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之美》阅读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 KB
- 文档页数:2
《天坛之美》阅读附答案-现代文阅读及答案天坛之美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
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
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
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清幽等。
“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
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
“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
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
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深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
天坛之美阅读答案xx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卷本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共36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得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第Ⅰ卷共35小题,共105分。
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第Ⅰ卷选择题一(4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嫉妒jí校对xiào 刈除yì偎依wēi ....B、赏赉i窈窕yáo 歃血shà粗犷ng .là...kuàC、旋风xuàn 剽悍piāo 落价lào 内讧ng ....hòD、悭吝qiān 穴位xuè朴刀pō熨帖y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贸然吊胃口愤世疾俗融会贯通B、亲睐候车室唇枪舌箭震古烁今C、讫今过把瘾和衷共济故技重施D、洽谈打圆场卑躬屈膝激浊扬清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真正的自助者是令人敬佩的觉悟者,他会困难,而困难在他的面前也会令人奇怪地轰然倒地——这个过程简直犹如天神相助。
(2)为了加快滨海新区的建设步伐,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特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培养更多更好的特区建设者。
(3)你尽可放心,他这个人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的要求把你的事情办好。
(4)“择校热”最大的弊端是分配不均,一些骨干教师为了提高待遇“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
A藐视构建从来雪上加霜B正视构建历来釜底抽薪 C藐视修建历来雪上加霜D正视修建从来釜底抽薪4、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只要人们普遍愿意使用并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无需修改;,那些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或书写不方便的汉字就须要修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测评卷。
(含答案)天坛之美北京是中国的都城,历朝历代的帝王在城中建造各式各样的祭拜场所,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天坛了。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位于北京故宫的正阳门外东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
它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祭祀建筑群。
1998年XXX将其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的精神内涵,将意境之美融于建筑之中。
天坛的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中轴线上。
自南端向北,建筑高度连续性逐渐上升。
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比象征帝王的故宫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这出人意料的“高”象征着“天”的至高无上,可见古人对“天”的无比崇敬。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因此,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建筑,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的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天空相融。
这“圆”的设计,更是一种祥和的象征。
黄帝内经》中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天坛是祭天之地,建筑采用了深蓝色的琉璃瓦,园内大面积种植四季常青的柏树——整体色调可谓是“青”色。
墨绿的树、深蓝的琉璃瓦和浅蓝的天空形成了色彩的深浅对比。
你知道这“青”色又象征着什么吗?天坛和故宫相比,两者之美截然不同。
故宫建筑群庞大,以气势取胜,而天坛建筑群少而精,以宁静著称;故宫的空间图形是方形的,而天坛的空间图形是开放式的一个个圆;故宫的颜色以红色为主,而天坛以青色为主;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面面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圆形为特点。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B)。
A.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B.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坛墙南北形状不同。
C.天坛的琉璃瓦采用深蓝色,是为了与浅蓝的天空相融合。
2.结合短文选择恰当的内容,将序号填在第六自然段的横线上。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经典题型-(含答案)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经典题型-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阅读《竹节人》(节选)①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使一哄而作鸟兽散。
②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③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④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兴致——( ) 搏斗——( ) 识趣——( ) 喧闹——( )2.“一圈黑脑袋”,说明了___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说明了_________3.选段开头并没有直接写竹节人搏斗得多激烈,但我们可以从围观者的表现看出来,这是()描写。
A.动作B.外貌C.正面D.侧面4.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这句话是对老师的描写和描写,说明了老师___ ,这里“屏风"一词加了双引号,在文中指的是___ 。
5.“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一句中“破绽"一词的意思是()A.衣物的裂口;B.开裂;C.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6.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会有所不同。
如果你在阅读课文时把此选段当做阅读重点,那么你的阅读目的是_________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近几年我国生活垃圾产量保持每年5%左右的增长。
2018年全国生活垃圾总量达2.28万吨。
当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垃圾最多的国家。
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堆放,垃圾分类显然很有必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0 阅读方法提分卷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得分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时,要根据不同的目的搜索相应的信息。
(4分)《竹节人》中制作竹节人不需要的材料是( )A.毛笔杆B.纳鞋底的线C.毛笔头二、根据你阅读的目的,选择恰当的材料。
(多选,10分)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2.给家人讲解故宫的重要景点,我要选择的材料是( )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8 6分)【材料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
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
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
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
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7米,皇穹宇高19.5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好几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因此祈年殿看起来似乎直接与天空衔接。
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坛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淡、清妙等。
“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
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
“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
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黄、红为主,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
2011现代文阅读讲义教学园地05-27 1055:现代文阅读讲义一.小阅读题目设置年份题目题量设问、分值2005周华斌《戏剧与戏曲》2选择1填充1简答14.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15.根据《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从表演体系来说,与其最为接近的一项是(3分)16.戏曲与百戏相比,增加了_和_,保留了_和_。
(4分)17.是否赞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为什么?(2分)2006杨辛《天坛之美》2选择1填充1简答1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15.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16.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3分)17. 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3分)2007 吴伯凡《“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2选择1填14.下列对"核心能力"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咒》充1简答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16.根据文意填空.(2 分)文章说"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表明该公司核心能力强",这是因为公司的竞争优势可能来自__,__以及其它外在因素.17.文章认为核心能力既是一个公司的"福音",却也可能是"诅咒",为什么?(4 分)2008 《塑料袋的科学迷思》2选择1简答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15.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16.根据文意回答问题:在可降解的塑料袋发明之前,解决塑料袋污染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4分)2009 叶圣陶《昆曲》1934 2选择1简答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16.简要概括本文谈到的昆曲的长处与局限。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第二部分:阅读短文(74分)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天坛之美①历史悠久的北京城从元朝开始一直是中国的都城。
历朝历代的帝王在城中建造各式各样的祭拜场所,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天坛了。
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位于北京故官的正阳门外东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
它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祭祀建筑群。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的精神内涵,将意境之美融于建筑之中。
③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yuán)丘建造在南北中轴线上。
自南端向北,建筑高度连续性逐渐上升。
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比象征帝王的故宫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这出人意料的“高”象征着“天”的至高无上,可见古人对“天”的无比崇敬。
④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因此,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建筑,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的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天空相融。
这“圆”的设计,更是一种祥和的象征。
⑤《黄帝内经》中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天坛是祭天之地,建筑采用了深蓝色的琉璃瓦,园内大面种植四季常青的柏树——整体色调可谓是“青”色,墨绿的树、深蓝的琉璃瓦和的浅蓝的天空形成了色彩的深浅对比。
你知道这“青”色又象征着什么吗?⑥天坛和故宫相比,两者之美截然不同....。
故宫建筑群庞大,以气势取胜,而天坛;故宫的空间图形是方形的,而天坛的空间图形是的;故宫的颜色以红色为主,而天坛以为主;故官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面面墙为特点,而天坛以为特点。
⑦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9.“截然不同”在文本的意思是。
(2分)10.文章第③至⑤自然段是从、、三个方面介绍天坛的。
(6分)11.结合文本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2020-2021学年**中学九下语文现代文阅读综合训练(三)班级:姓名:座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分)天坛古柏肖复兴天坛位于北京市永定门内大街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家祭天祈谷处。
天坛里最多的树木,是柏树。
在植物之中,比起娇艳的花草,柏树具有长久的生命。
人类和古树比起来,最多不过百年之躯,哪怕是帝王,都是无法与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树木相匹敌的,人在这些千年古柏面前,显得很渺小。
走到这些古柏密密的树荫下,我有时会想,没有了古柏,哪怕是盛开着鲜艳花朵诸如桃李海棠一类的树簇拥着祈年殿和圜丘,也是不适合的。
只有古柏,如彩云拱月,托起了整个天坛。
从祈年殿和圜丘俯瞰四周,天坛古柏巍然屹立在雄浑庄重的古建筑周围,蓊郁森森,高大威严,像是元帅麾下庄重威武的将士;很难设想,天坛里如果没有了这些古柏,那些杂花新树,只会是一片花拳绣腿。
或许你可以在别的地方复制几个天坛,却绝对不能复制出这里的参天古柏。
有一棵古柏,在天坛里很特别。
它是斜躺在那里的。
不知道什么原因,它从巍巍直立,变成了这个样子。
是雷雨?是地震?还是战火?它的枝干离地面很近了,眼瞅着就要倒下了,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
于是,它与众不同地活了下来,定格成今天这样,像一尊罗丹或马约尔的雕塑。
它很粗壮,纵使躯干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一年四季枝叶茂密,生命力依然旺盛如年轻的时候。
每一次经过,我都要站在它身边看一会儿,有时会觉得它如同一尊卧佛,洞悉世事沧桑与人生况味,有几分幽邃和神秘。
这棵古柏,我小时候就见过,几十年过去了,它还斜卧在那里,只是以前我可以爬到树上玩耍,现在被铁栏杆围起来了。
几十年过去了,我垂垂老矣,它还是像以前那样的枝繁叶茂。
几十年算什么,几百年都过去了,它不是照样青春如昔吗?如今,它的树根处,居然又长出了新的枝丫,许多青草也爬满四周,甚至缠绕上它苍老皴裂的躯干。
面对这样的柏树,你会不会产生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就像我们的民族一样。
《[天坛之美阅读答案] 生物发光的奥秘》摘要:以上高、圆、清三体现了天坛崇高、祥和、清朗独特境,作者从审美角指出天坛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提示故宫建筑特也从审美角用三双音词概括下故宫建筑境,天坛约有十万株树你认这些树木作用与所概括高、圆、清三哪关系?什么?天坛境美可以归纳高、圆、清天坛美美哪呢?下面由编你带关天坛美答案希望对你有助!天坛美材始建明永乐十八年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珍品它具有种独特境它以凝练艺术形式表现了博深遂精神涵体现了国古人对宇宙思考和想象天坛境美可以归纳高、圆、清高是天种特性天坛建筑是连续性逐渐上升完整体从南北轴线上看南端圜丘高58米皇穹宇高9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轴线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高建筑是帝王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天帝象征祈年殿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开阔祈年殿和圈丘整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祭坛上也像升上青天天坛崇高感蕴含着敬天思想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种哲学境界国古代美学圆代表着生命流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种天行健思想以及祥和精神天坛建筑群突出特征是量圆造型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建筑又形成很多心圆直扩展到与穹隆形天空成圆融整体清是天种特征也是国古代种美学畴体现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基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青色青是祥和、安宁象征也体现了种空灵美天坛建筑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琉璃和浅蓝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对比、更显示出天澄清、明朗反天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审美想象以上高、圆、清三体现了天坛崇高、祥和、清朗独特境如比较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道道门、道道墙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开放式特;故宫空造型是方而天坛则是柔和圆;故宫颜色以红重而天坛则是幽静青绿色天坛美耐人深思(取材杨辛《天坛》)天坛美题目7、下列理合项是天坛建筑风格是以气热高耸、铺天盖地取胜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高建筑是帝王象征天坛量圆形建筑表现了国古人生生不息宇宙观天坛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融合虚实相生8、根据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特性理正确项是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挑战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美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愿望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心情9、作者从审美角指出天坛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提示故宫建筑特也从审美角用三双音词概括下故宫建筑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天坛约有十万株树你认这些树木作用与所概括高、圆、清三哪关系?什么?天坛美答案7答案) [析)项错误以气势取胜是故宫不是天坛;B项错误高建筑应是天坛祈年殿;项错误不是所有天坛琉璃都采用蓝色;项观五段能到依据故选8[答案) [析)项对上天挑战语错误象征天尊崇天怎能挑战;B项节省占地面积有误;项错误没有表达羽化登仙愿望;项敬慕上苍思想贯穿全也是天坛建筑追寻原则3段句更是语道破故项正确答案9雄伟(雄壮、雄浑)威严(庄严、森严厚重(凝重 )0与清关系面积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整体色调伺增加了空灵美猜你喜欢高考语试卷分析07及答案05年北京市语考试说明3高考现代答题技巧《春颂》理答案5冬日暖阳理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题,第Ⅱ卷5至14页,共150分。
考试时刻150分钟。
考试终止,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教室.瑕疵.徜.徉不落窠.曰歌声粗犷.A. shǐzīcháng cháo kuàngB. shìeǐcháng kěguǎngC. shìeǐtáng cháo kuàngD. shǐzītang kēguǎ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融洽筹划名信片大象的鼻子——能曲能伸B.按语沉湎泊来品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C.宣泄鄙薄炒鱿鱼耗子啃书本——蚊文嚼字D.装帧针贬挖墙角冰粘煮黄连——同甘共苦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约英雄全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
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然而他却为此坚守37年,舍弃了妄图、幸福和骨肉亲情。
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A.约束淡去风范B.制约忘却风范C.约束忘却风尚D.制约淡去风尚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如此,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2 (一)现代文阅读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阅读材料特点,灵活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具有一定长度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1. 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 2. 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3. 文中信息的分析、筛选、整合 4. 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 5. 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6. 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理解、分析和概括 7. 依据文本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8. 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 9. 文学作品语言、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的赏析10.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和评价 11.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和阐释(二)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并能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
1. 现代汉语普通话宇音的识记 2. 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书写的正确、规范、美观 3. 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4.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5. 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6. 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7. 标点符号的使用8. 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基本常识的了解 9. 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的了解(三)古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和古典诗歌。
1. 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 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
3. 文本内容的理解(包括断句、翻译等) 4. 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5. 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6. 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7. 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8. 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赏析9. 名句名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篇目见附录)10.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 11.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四)写作 1. 微写作能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能写简短的应用性语段。
《天坛》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天坛》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文段一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装饰工艺十分精美。
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高19.2米,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围两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别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时辰。
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既造成向上的动感,又使人感到端庄、稳重。
16.根据文段一的内容,写出祈年殿被后人称道的两个最突出的特点。
文段二规模宏伟,富丽堂皇的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位于北京天安门的东南,占地270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祀的礼仪和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地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天坛又以大面积树林和丰富的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古代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学价值,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杰出的范例。
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天坛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把天坛这具有世界性突出价值的艺术杰作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将更有利于对它的保护,使其永久传世。
17.根据文段二的内容,写出天坛的价值以及认定这些价值的依据。
(8分)价值:____依据:____参考答案:16.要点:工艺精美2分2结构独特2分17.要点: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4分依据:1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1分2根据中国传统学说,成功的表达了古人的认识和愿望。
1分 ?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有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说明文阅读。
①日落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
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吧,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②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
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
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
一般来进,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③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在天空中呈现出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
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失。
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
④太阳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
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⑤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观测,包括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
1.下列对人们看日落时产生的幻觉及幻觉产生的原因,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颜色深黄、股红一光线散射和波光长短原理B.暗弧上的亮弧一高层大气密度大,光散射弱C.四方天空出现述人的紫光一人眼的叠合效应D.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光线折射原理2.下列选项中的说明方法在选文④⑤段中运用到的一项是( )①作比较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下定义⑤列数字⑥作诠释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③⑤⑥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②④段画波浪线句中一般来讲和不只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
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
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
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二: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科技文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不是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
它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了解*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三: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
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
其次,文言文一般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这类*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一、词语理解型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
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结合*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
【答题方略】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高考回放】“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
天坛之美阅读答案xx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文卷本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共36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得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第Ⅰ卷共35小题,共105分。
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第Ⅰ卷选择题一(4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嫉妒jí校对xiào 刈除yì偎依wēi ....B、赏赉i窈窕yáo 歃血shà粗犷ng .là...kuàC、旋风xuàn 剽悍piāo 落价lào 内讧ng ....hòD、悭吝qiān 穴位xuè朴刀pō熨帖y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贸然吊胃口愤世疾俗融会贯通B、亲睐候车室唇枪舌箭震古烁今C、讫今过把瘾和衷共济故技重施D、洽谈打圆场卑躬屈膝激浊扬清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真正的自助者是令人敬佩的觉悟者,他会困难,而困难在他的面前也会令人奇怪地轰然倒地——这个过程简直犹如天神相助。
(2)为了加快滨海新区的建设步伐,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特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培养更多更好的特区建设者。
(3)你尽可放心,他这个人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的要求把你的事情办好。
(4)“择校热”最大的弊端是分配不均,一些骨干教师为了提高待遇“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
A藐视构建从来雪上加霜B正视构建历来釜底抽薪 C藐视修建历来雪上加霜D正视修建从来釜底抽薪4、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只要人们普遍愿意使用并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无需修改;,那些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或书写不方便的汉字就须要修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测评卷归类五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二)说明文阅读天坛之美历史悠久的北京城从元朝开始一直是中国的都城。
历朝历代的帝王在城中建造各式各样的祭拜场所,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天坛了。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位于北京故宫的正阳门外东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
它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祭祀建筑群。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的精神内涵,将意境之美融于建筑之中。
天坛的祈年殿、皇穹宇、圜(yuán)丘建造在南北中轴线上。
自南端向北,建筑高度连续性逐渐上升。
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比象征帝王的故宫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这出人意料的“高”象征着“天”的至高无上,可见古人对“天”的无比崇敬。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因此,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建筑,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的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天空相融。
这“圆”的设计,更是一种祥和的象征。
《黄帝内经》中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天坛是祭天之地,建筑采用了深蓝色的琉璃瓦,园内大面积种植四季常青的柏树——整体色调可谓是“青”色。
墨绿的树、深蓝的琉璃瓦和浅蓝的天空形成了色彩的深浅对比。
你知道这“青”色又象征着什么吗?天坛和故宫相比,两者之美截然不同。
故宫建筑群庞大,以气势取胜,而天坛__________;故宫的空间图形是方形的,而天坛的空间图形是__________的;故宫的颜色以红色为主,而天坛以__________为主;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面面墙为特点,而天坛以__________为特点。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B.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坛墙南北形状不同。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
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
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
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清幽等。
“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
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
“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
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
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深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
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5.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势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形成鲜明的对比,虚实相生。
6.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7.(1)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2分)
(2)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3分)
【答案】
5.C
6.D
7.与“清”关系最大。
大面积的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了空灵之美。
如答“高”、“圆”言之成理也可。
(2)雄伟、威严、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