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综述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综述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综述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综述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目录

冷冻干燥工艺的原理及特点…………………

真空冷冻干燥机组成…………………………

冷冻干燥工艺……………………………………食品冷冻干燥技术的运用……………………

冻干食品的特点…………………………………我国食品冻干技术面临的问题………………

冷冻干燥工艺的应用前景……………………

结论…………………………………………………参考文献……………………………………………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1冷冻干燥工艺的原理及特点

1.1冷冻干燥工艺原理

冷冻干燥就是把含有大量水分的物质,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固体。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使水蒸汽直接从固体中升华出来,而物质本身留在冻结的冰架子中,从而使得干燥制品不失原有的固体骨架结构,保持物料原有的形态,且制品复水性极好。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真空度下进行冰晶升华干燥,等升华结束后再进行解吸干燥,除去部分结合水,从而获得干燥的产品的技术。冷冻干燥过程可分为制品准备、预冻、一次干燥(升华干燥)、二次干燥(解吸干燥)、和密封保存五个步骤。利用冷冻干燥目的是为了贮存潮湿的物质,通常是含有微生物组织的水溶液,或不含微生物组织的水溶液。产品在冻结之后置于一个低水气压下,这时包含冰的升华,直接由固态在不发生熔化的情况下变成汽态。与其他干燥方式相比避免了化学、物理和酶的变化,从而确保了制品物性在保存时不易改变。实际需要的低水汽压是靠真空的状况下达到的。

图1:水的平衡相图

1.2冷冻干燥工艺存在的优缺点

1.2.1冷冻干燥工艺的优点

(1)冷冻干燥的过程中样品的结构不会被破坏,因为固体成分被在其位置上的坚冰支持着,在冰升华时会留下孔隙在干燥的剩余物质里。这样就保留了产品的生物和化学结构及其活性的完整性;

(2)蛋白多肽类药物在高温下容易变性,造成干燥后生物活性的降低;冷冻干燥的过程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的,工艺过程对组分的破坏程度小,热畸变极其微弱,对不耐热药物特别是蛋白质多肽类药品非常适合[1];

(3)冷冻干燥的药剂为液体,定量分装比粉剂或片剂精度高;用无菌水溶液调配且通过除菌过滤、灌装,杂质微粒小、无污染。制品为多孔结构,质地疏松,较脆,复水性能好,重复再溶解迅速完全,便于临床

使用;

(4)冻结物干燥前后形状及体积不变化;干燥后真空密封或充氮密封,消除了氧化组分的氧化作用。

1.2.2冷冻干燥工艺的缺点

(1)设备造价高,干燥速率低,能耗高。

(2)工艺时间长(典型的干燥过程周期需要20小时左右)。

(3)生产成本高,能耗大。

(4)生物活性物质采用冻干制剂主要是为了保持活性,但配料选择不合理,工艺操作不合理,冻干设备选择不适当都可能在冻干制剂制备过程中失活,导致产品前功尽弃,这是生产冻干制剂的关键,需进行基础研究和针对特定产品反复试验。

(5)溶剂不能随意选择,只限于水或一些冰点较高的有机溶剂,所以很难制备某种特殊的晶型,有时冻干品在复水溶解时会出现浑浊现象,这些均为开发冻干制剂所必须考虑和实验研究的。

2真空冷冻干燥机组成

冷冻干燥机主要由干燥箱、冷凝器(捕水器)、加热系统、真空系统、制冷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六大部件组成。

图2:真空冷冻干燥机结构组成

2.1干燥箱

干燥箱是一种能抽真空和加热的密闭器,物料的升华干燥过程是在干燥室内完成的,物料是放在干燥室内搁板上的不锈钢托盘内的,按每平方托盘面积8~12公斤的比例装料[2],每一层搁板上都有一个可供测量物料温度的探头,用以监测整个冻干过程中的物料温度,门采用橡胶密封条,门要求制作的十分严密可靠,否者不能达到预期的真空度。

2.2冷凝器(捕水器)

冷凝器是凝结升华水汽的密闭装置,内部有一个较大面积的金属吸附面,从干燥箱物料中升华出来的水蒸气可凝结吸附在其金属表面上,吸附面的工作温度可达—45℃~—55℃[3],冷凝器外形是不锈钢或铁制成的圆筒,内部盘有冷凝管,分别与制冷机组相连,组成制冷

循环系统,冷凝器与干燥箱连接采用真空蝶阀;采用不锈钢管与真空泵连接组成真空系统,筒内冷凝管上部装有化霜喷水管,它通过真空隔膜阀与水管连接,这是为了保证化霜水等不进入干燥箱和真空管道。

2.3加热系统

冷冻干燥机加热系统的作用是对干燥箱内物料进行加热,以便使物料不断的得到升华热,使物品达到规定的含水率要求,冻干机加热系统有不同的加热方法,在接触式加热中,采用的是循环介质加热法。循环加热系统由管道泵、循环介质箱、加热器、进出管路、液温控制器等组成循环液可由水4份、乙醇2份,乙二醇4份配置成循环不冻液,其凝固点为-120℃,在使用时液温最高不超过60℃,现大部分冻干设备已经采用硅油作为循环液[4]。当加热系统工作时,先对循环液进行加热,液温通过液箱控制调节仪选定的温度自动控制加热,管道泵开启后,可将循环液送人干燥箱内搁板中,对搁板加热,然后返回液箱进行加热循环。而在辐射或加热中我们采用蒸汽加热最高温度为120℃,由蒸汽电磁阀自动控制温度。

2.4真空系统

真空系统有旋片真空泵或水环泵和罗茨真空泵组成,罗茨泵为增压泵不能单独使用,必须首先启动旋片泵或水环泵,使其工作一段时闻,当系统中的真空度达到1Kpa以下时,再自动启动罗茨泵[5]。该真空系统的真空表可使用电接点真空表,可根据预先选定的真空度值。自动控制罗茨泵的启动。干燥箱与冷凝器之间真空管道中,装有真空

蝶阀,可根据使用要求随时开、关。真空泵管路上,装有电磁放气截止阔,当真空泵停止工作时可自动关闭真空管路,同时将空气放人泵内,避免真空泵油因负压作用回放至真空管路中。真空泵的连接管路之间装有波纹软管,防止运转时的振动。

2.5制冷系统

冻干机制冷系统由制冷压缩机组(包括:水冷冷凝器,油分离器、高压管路、干燥过滤器、膨胀阀、蒸发器、低压管路组成),采用氟利昂机组和R22[6]制冷剂或氟制冷机组,制冷机组组成使冻干品速冻用的制冷系统和捕水器制冷系统。当系统工作时,接触加热方式中搁板温度可降至一35℃。当制冷系统工作时,冷凝盘管的表面温度可达一35℃一55℃,根据客户需要采用单级或双级制冷压缩机组,制冷效果好。

2.6电气控制系统

冷冻干燥机的电气控制系统由电脑显示记录仪、控制台、控制仪表、调节仪表等自动装置和电路组成。它的功能是对冷冻干燥机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控制设备正常运转。控制台是温度、真空度巡检仪的记录控制仪表及各机组开关的集中集团,控制台的仪表板装有温度,真空度巡检仪,干燥箱和真空泵的真空计,温度指示调节仪,液温控制调节仪,计时钟等。按钮板上装有各机组的开关等。冻干机还设有连锁保护装置,如①静箱制冷时加热管不能工作。②真空表不到设定值,罗茨泵不能启动。③冷却水未提供,制冷机组不启动。④真空泵、电磁阀带放气截止阀与真空泵电源表连在一起,同时工作。⑤

搁板加热恒温,由温度指示调节仪控制。

3冷冻干燥工艺

湿物料 —→ —→ —→

冻干食品

3.1预冻

预冻是为了固定产品,以便产品在高真空条件下干燥,并使成品具有与干燥前相同的形状。预冻至关重要,众多产品的成型问题、质量问题都是预冻条件控制不当造成的。预冻与温度、时间、真空度(实际操作中,一般预冻时不考虑真空度)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3.2升华干燥

升华干燥是冷冻干燥的主要过程,其目的是将物料中的冰通过升华而逸出。升华有2个基本条件:一是保证冰不溶化;二是冰周围的水蒸汽必须低于物料冻结点的饱和蒸汽压。因此要求在升华干燥时一方面要将形成的水蒸气抽走,使干燥箱内压力低于要求的饱和蒸汽压,另一方面要连续不断地提供维持升华所需的热量,加快干燥速度。这便需要对压力和隔板温度进行优化控制,以保证升华干燥能快速、低耗的完成。影响此过程的因素主要为温度和压强。

预冻 (物料冻结) 升华干燥 (除非结晶水) 解析干燥 (除残余水分) 水分

3.3解吸干燥

物料中所有的冰晶升华干燥后,物料内留下许多空穴,但物料的基质内还留有残余的未冻结水分质量分数在10%左右,解析干燥就是要把残余的未冻结水分降低,使其质量分数达到2%左右,最终得到干燥物料。该阶段的最高温度视产品性质及成品要求的含水量而定。为使含水量符合要求,可适当提高温度(但以不破坏产品的生物活性为宜),一般控制为25~30℃[7]。再干燥阶段的压强需适当调高,这样利于制品传热,加快升温速度。当制品温度完全达到导热媒设定的温度时再恢复高真空,此时压力控制的关键是恢复高真空的时间,这样可加快升华速度,缩短干燥时间。

4 食品冷冻干燥技术的运用

4.1 在特殊食品用途中的加工

在航天、航海、军队、登山、探险等野外作业所用的食品中已广泛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4.2 在嗜好及香味、调味食品中的应用

咖啡、茶以及各种香、调味料满足人们的嗜好及对香味、滋味的感官要求。由于有效成份的不稳定性,使用传统的干燥方法难以满足这一点。真空冷冻干燥低温、高真空度的加工方式使其在该领域很快找到了用武之地,并且产品深受大众的喜爱,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同类产品中的比例不断提高。

4.3 在保健食品和方便食品中的应用

真空冷冻干燥制品能良好地保存加工原料的营养保健成份以及

色、香、味、形。这一优良性能在方便快餐食品中体现尤为出色,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如日本的方便食品中约有50%是冷冻干燥食品。

图3 冻干食品

5. 冻干食品的特点

冻干食品虽然发展历史只有五十多年,但发展速度很快、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就产品质量而言,冻干食品优于热风干燥、喷雾干燥、真空干燥等传统脱水食品。就运输和贮存费用而言,冻干食品优于速冻食品和罐藏食品。由于冻干食品容易复水,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新鲜食品的色、香、味。因此许多冻干食品是高质量的速食方便食品。由于冻干食品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食品原料的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成分。因此,许多功能性食品或其基料采用冻干食品。冻干食品的高附加值可以弥补其生产成本高的缺点。对于价格昂贵的食品原料更是如此由于真空冷冻干燥在低温低压下进行,而且水分不经过液态直接升华,真空冷冻干燥产品可确保食品中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份,特别是那些易挥发的热敏性成份不损失,因而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营养成份,有效地防止干燥过程中的氧化、营养成份的转化和状态变化。冷冻干燥制品成海绵状、无干缩、复水性极好、食用方便、含

水分极少,相应包装后可在常温下长时间保存和运输。因此赋予其产品许多特殊的性能:

1.脱水比较彻底,有利于长时间贮存。

2.物料干燥过程在冻结状态下完成,与其它干燥方法相比,其产品相对于新鲜物料的收缩率要小得多,较好地保存了其原料的组织结构和外观形态。

3.不存在表面硬化问题,且内部呈多孔的海绵状,因而具有优异的复水性。这一性能在即食方便食品中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优势。

4.由于干燥过程在很低的温度下进行,而且基本隔绝了空气,有效地抑制了热敏物质的生物的、化学的或物理的变化。充分保存了原料中的营养成份和活性物质,较好地保持了原料的天然色泽和气味。

5.减少了产品的含水量,降低了重量,便于运输

6 我国食品冻干技术面临的问题

冻干的食品若作为普通消费食品仍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食品市场上很难见到冻干食品。目前,我国冻干食品主要还是作为特殊用途的食品。若使冻干食品被大家广泛的接受,必须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消费者方面考虑,针对不同的冻干产品,什么样的价位大家能够接受;另一个从冻干食品生产厂家考虑,必须使其技术不断完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使冻干食品在市场有竞争力。技术的完善须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改善冻干设备及工艺,使其能耗降低,生产率增加;二是选择合适的冻干原料,使其具有高附加值。目前我国食品冻干很不完善,具体表现在:

(1)冻干设备方面目前我国生产的真空冻干机绝大部分仍是仿制七、八十年代国外产品,其作业方式为间歇式。间歇式操作需停机装卸料、破空、冷却、二次加热、制冷、抽真空等环节,所以能耗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国外食品冻干搁板面积均为几百平方米,有的逾千平方米,作业方式有连续式和间歇式而国内生产的冻干机搁板面积大多数在百平方米以下,因此,许多单位不得不并用几台设备进行生产,造成冻干食品成本增加。

(2)冻干工艺方面目前对冻干工艺的研究多集中在小型冻干实验机上冻干某些具体物料的样品,而多数研究又都集中在工艺参数对冻干速率影响上,将其作为多变量因素进行研究,而这些研究工作脱离了食品冻干工艺过程的特点,对冻干工艺参数及其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的分析,其研究结果很难为食品冻干厂制定食品冻干工艺,更很难为冻干设备制造企业的工程设计中作参考。另外,冻干食品生产厂家平时也根本不注重冻干工艺的研究,过程参数和冻干曲线的制定大多数是通过寥寥几次的试验或者根据经验获得,使得食品的冻干时间加长,冻干设备的能耗增加。

7 冷冻干燥工艺的应用前景

医药工业方面:

药品冷冻干燥主要包括西药和中药两部分。西药冷冻干燥在国内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很多较大型的制药厂都有冷冻干燥设备。在针剂方面,冷冻干燥工艺采用的比较多,提高了药品质量和贮存期限,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利益。但目前冻干药品的品种不多,产品价

格高,干燥工艺不先进。在中药方面,目前还只局限在人参、鹿茸、山药、冬虫夏草等少量中药材的冻干,大量的中成药还没有采用冻干工艺,与国外差距较大。日本几年前就开展了“汉药西制”,改变了中药的熬制方法,解决了中药不能制成针剂或片剂的传统,也解决了中药不治急病的难题,因此我国中药冻干工艺及产品的研究很有潜力可挖。

生物工程领域:

冷冻干燥是保存生物特性敏感组织的最佳方法。在生物技术产品领域,冻干技术主要用于血清,血浆,疫苗,酶,抗生素,激素,血清,抗体,疫苗以及药品,微生物,酵母,生物研究用植物提取物等的干燥等药品的生产;生物化学的检查药品、免疫学及细菌学的检查药品;血液、细菌、动脉、骨骼、皮肤、角膜、神经组织及各种器官长期保存等。

中国是原料药生产大国,因此该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是,近年来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我国推广得非常迅速,相比之下,其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薄弱,专业技术人员也不多。并且,与气流干燥、喷雾干燥等其他干燥技术相比,真空冷冻干燥设备投资大,能源消耗及药品生产成本较高,从而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成为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领域当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8. 结论

食品冷冻干燥技术是一门综合的技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发展冻干技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脚踏实地,认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当然也不能闭关自守,需要及时了解国外发展状况,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发展自己,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参考文献:

[1]眉兴国.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基础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78-289.

[2]赵鹤皋.冷冻干燥技术与设备[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李艳萍.冻干技术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4,22(4):48

[4]刘占杰,华泽钊,陶乐仁,等.不同保护剂浓度和不同降温速率对脂质体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J].低温工程,2000,(6):125.

[5]黄诚,杨小兵,孙宁,等.冻干原理与技术[J].工业科技,2003,32(6):46

[6]陶永清,真空与冷冻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2(7).

[7]于志江,陈旭,欧阳藩.冷冻干燥技术在基因工程药物中的应用[J].生物加工过程,2005,3(2):59

[8]徐成海.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发展前景探讨[J].真空科学与技术,1990,(8):274-275.

醋酸工艺流程

醋酸工艺流程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1.1 公司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 醋酸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醋酸生产流程简述: 酒精氧化:95%原料酒精和本车间回收的76%酒精在配料槽内混合配比成84±%稀酒精,配料酒精经蒸发锅加热送入氧化炉,在555±5℃高温和电解银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醛气体,反应混合气体经冷凝后进入吸收塔,被一次水吸收后得到8-10%左右的稀乙醛。 乙醛精制与酒精回收:稀乙醛经泵加压进入乙醛精馏塔精馏,控制塔顶温度在45±2℃,压力,塔顶采出得纯乙醛。塔釜温度控制在121±3℃,物料自行压入酒精回收塔精馏,塔顶温度控制在90±5℃塔顶采出约76%酒精供酒精氧化工序配料使用,塔釜温度控制在110±3℃范围内,废水经塔釜排出。 乙醛氧化:乙醛经计量泵加压后进入氧化塔,与来自空压的压缩空气在温度50~80℃、压力~和一定量醋酸锰催化作用条件下反应生成粗醋酸。粗醋酸由氧化

塔上部出料口排至粗醋酸贮槽,未反应的乙醛由塔顶经冷凝器冷凝分离后,液体回流至氧化塔塔底,尾气经进入鼓泡吸收器进一步吸收后排入大气。 醋酸精制:粗醋酸经高沸锅蒸发将重组份醋酸锰分离,高沸蒸发锅温度控制在120±2℃,高沸锅底部醋酸锰排入乙醛氧化工序的锰循环槽循环使用。顶部轻组份进入浓缩精馏塔,塔釜温度控制在123±3℃,塔釜醋酸连续定量的排入成品蒸发锅,在120±2℃条件下蒸馏冷凝后得醋酸进入成品计量槽,经分析合格后放入成品大罐。塔顶温度控制在100±2℃,塔顶采出的稀酸进入计量槽,经计量后放入稀酸大罐。

压滤机施工方案

乙炔系统优化技改项目滤机搬迁 施工组织方案 编制: 审定: 审批:

2016年8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2、建设地点: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施工单位: 6、工程内容简介: 我公司承建该工程的乙炔系统优化技改项目滤机搬迁,包括:设备顶棚拆除,滤板拆除安装,3台压滤机拆除,钢结构制作安装,渡槽制作安装,工艺管道安装,设备安装等。 二、编制依据: 1、《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HG/T20519-2009 2、《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HG/T20546-2009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5、《化工管道设计规范》HG20695-1987 6、《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HG/T20592-2009 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8、《化工、石油化工管架、管墩架设计规定》HG/T20670-2000 9、《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 10、《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范》HG/T20679-1990 11、《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1991 1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13、《工业管道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2008 14、《管架标准图》HG/T21629-1999 15、《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 1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1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998 18、《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2(09年版) 及国家对压力管道施工的安全管道监察法规、规程 1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17-2003 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GJG81-2002 22、《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 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四、施工工艺流程: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目录 冷冻干燥工艺的原理及特点………………… 真空冷冻干燥机组成………………………… 冷冻干燥工艺……………………………………食品冷冻干燥技术的运用…………………… 冻干食品的特点…………………………………我国食品冻干技术面临的问题……………… 冷冻干燥工艺的应用前景…………………… 结论…………………………………………………参考文献……………………………………………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1冷冻干燥工艺的原理及特点 1.1冷冻干燥工艺原理 冷冻干燥就是把含有大量水分的物质,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固体。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使水蒸汽直接从固体中升华出来,而物质本身留在冻结的冰架子中,从而使得干燥制品不失原有的固体骨架结构,保持物料原有的形态,且制品复水性极好。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真空度下进行冰晶升华干燥,等升华结束后再进行解吸干燥,除去部分结合水,从而获得干燥的产品的技术。冷冻干燥过程可分为制品准备、预冻、一次干燥(升华干燥)、二次干燥(解吸干燥)、和密封保存五个步骤。利用冷冻干燥目的是为了贮存潮湿的物质,通常是含有微生物组织的水溶液,或不含微生物组织的水溶液。产品在冻结之后置于一个低水气压下,这时包含冰的升华,直接由固态在不发生熔化的情况下变成汽态。与其他干燥方式相比避免了化学、物理和酶的变化,从而确保了制品物性在保存时不易改变。实际需要的低水汽压是靠真空的状况下达到的。

图1:水的平衡相图 1.2冷冻干燥工艺存在的优缺点 1.2.1冷冻干燥工艺的优点 (1)冷冻干燥的过程中样品的结构不会被破坏,因为固体成分被在其位置上的坚冰支持着,在冰升华时会留下孔隙在干燥的剩余物质里。这样就保留了产品的生物和化学结构及其活性的完整性; (2)蛋白多肽类药物在高温下容易变性,造成干燥后生物活性的降低;冷冻干燥的过程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的,工艺过程对组分的破坏程度小,热畸变极其微弱,对不耐热药物特别是蛋白质多肽类药品非常适合[1]; (3)冷冻干燥的药剂为液体,定量分装比粉剂或片剂精度高;用无菌水溶液调配且通过除菌过滤、灌装,杂质微粒小、无污染。制品为多孔结构,质地疏松,较脆,复水性能好,重复再溶解迅速完全,便于

肝素钠生产工艺综述

精品文档 一、肝素分类 它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存在于肠肝素是哺乳动物体内含的一种粘多糖,粘膜、肺、肝等器官内,肝素与蛋白质分离提取后,具有抗凝血、抗血栓、降血脂等多种生理活性,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显效药物。,相当肝素是由猪或羊黏膜提取,平均分子量为15000(标准)(1) 普通稳定。的称为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6000(2) 通常把分子量小于素比较,其半衰期较长,抗血栓效果好,而抗凝出血倾向较弱,有取代、依诺肝素钠)(法安明普通肝素的趋势。近年临床常用的有:达肝素钠)。)克赛、低分子肝素钙(速避凝、那屈肝素钙(目前正在深入研究的肝素制剂中还有低抗凝活性肝素、改构型肝(3) 这些药物特点是具有低抗凝、高抗栓、作用时间长和出, 素、类肝素等血作用少的优点,很有开发前途。 二、肝素钠简介 Heparin Sodium Gansuna 英文名:拼音名: 本品系自猪的肠黏膜中提取的硫酸氨基葡萄糖的钠盐,属粘多糖类物而发挥抗凝作用。它对凝血过程的三)(AT-质,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Ⅲ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个阶段均有影响,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口服不吸收,皮下、肌肉或静脉给药均吸收良好。(药典版)三、肝素钠检测

Heparin Sodium 英文名:拼音名:Gansuna 属黏多糖类本品系自猪或牛的肠黏膜中提取的硫酸氨基葡聚糖的钠盐,的效价不得少每1mg 物质,具有延长血凝时间的作用。按干燥品计算,150 单位。于本品在水中易溶。【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有引湿性。40mg1ml 中含【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E),比旋度应不小于+35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Ⅵ的2.5mg 分别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鉴别】(1) 取本品与肝素标准品,第三法)试验,供试品和标准品所显斑点F 电泳法(附录Ⅴ溶液,照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的鉴别反(2) 1.1 。~的迁移距离之比应为0.9 )。应(附录Ⅲ溶解后,依法测定(附录10ml0.10g ,加水酸碱度取本品【检查】7.5 。pH 值应为5.0 ~ⅥH),溶液应澄清无溶解后,,0.50g 加水10ml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的波长处测定,640nm A),在Ⅳ色;如显浑浊,照分光光度法(附录A号标准比色液(附录Ⅸ0.018;如显色,与黄色1 吸收度不得大于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4mg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吸收度 280nm 在0.20的波长处,在)Ⅳ录A测定,260nm 其吸收度不得大于;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于0.15的波长处,其吸收度不得大万单位),加水40黏度精密称取本品(按实际测得的单位计算相当于量瓶中,研钵用水

工艺流程图

2016高考无机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复习 1、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LiCoO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工业上常以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②Li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Ⅲ中生成沉淀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Ⅳ生成Li2CO3沉淀,写出在实验室中得到Li2CO3沉淀的操作名称,洗 涤所得Li2CO3沉淀要使用(选填“热水”或“冷水”),你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黄铜矿(主要成份为CuFeS2,含少量杂质SiO2等)为原料,进行生物炼铜,同时得到副产品绿矾(FeSO4·7H2O)。其主要流程如下: a 细菌

已知:① 4CuFeS2+2H2SO4+17O2=4CuSO4+2Fe2(SO4)3+2H2O (1)试剂 (2)操作X应为蒸发浓缩、、。 (3)反应Ⅱ中加CuO调pH为3.7~4的目的是;(4)反应Ⅴ的离子方程式为。 3、以硅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CuSiO3·2H2O,含SiO2、FeCO3、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uCl2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SOCl2+H2OSO2↑+2HCl↑ (1) “酸浸”时盐酸与CuCO3·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为提高“酸浸”时铜元素的浸出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适当提高盐酸浓度;②适当提高反应温度;③______________。 (2) “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 “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调pH”时,pH不能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 “加热脱水”时,加入SOCl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铝鞣剂在皮革工业有广泛应用。某学习小组以铝灰为原料制备铝鞣剂[ Al(OH)2Cl],设计如下化工流程(提示:铝灰的主要成分是Al、Al2O3、AlN、FeO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酸D的化学式为;气体C的电子式。 ⑵实验室检验气体A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解”温度保持在90℃左右,写出水解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酸溶”温度控制在30℃~35℃,不宜太低,也不宜太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E宜选择_________(填字母)。 A.漂白液 B.稀硝酸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溴水

压滤机施工方案

乙炔系统优化技改项目滤机搬迁施工组织方案 编制: 审定: 审批: 2016年8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2、建设地点: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施工单位: 6、工程内容简介: 我公司承建该工程的乙炔系统优化技改项目滤机搬迁,包括:设备顶棚拆除,滤板拆除安装,3台压滤机拆除,钢结构制作安装,渡槽制作安装,工艺管道安装,设备安装等。 二、编制依据: 1、《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HG/T20519-2009 2、《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HG/T20546-2009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5、《化工管道设计规范》HG20695-1987 6、《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HG/T20592-2009 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8、《化工、石油化工管架、管墩架设计规定》HG/T20670-2000 9、《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 10、《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范》HG/T20679-1990 11、《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1991 1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13、《工业管道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2008 14、《管架标准图》HG/T21629-1999 15、《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 1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1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998

冻干蔬菜的加工工艺与条件

1概述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一项高新加工技术,被认为是生产高品质脱水食品的最好加工方法。其原理是在真空状态下,利用升华原理,使预先冻结的物料中的水分不经过冰的融化直接以冰态升华为水蒸汽被除去,从而使物料干燥,称为真空冷冻干燥,简称冻干。用此方法生产的食品称冻干食品。 ⑴冻干食品的优点主要有:①保持食品组织结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基本不变,特别是生理活性成分保留率最高,这是某些功能性食品采用冻干食品为基料的主要原因。②外观不干裂,不收缩,维持食品原有的外形和色泽;③产品无表面硬化,组织呈多孔海绵状,因此复水性能好,食用方便,浸泡即可复原,从而决定了它在即食方便食品中的地位;④重量轻,耐保藏,对环境温度没有特别的要求,在避光和抽真空充氮包装时,常温条件下可保持2年左右,其贮存、销售等经常性费用远远低于冷冻食品。 ⑵冻干食品的缺点冻干食品的生产需要一整套高真空设备和低温制冷设备,因此,设备的投资费用较大。此外,为了防止物料中冰晶的融化,升华温度不宜太高。更主要的是,真空状态下多孔性物料的导热系数低,传热速率低,致使本来温度就不高的冰晶升华速率变得更低,所以,冷冻干燥的时间一般较长。在如此长的时间,设备一方面要不停地制冷,另一方面要不停地供热,还要不停地抽真空,致使设备的操作费用较高。所有这些,导致了冻干食品的生产成本较高,大限制了冻干食品的发展。这也一直是科学工作者致力于研究的课题。 ⑶国外冻干食品发展概况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早期用于生物体的脱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用于食品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日渐成熟,设备日趋完善。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方便食品的要求日益增多,使冻干食品市场日趋扩大,冻干食品在发达工业国家已相当流行,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食品。以日本为例,97年日本国冻干食品的产量为7000t,同年日本还向美国、进口此类食品5000多t,目前欧州有冻干食品生产企业近100家,美国有80多家,日本有40多家,年产量达几万t,品种近100种,包括蔬菜、水果、速溶固体饮料、肉类、水产品等。主要用途是方便食品配菜、婴儿食品、方便主食品,特种场合需要等,中国则以汤料配伍为主。 我国在50年代引进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引用于医药及生物制品。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等地相继建起了冻干食品生产基地。但后来由于形势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冻干产品成本高缺乏市场而相继停产或拆除。到了80年代后期,一些外商看中了中国丰富的原料市场,开始在大陆投资设厂。到了9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冻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外商为打开中国市场,纷纷提供设备贷款以及包销部分产品,促使一些食品企业大胆引进国外设备建厂,而国一些厂家亦争先恐后推出国产冻干设备,一时间,冻干食品行业呈现一派兴旺和蓬勃发展的景象。但真正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并不多,相当企业由于未经充分论证后即仓促建线生产,在原料供应、销售市场、工艺技术等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只好暂时停产以观市场,昂贵的进口设备闲置或部分闲置,实在令人惋惜。更有个别企业花巨资购买(国产)或引进的是低劣冻干设备,产量低、品质差,根本不能进行商业化生产。 目前,、、、、、、新疆、等地又相继建成了一批冻干食品生产基地。截止97年12月止,中国大陆地区共有300台(套)食品用冻干机在运转,年产成品约几千t,主要品种有蘑菇、香菇、

MDI生产工艺综述

MDI生产工艺综述 一、MDI的生产工艺流程 I. G.Farben于1930s首先制得了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但由苯胺/甲醛缩合制得的同系混合物光气化制备的方法是1954年由Goodyear首先进行的,遗憾的是Goodyear并未将该方法实现商业化,而后于1960s美国的Carwin/Upjohn、欧洲的Bayer和ICI分别独立地发展了此工艺,使苯胺/甲醛缩合制得同系芳胺混合物,经再光气化、分离,制备MDI和PMDI成为今天普遍所采用的工艺方法。MDI的生产

1.苯胺与甲醛的缩合反应 苯胺与25 %?35 %的盐酸催化剂首先反应生成苯胺盐酸盐溶液,然后滴加37 %左右的甲醛水溶液,在80 C下进行缩合反应1?2h,在升高温度达100 C左右时反应1h,进行重排反应,溶液用苛性钠水溶液进行中和,最后经水洗、分层、水洗、蒸馏等步骤制得含不同缩合度的二苯基甲烷二胺(MDA)混合物。在二胺缩合物中,二苯基甲烷二胺约占混合物的70 %,其余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组分约占30 %。根据各制造商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其混合物的组份不完全相同

在苯胺与甲醛的缩聚反应中,苯胺氨基上的氢原子比较活泼,易与甲醛进行低温缩合,经分子重排也生成相应的胺的盐酸盐。 在合成中根据原料配比和工艺艺条件的变化,产物为n=0、1、2…等的混合物,当n=0时,在以后的一系列反应后即生成MDI ;当n>0时,以后将生成缩合度不等的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PAPI )。 2 .二胺缩合物的光气化反应 二胺缩合物的光气化反应,在工业上通常分为低温光气化和高温光气化二

蒸发工段生产工艺规程

QB ***企业标准 S/LZDH—2005 氯碱分厂蒸发工段生产工艺规程 2005-04-01发布2005-05-01实施 *** 发布

蒸发工段工艺规程 1范围 本标准介绍了30%烧碱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产原理,规定了30%烧碱生产过程的实际生产条件、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氯碱分厂蒸发工段生产岗位的操作。 2产品说明 2.1产品名称 本产品名称为氢氧化钠,俗名烧碱,分子式为NaOH,分子量为39.997。 2.2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2.2.1比重2.13克/厘米3 2.2.2无水的纯氢氧化钠溶点为318℃。 2.2.5氢氧化钠是最强的碱类之一,用以中和酸时生成钠盐。 2.2.6氢氧化钠的化学性很强,能与许多有机,无机化合物起化学反应,在工业上用途很广泛。 如中和、水化、浓缩、皂化、置换原子团,醇化反应等。 2.2.7氢氧化钠有极强腐蚀性,处理时必须带好防护用品,以免灼伤身体。 2.3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符合隔膜法国家二级标准 NaOH≥30% Na2CO3≤0.8% NaCl≤5.0% Fe2O3≤0.01% 2.4产品包装和贮运 因为产品是液态,产品包装贮存均在浓碱槽,产品则用带槽罐的汽车或火车运输,小批量用户则用桶装汽车运输。 2.5产品用途 烧碱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是主要的化工原料,它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工业部门中,如造纸工业,纺织工业,轻工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医药工业,气象等部门。 3原材料的规格 蒸发工段所需原材料和动力有电解液、生蒸汽、冷却水和动力电等。原材料及动力要求规格如下表:

4生产基本原理和化学反应过程 液碱生产是在蒸发器中进行的,电解液在蒸发器中利用蒸汽间接加热,使电解液浓缩,逐步蒸发水分。同时,不断分离析出结晶盐。蒸发整个生产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无化学反应。 蒸发生产的过程可分为三部分。 a) 电解液通过加热浓缩除去大部份水份并分离出大部份结晶盐。 b) 冷却澄清浓碱液并分离出来的结晶盐,才能达到产国家标准,供商品出售。 c) 将蒸发和浓碱冷却分离出来的结晶盐通过离心机分离后化成盐水送盐水工段使用。母液 送回蒸发器,进行再蒸发。 电解液蒸发生产所涉及的一些基本原理。 4.1电解液进蒸发器前需预热的原理。 增加预热段,以提高电解液的进料温度,这样可保证物料进入蒸发器有一个较高的温差,提高蒸发效率,在降低成本方面具体表现为: A能回收蒸汽冷凝水低品质热量。 B可减少传热面积,提高设备生产能力。 C节省加热生蒸汽热耗。 碱液的预热程度在特定的预热器中,决定于碱液物性及冷凝水温度。电解液温度低时,预热后料液温度就低,所以输送碱液系统和贮存系统必须加强保温,预热温度的理想状态是沸点进料,一般预热温度在110~140℃之间。 4.2电解液在蒸发过程中结晶析出的原理。 溶液溶质结晶的手段有三种:一是冷却,二是蒸发浓缩,第三种是绝热蒸发,即在真空条件下使高温溶液闪蒸,溶剂蒸发时也同时带出潜热,因而蒸发器内的溶液温度下降,它兼有蒸发与冷却的双重效应。液碱蒸发环境也是一个逐级减压降低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的结晶手段属后两者的组合。

压滤机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499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压滤机岗位技术操作规 程标准版本

压滤机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 工艺操作标准 1.1根据上料槽液位,开启压滤机相对应的上料泵; 1.2保证液位进板框的时间,以保证滤饼的厚度; 1.3一次上料槽矿浆PH值控制在 2.0—2.5之间;二次中和PH值控制在8.0——9.0之间; 1.4保证液体清澈,无跑浑现象; 1.5及时更换不透水或跑浑的滤布。 2. 岗位任务 2.1自中和料浆由上料泵进入压滤机,到一次滤

液进入小萃取、二次滤液进入除钙池;按规定要求完成拆框,并监督、汇报设备运转情况及滤液指标情况;滤饼进入黄泥场,由车辆运至尾矿库堆存;以上辖区的工艺、设施的管理和操作: 2.1.1接收PH值合格的矿浆;输送合格的滤液; 2.1.2工艺操作、设施管理达到标准; 2.1.3精心操作,减少滤布损失,降低生产成本; 2.2利用本岗位的设备将一次中和输送的矿浆过滤输送到小萃取,将所有二次中和输送的矿浆过滤,液体外送并及时更换不透水或破埙的滤布,负责岗位设备维护及现场卫生。 3. 开、停车步骤 3.1开车准备工作

3.1.1检查上料槽液位不少于槽容积的1/2; 3.1.2压滤机滤布完好,板框压紧且压力在要求范围内,翻板处于闭合位置; 3.1.3上料泵冷却水正常循环; 3.1.4操作工具齐全; 3.1.5调整相关阀门,使系统处于循环状态。 3.2开车步骤 3.2.1上料槽进料二分之一时,打开上料泵进出阀门并通知压滤机操作工打开相对应的压滤机进口阀门,准备进料。 3.2.2通知小萃取或深度治理接收滤液。 3.2.3待压滤机进口压力达到0.5MPa或溢流滤液流量很小时,通知停止上料泵,关闭压滤机进口阀门,开启鼓起阀门,进行鼓膜压滤作业。 3.2.4鼓膜压滤完成后,排气,打开翻板,拆卸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doc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

应 用 目录冷干燥工的原理及特点??????? 真空冷干燥机成?????????? 冷干燥工?????????????? 食品冷干燥技的运用???????? 干食品的特点????????????? 我国食品干技面的?????? 冷干燥工的用前景???????? ??????????????????? 参考文献?????????????????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1冷冻干燥工艺的原理及特点 1.1 冷冻干燥工艺原理 冷冻干燥就是把含有大量水分的物质,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固体。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使水蒸汽直接从固体中升华出来,而物质本身留在冻结的冰架子中,从而使得干燥制品不失原有的固体骨架结构,保持物料原有的形态 ,且制品复水性极好。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真空度下 进行冰晶升华干燥,等升华结束后再进行解吸干燥,除去部分结合水,从而获得干燥的产品的技术。冷冻干燥过程可分为制品准备、预冻、一次干燥(升华干燥)、二次干燥(解吸干燥)、和密封保存五个步骤。利用冷冻干燥目的是为了贮存潮湿的物质,通常是含有微生物组织的

水溶液,或不含微生物组织的水溶液。产品在冻结之后置于一个低水气压下 ,这时包含冰的升华 ,直接由固态在不发生熔化的情况下变成汽态。与其他干燥方式相比避免了化学、物理和酶的变化,从而确保了 制品物性在保存时不易改变。实际需要的低水汽压是靠真空的状况下 达到的。 1:水的平衡相图图 1.2 冷冻干燥工艺存在的优缺点 1.2.1 冷冻干燥工艺的优点 (1)冷冻干燥的过程中样品的结构不会被破坏 ,因为固体成分被在其位置上的坚冰支持着 ,在冰升华时会留下孔隙在干燥的剩余物质里。这样就保留了产品的生物和化学结构及其活性的完整性 ; (2)蛋白多肽类药物在高温下容易变性 ,造成干燥后生物活性的降低 ;冷冻干燥的过程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的,工艺过程对组分的破坏程度

乙二醇生产工艺综述

乙二醇生产工艺综述 摘要: 本文通过对石化路线和C1路线生产乙二醇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种路线各种工艺的优缺点,针对目前我国石油稀缺,煤炭丰富的现状,重点介绍了由合成气间接合成乙二醇工艺的发展现状。 1、前言: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PET)、塑料、橡胶、聚酯漆、胶粘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以及炸药,也大量用作溶剂、润滑剂、增塑剂和防冻剂等。 目前乙二醇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由乙烯经过银催化剂上的气相氧化生成环氧乙烷,再进行液相非催化水合制得乙二醇产品。该工艺路线完全依赖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石油消费一直呈上涨趋势。面临世界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开辟新的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成为研究热点。 2、石化路线合成乙二醇方法概述 在石化路线中有环氧乙烷(EO)直接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EC)法路线,EC路线又分EC直接水合生产EG、EC法和甲醇反应联产EG、碳酸二甲酯(DMC)法。 上述方法的基础首先是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因而环氧乙烷的生产效率直接关系到石化路线生产乙二醇的成本。 1938年荚国UCC公司首先建立了乙烯通过银催化剂气相氧化生产环氧己烷(EO)的工业装置,环氧乙烷再与水蒸气反应合成乙二醇,从而开始了乙二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时代。 目前乙二醇的生产基本上是以乙烯为原料,通过EO非催化液相水合法进行,而银则是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唯一有效的催化剂。通过对环氧乙烷生产成本的分析表明,原料乙烯的消耗占生产成本的70%,所以工业上EO、EG生产技术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EO催化剂的选择性的进一步提高,以实现有效的节约乙烯,提高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虽然人们对石化路线合成乙二醇的催化剂、水合效率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这种工艺任存在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选择性较低;环氧乙烷水

压滤机工艺

1、压滤机的工作原理 压滤机的工作原理,是依靠重力、压力和支撑力的共同作用。压滤机在处理悬浮液时,会依靠重力和外界施加的压力,促使悬浮液向特定的方向流动,悬浮液内的杂质会受到过滤介质的支撑力而被截留,实现滤液与杂质的分离。 2、压滤机的工作方式 压滤机是使用滤布作为过滤介质,滤布多被铺在压滤机的板框或条带上,滤布的铺放必须平整无打折,否则会影响过滤的效果。压滤机通常会设计有专门安装和固定滤布的部件,例如板框压滤机会使用压紧板来固定滤布及滤板。 压滤机在操作时,会通过泵或皮带等设备,将悬浮液输送到操作部位,之后悬浮液会在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流动,滤液汇入压滤机的集液部件,而滤布对悬浮液中的杂质进行截留,将滤液与杂质分离,在滤布上形成滤饼。 压滤机的滤饼完全形成后,基本无滤液渗出,部分类型的压滤机设置有高压脱水环节,以机械作用形成高压的方式对滤饼进行再次的脱水,将滤饼内的水分降到最低。滤饼脱水完成后,压滤机会关闭压力装置,卸除滤饼并清洗滤布。 悬梁式自动隔膜压滤机在偏钛酸 水洗中的应用 倪国炳,张景 (杭州兴源过滤机有限公司,311113,浙江省杭州市良渚 镇良渚路10号) 摘要:本文通过对悬梁式自动隔膜压滤机与其 他过滤机的比较,详细介绍了悬梁式自动隔膜压滤 机的结构和操作特点,分析了悬梁式自动隔膜压滤

机在钛白偏钛酸水洗工序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悬梁式压滤机;隔膜;偏钛酸水洗;钛 白 Overhead beam automatic membrane filter press applications in washing of hydrous TiO2 Ni Guobing, Zhang Jing (Hangzhou Xingyuan Filter Press Co.,LTD,311113,liangzhu hangzhou zhejiang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compare Overhead beam automatic membrane filter press with another filters ,particular introduced peculiarity and operation of Overhead beam automatic membrane filter press,demonstrate Overhead beam automatic membrane filter press applications in washing of hydrous TiO2. Key words: Overhead beam filter press;membrane;washing of hydrous TiO2;titanium dioxide   目前国内钛白生产中常用的过滤水洗设备有摩尔过滤机(真空叶滤机)、管式过滤器和隔膜压滤机等。应用最广的当属摩尔过滤机,但由于其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功耗高、水耗多,易受风沙、粉尘和其他物质的污染,操作环境中弥漫酸雾、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一直以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传统的隔膜压滤机多为侧梁式,在偏钛酸水洗中也开始应用,但存在机架易腐蚀,滤布自动水冲洗难实现、更换滤布困难、维护费用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四川龙蟒、山东金虹以及

冷冻干燥工艺处理步骤及其应用

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

目录冷冻干燥工艺的原理及特点…………………真空冷冻干燥机组成…………………………冷冻干燥工艺……………………………………食品冷冻干燥技术的运用……………………冻干食品的特点…………………………………我国食品冻干技术面临的问题………………冷冻干燥工艺的应用前景……………………结论…………………………………………………参考文献……………………………………………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1冷冻干燥工艺的原理及特点 1.1冷冻干燥工艺原理 冷冻干燥就是把含有大量水分的物质,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固体。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使水蒸汽直接从固体中升华出来,而物质本身留在冻结的冰架子中,从而使得干燥制品不失原有的固体骨架结构,保持

物料原有的形态,且制品复水性极好。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真空度下进行冰晶升华干燥,等升华结束后再进行解吸干燥,除去部分结合水,从而获得干燥的产品的技术。冷冻干燥过程可分为制品准备、预冻、一次干燥(升华干燥)、二次干燥(解吸干燥)、和密封保存五个步骤。利用冷冻干燥目的是为了贮存潮湿的物质,通常是含有微生物组织的水溶液,或不含微生物组织的水溶液。产品在冻结之后置于一个低水气压下,这时包含冰的升华,直接由固态在不发生熔化的情况下变成汽态。与其他干燥方式相比避免了化学、物理和酶的变化,从而确保了制品物性在保存时不易改变。实际需要的低水汽压是靠真空的状况下达到的。 图1:水的平衡相图 1.2冷冻干燥工艺存在的优缺点

1.2.1冷冻干燥工艺的优点 (1)冷冻干燥的过程中样品的结构不会被破坏,因为固体成分被在其位置上的坚冰支持着,在冰升华时会留下孔隙在干燥的剩余物质里。这样就保留了产品的生物和化学结构及其活性的完整性; (2)蛋白多肽类药物在高温下容易变性,造成干燥后生物活性的降低;冷冻干燥的过程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的,工艺过程对组分的破坏程度小,热畸变极其微弱,对不耐热药物特别是蛋白质多肽类药品非常适合[1]; (3)冷冻干燥的药剂为液体,定量分装比粉剂或片剂精度高;用无菌水溶液调配且通过除菌过滤、灌装,杂质微粒小、无污染。制品为多孔结构,质地疏松,较脆,复水性能好,重复再溶解迅速完全,便于临床使用; (4)冻结物干燥前后形状及体积不变化;干燥后真空密封或充氮密封,消除了氧化组分的氧化作用。 1.2.2冷冻干燥工艺的缺点 (1)设备造价高,干燥速率低,能耗高。 (2)工艺时间长(典型的干燥过程周期需要20小时左右)。 (3)生产成本高,能耗大。 (4)生物活性物质采用冻干制剂主要是为了保持活性,但配料选择不合理,工艺操作不合理,冻干设备选择不适当都可能在冻干制剂制备过程中失活,导致产品前功尽弃,这是生产冻干制剂的关键,需进行基础研究和针对特定产品反复试验。

醋酐生产工艺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本文根据目前国外学者对醋酐合成工段工艺设计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吸取其它醋酐生产厂家的经验,力求使各工艺条件达到理想操作状态,整个生产过程达到最优化,为醋酐装置的工艺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主要查阅近几年有关醋酐工艺设计的文献期刊。 本文主要从简介、性质、生产方法和比较、应用、市场发展及预测等方面对醋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产品简介 1.1.1 产品性质 醋酐又名醋酸酐、乙酐,分子式C 4H 6 O 3 ,相对密度1.080,熔点-73℃,沸点139℃。折 光率1.3904,闪点54℃,自燃点 400℃。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的乙酸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吸湿性,可溶于氯仿和乙醚并可缓慢地溶于水形成乙酸,与乙醇作用生成乙酸乙酯。醋酐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半数致死量约为(大鼠,经口)1780mg/kg;质量浓度为0. 36 mg/m3时即可对眼产生刺激,0. 18 mg/m3时就能改变人的脑电图像,还能引起细胞组织蛋白质变质;其蒸气刺激性更强,极易烧伤皮肤及眼睛,如经常接触会引起皮炎和慢性结膜炎[1]。 1.1.2 产品用途 醋酐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用作酯化剂,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在水中缓慢水解成醋酸,在热水中分解成醋酸;也可用作酰化剂、硝化或者磺化的脱水剂等[1]。 醋酐是最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之一,目前主要用作醋酸纤维素、香烟过滤嘴、胶卷和胶片、纺织用醋酸纤维和赛璐珞塑料等,其次是用于医药、染料、香料和有机合成中的乙酰化剂。醋酐还有许多未开发或者刚开发出来的应用领域,如洗涤剂、炸药、液晶显示器等,尤其在液晶显示器方面市场前景较广[1]。 未来醋酐的消费重点在医药、燃料、农药和二醋酸纤维素,二者占总消费量的75%以上。醋酐在医药方面主要用做合成药物中间体的乙酰化剂和脱水剂。在染料领域中主要用于分散染料的生产,少量用于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等。农药行业中醋酐主要用于乙酰甲胺磷、三氯杀虫酯、霜脲氰、氟磺胺草醚、吡嘧磺隆等的生产,还可用于三酸甘油酯、氯乙酸和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PTMEG)等的生产。除上述用途外,醋酐最大的应用在于生产醋酸纤维素,尤其是醋酸纤维素经抽丝加工成香烟过滤咀是目前醋酐最大的应用,截至2008年国香烟过滤嘴仍主要依赖进口,因此醋酸纤维素市场将成为未来国醋酐最大的潜在市场[2.,3]。 二、醋酐的生产方法和比较 1.3 产品生产方法 文献记载醋酐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乙醛氧化法、乙烯酮法、甲醇羰基化法。其中甲醇羰基化法以其流程短、质量好、消耗低、三废少等优势正逐渐取代另外两种方法。

蒸发结晶设备工艺流程

三效蒸发结晶设备的工艺流程 设备组成:换热器、蒸发室、强制循环泵、闪蒸罐、出盐泵、转料泵、盐分离器、离心机、沉盐器、冷凝器、冷凝罐真空泵。 生蒸气运行路线:生蒸汽进入一效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的蒸气进入冷凝器冷凝排出。一少部分生蒸汽连接到蒸发室料斗出口处效间管,连接处上下有阀,目的是防止管路堵塞时,用生蒸汽将其冲开。 原液运行路线:原液经预热器、强制循环泵送到换热器中加热至过热蒸气、过热溶液进热蒸发室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液体大部分经强制循环泵进入换热器进行再次换热循环。少部分浓溶液通过效间管进入下一效进行蒸发结晶。而结晶沉淀到蒸发式料斗内,通过管道运输到沉盐器中。进入二效地浓溶液经强制循环泵进入二效换热器,经加热形成过热溶液再次做与一效相同的过程。三效后的浓溶液经转料泵进入盐分离器中,在分离器中产生的蒸气回到三效中继续蒸发。当盐分离器中结晶到一定量时打开阀门,晶体进入离心机将晶体干燥,离心后的液体进入沉盐器,晶体回收可直接出售。 二次蒸气路线:在一效蒸发室内生成的二次蒸气进入到二效换热器作为换热热源,换热后的冷凝液体进入闪蒸罐。在闪蒸罐中产生蒸气,闪蒸蒸气随二效的二次蒸气进入三效换热器,闪蒸后的液体与三效冷凝后的冷凝液体再次进入闪蒸罐。二效二次蒸气进如三效换热器经换热冷凝后进入闪蒸罐。闪蒸蒸气与三效二次蒸气进入冷凝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其中不凝气体携带部分蒸气,进入真空泵。在真空

泵作用下分离水和不凝气体,排出不凝气体,收集纯净水。闪蒸罐中的液体与冷凝器出来的冷凝液体一同进入到冷凝水罐中,一定量后排出。 机械密封淡水:淡水循环到三个强制循环泵、出盐泵和转料泵中用塑料管就行。

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技术介绍、特色

第一章前言 1.1商用空调行业发展综述 商用空调在世界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也有20多年的应用时间,然而真正引起国内企业关注还是近几年。目前国内市场家用空调领域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价格战连绵不断,在家用空调领域几乎已经无利可图的企业纷纷开始在中央空调领域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 2003年商用空调(含户式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将达到85亿元,2005年达到200亿元以上。市场空间迅速巨大,而利润至少是40%以上。这对于众多在市场上艰难逐利的企业,尤其是仍在价格战中挣扎的家电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其诱人的。 与家用空调行业相比,中央空调仍保持较高利润空调,这使得由原来约克、大金、开利等国外品牌所占领的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开始发生变化,国内一些品牌也纷纷进入这个领域。 1.2中国商用空调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空调生产制造大国。20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空调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超过美国,在90年代末期,超过日本,已经成为全球空调器制造基地,产销量居世界首位。2002年我国空调器产业完成销售额接近700亿元,总产量超过3050万台,在全球比重占到60%。空调产业是典型的全球性产业,1993年以来,空调器出口量以平均66%的速度在增长,成为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2002年,我国空调器出口量超过800万台,出口额接近13亿美元,经过十年努力,中国的调产业竞争力也有极大增长。 中国空调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能力,优势有限,而且与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差距也显而易见。虽然空调出口增长速度超常,但不能忽略的事实是,

压滤机安装施工标准

板框(箱式、带式等)压滤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J21502-2006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带式压滤机,箱式(或室式)压滤机和板框式压滤机的安装。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施工技术资料 2.1.1.1 设计资料(施工图、设计说明及技术规定等)。 2.1.1.2 随机技术资料(使用安装说明书、产品质量证明书、设备装箱单等) 2.1.2 现行施工标准规范 2.1.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1.2.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 2.1.2.3《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技术条件》 JB/T4333 2.1.2.4《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滤机》 CJ/T31 2.1.2.5《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3505 2.1.2.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 2.1.3 施工方案 2.1. 3.1《压滤机施工技术方案》 2.2 作业人员 2.3 设备的检查、验收、存放、保管 2.3.1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设备的开箱检查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制造与供货厂商、施工单位等有关人员参加下,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做好开箱验收记录: 2.3.1.1 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2.3.1.2 设备名称、型号和规格; 2.3.1.3 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 2.3.1.4 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金属辊表面的镀层或涂层应均匀,牢固,耐蚀,耐磨,衬胶的金属辊其胶层与金属表面应紧密贴合、牢固、不得脱落。 2.3.2 设备的存放、保管:设备的保管由专人负责。存放在露天仓库的设备采用道木或专用垫块进行垫高,并采用帆布或防雨布进行覆盖。其零部件和专用工具进行标识存放于室内仓库,同时应采取防变形、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目录 冷冻干燥工艺的原理及特点………………… 真空冷冻干燥机组成………………………… 冷冻干燥工艺……………………………………食品冷冻干燥技术的运用…………………… 冻干食品的特点…………………………………我国食品冻干技术面临的问题……………… 冷冻干燥工艺的应用前景…………………… 结论…………………………………………………参考文献……………………………………………

冷冻干燥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1冷冻干燥工艺的原理及特点 1.1冷冻干燥工艺原理 冷冻干燥就是把含有大量水分的物质,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固体。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使水蒸汽直接从固体中升华出来,而物质本身留在冻结的冰架子中,从而使得干燥制品不失原有的固体骨架结构,保持物料原有的形态,且制品复水性极好。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真空度下进行冰晶升华干燥,等升华结束后再进行解吸干燥,除去部分结合水,从而获得干燥的产品的技术。冷冻干燥过程可分为制品准备、预冻、一次干燥(升华干燥)、二次干燥(解吸干燥)、和密封保存五个步骤。利用冷冻干燥目的是为了贮存潮湿的物质,通常是含有微生物组织的水溶液,或不含微生物组织的水溶液。产品在冻结之后置于一个低水气压下,这时包含冰的升华,直接由固态在不发生熔化的情况下变成汽态。与其他干燥方式相比避免了化学、物理和酶的变化,从而确保了制品物性在保存时不易改变。实际需要的低水汽压是靠真空的状况下达到的。

图1:水的平衡相图 1.2冷冻干燥工艺存在的优缺点 1.2.1冷冻干燥工艺的优点 (1)冷冻干燥的过程中样品的结构不会被破坏,因为固体成分被在其位置上的坚冰支持着,在冰升华时会留下孔隙在干燥的剩余物质里。这样就保留了产品的生物和化学结构及其活性的完整性; (2)蛋白多肽类药物在高温下容易变性,造成干燥后生物活性的降低;冷冻干燥的过程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的,工艺过程对组分的破坏程度小,热畸变极其微弱,对不耐热药物特别是蛋白质多肽类药品非常适合[1]; (3)冷冻干燥的药剂为液体,定量分装比粉剂或片剂精度高;用无菌水溶液调配且通过除菌过滤、灌装,杂质微粒小、无污染。制品为多孔结构,质地疏松,较脆,复水性能好,重复再溶解迅速完全,便于临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