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和城市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26.13 MB
- 文档页数:45
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复习知识点归纳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复习知识点归纳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1、地域文化: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范围:可大可小,可单、多要素状态:一定时期相对稳定,不断变化举例:耕地:南水北旱;饮食:南甜北咸;民居:华北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傣家竹楼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建筑空间布局美国:中心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现代城市布局欧洲:市中心为广场、教堂,中心及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建筑结构围墙,中国:保守,建筑外一般有围墙;西方:很少有围墙园林,中国: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内向、封闭;西方:整齐划一、对称、和盘托出、外向、开放建筑风格中国:宫廷式建筑:红墙、黄瓦、飞檐、楼台殿阁、突出皇权的地位西方:喷泉、雕塑、洋房、草地、突出教堂的地位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一:气候资源的特点(1)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变率大(2)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与农业: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了该地的农业类型和种植制度气候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度的夹角开发资源与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下风向利用建筑风向与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区风向的郊外城市规划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还应与城市保持较远的距离)。
一、地域文化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1、自然因素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济南的泉文化。
——文化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
2、人文要素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曲阜的三孔文化。
整个孔庙建筑布局严整,气势宏大,具有平稳、对称、方正、敦厚的艺术风格,标志着中国古代对孔儒思想的尊崇,是儒学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
(2)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坐落于玉龙雪山下。
山川流水环抱中的丽江大研古城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首批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
它是以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多元融合的文化为特点,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活化石”纳西古乐,世界上唯一“活着的”东巴象形文字(古乐又称“三古”,即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古稀老人),仍具有母系氏族特征的摩梭人,玉龙雪山,虎跳峡……使丽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热点。
1997年12月4日,丽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我国古代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一种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杭州二、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广泛性缅甸万象的城市景观,地域文化(佛教)影响到其城市建筑、居民心理、交通工具、饮食等各个方面。
三、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1、建筑布局:形成原因:美:移民国家,历史短,建立在市中心高档次的工商业活动——中心商务区欧:受历史的影响,城市中心是广场或教堂,外围是工业区、住宅区,城市具典型的老城区与新城区之分。
2、建筑结构:北京的故宫于巴黎的凡尔赛宫虽然都曾经是皇宫,但却有东西方不同的气派和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的建筑中,围墙的地位重要。
西方的建筑中,无围墙,或篱笆墙园林:中国:隔景、障景、框景,曲径通幽。
西方:喷泉、雕塑、花园、绿林、草地,无藏无遮。
反映了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中:内向性与封闭性;西:外向、开放。
所以郑和下西洋是去交流,而西方探险史却是一部殖民史。
3、建筑风格:民居:中国的四合院,美国的别墅(建筑物居中,四周为绿地)反映了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中:内向性与封闭性,西:外向、开放。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一、经济方面地域文化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域文化作为城市的重要资源,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促进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文化经济的发展。
比如,北京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地域文化还可以作为城市形象的标志,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二、社会方面三、建筑方面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城市形态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地域文化可以通过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来展示,形成城市的独特韵味和风貌。
比如,重庆的山城特色和巴渝文化影响了该市建筑风格,塑造了其独特的山水城市形态。
地域文化还可以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和历史遗迹来丰富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四、环境方面地域文化对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域文化可以激发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促进绿色生活和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发展。
比如,西安的长安文化和秦岭山水影响了该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注重保护山水自然资源,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地域文化还可以推动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倡绿色低碳的创意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可以推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塑造城市的形象和特色,促进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城市应该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将其融入城市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中,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强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地域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竞争力的标志。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1.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2.地域文化(1)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特点:①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
②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
③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地域文化与城市的关系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有的城市形成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城市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
(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①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②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a.表现:b.变化: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很快改变。
知识点(一)|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情景导入先思考———————我国自古有“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生儿育女”的传统,但在云南却出现了“娃娃出门男人带”的奇怪现象。
(1)为什么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提示: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2)此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提示:风俗习惯(地域文化)深受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心要点掌握好———————一、地域文化的含义1.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目录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前言 (2)第一章地域文化 (3)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3)二、地域文化的分类 (3)三、国内地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9)四、国内地域文化的社会发展以及推广 (14)第二章城市发展 (17)一、城市概念 (17)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驱动因素 (18)三、城市的发展规律 (19)第三章地域文化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24)一、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5)二、地域文化于城市发展的关联 (28)第四章研究结论 (39)一、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39)二、地域文化发展战略 (40)前言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深深地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有的城市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独特气质,这种文化往往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城市化进程往往与地域有很大的关联,良好的地理环境通常会滋生一系列的产业,从而带动人们追求城市化的动力。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进步,城市的发展已经不只限于经济的增长,今后加强文化发展的口号也势在必行。
地域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决定着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着城市的品牌和魅力。
地域文化研究就是要开发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弘扬本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本地区城市真实的名片,展现本地区的魅力和风采。
地域文化研究,通过对本地区全面的文物普查和考古遗址抢救性发掘,以及有关典籍和遗存的保护、整理,可以真实了解和正确认识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地域文化也是生产力,地域文化是明天的区域经济,这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们的共识。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冷战结束后即向世人宣告: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
一定的区域经济形成了一定的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
第一章地域文化一、地域文化的概念地域文化可简单的界定为“具有地域特征和属性的文化形态”,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黄海燕【教学构思】“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一节的教学,是中图版“人口与城市”中的专题教学, 也是人文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域文化是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一个课题,从地理的角度了解地域文化,侧重分析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由现象找本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课堂主线: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探讨、分析、理解地域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影响一体验地域文化的价值层次要求;陶冶一-感悟一质疑一分析一应用(1)、通过地域文化的魅力陶冶情操;(2)、通过大量案例讨论分析并理解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及对城市的影响;(3)、展示学生的预习、课堂生成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的学习。
情感目标:通过对“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学习,从东莞乡土地理出发,使学生认识到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文思想观念。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理解城市发展的差异性和规律性,学会从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经济条件等方面来分析其原因。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关心周围的各种人文现象,并通过多种途径搜索资料,进一步养成自主学习、整理、分析资料、探究、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2、自主学习、小组讨论3、整体探究、归纳总结【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完成本节学案【教学过程】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考纲要求】: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学习重点】:1理解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含义。
分析某地地理环境特征对地域文化及其要素的影响;2.能举例解释不同的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或根据资料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城市的文化差异,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交通、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影响。
【预习思考题】1、请举出你生活周围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