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空气的成分》
- 格式:ppt
- 大小:976.00 KB
- 文档页数:22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及其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
2.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成分的实验探究。
2. 空气中各气体体积分数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集气瓶、水槽、烧杯、玻璃片、澄清石灰水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介绍空气的成分,讲解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及作用。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空气成分。
4. 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
5.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成分的重要性及环保意识。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空气成分的知识点,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课后作业:1. 请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污染现象。
2. 请根据空气成分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 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谈谈自己对空气成分与环境保护的认识。
八、课堂评价: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九、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空气污染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空气的成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空气的成分》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主要介绍了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以及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都在接触空气,但对空气的深入了解并不多。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掌握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困难,需要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和作用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明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使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集气瓶、水槽、烧杯、玻璃片等。
2.实验药品:水、澄清石灰水、碘酒等。
3.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空气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成分。
2.呈现(10分钟)介绍空气的成分,呈现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操练(15分钟)进行实验,验证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
a.实验一:用集气瓶收集氧气,观察氧气的助燃性。
b.实验二:用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观察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
c.实验三:用集气瓶收集氮气,观察氮气的惰性。
4.巩固(10分钟)提问学生,回顾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5.拓展(10分钟)讨论空气污染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二章课题1空气的第一课时。
要求学生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
教学重点为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教学难点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教学理念】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学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流程】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药品选择及量化测定。
【教法探讨】首先通过猜谜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教学情景。
指导学生阅读拉瓦锡探究空气的实验,以期达到以下目的: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②通过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③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④初步了解拉瓦锡的实验原理,启发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
对于教材上的实验2-1(如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在实验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做出假设或得出结论。
如:①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有哪些现象?②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广口瓶中?③进入到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广口瓶中哪种气体的体积?④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⑤完成该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⑥实验过程的误差分析等等。
在上述问题中,对问题③的理解大多数学生可能有困难,本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学生实验(如图),便很好地将这一难点突破了。
对于问题⑥的误差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得出产生误差可能有以下原因: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红磷不足,没有把氧气耗尽;③没有等到冷却就打开止水夹;④导气管的体积被忽略不计了,同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还有一个主要误差是来自于燃烧方式本身。
初三化学填空试题及答案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答案:氮气;氧气;五分之一;五分之四2.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该方法依据的原理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
答案:分离液态空气法;沸点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答案:氧;铝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答案:78%;21%;0.94%;0.03%;0.03%;五分之一;五分之四5. 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答案:二氧化硫;二氧化氮6.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答案:78%;21%;0.94%;0.03%;0.03%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答案:78%;21%;0.94%;0.03%;0.03%8.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答案:78%;21%;0.94%;0.03%;0.03%9.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答案:78%;21%;0.94%;0.03%;0.03%10. 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初三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一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 O2 N2 稀有气体 CO2 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 21% 78% 0.94% 0.03% 0.03%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物质现象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磷产生大量白烟(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还加上:水倒流入集气瓶并占1/5体积)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二不变)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4、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5、氧气的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初三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二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3、氧气(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及其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空气中各成分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空气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2. 实验探究空气中各成分三、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2.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四、教学难点:1.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的理解和记忆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五、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章:引言1. 空气的重要性2. 空气的组成3. 空气的性质第二章:空气的成分1. 氮气2. 氧气3. 稀有气体4. 二氧化碳5. 其他气体和杂质第三章:实验探究空气中各成分1. 实验原理2. 实验步骤3. 实验注意事项4. 实验结果分析第四章:空气的体积分数1. 氮气的体积分数2. 氧气的体积分数3. 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4. 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5. 其他气体和杂质的体积分数第五章:空气的重要性及环保意识1. 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3. 环保意识的重要性4. 保护空气资源的措施5. 学生行动倡议六、实验演示:探究空气的成分1. 实验一:收集一瓶空气,用排水法收集,观察收集过程中水位的变化。
2. 实验二:用玻璃管分别插入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瓶中,观察空气在不同气体中的溶解度。
3. 实验三:用火柴点燃蜡烛,将其放入密闭容器中,观察火焰熄灭的原因。
七、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测定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实验结果,验证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八、课堂讨论: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的意义1.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
2. 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3. 空气成分的相对稳定性。
三、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空气成分的相对稳定性。
四、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和理解。
2. 空气成分的相对稳定性的概念和解释。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空气成分。
2.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空气成分的实验现象和数据。
3. 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空气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来源和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解】1. 教师介绍空气的成分,引导学生了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的存在。
2. 教师讲解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让学生掌握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的数据。
3. 教师通过实验或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成分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空气成分的相对稳定性。
【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计算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空气成分的相对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练习题,加深对空气成分的理解。
六、课堂活动:1. 学生进行空气成分的实验,如用气球收集空气样本,并用化学试剂检测氮气、氧气等成分。
2.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之空气有哪些空气的成分氧气占了百分之二十一,就是这百分之二十一的成分支撑起了世界动植物的生命正常运行。
可见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化学知识点之空气,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化学知识点: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稀有气体;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 空气的成分的知识扩展1.空气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稀有气体2.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3.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基本恒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延续,气体的排放,空气的成分也在不停地变化,。
因此不能认为空气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
◎ 空气的成分的知识点拨易错点: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基本恒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延续,气体的排放,空气的成分也在不停地变化,因此不能认为空气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氨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所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气和氧气,这个百分数可理解为100L空气中,含氮气78L,氧气21L(1) 空气的发现(2) 空气的污染有害物质大致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其中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这些气体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及汽车形成的烟雾等。
(3)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室用红磷在一密闭容器里燃烧,生成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P2O5),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降低,通过进入到容器里的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空气污染: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
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稀有气体;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易错点: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基本恒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延续,气体的排放,空气的成分也在不停地变化,因此不能认为空气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
•空气的成分及组成•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它的恒定组成部分为氧、氮和氩、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可变组成部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随地球上的位置和温度不同在很小限度的范围内会微有变动。
至于空气中的不定组成部分,则随不同地区变化而有不同,例如,靠近冶金工厂的地方会含有二氧化硫,靠近氯碱工厂的地方会含有氯等等。
此外空气中还有微量的氢、臭氧、氧化二氮、甲烷以及或多或少的尘埃。
•实验证明,空气中恒定组成部分的含量百分比,在离地面100km高度以内几乎是不变的。
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空气中主要成分氮和氧相对恒定的原因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
•动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动植物的腐烂、钢铁的锈蚀都需要耗用大量的氧气,但是绿色植物在日光下也要进行光合作用,即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
实验证明植物放出氧气的总量比它呼吸时需要氧的量多20倍左右。
这就是氧气量保持相对平衡的原因。
•注意: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基本恒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延续,气体的排放,空气的成分也在不停地变化,因此不能认为空气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