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件-和灯做朋友 沪科黔科版(共39张PPT)
- 格式:pdf
- 大小:15.30 MB
- 文档页数:39
教学设计(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科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间表教学进度表《和灯做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灯的历史、种类和结构,掌握资料收集与整理、调查等实践方法。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各种实践方法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研究怎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重点难点】(1)让学生自主地确立活动主题,并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真实情感。
【教学方法】小组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展示成果分享劳动快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新年刚刚过去,一定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在这些回忆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各种各样的灯让人记忆犹新)好,就让我们走进灯的世界和灯做朋友吧。
板书课题:和灯做朋友二、教学探究1、在生活中你见过哪里有灯?你能叫出名字的灯有哪些请你说一说。
2、灯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么灯又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呢?3、你能说一说灯的相关知识吗?(它的历史)4、(生边说教师边出示灯的图片)这些灯可以分为哪几种?你从哪几方面分的?(从外形、功能上区分)5、关于灯的相关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6、请同学们打开书2~3页读一读确定本组的交流方案,并进行准备。
7、班级交流:每个小组的组员要密切配合,介绍的内容要丰富,介绍时的表现也应十分出色。
(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对一种灯中你最了解的灯做具体的介绍。
)三、动手填写:1、根据你对灯的了解及刚才学到的知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准确地填写你桌面上的学习单。
(小组讨论后由一个执笔来填写)2、汇报后大家评一评哪组填写的资料准确,内容丰富,新颖。
3、针对各组的介绍的内容,你有哪些问题?四、设计、制作一种你心中的灯:1、可以小组合作出一种灯市买不到的灯。
2、展示。
五、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我们已与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了,让我们以此节课为契机,努力学习,让我们心中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和灯做朋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灯的发展历史,认识各种类型的灯,掌握灯的正确应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灯的实用价值,增强对光明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灯,掌握灯的应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灯的发展历史,并培养与灯的亲近感。
三、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灯的资料,包括图片、历史、故事等。
2. 准备各种类型的灯,如台灯、吊灯、路灯等。
3. 安置教室,营建温馨的氛围。
4. 安排小组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缘参与。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灯具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灯具的特点和美感。
2. 简要介绍灯具的发展历史和分类。
3. 宣布课程任务: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灯具。
(二)小组活动1. 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确定小组名称、口号和成员分工。
2. 每个小组选择一款经典灯具作为设计灵感,搜集相关资料。
3. 小组讨论设计灯具的造型、材料、颜色等因素,制定初步设计方案。
(三)教师指导1. 巡回指导各小组,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 针对典型设计方案进行点评和优化建议。
3. 强调安全操作和环保认识。
(四)制作阶段1. 小组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材料准备和灯具制作。
2. 教师观察各小组制作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 鼓励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制作水平。
(五)效果展示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灯具作品,分享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2. 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评判,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荣誉奖项。
(六)教室小结1.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和技能,强调安全和环保认识。
2. 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探索灯具的奥秘,培养对灯具的热爱之情。
3. 安置课后拓展任务:搜集更多经典灯具作品,撰写一篇关于灯具的小论文。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与灯相关的创意作品,如灯笼、LED花等。
教学设计(学年度第二学期)科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间表教学进度表《和灯做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灯的历史、种类和结构,掌握资料收集与整理、调查等实践方法。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各种实践方法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研究怎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重点难点】(1)让学生自主地确立活动主题,并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真实情感。
【教学方法】小组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展示成果分享劳动快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新年刚刚过去,一定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在这些回忆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各种各样的灯让人记忆犹新)好,就让我们走进灯的世界和灯做朋友吧。
板书课题:和灯做朋友二、教学探究1、在生活中你见过哪里有灯?你能叫出名字的灯有哪些请你说一说。
2、灯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么灯又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呢?3、你能说一说灯的相关知识吗?(它的历史)4、(生边说教师边出示灯的图片)这些灯可以分为哪几种?你从哪几方面分的?(从外形、功能上区分)5、关于灯的相关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6、请同学们打开书2~3页读一读确定本组的交流方案,并进行准备。
7、班级交流:每个小组的组员要密切配合,介绍的内容要丰富,介绍时的表现也应十分出色。
(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对一种灯中你最了解的灯做具体的介绍。
)三、动手填写:1、根据你对灯的了解及刚才学到的知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准确地填写你桌面上的学习单。
(小组讨论后由一个执笔来填写)2、汇报后大家评一评哪组填写的资料准确,内容丰富,新颖。
3、针对各组的介绍的内容,你有哪些问题?四、设计、制作一种你心中的灯:1、可以小组合作出一种灯市买不到的灯。
2、展示。
五、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我们已与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了,让我们以此节课为契机,努力学习,让我们心中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和灯做朋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各种类型的灯,了解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观察与记录方法,培养其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并增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照明设备的认识和热爱。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 收集与调查:要求学生家庭周边环境内,进行一次灯光调查活动。
内容包括观察不同的灯,如路灯、交通信号灯、家庭照明灯等,并记录下不同灯的种类、形状、颜色和功能等。
2. 制作与观察:学生需要动手制作一盏简易的灯具。
可以借助废旧材料如纸杯、铁丝等,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灯具。
同时,学生需观察并记录灯具的发光原理和亮度变化。
3. 创意设计:学生根据对灯的调查和制作经验,设计一盏自己理想中的灯具,并绘制出创意草图或详细设计图。
该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4. 撰写报告:学生需根据上述活动内容,撰写一份简短的实践报告,包括对灯的种类、功能、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制作过程中的体会等。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在制作灯具时,要注意使用安全材料和工具,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记录详尽:调查和观察时,应详细记录不同类型灯的各项信息。
3. 创意表达:在设计环节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尽可能详细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4. 报告清晰:实践报告应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字迹工整。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1. 收集与调查:是否全面地收集了灯的信息,记录是否详细。
2. 制作与观察:灯具制作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发光原理和亮度变化观察是否准确。
3. 创意设计:设计是否具有创意和新颖性,图纸或设计说明是否清晰。
4. 报告撰写:报告内容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晰,字迹是否工整。
五、作业反馈在完成作业后,教师将进行作业反馈环节。
具体内容包括:对学生在各环节的表现进行点评,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表扬;指出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最后,对本次作业进行总结,为后续的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和灯做朋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灯的种类和基本构造;2. 掌握基本的电路连接方法;3. 培养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和分享精神。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灯的种类和构造研究(1)通过查阅资料、观察、讨论等方式,了解不同种类的灯(如白炽灯、LED灯、节能灯等)的特点和构造;(2)记录并整理你所了解的灯的种类和构造,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
2. 任务二:电路连接实践(1)根据提供的材料(导线、开关、灯泡、电池等),尝试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2)记录并分享你的连接过程,以及电路的工作情况;(3)根据实际情况,讨论电路连接中的注意事项。
3. 任务三:小组合作制作趣味灯笼(1)分组(每组3-4人),选定一种灯笼样式,共同设计灯笼的外观和功能;(2)根据之前学习的灯的种类和构造知识,以及电路连接方法,制作出具有特色的趣味灯笼;(3)展示你们的灯笼,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有趣经历。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任务的学生需按时提交书面报告或图片资料;2. 小组合作的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制定设计方案,按时完成制作任务;3. 作业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或活动场所的规则;4. 鼓励创新,提倡个性,但要确保作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提交的报告或图片资料是否完整、准确,是否具有创新性;小组合作的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任务;电路连接和趣味灯笼制作是否符合安全和可行性的要求。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重点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评价。
3. 评价结果反馈:对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根据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改进;2.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灯的种类和构造,掌握基本的电路连接方法,并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灯做朋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了解灯的历史和种类;2. 认识不同类型灯的特性和用途;3. 掌握与灯相关的基本安全知识;4. 激发学生对实践操作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收集资料:学生需要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收集关于灯的历史、种类、用途等方面的资料,并整理成简单的报告或手抄报。
2. 实地观察: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到附近的商场、公共场所等地方,实地观察不同类型灯的应用和特点,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心得。
3. 安全教育:学生需学习与灯相关的安全知识,如如何正确使用灯具、避免触电等。
这部分内容可通过家长讲解、视频教学等方式进行。
4. 创意制作: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如纸箱、布料等)制作一盏小型的创意灯饰,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收集资料要全面,重点突出,条理清晰;2. 实地观察要细致入微,记录真实准确;3. 安全教育部分需家长签字确认学生已掌握相关知识;4. 创意制作需符合安全规范,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5. 所有作业需按时提交,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依据以下标准进行:1. 资料收集的全面性和整理的条理性;2. 实地观察的细致程度和记录的真实性;3. 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家长签字确认);4. 创意制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5. 作业的按时提交、字迹工整和格式规范。
评价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需努力四个等级。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2. 对于优秀和需努力的作业,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点评;3. 家长可通过微信群、QQ群等途径了解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评价结果;4.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5. 作业反馈的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在以后的作业中更加认真对待。
《和灯做朋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灯的种类、特点及用途;2. 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灯的方法;3. 培养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观察不同类型的灯,记录其特点及用途,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
要求:选择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灯进行观察,拍照或画图记录,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心得。
2. 制作手提小夜灯材料:纸杯、电线、LED灯、电池、剪刀等。
步骤:a. 将纸杯底部剪掉,作为灯座;b. 将电线插入LED灯,并将灯固定在纸杯内;c. 将电池插入灯座,并测试灯是否亮起;d. 为灯添加装饰,如贴上贴纸或挂上小装饰品。
要求:每位同学至少完成一个手提小夜灯的制作,并拍照上传至班级群。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认真完成,字迹工整;2. 观察记录应真实有效,能够体现出不同类型的灯的特点及用途;3. 制作手提小夜灯时,应按照步骤逐步完成,确保安全;4. 鼓励创新,同学们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装饰方法。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a. 观察记录是否真实有效;b. 手提小夜灯的制作是否完成;c. 照片和上传是否及时;d. 是否有创新元素。
2. 评价方式:小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
同学们将在班级群中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并按照评价标准进行打分。
教师将对部分优秀作品进行点评,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 奖励机制:作业完成优秀的同学将获得一定的积分奖励,用于兑换学习用品或参加额外的实践活动。
这不仅能够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作业反馈1. 请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将观察记录、手提小夜灯照片及制作心得体会发至班级群中,以便大家互相学习和交流。
2. 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困难,请及时与老师或同学沟通,我们将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3. 请同学们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作业练习,有助于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通过本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灯做朋友》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灯、动手制作手提小夜灯等实践活动,培养同学们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设计上海科技教育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和灯做朋友》教学内容:上海科技教育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知识目的:初步让学生了解电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掌握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观察、分析、设计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认识各种灯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无影灯的外观、结构。
资料准备:收集各种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请大家看一下城市的夜景:人们在一天繁忙劳作,学习之余,夜幕的降临将给大家带来休憩的快慰、城市里,高挑的照明灯,肃目的门灯,显眼的彩珠灯,银白色的白炽灯,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忽明忽暗的夜光灯,灯是人类生活的照明工具,同时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灯的发明和发展历史,是人类的文明史和进步史。
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也给人类带来了遐想和创造的灵感。
同学们,想认识更多种类的灯吗?愿意和等做朋友吗?这节课,老师和你们共同来学习、了解灯的种类及功能。
(二)讲授新课①板书课题《和灯做朋友》②活动开始师:同学们,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了解和观察都认识哪些灯呢?谁能来说一说生:照明用:日光灯、台灯、手术灯(无影灯)、路灯。
装饰用:吊灯、壁灯、霓虹灯、彩灯。
交通用:车灯、红绿灯、信号灯。
观赏用:冰灯、花灯等。
师:同学们能认识这么多灯,真是细心的好孩子,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说明你在生活中对灯的观察真的很细致。
师:你们还知道关于这些灯,分别有哪些功能吗?生:①应急灯:把应急灯开关打开,有电时灯不亮,没电或停电时应急灯亮。
解决了因停电带来的烦恼。
电网不稳定的地方或者是郊外旅游、学习作业等;是家庭、学校、医院、办公室等应急灯的首选灯具。
·生:②护眼台灯:真正零频闪,长时间使用不会使眼睛疲劳,具有高显色性和高通过性,光线柔和近似日光,不会产生色差,可以提供合适的光照空间。
工作时自身耗电功率甚微,因此,发热非常小,手也可触摸,是一种优秀安全的绿色冷光源。
《和灯做朋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灯的种类、特点和使用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制作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光和电的兴趣,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相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各种类型的灯,如白炽灯、LED灯、荧光灯、节能灯等,并记录下它们的特性和用途。
2. 观察生活中的灯具,思考它们如何与环境、文化、历史等相结合,尝试写一篇短文,描述你最喜欢的灯具及其背后的故事。
3. 动手制作一盏属于自己的小台灯,可以使用废旧物品作为灯座、灯罩等材料。
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参考相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解决方法。
完成后,拍照上传至班级微信群。
4. 观察自己制作的台灯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记录下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与同学们分享使用心得。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严禁抄袭和剽窃;2.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方式将在课堂上通知,请同学们按时提交;3. 在制作台灯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用电规范。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作业内容的质量、创新性、实用性和完成情况进行评价;2. 评价方式:将采用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3. 评价结果:优秀、良好、一般和需要改进。
对于优秀作业,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展示机会。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学生提出对作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和优化作业设计;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和整理,以便更好地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参考。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灯具及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环保意义,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对光和电的兴趣,体验创造的乐趣。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探索、实践和分享,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通过评价和反馈环节,学生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和灯做朋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了解灯的历史和种类;2. 认识不同类型灯的特性和用途;3. 培养学生对灯的探索兴趣和观察能力;4.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和灯做朋友”主题展开,具体包括:1. 搜集资料:学生需在家长的陪伴下搜集有关灯的资料,如不同种类的灯、灯的历史演变、灯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等,并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简单文字概述或图片集。
2. 观察记录:学生需在家庭或学校中选取一盏感兴趣的灯,进行连续一周的观察,记录下灯的开关时间、亮度变化、颜色变化等细节,并尝试分析其变化原因。
3. 制作小报:学生将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观察记录整理成一份小报,小报需包含标题、正文和配图,要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4. 小组讨论:学生需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和小报制作经验,并就“如何节约用电”和“灯在生活中的应用”等话题展开讨论,形成小组观点。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按时完成每一项任务。
2. 资料搜集要准确、全面,观察记录要详细、真实。
3. 小报制作要美观、大方,内容要丰富、有条理。
4. 小组讨论要积极参与,观点表达要清晰、有逻辑。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资料搜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2. 观察记录的详细程度和真实性;3. 小报制作的美观程度和内容条理性;4. 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的逻辑性。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
同时,教师还将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其不断进步。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和灯做朋友”这一主题的理解与探索,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