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铵在浦东水厂消毒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97.00 KB
- 文档页数:7
液氯的消毒工艺介绍(一)前加氯在加混凝剂时同时加氯,可氯化水中的有机物,提高混凝效果。
用硫酸亚铁作为混凝剂时,可以同时加氯,将亚铁氧化成三价铁,促进硫酸亚铁的凝聚作用。
这些氯化法称为滤前氯化或预氯化。
预氯化还能防止水厂内各类构筑物中滋生青苔和延长氯消毒的接触时间,使加氯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以节省加氯量。
(二)后加氯在过滤之后加氯,因消耗氯的物质已经大部分去除,所以加氯量很少。
滤后消毒为饮用水处理的最后一步。
因为城市管网延伸很长,管网末梢的余氯难以保证时,需要在管网中途补充加氯。
这样即能保证管网末梢的余氯,又不致使水厂附近管网中的余氯过高。
管网中途加氯的位置一般都设在加压泵站或水库泵站内。
(三)加氯设备、加氯间和氯库人工操作的加氯设备主要包括加氯机(手动)、氯瓶和校核氯瓶重量(也叫校核氯重)的磅秤等。
近年来,自来水厂的加氯自动化发展很快,特别是新建的大、中型水厂,大多采用了自动检测和自动加氯技术,因此,加氯设备除了加氯机(自动)和氯瓶外,还相应设置了自动检测(如余氯自动连续检测)和自动控制装置。
加氯机是安全、准确地将来自氯瓶的氯输送到加氯点的设备。
自动加氯机配以相应的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设备,能随着流量、氯压等变化自动调节加氯量,保证了制水质量。
加氯机形式很多,可根据加氯量大小、操作要求等选用。
氯瓶是一种储氯的钢制压力容器。
干燥氯气或液态氯对钢瓶无腐蚀作用,但遇水或受潮则会严重腐蚀金属,必须严格防止水或潮湿空气进入氯瓶。
氯瓶内保持一定的余压也是为了防止潮气进入氯瓶,形成负压。
加氯间是安置加氯设备的操作间。
氯库是储备氯瓶的仓库。
加氯间和氯库可以合建也可以分建。
由于氯气是有毒气体,故加氯间和氯库位置除了靠近加氯点外,还应位于主导风向下方,且需与经常有人值班的工作地点隔开。
加氯间和氯库在建筑上的通风、照明、防火、保温等应特别注意,还应设置一系列安全报警、视频监视、事故处理设施等。
供水消毒剂中“氯”的应用分析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各种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城市水供应中,水污染日益严重。
针对这个问题,供水消毒剂作为水处理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而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
其中,“氯”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消毒剂成分,广泛用于饮用水和废水的消毒处理中。
“氯”的消毒机理“氯”在水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次氯酸盐和氯离子,其消毒机理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外壳和细胞膜,进而使细胞内质流失,达到杀菌的目的。
同时,“氯”还能够氧化微生物细胞内的生物分子,干扰微生物代谢并杀死细菌等病原体。
在供水消毒中,“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用水消毒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水源,消毒是保障饮用水卫生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的城市供水中,“氯”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消毒剂,其主要应用范围是饮用水水源地、水厂、管网和用户自来水水龙头等处。
2. 废水处理中的消毒废水处理中的消毒是指将污水处理后的水进行上消毒处理,以保证其满足环保要求并达到安全排放的目的。
在废水处理中,“氯”作为消毒剂的应用范围也很广泛,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预氧化、混凝、沉淀、过滤等各个环节。
3. 食品加工领域的消毒在食品加工行业中,消毒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以防止食品受到细菌等污染而引起食品安全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使用“氯”作为消毒剂,主要应用范围包括食品生产车间、餐饮服务场所、餐具、瓶罐等食品加工用具以及工人手部的消毒等。
“氯”存在的问题虽然“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水资源的卫生安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对健康的影响长期饮用含氯消毒剂消毒过的水,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慢性损害。
例如,会导致细胞内产生高氯酸体质,增加呼吸道、肾脏甚至是心脏方面疾病的发生率。
2. 物质残留问题长期大量使用“氯”消毒剂,会导致化学物质残留问题。
在饮用水中,长期存在的含有氯消毒剂的消毒副产物,例如三氯甲烷、四氯乙烯等,对身体会有一定的慢性毒性作用。
用硫酸铵或氯化铵替代液氨的应用试验摘要:在自来水生产中使用的液氨钢瓶,有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在当前保安全、促发展的形势下,寻找替代物,废除氨瓶,势在必行。
通过本实验的实验数据可见,硫酸铵与氯化铵都可取代液氨进行氯胺消毒,在生产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投加液氨、氯化铵及硫酸铵,从安全性看,后两者的安全性大大超过前者。
如果在水厂推广使用硫酸铵或氯化铵,可替代液氨进行氯胺消毒,降低水厂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液氨硫酸铵氯化铵安全性一、现场调查(一)现有的市属水厂由于出厂输送管网较长,故滤后一般都采用氯胺消毒以保证管网末梢的余氯值。
但在自来水生产中使用的液氨钢瓶,有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在当前保安全、促发展的形势下,寻找替代物,废除氨瓶,势在必行。
现从吴淞水厂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每月加氨量统计可知,基本加注量在0.35公斤/千吨左右。
可见,滤后投加氨的量很少。
当1月、2月和3月上旬长江原水氨氮升高,加氨量相对更少。
详见下列图表:产品名称氯化铵硫酸铵液氨性质无色立方晶体或白色结晶。
味咸凉而微苦。
相对密度1.527 g/cm3。
加热至350℃升华。
沸点520℃。
易溶于水,溶于液氨,微溶于醇,不溶于丙酮和乙醚。
加热至100℃时开始显著的挥发,337.8℃时离解为氨和氯化氢,遇冷后又重新化合成颗粒极小的氯化铵而呈白色浓雾,不易下沉,也极不易再溶解于水。
吸湿性小,但在潮湿阴雨天气也能吸潮结块。
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热时酸性增强。
对黑色金属和其它金属有腐蚀性,特别对铜腐蚀更大,对生铁无腐蚀作用又称硫铵。
纯品为无色斜方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
密度1.769g/cm3。
加热280℃时分解失去氨,成为酸式盐。
513℃时完全分解为氨和硫酸。
工业品为白色或浅灰黄色颗粒。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氨。
易潮解。
与碱性物质相混合放出氨气,潮湿的硫酸铵对钢铁有腐蚀作用,温度的变化对硫酸铵的溶解度影响不大,本身相对吸湿性较小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恶臭味。
氯化铵的功效与作用氯化铵,化学式为NH4Cl,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医药、冶金、制革、印染、电子、化学肥料等领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氯化铵的功效与作用:抗菌作用、药用作用、冶金作用、制革作用、印染作用、电子作用和化肥作用。
一、抗菌作用氯化铵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氯化铵溶液能够杀灭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
特别是对于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氯化铵也有显著的杀菌效果。
因此,氯化铵常被用作制剂的防腐剂和消毒剂,在医疗和家庭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药用作用氯化铵在医药领域具有多种药用作用。
首先,它可以用作感冒和咳嗽的药物成分。
氯化铵能够使呼吸道分泌物变得更容易咳出,减轻咳嗽症状。
其次,氯化铵还具有镇痛和消炎作用。
研究表明,氯化铵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此外,氯化铵还具有止血作用。
它能够促进血小板凝聚和纤维蛋白形成,加快止血过程。
因此,氯化铵常被用于制备止血药物。
三、冶金作用氯化铵在冶金领域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常被用作焊接辅助剂。
氯化铵能够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降低金属表面的氧化程度,提高焊接质量。
其次,氯化铵还可用于金属脱脂。
在金属表面涂敷氯化铵溶液后,它会与金属表面的油脂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金属氯化物,从而将油脂溶解掉。
此外,氯化铵还可以用作电镀液的成分,能够提高电镀质量和电镀速度。
四、制革作用氯化铵在制革工业中有多种作用。
首先,它可用作脱毛剂。
氯化铵能够与皮毛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水溶性的复合物,从而帮助去除皮毛。
其次,氯化铵可用作盐酸中和剂。
在制革过程中,需要调节皮革的酸碱度以促进染料的吸附和固定,而氯化铵能够中和盐酸,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五、印染作用氯化铵在印染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能够用作印染助剂。
氯化铵能够与织物中的阴离子染料形成复合物,从而提高染料的吸附性和固色性。
其次,氯化铵可以用作改良剂。
加入氯化铵后,它能够调节织物中的酸碱度,改善染色效果。
硫酸铵在饮用水消毒工艺中的应用研究顾正领1 周雅珍2 蔡云龙1 陈国光3 王 盛1(1上海市自来水市南有限公司,上海 200002;2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上海 200020;3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上海 200002) 摘要 针对水厂采用氨瓶投加氨气存在的风险,开展了液体硫酸铵替代液氨的试验。
通过硫酸铵投加量、氯化消毒稳定性、硫酸铵溶液稳定性和结晶试验,证明采用液体硫酸铵作为氯胺消毒助剂的氨源是适用与可行的;根据生产情况和产品特点,制定了液体硫酸铵投加工艺和质量标准;徐泾水厂进行了3%液体硫酸铵(以氮计)投加生产性试验,运行1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硫酸铵 氨气 饮用水 消毒助剂 饮用水氯胺消毒相比游离氯消毒有3个优势:①减少了消毒过程中的THM生成量;②在管网中的持续时间长,能更有效地控制管网中细菌再生长;③避免游离氯引起的臭味问题。
针对上海市原水水质和管网特点,不论采用黄浦江上游原水、长江原水还是内河原水,出厂水基本采用氯胺消毒方式以维持管网水质的微生物安全。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饮用水采用氯胺消毒的出厂水、管网水氯胺浓度控制均有明确要求:一氯胺(总氯)接触时间≥120min,出厂水中余氯限值≥0.5mg/L并≤3mg/L,管网末梢水中余氯量≥0.05mg/L。
长期以来,供水企业采用氨气作为氨源,并以液氨氨瓶的方式运输和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迎接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上海市供水企业开展了采用液体硫酸铵代替液氨的试验研究。
1 试验方法与净水工艺1.1 材料试验用水:徐泾水厂生物活性炭池出水。
硫酸铵:江苏太仓市新星轻工助剂公司提供的液体硫酸铵,氮含量为8%(质量分数为37.7%),密度为1.22g/mL。
主要设备:TA 6 1程控混凝实验搅拌仪、UV3000PC紫外分光光度计、AB304S分析天平,辅助设备有刻度吸管、比色管、烧杯等器具。
氨氮测定方法为纳氏比色法,余氯测定方法为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419 004)。
供水消毒剂中“氯”的应用分析供水消毒剂是指用于消除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氯是一种常用的供水消毒剂。
本文将从氯的应用原理、常见类型、作用机制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对供水消毒剂中“氯”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应用原理: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应用于供水消毒中时,氯会与水中的微生物细胞膜发生反应,破坏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二、常见类型:氯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于供水消毒剂中,常见的类型有气体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和氯胺等。
1. 气体氯:气体氯是一种常见的供水消毒剂,它以气体形式储存,并通过恰当的设备被释放到供水系统中。
气体氯杀菌速度快,但操作相对较复杂,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2. 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将氯气通过氢氧化钠中和而得到的一种溶液。
它是一种常见的供水消毒剂,能够稳定地释放出活性氯,并具有持久的杀菌效果。
次氯酸钠广泛应用于供水消毒中,成本相对较低。
3. 次氯酸钙:次氯酸钙是一种以固形形式存在的供水消毒剂,常见的是颗粒状或粉末状。
它能够缓慢释放活性氯,并具有较长的杀菌持久性。
次氯酸钙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长途输水或水储存的地下容器中应用较多。
4. 氯胺:氯胺是一类有机氯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供水消毒剂。
它的杀菌效果较好,并且对水中的有机物和氯胺失活的微生物有较高的耐受性。
氯胺适用于水中有机物负荷较高的情况。
三、作用机制:氯的杀菌机制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 直接作用:氯通过与微生物细胞膜中的脂类相互作用,破坏细胞的透性,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泄,细胞死亡。
氯还可以与细胞内部的酶或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其生物活性,从而杀灭微生物。
2. 间接作用:当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时,会生成强氧化剂,如次氯酸根离子(OCl-)。
次氯酸根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够杀灭微生物。
四、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供水消毒剂中含有氯的产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剂量准确:使用前需确定剂量,遵循正确的投药方式和剂量,以免对水质产生过量影响。
供水消毒剂中“氯”的应用分析供水消毒剂中的“氯”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成分,它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游泳池、污水处理等领域。
氯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保障饮用水和游泳池水的卫生安全。
本文将对供水消毒剂中“氯”的应用进行分析,包括氯的种类、作用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市场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氯的种类目前常见的供水消毒剂中包含三种氯化合物,分别是氯气、次氯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
氯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在供水消毒中通常以气态运输,并通过溶液形式加入水中。
次氯酸钠是一种固体粉末状物质,常见的商品名称为漂白粉,是一种稳定的次氯酸盐化合物,可以在水中释放出次氯酸。
三氯异氰尿酸是一种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固体,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快速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二、氯的作用原理供水消毒剂中的氯对水中的微生物起到杀菌作用的原理是通过氯的氧化性和毒性来实现的。
当氯气或次氯酸钠加入水中后,会产生次氯酸,而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
三氯异氰尿酸也具有类似的杀菌原理,它可以直接与水中的微生物发生反应,快速杀灭细菌和病毒。
三、氯的使用方法在供水消毒中,氯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溶液投加和固体投加两种方式。
溶液投加是将氯气或次氯酸钠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成溶液,然后通过管道直接加入水中。
而固体投加则是将固体的三氯异氰尿酸直接投放到水中,通过搅拌使其彻底溶解并释放出氯。
这两种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供水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消毒需求。
四、市场现状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氯在消毒过程中会产生氯化物和有机氯化合物等副产物,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未来供水消毒剂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健康安全。
一些替代性的消毒剂,如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技术,将会逐渐得到应用并逐步取代氯消毒剂。
对氯消毒剂的使用、运输和储存也会加强监管,提升消毒剂的使用安全性。
供水消毒剂中的“氯”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保障饮用水和游泳池水的卫生安全。
供水消毒剂中“氯”的应用分析供水消毒剂中的氯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处理中。
其主要作用是消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卫生。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供水消毒剂中的氯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一、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氯(Cl)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元素,属于卤素族。
它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味道刺激性和有毒。
在工业生产和供水消毒中,通常使用氯气(Cl2)、次氯酸(HOCl)和次氯酸钠(NaOCl)等化合物。
氯的消毒作用是通过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对细菌和病毒的氧化作用来实现的。
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能够破坏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结构,从而杀死这些微生物。
二、供水消毒剂中氯的应用1. 自来水厂消毒在自来水厂的处理过程中,常常会使用氯气、次氯酸或次氯酸钠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处理。
这些消毒剂在水中可以迅速产生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从而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自来水的卫生和安全。
2. 污水处理在污水处理厂,为了避免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通常会使用氯消毒剂进行处理。
氯消毒能够有效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确保污水处理的安全。
3. 池塘养殖水处理在水产养殖业中,常常需要对养殖池塘的水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对养殖鱼类的危害。
氯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养殖池塘的水质安全和养殖鱼类的健康。
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工业用水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生产的安全和清洁。
氯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工业用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氯消毒剂的优缺点分析1. 优点(1)杀菌效果好:氯消毒剂能够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供水的卫生和安全。
(2)使用方便:氯消毒剂对水的处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迅速达到消毒的效果。
(3)成本低廉:氯消毒剂价格低廉,生产成本较低,可大量应用于供水消毒中。
2. 缺点(1)产生副产物:氯在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时,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三氯甲烷和氯胺类物质,对健康有一定影响。
氯胺消毒的应用一、氯消毒1、氯消毒原理氯容易溶解于水,当氯溶解在清水中时,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OCl+HCl次氯酸HOCl部分离解为氢离子和次氯酸根:HOCl=H++OCl-HOCl与OCl—的相对比例取决于温度和pH值。
2.余氯形态与消毒效果氯消毒作用的机理:一般认为主要通过次氯酸HOCl起作用。
HOCl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只有它才能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通过细菌的细胞壁穿透到细菌内部。
当HOCl 分子到达细菌内部时,能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
OCl—虽亦具有杀菌能力,但是带有负电,难于接近带负电的细菌表面,杀菌能力比HOCI差得多。
生产实践表明,pH值越低则消毒作用越强,证明HOCl是消毒的主要因素。
因此,不同的余氯形态,消毒效果有较大的不同。
HOCl 形态生成的比例受pH值的影响,pH在2~7时,HOCl比例较大,消毒效果较好。
3.加氯点的选择水厂消毒一般在清水池中进行,通常,氯投加在过滤之后,清水池前(滤后加氯)。
当原水水质较差或为抑制沉淀池和滤池中藻类生长,在加混凝剂时同时加氯,以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滤前氯化或预氯化)。
当管网很长,管网末梢的余氯难以保证时,需要在管网中途补充加氯,这样既能保证管网末梢的余氯,又不致使水厂附近管网中的余氯过高。
中途加氯的位置一般都设在增压泵站或水库泵站内。
4、影响加氯效果的因素加氯工艺对水厂来说,是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影响的因素很多。
1)水源的影响。
由于不同水源地的水质状况不同,加氯时原水耗氯量不尽相同,即使同一水源,不同取水口的氯耗有时亦会有较大的差别。
2)季节变化的影响。
不同季节水中有机质含量不同,导致氯耗不同,3)水源水质的影响。
①氨的影响。
在水中有氨氮时,由于氯和氯会反应,使加氯量难以控制。
②有机物的影响。
饮用水中有机物含量通常以耗氧量(CODMn)或总有机碳TOC来表示,当耗氧量较大时,氯耗明显提高。
③亚硝酸盐的影响。
氯化铵作用
氯化铵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H4Cl。
它在吸湿的环
境下能迅速溶解成氯化铵水溶液。
氯化铵具有许多不同的应用,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作用方式。
1. 作为氮源肥料: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可作为植物的氮源肥料。
当氯化铵溶解进土壤中时,氯离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而铵离子则能被微生物分解为氨气,提供给植物作为氮源。
氮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氯化铵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肥料促进作物的生长。
2. 作为阳离子交换剂:氯化铵可以作为阳离子交换剂用于水处理。
在水处理过程中,氯化铵能够吸附和去除水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如铜离子、铁离子等,从而提高水质。
3. 作为酸性草坪处理剂:氯化铵具有酸性,可以被用于调节酸碱度。
在草坪管理中,氯化铵可作为一种酸性草坪处理剂,用于降低土壤的pH值,改善土壤质地,促进草坪生长。
4. 作为镀铝工艺中的助剂:氯化铵可用作镀铝工艺中的助剂。
在镀铝过程中,氯化铵可以增加镀液的离子浓度,提高镀铝的效果,使得镀铝层更加均匀和稳定。
5. 医药上的用途:氯化铵在医药领域有着一定的应用。
它可以被用作口腔消毒剂,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和喉咙痛等症状。
此外,氯化铵还可以用于制备一些药物和药剂。
除了以上几个常见的应用,氯化铵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如用于制备蓄电池、烟火爆竹、纤维染色等。
它还可以被用作实验室中的化学试剂和制备其他化合物的原料。
需要注意的是,氯化铵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到氯化铵的粉尘。
在使用时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操作。
供水消毒剂中“氯”的应用分析供水消毒剂中常见的氯化合物有氯气、次氯酸钙、次氯酸钠、氯化铁等。
其中,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是氯化合物中常用的,因为它们的消毒效果好,燃点较高,安全性较高。
另外,氯化铁也常用于污水处理和供水消毒中。
1、杀菌作用在消毒过程中,次氯酸钠等氯化合物可以被微生物所吞噬,从而破坏其蛋白质和酶,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臭味消除氯化合物可以消除水中的异味和刺激性气味,使其变得更加清新、清爽。
3、消除浑浊度在供水消毒的过程中,氯可以离子化污染物和微生物,促进污染物的沉淀,从而消除浑浊度。
1、自来水消毒自来水系统中的自来水,经过水厂处理和配水后,还需要消毒,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
氯消毒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方法,可以消除自来水中多种细菌和病毒,保证供水的卫生安全。
2、污水处理污水处理的过程是将墨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去除,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需要对污水进行消毒。
氯化物可以快速杀死污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保证污水的环境安全。
3、游泳池消毒游泳池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但缺乏细致消毒则可能会导致水池中的细菌、病毒的繁殖,进而危害人们的健康。
氯消毒可以有效消灭游泳池中的细菌和病毒,从而保护人们的健康。
4、工业消毒在许多生产行业中,必须保证生产环境和生产水源的卫生条件。
因此,氯消毒常用于食品加工、化工生产、药品生产等工业领域的卫生消毒。
总之,供水消毒剂中“氯”的应用范围广泛,具有广泛的消毒效果,可以杀死或抑制微生物、消除异味、消除浑浊度、保证卫生环境。
然而,过量使用氯化合物会导致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等问题,因此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用量和使用方式。
膜技术处理工业废水中氯化铵的工程应用摘要:氯化铵废水是在化肥、稀土、印刷、电镀等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以含氯化铵为主的不同浓度的有机无机废水,该废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达到排放要求。
在对原水水质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膜技术处理废水中氯化铵的工艺,并对工程的调试及运行效果进行了归纳总结。
实践证明,所采取的膜技术处理较低浓度氯化铵工业废水的效果较好,处理出水能够稳定达标,水处理成本较低。
关键词:工业废水;氯化铵;方法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活动的增多,化肥、稀土、印刷、电镀等工业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规模上更是空前的膨胀。
这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氯化铵废水。
氯化铵废水中的氨氮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氨氮在水中微生物作用下转变为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而且氯离子的大量排放也会导致土壤结构改变,对农作物以及地下建筑带来很大危害。
目前在我国,氯化铵废水的处理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经济有效地处理氯化铵废水的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国氨氮废水的处理机理和工艺及其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结合江西某化工厂废水实例,研究了膜技术处理工业氯化铵废水的处理应用。
1、氯化铵污染现状氯化铵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其味咸、凉,微苦。
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热会增强酸性,故其水溶液对金属有腐烛性。
工业上氯化铵可用于干电池、染织、电镀、精密铸造、医药、绒毛以及化工中间体等方面。
氯化铵废水是在化肥、稀土、印刷、电镀等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以含氯化铵为主的不同浓度的有机无机废水,该废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达到排放要求。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生产规模化,所产生的氯化铵废水量也在不断增加。
若该废水直接排放,不仅使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同时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
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强以及近年来能源价格的攀升,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开始应用到氯化铵废水的处理中来,有些给企业还带来较高的利益。
氯化氨的作用和功效用途氯化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H4Cl。
它可以在实验室、工业以及医药领域中发挥多种效用。
在以下的回答中,我将介绍氯化氨的作用、功效和用途,并详细解释它们的应用领域和机制。
1. 氯化氨在实验室中的应用:氯化氨作为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作鉴定和分析试剂,例如:- 在无机化学实验中,氯化氨可以用于鉴定阳离子的存在。
它可以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氯化氨可以用于鉴定和测定胺类化合物。
它可以与胺反应生成氯化胺盐,并形成白色的沉淀。
- 氯化氨还可以用作实验室中调节溶液pH值的缓冲剂。
由于其呈酸性,可以在有需要时,调节溶液的酸碱平衡。
2. 氯化氨在工业中的应用:氯化氨在工业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氯化氨可以用作软化水的助剂。
在水处理中,氯化氨可以与钠离子交换,去除水中的硬度离子,如钙和镁离子,从而软化水质。
- 在电镀工业中,氯化氨可以用作镀液中的添加剂。
它可以提高电镀层的光泽度和附着力,并减少镀液中的氢气产生。
- 氯化氨还可以作为矿石提取工艺中的一种浸出剂。
它可以与金属矿石中的目标金属形成络合物,并帮助将金属从矿石中溶解出来。
3. 氯化氨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氯化氨在医药领域中也有一些特殊的应用,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例子:- 氯化氨可以用作咳嗽药物中的活性成分。
它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并增加分泌物的稀释度,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 氯化氨对血液的酸碱平衡具有调节作用。
当人体处于酸中毒状态时,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氯化氨来中和过多的酸。
- 氯化氨还可以用作某些药物的辅料,以调节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和吸收性。
以上只是氯化氨在实验室、工业和医药领域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它还有其他的用途,如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农业中的漂白剂。
总的来说,氯化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是多样的,其主要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基于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氯化氨是一种化学品,使用时需要按照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来进行,并注意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或物质发生反应。
浅谈水厂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摘要:人们常称的消毒剂一般指“化学消毒剂”。
它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
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从而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本文结合水厂消毒剂使用的实例,介绍了各类消毒剂的使用情况,分析了消毒剂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现象的原因;总结了消毒剂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水质安全消毒剂液氯Cl2 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漂白粉1、前言饮用水的水质安全问题始终是饮用水安全保障最核心的问题之一,由于水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水处理过程中必须要去除致病微生物,防止介水传染病的传播,因此消毒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最关键和最后的保障,而消毒剂的使用在水厂的管理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宜兴水务集团各水厂常用的消毒剂有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漂白粉等。
现笔者根据对各水厂运行管理的了解和水质的检测结果,对水厂消毒剂的选用和使用现状作一浅析。
2大量消毒剂使用出现的问题目前出现的消毒剂不当造成的呼吸系统过敏反应、皮肤烧伤、爆炸等安全问题与使用者对消毒剂的性能了解和使用不当有密切关系,有必要加强对消毒剂量的了解和使用方法的培训。
各种消毒剂都有它的优缺点,都有一定的副产物,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
如对皮肤、衣服有腐蚀性。
长期外用也有一定毒副作用。
如含氯消毒剂在使用时可能在环境中生成有机氯化物,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形等作用。
但是,有许多消毒剂的毒副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微生物容易产生抗药性,降低杀菌力度。
此外,消毒剂对有益细菌的杀灭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使用消毒剂不当(配置浓度过低或过高),不能达到消毒效果,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环境,而且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对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性,过去由于没有大量使用,对环境的危害性不大,虽然有所研究,但是其危害性的深度还有待揭示。
3、宜兴水务集团使用消毒剂的情况3.1 Cl2消毒目前我们集团的两个主要供水厂氿滨水厂和大贤岭水厂使用的是液氯(Cl2)消毒。
液态氯化铵用途液态氯化铵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品,不仅被用于医学和农业领域,还被用于水处理和烟霾控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液态氯化铵的基本实现原理、特点和常见用途。
1. 实现原理液态氯化铵是一种四元混合物,由氨水、氢氯酸、氯化铵和水四个化学品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在液态状态下,氨水与氢氯酸反应产生氯化铵,同时放出热量,让混合物的温度升高,使得氯化铵在液态状态下稳定存在。
液态氯化铵可以在不受限制的空气中储存和使用,其实现原理简单而实用,成本也相对较低。
2. 特点液态氯化铵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2.1 高效性液态氯化铵可快速治愈烟雾、气味、污染物等,通过氯离子对空气中的污染颗粒进行滞留,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液态氯化铵处理水体时,可以通过对抗水中的阴离子和丙烯酰胺,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
2.2 安全性液态氯化铵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二噁英和氯气等有毒气体,能够确保环境和人身安全。
液态氯化铵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并且还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2.3 经济性与其他化学材料相比,液态氯化铵的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所需设备不多。
同时,液态氯化铵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操作性,组合使用的方式也非常灵活。
3. 常见用途液态氯化铵在医学上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通过注入液态氯化铵来减轻椎间盘挤压的程度。
此外,液态氯化铵还可以用于生物制造、杀菌消毒、肥料生产、烟霾控制和水处理等众多领域。
3.1 烟霾控制液态氯化铵可以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吸附和捕获,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以净化空气。
通过气流循环,将污染物带往液态氯化铵之后,再用其他装置去除沉淀颗粒,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大气颗粒物浓度。
3.2 水处理液态氯化铵可以用作制造肥料、杀菌消毒和污水处理剂的基础原料。
液态氯化铵可以与空气、水和肥料混合在一起以制造肥料,还可以透过滤桶和化学反应等方式,清除废水中的难分解物质,净化废水。
3.3生物制造液态氯化铵与其他药物或化学物质的配合可以促进生物组织的繁殖和再生。
氯化铵在浦东水厂消毒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蓝白蓝网 2010-02-10 13:22
为迎世博,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确保优质供水,氨瓶的使用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氨瓶的运输、搬运、加注等过程中存在意外氨气泄漏、危害人身安全、污染城市环境的风险,对城市公共安全构成威胁。
寻找更安全的加氨替代品,是上海市给水厂的迫切需求。
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下属浦东水厂改用食品级氯化铰代替氨瓶,彻底解决了氨瓶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
1浦东水厂概况
浦东水厂下属陆家嘴分厂制水规模为10万m3/d,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邻近东方明珠电视塔等旅游观光中心,氨瓶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尤其突出。
下属居家桥分厂制水规模为12万m3/d,其四周遍布高层住宅楼和居民生活小区,是浦东生活用水的供水中心区域。
两厂采用氯胺消毒工艺,原水氨氮浓度低时补氨,原使用的消毒剂为液氯、液氨,现用氯化铵和次氯酸钠替代,使浦东水厂成为特大型城市中停用氨瓶和氯瓶的首家给水厂,消除了困扰给水厂的两大安全隐患,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公共安全。
2氯化铵化学特性
2.1氯化铵特性
氯化铵呈白色细颗粒,分子式为NH4Cl,固体密度1.527g/cm3,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不受温度和环境变化影响。
氯化铵易溶于水,在水温0~30℃时,溶解度为29.7~41.4g/100g水。
氯化铵颗粒吸湿性小,但在潮湿阴雨天气会吸潮结块。
水溶液呈弱酸性,腐蚀性小,但固体氯化铵对金属有腐蚀性,在储存中不宜与皮肤多接触,应保持房间通风良好。
2.2氯化铵安全性
(1)食品级氯化铵以工业氯化铵为原料,加工提纯到质量分数大于99.5 %。
(2)应用于食品面团的改进剂和制药;可与氯气反应形成化合氯,用于自来水中消毒。
(3)产品质量标准执行Q/CAYM002-2008(参照美国《食品化学药典(FCCIV)标准》),确保投加高纯度氯化铵后水质安全。
标准与各项指标见表1。
(4)固体氯化铵与人体接触无危害,口感味咸。
(5)无粉尘,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6)嗅觉上无明显刺激性气味,不燃烧。
2.3氯化铵贮藏
氯化铵固体保质期2年,考虑到装卸和搬运量较大,陆家嘴分厂和居家桥分厂采用一年进货一次,实际使用时间为8个多月,用量约30t/a。
仓库内设排风扇,保持房间通风。
在使用过程中因吸潮等原因,小部分氯化铵包装内出现少量疏松小块,手轻压就粉碎,不影响溶液配制及使用。
2.4氯化铵溶液的腐蚀性
对氯化铵溶液进行烧杯腐蚀试验,金属块浸入溶液中,测试溶液对金属的腐蚀性。
试验结果见表2。
试验可知,1个月氯化铵溶液对不锈钢C304无腐蚀;在实际生产运行中,浸入氯化铵溶液中的不锈钢潜水泵运行3个多月,未发现腐蚀现象。
2.5氯化铵溶液的稳定性
制成6%氯化铵溶液标样,分别放置1个月和2个月,检测标样得知浓度未发生变化。
氯化铵塑料贮液简放置在露天,在室外高温期间溶液质量未发生变化。
贮液池容量设计可考虑7d加药量。
3氯化铵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在水中生成次氯酸:
氯化铵在水中形成氨:
氨和次氯酸反应,生成氯胺:
4氯化铵在给水厂中的应用
4.1氯化铵加注工艺
加注工艺:固体卸料→溶解池→提升泵→贮液池→计量泵→电磁流量仪→投加点。
(1)固体卸料。
水射器真空抽吸或设小型混合器,使颗粒和水流高速混合,溶解均匀。
大用量可采用吸粉器自动卸料,仓库贮存量按年用量设计(30t库存,25kg包装)。
(2)溶解池。
氯化铵易溶,采用水力搅拌,在池内可设小型混合器,池有效容积为5m3。
(3)贮液池。
2座5t容量PE塑料容器筒,防腐轻便,经久耐用,可露天放置,占地面积小,塑胶筒体单价低。
(4)提升泵采用不锈钢潜水泵,将溶解池内氯化铵溶液提升至贮液池。
(5)采用计量泵和电磁流量仪控制加药量。
(6)由超声波液位仪输出信号进行自动配液和提升,贮液池一用一备,自动切换。
(7)投加点设置为原水混水总管先加氯化铵,后加次氯酸钠。
4.2配液及加药自动化控制
4.2.1配液
氯化铵溶液按体积法配制,自来水稀释,溶液浓度的确定可根据仓库面积、贮液池容积及配液次数考虑。
陆家嘴分厂溶解池有效容积为5m3,固体氯化铵质量分数为99.5%,配制溶液质量分数为6%,密度为1.02g/cm3,在配制过程中,边卸料边自来水稀释,水力溶解。
氯化铵产品验收和配制溶液浓度检测按折算到有效氨氮成分作为检测标准。
对每次配制后溶液进行化验得知溶液浓度准确,误差很小。
氯化铵溶液pH为6.43,不会使加药管道产生堵塞。
溶解池内设液位仪(1台),液位仪发出低位信号报警时,人工切换至自动控制,水射器压力水电动阀自动打开,人工倒入氯化铵固体,进行水力混合稀释。
溶液配制至高液位,液位仪发出高水位信号,关闭进水阀。
4.2.2自动进液
高架池内设液位仪(2台),低液位信号发出时,启用备用高架池,自动打开低液位高架池的进液电动阀,开启提升潜水泵,输液至低液位高架池。
高架池液位上升至设定高液位,停提升潜水泵,关闭进液电动阀。
4.2.3自动投加
滤前加氨:原水氨氮<0.5mg/L时,根据原水进水量和氨氮浓度,自动启动加氨程序。
水厂加氨以滤前加氨为主。
滤后加氨:当出厂水余氯低于1mg/L,沉后水氨氮<0.2mg/L,或原水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时,可手动切换到滤后自动投加程序。
4.3氯化铵与液氯加注系统设备比较
4.3.1氯化铵
设备小型化,简单、轻便,设置提升泵、液位仪计量泵和流量仪,无需其他辅助设备。
省略增压泵、水射器及仪表检测等,直接液体投加。
4.3.2液氯
设备复杂,安全性要求高,主要包括起吊设备、称重地上衡、漏氨探头、氨源切换装置、真空加氨机、水射器及增压泵等。
投加方式为真空加氨。
在液氨投加系统中,存在水射器喉口结垢堵塞的问题,给水厂一般通过加氯、加氨水射器切换的方式进行酸洗。
当加氯改为次氯酸钠时,结垢问题无法直接通过加氯酸洗解决。
替代方案有:对水射器压力水源水进行软化处理,但存在设备复杂、耗水耗能、成本高等问题;或水射器改为气射器,则需配置空气压缩机提供气源,能耗高,安全系数低,一旦发生意外氨气泄漏,影响范围广,风险大,不适用于城市中心区域给水厂加氨方式。
4.4生产运行情况
4.4.1氯化铵加药量
根据原水氨氮浓度控制氯化铵加药量,当上游原水氨氮低于0.5mg/L时,投加氯化铵至原水中氨氮为0.5mg/L左右。
当原水氨氮大于0.5mg/L时,停止投加氯化铵。
氯化铵投加周期为每年8个月左右。
原水氨氮低于0.5mg/L时,根据耗氯试验搅拌试验确定合理的氯化铵投加量。
由生产数据得知,氯化铵投加系统在夏季运行的3个月中,原水平均氨氮为
0.06mg/L,氯化铵平均加药量为1.52mg/L。
氯化铵搅拌试验结果见表3。
4.4.2次氯酸钠加药量
按照原水中氨氮浓度,以有效氯和氨氮之比4: 1投加。
当原水平均氨氮为0.05~0.1mg/L时,生产中次氯酸钠平均投加量为2.42mg/L左右。
4.4.3投加效果比较
采用氯化铵投加,水中氨氮值控制稳定,液体投加直接生成有效氨氮,消耗量小。
出厂余氯可控,余氯波动幅度小,水质稳定。
氨与氯化铵加注效果见表4和表5。
4.4.4氯化铵和氨气的成本分析(消毒剂为次氯酸钠)
全年氨与氯铵原料平均进价之比为1: 3.2(单价之比为3470元/t: 4000元/ t)。
陆家嘴分厂:全年氯化铵原料成本高于氨气8.36万元,每m3水氯化铵比氨气原料成本增加约0.0026元,核定全年平均加注总成本为3.78元/103m3。
考虑能耗和固定资产折旧,水射器真空加氨的制水成本高于加氯化铵的成本,经总成本核算氯化铵要低于氨气投加成本。
加注成本对比见表6。
5结论
无论从节能节水和制水成本方面,还是安全环保和水质方面,氯化铵比氨瓶更明显地体现出安全、环保、节能、优质供水的优势,符合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方向。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对公共安全的日益重视,氯化铵在给水厂消毒中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
(1)给水厂使用氯化铵替代液氨,消除了液氨在运输、使用中泄漏的风险,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公共安全。
(2)采用氯化铵加注系统,解决了液氨投加系统运行中水射器结垢的问题,并简化了运行工人的操作步骤。
(3)氯化铵原材料成本比液氨增加2.6元/103m3,但氯化铵设施造价低,且能耗、设备折旧费和维护费大大低于液氨,因此氯化铵总制水成本低于液氨。
(4)氯化铵系统占地面积小,仅占氨库面积的1/3。
陆家嘴分厂氯化铵加注设施总面积为50m2,居家桥分厂为80m2。
作者:张丽丽张群陈志平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