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基本情况
- 格式:xls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村官个人基本情况简介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大学生“村官”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
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的村官个人基本情况简介,希望能帮到你。
村官个人基本情况简介(一),男,汉族,1 年月生,山西人,2008年12月入党,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专业毕业,后2007年9月至2009年7月专升本至专业毕业,本科学历,学位。
现任党支部书记,2009年9月任职于村委主任助理,2011年12月,被推选为古路岔村党支部书记。
村位于的西南端,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是方向到的南大门。
全村耕地面积419亩,全村总人口114户,438人,其中五保户2人,低保户4户5人。
由于所处地形、地貌的限制,大部分耕地受到限制,全村退耕还林面积达914亩,全村以运输、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村2008年被确定为新农村重点推进村,硬件设施基本达标,如标志性的仿古门楼、标准的村“两委”办公活动场所,平坦宽阔的硬化道路,整齐明亮的照明路灯。
作为古路岔村党支部书记,负责村里在政治、组织上领导村委会,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村委会的落实。
一、负责召开党员大会和各支委会议,研究安排党支部工作,在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负主要责任。
二、及时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三、组织实施党支部工作计划、决定、决议,及时向党支部委员会和上级党支部报告工作,将重大问题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四、经常与村委会其他成员交流情况,相互配合,支持他们工作,处理工作中的矛盾与磨擦,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五、抓好党支部委员自身建设,组织党支部委员的学习,主持召开党支部委员会、民主生活会,加强党员团结,充分发挥党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作用。
六、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有关规定,努力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
任职半年来,主要体会:农村工作虽说纷繁复杂,大到跑项目,小到解决邻里纠纷,在排查化解矛盾时比较困难,经过与老干部、老党员指点,将心比心,采用换位的方法,只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写一份L县各村干部队伍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申论村级组织是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是执行国家方针政策的最后的落实者,是群众自治工作管理者。
村干部身处农村工作最前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是上级党委、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其“管”不大,却掌管着农村发展及村民生活的大事小事。
不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基本情况我乡下辖4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共20人,其中男性16人,占80%;女性4人,占20%,少数民族干部20人,31-40岁的有9人,占45%;41-50岁的有9人,占45%;51-55岁的有2人,占10%。
大学专科学历12人,中专及以下学历8人,“一肩挑”比例和交叉任职率均达100%。
目前4个村的“两委”干部全部在岗,不存在配备不齐的情况。
二、有效做法(一)加强组织保障。
乡党委成立了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领导分工和各村产业发展实际,建立了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各村工作制度,加强对村级各项工作的指导,为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开展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调优配强村组“领头雁”。
坚持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事关全乡发展和谐稳定大局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以村支“两委”换届为契机,选好群众主心骨。
把一批政治素质高、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和发展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服务能力强的“三高三强”型人员调整到村支书、村主任岗位。
同时,注重培养农村党员干部。
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经济能人中发展农村党员干部。
(三)实现村干部培训全覆盖。
2016年以来,乡高度重视村级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和管理,先后村“两委”班子成员参加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各类专题培训班,同时采取以会代训方式,利用党建例会对党组织书记等村干部进行党建业务培训,同时通过开展年度星级目标考核评比、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党建工作检查督查制度,不断强化抓党建主业意识,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积极开展农村工作,完成各项任务,严格依法办事,公道正派,在群众中威信较高,群众反映较好。
XX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员会主任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农村广大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这支队伍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今年8月14日至15日,我们对全乡10个村(居)委会干部队伍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下一步如何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当前村干部队伍基本情况目前,在我乡10个村(居)委会中,村干部36人,其中男27人,女9人;35岁以下的4人,36岁至45岁的11人,46岁至60岁的21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的1人,初中文化的5人,高中文化的14人,中专及以上文化的16人;村党支部核心作用发挥好的村7个,一般的3个。
村级后备干部总共6人,其中35岁以下的4人,36岁至45岁的2人;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的4人,高中文化的2人;具有一技之长的1人。
总的来说,我乡村干部整体素质较高,是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
大部分村支“两委”能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农村工作,完成各项任务,主动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严格依法办事,公道正派,在群众中威信高,群众反映好的约占85%。
工作能力和责任性一般,但能开展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基本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群众反映一般的约占15%。
二、前段取得的主要成绩近年来,我乡始终把村干部队伍建设做为农村工作的重点,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农村深入开展了“五同五心”、“党课”、“三个代表”学教等活动,加强了对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素质,改进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风。
积极利用农函大、乡党校、党员电教等形式,加强了村干部的实用技术和工作业务培训,增强了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本领,村干部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
开展村级财务清理、村务公开活动,实行村帐乡代理,加强了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村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镇农村后备干部基本情况调研报告篇一:关于市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报告关于市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报告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确保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我们对全市22个乡镇(街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我市共有908个行政村,904个村党组织,村“两委”干部3753名,农村党员24226名,村级后备干部2306名。
从全市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力量不断壮大。
近年来,我们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把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基础工程来抓,纳入党务工作目标考核,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全市2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全市2306名后备干部,平均每村2—3名;98%的村达到了村主要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职一备的标准。
(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各乡镇(街道)结合工作实际,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同时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
其中,受过党务及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的1637名,占71%;致富带头人1038名,占45%。
(三)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趋向合理。
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镇村两级扩大视野,调动农村优秀青年参与村级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
30岁以下的有461名,占20%;30—35岁的968名,占42%;35—40岁的392名,占17%,以中青年居多。
学历全部在初中以上,高中学历的1406名,占61%,大专学历的115名,占5%。
党员1152名,占50%;女性346名,占15%。
(四)村级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了作用。
在村党组织带动下,年轻后备干部干劲足,热情高,工作积极,在村级各项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村干部自查报告个人基本情况
报告
村干部自查报告个人基本情况
一、个人信息
本人姓名:XXX
性别:XXX
年龄:XXX
出生日期:XXX
联系电话:XXX
电子邮箱:XXX
身份证号码:XXX
籍贯:XXX
户籍地址:XXX
现居住地址:XXX
二、教育背景
1. 小学:XXX年入学,XXX年毕业,毕业学校:XXX小学
2. 初中:XXX年入学,XXX年毕业,毕业学校:XXX初级中学
3. 高中:XXX年入学,XXX年毕业,毕业学校:XXX高级中学
4. 大学/职业学院:XXX年入学,XXX年毕业,毕业学校:XXX 学院/大学
(注: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或删减教育经历)
三、工作经历
1. 年份:XXX年至今
工作单位:XXX村委会
任职职务:XXX村干部
工作内容:详细描述个人在村委会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四、党派情况
1. 党派:中国共产党
2. 入党时间:XXX年XX月
3. 党内职务:XXX
五、荣誉奖励
(列举个人曾获得的荣誉和奖励,如荣誉称号、先进个人等)
六、参加培训及证书
(列举个人参加过的培训及取得的相关证书)
七、家庭情况
家庭成员:(列明家庭成员的姓名、关系、年龄、职业等信息)
八、个人特长和爱好
(描写个人的特长技能如绘画、乐器演奏、书法等,以及个人的爱好如旅游、读书等)
以上是本人的个人基本情况自查报告,望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进行指正和批评,指出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并努力改进。
村两委委员调研报告篇一:村两委班子调研报告骆驼城乡村级“两委”班子换届调研报告县委组织部:按照要求,为做好今年的换届选举工作,乡党委组成调研组近期对全乡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经过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全乡村级“两委”班子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骆驼城乡现有13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3199户,12148人,耕地面积5.8万亩。
全乡现有农村党支部13个,村民委员会13个,共有村级“两委”班子成员152人,其中支委委员75人,村委委员77人。
在支部委员中,从性别来看,男性62人,女性13名,从民族来看,汉族74名,少数民族1名;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13人,35至50岁45人,50岁以上17人;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学历59人,高中学历15人,高中以上学历1人;在村委委员中,从性别来看,男性66人,女性11名,从民族来看,汉族75名,少数民族2名;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21名,36岁至59岁44名,60岁以上12名;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学历60人,高中学历17人。
全乡现有村干部52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13人,村委会主任13人,村文书13人,村妇代会主任13人。
从年龄上看,35岁以下的17人,35至50岁的31人,50岁以上的4人;从文化程度上看,中专文化程度2人,高中文化程度19人,初中文化程度31人。
村党支部书记中,年龄分布在34-51岁之间,平均年龄46岁,其中35岁以下1人,36—50岁11人,50岁以上1人;初中文化程度的9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的4人;村委会主任中,年龄分布在28-53岁之间,平均年龄38岁,其中35岁以下4人,36—50岁8人,50岁以上1人;初中文化程度10人,高中文化程度3人;党员13人。
按照村级班子的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团结干事以及群众的评价情况,对13个村分成两个类别:好班子11个,占84.6,分别是:梧桐村、新联村、红新村、团结村、建康村、果树村、前进村、新民村、新建村、骆驼城村、西滩村;一般的班子2个,占15.4,分别是:永胜村、碱泉子村。
***街道各行政村村干部基本情况及考录为公务员工作可能存在的问题的调研报告一、村干部的基本情况***街道辖区7个行政村共有村干部62人,其中正职14人、副职21人、委员27人,分别占村干部的22.58%、33.87%和43.55%,中共党员45人,占村干部的72.58%。
在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10人,31岁到35岁之间7人,36岁到40岁之间9人,41岁以上36人,分别占村干部的16%、11%、15%和58%。
在学历结构中,大学本科学历的有4人,大学专科的有21人,高中毕业的有30人,初中以下学历(含初中)的有7人,分别占辖区村干部的6.5%、34%、48%和11.5%。
辖区各村共有大学生村干部14人,占全体村干部的23%,学历在大学专科以上的占93%。
行政村村领导干部任正职3年以上的有8人,任副职以上职务5年以上的人员有2人,占行政村村领导干部的23%和6%;31岁到35岁的1人,36岁到40岁的4人,41岁以上的5人,分别占领导干部的3%,11%和14%;大学本科学历的有1人,大学专科学历的有5人,高中(含中专)学历的有3人,初中学历的有—1—1人,分别占村领导干部的3%,14%,9%和3%。
最后,行政村村干部中女干部13人占行政村村干部的21%。
综合以上分析***办事处辖区行政村村干部在年龄结构方面年龄偏大,培养后备干部力度不强;在学历方面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偏少,在适应社会形势发展中,其知识、文化方面有所欠缺。
二、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情况2006年3月2007年7月我街道共分两批选聘大学生村干部14人,除木马村外,其余六村均至少有1名大学生村干部。
三、行政村领导干部获奖情况我街道共有3名村领导干部获市以上奖励,分别是青寨村支部书记宋建伟于2007年被省老龄委授予‚敬老模范之星‛荣誉称号,金洼村支部委员孙爱荣于1988年被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木马村支部委员崔百增于1983年被市水利局授予‚水利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镇农村后备干部基本情况调研报告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社会调查方案表光泽电大 xx春级行管(本)学生:指导教师:填表日期: xx-9-8调查题目:关于农村干部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通过此次调查活动,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农村干部现状,并且通过这次活动能够为党委政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依据,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更好的发展。
调查对象:全县各乡镇群众、村干部、乡镇工作人员50人调查内容: 1、村干部工作现状;2、目前基层干部主要存在的问题;3、村干部工作思路。
调查方法:座谈、个别访谈。
调查步骤:第一周(8月9日—8月15日):教师指导社会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确定调查题目,做好调查准备。
第二周(8月16日—8月22日):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材料,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
第三周(8月23日—8月29日):进行实地调查,并修改调查报告,交指导老师审阅,再次修改。
第四周(8月30日—9月5日):到实地调查,并按指导老师审阅意见对调查报告再作修改、打印,连同《社会实践考核表》上交电大工作站。
指导教师意见(含是否同意实施调查):该调查题目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调查时间安排科学合理,调查提纲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同意按该提纲进行调查。
关于农村干部现状的调查报告学生姓名:学号:1135001209155专业:行政管理本科年级: xx春级指导教师:教师职称:中学高级教师关于农村干部现状的调查报告前言在中国现有体制下,农村最基层有着一批区别于国家公务员的特殊群体,他们是游离于国家行政干部体制之外、不在编、不脱产的边缘化干部,他们就是村干部。
村干部虽然职位低,但他们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可以说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
正是由于他们地位的特殊性,所以探讨他们现阶段各方面的现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