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砂仁种植技术视频
- 格式:docx
- 大小:16.77 KB
- 文档页数:6
春砂仁的种植和管理方法春砂仁是个挺神奇的东西呢。
它就像一个小宝藏,藏在大地这个大金库里。
那要怎么把这个宝藏挖掘好,也就是种好春砂仁呢?这可得好好唠唠。
种春砂仁得选个好地方。
就像咱们人找房子住,得找个舒服的地儿。
春砂仁喜欢那些温暖又湿润的地方,半阴半阳的环境它最中意了。
要是把它种在大太阳底下直晒,那就好比把人扔在沙漠里,它可受不了。
土壤呢,得是肥沃疏松的,就像咱们睡觉的床垫子,软乎乎的才舒坦。
要是土壤硬邦邦的,就像睡在石头板上,春砂仁的根在里面伸展不开,它能长得好才怪呢。
选好地儿了,接下来就是种的事儿了。
春砂仁的种子就像一个个小生命的火种。
播种之前,咱得把种子好好处理一下。
你想啊,就像咱们要出远门,得把自己拾掇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一样。
种子也得洗干净,去掉那些杂质,让它清清爽爽地入土。
种的时候呢,可不能种得太深,太深了就像把一个小娃娃埋在深深的土里,它透不过气来,冒不出头。
也不能太浅,太浅了就像把人放在悬崖边上,风一吹就掉下去了,没个依靠。
春砂仁种下去了,就跟养孩子似的,得精心照料。
浇水可不能马虎。
水多了,就像人吃饭吃撑了,会被淹死的。
水少了呢,就像人渴得嗓子冒烟,也长不好。
那怎么判断呢?咱就看土壤呗,土壤要是看起来干干的,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一样,那就得浇水了。
要是土壤湿乎乎的,就像刚洗过脸似的,那就先不用浇。
施肥也很重要。
肥料就像春砂仁的营养餐。
不过这营养餐可不能乱喂。
就像咱们人不能天天大鱼大肉一样,春砂仁也不能施太多肥,得适量。
用什么样的肥料好呢?那些有机肥料就不错,就像我们吃的粗粮,健康又有营养。
把肥料均匀地撒在周围,就像给春砂仁穿上了一层营养衣。
除了浇水施肥,还得注意除草。
杂草就像一群不速之客,跑到春砂仁的地盘上抢吃抢喝。
咱们得把这些讨厌的家伙拔掉。
这就好比打扫自己的屋子,得让春砂仁住得舒舒服服的。
要是任由杂草生长,那就像自己的房子被别人霸占了,春砂仁哪还有生长的空间呢?春砂仁在生长过程中,有时候也会生病。
砂仁高产栽培技术探讨砂仁,又名青葙、砂仁子、仁草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解郁开窍等功效。
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因此砂仁的高产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砂仁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土壤选择、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希望能够为砂仁的生产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一、土壤选择砂仁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是对土壤排水性要求比较严格。
选址种植的土地应该是排水性良好的土壤,最好是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粘壤土,土壤PH 值控制在6-7之间,这样有利于砂仁的生长和发育。
二、种植技术1.选择优质种苗:砂仁的种子应当在播种前进行浸种处理,用水浸泡24小时左右,然后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进行发芽,发芽后即可进行播种。
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3000-4000株。
2.适时播种:砂仁的适宜播种期在春季3月份至4月份,对春季播种的砂仁来说,应该在2-3月份进行翻地整地作业,破土后适当施入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和肥力,然后在3-4月份进行砂仁的播种。
3.科学施肥:在播种前后,应适当施入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砂仁的生长和发育。
播种后还需要进行适量的追肥,可以选择一些速效肥,如复合肥、尿素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追肥,以满足砂仁的生长需要。
4.合理灌溉:砂仁生长发育期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但是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砂仁根系窒息。
通常在砂仁生长初期和开花结果期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量,其他时期保持适度的湿润即可。
5.间茬作物:砂仁种植后,可以考虑进行间茬作物种植,比如玉米、马铃薯、蔬菜等,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有利于砂仁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三、病虫害防治1.适时防治病害:砂仁生长期间,要经常巡查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在春季和夏季是病害发生的多发期,需要做好预防工作。
2.科学选用农药:砂仁生长期间可以选择一些对砂仁有效且安全的农药进行防治,比如嘧肼酮、老农宁、草铵螺酮等。
海南砂仁种植
海南砂仁(scientific name: Amomum villosum)是一种热带植物,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等地区。
砂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和调味品,其种植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海南砂仁适宜生长在热带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喜欢高温多湿的环境。
它可以在高海拔地区种植,但生长较为缓慢。
砂仁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为好。
砂仁的种植繁殖一般采用种植苗和种子繁殖两种方式。
种植苗繁殖需要从种植基地选取健康的繁殖材料,移栽到预先准备好的苗床上。
种子繁殖则需要先将种子进行种皮处理,然后撒播在育苗盘或苗床上,进行适当的养护和管理。
海南砂仁种植的主要管理措施包括灌溉、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砂仁对水分要求较高,应保持土壤湿润。
在生长季节,可施以适量的有机肥料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还需注意除草工作,以防止杂草对砂仁的生长产生竞争。
海南砂仁的收获期一般为种植后2至3年。
收获时,需将植株整株挖取,取出砂仁进行晾晒和加工。
经过晾晒和加工后的砂仁可以用于中药制剂的炮制和调味品的使用。
总体而言,海南砂仁种植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但砂仁的市场需求较大,种植砂
仁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同时,砂仁的种植还可以帮助保护和恢复热带生态环境,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砂仁的栽培管理技术砂仁为姜科豆蔻属植物,其不仅可以作为调味料食用,而且其果实还可入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多分布在我国xx、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
那么其栽培管理技术是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砂仁为姜科豆蔻属植物,其不仅可以作为调味料食用,而且其果实还可入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多分布在我国xx、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
那么其栽培管理技术是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1、选地整地砂仁是一种亚热带植物,喜生于肥沃、湿润、荫蔽的山谷地区,以半沙半泥的黑色土壤为佳。
露天、向阳、粗沙或黏重土壤均不宜栽种砂仁。
整地则通常要求耕翻14-33厘米,使土风化,种植前打碎大土块,整平。
如在坡地上,应设排水沟,防止土壤冲刷。
2、采种挑选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进行采种。
种子采下来后,先难沤3-5天,除去果皮,放在清水里,加入油沙或谷壳,用手擦去团粒果肉,换水多次,洗去胶质糖分,放在阴凉处晾干,等到春季3月中下旬或者是秋季8-9月进行播种即可。
3、播种方法在苗床上条播或撒播均可,但以条播为好。
具体操作:以行距15厘米开播种沟,株距3厘米均匀撒放种籽,并覆盖腐熟的堆肥2厘米左右。
每亩播种量约用种750-1000克,可育苗2-3.5万株。
4、苗期管理(1)水分:土壤田间持水量保持 65%-75%,有利于砂仁种茎节萌芽及根系生长发育。
取苗前2d需浇水一次。
(2)施肥:雨季每月施肥1次,除施磷钾肥外要适当增施氮肥,每年2-10月施肥3-4次,注意配合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增加肥效吸收。
(3)除草:每年要中耕除草3-4次,坚持做到有草必除,并结合中耕除草施复合肥。
第三年砂仁植株群体形成,开始开花结实,杂草相对较少,每年可除草1-2次。
为了不伤及葡萄茎,最好用手拔除杂草。
5、人工授粉砂仁花构造特殊,白花和异花授粉均困难,又不适风媒授粉,因此需借助人工授粉,来提高结实率。
可用一手挟住雄花,用另一手持小竹片,将花的雄蕊挑起,再用挟花手的食指或拇指伸入花瓣,将雄蕊上的花粉抹到柱头孔上。
砂仁栽培技术砂仁,又名广东黄果、仁草、香砂仁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
它的果实被广泛用于中药及食品调料制备中。
砂仁栽培技术非常重要,能够决定砂仁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着重介绍砂仁的栽培技术。
一、地点选择砂仁喜阳,不耐寒,适宜生长在气温较高、日照充足的环境中。
因此,选择种植砂仁的地点,应该是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无积水或涝点的环境。
在选择砂仁种植地点时,还应综合考虑土壤、水源、交通等因素。
二、土壤处理砂仁适应性强,对土壤类型并没有特别要求,但是硅土或者沙质壤土为宜。
首先要将土壤平整,去除杂草,然后进行施肥。
1.施肥砂仁需要施用大量的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畜禽粪肥、厩肥等。
栽种前应该充分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
然后进行基础肥的施用,主要采用农家肥、鸡粪等有机肥料。
早期12~15kg/hm2,分两次施上,尽量不要腐锈厌氧播种。
开花期时需要施用磷酸二铵、氯化钾等矿质肥料,以增加砂仁的产量和品质。
2.调节土壤pH值砂仁对土壤pH值的适应性不强,适宜生长在土壤pH值为5.5~7之间的环境中。
在调节土壤pH值时应注意三点:一是随时监测土壤pH值;二是在肥料施用前进行中和处理;三是不要过度施用石灰,以免使土壤过潮。
三、繁殖方式砂仁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繁殖的叶量和花质都较好,但繁殖速度较慢,不容易掌握播种的时间和方法;而分株繁殖则可以快速繁殖,但是分株的数量受到限制。
1. 种子繁殖a. 种子选用:选择完整、无虫害和霉变的种子。
b. 播种时期:种子在3月~6月播种。
c. 播种方式:可以采用整地、撒种、耙土或种子机直接播种法。
d. 湿度和温度:播后保持土壤湿度和适宜的温度。
2. 分株繁殖砂仁的分株繁殖主要是通过根状茎进行。
一般在秋季进行,此时植株生长势不强,根系处于休眠状态,容易进行栽培操作。
分株步骤:a. 先挖出砂仁植株,把沾着土的砂仁根状茎分开,去掉凋零的部分。
b. 在新的种植基质上,把砂仁根状茎稍微埋入泥土约5~8cm,保持适宜湿度。
砂仁高产栽培技术探讨砂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等功能。
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包括芳樟醇、香茅醇、肉桂醛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砂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其天然野生产量有限,因此砂仁的高产栽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土壤肥力调理砂仁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喜欢松软、疏松的土壤,不耐涝积水和瘠薄土。
适宜的土壤PH值为5.0-7.5之间。
在土壤肥力调理上,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早春和晚秋分别在基肥和追肥中施入农家肥、腐熟好的秸秆等有机肥,并与复合肥掺和施用。
二、选靠优良品种,优化种植密度砂仁是一个重要的中药材,大部分来自于野生砂仁,生长环境相对单一。
目前,国内也有部分实验室种植了砂仁,选用了不同的品种和特性。
选用优良品种的砂仁在生长速度、药用成分的含量、适应环境和抗病性等方面都较野生的砂仁更优秀。
同时,在砂仁的种植密度上,也应合理设计,可以适当进行间作和错作。
三、适量施肥由于砂仁土壤要求不高,所以可以进行适量施肥,但一般来说砂仁的施肥量要比普通作物适量减半。
砂仁不需要太多的肥料,过多的肥料会促进砂仁茎叶的生长,对砂仁的药用功效影响较大。
因此,在砂仁的生长过程中,要控制施肥量,做到适量施肥,不施或少施化肥。
四、妥善处理病虫害砂仁在生长过程中,也会有一些病虫害的侵袭,比如白粉病、霜霉病、斑点病、锈病等病害和蚜虫、叶螨、铜锈螨等虫害。
应加强防治措施,及时清除病虫害。
在防治上,我们可以采用轮作制度、机械方式消灭害虫等方法。
总之,砂仁高产栽培的技术十分重要。
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技术,才能够做到提高砂仁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的需求。
砂仁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砂仁是一种常见的草药,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介绍砂仁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土壤选址、播种、生长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进行砂仁养殖,并掌握一些关键技巧。
正文:砂仁,又称延胡索,是中药材中常见的一种。
其具有温中行气、活血化瘀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的日益关注,砂仁的养殖也逐渐兴起。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砂仁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土壤选址砂仁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者砂质壤土作为种植基质比较合适。
同时,还需注意选择阳光充足的种植区域,以保证砂仁的正常生长。
二、播种与繁殖砂仁的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4月至5月,温度控制在20°C左右较为适宜。
播种时应将种子稍微浸泡于温水中12-24小时,水温保持在40°C左右。
预先准备好掺有腐熟堆肥的种植基质,将种子适当覆盖在土壤上,并轻轻覆盖一层湿土。
保持土壤湿润,约7-10天后能看到新的砂仁幼苗出土。
砂仁也可以通过分株繁殖的方式进行养殖。
一般在秋季将植株连根挖出并剪去无法利用的部分,再移植到新的种植基质中,定植间距控制在15-20cm左右。
三、生长管理砂仁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光照和湿度。
在春季至秋季的生长期,尽量将砂仁放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可选择排斥北风较强的地方,以避免砂仁的光合作用受到阻碍。
同时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较暖的季节,每周浇水一至两次即可满足需求。
四、病虫害防治在砂仁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病虫害问题。
常见的病害包括霉病、立枯病等。
出现病害现象时,可以通过喷洒适量的草铵膏和无菌水进行防治。
至于病虫害方面,常见的有蝗虫、红蜘蛛等。
可以采用喷洒驱虫剂或机械除虫的方式进行防治。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砂仁的品质和产量,需要定期给予足够的肥料,可选择腐熟堆肥进行追肥,并保持砂仁的环境整洁。
砂仁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1. 砂仁要怎么种才好呀?就像照顾孩子一样,得精心才行呢!比如选择合适的土壤,那可不能马虎呀!
2. 砂仁的播种时间很关键呢,你知道吗?这就好比一场比赛,起跑时间错了可不行哟!
3. 种植砂仁时,间距把握不好可不行,这就跟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合适距离一样重要啊!
4. 砂仁的田间管理重要不?那当然啦!不精心管理怎么能有好收成,就像不努力学习怎么能有好成绩!
5. 浇水施肥对砂仁有多重要,你想想看呀!就像人要吃饭喝水一样必不可少嘛!
6. 砂仁遇到病虫害咋办呀?这可不能掉以轻心,得赶紧想办法呀,不然就像房子着火不灭火一样危险!
7. 想让砂仁长得好,日常巡查可少不了哇!这就像家长每天关心孩子一样呀!
8. 砂仁的收获时间可得把握准咯,不然不就白忙活啦,就像去赶火车,错过了可就走不了啦!
9. 管理砂仁真的不容易呀,但看到丰收时就觉得一切都值了,这不就跟爬山一样,过程累但到山顶就超开心!
10. 要种好砂仁,每个环节都得用心呀,你说是不是?就像盖大楼,每一块砖都很重要!。
砂仁如何种植
砂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它可以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和痛风等疾病。
以下是砂仁的种植方法:
1. 土壤选择:砂仁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在5.5-7.0之间。
2. 温度要求:砂仁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30,最低温度不应低于10。
3. 光照要求:砂仁需要充足的阳光,但也需要保持一定的阴凉。
4. 种子选择:砂仁种子需要选用新鲜的种子,然后进行水浸发芽处理。
5. 播种方法:砂仁的播种量为每亩1.5-2千克。
可以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每亩需要开沟20-25厘米,沟深15-20厘米,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再覆盖上一层土壤。
6. 管理方法:砂仁的管理主要是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及时除草、松土和施肥。
7. 收获方法:砂仁的收获时间一般为种植后的第2-3年,当叶子逐渐变黄时,可以将砂仁挖出,晾晒后即可使用。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种植砂仁。
砂仁栽培技术砂仁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它具有独特风味和药用价值,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砂仁的栽培技术也非常重要,只有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种植,才能够确保砂仁的品质和产量。
本文将就砂仁栽培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供参考。
一、选种阶段砂仁选种阶段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一般选择耐旱性强的品种,比如“杨黄”、“五丁香”和“五香樟”等品种。
此外,确保选购品种的肉质饱满,干而不黑的砂仁,才能保证高品质和高收益。
同时,在选种阶段也要做好良好的种子处理,如脱落叶、污染物等处理,以确保砂仁的质量。
二、土壤和环境条件砂仁适宜在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土层厚的沙质土壤中生长。
砂仁的生长气温适宜在15℃-28℃,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应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进行调节。
在干季时,需要适当的灌水,以保证砂仁生长的需要,避免砂仁的枯萎和死亡。
同时,也要注意防止风和高温以保护砂仁。
在常规栽培中,砂仁一般采用平地栽培或者花坛过渡栽培。
在栽培过程中,适当进行修剪处理,有助于促进砂仁的生长和质量提高。
三、肥料施用砂仁施肥,一般以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为主。
在肥料施用前,应先进行土壤的化验和划分,再进行肥料的调配和合理化的施用。
在氮、磷和钾的施用比例上,应顾及砂仁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以便使砂仁获得足够的养分,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四、病虫害防治砂仁的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叶霉病、叶斑病、斜纹夜蛾、烟蚜等。
对于这些病虫害,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对于病虫害的防范,应在种植砂仁前清理田间杂草和草根,减少病虫害栖息地的数量。
其次,在发现病虫害时应及时采取手段进行药物喷雾,杀虫剂和杀菌剂等。
最后,树立有意念地进行砂仁育种,培养砂仁抗病能力。
总之,砂仁的栽培技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的综合性技术和操作技能。
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科学施肥、适时浇水、控制病虫害等方面,以确保砂仁的品质和产量,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砂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阳春砂仁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种植阳春砂仁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概述】阳春砂仁为我国著名中药材,其质量优于进口砂仁。
尤以阳春县蟠龙山产质量最好,阳春县志载有:“蜜产蟠龙特色夸,医林珍品重春砂。
”可见一斑。
本品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胀,安胎止呕的功能。
为姜科植物阳春砂仁Amomnum villosum lour.的成熟果实。
主产于广东阳春、高州、信宜、广宁、封开以及云南、广西、福建等地。
多为栽培。
【生长环境】砂仁为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植物,多栽培或野生于海拔100~150米,有一定荫蔽的山谷或溪流沟旁。
砂仁为中生、虫媒植物,具有喜高温、喜湿忌旱、喜漫散射光的特性;匍匐茎还具有向光性和趋水性。
【种植技术】1、选地:砂仁是一种亚热带植物,喜生于肥沃、湿润、荫蔽的山谷地区,以半沙半泥的黑色土壤为佳。
一般选择山脚杉树下面或两山之间多树阴的山脚下,土地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方栽种砂仁。
露天、向阳、粗沙或黏重土壤均不宜栽种砂仁。
2、繁殖:(1)种子繁殖:采摘成熟的砂仁种子之后,立即用清水洗去果汁,晾干后播种。
一般为秋播,采种后,于当年8月底或9月初进行,播种按株行距7厘米×13厘米点播或条播,播后覆细土1厘米厚,再盖一层芒萁或茅草,以利保墒和防雨水冲失种子。
定植:大田定植一般4~5月最好。
定植时,宜就近取种苗,将植下部约2/3的叶片剪去,随剪随种。
定植株行距一般按0.6~1米开穴,穴深、穴径各30厘米,施入腐熟的人畜粪等有机肥,植后覆土6~7厘米,让新生匍匐茎顶端露出土面,基部踩实,穴面应低于地面。
一般每667平方米用苗400~1500株。
种后用草覆盖穴面,若天气干旱时应及时淋水或灌溉,以保持栽地湿润。
(2)分株繁殖:于农历2月间,选择50厘米高发育健壮的幼株细致地分割之后,每2株或4株种在一起,其根茎交成十字形,株行距各100厘米,栽的深度约7厘米,过深则地下茎不易开花结果。
【栽培管理】砂仁的根茎匍匐遍地皆是,不宜用锄头锄草,需小心地用手除草,或用镰刀割草。
砂仁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
砂仁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其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如下:
1. 生长环境:砂仁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
2. 土壤要求:砂仁对土壤的要求较为宽松,但最好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5.5至7.0之间。
3. 光照需求:砂仁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天需要6至8小时的直接阳光。
4. 播种和繁殖:砂仁可以通过种子、根茎或苗木进行繁殖。
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肥沃的土壤表面,覆盖薄层土壤即可。
5. 浇水管理:砂仁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期间需要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造成积水。
6. 施肥技巧:在砂仁生长的过程中,可以适量施加有机肥料以提供养分。
建议在种植前施加基础肥料,然后在生长期间进行追肥。
7. 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砂仁病虫害有叶斑病、白粉病等。
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注意保持植株的通风良好。
8. 收获与储存:砂仁的果实在成熟时为红色,可以通过手工采
摘或者摇晃植株直至果实掉落。
采摘后的砂仁可以晾晒或者经过蒸汽蒸馏提取精油。
收获后的砂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以保持其质量和香味。
以上就是砂仁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的相关内容。
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差异,推荐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进行调整。
砂仁林下生态种植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砂仁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其主要产地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区。
砂仁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在中药及保健品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砂仁的野生种群逐渐减少,人工种植砂仁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保护手段。
但是,由于砂仁生长速度慢、抗逆性差等因素,使得砂仁种植的生态种植和提质增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砂仁林下生态种植是保护砂仁资源、提高种植效益和实现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砂仁种植主要采用园林化管理模式,而该模式对于砂仁的生长和繁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进行砂仁林下生态种植需要注重以下关键技术。
第一,选用适宜的生态条件。
砂仁是喜阳、耐阴、适湿润的植物,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考虑光照、土壤和地形等因素。
同时,应注意避免在荒山荒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行种植。
第二,合理的间作模式。
砂仁是一种比较喜欢单一的生长环境,因此在种植时不宜与其他植物混植,应采用一些适宜的间作作物,如可耕作的花卉、蔬菜等。
第三,科学的栽培技术。
种植过程中应注意土壤肥力的管理,适时施肥、翻耕等,保持土壤湿润、通风。
同时要注意疏除杂草,避免砂仁受到竞争,影响其生长。
第四,选用合适的繁殖方式。
砂仁的繁殖方式有分株繁殖、播种繁殖和插枝繁殖等多种方式。
在林下生态种植中,可以采用分株繁殖和插枝繁殖等方式,以增加砂仁的种植量和繁殖率。
第五,加强管理和保护。
在砂仁林下生态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定期检查疫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砂仁的生长和发展。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砂仁高效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要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砂仁高效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要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砂仁高效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要领》一、砂仁种植概述砂仁简介砂仁,又名缩砂、红砂仁,是一种常见的药材,也是一种食用香料。
砂仁属于热带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海南、云南等地。
砂仁的果实和种子均可入药,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安胎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泻、胎动不安等病症。
此外,砂仁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促进消化、降低血脂、抗炎等。
砂仁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砂仁作为一种重要中药材,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行气止痛、温中止呕、安胎等方面,对于胃肠道疾病和妇科病症具有显著疗效。
此外,砂仁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促进消化、降低血脂、抗炎等。
在烹饪中,砂仁可作为香料使用,增添食物的香气。
因此,砂仁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砂仁种植前景及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人们对砂仁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的不断认识,砂仁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
然而,由于砂仁生长环境特殊,种植面积有限,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导致市场供应紧张。
因此,砂仁种植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在我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对砂仁种植的扶持力度,推动砂仁产业的发展。
此外,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砂仁出口前景也十分广阔。
综上所述,砂仁种植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二、砂仁生长环境与适宜区域砂仁生长环境要求砂仁作为一种热带植物,其生长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砂仁高产栽培技术探讨砂仁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医疗、保健和调味。
砂仁的市场需求量比较大,因此砂仁的高产栽培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探讨砂仁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砂仁的基本概念砂仁是姜科植物九里香的果实,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地。
砂仁的外观呈扁圆形,直径在0.7-1.3厘米之间,表皮光滑,颜色为淡黄色或棕色,具有特殊的芳香味道。
砂仁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姜黄素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等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保健领域。
二、砂仁的高产栽培技术(一)适宜环境条件砂仁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在70%左右。
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6.5-7.5之间。
适宜的种植区域包括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份。
(二)繁殖方式砂仁可以通过种子和分株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种子繁殖是常用的方法,一般采用大果实的种子,播种前要进行去果皮处理,使种子表面裸露出来,然后在育苗盘或苗床上进行播种。
分株繁殖是以植株的根茎或地下茎进行繁殖,一般在秋季进行,可用刀或铲头将茎分成若干段,每段留有一两个节位,然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最后根据需要进行种植。
(三)栽培技术1.土壤改良: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将土壤中的农家肥、有机肥和饼肥混合在一起,然后掺入适量的砂子和复合肥,使土壤松软、肥沃、排水良好。
2.田间管理:砂仁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灌溉、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要求灌溉及时、适量,避免过度灌溉和干旱,同时对砂仁进行适量的追肥,以保证砂仁的正常生长。
在除草时要避免损伤砂仁根部,为了防治病虫害,也要经常进行巡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3.收获与贮藏:砂仁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果实成熟后,挂在树上晾干或将其剥皮晒干。
收获后,砂仁要进行加工处理,包括清洗、晾干等,以便于储藏。
贮存时,要将砂仁收藏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防止受潮和霉变。
林下春砂仁的种植技术要点作者:汪增丰刘付月清林思诚冼世庆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8年第07期摘要春砂仁的药用价值极高,在中草药市场上比较紧缺,市场对于春砂仁的需求量也很大,中医学领域对于春砂仁药用价值有很高的评价。
基于此,在春砂仁的种植中,应通过分析种植影响因素和种植技术方面的原因,对林下春砂仁的种植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春砂仁的产量。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试验田的研究方法改进林下春砂仁的种植方法和技术,为林下春砂仁的产量提高,研究出一套科学高效的种植方法。
关键词春砂仁;种植技术;林下种植中图分类号:S567.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21.013春砂仁一直被作为我国的四大南药之一,是药用价值极高的药材,春砂仁在国内中草药的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在当下中草药市场中,春砂仁的供应严重跟不上需求的发展。
为了解决春砂仁供不应求的市场供应现状,就要对林下春砂仁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做好林下春砂仁的育苗工作和培育管理工作,并且,针对林下春砂仁栽培技术进行相应改进,才能够实现林下春砂仁增长产量,满足中草药市场上对于春砂仁巨大需求量的供应。
1 林下春砂仁生长习性1.1 生长环境春砂仁是姜科植物阳春砂的果实[1],属于东南亚热带的一种植物,在生长环境上对于水分、温度的要求较高,喜欢高温和多降水的气候条件,因此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局部区域也有春砂仁的种植分布,通常是在广东和福建一些比较适合春砂仁生长的环境。
在林下春砂仁种植下,通常要和一些其他植物结合式的种植,所以在种植春砂仁时往往会和常绿阔叶林的植被树木种植在一起,这对春砂仁对于光照、水分、授粉的必要条件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和调节作用。
1.2 生长适宜温度在春砂仁的生长中,对于生长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适宜春砂仁生长的温度一般为22~28 ℃。
在春砂仁低温耐受的研究中发现,春砂仁能够短暂适应1~3 ℃的低温环境。
如何种植砂仁种植技术视频选地整地春砂仁应选择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砂壤土或轻黏壤土为好。
湿度大有水源的阔叶常绿林地和排灌方便的山坡、山谷、平地,均可种植。
砂土和重黏土不适合选用。
山区种植,种植前进行开荒,除净杂草和砍除过多荫蔽树;而荫蔽树不够的地方应注意补种。
在开荒同时开挖环山排灌水沟,以防旱排涝。
在砂仁地附近多种植果树,以扩大蜜源,引诱更多的昆虫传粉。
在平原地区种植,应开沟作畦,畦宽2.6~3m,长24~30m,沟宽35cm,深1.5~35cm。
畦面造成龟背形,以防积水,还要注意营造荫蔽树。
先种芭蕉、山毛豆等生长快的作物作临时荫蔽,后种高大白饭树、楹树及果树作永久荫蔽树。
繁殖方法分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⑴种子繁殖选择饱满健壮的果实,播前晒果两次,晒后进行沤果,保持沤果温度(30~35℃之间)和一定湿度,3~4天即可洗擦果皮晾干待播。
育苗之苗圃地要选择背风、排灌方便的地方,进行深耕细耙作畦,畦高15cm、宽1~1.2m。
施足基肥,每亩施过磷酸钙15~25kg,与牛粪或堆肥混合沤制的有机肥料1000~1500kg。
春播3月,秋播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沟条播或点播。
播前先搭好棚架,开始出苗时,即加覆盖遮荫,荫蔽度达80%~90%为宜。
有7~8片叶时,可适当减少荫蔽,但荫蔽度不能低于70%。
施肥要掌握薄施、勤施的原则。
第一次在幼苗2片叶时进行,每亩用硫酸铵氮肥1.5~2kg兑水1500kg。
第二次在幼苗5片叶时进行,每亩用氮肥3kg兑水1500kg。
第三次在幼苗8~10片叶时进行,10片叶以后每半个月或每月追肥1次,每亩用氮肥3kg兑水1000kg。
要经常淋水,保持土壤湿润。
冬季和早春可增施腐熟牛粪和草木灰,以增强幼苗抗寒能力。
有寒潮来时,在畦北面设风障和在田头熏烟防寒。
苗高10~15cm进行间苗,苗高50cm即可出圃定植。
⑵分株繁殖:选生长健壮的植株,截取具有芽1~2个以上的幼苗和壮苗为种苗。
春栽3月底至4月初,秋栽9月,以春栽为好,选阴雨天进行。
株行距65cmX65cm或 1.3mXl.5m,种后盖土,淋水,随即用草覆盖,以后勤淋水,细致管理。
田间管理⑴新种植春砂仁未达开花结果年限之前,要求有较大荫蔽度,以保持70%~80%为宜。
每年须除草5~8次;雨季每月1次。
施肥除施磷钾肥外,要适当增施氮肥,每年2~10月施肥3~4次。
要经常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⑵春砂进入开花结果年限后,在花芽分化期,需要较多的阳光,平均保持50%~60%荫蔽度较适宜。
但是在保水力差的砂质土壤,或缺乏水源,不能灌溉的春砂地,应保持70%左右的荫蔽度。
每年主要除草两次。
(一)概述别名砂果。
(二)植物特性目前可用砂仁大体有三种。
1.绿壳砂2.红壳砂3.阳春砂与绿壳砂不同点是:蒴果外表紫褐色,地下茎比绿壳砂红色更为显著。
此种质量好。
(三)生长特性砂仁系热带植物,喜高温,荫湿,多雾的气候。
年平均温度22~38℃生长良好,但遇短暂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低温,偶尔有短期霜冻仍能越冬生长。
特别在花果期要求严格,22℃以下开花不正常,25℃以上有利授粉,结果率高。
荫蔽度50%~70%为宜,但苗期1~2年需要较大的荫蔽度,70%~80%。
果期、土质黏壤土或壤土砂仁荫蔽度50%~60%,砂质壤土或较干旱的地荫蔽度60%~70%,或多种些果树,引诱昆虫传播花粉,扩大蜜源。
喜漫射光线下生长,强光直射对生长发育不利。
若过于荫蔽,则植物生长虽旺盛,但开花结果少。
对水分要求特别严,年降雨量要在25000毫米左右,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为好。
尤其花期,多雾,土壤温度大(土壤含水量20%左右)结果较高。
相反如遇连续阴雨会造成花烂,久旱会使花干枯、果实不饱满,降低结果率。
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表层疏松肥沃,保水力强,便于排灌的土壤为宜。
(四)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根据砂仁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宜选择3~5月间能保持湿润或有雾且排水良好的肥沃山谷或有溪水流过的低山坡种植。
荫蔽树应选择阔叶常绿乔木。
在种植前一个月整地,选留荫蔽树,使荫蔽度保持在50%~70%之间(荫蔽度不够应选留幼树,如荫蔽度过大,应适当疏伐)。
除净杂草和砍除不需要做荫蔽树的灌木植物。
然后耕翻14~33厘米,使土风化,种植前打碎大土块,整平。
如在坡地上,应设排水沟,防止土壤冲刷。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此法便于从外地引种,解决种苗缺乏,有利扩大生产和培育良种,防止品种退化。
①种子选择和处理②苗地整理选择背阴湿润,通风凉爽的环境,土地肥沃疏松,排水灌溉方便的地方作为育苗地,在播种前一个月深耕翻晒,风化土地,播种时土块犁耙细碎,平地起畦,畦高10~12厘米,周围水沟畅通,畦宽80~100厘米。
为了便于搭盖荫棚,除草浇水管理工作,畦不宜过宽,起畦最好耕成南北方走向,有利于搭成背西向东倾斜的荫棚,控制西面下午阳光的照射。
畦面细碎平耕后,用划行器开坑(划行器制法:木制器齿租一个,齿与齿相距12厘米,齿宽长各3厘米)每公顷坑底施人粪水肥22500千克作底肥,然后播种。
③适时播种④播种方法有条播、点播等方式,以条行点播种子均匀,便于浇水、除草、施肥管理,多采用条行点播。
春播种子干燥,播种前先将种子浸种催芽,提前萌动,发芽齐。
催芽时将种子放人冷水里浸1~2小时,再放入45%温水(即一杓开水,一杓冷水)浸一昼夜,再换水复浸,共达24小时,取出晾开即待播种。
播种时按行距13厘米,株距8厘米点播,公顷播量15千克(鲜果约60~75千克),播后盖以基肥。
基肥以土杂肥、牛尿糠、鸡屎、草木灰等,混合沤制腐熟后,一公顷施22500~30000千克盖过种子3厘米为适度,基肥如过薄,可撒上细土。
施用鸡屎肥,害虫较多,应用石灰撒入堆沤腐熟,杀死害虫才可施用。
⑤苗期管理应切实做好苗期管理工作,以保证全苗和壮苗。
播种后,立即搭好荫棚,使荫蔽度达80%,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低凹地注意排水。
苗子最怕杂草,除草应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如出苗过密,在苗高3厘米左右,结合除草松土进行间苗,追施稀薄人粪尿。
在苗高15厘米时定苗,株距6~12厘米,并培土、施土杂肥,促进分根发芽,此时可逐步调整荫藐,使荫蔽度降低到60%左右。
苗高30~45厘米,即可移苗定植。
(2)分株繁殖可提早结果。
选在生产地苗密处或在专设的繁殖材料圃中,选茎秆粗叶5~10片,具有两个新发地下茎的当年生幼苗作种。
生长健壮、开花结果多的植株,在母株地下茎的12~15厘米处割断,分出新株,修剪部分长根和叶片,置于阴湿处,防日晒和折断幼苗。
取苗后立刻定植。
3.定植4.田间管理定植后1~2年应勤除草、松土、施肥,并适当培土。
3年进入结果期,管理就有困难,易伤嫩茎,可在3月开花前除草施肥一次,促进开花与结果。
施肥根据各地条件而定,旱季最好施水肥。
在9~10月采果后,进行第二次除草施肥,并将枯枝、衰苗割去。
如有条件,在花期进行灌溉和人工授粉,这样有利于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随着荫蔽树的生长,如林间过阴,应适当疏枝,以调节适宜荫蔽度。
同时保留这些荫蔽幼树,以更换不良的荫蔽树树种。
5.病虫害防治严防禽兽危害,砂仁果实遭鼠害严重,可用磷化锌拌食物诱杀,尚有野兽、鸟类危害,可结合猎狩防治。
(五)采收加工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砂仁果实成熟,应及时采收。
采收过早影响品质,过晚遭野鼠危害。
用小刀割取果穗,不能用手拉,防撕破根茎,影响砂仁生长。
采回后搞下果实,按阳春砂、绿壳砂、红壳砂三个不同品种分别加工成壳砂、砂仁、砂壳。
(1)壳砂将果实放竹筛内,用火烘至六成干,喷冷水一次,使果皮与种子紧密结合,继续烘干。
或烘至八成干时倒入麻袋内,将口束紧,经12小时回润,再微火慢烘至全干。
(2)砂仁剥去果皮的种子团,晒干或烘干即得。
注意在晒或烘时,轻翻动,防止散粒。
(3)砂壳剥下的果皮,晒干即得。
分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种子选择饱满健壮的果实,播前晒果两次,晒后进行沤果,保持沤果温度(30-35℃之间)和一定湿度,3-4天即可洗擦果皮晾干待播。
育苗之苗圃地要选择背风、排灌方便的地方,进行深耕细耙作畦,畦高15厘米、宽1-1.2米。
施足基肥,每亩施过磷酸钙15-25千克,与牛粪或堆肥混合沤制的有机肥料1000-1500千克。
春播3月,秋播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沟条播或点播。
播前先搭好棚架,开始出苗时,即加覆盖遮荫,荫蔽度达80%-90%为宜。
有7-8片叶时,可适当减少荫蔽,但荫蔽度不能低于70%。
施肥要掌握薄施、勤施的原则。
第一次在幼苗2片叶时进行,每亩用硫酸铵氮肥1.5-2千克兑水1500千克。
第二次在幼苗5片叶时进行,每亩用氮肥3千克兑水1500千克。
第三次在幼苗8-10片叶时进行,10片叶以后每半个月或每月追肥1次,每亩用氮肥3千克兑水1000千克。
要经常淋水,保持土壤湿润。
冬季和早春可增施腐熟牛粪和草木灰,以增强幼苗抗寒能力。
有寒潮来时,在畦北面设风障和在田头熏烟防寒。
苗高10-15厘米进行间苗,苗高50厘米即可出圃定植。
分株选生长健壮的植株,截取具有芽1-2个以上的幼苗和壮苗为种苗。
春栽3月底至4月初,秋栽9月,以春栽为好,选阴雨天进行。
株行距65厘米X65厘米或1.3米Xl.5米,种后盖土,淋水,随即用草覆盖,以后勤淋水,细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