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 格式:pdf
- 大小:355.15 KB
- 文档页数:5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
在过去的40多年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其颖花多且小,无法通过人工去雄的方法生产杂交种。
水稻利用杂种优势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利用雄性不育系做母本与恢复系杂交生产杂交种。
利用雄性不育系可以省去繁杂的人工去雄程序,提高杂交制种的效率和杂交种子的产量。
雄性不育(male sterility)是指植物在有性繁殖过程中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花粉,正常情况下不能自交受精结实;而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可育花粉并受精结实;雄性不育现象在植物中普遍存在,自1763年德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戈特利布克(JosephDOI:10.16605/ki.1007-7847.2021.08.0202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梁满中,王锋,殷小林,肖翡翠,张聪枝,高琴梅,刘伟浩,胡舒畅,陈良碧*(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不育资源创新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湖南长沙410081)摘要:雄性不育性是植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雄性不育系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经历了“三系法”“两系法”和“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该历程的实质就是水稻雄性不育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的发展。
本文综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两用核不育系和隐性核不育系在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水稻雄性不育系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用核不育;育性;杂种优势中图分类号:Q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847(2021)05-0377-09Male Sterility of Rice and Its Utilization in HeterosisLIANG Man-zhong,WANG Feng,YIN Xiao-lin,XIAO Fei-cui,ZHANG Cong-zhi,GAO Qin-mei,LIU Wei-hao,HU Shu-chang,CHEN Liang-bi *(Hunan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Sterile Germplasm Resource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Hunan ,China )Abstract:Male sterilit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plants.Male sterile lin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in rice.The utilization of rice heterosis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ree-line method ”,“two-line method ”and “third generation ”hybrid rice.The essence of this process is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male sterile lines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s,dual-purpose genic male sterile lines and recessive genic male sterile lines in th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in rice in China.It also described the prospect of male sterile lines in hope of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hybrid rice in China.Key words:Rice (Oryza sativa L.);male sterility;cytoplasmic male sterile;dual purpose genic male sterile;fertility;heterosis(Life Science Research ,2021,25(5):377~385)收稿日期:2021-08-23;修回日期:2021-10-06基金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JC202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yFD0101107)作者简介:梁满中(1962—),男,湖南溆浦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陈良碧(1955—),男,湖南沅陵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发育研究与分子生物学研究,E-mail:*******************。
作物雄性不育性在育种中的应用概评秦太辰【摘要】概述总结了作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别与遗传特点。
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机理涉及细胞质遗传的现象,目前已初步探明玉米C群不育系的胞质基因可能是atp6-c,芝麻不育胞质基因拟为atpA。
雄性不育化杂交种在实践中主要应用于玉米、水稻和蔬菜中。
尽管现有近交理论、DNA甲基化效用、水稻胞质与核不育系遗传等理论提出,雄性不育化育种的基本理论尚需进一步探讨。
在雄性不育化育种技术上,要逐步解决难点作物,如小麦、荞麦、菜豆等的不育化育种问题。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type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male sterility. The mechanism of male sterility is involved in cytoplasmic heredity. It has been initially proved that atp6 c and aptA are the cytoplasmic genes of maize sterile line C group and namie male sterile line, respectively. Male sterility hybrids are extensively applied in corp production, shuch as maize, rice and vegetables. Despite some theories were proposed, such as inbreeding theory, DNA methlation and genetics of rice cytoplasm male sterile line, the basic theories of male sterile breeding requests further study. This paper suggested to gradually re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crop male sterile hybridization breeding in wheat, buckwheat and navy beans.【期刊名称】《生物技术进展》【年(卷),期】2011(001)002【总页数】6页(P84-89)【关键词】雄性不育化;细胞质遗传;不育化制种;DNA甲基化;杂种优势【作者】秦太辰【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杂种优势研究与应用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自1902年发现植物雄性不育现象[1],迄今已百余年,直到20世纪20~30年代才应用于生产。
水稻倒一节间生长发育调控基因OEUI的精细定位方雪【摘要】水稻节间生长发育有着特定的时空模式,有多个基因参与调控.OEUI基因是水稻中控制倒一节伸长发育的一个关键基因,先前已将它定位在第1染色体上.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提取水稻叶片基因组DNA,通过构建DNA池,依靠PCR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寻找到1号染色体短臂上的SSR标记RM3252与Oeui基因连锁.在RM3252附近发展新的标记,把水稻Oeui基因精细定位在RM3148和RSL0152/0153标记之间,相应的物理距离为876kb.【期刊名称】《合肥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1)003【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水稻;OEUI;精细定位;分子标记【作者】方雪【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安徽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3.2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的40%[1]。
近年来,水稻基因组研究进展迅速,随着水稻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序的的完成,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入功能基因组时代[2-3]。
水稻节间生长发育有着特定的时空模式,有多个基因参与调控水稻节间发育[4,5]。
Takeda曾将水稻矮杆突变体依据其对节间排布模式的影响而分为五类:dn、dm、d6、sh、nl。
其中dn型水稻突变体中每个节间均匀缩短,其伸长形式跟野生型相似;dm型突变表现为第二节间特异缩短;sh和d6型突变体则是倒一节或是倒二节缩短[6]。
随着近年来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迅猛发展,许多与这五类突变相关的基因已被鉴别和克隆。
已克隆出的基因OSH15、OSBRI1的突变可以造成d6表型[7];本研究中克隆的OEUI的突变可以造成sh表型。
多个EUI基因则特异调控倒一节的伸长模式。
对这些基因的克隆以及相关的生物学研究将极大地促进人们理解水稻节间模式形成的分子机理[8,9]。
经典的植物学研究早已表明植物激素赤霉素对于节间的伸长是必须的,EUI基因还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以及信号转导有关,许多与赤霉素合成、代谢、信号转导有关的突变体都表现出节间伸长的缺陷[10]。
四川农业大学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遗传学课程期末考试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判断题(10分,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号前写“√”,认为错误的写“×”)1、玉米从雌雄同株转变为雌雄异株,是由于性染色体分离异常的结果。
2、已知基因a和b相距20个图距单位,AAbb×aaBB所产生的F1再与双隐性个体测交,测得重组值为19%,推测这两对基因间发生了双交换,双交换值为1%。
3、自由组合定律中所涉及的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具有平行性,所以基因重组是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Ⅱ。
4、狭义的染色体重塑过程可以理解为一段染色体在常染色体和异染色体结构之间相互切换。
5、在真核生物细胞中,LINE转座子和SINE转座子都是DNA型转座子。
6、与DNA转座子不同,逆转录型转座子通过转录复制自己,不需要转座酶。
7、小RNA一般抑制基因表达,lncRNA一般激活基因表达。
8、真核基因由一个结构基因与相关的调控区组成,转录产物为多顺反子;原核生物DNA序列中功能相关的RNA和蛋白质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部位,形成功能单位或转录单位,它们可被一起转录为含有多个mRNA的分子,为单顺反子。
9、RI(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暂时性分离群体。
10、同义突变是指位点突变后编码的氨基酸发生了改变。
二、选择题(10分)1、拉布拉多猎犬毛色分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色。
将纯合黑色犬与白色犬杂交,F1均为黑色犬,将F 1黑色犬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米白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B.F2米白色犬有3种基因型C.F2中的巧克力犬相互交配,后代的米白色犬比例为1/16D.F2中米白色犬相互交配,后代可能出现性状分离考生诚信承诺1.本人清楚学校关于考试管理、考场规则、考试作弊处理的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2.本人承诺在考试过程中没有作弊行为,所做试卷的内容真实可信。
DOI: 10.3724/SP.J.1006.2022.12044水稻典败型隐性核雄性不育突变体ap90的鉴定与基因定位陈驰1,2,**陈代波2,**孙志豪2彭泽群2Adil Abbas2贺登美2张迎信2程海涛1于萍2马兆慧1宋建3曹立勇2程式华2孙廉平2,*占小登2,*吕文彦1,*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沈阳110866;2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浙江省超级稻研究重点实验室/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1401;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摘要:本研究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yl sulfone,EMS)诱变籼稻恢复系中恢8015 (Zhonghui8015,wild-type,WT)筛选获得了一个性状稳定的典败型雄性不育突变体材料abortive pollen 90 (ap90)。
突变体ap90与野生型中恢8015在株高、株型、分蘖数、抽穗期等农艺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花药瘦小、呈淡乳黄色、花粉完全典败。
花药发育不同阶段的半薄切片观察结果显示,ap90突变体内的花药壁细胞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绒毡层细胞降解异常,小孢子细胞在有丝分裂阶段无法形成正常的花粉壁结构、无法完成淀粉充实过程,最终小孢子细胞退化成细线状、花药亦无法开裂。
花药和花粉外壁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突变体ap90的花药外壁皱缩,角质层排列更紧密;花药内壁乌氏体形状不规则、排列紧密而混乱;花粉细胞呈干瘪状态,花粉外壁表面的孢粉素形态异常、呈不规则排列。
遗传分析表明,ap90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基因的初步定位将该突变位点定位于水稻第7号染色体长臂RM21421和RM21435之间491.73 kb区间内;进一步的Mut-Map 测序分析证实该区间内LOC_Os07g22850的第2个外显子区存在1个37 bp的缺失和1处单碱基替换,使得其编码序列发生移码、转录和翻译提前终止,导致出现ap90中的花粉完全典败和小穗不育表型。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9, 45(1): 1-9/ ISSN 0496-3490; CN 11-1809/S; CODEN TSHPA9E-mail: zwxb301@本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0101-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535302)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710307014)。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16YFD0100101-08), the Key Projects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91535302), and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on Program (201710307014).*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江玲, E-mail: jiangling@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11115225@Received(收稿日期): 2018-06-07;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8-10-08;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2018-11-01. URL: /kcms/detail/11.1809.S.20181030.1120.004.htmlDOI: 10.3724/SP.J.1006.2019.82032水稻圆粒基因RS 的鉴定和定位陈雅萍 缪 荣 刘 喜 陈本佳 兰 杰 马腾飞 王益华 刘世家 江 玲*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95摘 要: 阐明水稻籽粒大小相关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机制对水稻产量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硕士学位研究生1991年入学考试普通遗传学试题一、名词解释(20分)剂量补偿作用组成性突变性选择压力渐渗杂交转染F因子回文环异源多倍体反义核酸克隆(无性繁殖系)选择学说二、选择题(10分)1、某人是一个常染色体基因的杂合子Bb,而他带有一个隐性的X连锁基因d。
在他的精子中有多大比例带有bd基因。
(a)0;(b)1/2;(c)1/8;(d)1/16;(e)1/4。
2、有图谱系中,涂黑者为带有性状的W个体,这种性状在群体中是罕见的。
如下哪种情况是于谱系中的传递情况一致的?●□●□□●■○●●●●■○(a)常染色体隐性;(b)常染色体显性;(c)X连锁隐性;(d)X连锁显性;(e)Y连锁。
3、在一个突变过程中,一对额外的核苷酸插入DNA内,会得什么样的结果?(a)完全没有蛋白产物;(b)产生的蛋白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c)产生的蛋白中有三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d)产生的蛋白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e)产生的蛋白中,插入部位以后的大部分氨基酸都发生变化。
4、假设某种二倍体植物的细胞质在遗传上不同于植物B。
为了研究核-质关系,想获得一种植株,这种植株具有A的细胞质,而细胞核却主要是B的基因组,应该怎样做?(a)A×B的后代连续自交(b)B×A的后代连续自交(c) A×B的后代连续与B回交(d) A×B的后代连续与A回交(e) B×A的后代连续与B回交;(f)B×A的后代连续与A回交。
三、问答题:1、某城市医院的94,075个新生儿中,有10个是软骨发育不全的侏儒(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充分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其中只有2个侏儒的父亲或母亲是侏儒。
试问在配子中来自软骨发育不全的突变频率是多少?(10分)2、某种介壳虫的二倍体数为10,在雄性细胞中,5个染色体总是呈异染色质状态,另外5个染色体呈常染色质状态。
而在雌细胞中,所有10个染色体都是常染色体的。
水稻裂颖突变体sh1的鉴定及基因定位潘孝武;李小湘;刘文强;黎用朝;熊海波;盛新年;段永红;余亚莹;赵文锦;魏秀彩【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定位和克隆水稻裂颖基因,为解析水稻裂颖性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籼稻品种湘早籼6号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裂颖突变体(split husk 1,sh1),观察突变体的花器官和浆片形态,利用突变体与02428的F2群体定位目标基因,进一步通过定量PCR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sh1突变体的颖花形态与野生型基本一致,能正常开花,但不能正常闭颖,裂颖的主要原因是浆片不能在开颖后正常萎蔫.sh1突变体的有效穗数增加,但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遗传分析表明,sh1的裂颖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将SH1基因定位在ID19827与ID19884两个InDel标记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10 kb.定位区间测序发现,突变体中丙二烯氧化合酶编码基因OsAOS1发生单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SH1基因的突变显著降低了花器官中的茉莉酸含量,进而影响了茉莉酸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SH1基因通过影响茉莉酸的合成和信号转导调控水稻闭颖,OsAOS1可能是SH1基因的候选基因.【期刊名称】《中国水稻科学》【年(卷),期】2019(033)004【总页数】8页(P323-330)【关键词】水稻;颖花闭合;浆片;基因定位;茉莉酸【作者】潘孝武;李小湘;刘文强;黎用朝;熊海波;盛新年;段永红;余亚莹;赵文锦;魏秀彩【作者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343.5;S511.01水稻种子裂颖(不闭合或不完全闭合)是水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不育系中广泛存在。
易错点15 关于基因定位实验设计的遗传题该类型题目是遗传题中常考常错的一类题。
没有从根本上掌握相关的基本规律和解题技巧是失分的主要原因,例如显隐性的判断方法、基因型和表型的推导、基因位置的推断、基因传递规律的判断、“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方法等。
在复习备考中,有必要进行专项训练,强化相关的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解题技巧的掌握,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关注以下易错陷阱,对熟练破解这类题有所帮助。
易错陷阱1:验证基因位置的方法。
没有掌握验证基因位置的方法或不理解“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方法而找不到实验设计方法等。
易错陷阱2:各种验证基因位置方法的使用条件。
不理解各种验证基因位置方法的使用条件而选错方法导致实验设计错误等。
易错陷阱3:实验设计的表达。
抓不准关键要点而得不到满分、基因型和表现型与比例的对应关系错误等。
例题1、(2022湖南·T15)(不定项)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为伴X遗传,灰身与黑身、长翅与截翅各由一对基因控制,显隐性关系及其位于常染色体或X 染色体上未知。
纯合红眼黑身长翅雌果蝇与白眼灰身截翅雄果蝇杂交,F1相互杂交,F2中体色与翅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截翅:黑身长翅:黑身截翅=9∶3∶3∶1。
F2表现型中不可能出现()A. 黑身全为雄性B. 截翅全为雄性C. 长翅全为雌性D. 截翅全为白眼例题2、(福建省2022届高三毕业班4月诊断性联考·T20)茄子(2n=24)是我国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其果皮和果肉的颜色是重要的农艺性状。
茄子果皮颜色主要有紫皮、绿皮和白皮,果肉颜色有绿白肉和白肉。
为研究茄子果皮和果肉颜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用纯合紫皮绿白肉茄子与纯合白皮白肉茄子杂交,F1表现为紫皮绿白肉,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皮绿白肉:紫皮白肉:绿皮绿白肉:白皮白肉=9:3:3:1。
回答下列问题:(1)茄子果肉颜色中为显性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2)茄子果皮颜色至少受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只考虑果皮颜色,F2中紫皮茄子的基因型有____种。
作物学报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9, 45(11): 1649 1655/ ISSN 0496-3490; CN 11-1809/S; CODEN TSHPA9E-mail: zwxb301@DOI: 10.3724/SP.J.1006.2019.93009一个新的玉米silky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王晓娟1,**潘振远2,**刘敏2刘忠祥1周玉乾1何海军1邱法展2,*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70;2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0摘要: 前期试验发现一个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male sterile mutant), 命名为msm-6。
经过连续多代杂合单株自交发现该突变体性状能稳定遗传, 遗传模式分析表明该突变体为单个隐性1核基因控制。
以msm-6与自交系B73 杂交构建F2 遗传定位群体, 利用BSA (Bulk Segregant Analysis)方法, 筛选到与msm-6位点连锁的4个SSR标记, 即C6-24、C6-30、C6-34和C6-40。
进一步采用444个F2单株对这4个连锁标记验证, 将msm-6定位于标记C6-24与C6-34之间, 即玉米第6染色体68.5~98.1 Mb之间。
通过基因组序列信息分析发现, 在此定位区间内存在一个已报道的Silky1基因。
Silky1基因编码MADS-BOX蛋白, 是参与花器官建成ABCD模型的B功能基因, 该基因的突变会造成雄花不育、雌花花丝增多等表型。
利用杂合体+/silky1-mum3与纯合突变体msm-6/msm-6杂交进行等位测验, 杂交后代中正常植株与突变植株分离比例符合1∶1。
基因组序列以及转录本序列分析发现, msm-6突变体中第6个内含子5'端供体位点AG/GTAAG (外显子/内含子交接处)的序列+1位G突变为C, 导致第6外显子被错误剪切掉, 产生了第6个外显子缺失的Silky1异常转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