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材料分析题增长率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109.05 KB
- 文档页数:11
资料分析中的隔年增长率-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隔年增长率是行测资料分析考试中的一个考点,在考试中常常消失,它的公式是:隔年增长率=q1+q2+q1×q2(其中:q1指现期增长率,q2指间期增长率),q1+q2比较好计算,但是否需要计算q1×q2,我们需要看选项而定,假如需要计算q1×q2,我们又该如何去快速计算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跟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应当如何去计算隔年增长率。
第一种状况:依据选项,不需要计算q1×q2例题1.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7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上年增长17.4%。
问题:与2022年相比,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增长( )A.41.8%B.37.2%C.33.5%D.28.8%【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增长20.8%,2022年增长17.4%,所求隔年增长率=20.8%+17.4%+20.8%×17.4%=38.2%+20.8%×17.4%38.2%,选项中大于38.2%的只有41.8%。
故此题答案选择:A。
其次种状况:当q1、q2都比较小时,可忽视q1×q2的计算,依据选项进行估算例题2.2022年我国欣赏鱼规模为41.6亿尾,比上年增长4.5%,上年同期增速为1.2%。
问题:2022年我国欣赏鱼规模比2022年增长了( )A.5.11%B.5.36%C.5.75%D.6.1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2022年我国欣赏鱼规模增长4.5%,2022年增长 1.2%,所求隔年增长率=4.5%+1.2%+4.5%×1.2%=5.7%+4.5%×1.2%5.7%,排解A、B。
由于4.5%、1.2%都较小,他们乘积是万分之几,可以忽视,选择比 5.7%略大一点的5.75%。
公务员增长率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公务员增长率是指:A. 公务员数量的年增长百分比B. 公务员工资的年增长百分比C. 公务员福利的年增长百分比D. 公务员职位的年增长百分比答案:A2.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公务员增长率?A. 国家政策B. 经济状况C. 人口增长D. 公务员的个人兴趣答案:D3. 公务员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A. (本年度公务员数量 - 上一年度公务员数量) / 上一年度公务员数量 * 100%B. (本年度公务员数量 / 上一年度公务员数量) * 100%C. (本年度公务员数量 + 上一年度公务员数量) / 2 * 100%D. (本年度公务员数量 / 上一年度公务员数量) - 1 * 100%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公务员增长率过高可能带来的问题。
答案:公务员增长率过高可能导致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公共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公务员队伍效率降低等问题。
2. 阐述公务员增长率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公务员增长率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经济增长可以为公务员队伍的扩张提供财政支持,而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增长又可以促进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改善,进而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计算题假设某市2019年公务员总数为1000人,2020年公务员总数为1100人,请计算该市2020年公务员的增长率。
答案:(1100 - 1000) / 1000 * 100% = 10%四、论述题请论述在制定公务员增长率政策时,政府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案:在制定公务员增长率政策时,政府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国家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
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预算。
3. 公务员队伍的现有规模和结构。
4. 公共服务需求的变化。
5. 公务员的招聘、培训和晋升机制。
6. 社会对公务员队伍的期望和满意度。
五、案例分析题某国政府为了提高公共服务效率,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公务员增长率设定为每年5%。
请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资料分析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的成绩有着关键影响。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资料(如文字、图表、表格等)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的常见题型。
一、增长相关题型增长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一)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差值。
计算增长量的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如果已知增长率和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
(二)增长率增长率则是描述增长速度的相对指标。
常见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如果已知增长量和基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三)基期量在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或增长量)的情况下,求基期量。
公式为: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例如:某地区 2020 年 GDP 为 1000 亿元,2019 年为 800 亿元,则2020 年 GDP 比 2019 年增长了 1000 800 = 200 亿元,增长率为(1000 800)÷800×100% = 25%。
二、比重相关题型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一)现期比重现期比重=部分量÷整体量×100%。
(二)基期比重基期比重=(部分量的基期量÷整体量的基期量)×100% ,计算时通常先计算 A÷B 的值,然后根据(1 + a%)÷(1 + b%)与 1 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和估算。
(三)比重变化比重变化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判断比重上升还是下降,只需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若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例如:某公司 2020 年总销售额为 5000 万元,其中 A 产品销售额为1000 万元,则 A 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为 1000÷5000×100% =20%。
免费送给公考的朋友们~~~~~~~~~~加油!!!★【速算技巧九:增长率相关速算法】提示:计算与增长率相关的数据是做资料分析题当中经常遇到的题型,而这类计算有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对于迅速解答资料分析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两年混合增长率公式: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r1+r2+r1×r2增长率化除为乘近似公式:如果第二期的值为A,增长率为r,则第一期的值A′:A′=A/1+r≈A×(1-r)(实际上左式略大于右式,r越小,则误差越小,误差量级为r2)平均增长率近似公式:如果N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 n,则平均增长率:r≈r1+r2+r3+……r n/n(实际上左式略小于右式,增长率越接近,误差越小)求平均增长率时特别注意问题的表述方式,例如:1.“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不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2.“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
“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缩小型分数”变化趋势判定:1.A/B中若A与B同时扩大,则①若A增长率大,则A/B扩大②若B增长率大,则A/B缩小;A/B中若A与B同时缩小,则①若A减少得快,则A/B缩小②若B减少得快,则A/B扩大。
2.A/A+B中若A与B同时扩大,则①若A增长率大,则A/A+B扩大②若B增长率大,则A/A+B缩小;A/A+B中若A与B同时缩小,则①若A减少得快,则A/A+B缩小②若B减少得快,则A/A+B扩大。
如果某一个量按照一个固定的速率增长,那么其增长量将越来越大,并且这个量的数值成“等比数列”,中间一项的平方等于两边两项的乘积。
【例1】2005年某市房价上涨16.8%,2006年房价上涨了6.2%,则2006年的房价比2004年上涨了()。
A.23%B.24%C.25%D.26%【解析】16.8%+6.2%+16.8%×6.2%≈16.8%+6.2%+16.7%×6%≈24%,选择B。
公务员增长率试题及答案在公务员考试中,涉及到许多与增长率有关的试题,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与公务员增长率试题及答案相关的内容。
一、问题1:某市公务员数量于2017年为100人,到2020年增长至150人,求该市公务员的增长率。
解答:根据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增长率 = (最终数量 - 初始数量)/初始数量 × 100%。
代入数据,得到增长率=(150 - 100)/100 × 100% = 50%。
二、问题2:某县公务员数量于2016年为120人,到2021年增长至180人,求该县公务员每年的平均增长率。
解答:计算平均增长率需要用到复合增长率的概念。
首先计算总增长率,总增长率 = (最终数量 - 初始数量)/初始数量 × 100% = (180 - 120)/120 × 100% = 50%。
根据年数计算复合增长率,复合增长率 = (总增长率)^(1/年数) - 1 = (1 + 50%)^(1/5) - 1 ≈ 9.54%。
因此,该县公务员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9.54%。
三、问题3:某市公务员数量从2019年的200人增长到2022年的260人,求该市公务员的年均增长率。
解答:首先计算总增长率,总增长率 = (最终数量 - 初始数量)/初始数量 × 100% = (260 - 200)/200 × 100% = 30%。
然后根据年数计算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 = 总增长率 / 年数= 30% / 3 ≈ 10%。
因此,该市公务员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
四、问题4:某省公务员数量从2015年的5000人增长到2019年的6000人,求该省公务员每年的平均增长率。
解答:计算平均增长率需要用到复合增长率的概念。
首先计算总增长率,总增长率 = (最终数量 - 初始数量)/初始数量 × 100% = (6000 - 5000)/5000 × 100% = 20%。
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河南河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涉及到该地区的相关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河南省的行测真题,并提供一些解析和答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人口普查的问题。
问题如下:某城市行政区总人口为100万人,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那么该城市人口10年后的总数是多少?答案解析:根据问题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人口变化:人口(十年后)= 人口(现在)*(1 + 增长率)^年数。
将问题中的数据代入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人口(十年后)= 100万 * (1 + 0.02)^10 = 121.9万。
所以,该城市人口10年后的总数是121.9万人。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问题。
问题如下:某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为1000万元,今年的销售额增长了20%,那么今年的销售额是多少?答案解析:根据问题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销售额变化:销售额(今年)= 销售额(去年)*(1 + 增长率)。
将问题中的数据代入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出答案:销售额(今年)= 1000万元 * (1 + 0.2) = 1200万元。
所以,今年的销售额是1200万元。
除了数学计算题,行测真题也常涉及到语言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考察。
下面是一个关于逻辑推理的问题。
问题如下:某饭店共有A、B、C、D、E五个服务员,其中A的年龄比C大十岁,B的年龄比D小十岁,C的年龄比E大十岁,D的年龄比E小十岁。
请问,五个服务员中年龄最小的是谁?答案解析:首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年龄关系:A > C,B < D,C > E,D < E。
根据这些关系,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年龄最小的服务员应该是D,因为D比E小,而其他几个服务员之间的年龄关系都不可能比D更小。
所以,年龄最小的服务员是D。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个与地理知识相关的问题。
问题如下:河南省下辖有多少个地级市?答案解析:河南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下辖有多个地级市。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增长率相关问题【答题妙招】常见题型:1、基期量、现期量计算及比较2、增长量计算及比较3、增长率计算及比较。
增长量是指两个对应的量之间的做差,形成的“差值”。
增长量一般是有单位的。
增长率是对应量之间做商,形成的“比值”。
增长率一般是没有单位的,通常要化成百分数。
今年10月产量同比增长率=(今年10月产量–去年10月产量)/去年10月产量×100%基期量与现期量的计算与比较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末期量-增长量【例1】2010年,S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7.9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4%,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2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29.34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819.4亿元,增长13.7%。
问:2009年,S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约为多少亿元()A.162B.152C.145D.135【答案】B。
直除法,得前两位159.25159151 4.5%104⇒⇒+。
【例2】2006年,我国的出口额约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几()A.27.2%B.23.8%C.23.2%D.19.9%【答案】A。
直接读出2006年的出口额为9691和2005年的出口额7620,则直除可得选A。
2012及2013年1-4月某市电影院线票房情况【例3】2013年1-4月,该市电影院线票房收入同比增量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3月—2月—1月—4月B.4月—2月—1月—3月C.3月—4月—2月—1月D.4月—3月—1月—2月【答案】A。
增长量计算。
简单估算可知1-4月份的增长量分别为:1.47-1.28=0.19;1.54-1.19=0.35;1.34-0.88=0.46;1.56-1.41=0.15。
在计算过程中,当得出3月份第一,2月份第二,即可选择答案,无需都排列完全。
【考点链接】2011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状况【练习1】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加约多少亿元()A.6303B.10939C.12809D.18600【练习2】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各经济类型的主营活动利润同比增长率从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A.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B.集体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C.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D.集体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五、增长率的计算与比较【答题妙招】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增长率的比较,可直接比较基期量现期量=某部分增长量某部分的拉动增长率整体基期量,增长贡献率=整体增长量部分增长量。
2023年份公考行测备考增长率问题指南在行测资料分析题中,增长率的通常考察方式是材料中给你现期值以及增长量或者基期值,这种情况直接选择求增长率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考行测备考增长率问题指南,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考行测备考增长率问题指南一、关于增长率的概念及常见问法因为增长率是表示从基期到现期变化快慢的一种描述方式。
题干中的常见的问法,如“2023年比2023年增长了百分之几”“2023年到2023年增长最快的是哪年”等等。
关于增长率的问法比较灵活,但最终都离不开结尾是描述速度的一些名词。
考生需要了解什么情况表示题干在考查我们增长率,增幅、变化幅度、百分数。
二、关于求增长率问题的列式求增长率的公式涉及的情况较多,其中,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是求增长率的核心公式,但在考试题目中考查考生最多的是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基期值]×100%=(现期值/基期值)-1。
考生要根据题干给出的不同条件,选择正确的公式。
例.2023年,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2385亿元。
2023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1736亿元。
问题:2023年,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金额比2023年增加了百分之几A.16.9%B.18.9%C.30.6%D.37.5%【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2023年,我国上市公司功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2385亿,2023年为1736亿元,则所求为[(2385-1736)/1736]×100% ≈ 37.4%,最接近的是D项。
三、关于求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对有些计算繁琐的求增长率的式子,我们为了计算简便,可以采用“首数法”,即观察算式a/b,选取俩位有效数字。
同时我们也要去观察选项是否有什么特征。
比如上一题我们就能很快排除A、B选项,因为只要计算出第一位数字是3我们就可排除出问题,随后在确认第二位是7可以选D选项。
所以技巧无处不在。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对于考生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在这个模块中,有一些重点题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掌握。
首先,增长率相关的题型是必考且重点的。
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是常见的考查形式。
增长率的计算,一般会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来得出结果。
而增长率的比较,可能会给出多个数据,让我们判断增长速度的快慢。
这时候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计算技巧,比如先观察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倍数关系,如果倍数关系明显,直接通过倍数大小来判断增长率的大小;如果不明显,再进行具体的计算。
其次,比重问题也是高频考点。
比重的定义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题目中,可能会让我们计算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或者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
计算现期比重相对简单,直接用部分值除以整体值即可。
基期比重的计算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的部分值和整体值,再进行相除。
对于比重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来判断,如果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再者,平均数的计算和比较也是常考题型。
平均数的计算要明确总数和个数,然后相除得出结果。
平均数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其计算公式“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100%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 +份数增长率)”。
在比较平均数时,同样要注意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另外,倍数问题也不容忽视。
倍数可以分为现期倍数和基期倍数。
现期倍数直接用两个量相除即可,基期倍数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量再进行相除。
在解决资料分析重点题型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快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
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2015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45741亿元,比上年下降7.0%。
其中,出口141255亿元,下降1.8%;进口104485亿元,下降13.2%。
货物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36770亿元,比上年增加13244亿元。
1.2015年,谷物及谷物粉的进口金额比上一年增加约多少亿元?A.170B.200C.230D.260正确答案:B解析:由表格第二行可知,2015年,谷物及谷物粉进口金额为582亿元,同比增长52.4%,故所求为[*]亿元,与B项最接近。
2.下列商品中,2015年进口金额占我国货物进口总额的比重高于上年的是:A.食用植物油B.氧化铝C.初级形状的塑料D.未锻轧铜及铜材正确答案:C解析:当分量的同比增长率大于总量的同比增长率时,比重上升。
A、B、C、D四项商品进口金额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5%,÷14.2%,-11.8%,-17.4%,只有C项增长率大于我国货物进口总额同比增长率-13.2%,故本题选C。
3.2015年.原油进口金额占全年进口总额的比重为:A.7.5%B.8.0%C.8.8%D.9.3%正确答案:B解析:原油进口金额为8333亿元,全年进口总额为104485亿元,所求为[*],故本题选B。
4.2015年.下列商品的进口数量同比增长量最大的是:A.大豆B.铁矿砂及其精矿C.原油D.纸浆正确答案:C解析:四个选项的进口数量同比增长量分别为[*],根据同位比较法可知[*]最大,故本题选C。
5.关于2015年我国进出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物进出口差额的增长率不足50%B.各类主要商品进口单价均低于上年C.每吨钢材的进口金额超过8000元D.主要商品进口数量和金额均同比下降的有6类正确答案:B解析:A项,由文字材料知,所求为[*],错误。
B项,由表格知,数量增长率均大于金额增长率,故单价均低于上年,正确。
公务员考试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出题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经典的题型常出常新,经久不衰。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增长率问题出现频率比较高,现针对增长率问题进行概括汇总,希望各位考生在考试中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
增长率问题增长率问题在资料分析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的增长率是多少?同比增长率是多少?环比增长率是多少?等等涉及到的基本知识有:百分数:提到增长率,就不能不提百分数,运用百分数时,要注意概念的精确。
如“比过去增长20%”,即过去为100,现在是“120”;比过去降低20%,即过去是因为100,现在是“80”;“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现在是“20”。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它是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5%,去年的增长速度为9%,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7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升了10%,去年物价上升了15%,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
……同比增长率:计算与增长率相关的数据是做资料分析题当中经常遇到的题型,而这类计算有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对于迅速解答资料分析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增长与同比增长:增长:指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
同比增长:指和某一相同的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进行比较而发生的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
增幅与同比增幅:增幅:量和比例的增加幅度,在当前资料分析的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增长。
同比增幅:量和比例的增加幅度,往往和某一相同的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相比较,在当前资料分析的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同比增长。
真题一:2009年国考第127题全国2007年认定登记和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0.78万元。
……136.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多少?( )A. 25.05%B. 35.25%C. 8.15%D. 14.43%【解析】D 首先,观察四个选项中的数据差别较大,可以采用估算法。
首先由“2007年认定登记和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可知2006年认定登记和技术合同共计又从图中可知200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8180000万元,则2006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8180000÷200000=90.9。
又有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00.78万元,可知同比增长率为(100.78-90.9)÷90.9×100%=9.88÷90.9=0.1,选D。
真题二:2008年国考第121题在1994至2006年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持续增长。
以2004年为例,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0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占90%,而且全部增长5%以上,增长率达两位数的企业占66.67%。
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6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5家,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有19家。
121.2004年印刷量增长率在5%以上的企业有( )家。
A. 19B. 49C. 55D. 无法判断【解析】D 题中只是叙述了“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和增长率,但是并没有说全部的企业,因此无法得出2004年印刷量在5%以上的企业个数,选无法判断。
真题三:2008年国考第129题1990至1992年和2000至2002年全球发展中地区饥饿人口的比例示意图129.若南亚地区1992年总人口数为15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年增长率为2%,那么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为多少亿人( )。
A. 3.30B. 3.96C. 4.02D. 4.82【解析】B 看到这道题,可能有人会列出这样的算式:15×[1+10×(2%)10],接下来在不允许有计算器而时间又非常紧迫的情况下,是无法快速算出答案的。
命题者通常不会出这样的题目。
这里的2%应当算作平均值。
则到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为:15×(1+10×2%)×22%=15×(1+0.2)×0.22=(15×1+15×0.2)×0.22=18×0.22=(20-2)×0. 22=4.4-0.44=3.96(亿)。
真题四:2007年国考第131题2005年全国专利审查与专利代理业务研讨会宣布,预计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总量将达34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140万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89万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117万件。
据介绍,我国专利审批总体能力在“十五”期间大幅提高,审查周期大幅缩短。
发明专利人均待查量由“十五”初期(2001年)的154件下降到“十五”末期(2005年)的85件,平均结案周期从“十五”初期的53个月缩短至“十五”末期的24个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增长速度迅猛。
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我国受理的三类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58.5万件,其中前100万件历时15年整,而第二个100万件历时仅4年零2个月;至2005年8月31日,三种专利的授予总量达到140.38万件。
其中,2004年共受理专利申请35.38万件,同比增长14.7%;2004年共授予专利19.02万件,同比增长4.4%。
我国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的年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其中90%以上为国内申请。
131.与2003年相比,2004年我国专利的授予比例(授予比例=专利申请授予量/专利申请受理量)( )。
A. 提高了5.3个百分点B. 降低了5.3个百分点C. 提高了0.9个百分点D. 降低了0.9个百分点【解析】B 2004年授予比例:19.02÷35.38≈53.76%,2003年受理量:35.38÷(1+14.7%)≈30.85(万件),2003年授予量:19.02÷(1+4.4%)≈18.22(万件),2003年授予比例:18.22÷30.85≈59.06%,2004年比2003年下降59.06-53.76=5.3(个百分点)。
真题五:2006年国考卷一第121题121.该市2005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比去年同期约增长了( )。
A.14.1%B.24.1%C.34.1%D.68.5%【解析】A 观察四个选项中的数值差别较大,可以采用估算法。
该市2005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为:229+1802+678≈2700(万元),该市2004年6月的总保公务员考试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出题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经典的题型常出常新,经久不衰。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增长率问题出现频率比较高,现针对增长率问题进行概括汇总,希望各位考生在考试中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
增长率问题增长率问题在资料分析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的增长率是多少?同比增长率是多少?环比增长率是多少?等等涉及到的基本知识有:百分数:提到增长率,就不能不提百分数,运用百分数时,要注意概念的精确。
如“比过去增长20%”,即过去为100,现在是“120”;比过去降低20%,即过去是因为100,现在是“80”;“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现在是“20”。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它是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5%,去年的增长速度为9%,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7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升了10%,去年物价上升了15%,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
……同比增长率:计算与增长率相关的数据是做资料分析题当中经常遇到的题型,而这类计算有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对于迅速解答资料分析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增长与同比增长:增长:指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
同比增长:指和某一相同的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进行比较而发生的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
增幅与同比增幅:增幅:量和比例的增加幅度,在当前资料分析的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增长。
同比增幅:量和比例的增加幅度,往往和某一相同的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相比较,在当前资料分析的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同比增长。
真题一:2009年国考第127题全国2007年认定登记和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0.78万元。
……136.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多少?( )A. 25.05%B. 35.25%C. 8.15%D. 14.43%【解析】D 首先,观察四个选项中的数据差别较大,可以采用估算法。
首先由“2007年认定登记和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可知2006年认定登记和技术合同共计又从图中可知200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8180000万元,则2006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8180000÷200000=90.9。
又有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00.78万元,可知同比增长率为(100.78-90.9)÷90.9×100%=9.88÷90.9=0.1,选D。
真题二:2008年国考第121题在1994至2006年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持续增长。
以2004年为例,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0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占90%,而且全部增长5%以上,增长率达两位数的企业占66.67%。
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6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5家,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有19家。
121.2004年印刷量增长率在5%以上的企业有( )家。
A. 19B. 49C. 55D. 无法判断【解析】D 题中只是叙述了“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和增长率,但是并没有说全部的企业,因此无法得出2004年印刷量在5%以上的企业个数,选无法判断。
真题三:2008年国考第129题1990至1992年和2000至2002年全球发展中地区饥饿人口的比例示意图129.若南亚地区1992年总人口数为15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年增长率为2%,那么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为多少亿人( )。
A. 3.30B. 3.96C. 4.02D. 4.82【解析】B 看到这道题,可能有人会列出这样的算式:15×[1+10×(2%)10],接下来在不允许有计算器而时间又非常紧迫的情况下,是无法快速算出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