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肠梗阻56例诊治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04.52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治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性疾病,老年人因其生理结构的特殊性致使是易患人群,本文分析现阶段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治方式,寻求更好的治疗手段。
标签:老年急性肠梗阻;诊治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是普外科常見疾病,老年人由于神经功能、传递功能减退,在病理生理上发生改变,反应迟钝[1],以及痛觉刺激性反应较差,常使肠梗阻体征不典型,易导致漏诊、误诊。
并且老年人本身在身体机能、代谢及对外界反应上有诸多改变,易合并其他多种疾病。
因此,老年性肠梗阻在病因表现及治疗上有其特殊性。
老年急性肠梗阻是尤为常见的一种外科多发病及常见病,有着发展迅速、病情多变以及病因复杂等多种特点,通常难以准确的估计病因,非常容易导致误治及误诊的发生。
为了提高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诊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老年急性肠梗阻120例患者,其中,38例女性患者,82例男性患者;患者年龄61~75周岁,平均年龄67.2周岁;患者的病程为8h~5d。
本研究中的12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都呈现出程度不同的肠梗阻症状,如排气排便停止、阵发性腹痛及腹胀等,经过X线检查可知,有气液面和肠胀气等不良症状。
120例患者中,合并8例慢性支气管肺炎,12例肾功能不全,12例糖尿病,22例脑梗死,24例高血压,26例冠心病,36例低蛋白血症,其中,84例患者合并1种及以上疾病。
1.2方法按照临床体征和就诊症状加以初步确诊以后,对120例均进行血常规检查、肠镜检查、B超检查和腹部立卧位平片检查,X线平片显示场曲扩大及积气,并且有着多个阶梯性状的液面。
36例患者出现腹膜刺激征,12例患者有淡血性及血性液体,6例患者有浑浊性液体,其余的患者都出现浑浊的淡黄色渗出液。
经结肠镜检术,术前10例患者确诊为恶性肿瘤[3]。
老年急性肠梗阻65例诊治分析【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总结10年收治的65例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按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分布为:肠粘连26例,占40.0%;肠肿瘤24例,占36.9%;腹外疝10例,占15.4%;肠扭转4例,占6.2%;肠套叠1例,占1.5%。
术后并发症12例,占18.5%。
死亡2例,占3.1%。
结论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为肠粘连,肠肿瘤和腹外疝也占相当的比例;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治疗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随着人均寿命的逐年提高,需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加,老年人肠梗阻病情发展快,治疗效果较差,因此如何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减少并发症,仍是外科需要讨论的问题。
本文回顾10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65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病因及报告处理过程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0例,女25例,年龄60~75岁,平均65.5岁,其中肠绞窄14例,占21.5%,梗阻并穿孔6例,占9.2%,并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肺部疾病共13例,占20.0%。
1.2 病因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术中发现按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分布为:肠粘连26例(40.0%),肠肿瘤24例(36.9%),腹外疝10例(15.4%),肠扭转4例(6.2%),肠套叠1例(1.5%)。
其中肠肿瘤包括直肠癌5例,结肠癌17例(左半结肠癌11例,右半结肠癌5例,横结肠癌1例),胃癌小肠转移1年,结肠恶性淋巴瘤1例。
腹外疝包括腹股沟斜疝7例,股疝3例,其中嵌顿疝8例。
肠扭转包括乙状结肠扭转3例,横结肠扭转1例,其中扭转并穿孔1例。
1.3 手术方式肠肿瘤行根治术15例,姑息切除6例,短路手术1例,单纯造瘘2例;肠粘连行粘连松解术22例,肠排列4例;疝患者中行肠切除吻合4例,肠扭转中有3例行肠切除吻合。
53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回顾性分析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急性肠梗阻越来越多见。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肠梗阻53例,现就其病因及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3例,其中男31例(58.5%),女22例(41.5%),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71.8岁。
梗阻原因:肠肿瘤26例,肠粘连18例,嵌顿疝7例,肠扭转1例,长时间便秘所致肠梗阻1例。
并存有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例,心血管疾病4例,肝硬化腹水1例,同时有2种或以上并存病者3例。
1.2 治疗方法53例患者中手术治疗49例,其中40例行急诊手术。
4例行保守治疗,均系肠粘连所致,主要措施为禁食,胃肠减压,抗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及中药灌肠等。
26例肠肿瘤者16例行肿瘤根治术,7例行姑息性肿瘤切除,3例行短路或造瘘手术。
14例肠粘连手术者10例行粘连松解,4例行肠切除。
7例嵌顿疝,5例行疝修补,2例行肠切除加肠吻合。
1例肠扭转行肠管复位术。
1例粪块阻塞于乙状结肠所致肠梗阻者由于年龄大,梗阻时间较长,局部肠管血供欠佳,予切除乙状结肠,取尽粪块后行一期肠吻合,并行横结肠双腔造瘘。
2 结果本组4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均治愈。
49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其中切口感染或裂开2例,肺部感染4例,心功能不全1例,肠瘘1例,治愈48例,1例因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3 讨论3.1 病因老年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疾病, 其病因复杂,McEntee等[1]认为疝和腹内恶性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多见于老年人。
周伦强等[2]报道,以恶性肿瘤、腹部疝为肠梗阻的主要病因。
本组资料表明,引起老年人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肠肿瘤(49.1%),肠粘连(34%),嵌顿疝(13.2)%。
病因结构发生变化原因是由于近年来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故老年人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逐渐上升。
老年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口不断增多,老年性肠梗阻成为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但常因误诊误治导致严重后果;另外老年患者生理上的衰退也导致合并疾病多,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病死率高。
因此,正确处理老年性肠梗阻,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老年性肠梗阻治疗的关键。
结合本院10年来收治的老年性肠梗阻患者和国内的文献就其特点和治疗体会作一论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病例186例,男134例,女52例;完全性肠梗阻108例,不完全性肠梗阻78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86例,肠肿瘤64例,便秘性肠梗阻18例,腹外疝嵌顿11例,其他7例。
同时老年人生理功能、免疫功能下降,各种老年性并发病的增多,构成老年性肠梗阻病因的复杂性。
国内文献报道[1]的病例中肠粘连占47.21%、肠肿瘤占32.15%、腹外疝占12.24%、便秘占2.54%、肠扭转占2.77%、肠套叠占1.29%、肠外占位占0.37%、阑尾脓肿占0.23%、其他比如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钡餐、肠堵塞、柿石、克隆氏病等也有一定的比例。
1.2 临床资料:本院收治的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腹膜炎体征,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平片有液气平面,B 超或CT提示肠道占位,纤维结肠镜不但明确诊断还可明确性质。
1.3 治疗:我院对于收治的186例老年性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43例,均给予胃肠减压、灌肠、补液、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抗生素,加强胃肠外的营养,以及中医中药的应用;另外14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肠切除63例,小肠切除12例,1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小肠切除仅留80 cm;右半结肠肿瘤切除18例,均行一期回肠与横结肠吻合术;左半结肠肿瘤切除29例,除了7例术前给予完善的肠道准备行一期吻合外,其余均行结肠的单腔或双腔造瘘术;2例乙状结肠扭转坏死一期行造瘘术,2例粪石梗阻致肠坏死穿孔一期亦行造瘘术;肠粘连松解79例,其中肠内支架排列术10例;放弃治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