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 同步练习(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35.50 KB
- 文档页数:10
最新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单元试卷(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
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
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
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
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
政府投入之大,官员级别之高,出访时间之长,在日本乃至亚洲国家与西方世界交往的历史上,都可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
明治政府的这个重要举措,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命运。
——摘编自《大国崛起·百年维新》解说词(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改变了日本命运”的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明治维新。
(2)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明治天皇于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教育,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改变了日本命运”的历史事件是明治维新。
(2)依据以上材料“明治政府的这个重要举措,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命运”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提炼的观点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1853年,美国的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让日本这一个封建国家面临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为了改变困境,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天皇于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教育,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所以我的观点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最新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探究问题。
材料一南北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奴隶制度,代表北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资产阶级战胜了落后的南部种植园奴隶主集团,政权从种植园奴隶主手中转移,为资产阶级所掌握。
这种战争的结局及战争中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方案,废除了南部的奴隶制,为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式”道路,亦即建设资本主义农场开辟了广的前途。
材料二 1862年5月20日,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规定:凡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都可在西部地区领取160英亩的土地,只要交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
在宅地上连续耕种5年,土地即归个人所有。
《宅地法》颁布后的三十年间,西部大量荒芜的、闲置的、无主的土地得到了开垦。
1850—1900年间,耕地面积从原有的2.93亿英亩增加到8.38亿英亩。
1863年1月1日,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消灭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在南部农业中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美国南北战争中,失去了众多青壮劳动力,因此,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显得不足,促使美国劳动人民积极引进和发展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高道兰《论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1)据材料一,指出南北战争使美国发生了哪些变化?(2)据上述材料,探究“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1)废除了南部奴隶制;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2)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美国西部领土的开发(或促进了美国耕地面积的增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推动了美国农业现代化(或推动了美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这种战争的结局及战争中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方案,废除了南部的奴隶制”可归纳出废除了南部奴隶制;根据“为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式’道路,亦即建设资本主义农场开辟了广的前途。
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达标试题(附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殖民者侵略的脚步,于是亚非拉掀起了一系列的反侵略斗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1853年,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
十年前,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相反不同的是,19世纪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
——(美)史兹·墨菲(亚洲史)材料三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
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
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
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材料四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请举出1857年英国在亚洲进行殖民统治时引发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是哪个国家?日本的什么事件“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3)材料三中的“日清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此次战争后,“日清战争”的“清”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是什么?(4)材料四这里的“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是指什么事件?【答案】(1)名称:印度民族大起义(2)国家:美国;事件:明治维新(3)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变革:戊戌变法(4)国家:西班牙、葡萄牙;事件:新航路开辟【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7年英国在亚洲进行殖民统治时引发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是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英国的殖民势力。
最新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复习同步训练(附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近代日本曾经像中国一样被西方国家欺凌,但当今的日本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由被欺凌到成为强国,日本走出了一条改革自强的发展道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材料二 30年前(注:1865年),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厥能免于垂危”,可是最终日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原因是清楚的。
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
今天大清王朝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国家才可相安,否则难免败亡!——摘编自王芸生编《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二册)(1)两则材料都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其中日本“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从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改革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明治维新,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
(2)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详解】(1)依据两则材料“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都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其中日本“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重大举措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
(2)依据以上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结合材料“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和“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专项试题(附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殖民者侵略的脚步,于是亚非拉掀起了一系列的反侵略斗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1853年,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
十年前,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相反不同的是,19世纪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
——(美)史兹·墨菲(亚洲史)材料三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
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
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
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材料四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请举出1857年英国在亚洲进行殖民统治时引发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是哪个国家?日本的什么事件“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3)材料三中的“日清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此次战争后,“日清战争”的“清”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是什么?(4)材料四这里的“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是指什么事件?【答案】(1)名称:印度民族大起义(2)国家:美国;事件:明治维新(3)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变革:戊戌变法(4)国家:西班牙、葡萄牙;事件:新航路开辟【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7年英国在亚洲进行殖民统治时引发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是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英国的殖民势力。
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练习题(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史料鉴别)材料一就性质而言,史料有原始史料(当时留下的事物、文件、记录、日记、当事人的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撰述史料(根据原始史料撰写的历史著作,如《春秋》、《史记》等) ;依据载体的不同,史料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声像史料、数字化史料等类型。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阅读下列史料,并依据材料一,进行判断。
(1)上述史料中,属于原始史料的是__________;属于撰述史料的是___________。
(史料运用)材料二口述史料,不仅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补充,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例如,口述史提倡创立平民化的历史,让不掌握话语霸权的人们,包括社会底层的百姓、少数裔族群和妇女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能性,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并因此构成历史的一部分。
此外,口述史具有特有的“个人性”,重视从个人的角度来体现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认识。
但是,口述中往往会有太多或有意,或无意的记忆失误,也会有有意的、无意的谎言。
因此,使用史料过程中,需要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
——摘编自定宜庄《口述史料的独特价值与史料的整理鉴别》(2)某校研学小组搜集了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作品《亚伯拉罕·林肯自述》,其中涉及到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内容。
请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其作为研究美国内战的资料,具有哪些局限性? 应该如何弥补?【答案】(1)属于原始史料的是①③⑤⑥(答对4项)属于撰述史料的是④(2)局限性:记忆失误;主观编造;个人认识局限 (答任意两点)弥补: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
【解析】【详解】(1)依据上述史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原始史料的是①③⑤⑥;属于撰述史料的是④。
(2)依据材料二“口述中往往会有太多或有意,或无意的记忆失误,也会有有意的、无意的谎言。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解析)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近代日本曾经像中国一样被西方国家欺凌,但当今的日本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由被欺凌到成为强国,日本走出了一条改革自强的发展道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材料二 30年前(注:1865年),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厥能免于垂危”,可是最终日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原因是清楚的。
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
今天大清王朝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国家才可相安,否则难免败亡!——摘编自王芸生编《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二册)(1)两则材料都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其中日本“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从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改革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明治维新,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
(2)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详解】(1)依据两则材料“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都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其中日本“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重大举措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
(2)依据以上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结合材料“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和“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最新人教九年级历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材料一:1861年3月,他在就任总统时说:“任何一个州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做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都是不容分裂的。
”材料二: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
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什么问题造成了美国南北矛盾的加剧?(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于联邦政府颁布的哪一法律文件?之后又颁布了哪一个法律文件宣布奴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这两个文件的颁布给当时的内战带来怎样的影响?(3)有人说,美国内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答案】(1)林肯;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奴隶制的存废。
(2)《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农民和黑人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同意;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解析】【详解】(1)据材料“任何一个州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做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都是不容分裂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林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奴隶制的存废造成了美国南北矛盾的加剧。
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迫切需要废除奴隶制。
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发达,需要大量奴隶劳动,反对废除奴隶制。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同步练习题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崛起,“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利用日趋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1905年,分别于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1636-1912)与沙皇俄国(1721-1917)因而跻身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材料三日本的发展,对比其他亚洲国家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可惜天性喜冒险的岛国精神最终导致了它的灭亡。
从中日战争,到日俄战争,日本就像一个赌徒,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赌博中获取了暴利,最终把赌博当作终生职业的日本在二战中难以延续之前的好运,身死道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日本当时发展遇到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日本是如何快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
(3)综上所述,谈谈日本在近代发展的进程中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1)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外来侵略带来民族危机。
(2)改革(明治维新)和对外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或日俄战争)。
(3)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和平发展,和平崛起【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内容可知,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据“黑船事件”可知,外来侵略带来民族危机。
1853年,美国人佩里率四艘军舰叩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
(2)根据材料二“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崛起,‘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可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根据“更在1895年以及1904—1905年,分别于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1636-1912)与沙皇俄国(1721-1917)因而跻身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历史】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复习试题(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红色风暴的起源: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国》一书中作者写道: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在自己任期内锐意改革和进取,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
……彼得大帝不仅造就了一个时代,而且成就了一个欧亚大帝国。
彼得大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后来者做出了深邃的明嘱和暗喻。
材料二(1)材料一中,为何对彼得大帝给予如此高的评价?请你结合史实说明。
材料二反映了与彼得大帝相关的什么事件?材料三 19世纪中叶俄国、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1861年俄国、英国、德国铁路里程对比表(2)你从材料三中得出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这与彼得大帝的关系。
材料四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分到一份土地,但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其中,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以有息债券的形式代付,农民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向政府还清。
据统计,到1910年农民还清政府贷款时,付出的赎金高达20亿卢布。
(3)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领导人是谁?这一事件是什么性质的改革?(4)某学者认为,这一事件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在材料四中找出相关证据。
【答案】(1)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材料二图l反映了彼得一世改革中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图2反映了彼得大帝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2)19世纪中叶,俄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
在彼得大帝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同意。
“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付出的赎金高达20亿卢布”【解析】【分析】【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在自己任期内锐意改革和进取,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
最新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同步练习(附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史料鉴别)材料一就性质而言,史料有原始史料(当时留下的事物、文件、记录、日记、当事人的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撰述史料(根据原始史料撰写的历史著作,如《春秋》、《史记》等) ;依据载体的不同,史料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声像史料、数字化史料等类型。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阅读下列史料,并依据材料一,进行判断。
(1)上述史料中,属于原始史料的是__________;属于撰述史料的是___________。
(史料运用)材料二口述史料,不仅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补充,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例如,口述史提倡创立平民化的历史,让不掌握话语霸权的人们,包括社会底层的百姓、少数裔族群和妇女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能性,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并因此构成历史的一部分。
此外,口述史具有特有的“个人性”,重视从个人的角度来体现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认识。
但是,口述中往往会有太多或有意,或无意的记忆失误,也会有有意的、无意的谎言。
因此,使用史料过程中,需要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
——摘编自定宜庄《口述史料的独特价值与史料的整理鉴别》(2)某校研学小组搜集了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作品《亚伯拉罕·林肯自述》,其中涉及到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内容。
请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其作为研究美国内战的资料,具有哪些局限性? 应该如何弥补?【答案】(1)属于原始史料的是①③⑤⑥(答对4项)属于撰述史料的是④(2)局限性:记忆失误;主观编造;个人认识局限 (答任意两点)弥补: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
【解析】【详解】(1)依据上述史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原始史料的是①③⑤⑥;属于撰述史料的是④。
(2)依据材料二“口述中往往会有太多或有意,或无意的记忆失误,也会有有意的、无意的谎言。
因此,使用史料过程中,需要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其作为研究美国内战的资料,具有的局限性是记忆失误;主观编造;个人认识局限;应该在使用史料过程中,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弥补不足。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培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从1875年—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
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三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将明治维新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1)材料一中叙述“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三中任选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开始走向近代化。
(2)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
日本由此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成功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大权旁落,幕府掌握国家政权;维新后,天皇亲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三种观点任选一种,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可知,材料一中叙述“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其中的原因是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开始走向了近代化。
(2)依据材料二“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可得出向西方各国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把学习西方文化与保留民族传统相结合。
(3)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三中任选一种观点,阐明对它的理解,有理有据即可。
如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
日本由此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成功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大权旁落,幕府掌握国家政权;维新后,天皇亲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崛起,“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利用日趋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1905年,分别于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1636-1912)与沙皇俄国(1721-1917)因而跻身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材料三日本的发展,对比其他亚洲国家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可惜天性喜冒险的岛国精神最终导致了它的灭亡。
从中日战争,到日俄战争,日本就像一个赌徒,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赌博中获取了暴利,最终把赌博当作终生职业的日本在二战中难以延续之前的好运,身死道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日本当时发展遇到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日本是如何快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
(3)综上所述,谈谈日本在近代发展的进程中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1)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外来侵略带来民族危机。
(2)改革(明治维新)和对外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或日俄战争)。
(3)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和平发展,和平崛起【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内容可知,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据“黑船事件”可知,外来侵略带来民族危机。
1853年,美国人佩里率四艘军舰叩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
(2)根据材料二“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崛起,‘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可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根据“更在1895年以及1904—1905年,分别于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1636-1912)与沙皇俄国(1721-1917)因而跻身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可知,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走上侵略道路,1894年对我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对俄国发动侵略战争。
(3)根据材料二可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促进了国家的发展,日本对外发动战争,最终在二战中战败,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等。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日本的发展的相关内容。
4.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17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借经商贸易之名,以掠夺性的剥削来压榨印度人民,以武力来蚕食和霸占印度国土。
印度民众对立情绪不断增长,终于爆发了大起义。
1857年5月10日,起义首先在密拉特爆发。
各地士兵和民众纷纷响应,不到4个月,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几乎整个北印度。
起义势力以德里、坎普尔和勒克瑙为三大中心。
图二: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在拉丁美洲的残暴统治和大肆掠夺,引起当地除欧洲白人以外的所有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并由此引发了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独立运动181 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独立斗争。
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队,不屈不挠,英勇作战,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1)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2)根据文字介绍分别写出印度和拉丁美洲人民反抗的殖民国家。
(3)以上图文介绍反映出起义的性质是什么?【答案】(1)可从起义原因、起义时间、殖民国家、领导人、起义地点(起义中心)、起义结果等方面回答。
(2)英国、西班牙(3)民族解放运动【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可以获得起义的起义原因、起义时间、殖民国家、领导人、起义地点(起义中心)、起义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民族大起义反对的殖民国家是英国,英国对印度进行了残酷的殖民掠夺,激起了印度全国上下的反抗;拉丁美洲人民反抗的殖民国家是西班牙,拉丁美洲除了巴西是在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他地方主要是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开采金银,经营种植园,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后来,当地土生白人也对殖民统治下的掠夺极为不满,因此爆发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3)依据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印度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拉丁美洲人民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他们的目的就是摆脱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或者说民族解放,因此,它们都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
5.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材料二1861年改革前,俄国不同阶级、派别提出的部分改革方案——摘编自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哪个派别的方案在1861年改革中基本得到体现?写出该派别方案与1861年改革内容的两点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