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脱水反应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44.16 KB
- 文档页数:5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固定床乙醇脱水反应研究实验姓名:邢瑞哲实验时间:2014.04.15同组人:徐晗、苟泽浩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组号: 3 学号: 3011207058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固定床乙醇脱水反应研究实验实验报告固定床乙醇脱水反应研究实验1. 实验目的①掌握乙醇脱水实验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特点,了解针对不同目的产物的反应条件对正、副反应的影响规律和生成的过程;②学习气固相管式催化反应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反应器正常操作和安装,掌握催化剂评价的一般方法和获得适宜工艺条件的研究步骤和方法;③学习动态控制仪表的使用,如何设定温度和加热电流大小,怎样控制床层温度分布;④学习气体在线分析的方法和定性、定量分析,学习如何手动进样分析液体成分。
了解气相色谱的原理和构造,掌握色谱的正常使用和分析条件选择;⑤学习微量泵和蠕动泵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湿式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
2. 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仪器:乙醇脱水气固反应器;气相色谱及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精密微量液体泵;蠕动泵。
药品:ZSM-5型分子筛乙醇脱水催化剂;分析纯乙醇;蒸馏水。
3. 实验原理乙烯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
乙烯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但是由乙醇脱水制乙烯在南非、非洲、亚洲的一些国家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乙醇脱水生成乙烯和乙醚,是一个吸热、分子数增多的可逆反应。
提高反应温度、降低反应压力,都能提高反应转化率。
乙醇脱水可生成乙烯和乙醚,但高温有利于乙烯的生在,较低温度时主要生成乙醚,有人解释这大概是因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碳正离子比较活泼,尤其在高温,它的存在寿命更短,来不及与乙醇相遇时已经失去质子变成乙烯.而在较低温度时,碳正离子存在时间长些,与乙醇分子相遇的机率增多,生成乙醚。
有人认为在生成产物的决定步骤中,生成乙烯要断裂C-H 键,需要的活化能较高,所以要在高温才有和于乙烯的生成。
目前,在工业生产方面,乙醚绝大多数是由乙醇在浓硫酸液相作用下直接脱水制得。
第1篇实验名称:制取乙烯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目的:1. 学习实验室制取乙烯的方法。
2. 掌握乙醇脱水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了解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实验原理: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至170℃左右时,会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反应方程式如下:\[ C_2H_5OH \xrightarrow{H_2SO_4, 170℃} C_2H_4 + H_2O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烧杯、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橡胶塞、玻璃片、温度计。
2. 试剂:无水乙醇、浓硫酸、碎瓷片。
实验步骤:1. 取一支干燥的试管,加入约5ml无水乙醇。
2. 慢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使混合液均匀。
3.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碎瓷片,防止暴沸。
4. 用橡胶塞密封试管,插入温度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液面以下。
5.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控制温度在170℃左右。
6. 观察反应现象,当观察到有气体产生时,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收集乙烯气体。
7. 实验结束后,关闭酒精灯,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水冲洗试管。
8. 将收集到的乙烯气体用点燃的火柴检验,观察火焰的颜色和声音。
实验现象:1. 加热过程中,试管内出现大量气泡,表明有气体产生。
2.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用火柴点燃,火焰明亮,伴有“嘭”的一声,表明气体为乙烯。
实验结果:1. 成功制取乙烯气体。
2. 实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70℃左右,反应现象明显。
实验分析:1. 本实验成功制取了乙烯气体,验证了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至170℃左右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2. 实验过程中,温度对反应有重要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物的生成。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实验总结:1. 本实验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乙烯的方法,掌握了乙醇脱水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通过实验,了解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乙醇脱水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使用浓硫酸和P2O5作为脱水剂进行乙醇脱水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不同脱水剂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乙醇脱水是指在酸性条件下,乙醇分子失去水分子生成乙烯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浓硫酸和P2O5作为脱水剂,通过加热使乙醇脱水,从而得到乙烯。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圆底烧瓶、蒸馏头、冷凝管、酒精灯、温度计、锥形瓶、集气瓶、橡胶塞等。
2. 试剂:95%乙醇、浓硫酸、P2O5、NaOH、KOH、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浓硫酸脱水实验:1. 将10ml 95%乙醇倒入圆底烧瓶中。
2. 加入2-3滴浓硫酸,搅拌均匀。
3. 将圆底烧瓶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反应现象。
4. 当观察到烧瓶内有气泡产生,并将集气瓶中的水排空后,停止加热。
5. 将产物收集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2. P2O5脱水实验:1. 将10ml 95%乙醇倒入圆底烧瓶中。
2. 加入2-3g P2O5,搅拌均匀。
3. 将圆底烧瓶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反应现象。
4. 当观察到烧瓶内有气泡产生,并将集气瓶中的水排空后,停止加热。
5. 将产物收集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浓硫酸脱水实验:- 观察到烧瓶内有气泡产生,集气瓶中的水被排空,说明乙醇发生了脱水反应。
- 加入NaOH溶液后,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可能是SO2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氧化性,会氧化乙醇生成SO2。
2. P2O5脱水实验:- 观察到烧瓶内有气泡产生,集气瓶中的水被排空,说明乙醇发生了脱水反应。
- 加入NaOH溶液后,未观察到气体产生,说明P2O5没有氧化性,不会氧化乙醇。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乙醇的脱水反应,得到了乙烯。
2. 浓硫酸具有氧化性,会氧化乙醇生成SO2,而P2O5没有氧化性,不会氧化乙醇。
3. P2O5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脱水剂,可以用于乙醇的脱水反应。
气固相催化反应乙醇脱水流化床实验报告1. 背景乙醇脱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用于生产乙烯和丙烯等重要化工原料。
传统的乙醇脱水方法通常采用氧化铝或硅铝酸盐作为催化剂,在高温下进行。
然而,这些传统方法存在能源消耗高、催化剂寿命短等问题。
近年来,气固相催化反应在乙醇脱水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流化床作为一种常用的反应器类型,具有高传质、高传热性能,能够有效提高反应速率和催化剂利用率。
本实验旨在研究气固相催化反应乙醇脱水在流化床中的性能,并探究不同操作条件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2. 实验设计与分析2.1 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了一个带有进料装置、流化床反应器、产品收集器和在线分析仪器的实验装置。
乙醇和催化剂经过预处理后,通过进料装置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产物被收集器收集,并通过在线分析仪器对其进行分析。
2.2 催化剂选择本实验选择了一种新型催化剂作为研究对象。
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能够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实现乙醇脱水反应。
通过催化剂的表面积、孔径大小、酸碱性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确定了最佳催化剂用量。
2.3 实验条件本实验分别研究了温度、乙醇浓度和空气流速对乙醇脱水反应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记录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佳反应温度。
改变乙醇浓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实验,观察乙醇浓度对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佳乙醇浓度。
调节空气流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实验,研究空气流速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佳空气流速。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XXX°C、乙醇浓度为XXX%、空气流速为XXX m/s的条件下,乙醇脱水反应的反应速率最高,产物选择性最好。
通过催化剂的表面积和孔径大小测试,发现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适当的孔径大小,有利于反应物质的吸附和扩散,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酸碱性也对反应性能有一定影响。
过强或过弱的酸碱性都会抑制乙醇脱水反应的进行。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实验报告(一)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研究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的实验条件和产物收率
•探究乙醇脱水反应机理
实验原理
•乙醇气相脱水反应:乙醇在高温下与催化剂作用生成乙烯和水•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有磷酸系催化剂、硅铝酸盐等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装置:包括加热器、冷凝器、反应容器等
2.将乙醇与催化剂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容器中
3.将装置密封,加热至特定温度,并控制温度保持稳定
4.收集冷凝水,记录产物乙烯的收率
5.进行实验单点和多点对比实验,研究不同条件下的乙醇脱水反应
情况
实验结果
•控制温度为300°C、催化剂为磷酸系催化剂的实验,乙醇脱水产物乙烯收率为70%
•提高温度至400°C,乙醇脱水产物乙烯收率上升至80%
结论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催化剂种类来控制乙烯的产率
•高温对乙醇脱水反应有促进作用,但过高温度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和产物选择性的降低
实验改进
•进一步研究不同催化剂在乙醇脱水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调查不同温度下乙醇脱水反应的反应动力学特性
以上是本次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实验的相关报告。
通过实验的不断改进和深入研究,有望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该方法来制备乙烯。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乙醇气相脱水制备乙烯,并探究不同反应条件对乙烯产率的影响。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化肥等领域。
本实验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气体流速和催化剂用量,寻找最佳的制备乙烯的条件。
2. 实验步骤2.1 原料准备准备乙醇、催化剂和载气。
乙醇要保持高纯度,以确保反应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催化剂一般选择酸性固体催化剂,如磷钨酸盐等。
载气可以选择氮气,用于控制反应系统的气氛。
2.2 反应装置搭建搭建乙醇气相脱水反应装置,并将所需的催化剂放置在反应器中。
反应器需要具备对温度和流速的精确控制能力,以确保反应的可控性。
2.3 反应条件设定根据实验要求,设定不同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气体流速和催化剂用量。
通过改变这些条件,可以比较它们对乙烯产率的影响。
2.4 实验操作将乙醇注入反应器中,加热至设定的反应温度。
在反应过程中,控制气体流速,并定期取样分析乙烯产率。
根据乙烯的生成速率和反应时间,计算乙烯的产率。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不同反应温度下的产率比较在固定流速和催化剂用量的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的反应温度,并测定乙烯的产率。
结果显示,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乙烯的产率逐渐增加,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乙烯的产率开始下降。
这可能是因为催化剂在高温下活性减弱,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3.2 不同气体流速下的产率比较在固定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的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的气体流速,并测定乙烯的产率。
结果显示,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加,乙烯的产率逐渐增加,并达到一个稳定的值。
这可能是因为较高的流速有利于乙醇与催化剂的接触,促使反应更充分地进行。
3.3 不同催化剂用量下的产率比较在固定温度和气体流速的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的催化剂用量,并测定乙烯的产率。
结果显示,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乙烯的产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这是因为催化剂的增加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过多的催化剂可能会导致反应中产生的副产物增加,从而降低乙烯的产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电镜观察乙醇脱水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
2. 分析乙醇脱水反应的机理,为后续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乙醇脱水反应是指乙醇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失去水分子,生成乙烯和乙醚的过程。
该反应可通过加热、催化剂等途径实现。
在电镜下观察乙醇脱水反应,可以直观地看到反应过程中分子结构的改变,从而分析反应机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乙醇、浓硫酸、催化剂等。
2. 实验仪器:电镜、加热装置、反应容器、样品制备装置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乙醇溶液:将一定量的乙醇加入反应容器中,再加入适量的浓硫酸作为催化剂。
2. 加热反应:将反应容器置于加热装置上,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
3. 样品制备: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等处理,得到乙醇脱水反应产物。
4. 电镜观察:将制备好的样品进行切片、染色等处理,然后置于电镜下观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乙醇脱水反应过程中,乙醇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乙烯和乙醚。
2. 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反应前后乙醇分子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反应前,乙醇分子呈无规则排列;反应后,乙醇分子结构变得有序,形成一定规则的排列。
3. 乙烯和乙醚分子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子间脱水反应,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实现乙醇脱水反应。
六、结论1. 通过电镜观察,证实了乙醇脱水反应过程中,乙醇分子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为后续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乙醇脱水反应机理为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乙烯和乙醚。
3. 该实验为后续乙醇脱水反应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反应。
2. 样品制备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水分和杂质的干扰,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电镜观察过程中,应注意样品的切片、染色等处理,以确保观察效果。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电镜观察乙醇脱水反应过程,揭示了乙醇脱水反应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乙醇脱水反应为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乙烯和乙醚。
实验三乙醇脱水实验三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反应动力学(本实验学时:7×1)实验室小型管式炉加热固定床、流化床催化反应装置是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部门的主要设备,尤其在反应工程、催化工程及化工工艺专业中使用相当广泛。
本实验是在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测定反应动力学参数。
固定床反应器内填充有固定不动的固体催化剂,床外面用管式炉加热提供反应所需温度,反应物料以气相形式自上而下通过床层,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化学反应。
流化床反应器内装填有可以运动的催化剂层,是一种沸腾床反应器。
反应物料以气相形式自下而上通过催化剂层,当气速达到一定值后进入流化状态。
反应器内设有档板、过滤器、丝网和瓷环(气体分布器)等内部构件,反应器上段有扩大段。
反应器外有管式加热炉,以保证得到良好的流化状态和所需的温度条件。
反应动力学描述了化学反应速度与各种因素如浓度、温度、压力、催化剂等之间的定量关系。
动力学在反应过程开发和反应器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也是反应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验室中,乙醇脱水是制备纯净乙烯的最简单方法。
常用的催化剂有:浓硫酸液相反应,反应温度约170℃。
三氧化二铝气-固相反应,反应温度约360℃。
分子筛催化剂气-固相反应,反应温度约300℃。
其中,分子筛催化剂的突出优点是乙烯收率高,反应温度较低。
故选用分子筛作为本实验的催化剂。
一、实验目的1、巩固所学有关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知识。
2、掌握获得反应动力学数据的手段和方法。
3、学会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并能根据动力学方程求出相关的动力学参数值。
4、熟悉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及多功能催化反应装置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提高自身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乙醇脱水属于平行反应。
既可以进行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又可以进行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一般而言,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醚。
因此,对于乙醇脱水这样一个复合反应,随着反应条件的变化,脱水过程的机理也会有所不同。
乙醇脱水反应研究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乙醇脱水实验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特点,了解针对不同目的产物的反应条件对正、付反应的影响规律和生成的过程。
2.学习气固相管式催化反应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反应器正常操作和安装,掌握催化剂评价的一般方法和获得适宜工艺条件的研究步骤和方法。
3.学习动态控制仪表的使用,如何设定温度和加热电流大小,怎样控制床层温度分布。
4.学习气体在线分析的方法和定性、定量分析,学习如何手动进样分析液体成分。
了解气相色谱的原理和构造,掌握色谱的正常使用和分析条件选择。
5.学习微量泵和蠕动泵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湿式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及装置图乙醇脱水固反应器,气相色谱及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精密微量液体泵,蠕动泵。
ZSM-5型分子筛乙醇脱水催化剂,分析纯乙醇,蒸馏水。
三、实验原理乙醇脱水生成乙烯和乙醚,是一个吸热、分子数增不变的可逆反应。
提高反应温度、降低反应压力,都能提高反应转化率。
乙醇脱水可生成乙烯和乙醚,但高温有利于乙烯的生在,较低温度时主要生成乙醚,有人解释这大概是因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碳正离子比较活泼,尤其在高温,它的存在寿命更短,来不及与乙醇相遇时已经失去质子变成乙烯.而在较低温度时,碳正离子存在时间长些,与乙醇分子相遇的机率增多,生成乙醚。
有人认为在生成产物的决定步骤中,生成乙烯要断裂C—H 键,需要的活化能较高,所以要在高温才有乙烯的生成。
乙醇在催化剂存在下受热发生脱水反应,既可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也可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本实验采用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乙醇脱水反应研究,通过改变反应的进料速度,可以得到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实验数据,通过对气体和液体产物的分析,可以得到在一定反应温度条件下的反应最佳工艺条件和动力学方程。
反应机理为:主反应:副反应:在实验中,由于两个反应生成的产物乙醚和水留在了液体冷凝液中,而气体产物乙烯是挥发气体,进入尾气湿式流量计计量总体积后排出。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乙醇脱水反应的原理。
2. 掌握乙醇脱水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学习通过实验分析反应结果,验证实验原理。
4. 掌握实验过程中安全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乙醇脱水是指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和羟基(-OH)被去除,生成乙烯(C2H4)和水(H2O)的过程。
该反应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常用的催化剂有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等。
反应方程式如下:\[ \text{C}_2\text{H}_5\text{OH} \xrightarrow{\text{催化剂}}\text{C}_2\text{H}_4 + \text{H}_2\text{O}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乙醇(95%)- 浓硫酸(98%)- 乙醇钠(C2H5ONa)- 氢氧化钠(NaOH)- 碳酸钠(Na2CO3)- 碳酸钙(CaCO3)- 水浴锅- 冷凝管- 蒸馏烧瓶- 接引管- 收集瓶- 酒精灯- 温度计- 秒表2. 实验步骤:1. 将5mL乙醇加入蒸馏烧瓶中。
2. 向烧瓶中加入适量浓硫酸,搅拌均匀。
3. 将烧瓶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70-80℃。
4. 观察反应现象,记录乙烯产生的速率。
5. 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冷凝管冷却,收集在收集瓶中。
6. 将收集瓶中的气体用燃烧法检验,观察火焰颜色。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加热过程中,烧瓶中产生气泡,气泡逐渐增多,最终形成一股稳定的气流。
收集瓶中的气体燃烧时,火焰呈蓝色。
2.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脱水反应生成了乙烯。
燃烧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产物的存在。
五、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温度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但在过高温度下,可能会发生副反应,影响产物的纯度。
2. 催化剂的选择对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也有一定影响。
实验中,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3.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防止浓硫酸溅到皮肤或衣物上。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乙醇的脱水反应,生成了乙烯。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反应原理及实验操作流程。
2. 掌握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实验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3. 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反应过程及产物。
二、实验原理乙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脱水反应生成乙烯。
该反应属于平行反应,既可以进行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又可以进行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实验中,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和浓度等条件,可以控制反应方向,提高乙烯的产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乙醇、浓硫酸、沸石分子筛、NaOH、水、无水乙醇、乙醚等。
2. 实验仪器:恒温水浴锅、反应釜、冷凝管、集气瓶、量筒、滴定管、移液管、酒精灯、蒸馏装置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乙醇、浓硫酸、沸石分子筛等实验材料称量、配制。
(2)检查反应釜、冷凝管、集气瓶等实验仪器的完好性。
2. 实验操作(1)将一定量的乙醇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沸石分子筛作为催化剂。
(2)开启恒温水浴锅,将反应釜放入其中,调节温度至反应所需温度。
(3)反应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反应釜冷却至室温。
(4)将反应液转移到蒸馏装置中,进行蒸馏操作,收集乙烯气体。
(5)对收集到的乙烯气体进行定量分析,测定乙烯的产率。
3. 实验结果分析(1)通过观察反应液的颜色变化、气体收集量等,分析反应过程。
(2)对收集到的乙烯气体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乙烯的产率。
(3)分析不同实验条件对乙烯产率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反应过程观察实验过程中,反应液颜色逐渐变浅,说明乙醇逐渐被转化为乙烯。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气体收集量逐渐增加,说明乙烯的产率逐渐提高。
2. 乙烯产率测定通过定量分析,得到实验条件下乙烯的产率为80%。
3. 实验条件对乙烯产率的影响(1)温度:实验发现,在反应温度为150℃时,乙烯产率最高。
(2)催化剂:采用沸石分子筛作为催化剂,比浓硫酸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且对环境友好。
(3)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乙烯产率有一定影响,但超过一定时间后,乙烯产率趋于稳定。
化工专业实验实验名称:乙醇脱水反应研究实验实验人员:实验地点:天大化工实验技术中心B308室实验时间:2016-3-29AM8:30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实验成绩:天津大学化工技术实验中心印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和掌握乙醇脱水实验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特点,了解针对不同目的产物的反应条件对正、副反应的影响规律和生成的过程;2、学习微量泵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湿式气体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3、学习和掌握气相色谱手动进样分析液体成分。
4、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校正因子校正所得的含量,对液体进行物料衡算;5、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原料乙醇的转化率,产物乙烯收率和选择性,副产物乙醚收率和选择性。
二、实验原理1、乙醇脱水生成乙烯和乙醚,是一个吸热、分子数增不变的可逆反应。
提高反应温度、降低反应压力,都能提高反应转化率。
C2H5OH(g)C2H4(g)+H2O(l) (1) 主反应C2H5OH(g)C2H5OC2H5(g)+H2O(l) (2) 副反应2、本实验中采用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乙醇脱水反应研究,反应产物随着反应温度的不同,可以生成乙烯和乙醚。
温度越高,越容易生成乙烯,温度越低,越容易生成乙醚。
实验中,通过改变反应的进料速度,可以得到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实验数据,通过对气体和液体产物的分析,可以得到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动力学方程。
3、在实验中,由于两个反应生成的产物乙醚和水留在了液体冷凝器中,而气体产物乙烯是挥发气体,进入尾气湿式流量计计量总体积后排出。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乙醇脱水固定床反应器,气相色谱及计算机、工作站,精密微量液体泵,锥形瓶,微量注射器,天平,湿式气体流量计;2、ZSM-5型分子筛乙醇脱水催化剂,分析纯乙醇,95%乙醇,蒸馏水。
四、实验流程五、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要求,将反应器加热温度设定为270℃,预热器温度设定为150℃(此设定在实验开始前已由老师设定好);2、在温度达到并稳定在设定值后,打开进料泵开关,开始加入乙醇,第一次将乙醇加料速度设定为0.9ml/min;3、反应进行10min后,开始实验。
提取无水乙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反应提取纯度较高的无水乙醇,并学习提取有机物的方法。
实验原理无水乙醇的提取可通过酸催化的脱水反应来实现。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将乙醇脱水生成无水乙醇。
浓硫酸可以吸水反应物中的水分,促进乙醇分子之间的水脱水,从而得到无水乙醇。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C2H5OH + H2SO4 →C2H5HSO4 + H2O实验器材和试剂- 乙醇- 浓硫酸- 水浴- 反应瓶- 温度计实验步骤1. 在一个干燥的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2. 向乙醇中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搅拌均匀。
3. 将装有乙醇和硫酸的反应瓶置于水浴中。
4. 使用温度计监测水浴的温度,保持在60-65摄氏度之间。
5. 等待反应进行,观察反应液颜色的变化。
6. 当反应液变为深红色时,说明反应已经完成。
7. 关闭水浴,让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后,反应液颜色逐渐变深,最终变为深红色,符合预期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中的水分被脱除,生成了纯度较高的无水乙醇。
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穿戴实验服和防护眼镜。
2. 反应瓶和试管要干燥,否则会影响反应结果。
3. 操作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摇晃或碰撞容器。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浓硫酸的催化作用,成功提取了纯度较高的无水乙醇。
实验结果证明了酸催化的脱水反应是提取无水有机物的有效方法。
同时,在进行该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学习到了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
无水乙醇的提取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在某些化学合成反应中作为溶剂,或者用作纯净实验试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无水有机物的提取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一定的实验技能。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脱水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脱水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
3. 观察脱水反应的现象,分析反应条件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脱水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或离子中的水分子被去除,形成无水物质的过程。
脱水反应在许多化学反应中都有应用,如醇的脱水、糖的脱水等。
本实验以醇的脱水为例,通过加热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使醇分子中的水分子被去除,生成相应的烯烃。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圆底烧瓶、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蒸馏烧瓶、温度计、集气瓶、镊子、铁架台、试管等。
2. 试剂:无水乙醇、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圆底烧瓶中。
(2)将圆底烧瓶放入铁架台上,连接冷凝管,确保冷凝管底部朝下。
(3)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尾气用。
2. 实验操作(1)点燃酒精灯,加热圆底烧瓶中的混合物,保持温度在140℃左右。
(2)观察反应过程中圆底烧瓶内液体的变化,记录颜色、气味等现象。
(3)待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待圆底烧瓶冷却至室温。
(4)将反应产物导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操作,收集无水乙醇。
3. 实验现象(1)反应过程中,圆底烧瓶内液体颜色逐渐变深,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2)反应结束后,圆底烧瓶内液体颜色变浅,刺激性气味消失。
五、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无水乙醇的沸点为78.4℃,蒸馏操作后收集到无水乙醇。
(2)反应过程中,圆底烧瓶内液体颜色逐渐变深,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反应结束后,颜色变浅,刺激性气味消失。
2. 结果分析(1)无水乙醇的沸点低于普通乙醇,因此在蒸馏操作中,可以收集到无水乙醇。
(2)反应过程中,醇分子中的水分子被去除,生成烯烃,导致颜色变深,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反应结束后,水分子被完全去除,颜色变浅,刺激性气味消失。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脱水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观察到了脱水反应的现象,并分析了反应条件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乙醇脱水反应实验现象
乙醇脱水反应实验现象:
乙醇脱水反应是指在高温下将乙醇分子中的羟基(OH)与氢原子(H)失去,形成乙烯分子。
这种反应可以使用浓硫酸或浓磷酸作为催化剂。
在进行乙醇脱水反应的实验中,首先需要将一定量的乙醇和一定量的浓硫酸或浓磷酸混合,并加热至高温。
反应开始时,可以观察到溶液中出现沉淀或气泡。
这是因为在高温的条件下,溶液中的乙醇开始脱水,产生乙烯分子和水分子。
由于乙烯分子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可以看到溶液中产生气泡。
随着反应的进行,可以观察到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深,甚至变成黑色。
这是因为在反应中生成的烷基硫酸盐和醇酸酐等物质会导致溶液的颜色变化。
此外,在进行反应时需要注意安全,因为乙醇脱水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毒气体,需要进行充分的通风和防护措施。
总之,乙醇脱水反应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溶液中产生气泡和颜色变化的现象,这是由于乙醇分子中的羟基与氢原子失去而产生的乙烯分子和水分子,以及其他产物的结果。
乙醇气固催化脱水制乙烯实验报告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趣的实验,那就是用乙醇通过气固催化脱水来制乙烯。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别急,咱们慢慢来,保证你听得明明白白,轻松愉快。
乙烯,这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化学小子,塑料、合成纤维,甚至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玩意儿,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说到乙醇,那更是咱们熟悉的酒精,啤酒、红酒,聚会的时候来一杯,真是没得说。
但今天的主角可不是喝的,而是它在实验室里的另一种风采。
我们得知道,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把乙醇分解,变成乙烯,这样一来,乙烯就能在化工原料里大显身手。
说到催化剂,它就像是这场实验的导演,帮我们加速反应,让一切变得更高效。
用的催化剂是什么呢?嘿,通常是一些氧化铝之类的家伙。
它们的存在简直是如虎添翼,让反应顺利进行。
想象一下,没有催化剂,就像是一场没有组织的聚会,大家都不知道该干啥。
咱们得准备实验的材料,首先就是乙醇。
咱们这可是纯度很高的那种,不能打折扣。
然后呢,还有催化剂,这里咱们选的就是那些不起眼但却极其重要的氧化铝颗粒。
它们在反应过程中可忙了,表面大大增加了反应的机会。
还得准备一些设备,像是反应器、冷凝器等等。
其实这些设备就像是厨房里的工具,没有它们,咱们的实验可就成了无米之炊。
开始实验了!把乙醇放进去,慢慢加热。
温度得控制好,不能太高,免得把乙醇烧了个精光。
大家想象一下,那种热腾腾的气体逐渐冒出来的样子,仿佛在给实验加油打气。
慢慢地,乙醇开始转变,像是变魔术一样,冒出来的乙烯气体让人忍不住想欢呼。
实验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气味,这就是乙烯的气息。
咱们可是要把这些气体收集起来,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利用。
反应结束后,别急着收工,咱们得仔细分析一下产物。
取样一试,哇,真是让人开心,乙烯的产量不错,效率也很高。
要是能把这些乙烯用到实际生产中,那简直是两全其美,既能省钱又能环保。
这种实验就像做菜,掌握好火候,选对材料,最后才会呈现出美味的佳肴。
实验过程中难免有些小插曲。
实验六 乙醇气固相脱水制乙烯动力学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的特点以及其它有关设备的使用方法。
2、通过乙醇气固相催化脱水实验,巩固所学的有关动力学方面的知识。
3、掌握内循环式无梯度(全混流)反应器的设计方程。
4、掌握利用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获得反应动力学数据的方法和手段,巩固动力学数据的处理方法,并可根据动力学方程求出相应的参数值。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磁驱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催化剂颗粒置于不锈钢筐内,不锈钢筐置于反应器内腔,反应器整体置于恒温电炉中。
由于搅拌轮的推动作用,使气流强制循环,可使反应器内的反应混合物达到理想混合,即无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物料的流动方式近于全混流。
根据全混流反应器的设计方程可知,反应物的反应速率满足式(1)。
0mol-'=,()g hA A A F X r W ⋅ (1) 其中,F A 0——进料的摩尔流率,mol/h ;X A ——反应物A 的转化率; W ——催化剂质量,g ;-r A `——反应物A 的消耗速率,mol/(g ·h)。
由此可计算出反应物的反应速率。
通过调整进料速率,可以得到不同的反应物转化率(或反应器出口浓度),从而可得出反应速率常数k 与反应级数n 。
本实验的对象为乙醇脱水反应,该反应为平行反应,乙醇进行分子内脱水成乙烯,同时可能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参见式(2)和式(3)。
25252522C H OH C H OC H +H O → (2)25242C H OH C H +H O → (3)一般而言,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而较低的温度则有利于生成乙醚。
在给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在所述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内,以60~80目分子筛为催化剂,在一定的乙醇进料速率下,进行乙醇脱水气固相反应。
利用六通阀对产物进行采样分析,得到各组分的色谱分析面积百分比。
利用表1所提供的校正因子按式(4)计算得出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或摩尔分数。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动力学实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动力学实验学专院:化学工程学院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姓级:化工班名:学号同组者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一、实验目的1、巩固所学的有关动力学方面的知识;2、掌握获得的反应动力学数据的方法和手段;3、学会动力学数据的处理方法,根据动力学方程求出相应的参数值;4、熟悉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的特点以及其它有关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乙醇脱水属于平等反应。
既可以进行分子内脱水成乙烯,又可以分子间脱水生成乙瞇。
一般而言,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而较低的温度则有利于生成乙離。
较低温度:2C2H5OH t C2H5OC2H5 + H2O较高温度:C2H5OH ~^C2H4+H2O三、实验装置、流程及试剂1 •装置本实验装置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有微量进料泵、氢气钢瓶、汽化器和取样六通阀组成的系统。
第二部分是反应系统。
它是由一台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温度控制器和显示仪表组成。
第三部分是取样和分析系统。
包括取样六通阀,产品收集器和在线气相色谱信。
2•实验流程K3-进气旁路调节阀:K2-阀箱产物流址调节:K3■气液分离后尾气调节:J-进液排放三通阀: 1■气体钢瓶:2—稳压阀:3-转子流Sil-: 4-过滤器:5-质量流址ih 6-缓冲器:7—压力传感器:8—预热器:9-预热炉:10-反应器:11-反应炉;12■马达;13 ■恒温箱;14-气液分离器:15-调压阀;16-皂膜流址计:17-Jjn料泵内循环无梯度反应色谱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3.试剂和催化剂:无水乙醇,优级纯;分子筛催化剂,60〜80目,重0.4g。
四、实验步U打开H2钢瓶使柱前压达到0.5kg/cm2确认色谱检测中截气通过后启动色谱,柱温1109,汽化室1309,检测室温达到120-C,待温度稳定后,打开热导池― 电流放大器开关,桥电流至100mA;2、在色谱仪升温的同时,开启阀恒温箱加热器升温至110・C,开启保温加热器升温至180 °C;3、打开反应器温度控制开关,升温,同时向反应器冷却水夹套通冷却水;4、打开微量泵,以小流量向气化器内通原料乙醇;5、在200〜3809之间选择三个温度,测定每5分钟内反应后乙醇和水的质量并记录,每个温度测定2-3次。
乙醇脱水实验报告引言: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在工业和实验室中广泛应用。
然而,乙醇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这会对一些需要干燥条件的实验或工艺产生影响。
因此,乙醇脱水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
本实验旨在通过探索不同脱水方法的效果,评估其对乙醇脱水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乙醇(纯度99%)- 硅胶干燥剂- 氢氧化钠(NaOH)- 蒸馏水2. 脱水方法:- 方法一:使用硅胶干燥剂吸附水分- 方法二:使用NaOH约化反应脱水实验步骤:1. 准备三个封闭容器,并在每个容器中分别加入100ml乙醇,作为初始试验样品。
2. 方法一:将一定量的硅胶干燥剂加入一个封闭容器中,将容器密封并静置24小时。
3. 方法二:将一定量的NaOH加入另一个封闭容器中,将容器密封并静置24小时。
4. 控制组:不进行任何脱水处理的乙醇样品,作为对照组。
5. 在静置过程结束后,取出各容器中的试验样品。
结果与讨论:1. 方法一:通过比较初始样品和经过硅胶干燥剂处理后的样品,可以明显观察到样品的颜色变浅。
这表明硅胶干燥剂有效吸附了乙醇中的水分。
然而,此方法处理后的乙醇样品仍然含有一定量的水分。
2. 方法二:比较初始样品和经过NaOH脱水处理后的样品,可以发现样品的颜色明显变亮。
这是由于NaOH与乙醇发生约化反应,将乙醇中的水分转化为水和乙醇化合物。
经过该方法处理后的乙醇样品含水量更低,适用于一些对水分要求较高的实验。
3. 控制组:控制组样品与初始样品相比,没有经过任何脱水处理,水分含量最高。
这突显了乙醇中含有水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硅胶干燥剂可以有效吸附乙醇中的水分,但不能完全脱除水分。
- NaOH约化反应是一种有效的乙醇脱水方法,可以将乙醇中的水分转化为乙醇化合物。
- 对于一些对水分要求较高的实验,建议使用NaOH脱水方法。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措施:1. 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严格控制。
气固相催化反应乙醇脱水流化床实验报告1. 引言在化工领域,乙醇脱水是一种重要的反应过程,常用于生产乙烯、乙醚和乙醛等化合物。
传统的乙醇脱水方法往往采用酸催化剂,但这种方法存在环境污染和产品纯度不高等问题。
气固相催化反应是一种新兴的绿色技术,在乙醇脱水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旨在通过流化床反应器进行乙醇脱水反应,探究不同反应条件对乙醇脱水反应的影响。
2. 实验目的•研究乙醇脱水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探究不同催化剂对乙醇脱水反应的影响;•分析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及其在乙醇脱水反应中的应用。
3. 实验方法3.1 实验材料•乙醇•催化剂:X、Y、Z3.2 实验设备•流化床反应器•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3.3 实验步骤1.将催化剂X放入流化床反应器中,并预热至设定温度;2.启动流化床反应器,使其达到稳定状态;3.注入乙醇,并调节进料流量;4.收集反应产物,并进行分析;5.更换催化剂Y和Z,重复步骤1-4。
4. 实验结果与讨论4.1 不同催化剂对乙醇脱水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催化剂对乙醇脱水反应具有显著影响。
在催化剂X的作用下,乙醇脱水反应产物中主要为乙烯。
而催化剂Y和Z则分别导致乙醚和乙醛的生成。
这说明不同催化剂具有不同的催化活性,可以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来控制反应产物的选择性。
4.2 乙醇脱水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乙醇脱水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
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进料流量,我们发现在温度为300°C、进料流量为X时,乙烯的收率最高。
这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进料流量范围内,乙烯的产生达到了峰值。
4.3 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及其在乙醇脱水反应中的应用流化床反应器具有良好的传质与传热性能,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在乙醇脱水反应中,流化床反应器能够有效控制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分散性,提高反应效果。
此外,流化床反应器还具有连续生产的优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5.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不同催化剂对乙醇脱水反应的产物选择性具有显著影响; - 在一定的温度和进料流量范围内,乙烯的产率最高; - 流化床反应器在乙醇脱水反应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乙醇脱水反应研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乙醇脱水实验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特点,了解针对不同目的产物的反应条件对正、付反应的影响规律和生成的过程。
2.学习气固相管式催化反应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反应器正常操作和安装,掌握催化剂评价的一般方法和获得适宜工艺条件的研究步骤和方法。
3.学习动态控制仪表的使用,如何设定温度和加热电流大小,怎样控制床层温度分布。
4.学习气体在线分析的方法和定性、定量分析,学习如何手动进样分析液体成分。
了解气相色谱的原理和构造,掌握色谱的正常使用和分析条件选择。
5.学习微量泵和蠕动泵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湿式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及装置图
乙醇脱水固反应器,气相色谱及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精密微量液体泵,蠕动泵。
ZSM-5型分子筛乙醇脱水催化剂,分析纯乙醇,蒸馏水。
三、实验原理
乙醇脱水生成乙烯和乙醚,是一个吸热、分子数增不变的可逆反应。
提高反应温度、降低反应压力,都能提高反应转化率。
乙醇脱水可生成乙烯和乙醚,但高温有利于乙烯的生在,较低温度时主要生成乙醚,有人解释这大概是因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碳正离子比较活泼,尤其在高温,它的存在寿命更短,来不及与乙醇相遇时已经失去质子变成乙烯.而在较低温度时,碳正离子存在时间长些,与乙醇分子相遇的机率增多,生成乙醚。
有人认为在生成产物的决定步骤中,生成乙烯要断裂C—H 键,需要的活化能较高,所以要在高温才有乙烯的生成。
乙醇在催化剂存在下受热发生脱水反应,既可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也可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本实验采用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乙醇脱水反应研究,通过改变反应的进料速度,可以得到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实验数据,通过对气体和液体产物的分析,可以得到在一定反应温度条件下的反应最佳工艺条件和动力学方程。
反应机理为:
主反应:
副反应:
在实验中,由于两个反应生成的产物乙醚和水留在了液体冷凝液中,而气体产物乙烯是挥发气体,进入尾气湿式流量计计量总体积后排出。
A、B、ФPOOT研究了在Al2O3上乙醇脱水的动力学,导出了一级反应速度方程式:
其中:v0—乙醇的加料速度(毫克分子/分)
y—乙醇转化率(% )
对υ0y作图,可得一条等温直线,其中的截距为α,斜率为β由υ0ln1
1−y
四、实验步骤
1、打开装置总电源将反应器加热温度设定为280℃,预热器温度设定为150℃。
2、在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继续稳定10~20分钟,然后启动精密微量液体泵开始加入乙醇。
乙醇的加料速度为0.5ml/min。
3、反应进行10分钟后,正式开始实验。
放出反应器下吸收瓶中的液体,并记下此时湿式流量计的读数,然后关闭吸收瓶上的放液活塞,开始实验。
每隔10分钟记录湿式流量计读数,并记录反应温度等实验条件。
4、在一个恒定的乙醇进料速率的条件下反应30分钟,然后放出吸收瓶中的液体准确称重,并及时对此液体进行色谱分析。
5、将乙醇的加料速率设定为1.0ml/min,重复步骤3、4的操作;
6、将乙醇的加料速率设定为1.5ml/min,重复步骤3、4的操作;
7、在实验的间隙中配制合适浓度的水、无水乙醇、无水乙醚的标准溶液,并对标准溶液进行色谱分析,以确定水、无水乙醇、无水乙醚的相对校正因子,为后续的反应残液的定量分析作准备。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乙醇脱水反应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时间:2010年10月20日下午2:00—5:30 室温:10℃
1、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其色谱分析
(1)标准溶液配制数据记录表
2
3
4、样品色谱分析数据记录表
(1)进料速率为0.5ml.min-1时的样品色谱分析数据
(1)进料速率为1.5ml.min时的样品色谱分析数据
5、数据计算举例
1、计算相对校正因子
根据标准溶液的配比及公式W i=f i A i
∑f i A i
可得三个方程:
0.34247=
0.41318f1
0.41318f1+0.29402f2+0.29281f3
0.30137=
0.29402f2
0.41318f1+0.29402f2+0.29281f3
0.35616=
0.29281f3
0.41318f1+0.29402f2+0.29281f3
解方程组得到水、无水乙醇、无水乙醚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
f1=0.8086
f2=1
f3=1.1867
关于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的说明:由于利用自己所测的峰面积百分比列方程计算得到水的相对校正因子为大于3,明显有错误,可能的原因是在标准溶液进样动作不标准所致。
因而我采用了使用同台色谱小组的数据计算得到上面的相对校正因子。
3、反应温度为280℃时原料乙醇的转化率、产物乙烯收率、选择性等的计算
以乙醇的进料体积速率为1.0ml/min为例进行计算
无水乙醇的密度为0.790g/ml,摩尔质量为46.07g/mol
进料质量流率为:0.790×1.0g/min=0.790g/min
30min内进料的物质的量为:n0乙醇=0.790×30/46.07mol=0.5144mol
由湿式流量计测得30min内产品乙烯的体积为:4.740-0=4.740L
乙烯的物质的量为:n
乙烯=PV
RT
=101.325×4.740
8.314×283.15
=0.2040mol
液体产品中乙醇的物质的量为:n
乙醇=14.03×0.44444
46.07
=0.1353mol
液体产品中乙醚的物质的量为:n
乙醚=6.36×0。
04494
74
=3.862×10−3mol
乙醇的转化率为:X
乙醇=
n
乙醇
0−n
乙醇
n
乙醇
=0.2572−0.04565
0.2572
=82.25%
乙烯的收率:y=生成乙烯的物质的量
乙烯的理论产量=0.1661
0.2572
=64.58%
乙烯的选择性:S=生成乙烯所需的乙醇的物质的量
转化的乙醇的量=0.1661
0.2572×0.8225
=78.52%
同理计算得到不同乙醇流率的条件下乙醇的转化率、乙烯收率及乙烯选择性的结果如下表:
进料速率
/ml.min-1
进料时间/mim 乙醇转化率/% 乙烯收率/% 乙烯选择性/%
0.5 30 82.25 64.58 78.52
1.0 30 73.69 39.54 53.65
1.5 30 7
2.44 35.25 4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