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G文件雕复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4
JPEG原理详细JPEG 是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的缩写,即 ISO 和 IEC 联合图像专家组,负责静态图像压缩标准的制定,这个专家组开发的算法就被称为 JPEG 算法,并且已经成为了大家通用的标准,即 JPEG 标准。
JPEG 压缩是有损压缩,但这个损失的部分是人的视觉不容易察觉到的部分,它充分利用了人眼对计算机色彩中的高频信息部分不敏感的特点,来大大节省了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
人眼对构成图像的不同频率成分具有不同的敏感度,这个是由人眼的视觉生理特性所决定的。
如人的眼睛含有对亮度敏感的柱状细胞1.8亿个,含有对色彩敏感的椎状细胞0.08亿个,由于柱状细胞的数量远大于椎状细胞,所以眼睛对亮度的敏感程度要大于对色彩的敏感程度。
总体来说,一个原始图像信息,要对其进行 JPEG 编码,过程分两大步: 1、去除视觉上的多余信息,即空间冗余度 2、去除数据本身的多余信息,即结构(静态)冗余度 1、去除视觉上的多余信息 当你拿到一个原始未经处理的图像,是由各种色彩组成的,即在一个平面上,有各种色彩,而这个平面是由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很多点组成的。
实际上,每个点的色彩,也即计算机能表示的每个像素点的色彩,能分解成红、绿、蓝,即 RGB 三元色来表示,即这三种颜色的一定比例的混合就能得到一个实际的色彩值。
所以,实际上,这个平面的图像,可以理解为除了水平 X 和垂直 Y 以外,还有一个色彩值的 Z 的三维的系统。
Z 代表了三元色中各个分支 R/G/B 的混合时所占的具体数值大小,每个像素的 RGB 的混合值可能都有所不同,各个值有大有小,但临近的两个点的 R/G/B 三个值会比较接近。
由于这个原始图像是由很多个独立的像素点组成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分散的,离散的。
比如有些图像的尺寸为640X480,就表示水平有640个像素点,垂直有480个像素点。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两个相邻的点,会有很多的色彩是很接近的,那么如何能在最后得到的图片中,尽量少得记录这些不需要的数据,也即达到了压缩的效果。
文件雕复技术文件雕复技术是一种利用数码化技术,对纸质文献、纸质文件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进行图像还原,以实现长久保存和便于管理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围绕文件雕复技术的概念、原理、应用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展开详细的阐述。
一、技术概念文件雕复技术是指通过扫描仪等数码设备将纸质文献、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其转化为电子文件,再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和还原,最终得到与原件相似的数字文件。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保留原始文件的内容和形态,同时又具备了数字文件的便捷管理和长期保存的特点。
二、技术原理文件雕复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扫描成像、数字化处理和图像还原等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扫描仪对纸质文件进行成像,形成数字图像文件,然后利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对文献进行清晰度增强、噪声去除等处理,最后通过图像还原技术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还原,使其与原始文件的外观相似。
三、技术应用文件雕复技术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献保护单位广泛应用。
可以通过文献数字化处理技术将馆藏中的珍贵文献资料转化为数字文件,实现了对文献的长期保存和便捷浏览。
利用文件雕复技术可以对脆弱、易损纸质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避免长期存放和频繁翻阅所导致的损坏。
文件雕复技术还可以对历史文献、古籍等宝贵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保护,以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
四、技术发展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件雕复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
未来,随着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文件雕复技术在图像清晰度提升、自动化处理、云端存储等方面将有更大的突破与应用。
文件雕复技术还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结合,实现更精细和高效的文献数字化处理,并为文献保护单位提供更多样化、便捷化的数字化服务。
文件雕复技术作为一种数字化处理纸质文件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珍贵文献资料,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同时也将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下不断完善和拓展其应用领域。
在未来,文件雕复技术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为文献保护和传承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JPEG格式图片转PLT格式雕刻输出:方法一:1. JPEG格式图片用PS打开,先把图片转灰度(图像——模式——灰度),再转位图,输出(O):300,使用(U): 50%阀值(图像—模式—位图),存储文件为PSD或TIFF。
2.打开Adobe Illustrator CS5软件,打开PS存储的PSD或TIFF文件,选择图片,使用“实时描摹”工具描摹,ctrl+shift+G取消群组,再用选择工具V,选择一块图案中的白色填充块,alt+S+F选择所有白色填充块删掉,ctrl+A全选,ctrl+G群组,存储文件为EPS格式。
3.打开CDR软件,打开Adobe Illustrator CS5存储的EPS文件,不用做任何处理,再存储为PLT格式。
方法二:1. JPEG格式图片用PS打开,复制图层,ctrl+shift+U去色(图像——调整——去色),再复制去色后的图层,再反相(ctrl+I),模式为线性减淡(在图层对话框最上面),再执行滤镜——其他——最小值,合并所有图层,调色阶(ctrl+L),拉掉灰度,增强黑色填充,是明暗轮廓清楚,合并图层。
2.打开Adobe Illustrator CS5软件,打开PS存储的PSD或TIFF文件,选择图片,使用“实时描摹”工具描摹,ctrl+shift+G取消群组,再用选择工具V,选择一块图案中的白色填充块,alt+S+F选择所有白色填充块删掉,ctrl+A全选,ctrl+G群组,存储文件为EPS格式。
3.打开CDR软件,打开Adobe Illustrator CS5存储的EPS文件,不用做任何处理,再存储为PLT格式。
方法三:1. JPEG格式图片用画图工具打开,存储其它格式(单色位图)。
2.打开Adobe Illustrator CS5软件,打开PS存储的PSD或TIFF文件,选择图片,使用“实时描摹”工具描摹,ctrl+shift+G取消群组,再用选择工具V,选择一块图案中的白色填充块,alt+S+F选择所有白色填充块删掉,ctrl+A全选,ctrl+G群组,存储文件为EPS格式。
JPEG编码原理1. 简介JPEG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压缩算法,它能够将图像文件的大小大幅度压缩,同时保持图像质量。
JPEG编码原理是指将图像从原始的RGB色彩空间转换为亮度和色度分量,并对这些分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和量化,最后使用熵编码进行压缩。
2. RGB到YCbCr色彩空间的转换JPEG编码首先将图像从RGB色彩空间转换为YCbCr色彩空间。
RGB色彩空间由红色、绿色和蓝色三个分量组成,而YCbCr色彩空间由亮度(Y)分量和两个色度(Cb和Cr)分量组成。
转换公式如下:Y = 0.299R + 0.587G + 0.114BCb = -0.1687R - 0.3313G + 0.5B + 128Cr = 0.5R - 0.4187G - 0.0813B + 128其中R、G、B分别为原始图像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分量。
3. 亮度和色度分量的子采样亮度分量对图像的细节表示更为重要,而色度分量对颜色信息的表示更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减小图像文件的大小,JPEG编码会对色度分量进行子采样。
常见的子采样方法有4:2:0和4:2:2。
4:2:0子采样表示每个4x4像素块中,亮度分量有16个样本值,而色度分量Cb和Cr分别有4个样本值。
4:2:2子采样表示每个4x2像素块中,亮度分量有8个样本值,而色度分量Cb和Cr分别有2个样本值。
4. 离散余弦变换(DCT)离散余弦变换(DCT)是JPEG编码中的核心步骤,它将图像数据从空间域转换为频域。
DCT通过将亮度和色度分量划分成8x8的非重叠块,并对每个块进行DCT变换。
DCT将每个块中的像素值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余弦函数。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取图像中的重要频率分量,将高频分量置零以实现压缩。
5. 量化量化是JPEG编码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它通过将DCT系数除以一个量化表中对应的量化因子将图像数据进一步压缩。
量化因子的值越大,表示对该频域系数的量化程度越强,从而导致更多的数据被丢弃。
jpg的格式基线-回复[jpg的格式基线]JPEG(即JP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图像文件格式,特点是压缩比高,文件体积小,适用于在网络上传输和存储。
基线是JPEG格式的一种编码方式,通过一步一步的回答,本文将详细介绍JPEG格式的基线版本。
第一步:JPEG格式是什么?JPEG是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的缩写,意为联合图像专家组。
它是一种无损的、有损的图像压缩算法,广泛用于数字摄影和网络传输中。
JPEG格式允许将图像文件压缩到较小的体积,从而提高传输速度和存储效率。
第二步:JPEG格式的基线是什么意思?JPEG格式的基线是JPEG标准的一种编码方式。
基线采用顺序扫描的方式,逐行逐列地将图像信息编码成数据流。
这种编码方式的特点是简单、高效,兼容性较好,可以被广泛支持的设备和软件解码。
第三步:JPEG基线的编码过程是什么样的?JPEG基线的编码过程主要包括图像分块、色彩空间转换、离散余弦变换、量化和熵编码等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图像被分成8×8大小的块,每个块独立进行处理。
其次,根据需要,图像通常会从RGB色彩空间转换为YCbCr色彩空间。
Y通道表示亮度信息,Cb和Cr通道表示蓝色和红色的色度信息。
然后,对每个色度通道的8×8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为频域。
离散余弦变换能够高效地压缩图像的能量。
接着,经过DCT变换后的频域块将进行量化。
量化是JPEG压缩的核心步骤之一,用于减少频域系数的位数,从而减小文件体积。
量化过程中,高频系数被更多地减小或舍弃,而低频系数被保留较多。
最后,量化后的频域块将进行熵编码。
熵编码通过对频域系数进行编码,使得出现概率较高的系数可以用较短的编码表示,而出现概率较低的系数则用较长的编码表示。
这种编码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压缩效率。
第四步:JPEG基线的解码过程是什么样的?JPEG基线的解码过程与编码过程正好相反。
PhotoShop滤镜插件功能大全PS插件大多了,许多人都不可能一一了解个中作用,现在整理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AlienSkin Eye Candy 5 Nature 英文版是一款包含10种Photoshop自然滤镜的套装。
Eye Candy 4000的三个升级套装的第二版,模拟自然界中的火、烟、锈、雪、冰等效果。
AlienSkin Eye Candy 5 Textures 汉化版Alien Skin 公司最新的力作 Eye Candy 5 Textures 滤镜,功能实在强大。
制作皮毛(Formerly Fur),砖块(brick wall),花纹板(Diamond Plate),大理石(Marble ),蛇皮(Reptile Skin),石材(Stone Wall),漩涡(Swirl),纹理点(Texture Noise),织物(Weave),木纹(Wood)。
AlienSkin Eye Candy 4000 汉化版:Eye Candy是Photoshop外挂的滤镜中最广为人所使用的其中一组,由於内容丰富,而拥有的特效也是影像工作者常用,所以在Photoshop的外挂滤镜中的评价相当高。
内含反相、铬合金、闪耀、发光、阴影、HSB 噪点、水滴、水迹、挖剪、玻璃、斜面、烟幕、漩涡、毛发、木纹、编织、星星、斜视、大理石、摇动、运动痕迹、溶化、火焰共23个特效滤镜。
Alien Skin Image DoctorImage Doctor 是一款新型而强大的图片校正滤鏡。
适用于Photoshop, Fireworks, Paint Shop Pro和其他的图象编辑软件。
Image Doctor 可以魔法般的移除污点和各种缺陷,快速修复过度压缩的JPEG文件, 和无缝替代不想要的细节和对象。
ImageDoctor包含:Smart Fill((可以将大面积背景上的杂物去除)Scratch Remover(修复刮伤的图片)Spot Lifter(有去除皱纹等功能)JPEG Repair(修复因压缩而使图片质量下降的JPG文件)等几款滤镜。
文件雕复技术《文件雕复技术》是一种用于复制、重建和修复文件的先进技术。
文件雕复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恢复丢失的文件、复制重要的数据,以及修复受损的文件。
这项技术已经在计算机科学、数据恢复和数字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便利。
本文将介绍文件雕复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指导。
一、文件雕复技术的原理文件雕复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文件的二进制数据进行分析和修复来实现文件的复制和修复。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文件结构分析:文件雕复技术首先需要对文件的结构进行分析,包括文件头、数据区域和文件尾等信息。
通过识别和分析这些结构,可以准确定位文件中重要数据的位置,为后续的复制和修复提供基础。
(二)数据恢复算法:文件雕复技术涉及到各种数据恢复算法,例如数据碎片的重组、文件头数据的修复、文件尾数据的补全等。
这些算法能够有效地恢复破损或丢失的文件数据,使文件得以完整复原。
(三)文件复制策略:文件雕复技术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采用不同的文件复制策略。
可以通过逐块复制、跳块复制或者差分复制等技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文件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文件雕复技术的应用文件雕复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字工程、数据恢复等多个领域。
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数据恢复和修复:文件雕复技术可以帮助人们从损坏、格式化或者误删的存储介质中恢复重要数据。
通过分析和修复文件的二进制数据,可以有效地恢复丢失的文件或数据。
(二)文件重建和复制:在数字工程和信息技术领域,文件雕复技术可以帮助人们重建和复制重要文件。
可以利用文件雕复技术来进行软件升级、数据备份或者文件复制等操作。
(三)文件审计和取证:在安全审计和取证方面,文件雕复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对文件的审计追踪和取证分析。
通过分析文件的二进制数据,可以发现文件的历史变更和操作记录,为安全审计和取证提供有力的支持。
JPEG图像压缩技术的实现与优化(共6篇)篇1:JPEG图像压缩技术的实现与优化JPEG图像压缩技术的实现与优化文章以空间监控系统为背景,深入研究了JPEG图像压缩标准的`实现方法,并基于FPGA对其进行了实现和优化.文中给出了详细的实现方法和优化过程,测试表明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作者:张宏伟孙吉福黄长宁Zhang Hongwei Sun Jifu Huang Changning 单位: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100076刊名:航天返回与遥感英文刊名:SPACECRAFT RECOVERYCb=U=(B-Y)×127/226;H.263原有的色彩空间转换算法采用浮点运算,但浮点运算会消耗较多的CPU周期。
为了加快视频处理速度,采用整形乘法和向右移位来代替浮点乘除,从而有效缩短了转换时间。
优化后的转换函数如下:Y=((R×313524)>>20)+((G×615514)>>20)×((B×119538)>>20);Cr=V=((R-Y)×743962))>>20;Cb=U=((B-Y)×589244))>>20;2.2 DCT、IDCT算法的优化二维DCT公式为:(本网网收集整理)二维IDCT公式为:上述两式中,,n取8。
通过分析得出,DCT快速算法的实现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法是把已有的快速变换算法(如FFT、FHT等)映射到DCT计算中,这种方式多了一个映射环节,增加了计算的复杂度;另一种方法是从DCT变换本身寻找规律进行改进。
在H.263应用中,注意到两条规则:一是能量集中在少部分DCT 系数上;二是随着量化步长的增大,被量化为零的DCT系数增多,而且对DCT计算的精度要求降低。
于是,采用一种零系数预测策略,即根据量化步长,首先对DCT变换的输入数据分类,对于给定的量化步长,如果输入数据将要被量化为0,那么这些数据就不必做DCT运算,而直接将变换结果置为0。
JPEG2000中的图像编码方法摘要:JPEG2000作为新一代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其克服了JPEG标准在高压缩比时重建图像的方块效应,并且实现了许多新的功能,如渐进编解码、从有损压缩到无损压缩以及感兴趣区域编码等。
本文简单介绍了JPEG2000的新特征以及应用领域,重点讲述了JPEG2000 的基本框架及其编解码流程。
关键字: JPEG2000,图像压缩,编码1.引言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标准是ISO/IEC联合专家组制定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是适用于连续色调(包括灰度和彩色)静止图像算法的国际标准。
JPEG算法共有四种运行模式:一种是基于空间预测(DPCM)的无损压缩算法,另外三种是基于DCT的有损压缩算法。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具有压缩效果更好、支持更多图像格式,能够提供更多新特性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基于以上考虑,联合图像专家组从1977年3月开始着手于图像压缩标准的制定,并将其命名为JPEG2000(ISO15444)。
这一标准不仅是对现有JPEG标准的补充,更在于它放弃了JPEG标准中所采用的以离散余弦变换(DCT)为主的区块编码方法,而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为主的多分辨率编码方式。
小波变换理论是近年来应用数学和工程科学中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领域,它是继傅立叶变换之后数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虽然小波变换和傅立叶变换都是线性变换,但是由于小波变换具有时域和频域的双重局域性的特性,使得小波变换比傅立叶变换更灵活,更有利于信号的时频分析。
本文简要介绍了JPEG2000的新特性,重点阐述了该标准的算法流程及其实现步骤。
2.JPEG2000标准简介由于JPEG本身的缺陷,传统JPEG压缩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多媒体图像资料的要求[1]。
因此,更高压缩率以及更多新功能的新一代静态图像压缩技术JPEG2000就诞生了。
jpg压缩算法c语言-回复JPEG(即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压缩算法,压缩后的图像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能够大大减小文件大小。
本文将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分步骤详细介绍JPEG压缩算法的原理、实现方式以及相关的技术细节。
一、JPEG压缩算法的原理JPEG压缩算法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利用人眼在感知图像时对部分细节的不敏感性,将图像分成多个区域进行编码。
具体而言,JPEG算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 图像的采样:为了减少冗余数据,JPEG首先对图像进行采样,将图像中的颜色信息进行二次采样。
常用的采样方法有4:4:4、4:2:2和4:2:0等。
2. 颜色空间转换:JPEG算法将RGB颜色空间转换为YCbCr颜色空间,其中Y表示亮度成分,Cb和Cr表示色度成分。
这样转换后的图像能够更好地适应人眼对亮度和颜色的敏感程度。
3. 傅里叶变换:JPEG利用离散余弦变换(DCT)将图像从时域转换为频域。
DCT能够将图像的高频信息集中在图像的左上角,而低频信息则分布在右下角。
4. 量化:在DCT变换后,JPEG对图像进行量化。
量化主要是通过将高频部分的系数缩小,以减少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采用较低的量化矩阵可以更好地保留细节,但会增大文件大小,而采用较高的量化矩阵则能够更大程度上减小文件大小,但会导致一些细节的丢失。
5. 熵编码:JPEG算法最后使用熵编码(通常是哈夫曼编码)对量化后的数据进行压缩。
熵编码将出现频率较高的数据用较短的编码表示,而出现频率较低的数据则用较长的编码表示。
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压缩数据,减小文件大小。
二、JPEG压缩算法的实现方式JPEG压缩算法的实现可以使用C语言。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实现方式:1. 图像读取与存储:使用C语言中的库函数,如OpenCV或FreeImage,读取原始图片,并创建用于保存压缩后数据的内存空间。
2. 采样与颜色空间转换:对读取的图像进行采样和颜色空间转换,将RGB 图像转换为YCbCr图像。
JPEG图像压缩与编码解析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压缩和编码解析标准,该标准广泛应用于数字照片、网络图片和图像传输等领域。
JPEG算法可以显著降低图像文件的大小,同时尽量保持图像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JPEG图像压缩和编码解析的原理和过程。
JPEG图像压缩的原理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和图像中的统计特征。
人类对于低频信息(即图像中变化较慢的部分)更加敏感,而对于高频信息(即图像中变化较快的部分)相对不敏感。
此外,图像中的相邻像素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基于这些特点,JPEG算法通过以下步骤对图像进行压缩:1.颜色空间的转换:首先将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为YCbCr颜色空间。
Y分量表示图像的亮度信息,Cb和Cr分量表示图像的色度信息。
由于人眼对亮度更敏感,将图像转换为YCbCr颜色空间有助于后续的压缩过程。
2.图像的分块和变换:将图像分成8×8的非重叠块,并对每个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
DCT将图像从时域转换到频域,得到每个块的频域系数。
DCT变换后的系数中的低频分量较多,而高频分量较少。
3.频域系数的量化:对DCT变换后的系数进行量化,即将系数值映射为离散的量化值。
量化表决定了量化的精度,不同的量化表会导致不同的图像质量和压缩比。
量化的目的是通过舍弃高频分量来减少数据量。
4.熵编码:将量化后的频域系数使用熵编码进行压缩。
熵编码根据频域系数的统计特性对其进行编码,利用出现概率较高的系数使用较短的编码,出现概率较低的系数使用较长的编码,从而有效地压缩数据。
JPEG编码解析的过程与压缩相反,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熵解码:将压缩后的数据进行熵解码,还原频域系数。
2.逆量化:对解码后的频域系数进行逆量化操作,将量化的系数还原为DCT变换后的系数。
3.逆变换:对逆量化后的系数进行逆离散余弦变换(IDCT),将频域的系数还原为时域的像素值。
文件雕复技术一、背景介绍文件雕复技术(File Carving)是一种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数据恢复技术。
它能够从损坏的存储设备中提取丢失或删除的文件,无论文件类型、格式或者文件系统是什么。
文件雕复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取证分析、数据恢复、安全评估等领域。
二、技术原理文件雕复技术通过对存储设备中的二进制数据进行扫描和分析,识别文件的特定标识和结构,从而提取出完整或部分的文件内容。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文件的内部特征和文件头、文件尾等信息来确定文件的边界和结构。
通过对比文件结构和预定义的文件模板,可以快速识别和恢复出文件。
三、操作流程1. 数据扫描:使用文件雕复软件对损坏的存储设备进行扫描,获取二进制数据。
2. 文件识别:根据文件的特征和结构,对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识别,确定文件的起始位置和类型。
3. 文件恢复:根据文件的结构和模板,将识别出的文件内容进行恢复和重建,生成完整的文件。
四、技术应用1. 数据恢复:文件雕复技术可以用于恢复误删除或者丢失的文件,帮助用户找回重要数据。
2. 取证分析:在取证分析中,文件雕复技术可以帮助调查人员从嫌疑人的计算机设备中提取出被删除或隐藏的关键证据。
3. 安全评估:文件雕复技术可以用于评估数据存储设备的安全性,检查是否存在敏感数据未完全删除的风险。
五、技术优势1. 适用性广:文件雕复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文件类型和文件系统,无论是图片、视频、文档还是数据库等,都能有效恢复。
2. 高效性:文件雕复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大容量存储设备的扫描和数据恢复。
3. 精确度高:文件雕复技术通过对比文件的结构和模板,能够准确识别和恢复文件内容,并保留原始文件的完整性。
六、技术挑战1. 片断恢复:在文件损坏或者存储设备受损的情况下,文件雕复技术可能无法恢复文件的完整内容,只能提取出部分数据片段。
2. 文件碎片化:当文件被多次删除、编辑或者存储设备频繁写入时,文件的内容可能会被碎片化,使得文件恢复更加困难。
电子取证中AVI文件的文件雕复
黄婉镝;汪中夏;武振东
【期刊名称】《中国司法鉴定》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用电子取证中的文件雕复相关技术,并以AVI文件为实例,阐述一种侦测AVI文件碎片,并将碎片排序组合成完整文件的文件雕复方法.通过实例的文件雕复方法基于AVI文件格式的结构特征,借鉴了文件结构关键字匹配,二分碎片间隙雕复等文件雕复思想来完成实验.此方法能在失去系统元信息的情况下完成对AVI文件的文件雕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提高了有碎片的AVI文件的雕复成功率.
【总页数】5页(P57-61)
【作者】黄婉镝;汪中夏;武振东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10010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数据恢复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数据恢复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10010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数据恢复研究所,北京10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9
【相关文献】
1.网络课程开发中AVI文件如何转换为RM流式视频文件 [J], 张瑛
2.RM文件转AVI或MPEG文件的最佳帮手 [J], 一一
3.Oracle数据文件的文件雕复 [J], 武振东;汪中夏
4.读解文件不求人--文件查看工具MegaView的高级使用技巧 [J], 林丽华
5.JPEG文件雕复技术 [J], 程清霞; 袁玲凤; 侯国强; 谭兴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