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五年级美术重点知识点总结一、色彩五年级美术课程中,色彩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在学习色彩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包括主要颜色的名称、颜色的基本性质和色彩的搭配原则等。
此外,学生还要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情感和情绪,以及如何在绘画作品中合理地运用色彩。
1. 主要颜色主要颜色是指红、黄、蓝三种颜色,它们是其他颜色的基本成分。
学生需要了解主要颜色的名称、颜色特点和在绘画作品中的应用。
2. 次要颜色次要颜色是指由两种主要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包括橙色(红+黄)、绿色(蓝+黄)和紫色(红+蓝)。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混合这些颜色,并在绘画作品中进行运用。
3. 色彩的搭配原则在学习色彩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了解色彩的搭配原则,包括对比色、相近色、冷暖色等搭配原则。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色彩,使绘画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表现力。
4. 色彩的表现力除了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之外,学生还要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情感和情绪。
在这方面,老师可以通过音乐、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欣赏,帮助学生理解色彩的表现力,并在绘画作品中进行运用。
5. 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应用最后,学生还要学习如何在绘画作品中合理地运用色彩。
这包括掌握不同色彩的使用技巧,如何使色彩更加生动和立体,以及如何根据绘画题材合理地选择色彩等。
二、造型在五年级美术课程中,造型是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造型知识,包括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以及如何使用造型技巧来表现物体的外观和结构。
1. 平面造型平面造型是指在纸面上进行造型创作,通过线条、形状、质地等元素的组合,来表现物体的外观和结构。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元素进行造型创作,并了解不同的造型技巧,比如透视、光影等。
2. 立体造型立体造型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造型创作,通过雕塑、立体绘画等形式来表现物体的外观和结构。
在学习立体造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运用空间感、体积感等技巧,使作品更加立体和逼真。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理论知识归纳整理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理论知识一、填空1、1953年,XXX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他的诗、书、画、印和人品都堪称五绝。
他的作品包括《牵牛花蜻蜓》、《芋魁青蛙》、《秋瓜秋虫》等。
2、西班牙画家XXX是立体主义画派的创始人。
他将人物的正面和侧面像组合在同一幅作品中。
代表作品有《格尔尼卡》、《亚威农少女》、《坐着的女人》、《陶艺作品》等。
3、以法国人XXX为代表的画派被称为稚拙派。
4、画种包括中国画、油画、水粉画、年画等。
5、笔触的运用有排、点、摆等。
6、荷兰画家凡.高的油画《星月夜》色彩绚丽,笔触奔放。
7、新印象派又叫点彩派,其代表人物有修拉、XXX、XXX等。
8、在一种颜色中调入白色或黑色,可以使色彩发生深浅变化。
这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
9、色彩会使人产生冷暖的联想。
红、橙、黄色使人联想到太阳和火焰等热烈、温暖的物象,称为暖色;而蓝色、紫色会使人联想到海水、冰雪等寒冷、宁静的场面,称为冷色。
10、红——绿,黄——紫,橙——蓝互为补色。
红色——橙色,绿色——蓝色,红色——紫色,黄色——绿色在一起给人柔和的感觉。
11、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12、线描即单纯地用线画画。
线条有长短、粗细、区直、疏密、轻重、刚柔和韵律的变化。
13、三原色是红、黄、蓝。
14、书包主要由书包主体、小袋子、背带、搭扣等附件组成。
15、任何物体都可以用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四类基本形体概括。
16、红色——禁止标志;黄色——警示色;绿色——提示标志、道路通行和安全通道、机器启动级安全信号均用绿色。
17、肩、腰、围度和底边的变化都会影响一件衣服的廓形。
18、巧妙构思单元形,用压、折、剪、刻的方法制作折纸作品。
19、搭配对比色,可使画面显得鲜艳、明亮。
以红与绿为例,在配合时只要改变其中一方的面积大小,就会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20、有时在一方颜色中加入黑或白色,使色彩的明度、纯度发生变化,也会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美术知识点五年级下册小学美术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通常会涵盖以下几个知识点:一、色彩知识色彩是美术中的重要元素,五年级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包括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混合、色彩的对比和色彩的情感表达等。
通过色彩的练习,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二、线条与形状线条和形状是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线条的表达方式,如直线、曲线、折线等,以及它们在画面中的运用。
同时,学生还要学习如何通过组合基本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来创作图案和画面。
三、构图技巧构图是美术创作中的关键步骤。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平衡画面,如何安排主体和背景,以及如何运用视觉焦点来引导观众的视线。
通过构图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作品的视觉效果。
四、绘画技法五年级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法,如水彩画、水粉画、油画棒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特性,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材料来创作作品。
五、艺术欣赏艺术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包括中国传统绘画、西方古典绘画以及现代艺术等。
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六、创意思维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自由创作。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艺术与生活将艺术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艺术是如何来源于生活,又如何服务于生活。
例如,通过设计简单的生活用品,如书签、贺卡等,让学生体验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结语美术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美术的世界里找到乐趣,发展自己的特长。
五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第一课巨匠童心1:齐白石(1864--1957)是我国现代(艺术家)。
他的(诗、书、画、印)和人品,堪称(五绝)。
他的画作不仅受到家乡泥土和民间(艺术滋养),而且将我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更为难得的是,老年的齐白石仍保持着(一颗童心),(蚱蜢、蜻蜓、鱼虾)等小生灵,都是他的至爱。
其笔下花鸟鱼虫如天真活波的儿童,在画面上跳跃、喜戏。
2:毕加索是一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创新者,晚年的他仍旧保持着强大的(创作活力)。
他带着(童趣和纯真),将生活感悟凝聚于作品之中。
3:(法国人卢梭)是一位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受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
以他为代表的(画派)被称为(稚拙派)。
第二课同一幅画1:(凡.高的作品)着意与(真情实感的宣泄),不注重(视觉对象)的复制,而是用色彩彰显情感,用笔触挥洒激情,是绘画(语言更具魅力),让视觉获得情感撞击。
2:颜色在混合时,由于配置的(比例不同),调和后的色彩效果(千差万别)。
3:笔触翻腾辗转,黑夜斑斓躁动,星云撑破夜空,星空与夜空将不再相依。
与其说是自然的(幻想),不如说是(灵感的飞舞)。
《星月夜》注重的不仅是(色彩)的(相互关系),更是(画面情感的表达)。
4:新印象派是(采用光学原理),将纯粹的(色彩)用小点排列在画布上,以求得比(色彩调和)后更为(饱和亮丽)的色彩效果。
所以新印象派又叫(点彩派)。
其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毕沙罗)等。
第三课能干的帮手1:工程机械常采用(鲜明的色彩),如:(红、黄、蓝)等颜色。
这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为了(警示危险或提醒注意)。
2:巧妙运用(材料的特性),兼顾(色彩和质感),将是你作品的最大亮点。
3:在人类生活的每个领域,(机器人)都有大显身手的舞台。
他们可以(治病、导盲、保安),可以(打捞沉船、铺设电缆、筑路架桥、耕耘播种),特别是在恶劣的环境或单调重复的岗位,能干的机器人(都是人类的好帮手)。
五年级美术下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1. 色彩概念
- 色彩是由光线的不同频率引起的
- 基本色彩有红、黄、蓝三种
- 辅助色彩有绿、橙、紫等
2. 画面构图要素
- 构图要素包括中心点、对称、平衡、节奏、重点等
- 中心点是指画面中最突出、最重要的部分
- 对称是指画面左右两侧相对称的形状、色彩或线条
- 平衡是指画面各部分的大小、形状、色彩的平衡
- 节奏是指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的有机组合
- 重点是指画面中最吸引人、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3. 素描技法
- 素描是用线条和阴影表现物体形态和光影效果的技法- 线是素描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段
- 线条可以有不同的粗细、浓淡、质感
- 阴影是通过不同程度的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4. 水彩画技法
- 水彩画是以水和颜料混合而成,使用水彩笔完成的绘画作品
- 水彩画具有透明、轻盈、清新的特点
- 主要技法包括湿画法、干画法、层叠法等
- 湿画法是在湿水彩纸上涂抹颜料
- 干画法是在干燥的水彩纸上直接上色
- 层叠法是通过不同层次的颜色叠加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和质感
5. 形象创作
- 形象创作是以生活中的形象为对象进行艺术创作
- 形象创作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 在创作形象时要注意表现形象的特征和情感
- 可以通过线条、色彩、形状等手法来表现形象的特征
以上是五年级美术下册的必背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美术课本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美术课本五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色彩、构图、绘
画技巧、艺术欣赏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
1. 色彩知识:学习基本的色彩理论,包括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等。
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色彩来表达情
感和创造视觉效果。
2. 构图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安排画面的元素,包括平衡、焦点、节奏
和动态等,以创造有吸引力的构图。
3. 绘画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形状的刻画、光影的处理等。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4. 艺术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学习艺术史的基本
知识,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的风格。
5. 手工制作:教授学生使用各种材料进行手工创作,如剪纸、泥塑、
编织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6. 艺术与生活:让学生了解艺术如何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如何在生活
中发现美、创造美。
7. 创意思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绘画和设计,培养创新
思维。
8. 艺术批评:学习如何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
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9. 艺术与文化: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文
化意识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10. 艺术创作实践:通过一系列的绘画和创作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
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创作能力。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还能够培养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为将来的艺术学习和生
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下知
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五年级美术下册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们复和回顾所学内容。
第一章:色彩和空间
1. 色彩概念和基本颜色的认识
2. 调色并运用基本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3. 使用色彩表达感受和情绪
4. 理解和运用立体感、明暗和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
第二章:图形和符号
1. 图形和形状的识别和绘制
2. 对各类图形的准确描述和区分
3. 运用图形和符号表达主题和意义
4. 掌握简单的透视原理,运用符号来描绘三维空间
第三章:人物和风景
1. 了解人物比例和面部特征的表示方法
2. 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人物形象
3. 通过描绘风景来表达情感和体验
4. 掌握传统和现代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创作和欣赏
1. 运用创意和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
2. 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3. 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以上是五年级美术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这份文档能帮助大家复和巩固所学内容,提升美术能力。
祝研究顺利!
文档总字数:XXX。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复习要点第一课《形的魅力》1.美国芭蕾舞剧招贴画(美)P。
阿洛尔蒂;1982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招贴画;西班牙画家米罗。
2.各种平面的形状,经过我们的构思和组织,就会形成不同的图案。
3.知识窗内容:平面形可分为“几何形”和“不规则形”。
几何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规则的形状,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不规则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自由式的形状,如我们徒手随意表现的各种形状。
4.形的特点:几何直线形------安定有秩序;自由直线形------不安定,有动感;几何曲线形-----自由、整齐有序;自由曲线形------优美、自由第二课《形体的组合》1.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许许多多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立方体、球体、圆柱体、锥体等形体组成。
2.形体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
自然形体是指在自然界的客观环境中形成的一些立体形态。
几何形体是指人工制成的一些立体形态。
组合形体时要有大小、形状的变化。
第三课《抽象雕塑》1.我们看到的雕塑不光有具象的,还有抽象的,这种抽象雕塑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体现了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提炼概括能力。
2.制作抽象雕塑,造型要简洁、富于变化。
第四课《学构图》1.苹果与橙子油画塞尚法国桃油画现代冷军静物油画现代莫兰迪意大利2.桃与壶油画现代胡善余2.知识窗内容:三个苹果,一个安排在左边,另两个安排在右边,这样构图多样而统一,显得活泼又稳定。
第五课《静物写生》1. 生活中的日用器皿、文具、玩具、运动器具,以及蔬菜果品、盆栽植物等,都可以用美术的方式进行表现。
第六课《喜怒哀乐》1.人的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眉眼嘴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的这些表情反映了人们内心情绪的变化。
蒙娜丽莎达芬奇意大利2.查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列宾俄罗斯2.知识窗内容:我国古代画诀:“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泪下落;画人怒,立眉瞪眼牙紧咬;画人愁,皱眉缩眼嘴角掉。
岭南五年级美术知识点岭南地区是中国广东省的南部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而闻名。
岭南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历史价值。
对于五年级的美术课程来说,了解岭南美术的知识点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岭南美术的历史背景岭南美术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岭南地区位于中国的南端,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岭南美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从古代的壁画、雕塑到现代的绘画、建筑,岭南美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所发展和创新。
岭南美术的主要流派和特点岭南美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流派,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的画家们注重写意和表现,他们的作品通常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地域特色。
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有高剑父、关山月等,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岭南美术的题材和内容岭南美术的题材广泛,包括自然景观、人物肖像、历史故事等。
岭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如山水、花鸟、鱼虫等常常成为画家们描绘的对象。
同时,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故事也是岭南美术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些题材,岭南美术展现了岭南地区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岭南美术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岭南美术在技法上有着独特的风格。
画家们通常使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来表现作品。
岭南画派的画家们尤其擅长使用水墨和色彩的对比,以及光影的处理,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岭南美术还注重线条的流畅和动感,以及空间的布局和构图。
岭南美术的现代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岭南美术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元素和创新。
现代岭南美术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尝试将现代艺术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得岭南美术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同时,岭南美术也在教育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结语通过学习岭南美术的知识点,五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岭南地区丰富的文化和艺术,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美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岭南版美术知识点总结一、历史渊源岭南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在古代,岭南地区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绘画作品以山水画、花鸟画为主,充满了南国的风情和情趣。
唐代以后,岭南地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学派,代表画家有赵伯驹、刘松年等。
宋代以后,岭南地区更是成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阵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
到了明清时期,岭南绘画更是迎来了一个全盛期,著名的画家有唐寅、文征明、龚贤等。
他们不仅继承了宋代以来的绘画传统,还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影响,创造了岭南地区独特的艺术风格。
可以说,岭南美术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人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主要艺术家1. 赵伯驹(字子济):明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师法黄公望,创作了许多描绘南国风光的作品,以其清新淡雅、恬淡清远的风格而闻名。
2. 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书法家,以其多才多艺的才华而著称,擅长花鸟画、人物画等,兼工诗文,成为岭南绘画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
3. 文征明(字太素):明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尤其擅长落款题识,传世作品颇多,成为岭南绘画史上的重要人物。
4. 龚贤(字稚圭):明代著名画家,以其擅长山水画而闻名,作品风格清新秀丽,成为岭南绘画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以上所介绍的几位艺术家都是岭南绘画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三、代表作品1. 赵伯驹的《秋江渔火》:这幅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渔夫在江边生活的场景,画面中渔夫挑担的身姿和江面上一簇烟火的点缀使得整个画面富有阳刚之美。
2. 唐寅的《鸳鸯戏水图》:这幅作品以精细的笔触刻画出了一对鸳鸯在水中嬉戏的场景,表现了唐寅对鸳鸯情侣的深情厚意。
3. 文征明的《溪山行旅图》:这幅作品描绘了一幅溪山行旅的场景,画面中山川起伏有致,树木葱茏,给人以清新淡雅的美感。
4. 龚贤的《福寿图》:这幅作品以喜庆的主题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画面中寓意深刻,给人以美好的寓意和祝福。
五年级下册美术必背知识点汇总
画线条的基本要求
- 线条应清晰、流畅
- 线条应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 线条应符合物体的结构和比例关系
物体的明暗关系
- 明暗关系可以通过调整光线和阴影的方式来表达
- 阴影应根据光源的位置和物体的形状来确定
- 明暗关系可以帮助描绘物体的形状和质感
色彩基础知识
- 颜色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组成
- 色相指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
-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 饱和度指颜色的鲜艳程度
画布的构图原则
- 构图要有主次之分,突出重点
- 空间布局要合理,避免拥挤或空虚
- 构图要注重对称、平衡和节奏感
艺术元素与表现
- 点、线、面、形、质、色、光、空间是艺术的基本元素
-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表现力和想象力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名画欣赏
- 欣赏名画可以增强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 注意观察画家的构图、画面细节和表现手法
- 善于发现名画中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美术作品赏析
- 欣赏他人的美术作品可以开拓视野和丰富创作经验
- 针对他人作品,注意分析构图、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
- 研究他人的艺术技巧和创作思路
以上为五年级下册美术必背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研究美术知识和提升艺术修养。
岭南版小学美术1-6年级知识点汇总岭南版小学美术知识点1↓1.民间面塑艺术的种类有:面人、面花、面盏,制作民间面塑常用的方法有:揉、捏、剪、挑、压、粘、贴等。
2.面具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适于面部装饰佩戴的艺术品。
3.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它们就是被称为三原色的红、黄、蓝。
红色带给人们热烈、喜庆、奔放的感觉,黄色为主的绘画作品,黄色带给人们明亮、温馨的感觉;蓝色带给人们凉爽、清净的感觉。
4.电脑美术包括:电脑绘画、电脑图形图像处理、电脑动画制作、电脑三维立体设计等。
5.《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大画家毕加索的杰作。
6.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的瑰宝,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的艺术形式质朴、单纯,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剪纸分阳刻、阴刻、混合刻等表现手法。
7.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古典建筑最杰出的艺术成就,被誉为西方"古典艺术王冠上的宝石"。
8.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传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
形指的是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
要想把二者都刻画出来,首先要抓住神,同时也要抓住人的外部特征。
9.色彩的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即色彩对比。
10.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
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
11.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是敦煌壁画中艺术成就最高、最受人们喜爱的部分,也是敦煌艺术的代表和象征。
她们优雅的体态和飘逸的长裙、彩带,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12.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13.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浅的是指色彩明度高,深的是指色彩明度低。
14.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认为建筑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有旋律、有美感。
五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1.中国美术作品通过服装造型、面部表情、身体动态的特征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2.《流民图》作者蒋兆和,作于1943年,场面浩大,人物众多,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华期间人民遭受空前灾难的悲剧场面,被称为“中国现在绘画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历史画卷”。
作者通过中国画独特的长卷形式和中国画独特的技法(简练概括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3.《说唱佣》通过雕塑的形式,运用造型的特征来变现人物风趣幽默的情感。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品表现了一位民间的说唱艺人,他一手抱鼓一手举槌,边敲边唱,唱到动人之处,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作者抓住了最动人的瞬间,将一位乐观向上、诙谐幽默的鼓书艺人变现的十分传神。
2、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1.外国美术作品主要通过人物造型、动态、表情,运用油画色彩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2.《萨布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作者列宾(俄罗斯)。
3.列宾是俄罗斯是现实主义巡回展览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一生执着于对社会现实与历史事件的描绘。
4. 《加莱义民》罗丹雕塑群5.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
3、浩气长存1、中山陵的建筑特色有中轴线的对称、庄严肃穆、与环境融合。
2、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为纪念11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正门牌坊以花岗石镌刻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
中心建筑纪功坊由72块青石垒成,坊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表达了要为建立自由平等国家而奋斗的革命理想。
3、武昌起义(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1952傅天仇1911年(农历辛亥年) 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标志着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全面爆发。
浮雕生动地表现了这一场震惊中外的革命,所雕人物形体饱满,前呼后应,气势磅礴。
4、广州中山纪念堂建成于1931年,气势雄伟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大厅内没有一根柱子,是中国近代建筑跨度最大的会堂。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复习卷一、关于色彩考题1、在绘画中,(黑)和(白)是影响色彩明度变化的两大因素。
2、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
3、暖色主要是指(红)、(黄)、(橙),冷色主要是指(蓝)、(绿)、(紫)。
4、色彩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
紫色是由(红)和(蓝)调配而成,绿色是由(黄)和(蓝)调配而成,橙色是由(红)和(黄)调配而成,这三种颜色也被称为(间色)。
5、色彩的明暗深浅变化是受(光)和(色)影响的。
21、在色彩明度中,浅的是指色彩明度(高),深的是指色彩明度(低)。
一种颜色可通过加黑减弱明度,加白提亮明度。
6.清凉、平静可以是接近( 蓝色)的冷色调来表现,激动、火热、温暖可以用接近(红色)的暖色调来表现。
7、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8、色彩的冷暖不是绝对的,红色和黄色相比(红)色更暖,绿色和蓝色相比(蓝)色更冷。
暖色:给我们以热烈的感觉。
冷色给我们带来明快、温馨的感觉。
蓝色给我们带来凉爽、清净的感觉。
9.把色彩按种类、深浅或纯净程度排列的方法叫(色彩推移),主要分为(明度推移、纯度推移、色相推移)。
二,关于透视考题10、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11、透视现象可以理解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
12、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13、用( 垂线法、斜线法、投影法)可以画出( 空间感与立体感)。
14、近大远小是一种(平行透视现象);透视分为(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三、中国画,雕塑,手工类考题。
15、中国山水画(近)景、(中)景、(远)景,近山和远山有(浓淡)的区别,也有(干湿)的区别,还有(繁简)的区别。
你知道的山水画家(范宽)、(李成)。
16、国画也叫水墨画,是(中)国特有的画种。
工艺工艺(Craft)是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制成品的方法与过程。
制定工艺的原则是: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
由于不同的工厂的设备生产能力、精度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所以对于同一种产品而言,不同的工厂制定的工艺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工厂在不同的时期做的工艺也可能不同。
可见,就某一产品而言,工艺并不是唯一的,而且没有好坏之分。
这种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和现代工业的其他元素有较大的不同,反而类似艺术。
所以,有人将工艺解释为“做工的艺术”。
实用艺术的一种,又归于广义的造型艺术。
工艺是工艺美术的简称。
通常指的是在外部形式上经过艺术的处理、带有明显审美因素的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这一类实用艺术。
它以“工艺”和“美术”的存在为前提。
工艺是指将材料或半成品经过艺术加工制作为成品的工作、方法、技艺等;美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使人通过视觉来观赏的艺术;工艺美术则是指用美术造型设计与色彩装饰的方法和技巧来制作各种物品的艺术。
工艺起源于人类开始制作工具的时代,是人类起源的直接佐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工艺大多为劳动人民直接创造,是人民群众艺术创作的基本形式之一。
作为艺术的一种,它是从手工业生产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后才形成的,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过:“艺术的创始人是陶工、铁匠、金匠、男女织工、油漆匠、男女裁缝,一般地说,是手工艺匠,这些人的精巧作品使我们赏心悦目,它们摆满了博物馆。
”可见,工艺是对手工产品进行造型和装饰的美化技艺活动,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与物质生产直接联系着的工艺文化。
工艺是绘画、雕塑和书法等艺术之母。
工艺的范围广泛,品种繁多,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种是将它分为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两大类:前者指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日用品,如花布、茶具、餐具、灯具、绣花织品、编织物、家具等;后者则专指供观赏用的陈列品,如象牙雕刻、绢花、麦秆贴、金银首饰、装饰壁等。
五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1.中国美术作品通过服装造型、面部表情、身体动态的特征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2.《流民图》作者蒋兆和,作于1943年,场面浩大,人物众多,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华期间人民遭受空前灾难的悲剧场面,被称为“中国现在绘画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历史画卷”。
作者通过中国画独特的长卷形式和中国画独特的技法(简练概括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3.《说唱佣》通过雕塑的形式,运用造型的特征来变现人物风趣幽默的情感。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品表现了一位民间的说唱艺人,他一手抱鼓一手举槌,边敲边唱,唱到动人之处,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作者抓住了最动人的瞬间,将一位乐观向上、诙谐幽默的鼓书艺人变现的十分传神。
2、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1.外国美术作品主要通过人物造型、动态、表情,运用油画色彩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2.《萨布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作者列宾(俄罗斯)。
3.列宾是俄罗斯是现实主义巡回展览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一生执着于对社会现实与历史事件的描绘。
4. 《加莱义民》罗丹雕塑群5.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
3、浩气长存1、中山陵的建筑特色有中轴线的对称、庄严肃穆、与环境融合。
2、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为纪念11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正门牌坊以花岗石镌刻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
中心建筑纪功坊由72块青石垒成,坊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表达了要为建立自由平等国家而奋斗的革命理想。
3、武昌起义(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1952傅天仇1911年(农历辛亥年) 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标志着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全面爆发。
浮雕生动地表现了这一场震惊中外的革命,所雕人物形体饱满,前呼后应,气势磅礴。
4、广州中山纪念堂建成于1931年,气势雄伟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大厅内没有一根柱子,是中国近代建筑跨度最大的会堂。
设计者巧妙地将力学和声学原理完美结合,厅内没有回声,能清晰地传达演讲者的声音。
吕彦直(1894- 1929),安徽滁县(今安徽滁州)人。
他设计、监造的南京中山陵和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都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型建筑组群,是我国近代建筑中融汇东西方建筑技术与艺术的代表作,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5、仁人志士有孙中山、黄兴、林觉民他们的特点是_英勇、无畏、坚强。
4、烽火岁月1.《艰苦岁月》(雕塑)作者潘鹤,作品通过老战士吹笛子,小战士偎依在声旁倾听的造型,体现出艰苦岁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三角形的构图中,体积起伏波澜、手法自由,艺术形象生动自然,成为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之作。
2.《他并没有死去》中运用黑白关系构图表现了一个战士虽然倒下了,但仍高举手中枪柄上的革命书籍,在漆黑夜空中闪耀着坚强不屈的光芒。
3.在观察、欣赏革命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后,一般分为:突出的英雄的豪杰、激烈的战争场面、艰辛与坚韧的精神。
可以用领临摹、绘画、雕塑等形式来表现。
5、和平年代1.战争给人类带来毁灭,和平给人类带来希望。
代表和平的象征事物有: 蓝天、白云、鲜花、鸽子、儿童、少女。
2.《和平的面容》(线描画),作者是现代画家、雕塑家毕加索(西班牙),鸽子是和平的象征。
毕加索将鸽子和少女的容颜合并,用线描形式表现的妇女面容与鸽子,寓意和平是美好不容侵犯的,表达了人类与和平相通相容。
作品线条流畅,简洁而有装饰味。
3.《和平少女》(雕塑),作者是潘鹤,用雕塑形式来表现的少女与鸽子,表达了和平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安康,寓意为呼唤人类来保护和平。
作品构图饱满,有慎明李的血肉之躯显示了高超的写实手法。
《愿世界人都如此鸟》(中国画),作者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齐白石。
他的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
这幅大写意鸽子笔墨简练,设色单纯,是意象的表达、和平的象征。
画面以醒目的书法题款突出作品主题,是中国画的一个特色。
寓意为愿人人都像鸽子,世界不再有战争。
6.做个胸卡送老人1.老年人体质下降,容易生病。
外出时突然发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容易发生危险。
做个胸卡写下一些注意事项,让过往的好心人更好的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能够更好的帮助老人转为为安。
2.设计胸卡可以从外形、色彩、图案、文字几要素来制作。
胸卡上应写出老人的姓名、住址、以及亲人的联系方式等。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1.用垂线法、斜线法、投影法可以画出空间感与立体感。
2.透视的规律有: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3.透视的基本原理为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的特点主要有:有一个消失点、最少有一个画面平行于画纸。
成角透视的特点是:有两个消失点、没有一个画面平行于画纸。
8、不同物象的表面特征1.绘画中,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表现出不同物象的表面特征(如玻璃的光滑、皮毛的柔软、钢铁的坚硬等),可以使画面更架鲜明生动。
2.材质指的是物质本身的质地,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纹理。
9、用线条、色彩画感觉1、画家马远的《秋水回波》用弧形的线条呈现了一种恬静的感觉;杨之光的《腰鼓舞》用简练轻快的线条给人飘洒的动感;张大千的国画《一舟逆乱堆中过》用轻快流畅的线条表现了水流的湍急。
欧阳的《无题》用火红的色彩、流动的水迹,摇曳的绿色的笔触,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气氛热烈和情绪激动。
2.红色、黄色使人联想到火,产生温暖的感觉;蓝色会使人联想到水,产生清凉的感觉。
3、清凉、平静可以是接近蓝色的冷色调来表现,激动、火热、温暖、盛夏可以用接近_红色的暖色调来表现。
10.变幻的色彩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在色彩学上称为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色相即指各种色彩的相貌,也是区别各种色彩的名称。
如红、橙、黄、绿、蓝、紫等。
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
2、明度明度又称亮度、光度、深浅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各种物体都存在着色彩的明暗状态。
3、纯度纯度是指颜色的纯粹程度,也称饱和度,即指不搀杂黑、白、灰的颜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纯度越高,颜色越鲜明5.把色彩按种类、深浅或纯净程度排列的方法叫色彩推移,主要分为明度推移、纯度推移、色相推移三种类型。
6.明度推移是指纯色+白死;纯度推移是指纯色+灰色;色相推移是指纯色之间的渐次过渡。
11、重复与渐变1.渐变是一种有序的变化。
用在设计中可产生立体感和空间感;重复是指形状、大小、颜色相同的物象的反复排列。
运用在设计中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重复的类型: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
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3.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4.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5.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7.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2. 渐变的类型: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
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5.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
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
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
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12、线材与面材的立体造型1.制作立体纸造型的方法有:画、剪、切割、翻转、插接、粘贴、曲折。
2.怎样设计制作线材的立体造型:1.用同类线材制作一个基本型;2.将线材在此基础上有规律的渐渐错开、叠放,然后再固定。
13、生动的纸造型1.利用普通的纸材,巧妙的进行叠切、折剪、翻转、插接,就能变成生动、有趣、立体的艺术造型。
2制作纸造型的方法有:.剪贴法、卷曲法、折叠法、雕空法及压线曲折法。
3.“浮雕”是雕塑的一种。
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
圆雕是立体的,可以从四面八方看。
浮雕是平面的,表面有凹凸感,只能从正面看,是雕塑中的半立体作品。
14.别致的灯1.纸立体造型方法:折叠、裁剪、翻转2.制作立体纸工灯的方法:剪、切、卷、接15、博古架1.博古架也称多宝阁,多用于摆放工艺美术品。
博古架形成于宋,兴盛于明清,复兴于当代。
最初是作为宫廷、衙门的陈设品,后进入民间,变得紧致典雅。
其独特的文化品位、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在品类繁多的中国古典家具中堪称佼佼者。
2.博古架的制作方法:组合成型发、插接成型发、纸袋克制成型法3.紫檀多宝阁为乾隆年间精品,以紫檀为骨架,本色的光泽与漆工之绚丽相得益彰,架格的设计高低错落,分隔十分巧妙。
16我为奥运做贡献1.为了迎接奥运会,应运而生了各种体育场、奥运村等各类建筑。
17群居动物模型1.利用联动拉杆的原理可以制作会移动的群居动物模型。
2..联动拉杆的特征:有连接点、呈平行四边形、自由伸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