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历(学位)呈报审批表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干部学历(学位)更改呈报审批表
说明
一、“现学历(学位)”是指本次“拟更改学历(学位)”前最高的学历(学位)。
目前
省市教育部门认定学历实行收费管理,请各单位填写学历更改审批表一式二份,所在单位盖章,附学历(学位)复印件和身份证复印件,2001年以前的国民教育学历一律送省教育厅盖章(带原件),2001年以后的国民教育学历一律送市教育局盖章。
党校的学历:研究生学历(学位)送省委党校盖章。
专科和本科一律到市委党校盖章。
然后,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送组织人事部门下发更改学历的通知。
二、呈报学历学位所需材料:
1、在职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认定:①报考登记表;②学籍登记表;③成
绩记载表;④毕业生登记表;⑤学历(学位)证书和身份证复印件。
2、申请硕士学位认定:①成绩登记表;②学位申请表;③英语全国统考合格证书;④
综合课全国统考合格证书;⑤学位证书和身份证复印件。
三、此表一式二份(档案存一份、审批机关一份)。
2023年最新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中学历的认定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中学历的认定根据省委组织部《全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鄂组通【2023】93号)精神,重点核查干部三龄二历一身份情况。
针对干部学历学位,要求干部在职攻读的学历、学位需要到省教育厅进行审核认定。
关于学历学位认证有关情况说明如下:全日制教育和在职教育的区分,认定为全日制学历要同时满足如下四条:1、参加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取得学籍。
2、采取全天在校学习。
3、学习期间须与原工作单位脱离劳动关系或聘用关系,个人档案工资关系等均已转入培养院校。
4、毕业统一颁发学历学位,并重新派遣工作单位。
二、在职学历学位认定的基本程序1、填写《干部学历(学位)呈报审批表》一式三份,并到人事处审核盖章。
2、由干部本人将个人相关学历学位认证材料和《干部学历(学位)呈报审批表》一并报送省教育厅进行审核认定。
3、将认证结果和一份《干部学历(学位)呈报审批表》提交人事处归档。
今后,凡未经审核同意更改干部学历、学位的有关材料一律不得归入干部本人档案。
凡在职取得的学历学位,必须按照规范程序审核认定,否则不予承认。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中学历的认定干部在参加工作之前所取得的学历学位,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学历学位的有关规定,属于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按全日制教育掌握;其它情况,一般按在职教育掌握。
干部在参加工作之后所取得的学历学位,按全日制教育掌握的,一般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入学、达到入取分数线、经省级招办批准录取;(2)学习期间采取全天在校学习方式(即全脱产学习);(3)学习期间须与原单位脱离工作关系和工资关系,转递本人档案;(4)毕业时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并重新派遣。
否则,一般按在职教育掌握。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中学历的认定干部档案审核的一般方法是:先依据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作为现在工作中使用的干部相关信息,再到涉及该信息的材料中反查核对,比照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的信息是否与材料的记载一致,不一致要做好记录并作核实处理,差缺的材料要进行补充。
党政领导干部文化程度的确认及学历、学位管理的有关规定中央组织部在2002年4月印发的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填写说明中,对学历、学位的填写和认定作出了规范。
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中,“学历学位”栏分为全日制教育和在职教育两类。
填写的具体要求是:(1)“学历”应填写接受相应教育的最高学历。
各类成人高等院校毕业生,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认可的部门、单位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接受党校教育的,以各级党校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
不能随意填写“相当XX学历”。
(2)“全日制教育”栏填写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最高学历;“在职教育”栏填写以其他学习方式获得的最高学历。
“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填写与学历相对应的毕业院校、系和专业。
(3)在党校学习获得学历的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国民教育学历,其中: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填入“全日制教育”栏;通过在职学习获得的,填入“在职教育”栏。
另一类是党校学历,均填入“在职教育”栏,并在研究生、大学或大专学历前加“中央党校”或“省(区、市)委党校”。
(4)1970一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前入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填写“大学普通班学历”。
(5)接受学历教育“结业”或“肄业”的,应予注明,如:大学结业、研究生肄业等。
(6)高中及以下学历,“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不填写。
(7)获得学历同时也获得学位的,应同时填写,并写明何学科学位。
如,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了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就在“全日制教育”栏中填写“大学理学学士”。
(8)获得学历但没有学位的或以同等学历攻读并获得学位的,按获得的学历或学位如实填写。
如果一个人同时有这两种情况,且分别为其最高学历、学位,则这两种情况均填写。
如,通过在职学习,先获得研究生学历(没有学位),后又以同等学历攻读学位,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则在“在职教育”栏中填写“研究生经济学硕士’(在一栏中分两行填写),“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相对应的要将两个毕业院校、系及专业填入。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的通知组通字[2002]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党组(党委):现将重新修订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印发给你们。
今后,凡向中央呈报中央管理干部职务任免的请示以及向中央报送干部任免的备案报告,均须填写新修订的《干部任免审批表》。
呈报干部任免材料一律使用16开型(184mm×260mm)规格用纸。
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管理的干部,在办理职务任免时使用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可参照我部印发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的内容进行修改。
我部以前印发的《干部任免审批表》,自接到本通知之日起停止使用。
附件:1、干部任免审批表(式样)2、《干部任免审批表》填写说明中共中央组织部2002年4月12日干部任免审批表附件2:《干部任免审批表》填写说明呈报中央管理干部的职务任免和向中央报送干部任免备案报告,均应按要求填写《干部任免审批表》。
《干部任免审批表》要逐项认真填写,不能遗漏。
所填内容要准确无误。
“姓名”栏中填写户籍登记所用的姓名。
少数民族干部的姓名用字要固定,不能用同音字代替。
“出生年月(岁)”栏中填写出生年月和年龄。
年龄是计算到当月的实足年龄;换届时,提名候选人的年龄应按召开换届会议的时间计算。
“民族”栏中填写民族的全称(如汉族、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不能简称“汉”、“回”、“鲜”、“维”等。
“籍贯”栏中填写祖籍所在地。
“出生地”栏中填写干部本人出生的地方。
“籍贯”和“出生地”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填写,要填写省、市或县的名称,如“辽宁大连”、“河北盐山”。
直辖市直接填写市名,如“上海”、“重庆”等。
“入党时间”栏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
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需在“入党时间”栏内注明民主党派名称或注明无党派,如“民建”、“九三”、“无党派”等,不填写加入民主党派的时间;加入多个民主党派的,须如实填写,如“民建、民盟”。
干部学历更改呈报审批表
说明
一、更改学历(学位)呈报审批程序:
“现学历(学位)”是指本次拟更改学历(学位)前最高的学历(学位)。
填写学历(学位)更改呈报审批表一式二份,由所在单位盖章后分别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盖章,附学历(学位)证件复印件和身份证复印件(2001年以前的在职国民教育学历和所有在职学位更改呈报审批表一律送省教育厅盖章,带原件;2001年以后取得的在职国民教育学历一律送市教育局盖章);党校学历:研究生学历(学位)送省委党校盖章。
专科和本科一律到市委党校盖章。
然后送交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下发更改学历(学位)通知。
二、呈报学历(学位)所需材料:
1、在职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认定:①报考登记表;②学籍登记表;
③成绩记载表;④毕业生登记表;⑤学历(学位)证书和身份证复印件。
2、申请硕士学位认定:①成绩登记表;②学位申请表;③英语全国统考合格证书;
④综合课全国统考合格证书;⑤学位证书和身份证复印件。
三、此表一式二份(个人档案存一份、审批机关一份)。
学历、学位认定表
学历学位认定表填写格式和方法:
○3格式例:“1980.08”
○4格式例:“1980.08”
○5根据实际选填“中共党员”“群众”,民主党派人士填党派简称
○6学历学位认定时个人所处单位及职务
○7“中专毕业”“高中毕业”“大学专科毕业”“大学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8“学士”“硕士”“博士”
○9“函授大专/本科毕业”“自考专科/本科毕业”“省委党校函授大专毕业”“省委党校脱产/在职本科毕业”“中央党校函授本科毕业”“省委党校脱产/在职研究生毕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网络教育专/本科毕业”“业余专/本科毕业”
○10“XX学士”“XX硕士”“XX博士”
○11格式例:“X年X月X学校X专业毕业”
○12-○16参照○7-○11填写
○18与○12填写内容一样
○19与○13填写内容一样
○20与○14填写内容一样
○21与○15填写内容一样
○22县直单位县级领导干部由本单位领导或分管领导签“同意呈报”,盖本单位公章;县(市、区)县级领导干部由干部所在县(市、区)委组织部长签“同意呈报”,盖县(市、区)委组织部章。
○23由县委组织部认定、签字、盖章。
2024年干部档案核查和学历认定细那么实用干部档案核查和学历认定细那么篇一标准化、制度化是做好干部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全省推行干部档案目的管理的总体要求,坚持早起步、高标准的原那么,确定了“市委组织部先行带动,县市区委组织部树立样板,全市推进整体达标”的三步走目的,出台了《长治市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的管理施行意见》、《长治市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施行意见》等五个文件;编辑了《干部人事档案目的管理等级申报资料及范例汇编》;建立了全市干部人事档案网上联络平台,加强对管档人员的业务指导;严格了检查验收程序,边检查边整改,加快了达标进度。
截止目前,我市44个500卷以上的管档单位中,到达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目的管理一级标准的24个,到达二级标准的8个。
全省干部人事档案目的管理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干部人事档案目的管理等级申报资料及范例汇编》一书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选好用好管好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
理论证明,充分发挥干部档案管理功能,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这方面,我们做到了严把“三关”:一是严把干部档案任前审核关。
为了有效防止和抑制“问题档案”造成的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我们变“任后接收”为“任前把关”,实行了干部档案任前审核制度。
对拟提拔任职的市管干部进展考察时,由市委组织部档案主管科室负责档案任前审核,对材料的真实完好性逐一审核、严格把关。
凡未经审核,或材料严重涂改,或因缺少重要原始根据材料和材料虚假无法查清的,一律不提交部务会。
近年来,因涂改档案中的出生时间,2名正处级干部被公开查处;1名副县长人选被取消任职资格;16名团职军转干部在量化考核中扣分。
二是严把干部档案转递入口关。
实行了新任干部档案报送和通报制度,制定了《新任市管干部档案评分标准》,从报送时间、审核和整理等方面确定了评分工程及标准,设置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标准新任干部档案的入口管理;对涂改造假或未按政策认定的干部档案不予接收,并限期整改,同时逐一记录涂改情况,经组织确认后装入干部档案正本;年终视报送情况进展通报。
《干部任免审批表》填表说明中组发[2014]9号1、“姓名”栏中填写户籍登记所用的姓名,少数民族干部的姓名用字要固定,不能用同音字代替。
2、“出生年月(岁)”栏中填写出生年月和年龄。
年龄是计算到当月的实足年龄。
3、“民族”栏中填写民族的全称(如汉族、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不能简称“汉”、“回”、“鲜”、“维”等。
4、“籍贯”栏中填写祖籍所在地。
5、“出生地”栏中填写干部本人出生的地方。
“籍贯”和“出生地”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填写,要填写省、市或县的名称,如“浙江杭州”、“浙江余姚”。
直辖市直接填写市名,如“上海”、“重庆”等。
县或县级市改市辖区的,填写该市的名称,如黄岩市已改为台州市所辖区,则填写“浙江台州”。
6、“入党时间”栏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
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需在“入党时间”栏内注明民主党派名称或注明无党派,如“民建”、“九三”、“无党派”等,不填写加入民主党派的时间;加入多个民主党派的,须如实填写,如“民建、民盟”。
是民主党派成员又是中共党员的,在填写党派名称的同时,还要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
“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要如实填写,不能随意更改。
年份一律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一律用2位数字表示,如“1972.05”。
7、“健康状况”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填写“健康”、“一般”或“较差”;有严重疾病、慢性疾病或身体伤残的,要如实简要填写。
8、“照片”栏中打印彩色照片。
9、“专业技术职务”栏中,填写主管部门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
10、“熟悉专业、有何专长”栏中填写干部所熟悉的工作业务及专长。
11、“学历学位”栏分为全日制教育和在职教育两类。
填写的具体要求是:(1)“学历”应填写接受相应教育的最高学历。
各类成人高等院校毕业生,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认可的部门、单位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接受党校教育的,以各级党校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
不能随意填写“相当××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