压力过小2.底板上部向内倾斜3.衔铁或机械部分被卡住4.衔铁被油垢或锈粘住5.衔铁被熔焊在一起6.有剩磁1.调整弹簧压力2.电器应垂直装好3.调整消除障碍4.清除干净5.更换触头6.更换铁芯过热或烧伤线圈1.弹簧的反力过小2.衔铁吸不上3.电磁三圈匝间短路4.电源电压过高5.线圈内部受潮6.线圈由于机械擦伤或附有导电尘点而部分短路7.衔铁机械不正,有卡涩现象,频繁操作1.调整弹簧压力2.消除方法同上述3.更换线圈4.调整电压5.应进行干燥6.更换线圈并经常保持清洁7.检查衔铁机构,消除卡涩现象热继电器动作不灵1.双金属片装配不适当2.弹簧质量不好或折断1.应按负荷电流选择2.更换弹簧1.敷设地点温度偏高2.双金属片选择不当3.刻度不准确1.加强室内通风,选容量较大一级的双金属片2.重新按负荷电流选配3.重新调节和校验热继电器复位动作不灵1.双金属息冷却较慢2.机械部分磨损或有尘埃污垢1.待双金属片冷却后再按复位按钮使之复位2.根据情况进行更换或清扫。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1、引言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来自动地接通或断开大电流电路的电器,它可以频繁地接通或分断交流电路,并可实现远距离控制。
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其它负载,具有控制容量大、过载能力强、寿命长、设备简单经济等特点,因此在电器控制中应用十分广泛。
然而,交流接触器因其特殊的工作环境,难免会发生各种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故障并排除之,必然会对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甚至导致电气设备烧毁的严重后果。
2、常见故障分析2.1 线圈故障线圈烧毁的原因很多,例如电源电压过高,超过额定电压的110%就有可能烧毁线圈。
另一方面,电源电压过低,低于额定值的85%也有可能烧毁接触器线圈,这是因为接触器衔铁吸合不上,线圈回路电抗值较小、电流过大而造成的。
此外,电源频率与额定值不符、机械部分卡阻致使不能吸合、铁心极面不平造成吸合磁隙过大,环境方面的因素如通风不良、过分潮湿、环境温度过高等,都会引起这种故障。
线圈断线故障常由线圈过热烧毁引起,也可能由外力损伤引起。
针对不同的原因,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如果是线圈不良故障,更换同型号线圈即可,铁心如有污物或极面不平,可视情况清理极面或更换铁心。
2.2 交流接触器响声过大电源电压过低、触头弹簧压力过大、铁心歪斜都可造成响声过大。
交流接触器产生较大的响声,主要原因是线圈通入的是交流电,吸力是脉动的,因此可在极面上加短路环,以避免噪声的产生,而短路环的断裂会造成响声过大。
排除的方法一般为检查短路环,调整弹簧,清洗或研磨铁心极面等。
当然,电源电压比所需电压低得太多也会产生这种现象,故应检查电源。
2.3 接触器触头烧损太快接触器触头烧损太快有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有选用不当造成触头烧蚀太快的原因。
遇到这种问题,首先应该检查负荷电流是否超过接触器额定电流太多,或者是否用于频繁起动的场合,确属这种情况,则应更换大容量的交流接触器。
如果被控对象是三相电动机,则应检查三相触头是否同步。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接触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开关设备,常见于各种控制电路中。
接触器的常见故障主要包括无法吸合、无法断开、接触不可靠、接触器发热以及触点磨损等问题。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一、无法吸合无法吸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电源连接问题:检查电源线是否松动或损坏,如果有则重新连接或更换电源线;2.线圈问题:线圈绝缘损坏或线圈线路断开,此时需要更换线圈或修复线路;3.线圈电流不足:检查线圈电流是否达到额定要求,如果不足则调整电路或更换合适的线圈;4.接触器损坏:接触器内部零部件磨损或受潮导致无法吸合,此时需要更换接触器。
二、无法断开无法断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电源连接问题:同样需要检查电源线是否松动或损坏,重新连接或更换电源线;2.线圈问题:同样需要检查线圈绝缘损坏或线圈线路断开,更换线圈或修复线路;3.触点粘连:触点长时间使用、积灰或接触松动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触点粘连,此时需要清洁或更换触点;4.接触器损坏:接触器内部零部件磨损或受潮导致无法断开,需要更换接触器。
三、接触不可靠接触不可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触点弹簧松动:触点弹簧弹力不足,导致接触不紧密,需要调整或更换触点弹簧;2.触点磨损:长时间使用、负载电流过大或电流冲击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触点磨损,此时需要清洁或更换触点;3.触点污染:触点表面积灰或氧化,需要清洁触点表面;4.线路接触不良:线路连接不牢固或接线头松动等原因导致接触不可靠,需要检查线路连接并固定好。
四、接触器发热接触器发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过载:负载电流过大,超过了接触器的额定容量,此时需要更换合适的接触器或减小负载电流;2.预通电阻过小:与大功率负载连接的接触器,为了减小起动电流冲击,通常会使用预通电阻,如果预通电阻过小,会导致接触器发热,需要更换合适的预通电阻;3.触点接触不良:触点接触不良导致电流通过接触点时产生过多的电弧,引起接触器发热,需要清洁或更换触点;4.线路接触不良:线路连接不牢固或接线头松动等原因导致接触不可靠,引起接触器发热,需要检查线路连接并固定好。
交流接触器的检修方法及操作规程交流接触器的检修方法一、在使用中支架受到反复重击,假如材料强度差或制造不良,支架易碎裂;另外,轴孔搭配过松,孔要受到碰撞,支架也易破坏,因此,要求接触器轴孔要滑动搭配,不要过松或过紧。
假如轴有磨损,应适时更换,否则将造成支架的损环。
二、支架扎柱不能工作。
原因是:1.轴孔搭配过紧。
2.经频繁操作后,轴从一端移出。
3.轴的两端没有加工成圆角,在基座上磨出深槽而轧住。
应急解决方法是将轴推回原位,接触器即可工作,但使用一段时间后,还会显现此毛病,可以换一根销轴。
假如是由于基座被磨出深槽而将支架轧住,可将支座磨出的深槽用环氧树脂填平,接触器又可以工作。
环氧树脂配方:75%环氧树脂10%简笨二氨15%磷酸二锭脂三、铁芯磨损极面变形是接触器普遍存在问题,铁芯极面经过长期频繁碰撞后,沿迭片厚度方向向外扩张,并且极面还碰的高处与低处不平,造成成铁芯有噪音,还会造成因剩磁较大而粘住衔铁。
极面变形的原因是铁芯柳压不紧或材料强度不够。
另外,接触器的冲击动能过大也是一个原因。
为除去后一种毛病,应适当调整铁芯的吸力特性与反作用力特性。
在应急修理中,为防止铁芯粘住,常在中柱气隙里垫上0.05毫米厚的一层电缆纸,假如这样噪音过大,可将中柱铁芯向下锉去0.1毫米,使它具有确定气隙,也可以接受更铁芯的方法。
四、短路匝裂断或跳出。
短路匝裂开常发生在槽外的转角上,或接近槽口部分。
修复时可将断处焊牢,两端用环氧树脂固定。
短路匝跳出后,应重新把它压入或重新做一个换上,也可在槽内用钢据条将槽壁刮毛,然后用扁头钻子压入槽内。
五、接触器在使用中发生噪音是常见故障。
紧要原因是铁芯和衔铁接触的极面有油垢或尘屑产生不应有的气隙,使铁芯抖动且温升增高。
另外上下铁芯支架轴孔同心度不好,极面不能紧密接触都会产生噪音。
解决的方法:适时除去中柱铁芯和衔铁端面上的油垢,这可用汽油或香蕉水擦洗,即可除掉;另外适当的调整调整螺丝,保证轴孔的同心度;还有,例如CJ12系列接触器,由于磁系统受力偏转也产生噪音,可以加强缓冲弹簧力来除去。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摘要本文主要从触点和电磁系统两个方面分析了交流接触器经常出现的故障,并介绍了各种故障的具体处理方法。
关键词接触器;触头;电磁系统;线圈;过热
中图分类号 tm57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8-0034-02
交流接触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磨损或使用维护不当,会产生故障而影响正常工作。
下面对交流接触器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由于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典型的电磁式电器,它的某些组成部分,如电磁系统、触头系统,是电磁式电器所共有的。
因此,本文讨论的内容,也适用于其它电磁式电器。
1 触头的故障及维修
交流接触器在工作时往往需要频繁的接通和断开大电流断路,因此它的主触头是比较容易损坏的部件。
交流接触器触头的常见故障一般有触头过热、触头磨损和主触头熔焊等情况。
1.1 触头过热
动、静触头间存在着接触电阻,有电流通过时便会发热,正常情况下触头的温升不会超过允许值。
但当动、静触头间的接触电阻过大或通过的电流过大时,触头发热严重,使触头温度超过允许值,造成触头特性变坏,甚至产生触头熔焊。
导致触头过热的主要原因有: 1)通过动、静触头间的电流过大。
交流接触器在运行过程中,触头通过的电流必须小于其额定电流,否则会造成触头过热。
触头电
流过大的原因主要有:系统电压过高或过低;用电设备超负荷运行;触头容量选择不当和故障运行;
2)动、静触头间接触电阻过大,造成触头间接触电阻增大的原因有:一是触头压力不足。
不同规格和结构形式的接触器,其触头的压力值不同。
对同一规格的接触器而言,一般是触头压力越大,接触电阻越小。
触头压力弹簧受到机械损伤或电弧高温的影响而失去弹性,触头长期磨损变薄等都会导致触头压力减小,接触电阻增大。
遇此情况,首先应调整压力弹簧,若经调整后压力仍达不到标准要求,则应更换新触头。
二是触头表面接触不良。
造成触头表面接触不良的主要原因有:油污和灰尘在触头表面形成一层电阻层;铜质触头表
面氧化;触头表面被电弧灼伤、烧毛,使接触面积减少等。
对触头表面的油污,可用煤油或四氯化碳清洗,铜质触头表面的氧化膜应用
小刀轻轻刮去,但对银或银基合金触头表面的氧化层可不做处理,
因为银氧化膜的导电性能与纯银相差不大,不影响触头的接触性能。
对电弧灼伤的触头,应用刮刀或细锉修整。
对用于大、中电流的触头表面,不要求修整的过分光滑,过分光滑会使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反而增大。
维修人员在修整触头时,不应刮削或锉削太严重,以免影响触头
的使用寿命,更不允许用砂布或砂轮修磨,因为在修磨触头时砂布
或砂轮会使砂粒嵌在触头表面上,反而导致接触电阻增大。
1.2 触头磨损
触头在使用过程中,其厚度会越用越薄,这就使触头磨损。
触头磨
损有两种:一种是电磨损,是由于触头间电弧或电火花的高温使触头金属气化造成的;另一种是机械磨损,是由于触头闭合时的撞击及触头接触面的相对滑动摩擦等所造成的。
一般当触头磨损至超过原有厚度的1/2时,应更换触头。
若触头磨损过快,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1.3 触头熔焊
动、静触头接触面熔化后焊在一起不能分的的现象,称为触头熔焊。
当触头闭合时,由于撞击和产生振动,在动、静触头间的小间隙中产生短电弧,电弧产生的高温(可达3 000~6 000℃)使触头表面被灼伤甚至烧熔,熔化的金属冷却后便将动、静触头焊在一起。
发生触头熔焊的常见原因有:接触器容量选择不当,使负载电流超过触头容量;触头压力弹簧损坏使触头压力过小;因线路过载使触头闭合时通过的电流过大等。
实验证明,当触头通过的电流大于其额定电流10倍以上时,将使触头熔焊。
触头熔焊后,只有更换新触头,才能消除故障。
如果因为触头容量不够而产生熔焊,则应选用容量较大的接触器。
2 电磁系统的故障及维修
2.1 铁心噪音大
电磁系统在运行中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是正常的,若声音过大或异常,可判定电磁系统发生故障。
其原因有:
1)衔铁与铁芯接触面接触不良与衔铁歪斜。
衔铁与铁心经多次碰撞后,使接触面磨损或变形,或接触面上有锈垢、油污、灰尘等,都
会造成接触面接触不良,导致吸合时产生振动和噪声,使铁心加速损坏,同时会使线圈过热,严重时甚至会烧毁线圈。
如果振动由铁心端面上的油垢引起,应拆下清洗。
如果是由断面变形或磨损引起,可用细砂布平铺在平铁板上,来回推动铁心将端面修平整。
对e形铁芯,维修中应注意铁心中柱接触面间要留有0.1~0.2mm的防剩磁间隙;
2)短路环损坏。
交流接触器在运行过程中,铁心经多次碰撞后,嵌装在铁心端面内的短路环有可能断裂或脱落,此时铁心产生强烈的振动,发出较大噪音。
短路环断裂多发生在槽外的转角和槽口部分,维修时可将断裂处焊牢或照原样重新更换一个,并用环氧树脂加固;
3)机械方面的原因。
如果触头压力过大或因活动部分受到卡阻,使衔铁和铁心不能完全吸合,都会产生较强烈的振动和噪音。
2.2 衔铁吸不上
当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通电源后,衔铁不能被铁心吸合,应立即断开电源,以免线圈被烧毁。
衔铁吸合不上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线圈引出线的连接处脱落,线圈断线或烧毁。
二是电源电压过低或活动部分卡阻。
若线圈通电后衔铁没有振动和发出噪音,多属第一种原因;若衔铁有振动和发出噪音,多属第二种原因。
应根据实际情况排除故障。
2.3 衔铁不释放
当线圈断电后,衔铁不释放,此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以免发生
意外事故。
衔铁不能释放的主要原因有:触头熔焊;机械部分卡阻;反作用弹簧损坏;铁心端面有油垢;e形铁心的防剩磁间隙过小导致剩磁增大等。
2.4 线圈的故障及其修理
线圈的主要故障是由于所通过的电流过大导致线圈过热甚至烧毁。
线圈电流过大的主要原因有:
1)线圈匝间短路。
由于线圈绝缘损坏或受机械损伤,形成匝间短路或局部对地短路,在线圈中会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产生热量将
线圈烧毁;
2)铁心与衔铁吸合有间隙。
交流接触器线圈两端电压一定时,它的阻抗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
当衔铁在分开位置时,线圈阻抗最小,通过电流最大。
铁心吸合过程中,衔铁与铁心的间隙逐渐减小,线圈的阻抗逐渐增大,当衔铁完全吸合后,线圈阻抗最大,电流最小。
因此,如果衔铁与铁心间不能完全吸合或接触不紧密,会使线圈电流
增大,导致线圈过热以致烧毁;
3)线圈两端电压过高或过低。
线圈电压过高,会使电流增大,甚至超过额定值;线圈电压过低,会使衔铁吸合不紧密而产生振动,严重使衔铁不能吸合,电流剧增使线圈烧毁。
线圈烧毁后,一般应重新绕制或更换新线圈。
如果短路的匝数不多,短路又靠近线圈的端部外层,而其余部分完好,可拆去已损坏的几圈,其余的可继续使用。
重新绕制线圈时,可从铭牌或手册上查出线圈的匝数和线径,也可从烧毁线圈中测得匝数和线径。
线圈绕好后,先放入105~110℃的烘干箱中预烘3h,冷却至60~70℃后,浸绝缘漆,滴尽余漆后放入110~120℃的烘干箱中烘干,冷却至常温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