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漫画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标题: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名人漫画-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漫画的起源、发展及特点,提高学生对漫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创作漫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漫画的起源与发展2. 漫画的特点与分类3. 名人漫画的表现手法4. 创作一幅名人漫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漫画的特点、分类及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创作一幅具有个性的名人漫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名人漫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谁吗?这幅画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幅画运用了夸张、拟人等手法,使得画面生动有趣。
2. 新课讲授(1)教师简要介绍漫画的起源与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漫画的历史。
(2)教师讲解漫画的特点与分类,帮助学生掌握漫画的基本知识。
(3)教师通过分析名人漫画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
3. 实践操作(1)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选择一位名人,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创作一幅漫画。
(2)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学习。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漫画的特点、分类及表现手法。
五、作业布置1. 创作一幅以“环保”为主题的漫画,要求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
2. 搜集其他名人漫画作品,分析其表现手法及艺术特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实践、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漫画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表现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漫画艺术的热爱。
重点关注的细节:漫画的特点与分类及表现手法。
一、漫画的特点与分类(一)漫画的特点1. 夸张性:漫画通过对人物形象、表情、动作等方面的夸张表现,使画面更具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教案标题: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名人漫画|岭南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名人漫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漫画手法,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名人漫画作品。
教学重点:1. 漫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
2. 名人漫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名人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漫画创作中。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漫画手法,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名人漫画作品。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漫画作品及讲解相关知识。
2. 素描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3. 名人照片或图片,用于观察和创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漫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给你什么感觉?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作品都属于漫画,它们以夸张、幽默、讽刺等手法表现人物和事物,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
二、基本概念与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漫画的基本概念:漫画是一种以绘画手法表现故事、人物、事物的艺术形式,它具有夸张、幽默、讽刺等特点。
2.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漫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漫画的表现形式,如单幅漫画、四格漫画、连环漫画等。
3. 学生讨论:漫画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喜爱?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三、观察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名人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名人的特点,如外貌、表情、动作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名人的特点运用到漫画创作中?可以采用哪些手法进行夸张、幽默、讽刺?3. 教师总结:在创作名人漫画时,要抓住名人的主要特点,运用夸张、幽默、讽刺等手法进行表现,同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运用。
四、创作方法与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漫画创作的步骤:构思、草图、勾线、上色。
2. 教师示范如何创作一幅名人漫画,重点讲解如何抓住名人的特点进行表现。
3.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创作练习。
(美术第单元)教案年级:首备人:修改人:集体备课内容二次修改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第1课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22.第2课科幻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23.第3课假如我回到古代 24.第4课我们来到25世纪 25.第5课我们的太空基地 26.第6课名人漫画 27.第7课三面画 28.第8课展翅的小鸟 29.第9课会打鼓的鸟 210.第10课会跳舞的鸟 211.第11课神州大地之旅 212.第12课亚洲大陆之旅 213.第13课欧洲大陆之旅 214.第14课非洲大地之旅 215.第15课美洲、大洋州之旅 216.第16课难忘师生情 217.第17课编本小书送母校 218.第18课再见了,母校 219.复习 2第1课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2)能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喜欢的神话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了解神话故事、神话认为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辨别神话故事中的善、恶、忠、奸等角色,追求真、善、美的健康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著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和描述神话艺术形象的造型特点。
兴趣点:(1)观看神话故事的影视作品;(2)以动作模仿神话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声音或教师独白,让学生猜猜故事中是谁在说话。
2、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段,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猜测。
3、结合范例导赏,体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1)他在干什么呢?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2)他的本领可大了,把你知道的告诉周围的同学好吗?4、出示课题,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设计意图:a.以声音猜测人物,设置悬念。
b.安排动作模仿的小游戏,在课堂开始时就让学生情绪兴奋起来。
c.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将他们的记忆激发出来。
)(3)你最喜欢他的哪些方面?为什么?二、课堂发展。
教案标题: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名人漫画|岭南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名人漫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漫画手法,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名人漫画作品。
教学重点:1. 漫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
2. 名人漫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名人的特点,进行夸张、变形处理。
2. 如何运用漫画手法表现名人的个性特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名人漫画作品、教材、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画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名人漫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了解漫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漫画的认识和喜好。
二、基本概念与特点(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漫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2. 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如夸张、变形、幽默等。
三、观察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名人漫画作品,分析漫画家如何抓住名人的特点进行创作。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漫画家创作名人漫画的技巧和方法。
四、创作方法与技巧(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漫画手法创作一幅名人漫画作品,重点讲解观察、构思、草图、勾线、上色等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尝试运用漫画手法进行创作。
五、实践与创作(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名人进行漫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从观察、表现、创意等方面进行点评。
3.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漫画创作的要点。
七、课后拓展(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以家庭成员或朋友为对象,创作一幅漫画作品。
2. 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漫画创作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名人漫画作品,了解漫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标题: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名人漫画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名人漫画的特点,学会用夸张、简练的线条表现人物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名人漫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2. 学会用夸张、简练的线条表现人物特征。
3. 名人漫画创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名人漫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学会用夸张、简练的线条表现人物特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夸张、简练的线条表现人物特征,使作品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幅名人漫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谁吗?他是怎么画的?1.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画名人漫画。
2. 学习名人漫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2.1 教师简要介绍名人漫画的特点,如夸张、简练的线条,生动有趣的形象等。
2.2 教师示范如何用夸张、简练的线条表现人物特征,并讲解绘画步骤。
3. 学生练习3.1 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位名人进行漫画创作。
3.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4.1 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4.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名人漫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名人,运用夸张、简练的线条进行漫画创作。
2. 家长签字确认,下次课带回学校进行展示。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注重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3.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名人漫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提高了观察、分析、表现能力,激发了美术创作的兴趣。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名人漫画(线描) | 岭南版课程目标1.了解名人漫画的特点和线描技法。
2.掌握线描技法的基本方法和运用。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4.利用名人漫画的线描技法进行创作。
教学流程导入与温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于素描技法的掌握情况。
并引出今天的名人漫画课程。
观察与分析引领学生观察名人漫画,让他们尝试分析其中的线条形式和线条的作用。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何漫画家运用线条的方式来表达名人的特点。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线描技法的基本方法,包括用铅笔细胞构图、运用形体透视、利用构图的手法。
让学生学习漫画家的线条手法,如何运用线条来表达人物的特点,如何表现名人的神态和特征。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认真观察、比较,提高自己的线条表现能力。
练习与实践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名人进行练习。
首先用铅笔进行细胞构图,然后运用构图的方法进行线条勾勒,最后对其进行修正、加粗、加深等处理,使线条清晰、富有变化。
作品欣赏与评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互鉴,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总结与反思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的名人漫画的线描技法进行总结,自我评价和反思,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善措施。
作业要求1.完成名人线描练习作品。
2.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书写总结心得。
教学要点1.学习用铅笔进行细胞构图。
2.运用形体透视。
3.利用构图的手法进行线条勾勒。
4.对作品进行修正、加粗、加深等处理。
参考书目1.张孟涛. 《中国美术课程标准》.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2.王志刚. 《美术教育教案王》. 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3.高明斋. 《儿童美术教育》. 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注意事项1.学生在练习作品时要注意用力均匀。
2.漫画作品的线条要尽可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3.学生在实践中要耐心,认真地观察、比较,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
教案标题: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名人漫画(线描)|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描的表现方法,并能运用线描表现名人的形象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通过对名人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漫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线描的表现方法3. 名人漫画的创作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描的表现方法,名人漫画的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名人的形象特征进行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漫画的基本概念、线描的表现方法和名人漫画的创作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线描表现名人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模仿。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名人的形象特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向学生介绍漫画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漫画的艺术特点。
b.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名人漫画作品,激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
2. 讲授(10分钟)a. 讲解线描的表现方法,如线条的粗细、虚实、疏密等。
b. 讲解名人漫画的创作方法,如如何抓住名人的形象特征、夸张表现等。
3. 示范(10分钟)a. 教师示范线描表现名人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模仿。
b. 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讨论(10分钟)a. 组织学生讨论名人的形象特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
b.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5. 实践(20分钟)a. 让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b.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5分钟)a.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巩固所学知识。
b. 强调漫画创作的要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道德品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漫画的基本概念和线描表现方法的掌握程度。
名人漫画一、教学目标:1、认识肖像漫画的多种表现形式,了解漫画的特点与表现手法,运用夸张和变形的线描画人物漫画肖像。
2、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及特点进行漫画创作。
3、能体验漫画的艺术魅力,感受名人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学习肖像漫画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作大胆的夸张和变形。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作画工具、漫画作品、课前收集的漫画资料图片、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课前他们都进行了包装,大家是否认识?(课件出示赵本山、冯巩的漫画肖像),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属于哪种画种?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是漫画像。
板书课题:名人漫画。
(二)新授:1、出示漫画的概念。
2、出示名人爱因斯坦,提问:这是谁?什么职业?寻找他脸部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回答。
3、出示爱因斯坦的照片和漫画肖像作比较,哪个更有趣?为什么?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回答。
教师小结:夸张了某一特征,所以整个比例变了,就变形了。
总结漫画的特点:夸张、变形。
4、教师示范,出示郭德纲的照片,教师画出他的外形,学生把教师准备好的五官贴上去,共同合作完成。
5、讨论交流: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名人图片,小组讨论其特点,并且选一个代表介绍名人的特点。
6、学生创作:根据自己组所带名人图片,画出他的漫画肖像。
抓住人物特征,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可以加上动作、表情来夸张。
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与评价: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猜猜是谁?画的怎么样?请学生回答,并且进行自评与互评。
教师补充,并且指出改进措施。
(四)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关注学习过程,教师补充。
六、板书设计:1、漫画的定义: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和幽默性的绘画,通过简洁、夸张、拟人、象征等方法,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2、漫画的特点:夸张、变形。
七、教学反思:。
《名人漫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夸张,以线描或其他形式绘制人物漫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尝试、体验,在漫画创作中领会漫画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描绘和探讨,激发学生关注名人背舌的故事,感受名人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简练的线条手绘夸张的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
如何找出名人形象的突出特征并把握其夸张的程度。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用线条画出一个名人的漫画形象。
2、较高要求:
能较准确地表现名人的神态与性格特征。
3、个性探究:
用多种漫画手法表现名人形象。
教学活动设计:
1、观察与发现——人物肖像的采访
①猜一猜:他是谁?(爱因斯坦)
②说一说:你知道他有哪些发明创造吗?
③看一看:哪些外貌特征夸张了?
2、思考与构思——漫画家是怎么想的。
①说一说:肖像漫画的美感在哪里?漫画家是怎么构思的?
②想一想:夸张哪些外貌特征是最有趣的?怎样体现名人的个性和职业特点?
3、尝试与体验——我也来当漫画家,
①说一说:我要画哪位名人?
②想一想:我该夸张这位名人的哪些外貌特征?
③画一画:我也来当漫画家,运用我喜欢的表现手法,画出有趣的名人漫画。
4、评价与交流——看谁画得夸张幽默。
《名人漫画》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七课《名人漫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夸张和变形,以线描或其他形式绘制人物漫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尝试、体验,在漫画创作中领会漫画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描绘和探讨,激发学生关注名人背后的故事,感受名人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
【三】教学重点:学习肖像漫画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难点:找出人物外貌特征,作大胆的夸张和变形。
【五】教具、学具: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具准备:名人相片、绘画工具。
【六】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感受漫画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1. 漫画名人:观看憨豆先生的视频,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介绍憨豆先生的励志事迹,感受名人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
2.名人漫画:多媒体出示不同领域的名人的漫画图片。
【设计意图】漫画名人:从学生身边的漫画名人入手,让学生从熟悉的人物中初步感受漫画的特征,激发学生对漫画学习的欲望。
名人漫画: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名人漫画图片,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漫画绘图的特征。
为后续新课学习作好铺垫。
(二)发现漫画的特点,突出人物的特征。
通过漫画人物与现实人物的对比,让学生知道漫画的特点为“夸张”、“变形”。
与学生一起分析漫画的人物五官、脸型、发型基本的外貌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点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夸张和变形,难点知识—人物的外貌特征。
(三)开启创作的思维,明确绘画的步骤。
【设计意图】教师在示范中再次强调括出漫画的特点,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可让学生在教师操作的过程中,理清作画的思路与步骤,为后续独立大胆创作起引导辅助作用。
(四)感受表现的手法,激起创新的意识学生活动:四位学生现场对同一个人物进行现场演绎。
让学生大胆的说一说这些图片给你带来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以现场学生的演绎,呈现不同的表现方法(油画棒、线描画、国画、水彩笔),以及加入不同的创造元素,丰富漫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1
《名人漫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夸张,以线描或其他形式绘制人物漫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尝试、体验,在漫画创作中领会漫画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描绘和探讨,激发学生关注名人背舌的故事,感受名人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简练的线条手绘夸张的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
如何找出名人形象的突出特征并把握其夸张的程度。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用线条画出一个名人的漫画形象。
2、较高要求:
能较准确地表现名人的神态与性格特征。
3、个性探究:
用多种漫画手法表现名人形象。
教学活动设计:
1、观察与发现——人物肖像的采访
①猜一猜:他是谁?(爱因斯坦)
②说一说:你知道他有哪些发明创造吗?
③看一看:哪些外貌特征夸张了?
2、思考与构思——漫画家是怎么想的。
①说一说:肖像漫画的美感在哪里?漫画家是怎么构思的?
②想一想:夸张哪些外貌特征是最有趣的?怎样体现名人的个性和职业特点?
3、尝试与体验——我也来当漫画家,
①说一说:我要画哪位名人?
②想一想:我该夸张这位名人的哪些外貌特征?
③画一画:我也来当漫画家,运用我喜欢的表现手法,画出有趣的名人漫画。
2
4、评价与交流——看谁画得夸张幽默。
漫画
含义
漫画是指以通过虚构、夸饰、写实、比喻、象征、假借等不同手法,描绘图画来述事得一种视觉艺术形式,是静态影像没有声音,但是可以加上文字、对白、状声词等等来辅助读者对画得理解。
漫画有述事得功能,能表达一个概念或故事,所以不是浮世绘。
一般不会全采用写实,所以不是风景画、人物画、速写写生等写实画。
主要为图画搭配文字,而不是以文本或小说为主体,所以不是文学书籍或绘本中附得插图。
“漫”字,与漫笔、漫谈得“漫”字用意相似。
漫笔、漫谈在文学中是随笔、小品,而漫画则是绘画中得随笔、小品。
内容综述
漫画是绘画艺术得一个品种,它常用夸张、比喻、象征、拟人、寓意等手法,直接或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对纷纭世事得理解及态度,是含有讽刺或幽默得一种浪漫主义得绘画。
它同其他绘画得主要区别在于独特得构思方法和表现手法。
它具有讽刺与幽默得艺术特点以及认识、教育和审美等社会功能。
漫画可以把古今中外得人物同时邀集到一起,让他们在一个画面上演出奇异怪诞而又意蕴深邃得喜剧。
它不受时空观念得限制,人与物之间也可以对话,不同质、不同类得事物可以嫁接、杂交,可以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可以人神交游,幻想与现实同存,从而使画面产生幽默、诙谐、怪诞、风趣得艺术效果。
漫画可以把各种绘画得形式、技法拿来为己所用。
在绘画工具和物质材料得使用上没有专一得选择,在造型手段上也没有什么限制。
使用毛笔、钢笔,借用木刻、油画、剪纸、拼贴、中国画等手段来绘制都可以,这主要取决于作者自己得特长以及内容、用途得需要。
漫画中得人物造型大都夸张变形,可繁可简,背景视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如果一幅画面表达
不了,还可以画成多幅得,要是情节较多,还可以画成连续得。
1925年上海《文学周报》连载了丰子恺得画,该刊主编郑振铎把丰子恺这种独特风格得画定名为“漫画”,从此“漫画”一词开始在中国流行。
不过,日本得漫画家片寄贡写了一本《日本近代漫画史》,提出漫画二字是从《漫画随笔》这本书上来得,书中说有一种鸟叫漫画鸟,终日求索不停,“漫画”二字由此而来。
但这个有关漫画鸟得寓言又出自我国宋代洪迈得《容斋随笔》,可见日本得《漫画随笔》引用了宋代洪迈得这篇寓言,后来又借用了漫画鸟这一名字命名了漫画。
实际上郑振铎、丰子恺是把“漫画”一词再引回了中国。
漫画得创作
用铅笔在普通纸张上设计线稿;当线稿绘制完成,需要把线稿透写到原稿纸上以便进一步加工描边、上色;用漫画专用笔各种笔尖配合黑色墨水分别对不同得线条进行加工;用漫画专用笔笔尖配合彩色墨水分别对画面上不同得元素上色;最后用修白墨水加以修饰和绘制高光等画面效果;绘制完毕后可将原稿纸用于印刷、出版、扫描等技术处理,最后得画面效果会变得非常专业和具有欣赏价值。
绘画工具
原稿用纸、铅笔、橡皮擦、蘸水笔、制图笔、墨水、涂改液、毛笔、日本制毛笔、网点纸美工刀、尺、云形尺、模板、炭笔、彩色工具、水彩画工具、彩色墨水、喷枪、粉彩、蜡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