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亚投行的意义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专家解析亚投行给中国带来五大利好亚投行对中国的五大利益亚投行是“一路一带”、“互联互通”等中国周边战略的重要推手,是中国国际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撑,它的设立和成功运作,的确能给中国在各个领域带来有形无形的益处。
正如最近哈佛大学教授格雷汉姆-阿利森所说,就像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旨在促进美国与世界利益一样,亚投行也会更多为中国负责。
亚投行能给中国带来什么?首先,在价值观层面,亚投行可以使中国特色的治理观念和发展模式获得国际认同,有助于弥补中国国际影响力的短板——“软实力”。
亚投行作为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公共产品,与西方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金融机构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体现的理念不是对现有秩序的挑战,而是中国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和机遇,这背后传递的是中国传统“万物共生”世界观所衍生的“互利共赢”义利观。
这一价值观有利于在亚太地区塑造新的中国形象。
其次,在产业层面,正如亚开行的建立和发展是基于日本与日企战略的考量,亚投行同样集聚了中国当前的优势,对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作为面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专业机构,亚投行致力于建立一个实现亚洲地区互联互通的庞大交通网络,一旦成功运作、将推动中国成为区域贸易和经济网络的枢纽,拓展在整个亚洲经济地缘中的战略影响力。
同时,中国在基础设施装备制造方面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工程建造能力在世界上也已首屈一指,亚投行的建立运作将有助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产业更快走向国际。
再次,在制度层面,亚投行将通过建构中国话语权,对未来几十年区域经济和贸易规则注入“中国色彩”。
在如今的国际金融体系中,无论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亚洲开发银行,都带有一定“政治色彩”。
换言之,要获得它们的援助资金便要接受其开出的“药方”,如推进民主化等。
而中国已承诺,亚投行贷款无附加条件,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多样性的选择。
第四,在发展机遇层面,亚投行将通过推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激发亚太地区发展动力,延长中国自身的“发展机遇期”。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对世界经济影响第一,它对促进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通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作,有效弥补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推进了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第二,有利于扩大全球投资需求,支持世界经济复苏。
第三,有利于通过基础设施项目,推动亚洲地区经济增长,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并改善就业[11] 。
第四,通过提供平台将本地区高储蓄率国家的存款直接导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本地区内资本的有效配置,并最终促进亚洲地区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
亚投行的利好消息让人看到“一带一路”战略的稳健步子,这一切是世界对中国外交“有所作为”的认可。
中国社会必将从局面的不断向好转变中收获信心,也积累如何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发挥中国作用的经验。
亚投行不仅有利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助力经济发展,更加体现了一种大局思维,让新兴市场国家不再受制,也把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地位再次拉升了一个档次,带动中国产业升级,推动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改革发展和国际化接轨,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亚投行的产生,可推动亚洲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亚洲的经济增长。
亚投行不仅仅是一个“修桥”和“造路”的机构,更能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亚投行会帮助亚洲和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增强全球经济的稳定性。
中国提倡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一方面能继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的进一步改革,另一方面也是补充当前亚洲开发银行(ADB)在亚太地区的投融资与国际援助职能。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建立,将弥补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存在的巨大缺口,减少亚洲区内资金外流,投资于亚洲的“活力与增长”。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是继提出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NDB)、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之后,中国试图主导国际金融体系的又一举措。
这也体现出中国尝试在外交战略中发挥资本在国际金融中的力量。
亚投行于人类社会的意义提要:亚投行的发生是一个人类社会划时代的事件,因为它预示人类社会在根本性质上发生变化,即从盎格鲁-萨克逊文明的斗争哲学向中华文明的共和哲学的转变。
这一事件促成盎格鲁-萨克逊文明的分化,即英美在亚投行一事上的分道扬镳;这一事件也必然促成东亚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进一步整合,即日本回归传统的东亚秩序;这一事件促成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新金融体系与旧金融体系的此消彼长已成不可逆之势;中美之间的战争危机悬置于人类的头顶,这一危机是否转变为现实其实只决定于一个因素,即中国军力是否能够压倒美国。
在这里谈论“亶父绵绵趣,再见芬芳。
”是在讨论文艺复兴,复兴的是周先祖、中国农业文明之父古公亶父的共和理念;在这里谈论“联军八国狓猖,摧满窛,助华解强梁。
”是在谈论启蒙运动,中国人应该从350年前的“亡天下”(亡文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如同西方人从中世纪走出。
本文包括一首词和一个命题的讨论。
一、沁园春--亚投行记大道希微,人情夷澹,万事皇皇(1)。
问五千年史,东征西讨;九千里路,北贩南商。
雅客踟蹰(2),汉官威武,更有元兵气抑扬。
也同样,明吏驱大舰,西霸窥窗(3)。
联军八国狓猖,摧满窛,助华解强梁(4)。
又历一百岁,毛邓豪杰,积三代力,习李堂堂。
陆揽丝绸,海清港路,筹划诸邦亚投行(5)。
拈须看,亶父绵绵趣,再见芬芳(6)。
“一”、“邓”、“行”出律,专用词。
注:1、大同信念:典出《老子五千言》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抟之不得名曰微。
”是“道”之外相的描述,又及于内在。
希,希望,即追求。
《老子》:“知我者希。
”这里的希是稀少,是君子孤独的求索;夷,公平。
《老子》:“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字林》:径,小道也。
所以夷即相对于径的大道;澹,恬静、安定。
《老子》:“澹兮其若海。
”太平洋的定名应该来自老子;微,藏匿,隐蔽,三易之一简。
《说文:》隐行也。
或谓“中”,理学解中庸,未发谓之中。
中者,性本善。
热门的亚投行(AIIB),究竟意味着什么?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最近很热闹亚投行,全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个地区性政府间的银行集团,起始资金1000亿美元,其主要作用有:一是作为中国“一路一带”宏图构想的配套,特别是即将要搞的中国海外高铁计划,没钱可不行,中国高铁计划,并不是简单的高铁,它还有把相关国家连起来,搞以中国为主导的经济圈的目的。
二是除却美国为主导的世界银行,美国日本主导的亚洲银行,另起炉灶,中国在另两个银行中,话语权太少,不符合中国目前经济大国的身份。
三是解决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成倍增加,由之前的2121亿美元,到2014年的38400亿美元,(据估计,美元资产占70%左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以前大量的储备美元,只能以买美国债券为主,海外投资每年数千亿不等,投资领域较少,有了亚投行,不仅多了一个投资渠道,而且还减少了美国的牵制,一举两得。
四是为人民币走向世界打基础,与欧元一起,打破美国自二战以来建立的美元霸权,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国对此,当然心知肚明,如果中国搞起来,对美国的全球性威胁极大,也阻碍了美国利用美元对全世界剪羊毛的一贯伎俩,所以极力反对,并要求其盟国不要参与。
可是,面对利益的巨大诱惑,或者说欧洲的盟国,早就看美国不顺眼,由英国带头,法德意一起加入亚投行,澳大利亚与韩国犹豫不决,多米诺骨牌已经倒下,这使得美国措手不及,很尴尬。
那英国为什么会带这个头呢?事情得从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说起,美国为了让世界上的美元回流美国,引爆了一系列的危机,如希腊债务问题,这个同时也打击了欧洲,2009年发生的迪拜危机,是美国引爆的另一事件,在这个事件中,美国获利,其它欧洲国家损失惨重,特别是英国的汇丰银行,损失了大约200亿英镑,英国非常恼火,想想以前的铁哥们美国事先也不打个招呼,于是,以前媒体中常连在一起的“美英”,现在很少看到了吧?!美英之间的裂缝也越来越大,这次美国责问英国,英国还了一句,“这是英国的利益”,一报还一报!另一个原因,的确是英国的利益所在,英国,虽然在欧盟中,但却游离于欧盟,地理位置让它显得很尴尬,不能成为欧盟的轴心,但又不得不融入世界经济,这个亚投行,是个极好的机会,中国人民币走向世界,欧洲的人民币结算中心会在哪?英国的伦敦与德国的法兰克福都在争取中,前者是能与美国纽约相匹敌的国际金融中心,后者是欧洲银行所在地,英国率先加入,是有点讨好中国的意思,英国王子访华,估计有这个谈判的,目前不能宣布。
亚投行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简称,该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其作用是支持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
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这种关系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亚投行设立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亚投行设立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一、亚投行设立的背景以往,我们不断与世界经济接轨,并且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现在,我们第一次以独立的方式提出成立亚投行的建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它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主要是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助。
且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得到许多亚洲国家,和英、德、法等部分发达国家的支持和响应。
吸引力如此之大,一是因为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经形成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二是我国一贯秉持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以及亲、诚、惠、容发展理念,所以,这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
过去十年中国GDP以及占全球亚洲产出百分比中国已经凸显具备为亚洲和世界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产品的中国模式效应,并且对世界经济引擎作用也已经显现。
由下表可见,中国经济对亚洲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亚洲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也非常重要。
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1年,亚洲已经跃升为全球三大经济板块的首位(北美、欧盟和亚洲),占世界经济的0.27,北美和欧盟分别占0.256和0.254,2014年亚洲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升到0.286,2020年将持续上升至0.329,而北美分别为0.265和0.267,欧盟则降到0.239和0.208。
由此可看出,亚洲经济体是一匹潜力巨大的黑马。
我国一直秉持的和平发展外交政策长期以来,我国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以及亲、诚、惠、容的发展理念。
努力使自身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惠及到亚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分析亚投行的意义作用1944年7月,二战结束以后,美欧等战胜国主导设立了关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个体系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了两个国际金融机构。
这就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根据当时的安排,世界银行的宗旨实际上是支持一些弱小贫穷的国家,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一些贷款支持,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提供一个必要的援助。
实际上,这两个很重要的机制,到后来却愈发演变成发达国家维护霸权的工具。
比如在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时候,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
拉美国家和亚洲国家真的需要救援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方面对于援助实施差别对待,援助金额比较随意;另一方面对于很多国家的援助贷款都附加了很多苛刻的条件。
比如在要求亚洲国家在接受援助时,实施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同时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让一些受援国的经济复苏格外缓慢。
更重要的是,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于1966年建立的亚洲开发银行(其中日本与美国为第一大股东)在实际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远远低于这些国家的实际需求。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际上对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截至目前,步履维艰。
美国在世行的投票权重高达15.85%,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重仍高达17.7%,在两个机构均独占超过15%否决比例的“一票否决权”。
这两个机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深刻体现了美国的利益意志。
而专门针对亚洲开发的亚洲开发银行中,日本和美国同为最大股东,拥有12.78%的投票权。
这实际上表明,这些国际多边金融机构都存在垄断机制,被发达国家所左右,援助资金想给谁就给谁。
由中国主导,联合亚洲多个发展中国家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实际上在帮助亚洲发展中国家方面提供了两种机制。
一个是就是竞争机制,在亚洲建立与亚开行、世界银行的一个竞争机制,这个机制是市场机制的认同者必须尊重的机制,我们完全有理由旗帜鲜明地反对垄断。
我们是通过竞争,让发展中国家获得成本更低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亚洲落后国家切实地获得帮助,切实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并推动第二次“亚洲经济奇迹”,这不仅是对亚洲,更是对全世界的经济贡献。
亚投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崛起和国际金融格局的改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于2015年3月25日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务是为亚洲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合作和经济增长。
作为由中国发起的国际金融机构,亚投行的诞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亚投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 亚投行的背景和意义亚投行的成立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后,面对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组织的一种不甘心和反抗。
同时,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亟需资金的支持,而传统的国际金融机构往往对亚洲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和融资存在种种限制,因此,中国主导建设亚投行,可以说是一种“求变”的尝试。
另外,亚投行的建立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借助亚投行的平台,中国可以有效地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合作,提高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和影响力,并且建立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合作新路线。
2. 亚投行的影响2.1 挑战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亚投行的成立可以说挑战了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特别是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
目前,美国为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最大出资国家,美国对这些机构议程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此时中国创造性地建立了亚投行,无疑其代表的霸权的转移趋势。
2.2 促进区域开发目前,亚洲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那些贫困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快速经济增长就需要实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亚投行成立后,可以为这些国家提供低息、长期的贷款支持,进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同时,它还可以鼓励一些企业家在这些国家投资和开拓市场,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2.3 改变投资模式亚投行的成立可以说是当前国际投资模式的一个变革。
传统来说,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几乎全部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亚投行这个平台则可以通过调动亚洲加强内部的合作,增加投资的内源性,避免因来自外部的金融风险而导致的资金流失和投资撤退。
亚投行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分析引言亚投行作为新兴的金融机构,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亚投行的背景与机构建设、业务范围以及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深入地认识亚投行的作用。
一、背景与机构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是中国提出并创办的新型国际金融机构。
亚投行于2015年开业,旨在促进地区内外基础设施投资。
亚投行的出现,一方面填补了国际发展机构基础设施投资的缺口,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机构建设方面,亚投行以35个创始成员国为基础,总部位于北京,其治理机制相对灵活,与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不同,亚投行的基础管理和投资决策部门实行平行机构设置,以确保灵活性和及时性。
二、业务范围亚投行在专注于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具有巨大优势,通过向亚洲各国提供贷款和其他金融产品,支持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而言,亚投行的主要业务范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亚投行的核心业务是通过向各国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建设。
亚投行为各国提供贷款的规模可达10亿美元,期限可长达35年,利率与市场利率相当,旨在提供可负担和可持续的资金。
(二)其他金融产品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之外,亚投行还为各国提供其他金融产品。
包括咨询、技术援助、资产管理和融资顾问服务,以及其他与基础设施投资有关的金融产品。
(三)环境与社会规范亚投行在其信贷政策中遵循环境与社会规范,包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循国际最佳实践,确保在项目选择、设计、实施和评估过程中保护社区和环境的最佳实践。
三、影响力亚投行的出现或对国际金融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亚投行的成立带动了国内资本市场的活跃,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对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亚投行的业务范围涵盖整个亚洲地区,通过资金投入和贷款,加快了亚洲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整个亚洲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对区域内外经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带一路亚投行的重要意义一带一路亚投行的重要意义这两个相关联的话题是最近的热点,各种相关观点不断出现、碰撞,精彩纷呈;这应该是对于一带一路、亚投行的发展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无论怎样都是会有利于全世界的人们,对于一带一路、亚投行的深刻认识、全球推广的,是好事;作为普通人,我也谈谈我的相关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苦难沉沦,历史再次选择了中华民族去引领世界前进的方向;我们有幸正在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造福于全世界!一带一路、亚投行是应运而生的事物,是一种历史进程的必然。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这么多年来也曾经引领了世界前进的方向,建立了一种维持、促进世界进步的秩序,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西方所建立的这种世界秩序,已经不能继续正确引领世界前进的方向,正在走向衰退!美元已经形成世界霸权,成为美国掠夺世界财富的工具,美国以此不断在全世界范围内为所欲为;美国及其小伙伴们,不断在全世界范围内展示强大的军事力量,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怨言四起。
以美国为主的旧秩序,这些年来对于弱国、发展中国家的帮助很不够,没有能够带动全球共同富裕;他们自私自利,到处发动战争、各种掠夺,实际上是阻碍了世界的发展。
这种旧秩序没有考虑过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导致两极分化那就是必然;富国富得冒油,穷国穷得民不聊生,出现恐怖主义、世界动荡等等也就是必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幸免;即使强大的美国也遭遇恐怖袭击,即使我们中国,也遭遇恐怖袭击,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乌克兰等等国家的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看看新闻就知道了,还有最近的也门、南非。
现在,中国出现了,一带一路出现了,亚投行出现了;直接针对解决弱国、发展中国家最迫切需要的资金、基础建设难题;实际上这就是世界的民心工程,这也就是西方发达国家这么多年来都绝不肯做的事。
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带一路就是从前的丝绸之路在今天的现实存在,它们要为今天的世界各大板块之间架起桥梁、拉近距离、连接沟通、促进交流。
分析亚投行的意义作用
1944年7月,二战结束以后,美欧等战胜国主导设立了关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个体系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了两个国际金融机构。
这就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根据当时的安排,世界银行的宗旨实际上是支
持一些弱小贫穷的国家,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一些贷款支持,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提供一个必要的援助。
实际上,这两个很重要的机制,到后来却愈发演变成发达国家维护霸权的工具。
比如在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时候,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
候。
拉美国家和亚洲国家真的需要救援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方面对于
援助实施差别对待,援助金额比较随意;另一方面对于很多国家的援助贷款都附加了很多苛刻的条件。
比如在要求亚洲国家在接受援助时,实施紧缩的财政、
货币政策,同时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让一些受援国的经济复苏格外缓
慢。
更重要的是,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于1966年建立的亚洲开发银行(其中日本与美国为第一大股东)在实际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远远低于这些国家的实际需求。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际上对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声
音此起彼伏,但截至目前,步履维艰。
美国在世行的投票权重高达15.85%,在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重仍高达17.7%,在两个机构均独占超过15%否决比例的“一票否决权”。
这两个机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深刻体现了美国的利益意志。
而专门针对亚洲开发的亚洲开发银行中,日本和美国同为最大股东,拥有12.78%的投票权。
这实际上表明,这些国际多边金融机构都存在垄断机制,被发达国家所左右,援助资金想给谁就给谁。
由中国主导,联合亚洲多个发展中国家成立的亚洲基
础设施投资银行,实际上在帮助亚洲发展中国家方面提供了两种机制。
一个是就是竞争机制,在亚洲建立与亚开行、世界银行的一个竞争机制,这
个机制是市场机制的认同者必须尊重的机制,我们完全有理由旗帜鲜明地反对垄断。
我们是通过竞争,让发展中国家获得成本更低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亚洲落后国家切实地获得帮助,切实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并推动第二次“亚洲经济奇迹”,这不仅是对亚洲,更是对全世界的经济贡献。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中国经济实践告诉我们的经验,我们把它带给亚洲其他国家,这样的事情,有什么理由可以反对?
这次我们定位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恰好整个亚洲的很多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亚洲2010-2020年亚洲各国基础设施投资合计约需8万亿美元。
所以,中国的亚投行倡议,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绝佳的生意机会,如果不是政治倾向问题,他们有什么理由拒绝?但亚开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透露,世界银行和亚开行目前每年能够给亚洲的资金大概只有2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的数额也仅为这些资金的40%-50%。
尽管杯水车薪,但做总比不做好。
第二个机制就是把中国在国际援助方向的文化理念带给世界。
因为中国平崛起了,很多亚洲国家实际对中国是否真能做到“和平崛起”充满忧虑。
但是,通过这样一种机制,实际可以明确告诉世界、尤其是亚洲周边国家:中国不会欺负人。
不仅不会欺负人,而且中国愿意和大家分享中国“崛起”的经济成果。
我认为,中国主导成立亚投行,也是传达一种合作理念,而不带有任何政治诉求,更不带有任何意识形态扩张的诉求。
中国在整个国际战略中,时刻都在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基本理念。
世界上要有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这类国际金融机构开展竞争的其他金融组织,让发展中国家得到实在的帮助和廉价的资本。
亚投行,实际上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也是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主导发起,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参与的国际多边金融合作机构。
相比之前的金砖更近了一步。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更了解发展中国家需要什么。
同时,也让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这里有一个平等对话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