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跑及游戏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快速跑——教学反思体育科——孔海平跑是一项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具有较高锻炼价值,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的项目,是小学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快速,教学设计目标:通过练习改善摆臂动作,提高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
在练习体验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提高反应、灵敏协调素质。
最后通过游戏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精神品质,现对本课的教学做如下反思:快速跑动作要求是起动快,动作协调统一,跑动节奏分明,步幅大的特点,整为了能使学生在课堂的练习中有提升,学有所获,课前我特意在教学中预设了教学情景,通过游戏结合的方式引入课堂学习。
开始部分以游戏——“快乐跑”进行。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跑来感觉运动的“气息”。
课堂游戏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情绪,还能使学生发展团队精神的作用。
经过了游戏阶段的热身,随后进入准备活动环节,简短而有趣的热身操,使学生各关节运转在最佳状态。
在主教材的教学中,我才用了特点明显,针对性强的练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看、做、听、想”来完成辅助部分的学习。
两人一组相互摆臂练习,此方式能让学生明确摆臂的幅度,清楚摆臂的正确动作,两人互摆,相互促进提高,效果比以往教师细说要来的明显。
手的动作明确后,我又通过高抬腿来解决学生跑步中,提膝低,抬脚慢的特点,随着拍手、节奏的信号辨别,学生逐渐清晰了该动作练习的作用,身体语言也是学生运动所需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一系列的辅助练习中对快速跑动作的认识有了明显提升。
主教材的内容,我针对动作过渡到实践,通过讲解示范(高抬腿)——分组练习(跨步跑、开合加速跑、坐立加速跑)——小组展示——集体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有层次性的完成本课练习,练习中适时提出要求和鼓励,使学生对学习都有“新”盼头,情绪一下被很好的调动出来。
本课的教学的方式最大的特点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有效地掌握本教材的学习技能,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为了培养学生刻苦困难、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在最后的游戏的设计上我利用游戏“趣味接力跑”来丰富本课的学习。
小学体育与健康《30米加速跑与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30米加速跑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2. 提升学生跑步速度和爆发力。
3. 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4.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30米加速跑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2. 游戏规则和操作要点。
3. 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操场或其他平坦的场地。
2. 教学器材:计时器、标志物、橙子或其他易碎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1. 热身活动(10分钟)(1)进行绕圈慢跑,活动关节。
(2)进行拉伸运动,预防受伤。
2. 30米加速跑的技术指导(15分钟)(1)教师示范正确的起跑姿势和动作要领。
(2)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起跑姿势的练习和纠正。
(3)教师介绍并讲解如何正确地运用腿部力量进行加速。
(4)学生进行加速跑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游戏介绍与规则解释(10分钟)(1)教师介绍游戏内容和规则。
(2)明确游戏中的目标和要求。
4. 游戏实践(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设定起点和终点。
(2)游戏开始,学生利用所学技巧进行比赛。
(3)每个小组按照规定时间进行轮流进行比赛。
(4)教师根据比赛情况进行评分和点评,提供积极的反馈。
5. 游戏总结(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游戏的过程和体会。
(2)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互动讨论。
(3)教师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合理安排锻炼的方法。
五、教学延伸1. 练习30米加速跑的同时,可以加入其他跑步项目的训练,如100米短跑、400米接力赛等,以提升学生的速度和耐力。
2. 在游戏中加入多种障碍物,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3.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田径比赛,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竞争经验。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30米加速跑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跑步姿势、加速情况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讨论,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理解和收获。
5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及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动作;2.学生能够通过训练提高速度和爆发力;3.学生能够以合理的方式进行50米快速跑。
教学重点:1.跑姿和动作的正确性;2.爆发力和速度的提高。
教学准备:1.操场或运动场地;2.计时器;3.标志物(如橙色锥子);4.水瓶;5.班级学生名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游戏:猫抓老鼠。
将班级分为猫和老鼠两组,老鼠们站在一侧的起点线上,猫们站在另一侧的出发线上。
规则是老鼠们要尽快跑到终点线上,而猫们则要尽快追上老鼠们。
这个游戏可以引发学生对速度和竞争的兴趣。
二、讲解50米快速跑的基本要点(10分钟)1.示范:教师示范出50米快速跑的基本要点,包括起跑姿势、用力方式、手臂的运动、腿部的迈步动作等;2.说明:解释各个要点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动作姿势;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轮流互相观察对方,纠正姿势。
三、初步练习(15分钟)1.慢跑热身:学生进行5分钟的慢跑热身;2.练习起跑姿势:学生站在起跑线上,先模仿老师的示范,然后进行自己的起跑姿势练习。
教师可以用计时器记录学生们的起跑时间;3.练习加速奔跑:学生从起跑线向前奔跑,以最快的速度跑到终点线。
教师可以用计时器记录学生们的时间,并提供个别指导。
四、训练反应速度(10分钟)1.使用手语反应训练:学生成对站在标志物两侧,教师高举手掌做出“起跑”的手势,学生则立刻做出反应开始跑步。
教师可以逐渐加快节奏提高难度;2.指令反应训练:学生成对站在标志物两侧,教师喊出“起跑”、“加速”、“停止”等指令,学生立刻做出反应。
五、技能训练(15分钟)1.加速起跑训练:教师使用计时器,学生按照指令进行几次加速起跑训练,每次距离大约为20米;2.提高步频训练:学生进行一次50米快速跑,教师用计时器记录时间,并提供个别指导。
六、游戏练习和巩固(15分钟)1.分组比赛: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进行50米快速跑比赛。
体育《快速跑》教案五篇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跑步锻炼是人们最常采纳的一种身体锻炼方式,是一种有氧的运动或厌氧的运动。
下面就是整理的《快速跑》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快速跑》教案1一、指导思想本单元根据《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丰富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快速跑技能,提高快速跑的能力,培育体育爱好,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获得快速奔跑的身心体验,培育正确的身体姿势,身心得到进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三班级快速跑教材,是在走和跑的基础上进展而来的。
但是走和跑两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所以在内容设计和引导学生掌握跑的技能时,都不能人为地把它们分开,要与之衔接。
通过多种方式的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快速跑技术和技能,进展位移速度,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培育跑的正确姿势,进展快速跑的能力。
三、学生分析低班级学生,爱好广泛,仿照力强,活泼好动、喜欢游戏。
处在长身体和各种活动项目的启蒙阶段,就是与人们平时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走和跑,其习惯和方法都没有定型,身体和心理处在发育的黄金时期。
如果在教学中,以跑的各种游戏来教学,使儿童在活动中掌握跑的正确方法,培育学生的正确身体姿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进展学生的能力,结合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游戏,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让儿童体验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进展,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会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以后的学习就会产生乐观的影响。
四、单元教学目标1、运动参加:通过教学,培育良好的学习爱好,让学生能够乐观主动的参加到所有课时的学习中。
2、运动技能:学习正确的跑步方法,基本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各种跑的锻炼。
3、身体健康:在游戏活动中,进展学生跑的速度,提高短跑能力。
小学水平三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课贯彻“健康第一,快乐学习”的指导思想。
通过快速跑的学习,使学生在动感的音乐、快乐的组合游戏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养,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根据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50米快速跑是水平三阶段必考内容之一,本学期共6次课,本次课为第2课时,本次授课内容为50米快速跑起跑后的加速,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快速跑的技术动作。
重点:迅速启动,大腿高抬,前脚掌着地。
难点:上下肢动作协调性配合。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水平三六年级学生男生20人女生20人
生理特点: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阶段和身体素质发展阶段,速度,耐力,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以达到本节课的练习强度。
心理特点:处于青春期开始阶段,自尊心强,爱表现,热爱体育运动,能在体育运动中增加自信。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快速跑(加速跑)的学习,能够了解快速跑的的基本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快速跑(加速跑)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熟
练掌握快速跑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快速跑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游戏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
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策略
(-)教学
语言导入法、讲解示范法、游戏竞赛法、评价激励法、分组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等。
(二)学法
模仿练习法、自主练习法、分组练习法
快速跑(加速跑)。
初中50米快速跑教案5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1.新授:50米快速跑2.游戏:投纸飞机二、教材分析50米快速跑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想上的精神和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及快速奔跑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50米快速跑的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在这里不宜向学生讲得过深。
教学之中应主要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让学生在自然奔跑中体验跑的正确动作;使学生明确后蹬使推动人体前进的主要动力,理解正确的后蹬技术是充分、有力、迅速地依次伸展髋、膝、踝关节,骨盆前送。
跑的过程中应努力克服身体左右摇晃、抬头挺胸和低头跑等错误姿势出现,并在保持跑姿正确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动作轻松、自然。
1、教学目标认知:使学生明确5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领,记住游戏的方法和要求。
体能:使学生基本掌握50米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初步做到跑姿正确、轻松、自然。
能够掌握投纸飞机的动作要领。
思品: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2、教学重点:途中跑的技术。
3、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竞赛法。
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动脑练。
四、教学程序根据人体运动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本节课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来完成。
开始部分1、在简单的上课仪式后,教师向学生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并向学生介绍世界短跑名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高人与矮人通过游戏使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做好继续学习的准备。
此阶段时间2~3分钟,运动负荷小。
准备部分本阶段用各种简单的队形变换和多样的活动内容,启发诱导学生进行身体的全面练习,让学生不仅身体充分活动开,还得到心理的刺激,从而产生高昂的学习热情。
1、0米快速跑的辅助练习:原地摆臂练习、原地高抬腿跑练习队列队形变换:四列横队变八路纵队。
、 2.通过以上的各项练习,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此阶段时间10~12分钟,运动负荷中等。
《加速跑及游戏》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利用小跳绳来进行加速跑的游戏和一些加速跑的辅助练习,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来让学生自主学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组织一系列相关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加速跑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加速跑能力。
二、教材分析:
跑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单纯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加速跑教学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些枯燥、乏味。
但是加速跑的游戏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在课的基本部分的开始和结束安排了两个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学习兴趣和快乐,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游戏过程中既能有效的使学生获得了加速跑的实用技能又发现了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促进和提高了学生的奔跑能力是学生身心得到了和谐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上下肢动作协调,后蹬有力。
2、教学难点:后蹬充分。
四、教学目标:
1、掌握加速跑的基本动作,学会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
2、在加速跑过程中能够做到上下肢协调配合,后蹬充分,提高加速跑能力,发展下肢力量。
3、在遵守体育活动规则的前提下,积极展现自我,表现自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精神。
五、本课突出特点:
1、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学目标才能得到体现。
加速跑教学枯燥、乏味,在基本部分的开始,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首先我设计了《喊数抱团》游戏,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反应灵敏能力,学生以高速奔跑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互相观察其他同学加速跑的动作,并且分析跑的快慢因素,以及加速跑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引出教学的重点,并根据存在的问题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
2、设计层次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
在基本部分游戏结束后,根据学生出现的几个问题分别设置了几个层次的练习一是上下肢协调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二是设置了原地高抬腿练习体会大腿高抬和支撑腿后蹬的动作,通过以上的练习既突出的本课重点,也解决了本课难点。
3、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内容生活化
对现在教学内容的延伸,使学生内容生活化。
在基本部分的最后,设置了游戏《垒球接力》让学生把简单的接力和花样器材相结合在一起更有趣味性。
4、简化教学器材做到物尽其用
本课利用小跳绳做教具,一物多用,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课上、课后都可以进行游戏练习,简单易行。
《加速跑及游戏》教学设计
中三家中心小学
陈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