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机械填空题(全)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20
武汉纺织大学
2016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科目代码812 科目名称机械设计
考试时间2015年12月27日报考专业
1、试题内容不得超过画线范围,试题必须打印,图表清晰,标注准确。
2、试题之间不留空格。
3、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在此试卷上答题无效。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得分得分
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共 4 页;第 1 页
共页第页
共 4 页;第 2 页
下图为一传动系统简图,链轮1为主动,传动路线依次为链传动、
圆柱齿轮传动、带传动。
试分析该传动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共 4 页;第 3 页
12
六、结构改错题(共28分)
如图所示,轴承为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试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其它(注:不考虑轴承润滑,倒角和圆角)
示例:①—缺少调整垫片
共 4 页;第 4 页。
填空题第一章绪论1,机械零件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称为失效。
第三章机械零件强度1,塑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塑性变形;脆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脆性破坏;不论何种金属材料在变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疲劳强度失效。
2,受静应力的45钢零件,在强度计算时应取材料的屈服极限作极限应力。
3,在交变应力中,应力循环特性是指(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值。
4,运用Miner理论分析对称循环的不稳定循环变应力时,若材料的持久疲劳极限为σ-1,计算时所考虑的应力幅σr应当是整个工作寿命期限内(大于σ-1)的应力幅。
5,零件疲劳强度设计时,在校核其危险截面处的强度时,发现该截面同时存在几个不同的应力集中源,其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应按(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中的最大值)选取。
6,在静强度条件下,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屈服极限σs),而脆性材料极限应力是(强度极限σb)。
7,若一零件的应力循环特性r=+0.5, σr=70N/mm2,此时σm为(210N/mm2),σmax为(280N/mm2),σmin为(140N/mm2)。
8,在任一给定循环特性的条件下,表示应力循环次数N与疲劳极限σrN的关系曲线称为(疲劳曲线(σ-N曲线)),其高周疲劳阶段的方程为(σr m N=σr m N0=C)。
9,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除材料性能,应力循环特性和应力循环次数N外,主要有(应力集中),(绝对尺寸)和(表面状态)。
10,材料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1=300N/mm2,循环基数N0=106,寿命指数m=9,当应力循环次数N=105时,材料的弯曲疲劳极限σ-1N=(387.5)N/mm2。
11,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零件,不仅可以产生(静)应力,也可能产生(变)应力。
12,在变应力工况下,机械零件的损坏将是(疲劳断裂),这种损坏的断面包括(光滑区和粗糙区)。
13,根据磨损机理,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接触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
江苏省2016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31.有32.基体组织33.纯铁的熔点34.直接法35.变形抗力(强度)36.基本单元37.相互位置精度38.图样(图纸)39.水溶液(合成切削液)40.基准统一每空1分,共45分)有石墨共晶点划擦法工作(场)地最小铁素体(F)41.1.2×10-9 442.高同名端43.22 544.相序磁极对数45.尺寸数值大小46.型号基准长度(顺序可颠倒)47.32 0.648.-1 小于负49.4 650.2 20 1051.渐开线直线52.静压传递(帕斯卡)液流连续性53.大小方向三、问答题、作图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5分)54. (4分,每空1分)2 50 0.2 80055. (7分,每空1分)(1)轴承(2)圆弧R3.3表面(圆弧面或R3.3表面) 下端面(顺序可颠倒)(3)研磨(4)内孔(040)轴线56.(8分,每空1分)(1)索氏体(S)(2)马氏体(M)(3)马氏体(M)57.(9分,每空1分)(1) 151.35°(3)大(5)下60(7) 9058.(10分,每空1分) (1)大端端面(3)左旋(5) P9∕h8(7)轴承内圈(件2内圈) (9) 3221859.(7 分)评分标准:按答59图得分,60.(8 分)评分标准:按答60图得分,下端面(顺序可颠倒) 基准统一正火回火索氏体(S回) 调质(淬火+高温回火)马氏体(M) 回火索氏体(S回)(2)小于(4)基圆齿距(6) 1.25(8) 40(2)垂直纸面向外(4) m t3cosβ(6)轴环轴套(件3)(8)略短于画错、多画一条线扣1分,扣完所得分为止。
1分答59图画错、多画一条线扣1分,扣完所得分为止。
61.(8 分)评分标准:按答61图得分,画错、多画一条线扣1分,扣完所得分为止。
1 飞轮设计的基本问题是确定飞轮的_______,使械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在许用范围内。
2各种机构都是用来传递与变换_______的可动的装置。
3 所谓“三心定理”是指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的三个瞬心必位于________。
4 当蜗杆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时,机构反行程具有_______性。
5 作用在机械上的力、构件的质量、转动惯量及其运动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机械的________。
6 凡能按预定传动比规律相互啮合传动的一对齿廓,称为_______齿廓。
7 既有定轴轮系又有单一周转轮系的轮系称为_______轮系。
8 四连杆机的压力角越大。
传动效率________。
9 单销外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随槽轮的槽数增加而________。
10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______。
11 由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有-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______。
12 机构具有确定性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的数目和运动链_______的数目相等;13 根据力对机械运动影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力和______力。
14 当蜗杆与蜗轮的轴线交错角为直角时,蜗杆的______应该等于蜗轮的螺旋角。
15 机械的输出功与输入功之比称为______。
16 螺旋机构导程角______当量摩擦角时,可以将直线运动转化成旋转运动。
17 逋常用压力角的______来判断连杆机构的传力性能,并将其称为传动角。
18 铰链四扦机构可通过变更杆件长度、扩大回转副、改变固定件和______等途径,演化成其他形式。
19 外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随圆销的数目增加而________。
20既有定轴轮系又有单一周转轮系的轮系称为_______轮系。
21 飞轮设计的基本问题是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使械运转速度_______系数在许用范围内。
22 机械工业是_______发展的基石。
23 外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随圆销的数目增加而________。
823 机械设计基础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 机构是指一种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和力的可动装置。
()
2. 零件只有在动载荷作用下才会发生疲劳破坏。
()
3. 一对标准圆柱齿轮传动,大小齿轮的齿面接触应力相等。
()
4.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为基轴制,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为基孔制。
()
5. 在机械中加上一个具有较大转动惯量的飞轮后其速度不均匀系数为零。
()
6. 设计一尖顶推杆的盘形凸轮机构,可采取增大基圆半径的方法减小压力角。
()
7. 单销外槽轮机构中,槽轮的运动时间总是大于其停歇时间。
()
8. 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它的中径,强度计算中所用的直径是它的小径。
()
9. 设计轴的结构时,轴的最小直径是按扭转强度估算的。
()
10. 具有标准的模数、压力角、顶隙系数和齿顶高系数的渐开线齿轮称为标准齿轮。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平面机构中,若4个构件在一处铰接,转动副的数目为()
- 19 -。
目录填空题 (2)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 (2)第三章机械零件强度 (2)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4)第五章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5)第六章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 (6)第七章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联接 (6)第八章带传动 (6)第九章链传动 (8)第十章齿轮传动 (9)第十一章蜗杆传动 (14)第十二章滑动轴承 (15)第十三章滚动轴承 (16)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 (18)第十五章轴 (19)第十六章弹簧 (20)第十七章机座和箱体简介 (20)填空题第一章绪论1-1.机械零件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称为失效。
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2-1.塑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塑性变形;脆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脆性破坏;不论何种金属材料在变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疲劳强度失效。
2-2.按材料和制造方法,常用机架分为铸造机架和焊接机架两类。
2-3.铸铁机架.在铸造和机械加工时会引起较大的内应力.为此应对其进行时效处理。
2-4.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整体断裂、过大的残余变形、零件的表面破坏和破坏正确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其中引起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腐蚀、磨损和疲劳。
2-5.机器的可靠度是指在规定的使用时间(寿命)内和预定的环境条件下,机器能够正常完成其功能的概率。
机器的可靠度取决于其组成零件或部件的可靠度。
第三章机械零件强度1,塑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塑性变形;脆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脆性破坏;不论何种金属材料在变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疲劳强度失效。
2,受静应力的45钢零件,在强度计算时应取材料的屈服极限作极限应力。
3,在交变应力中,应力循环特性是指(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值。
4,运用Miner理论分析对称循环的不稳定循环变应力时,若材料的持久疲劳极限为σ-1,计算时所考虑的应力幅σr应当是整个工作寿命期限内(大于σ-1)的应力幅。
目录选择题 (2)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 (2)第三章机械零件强度 (2)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6)第五章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9)第六章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 (13)第七章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联接 (16)第八章带齿轮 (16)第九章链传动 (22)第十章齿轮传动 (25)第十一章蜗杆传动 (33)第十二章滑动轴承 (36)第十三章滚动轴承 (41)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 (45)第十五章轴 (48)第十六章弹簧 (51)第十七章机座和箱体简介 (53)第十八章减速器和变速器 (53)选择题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2-1.机械设计课程研究的内容只限于_______。
(C)A.专用零件的部件B.在高速,高压,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特殊条件下工作的以及尺寸特大或特小的通用零件和部件C.在普通工作条件下工作的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和部件D.标准化的零件和部件2-2.下列8种机械零件:涡轮的叶片,飞机的螺旋桨,往复式内燃机的曲轴,拖拉机发动机的气门弹簧,起重机的起重吊钩,火车车轮,自行车的链条,纺织机的纱锭。
其中有_____是专用零件。
(D)A. 3种B.4种C.5种D.6种2-3.变应力特性可用σmax,σmin,σm, σa, r 等五个参数中的任意_____来描述。
(B)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2-4.零件的工作安全系数为____。
(B)A.零件的极限应力比许用应力B.零件的极限应力比零件的工作应力C.零件的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D.零件的工作应力比零件的极限应力2-5.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____。
(B)A.屈服点B.疲劳极限C.强度极限D.弹性极限2-6.机械零件由于某些原因不能____________时称为失效。
(C)A.工作B.连续工作C.正常工作D.负载工作2-7.下列零件中,_________是没有国家标准规定的。
(D)A. 滚动轴承B. 键的截面尺寸和长度C. 齿轮模数D. 轴的支承跨度2-8. 强度计算中,机械零件的需用应力的定义是。
考研机械原理选择+填空题(含答案)1.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同一构件的各点,而不能应用于整个机构的各点。
2.在右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机构以AB 杆为机架时,则为双曲柄机构;以BC 杆为机架时,则为曲柄摇杆机构;以CD 杆为机架时,则为双摇杆机构;以AD 杆为机架时,则为曲柄摇杆机构。
3.在凸轮机构推杆的几种常用运动规律中,等速运动规律有刚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和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有柔性冲击;高次多项式运动规律和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没有刚性冲击也没有柔性冲击。
4.机构瞬心的数目N与机构的构件数k 的关系是N=k (k-1)/2.5.作相对运动的3个构件的3个瞬心必然共线。
6.所谓定轴轮系是指所有轴线在运动中保持固定,而周转轮系是指至少有一根轴在运动中位置是变化的。
7. 渐开线齿廓上K 点的压力角应是法线方向和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2、作用于机械上驱动力的方向与其作用点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锐角,钝角,直角或其他)。
3、当回转件的d/b>5时需进行_静_____平衡,当d/b<5时须进行__动____平衡。
4、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类型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5、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中,等速运动规律具有刚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具有柔性冲击。
6、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参数为标准值。
7、国家标准规定将蜗杆分度圆直径标准化是为了__减少蜗轮滚刀的数量__。
8.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与模数,齿数和螺旋角等参数有关。
1、齿轮齿廓上压力角的定义为啮合点受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标准压力角的位置在分度圆上,在齿顶圆压力角最大。
2、标准齿轮的概念是m、a 、h a*、c *四个基本参数为标准值,分度圆齿厚与槽宽相等,具有标准齿顶高和齿根高。
3、渐开线齿廓的正确啮合条件是m1=m2,1= 2;标准安装条件是分度圆与节圆重合;连续传动条件是应使实际啮合线段大于或等于基圆齿距,此两者之比称为重合度。
考研机械原理选择+填空题(含答案)1.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同一构件的各点,而不能应用于整个机构的各点。
2.在右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机构以AB杆为机架时,Array则为双曲柄机构;以BC杆为机架时,则为曲柄摇杆机构;以CD杆为机架时,则为双摇杆机构;以AD杆为机架时,则为曲柄摇杆机构。
3.在凸轮机构推杆的几种常用运动规律中,等速运动规律有刚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和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有柔性冲击;高次多项式运动规律和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没有刚性冲击也没有柔性冲击。
4.机构瞬心的数目N与机构的构件数k的关系是N=k(k-1)/2.5.作相对运动的3个构件的3个瞬心必然共线。
6.所谓定轴轮系是指所有轴线在运动中保持固定,而周转轮系是指至少有一根轴在运动中位置是变化的。
7. 渐开线齿廓上K点的压力角应是法线方向和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2、作用于机械上驱动力的方向与其作用点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锐角,钝角,直角或其他)。
3、当回转件的d/b>5时需进行_静_____平衡,当d/b<5时须进行__动____平衡。
4、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类型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5、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中,等速运动规律具有刚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具有柔性冲击。
6、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参数为标准值。
7、国家标准规定将蜗杆分度圆直径标准化是为了__减少蜗轮滚刀的数量__。
8.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与模数,齿数和螺旋角等参数有关。
1、齿轮齿廓上压力角的定义为啮合点受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标准压力角的位置在分度圆上,在齿顶圆压力角最大。
2、标准齿轮的概念是m、a、h a*、c*四个基本参数为标准值,分度圆齿厚与槽宽相等,具有标准齿顶高和齿根高。
3、渐开线齿廓的正确啮合条件是m1=m2,α1= α2;标准安装条件是分度圆与节圆重合;连续传动条件是应使实际啮合线段大于或等于基圆齿距,此两者之比称为重合度。
目录填空题 (2)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 (2)第三章机械零件强度 (2)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4)第五章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5)第六章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 (6)第七章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联接 (6)第八章带传动 (6)第九章链传动 (8)第十章齿轮传动 (9)第十一章蜗杆传动 (14)第十二章滑动轴承 (15)第十三章滚动轴承 (16)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 (18)第十五章轴 (19)第十六章弹簧 (20)第十七章机座和箱体简介 (20)填空题第一章绪论1-1.机械零件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称为失效。
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2-1.塑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塑性变形;脆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脆性破坏;不论何种金属材料在变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疲劳强度失效。
2-2.按材料和制造方法,常用机架分为铸造机架和焊接机架两类。
2-3.铸铁机架.在铸造和机械加工时会引起较大的内应力.为此应对其进行时效处理。
2-4.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整体断裂、过大的残余变形、零件的表面破坏和破坏正确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其中引起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腐蚀、磨损和疲劳。
2-5.机器的可靠度是指在规定的使用时间(寿命)内和预定的环境条件下,机器能够正常完成其功能的概率。
机器的可靠度取决于其组成零件或部件的可靠度。
第三章机械零件强度1,塑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塑性变形;脆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脆性破坏;不论何种金属材料在变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疲劳强度失效。
2,受静应力的45钢零件,在强度计算时应取材料的屈服极限作极限应力。
3,在交变应力中,应力循环特性是指(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值。
4,运用Miner理论分析对称循环的不稳定循环变应力时,若材料的持久疲劳极限为σ-1,计算时所考虑的应力幅σr应当是整个工作寿命期限内(大于σ-1)的应力幅。
5,零件疲劳强度设计时,在校核其危险截面处的强度时,发现该截面同时存在几个不同的应力集中源,其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应按(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中的最大值)选取。
6,在静强度条件下,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屈服极限σs),而脆性材料极限应力是(强度极限σb)。
7,若一零件的应力循环特性r=+0.5, σr=70N/mm2,此时σm为(210N/mm2),σmax为(280N/mm2),σmin为(140N/mm2)。
8,在任一给定循环特性的条件下,表示应力循环次数N与疲劳极限σrN的关系曲线称为(疲劳曲线(σ-N曲线)),其高周疲劳阶段的方程为(σr m N=σr m N0=C)。
9,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除材料性能,应力循环特性和应力循环次数N外,主要有(应力集中),(绝对尺寸)和(表面状态)。
10,材料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1=300N/mm2,循环基数N0=106,寿命指数m=9,当应力循环次数N=105时,材料的弯曲疲劳极限σ-1N=(387.5)N/mm2。
11,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零件,不仅可以产生(静)应力,也可能产生(变)应力。
12,在变应力工况下,机械零件的损坏将是(疲劳断裂),这种损坏的断面包括(光滑区和粗糙区)。
13,根据磨损机理,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接触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
14,一个零件的磨损大致可以分为(磨合)磨损,(稳定)磨损,(剧烈)磨损三个阶段,在设计或使用时,应力求(缩短磨合期),(延长稳定磨损期),(推迟剧烈磨损的到来)。
15,机械零件设计计算的最基本计算准则是(强度准则)。
16,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整体断裂),(表面破坏),(变形量过大)及(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17,机械零件的表面损坏形式主要有(磨损),(压溃),(接触疲劳)及(腐蚀)。
18,产品样机试验完成后,为使设计达到最佳化,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及(经济)评价工作。
19,新产品从任务提出到投放市场的全部程序一般要经过(调查决策),(研究设计),(试制)及(投产销售)四个阶段。
20,产品设计中的“三化”是指(标准化),(系列化)及(通用化)。
21,贯彻标准化的好处主要有(减少设计工作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增大互换性,便于维修);(为专业化生产创造条件)【举例】。
22,产品开发性设计的核心是(功能设计)及(结构)设计工作。
23,作用于机械零件上的名义载荷是指(根据额定功率计算出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F);而设计零件时,应按(计算载荷Fc)进行计算,它与名义载荷间的关系式为(Fc=KF)。
24,提高机械零件强度的主要措施有(合理布置零件,减小所受载荷),(均匀载荷分布,降低载荷集中),(选用合理截面),(减小应力集中)。
25,零件刚度的计算准则是(限制零件的弹性变形量不超过许用值)。
26,判断机械零件强度的两种方法是(判断危险截面处的最大应力是否小于或等于许用应力)及(判断危险截面处的实际安全系数是否大于或等于许用安全系数),其相应的强度条件式为(σ≤[σ])。
其相应的强度条件式为(Sσ≥[S]σ)。
27,机械零件的表面强度主要是指(表面接触强度),(表面挤压强度),(表面磨损强度)。
28,钢制零件的σ-N曲线上,当疲劳极限几乎与应力循环次数N无关时,称为(低周循环)疲劳;而当N<N0时,疲劳极限随循环次数N的增加而降低的称为(高周循环)疲劳。
29,钢制零件的σ-N曲线中,当N<N0时为(有限寿命)区,而当N≥N0时,为(无限寿命)区。
30,零件按无限寿命设计时,疲劳极限取疲劳曲线上的(水平线对应的)应力水平;按有限寿命设计时,预期达到N次循环时的疲劳极限表达式为()。
31,在校核轴危险截面处的安全系数时,在该截面处同时有圆角、键槽及配合边缘等应力集中源,此时应采用(其中最大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进行计算。
32,零件所受的稳定变应力是指(每次应力循环中,平均应力、应力幅及周期均不随时间变化的变应力),非稳定变应力是指(其中之一随时间变化的变应力)。
33,铁路车辆的车轮轴只受(弯曲)应力。
34,零件结构对刚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剖面形状,支承方式与位置及加强筋)。
35,设计零件时,为了减小界面上的应力集中,可采用的主要措施有(交接部分截面尺寸避免相差过大),(增大过渡曲线的曲率半径)及(增设卸载结构)。
36,提高表面接触强度的主要措施有(增大接触表面的综合曲率半径),(改变接触方式(点接触改为线接触)),(提高表面硬度),(提高加工质量),(适当增加润滑油的粘度)。
37,试说明变应力下安全系数公式中各代号的意义:Kσ表示(综合影响系数),表示(等效系数),(对称循环疲劳极限),表示(应力幅),表示(平均应力)38,公式表示(弯扭符合)应力状态下(疲劳)强度的安全系数。
39,钢的强度极限越高,对(应力集中)越敏感,表面越粗糙,(表面状态系数β)越低。
40,非稳定变应力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中的等效应力σ通常取等于(非稳定变应力中作用时间最长和(或)其主要作用的)的应力。
41,按摩擦状态不同,摩擦可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液体摩擦)。
42,按建立压力油膜的原理不同,流体润滑主要有(流体静力润滑),(流体动力润滑)及(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43,在(流体)润滑状态下,磨损可以避免,而在(边界)及(混合)润滑状态下,磨损不可避免。
44,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计算是在流体动力润滑基础上又计入的主要因素有(弹性变形)和(压力对粘度的影响)。
45,工业用润滑油的粘度主要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46,润滑油的粘度是度量液体(内摩擦大小)的物理量。
47,在(高速运转或载荷较小)的摩擦部位及(低温)工况下,宜选用粘度较低的油;在(低速运转或载荷较大)的摩擦部位及(较高温度)工况下,宜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48,边界摩擦润滑中,物理吸附膜适用于(常温、轻载及低速)工况下工作;化学吸附膜适用于(中等载荷、中等速度及中等温度)工况下工作;化学反应膜适用于(重载、高速及高温)工况下工作。
49,润滑剂中加入添加剂的作用是(改善炼制润滑剂的润滑性能,提高油的品质);常用的添加剂有(极压添加剂),(油性添加剂),(粘度指数添加剂),(抗蚀添加剂)。
50,对于金属材料的干摩擦理论,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是(粘着)理论。
51,根据简单粘着理论,当结点材料的剪切强度极限为τb,压缩屈服极限为σv的金属处于干摩擦状态时的摩擦力Fμ为(Aτb(A为实际接触面积)),摩擦系数μ=(τb/σv)。
52,两滑动表面所处的润滑状态,可近似按参数(膜厚比λ)进行判断,该参数的表达式为(λ=h min/(R v1+R v2)),当λ(>5)时,为流体润滑状态,当λ(1<λ<5)时,为混合润滑状态;当λ(≤1)时,为边界润滑状态。
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4-1.润滑油的粘度随油温的升高而降低(升高或降低),粘度可以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
第五章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1,对于铰制孔用螺栓,设计时应按剪切强度和挤压强度进行计算。
2,在螺纹联接中,当有一个被联接件太厚,并需要经常装拆时,宜选用螺钉联接方式。
3,在机械传动中,常见的啮合传动有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链传动和螺旋传动等。
4,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大)径,螺纹的升角是指螺纹(中)径处的升角。
螺纹的自锁条件为(螺旋升角小于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拧紧螺母时的效率公式为()。
5,螺纹联接常用的放松原理有(摩擦放松),(机械放松),(铆冲防松)。
其对应的放松装置有(双螺母),(开口销),(铆死、冲点)。
6,三角形螺纹主要用于(联接),而矩形,梯形和锯齿形螺纹主要用于(传动)。
7,标记为螺栓GB5782-86 M16X80的六角螺栓的螺纹是(三角)形,牙形角等于(60)度,线数等于(1),16代表(螺纹公称直径),80代表(杆长)。
8,用四个铰制孔螺栓联接两个半凸缘联轴器,螺栓均布在直径为200㎜的圆周上,轴上转矩为100N.M,每个螺栓的横向力为(250)N9,受预紧力Q P和工作拉力F的紧螺栓联接,如螺栓和被联接件刚度相等,预紧力Q P=8000N,在保证接合面不产生缝隙的条件下,允许的最大工作拉力F=(16000)N。
10,仅承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联接强度计算时,螺栓的危险截面上有(预紧力)和(摩擦力矩)载荷联合作用。
因此,在截面上有(拉伸)应力和(扭转切)应力。
11,若螺纹的直径和螺纹副的摩擦系数一定,则拧紧螺母时的效率取决于螺纹的(导程)和(牙型角)。
12,为了提高螺栓联接强度,防止螺栓的疲劳破坏,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减小(螺栓)刚度和增大(被联接件)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