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47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简介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师在设计和制造机械零件时必备的技能之一。
零件图是机械制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详细描述了机械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是机械零件制造的依据。
在进行机械零件图的绘制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本文将介绍机械零件图绘制的一些基本技术要求,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高质量的零件图绘制。
1. 图纸规格和布局要求在绘制零件图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图纸规格。
常见的图纸规格有A3、A4等。
同时,合理的图纸布局也是零件图绘制的重要一环,合理安排零件的位置和比例,可以提高图纸的可读性。
在图纸布局方面,应尽量将主要零件放在图纸的正中央,次要零件放在边缘。
同时,应合理设置图纸的边距,保证图纸的整体美观。
2. 绘图工具和线型要求绘制零件图时,通常使用CAD软件进行绘图。
使用CAD软件可以提高绘图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且便于后续修改和编辑。
在绘图时,需要使用不同的线型来表示不同的零件特性。
常见的线型有实线、虚线、点线等。
实线通常用于表示明确的几何形状,虚线用于表示隐藏的边缘和轮廓,点线用于表示对称位置或重复的零件。
绘图时,需要保持线条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避免线条的断裂和交叉。
线条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隔,以确保图纸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3. 尺寸标注和公差要求在零件图中,尺寸标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尺寸标注可以清楚地描述零件的尺寸要求,以便于制造和装配。
尺寸标注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如GB/T 1967中所述。
尺寸标注中应标明零件的尺寸、公差、基准和检测方法等信息。
同时,尺寸标注的位置应合理,不应与零件形状相互遮挡或混淆。
公差是指零件尺寸与实际零件尺寸之间的容许偏差范围。
在零件图中,公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零件的制造和装配的可行性。
4. 截面视图和剖视图要求截面视图和剖视图是零件图中常用的展示方式。
它们可以清楚地显示零件内部结构和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教学内容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零件图上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常采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另外还有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y,轮廓最大高度Rz。
3.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画法GB/T 131—1993 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代号是由规定的符号和有关的参数值所组成。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其中d'=0.1h,H1=1.4h,H2=2.1h,h为零件图中的字体高度。
4.表面粗糙度(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代号在图样上的的注法5.表面粗糙度的选择选择表面粗糙度时一般应遵从以下原则:(1)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参数值小;(2)有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要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小(3)配合精度越高,参数值越小;(4)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越小,参数值越小;(5)要求密封、耐腐蚀或具有装饰性的表面,参数值要小。
常用表面粗糙度Ra的数值与加工方法如下表:8.5.3 极限与配合1.极限与配合的概念(1)互换性: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一批零件在装配前不经过挑选,在装配过程中不经过修配,在装配后即可满足设计和使用性能要求,零件的这种在尺寸与功能上可以互相代替的性质称为互换性。
极限与配合是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重要标准。
(2)基本术语:基本尺寸:设计时给定的尺寸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极限值。
表面特征表面粗糙度(Ra)数值加工方法举例明显可见刀痕粗车、粗刨、粗铣、钻微见刀痕精车、精刨、精铣、粗精车、精磨、精铰、研看不见加工痕迹,微辩加工方向暗光泽面研磨、珩磨、超精磨示。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大写字母表示,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小写字母表示。
一个公差带的代号由表示公差带位置的基本偏差代号和表示公差带大小的公差等级并加上基本尺寸组成。
如ф50H8,ф50为基本尺寸,H为基本偏差代号,大写为孔的,8为公差等级,即IT 8。
(4)配合类别:基本尺寸相同时,相互结合的轴和孔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按配合性质不同,配合可分为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三类。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1.知识要点(1)公差与配合(2)表面粗糙度(3)形位公差2.教学方法本讲在教学中要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重点概念要讲清楚,如公差和偏差的区别、配合性质、基准制等,然后结合实例讲解精度设计和标注问题。
3.课前准备准备几张生产上使用的零件图,各种精度尽量齐全。
4.教学内容(1)公差与配合1)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基本尺寸:设计时确定的尺寸称为基本尺寸,如图7-18中的φ50。
最大极限尺寸:零件实际尺寸所允许的最大值。
最小极限尺寸:零件实际尺寸所允许的最小值。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和基本尺寸的差。
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和基本尺寸的差。
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i。
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差。
图7-18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2)公差带图用零线表示基本尺寸,上方为正,下方为负,用矩形的高表示尺寸的变化范围(公差),矩形的上边代表上偏差,矩形的下边代表下偏差,距零线近的偏差为基本偏差,矩形的长度无实际意义,这样的图形叫公差带图。
3)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系列标准公差是由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值,其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公差等级,另一个是基本尺寸。
国家标准(GB/T1800)将公差划分为20个等级,分别为IT01、TI0、IT1、IT2、IT3……IT17、IT18。
其中IT01精度最高,IT18精度最低。
图7-20 基本偏差系列4)配合类别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轴和孔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按配合性质不同可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如图7-21所示。
图7-21 配合类别5)基准制采用基准制是为了统一基准件的极限偏差,从而达到减少零件加工定值刀具和量具的规格数量,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配合制度:基孔制和基轴制。
如图7-22所示。
图7-22 基准制6)偏差代号的标注在零件图中线性尺寸的偏差有三种标注形式,:只标注上、下偏差、只标注偏差代号、既标注偏差代号,又标注上、下偏差,但偏差用括号括起来。
教案首页年月日第周课题:8.4 (1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课次:教学方法: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具:多媒体、三角板教学目的:1 、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与识读。
2 、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标注与识读。
3 、会标注与识读表面粗糙度。
4 、培养学生多看多练习,不断总结、不断掌握新知识。
教学重点: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与识读。
教学难点: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5 分钟8 分钟50 分钟15 分钟 2 分钟课后记: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旧课1、简述零件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提问思考、回答2、讲评作业情况。
点评零件图上的图形与尺寸尚不能完全反映对零件的全面要求。
导入新课因此,零件图还必须给出必要的技术要求,以便控制零件质量,口述导入语了解表面粗糙度就是其中之一。
(板书课题)教学过程环节一、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内容二、表面粗糙度讲 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教师讲授表面粗糙度的意义、评定参数;交叉演示网络授课程零件表面微小不平的情况、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不同新的加工方法可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
】课(1 )表面粗糙度的意义: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后零件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不平度。
(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轮廓最大高度——Rz 。
2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教师讲授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交叉演示表面粗糙度的画法、符号的意义及说明、表面粗糙度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的注写及意义、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图例1、图例2、图例3、图例4、图例5。
】(1)图样上标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符(代)号(2)标注方法零件的每一个表面都要标注而且只标注一次,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被加工表面,在不同方向上标注时,符号数字应按尺寸数字标注规则书写。
活动教师讲授零件图上应该标注和说明的技术要求内容。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就是对零件的尺寸精度、零件表面状况等品质的要求。
它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是零件图重要内容之一。
在零件图上,可用代号、数字、文字来标注出在制造和检验时零件在技术上指标上应达到的要求。
一、公差与配合设计零件的尺寸时,首先要保证部件的工作精度,要求能够确定零件在机器部件中的准确位置;所确定的配合连接关系要适当,并要保证所要求的互换性;其次是满足零件本身机械性能的要求,并便于加工制造。
1.互换性若从相同规格制造出的一批零件中,在装配时任取其中一个不需再经过修配就能保证装配出性能合格的产品,零件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了互换性,家便于装配、维修,也是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必须条件。
2.关于公差的基本概念:(1)基本尺寸:设计时根据计算或经验所给定的尺寸;(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a)最大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大界限值;(b)最小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小界限值。
(4)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5)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6)公差(尺寸公差):①指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量,是实现零件互换性必须条件;②就是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③或说上偏差与下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7)零线: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时的一条基准线。
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零线之上偏差为正,零线之下偏差为负;(8)标准公差: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它视察由基本尺寸大小和公差等级两个因素决定的。
根据零件使用性能的不同,对其尺寸的精度程度要求也不同,国家标准规定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分20个等级(公差)。
即:IT01、IT0、IT1、IT2 ……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后面的数字是公差等级代号。
IT01为最高一级(即便精度最高,公差值最小),IT18为最低一级(即便精度最低,公差值最大)。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概述1. 引言在制造业中,零件图是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文档之一。
它包含了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以及其它重要的技术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对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进行准确理解和正确应用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要求。
2. 技术要求的分类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可以分为几个主要分类,包括尺寸要求、几何要求、表面要求和材料要求。
下面将对每个分类进行详细讨论。
2.1 尺寸要求尺寸要求是零件图上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它描述了零件的尺寸范围、公差以及相关的测量方法。
尺寸要求通常用线性尺寸或角度来表示,可以有上下限或仅有上限或下限。
尺寸要求对于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装配性非常重要。
2.2 几何要求几何要求描述了零件的形状、位置和运动要求。
它包括平面度、圆度、直线度、斜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几何特征的要求。
几何要求对于确保零件与其他零件的相对位置和运动的正确性非常关键。
2.3 表面要求表面要求描述了零件的表面质量、光洁度、涂层要求以及其他相关特征。
它包括粗糙度、平面度、硬度、涂层厚度等要求。
表面要求对于确保零件的耐久性、美观性和功能性非常重要。
2.4 材料要求材料要求描述了零件的材料成分、力学性能和热处理要求。
它包括材料的牌号、成分分析、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等要求。
材料要求对于确保零件的强度、耐久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3. 技术要求的标识和解读为了准确理解和应用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我们需要了解技术要求的标识和解读方法。
3.1 标识技术要求通常使用图形符号或文字进行标识。
常见的图形符号包括平面度符号、直线度符号、圆度符号等。
文字标识通常使用标准的尺寸和公差表示法,如尺寸范围的上下限、公差值等。
3.2 解读解读技术要求需要同时理解图形符号和文字标识。
对于图形符号,我们需要熟悉各种符号的含义以及其对应的要求。
对于文字标识,我们需要了解尺寸和公差的表示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与标注-工程一、零件的技术要求零件在加工、检验时的各项技术要求,通常是指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材料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
二、尺寸公差与配合1、零件的互换性(定义、作用)在按规定要求大量制造的零件或部件中,任取一个,不经挑选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当中,并达到规定的配合要求,零件的这种性质称为零件的互换性。
2、尺寸公差的基本概念1)误差与公差定义、区别2)公差的基本术语下面以轴的尺寸和孔的尺寸为例,讲述尺寸公差的基本术语和相互关系。
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如φ50。
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它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
最大极限尺寸:两个极限尺寸中较大的一个尺寸称,如轴为φ50,孔为φ50.007;最小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尺寸称如轴为φ49.984,孔为φ49.982尺寸偏差有上偏差和下偏差之分,尺寸偏差可正、负或零。
上偏差(ES /es ) 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如50-50=0,50.007-50=0.007;下偏差(EI /ei ) 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如49.984-50=-0.016,49.982-50=-0.018。
尺寸公差允许零件尺寸的变动量。
它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或上偏差减去下偏差。
公差总是大于零的正数. 如50-49.984=0-(-0.016)=0.016;50.007-49.982=0.007-(-0.018)=0.025。
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如下图所示的矩形上边代表上偏差,下边代表下偏差,矩形的长度无实际意义,高度代表公差。
零线: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
当零线画成水平时,零线之上的偏差为正,零线之下的偏差为负公差带图3.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表示公差带的代号是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数字)组成,例如:(1)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20个等级:IT01、 IT0、IT1、…、IT18。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一、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内容零件图除了表达零件形状和标注尺寸外,还必须标注和说明制造零件时应达到的一些技术要求。
大致有下列几方面内容:(1) 零件的表面结构。
(2) 零件上重要尺寸的公差及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3) 零件的特殊加工要求、检验和试验说明。
(4) 热处理和表面修饰说明。
(5) 材料要求和说明。
图上的技术要求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结构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代( 符) 号标注在图形上,无法标注在图形上的内容,可用文字分条注写在图纸下方空白处,本节主要根据GB/T 131-2006 介绍零件表面结构的标注方法。
二、零件的表面结构1. 表面结构的基本概念零件的实际表面是按所定特征加工形成的,看起来很光滑,但借助放大装置便会看到高低不平的状况。
零件实际表面的轮廓是由粗糙度轮廓(R 轮廓) 、波纹度轮廓(W 轮廓)和原始轮廓(P 轮廓)构成的,各种轮廓所具有的特性都与零件的表面功能密切相关。
(1) 粗糙度轮廓。
粗糙度轮廓是表面轮廓中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的那部分,它所具有的微观几何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它主要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形成的。
如在切削过程中工件加工表面上的刀具痕迹以及切削撕裂时的材料塑性变形等。
(2) 波纹度轮廓。
波纹度轮廓是表面轮廓中不平度的间距比粗糙度轮廓大得多的那部分。
这种间距较大的,随机的或接近周期形式的成分构成的表面不平度称为表面波纹度。
它主要由机床或工件的绕曲、振动、颤动、形成材料应变以及其他一些外部影响等原因引起。
(3) 原始轮廓。
原始轮廓是忽略了粗糙度轮廓和波纹度轮廓之后的总的轮廓。
一般由机器或工件的绕曲或导轨误差引起。
2. 表面结构的参数评定表面结构涉及下面的参数:(1) 轮廓参数(GB/T 3505-2000)——R轮廓(粗糙度参数);——W轮廓(波纹度参数);——P轮廓( 原始轮廓参数) 。
(2) 图形参数(GB/T 18618-2002)粗糙度图形波纹度图形(3) 支承率曲线参数(GB/T 18778.2-2003 和GB/T 18778.3-2006) 本章节主要介绍评定表面结构的粗糙度轮廓(R 轮廓) 参数中的两项主要参数: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和轮廓的最大高度R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