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09第九章 管理篇
- 格式:ppt
- 大小:312.00 KB
- 文档页数:20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研究(8篇)第一篇: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构建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也随之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这种发展形势对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需求。
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进行加强,构建一种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旅游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展开了分析与探讨,供相关研究以参考。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因为它主要强调专业基本理论教学,同时突出对职业技能的培养,所以被社会所认同,因此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同时成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属性要求。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遵循一般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更好的为社会中的旅游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1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接触这门专业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多为描述性与操作性的内容,单纯的知识传授对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构建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教师应该结合课程教学实际情况,通过观看录像、现场教学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以后工作的感性认识。
组织学生到一些著名的大酒店和旅游景点对行业构成要素进行深入了解,使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得到提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以此为基础构建起实践性的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的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
2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实践环节滞后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带来了不良影响目前很多学校将完整的学科体系作为出发点对课程开发进行考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使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掌握。
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理论知识偏多,实践知识少,基础知识偏多,应用性知识少,由此可见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始终不够。
VRP虚拟旅游教学平台使用说明旅游管理专业目录1运行界面 (3)2软件的主界面介绍 (3)2.1管理员系统的使用方法 (4)2.2教师系统的使用方法 (6)2.2.1教学场景的使用方法 (7)2.2.1.1场景教学操作命令 (9)2.2.1.2场景编辑技巧 (15)2.2.2考试场景的使用方法 (18)2.2.2.1场景考试使用技巧 (19)2.2.2.2场景考试使用技巧 (22)2.2.3教师备课的使用方法 (22)2.2.3.1教学备课的使用技巧 (23)2.3学生系统的使用方法 (30)2.3.1练习场景的使用技巧 (30)2.3.2考试场景的使用技巧 (31)2.3.3在线考试系统的使用技巧 (34)VRP虚拟旅游2.0 1运行界面打开软件在计算机硬盘上的安装的文件夹,有如下文件和目录:2软件的主界面介绍双击打开软件后,软件的主界面包含三部分,分别是【管理员】、【教师】、【学生】。
2.1管理员系统的使用方法●【管理员】:在管理员面板中,可以增加用户信息,也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
管理员账号和密码都为:sure。
●【新增用户】:可以在这里添加用户的信息。
●【用户管理】:可以在这里对新增的用户进行管理,或者信息的更改。
●【教师用户】:对教师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
●【学生用户】:对学生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
2.2教师系统的使用方法●【教师】:教师登陆进去后,所有的上课操作都是在教师系统中完成。
教师系统操作步骤:1.填写“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单击“退出”按钮,是退出整个旅游平台。
用户名和密码可以在【管理员】系统中设置。
2.登陆进去后,教师系统分三个部分,分别是【教学场景】、【考试场景】、【教师备课】三部分。
2.2.1教学场景的使用方法教学场景主要用于老师的教学,在这个教学场景中,可以选择登陆不同的景区进行可能的讲解,讲课过程中可以热点切换、动画播放等多项操作,使课程更加丰富。
教学场景的操作步骤:1.单击【教学场景】按钮,进去教学场景操作系统。
第1篇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一、引言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运营模式,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使学生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增强就业竞争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4. 促进理论知识的转化实践教学有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旅游管理理论,提高学习效果。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如实习基地、实验设备、师资力量等,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2.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的实践教学计划,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3.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不匹配。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1.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高校应加大实践教学资源投入,完善实习基地、实验设备、师资力量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管理学》第九章重难点笔记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人力资源计划1.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编制和实施人力资源计划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使组织的需求与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相匹配,确保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主要包括:(1)系统评价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需求量;(2)选配合适的人员;(3)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2.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1)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见图9-1)人力资源计划的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前三个步骤分别是:在组织战略规划框架之下编制人力资源计划、招聘员工、选用员工。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要发掘有能力的人才并加以选用。
后三个步骤分别是:职前引导、培训、职业生涯发展。
这三项活动是为了确保组织既能留住人才,又能使员工技能得以更新,符合组织未来的发展要求。
上述程序均会受到来自于政府政策和法律的约束。
(2)人力资源计划的编制编制人力资源计划是程序中的第一步,这一步亦可以细分为三个具体的步骤:①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②评估未来人力资源状况;③制定一套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计划,以确保未来的人力资源供需的匹配。
3.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的原则(1)既要能保证企业短期自下而上的需要,又要能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通过人力资源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要确保组织获得必要的人力资源,保证组织中管理人员数量的补充和管理者素质的不断提高。
(2)既要能促进员工现有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又要能为员工的长期发展提供机会。
人力资源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既要注意现有人力资源条件的充分运用,又要在使用中为他们提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机会。
二、员工的招聘与解聘1.员工招聘的标准(1)员工招聘是指组织及时寻找、吸引并鼓励符合要求的人到本组织中任职和工作的过程。
组织需要招聘员工可能基于以下几种情况:①新设立一个组织;②组织扩张;③调整不合理的人员结构;④员工因故离职而出现的职位空缺等。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与开发优秀教案范本旅游资源开发与特色旅游产品设计一、引言旅游规划与开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开发与特色旅游产品设计的能力。
本教案范本旨在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供一个优秀的参考教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1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和原则1.2 旅游资源开发的方法和技巧1.3 特色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2. 教学方法2.1 理论授课结合案例分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2 实践操作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1. 教学准备1.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包括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指导手册。
2. 理论授课2.1 第一堂课,介绍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和原则。
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与开发。
2.2 第二堂课,讲解旅游资源开发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通过具体实例,介绍旅游资源开发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步骤。
3. 实践操作3.1 第三堂课,进行实地考察。
教师带领学生前往旅游景区,通过实际考察,让学生了解到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情况,并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3.2 第四堂课,学生团队合作,设计特色旅游产品。
学生根据第三堂课的实地考察结果,分成小组进行特色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产品的概念、线路规划、资源整合等步骤,并最终呈现给全班。
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理论授课过程中的提问、回答和讨论表现进行评估,以及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行评估。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管理专业成为了一个热门的学科。
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实践教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4.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实践教学的内容1. 旅游业基础课程实践:包括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等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旅游业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2. 旅行社业务实践:包括旅行社业务流程、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策划等课程,旨在使学生熟悉旅行社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流程。
3. 酒店管理实践:包括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的服务与管理,旨在使学生了解酒店行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4. 导游业务实践:包括导游讲解、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安全管理等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
5. 旅游信息管理实践:包括旅游信息系统的使用、旅游数据分析等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旅游信息管理的基本技能。
6. 实习与实训:组织学生到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实践教学的方法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模拟教学:通过模拟旅游企业的运营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