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言分布
- 格式:xls
- 大小:501.50 KB
- 文档页数:4
汉语方言七大类
1.官话:官话是中国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北京话是其代表方言之一。
官话在明清时期成为中国官方语言,其流行范围逐渐扩大,成为今天全国通用的语言。
2. 湖南话:湖南话是中国南方方言的代表之一,也是汉语方言中的主要分支之一。
湖南话在湖南省及周边地区广泛使用,包含多种方言亚类。
3. 粤语:粤语是中国南方方言的另一种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及周边地区。
粤语有着自己独特的发音、语法和词汇,是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的主要方言。
4. 客家话:客家话是中国南方方言的另一大分支,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省份。
客家话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渊源,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之一。
5. 吴语:吴语是中国东南方言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
吴语有着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是中国文化名城苏州和杭州等地的代表语言。
6. 河南话:河南话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代表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
河南话有着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四川话:四川话是中国西南方言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及周边地区。
四川话有着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是川渝文化的代表之一。
北方方言,也称官话方言,就是广义的北方话。
通行地区非常广大:长江以北各省全部汉族地区;长江下游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汉族地区。
使用人口64000万以上。
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
在中国分布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使用人口约八千万。
湘语,又称湘方言或湖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湖南省相当部分地区、临近湖南的重庆市和广西部分地区;以长沙话和双峰话为代表。
赣语又称江右语或江西话,是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的一门声调语言,主要通行于江西、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部等地区,客家话:主要集中在粤东、闽西、赣南交界的赣闽粤客家地区,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台湾、马来西亚及一些华人社区。
闽南语:如厦门话。
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江苏,浙江的温州,台州等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
闽北语: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分布于建瓯、建阳、崇安、浦城、松溪、政和六县,
粤语:中国广东、广西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以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
中华民族的语言资源非常丰富,汉语方言更是千姿百态,数不胜数。
目前,主要的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
1. 官话方言:也称北方方言,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包括北京话、天津话等。
2. 江淮方言:是中部汉语方言的代表,主要流行于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等地,包括合肥话、南京话、淮安话等。
3. 湖广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湖南省和广东省,包括武汉话、长沙话、岳阳话等。
4. 客家方言:流行于华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包括客家话、潮州话等。
5. 粤语方言:也称广东话,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香港地区,是广东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官方语言。
6. 四川方言:包括成都话、重庆话等,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方言之一。
7. 闽南方言:指福建省南部、台湾省和海外地区的华人所使用的方言,包括福州话、厦门话、潮州话等。
每种方言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和表达方式,且相互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正是由于这些方言的存在,才使汉语更加丰富多彩。
汉语的十三种方言汉语是中国最常用的语言之一,它分为许多方言。
随着地方的不同,中国各地的方言也多种多样。
据统计,中国共有十三种方言,包括普通话、粤语、闽南语、客家话、湘语、赣语、吴语、徽语、贵州话、四川话、官话、滇语和京语。
普通话是中国最广泛使用的方言,也是官方语言,约有10亿人使用。
它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而且在中国各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变体。
普通话是最基本、最统一的汉语口音,它是由北方方言为主体,经过多年的整理,形成了一种标准化的国语系统。
粤语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汉语方言,它主要流行于华南地区,包括广东、香港、澳门和广西。
粤语有很多方言变体,如广州话、香港话、潮州话等等。
粤语的语音、语调和语法都非常复杂,但它也是中国最具魅力和艺术性的语言之一。
闽南语是福建省南部地区使用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泉州、漳州和厦门等地。
它有很多变体,但普遍保持着一致的基本音节和语法结构。
闽南语还有丰富的创作性质,可以用于歌曲、戏剧和电影等方面。
客家话是广东、福建、广西和江西等地区使用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湘江、岭南和闽南三大文化区域。
客家话还包括几种不同的变体,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它们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湘语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和湖北省,它也是多种方言和变体的综合体。
与其他方言不同的是,湘语有一种清晰的音调和丰富的表达方式。
湘语还有很多诗歌和民歌,它们可以反映当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赣语是江西省的官方语言,主要分布在南昌、赣州和宜春等地。
赣语是一种动态、流畅的方言,它有许多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变化形式,使得交流更加丰富多彩。
吴语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它是一种娓娓道来,短句较多,韵律优美的方言。
吴语还有许多大量的方言变体,每个地区的吴语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特色。
徽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省的南部和西部,它是一种精细复杂的方言,享有江南古典文化中的盛名。
徽语的音调和声调变化非常丰富,徽语文化也是中国特色文化之一。
贵州话是贵州省特有的方言,主要分布在贵阳、遵义和安顺等地。
汉语中的八大方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方言体系。
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有七大方言,包括官话、粤语、闽南语、客家话、吴语、湘语和赣语。
此外,在中国台湾地区还有一种方言叫做台湾话。
1.官话官话,也叫普通话、北京话,是中国现代标准语。
它是由北京话为基础,融合了南方方言和西北官话等多种方言而形成的。
2.粤语粤语,也叫广东话,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它是有“粤语音乐之都”之称的广州方言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3.闽南语闽南语,也叫福建话、闽南话,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广东、台湾等地区。
它是以福州话为基础,融合了潮汕话、客家话等多种方言而形成的。
4.客家话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台湾等地区。
它是以潮汕话、闽南话为基础,融合了汉语北方官话、江淮官话等多种方言而形成的。
5.吴语吴语,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区。
它是以苏州话、上海话为基础,融合了南方方言和北方官话等多种方言而形成的。
6.湘语湘语,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地区。
它是以长沙话、衡阳话为基础,融合了南方方言和北方官话等多种方言而形成的。
7.赣语赣语,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及周边地区。
它是以南昌话为基础,融合了南方方言和北方官话等多种方言而形成的。
8.台湾话台湾话,也叫台语、闽南语,主要分布在台湾地区。
它是以福州话和泉州话为基础,融合了潮州话、客家话等多种方言而形成的。
以上就是汉语中的八大方言,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它们丰富了汉语的语言体系,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之间的多样性。
7大方言的历史渊源和过程从大处说,现代汉语可分为7大方言:首先是北方方言(广义的官话),流通在我国中原、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
第二是吴方言,即江浙话,分布在江苏省的江南地区和浙江省大部。
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主要代表。
第三是赣方言,即江西话,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东部以及湖北省的东南部。
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主要代表。
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话,分布在湖南省大部。
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主要代表(旧时以双峰话为代表)。
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话、客话。
客家话分布比较分散,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广东省东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与湖北、广东、福建接壤的地区,以及四川、广西和台湾等地。
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中有很多说客家话的。
客家话以梅州话为主要代表。
第六是粤方言,又叫粤语、广东话、广府话、白话,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以及港澳地区和北美华人社区。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主要代表。
第七是闽方言,即闽语,分布很广,包括福建省大部、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和西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闽方言在东南亚华人社区流行很广。
闽方言内部分歧很大,大概来说,闽南片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片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片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片以永安话为代表,莆田仙游片以莆田话为代表。
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话分布最广,其分布地域大约占全国面积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占汉语人口的70%左右,其余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总和大约只占汉语人口的30%。
除北方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
北方方言内部差异较小,主要差异是语音,语音的主要差异是每个声调的调值不同。
调值是各地方言相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区分北方方言各地差异的主要标志之一。
我在下面这个表里列出北方话区9个城市方言的调值,它们都有“阴阳上去”四声、也都没有“入声”,你可以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
如果你用各地不同的调值分别说“山明水秀、千奇百怪、非常好看、观察仔细”等词语,你就能感受到各地方言的特殊味道。
方言七大分区介绍
方言七大分区介绍
方言指的是在语言的地域上分化出来的各种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特点的总称,而在中国,方言种类繁多,可以分为七大区域,它们分别是:
一、官话区
官话指的是北京话或者北方话。
它是中国官场里的官方语言,所以在官方场合使用非常频繁,被誉为中国国语。
二、南方片区
南方片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
南方片区方言种类繁多,每个方言又包含了很多的地方方言,但是这些方言之间互相有很大差别。
三、闽南片区
闽南片区指福建省福州、泉州、漳州、厦门等地的方言,属于南方片区方言的一种,但是闽南方言受到闽南地区海上贸易及移民的影响,吸收了不少外来的词汇和语言特点。
四、粤语片区
粤语片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地,粤语是中国方言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言之一,而且有丰富的音乐和电影文化。
五、吴越片区
吴越片区位于本东南沿海地带,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宁波、嘉兴等地,这些地区的方言在南方方言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吴语和越语在此
地区非常普遍。
六、湘赣片区
湘赣片区多指湖南省和江西省交界地区的方言,这些方言和南方片区
的方言不同,它们使用的词汇和语法都和北方语言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七、川黔片区
川黔片区指的是四川省、贵州省的方言,这个地区的方言使用很广泛,特别是川菜中使用的川渝方言更是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总体来说,中国的方言种类繁多,七大分区只是其中的概括,每个方
言又有着很多的变化和特点,具体的区分还需在学习方言的过程中慢
慢了解。
中国的地方方言有哪些?一、北方方言1. 官话官话是指汉字的标准读音,也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主要包括普通话和华北官话。
- 普通话是中国的标准语言,是广泛使用的一种方言,也是国家的官方语言。
它主要以北京话为基础,北方方言为主体,并融合了南方方言的部分特点。
- 华北官话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如河北、山西等地,它和普通话有着相似的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2. 东北方言东北方言是指中国东北地区的方言,主要包括辽宁话、吉林话和黑龙江话等。
- 辽宁话以沈阳话为代表,语音和音韵上与普通话有较大区别,带有独特的东北特色。
- 吉林话以长春话为代表,与普通话相比,吉林话的语音和音调有所不同。
二、南方方言1. 粤语粤语是中国广东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因为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所以粤语也广泛传播。
- 粤语音韵丰富,有六个声调,而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
2. 闽南语闽南语是中国福建地区和台湾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主要以福州话和台湾话为代表。
- 闽南语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是一种独特的方言。
三、西南方言1. 四川话四川话是中国四川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因为四川人口众多,所以四川话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言。
- 四川话的语音独特,发音比较重,有自己的语法规则。
2. 贵州话贵州话是中国贵州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贵州话发音独特,词汇丰富,有着自己的语法规则。
四、西北方言1. 陕西话陕西话是中国陕西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它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是一种独特而有趣的方言。
2. 宁夏话宁夏话是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使用的一种方言,因为宁夏主要由回族人口构成,所以宁夏话带有强烈的回族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中国的地方方言繁多,这些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各个地区的语言文化多样性。
方言的存在丰富了中国的语言体系,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交流和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方面,学习和探索中国的地方方言将会带来更深入的体验。
汉语七大方言区名词解释一、官话方言区:官话是中国国内通用的语言,也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
官话方言区即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官话方言区以普通话为主,以清晰、标准的发音为特点。
二、粤语方言区:粤语是广东、香港、澳门以及广西部分地区使用的方言。
粤语方言区的特点是语音、声调变化多样,发音独特,词汇丰富。
粤语方言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被广大粤语使用者广泛使用。
三、闽语方言区:闽语主要分布在福建和台湾地区。
闽语方言区的特点是音节比较短,语音变化较大,使用者较多。
闽语与官话相比,在音节发音上有一些差异,但整体仍属于汉语语言系统。
四、粤语方言区:粤语是广东、香港、澳门以及广西部分地区使用的方言。
粤语方言区的特点是语音、声调变化多样,发音独特,词汇丰富。
粤语方言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被广大粤语使用者广泛使用。
五、湘语方言区:湘语主要分布在湖南地区,湖南方言属于湘语的一种。
湘语方言区的特点是语音、音节简短,声调变化丰富,音韵调节灵活多样。
湘语是湖南地区最主要的方言语言,被大部分湘语使用者广泛应用。
六、川话方言区:川话主要分布在四川地区,也是现代汉语的重要方言之一。
川话方言区的特点是语音比较独特,语调多变,发音特色明显。
川话方言区的词汇、语法等方面与其他方言区有一定的差异。
七、吴语方言区:吴语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浙江等地。
吴语方言区的特点是声调比较平缓,音节丰富,发音规则比较复杂。
吴语方言区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及江苏、上海地区的主要方言之一。
以上是汉语七大方言区的简要解释,每个方言区都有其独特的语音、语调和词汇特点。
方言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研究不同方言区的差异和特点对于促进地域文化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有八大方言(新近又发现一种叫“平语”的语言,主要分布在广西一带)。
也有人把中国方言划为九大方言、十大方言。
其实,我们所说的“八大方言”、“九大方言”,甚至“十大方言”,都还只是国内的汉族方言,如果加上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国的方言还可以划得更多、更细。
一、北方方言习惯上称为“官话”。
有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
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70 %以上。
在这方言区内居住的何氏人,他们的语言自然属于北方方言。
而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属北方方言。
二、吴方言吴方言被誉为“吴侬细语”,以上海话为代表(一说以苏州话为代表)。
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份(镇江不在内)浙江省大部份。
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8.4%左右。
在这方言区内居住的何氏人,他们的语言自然属于吴方言。
而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属吴方言。
三、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在这个方言区内居住的何氏人,他们的语言属于湘方言。
而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为湘方言。
四、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东部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和湖北省东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2.4%左右。
此方言区内何氏人的语言属于赣方言。
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归类为赣方言。
五、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南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数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
此方言区内何氏人的语言属于客家方言。
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为客家方言。
我国九大方言区的划分关于中国方言区的划分,有一首诗大概说明了这种情况:北话一共四大片,吴粤湘赣紧相联。
客家还有平和晋,闽话要分北和南。
下面就分别根据地域方言特点,对中国方言区的划分情况做一个简单介绍。
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其内部分为四片。
1、华北片:北京、东北、山东、河南为一个部分,或称为北方话。
也有将东北话分立一个次方言区的。
北京地区自古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和汉人混居的地方,唐代胡将安禄山就是据北京起兵的,五代后更是让于契丹族。
北京一带的方言是在辽、金、元时期,汉、满、蒙及其它游牧民族的语言混合而成的,这一时期变化较快。
明朝,其受南方汉语影响较大,相对稳定。
清军入关后,“疑ng、微v”声母消失,入声消失定型。
因此,北方方言是和古汉语差异最大的方言。
北方话不是高于其他方言的语言,其他方言也有普通话不能取代的文化功能。
普通话不是完美语言(事实上普通话是"人造语言",建国后在北京话基础上修改而成,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不是说普通话的,但现在许多人都误解),所以才有赵元任殚精竭虑设计带入声国语的事情(民国)。
其语言特点是,最大特点是不保留入声;其他还有无全浊音,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但是没有唇鼻音“m”(混入了前鼻音),不能根据古汉语的声韵书籍推导读音,和南方汉语声韵体系差异大。
2、西北片:分布在西北地区。
3、西南片:分布在西南地区。
其语言特点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不太分,原来带有“疑ng”声母,南部地区甚至有“n,l”不分、“f,h”不分以及“z,c,s”和“j,q,x”不分。
4、江淮片:分布在扬州、南京、盐城、镇江一带。
扬州城历史上遭到不下七次屠城和洗劫,近几次多是满蒙军队所为,其它江淮方言区情况大致如此。
所以,这个地区历史上是吴方言区,现在语言发生变化,成了江淮次方言区。
江淮次方言历史上曾经是明朝时期的官话。
其语言特点是“n,l”不分,带有入声,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也未必分。
二、吴方言,分布在苏南、浙江和上海。
中国的七大方言是什么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语言文化的国家,境内有着众多的语言和方言,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中国的七大方言。
这些方言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得到广泛使用,并反映了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七大方言,包括它们的地理分布、特点和发展情况。
1. 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包括北京话、天津话、河北话等。
北方方言以其清晰而简练的特点而闻名,北方人的普通话发音准确而严谨,带有浓厚的唐宋文化的痕迹。
2. 东北方言东北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话、吉林话和黑龙江话等。
东北方言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发音疾快而激情四溢,有时带有一些俄罗斯语的影响。
3. 华东方言华东方言包括江苏话、浙江话和上海话等,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东地区。
华东方言在发音上比较柔和,有一定的江南文化特色,同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4. 中南方言中南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南地区,包括湖北话、湖南话和广东话等。
中南方言在音调上多变且丰富,有自己独特的韵律和语音特点。
湖南话还有“尖刀字母”的称号,发音清晰而有力。
5. 西南方言西南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话、贵州话和云南话等。
西南方言在口音上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发音较重,有时带有一些方言俚语和土语。
6. 闽南方言闽南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福建地区,包括福州话、泉州话和漳州话等。
闽南方言发音清晰而流畅,富有乐感,并且具有独特的音调系统,是中国方言中的瑰宝之一。
7. 广西方言广西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地区,包括广西壮语和广西粤语等。
广西方言发音独特,有韵律感和抑扬顿挫,与其他方言有显著区别。
以上是中国的七大方言,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方言不仅仅是语言的一种形式,也是地域文化和历史的体现。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方言,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多样文化和地域差异。
在国内,人们通常使用自己当地的方言进行交流,而在国际交流中,普通话作为中国的统一语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语言地图集(包含各民族语言)
中国语言图
汉语语言部分
中国汉语方言图
官话之一:东北地区
官话之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西部
官话之三:河北、山东、皖北、苏北
官话之四: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官话之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官话之六:西南地区
晋语分布图:山西省及其附近地区
东南地区汉语方言
吴语:浙江、上海、苏南
客家话
广东东部、广西、福建西部、江南、湖南南部、海南、台湾、四川
闽语:福建、台湾、粤东、海南
安徽南部汉语方言
江西省及湖南省的汉语方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汉语方言
广东省的汉语方言
海外汉语方言分布
海外汉语方言分布: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西部、泰国南部少数民族语言部分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
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分布图:东北、新疆伊犁
蒙古语族语言图:东北、内蒙、青海、甘肃、新疆
蒙古语方言图
突厥语族语言图:新疆、青海、甘肃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
壮侗语族语言图
苗瑶语族语言图
苗语方言图
藏缅语族语言图
藏语方言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分布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图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
海南岛、台湾岛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
注:在上列图中,未单独标列少数民族语言的,通用汉语(参见汉族方言分布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