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第三章__汉字造字法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32
汉子造字方法汉字作为中国古老的文字,早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就出现了记录文字、画图形文字的工具甲骨文(古代汉字)。
到宋代时,汉字系统已经形成,并出现了形似现代字体的文字。
汉字作为一种图形文字,拼音、声母、部首以及偏旁四部分组成了汉字的造字方法。
一、拼音拼音是用来读汉字的,对汉字的造字来说,拼音是一种重要的基础。
一般拼音都是汉语拼音或普通话拼音,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用拼音可以分析和了解汉字的构成和本质,以及汉字的意义和记忆规律。
二、声母声母汉字的基础,是汉字的“身体”,也是汉字的起点,对汉字来说,一个正确听起来熟悉的音节,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从而形成汉字的声母。
声母在汉字造字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声母可以构造出符合古汉语的汉字发音。
比如:“汨”(mì)和“汩”(mú),在西周汉字中就已经出现,当时把它们都分为“汨”(mí)声母。
三、部首部首是汉字造字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是汉字形体的符号化表现。
它在造字中体现了汉字的意义,弥补了声母的不足之处。
比如:“土”(tǔ)部首代表“土”(tǔ),“水”(shui)部首代表“水”(shui)。
部首形式简单,内涵深邃,是汉字的上位词。
四、偏旁偏旁代表的是汉字的语义,就是汉字的“器官”,是汉字造字中最具有创造性的部分。
偏旁有六十四种,包括部首和部件,它们可以互相组合,形成不同意义的汉字。
比如:“日”(rì)偏旁代表“日”(rì),“月”(yuè)偏旁代表“月”(yuè)。
以上是汉字造字的四大原则,汉字的造字方法虽然看上去很繁琐,但是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汉字,代表着不同语义的汉字可以从声母、部首、偏旁等不同的形态组成,使汉字的造字更接近实际,也让汉字在不同语义领域拓展,从而发挥出更多的潜力。
综上所述,汉字造字法是一种传统文化,它不仅体现了汉字的语言文化,还体现了汉字的历史文化。
在汉字造字方面,缺乏文化翻译精神会导致人们难以理解汉字,从而影响汉字的正确使用,使汉字在运用时有更大的可能性。
第三节汉字的内部结构——造字法第三节汉字的内部结构——造字法汉字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为造字法,外部结构为构件。
本节重点学习造字法。
本节学习的重难点:1.掌握汉字的六书理论2.掌握汉字的古⽂字阶段的四种主要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掌握现代汉字的主要造字⽅法:会意、形声3.认识⼀批古⽂字⼀、汉字的六书理论1.“六书”之名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保⽒掌谏王恶,⽽养国⼦以道,乃教以六艺,⼀⽈五礼,⼆⽈六乐,三⽈五射,四⽈五驭,五⽈六书,六⽈九数。
”这⾥没有说出六书的具体内容,只是作为教国⼦的六艺的⼀部分,⼤概是识字的科⽬。
2.“六书”的内容⾸次说出六书内容的,是东汉班固承袭西汉末刘歆《七略》⽽作的《汉书·艺⽂志》:“古者,⼋岁⼊⼩学,故周官保⽒掌养国⼦,教之六书,渭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汉末郑⽞《周礼注》引刘歆的再传弟⼦郑众的解释:“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对六书解释最详细的汉代学者是许慎。
《说⽂解字·叙》:“周礼⼋岁⼊⼩学,保⽒教国⼦,先以六书。
⼀⽈指事,指事者,视⽽可识,察⽽见意,上下是也;⼆⽈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三⽈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会意,会意者,⽐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转注,转注者,建类⼀⾸,同意相受,考⽼是也;六⽈假借,假借者,本⽆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班固、郑众、许慎三家对六书的解释,虽然名称⽤字及次序有所不同,因其同出⼀源,基本内容和思想是⼀致的。
这是汉儒对汉字造字理论的认识。
这⼀理论认识因许慎有《说⽂解字》,⽤它分析了9353个汉字,对后世影响极⼤,⼀直是后代学者分析汉字所遵循的标准。
现在,我们采⽤许慎的名称,班固的顺序: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结论:(1)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最重要的造字⽅法,假借是不⽤造字的造字⽅法,转注是形声字之间的关系,是同义或近义词族。
文字的造字法造字,指的是创造新的文字符号,是人类古代智慧的结晶之一。
在人类语言的发展历程中,造字技术的创新,为人们使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工具。
在中文中,造字法包括形声、会意、象形、指事等多种方式。
这些方式各有特点,结合使用,可以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文字。
其中较为常见的造字法是形声和会意。
形声是指将一个字的部分作为声旁,配合另一个部分表示该字的意义。
比如,“传”这个字,左边是“车”字的部分,表示它是一个交通工具,“全”字的部分表示它广泛传播,加起来表示“传递”的意思。
会意是指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表意的文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更为复杂的意义。
比如,“国”字,由两个象形文字“囗”和“土”组成,表示是一个由土地围起来的地方,即国土。
除了形声和会意,中文中还有许多其他的造字法,例如象形和指事。
象形是指通过图画来表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如“日”字就是一个太阳的样子;指事则是用手指或物品的形状来表示事物。
由于每种造字法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适用范围,因此在写作中,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在现代社会中,造字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类型的信息以惊人的速度传递,信息的创造者通过合理运用造字法,使得信息更加生动、精准、易于理解。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汉字已经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使得数字化化程度更高、造字的效率更高、使用更加便捷。
总之,造字法是中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文字的表达和传播,而开发创新的各种造字法,有助于使得语言更为丰富和生动。
在今后的使用中,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其运用,并结合时下的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其优势,为更好地传达信息和表达思想做出更大的贡献。
汉字造字法(汉字六书)专题1 汉字的造字法知识讲析造字法即汉字“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前四种是汉字的造字方法,后两种是汉字的用字方法。
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
用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勾画出来。
例如“”字,象形字,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像直视太阳时看到的形态,表示太阳。
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
与象形主要区别是含有较抽象的部分。
例如“”字,指事字,在刀口处加一点,指明刀刃,表示刀的锋利部分。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将其字形字义合并,表达新的意思。
例如“”字,会意字,左边是牛,右边一只手举一根枝条,表示手拿棍子放牛。
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
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表示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字,形声字,左边“木”是形旁,表示一种树木,右边“婴”是声旁,表示发音与“婴”字一样,表示樱树。
转注属于“用字法”。
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导致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
当这两个字表达相同含义时,会有相同部首或部件。
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
假借是同音替代。
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文字对应,就找和它发音相同的字表示。
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
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
“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
然而,当有了“六书”这套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套系统为依据。
像“琴”“棋”是形声字,“凹”“凸”是指事字,“明”“笔”是会意字。
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多。
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
而“鲤”“鲮”“鲩”等,难以用象形法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
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
光山二高自主招生培训材料汉字的造字法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使用人口最多的,唯一的表意系统的文字。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
汉字记录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历经五千多年,魅力依旧,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展现出迷人的风采,为人类文化作出重要的贡献。
汉字,一般认为产生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的大汶口文化时期。
大汶口文化的陶文已有形音义三种成分,是汉字产生的雏形。
后来,汉字形体经甲骨文、金文、篆文,至隶书而成熟、定型。
世界上文字产生较早的还有: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由于古希腊、古罗马对古埃的征服,古埃及文字被废除,一部分变为拼音文字。
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字,产生于公元前五千年,称楔形文字,以后也消亡了。
中美洲的墨西哥一带的玛雅文字,产生于公元前后,消亡于16世纪。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智慧的结晶。
汉字对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邻国的文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在机算机、网络时代,汉字已能输入计算机,成为现代化的文化工具和载体,成为我们记录、传播文明的重要工具。
我们学好汉字,就能掌握启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汉字的构字规则是怎样的呢?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许慎《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名称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六书”,现在通行的名称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中,真正的造字法是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而转注,假借并未造新字,只算“用字法”。
一、象形《说文解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jié)诎(qu),日月是也。
”根据实物的形状,画出实物外形的特征。
象形是汉字造字之基础。
汉字的造字从图画开始。
指事、会意,形声都是在象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化的。
象形字在《说文解字》中有364个。
如:日、月、车,牛、虎、犬、止、目、人、行、贝、鼎、皿眉、高、夕,自, 齿, 瓜、羊、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