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饮用水消毒常用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1.79 KB
- 文档页数:3
饮用水液氯消毒1、消毒原理和方法氯气在常温常压状态下为黄绿色气体,经压缩成液体后存储于钢瓶中,称为液氯。
液氯是最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液氯通过氯气溶于水后生成的次氯酸来消毒。
次氯酸能够扩散到带负电的微生物表面并穿透其细胞壁到内部,通过氧化作用使细菌死亡。
次氯酸或次氯酸根离子形态的氯称为游离性余氯,PH值越低,次氯酸对细菌的杀灭能力越强。
2、消毒副产物液氯及其水解物次氯酸会与水中天然的有机物(如腐殖酸、富里酸、藻类)和无机物(如溴化物)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生成超过300种副产物。
其中,三卤甲烷和卤乙酸是对人和动物有危害的卤代酰胺。
有研究发现,在消毒副产物的总致癌风险中,卤乙酸的致癌风险占91.9%以上,而三卤甲烷的则小于8.1%。
3、应用和局限液氯消毒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消毒能力强且作用持久,已成为目前给水系统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消毒方法,但其消毒后生成的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存在健康隐患。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关注液氯消毒副产物的危害性,因此,液氯消毒有被其他消毒方式逐步代替的趋势。
4、使用水厂:白水镇自来水厂饮用水电解食盐次氯酸钠消毒1、消毒原理和方法次氯酸钠,有较强的漂白作用,性质不稳定,受潮湿和光、热的影响易丧失有效成分,一般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取和使用。
次氯酸钠的灭菌大致有3种方式。
第一种也是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新生态氧的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病原微生物。
第二种,次氯酸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不带电荷且分子小,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以及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来杀灭病原微生物。
第三种,次氯酸生成的氯离子能显著改变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细胞失活而死亡。
2、消毒副产物次氯酸钠为含氯消毒剂,主要也是由氯代消毒副产物对人畜产生影响,同时,次氯酸钠消毒可能增加氯酸盐、次氯酸盐和溴酸盐等无机物副产物。
饮用水消毒方法的应用1.大中型水厂目前我国极大多数水厂采用氯消毒。
氯消毒效果好,具有持续消毒作用(管网余氯),且费用较其它消毒方法低。
但是,由于氯气是具有刺激性和有害气体,对金属有极强的腐蚀性,因此采用氯消毒必须有专门的加氯机、加氯间和氯库,以保证加氯的安全性。
通常将装有液氯的氯瓶放在磅秤上,在加氯过程中随时观察氯瓶重量度化,经以核对氯瓶中剩余液氯量,防止用空,使用时还应防止加氯机的水倒灌入氯瓶。
因氯气比空气重,加氯间和氯库外墙的低处安装排风扇,以排除聚积在室内的氯气;氯库和加氯间内应安置漏气探测报警仪,以预防和处理氯气泄漏事故,在加氯间还应有应急中和处理池(池内装石灰水)。
加氯后,应加强余氯的连续监测,有条件时,加氯地点宜设置余氯连续测定仪。
目前国内很多大型水厂采用自动化加氯,也有的水厂采用计算机控制加氯。
为减少沉淀池和滤池中藻类生长,有些水厂采用滤前加氯和滤后加氯的二次加氯方法。
但滤前加氯可造成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形成三卤甲烷等物质,因此目前提出在滤前采用臭氧或二氧化氯消毒,滤后采用氯消毒的方法。
小型水厂目前有采用氯消毒方法,也有采用漂白粉消毒。
因漂白粉所含有效氯易挥发,每批购进的漂白粉应进行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存放漂白粉的仓库应与漂白粉溶液投加间隔开,并保持阴凉,干燥和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漂白粉溶解池和溶液池一般2个,便于轮流使用。
池底坡度不小于2%并坡向排渣孔。
因氯有腐蚀性,应有防腐蚀措施.加漂白粉间与—级泵房应隔开,并采用自然通风,室内地坪坡度不小于5%。
漂白粉投加方法:将每包50kg的漂白粉先加400—500kg水搅拌成10%-15%的溶液,再加水调成1%-2%浓度、澄清后、由计量设备投到滤后水中,可采用重力将漂白粉溶液投加到水泵吸水管中,也可用水射器向压力管中投加。
2.企业、农村水厂2.1企业水厂的消毒企业由于供水量较小,管网相对集中,目前采用的饮水消毒方法较多。
有氯化消毒、漂白粉消毒、也有采用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还有部分采用次氯酸钠消毒。
饮用水消毒设备的四种方法
饮水消毒是防止肠道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水经混凝沉淀或过滤后,微生物虽可大大减少,但不能完全杀灭。
常用的饮水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1、煮沸:是利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杀灭水中微生物而达到饮水消毒口的的方法。
这种消毒效果可靠,但消毒的水量有限,只能满足直接饮水的需要。
2、氯化消毒:通常是在水中投加漂白粉或漂白精的方法达到消毒的目的。
这种方法效果可靠,经济简便。
3、简易持续消毒:在竹筒、空罐、玻璃瓶、聚乙烯(或丙烯)塑料瓶、袋或网制成的容器内,根据消毒水量的多少,放入几十克至儿百克漂白粉,先以少量水调成糊状,加水装满容器,容器挂在浮标下相距15-30厘米,然后放入水中。
打水时吊桶在水中的震动,漂白粉溶液可从容器溢出、渗入水中,发挥消毒作用。
在用水较少震动较小时因容器内氯的浓度较高,氯可自动扩散到井水中。
因此,水中经常保持-定量的余氯(0.1--0.3毫克/升),为时短者3-7天长。
者可达20天以上。
缸水也可采用类似的持续消毒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用方便、节省人力、减少每天投加消毒剂的麻烦,消毒效果也不错。
4、井水、缸水消毒:先测量需要消毒的井水和缸水的水量,确定加氯量。
加氯量的多少取决于水质的优劣。
一般饮水消毒的加氯量约2-3毫克/升(即每立方米水加氯2-3克,折算成漂白粉约10克或漂粉精约5克)。
如一口井,测得水量为 2.5立方米、漂白粉有效含氯量如为25%,此井需要加漂白粉的量应为2.5x2/0.25=20克。
农村饮用水常用消毒方法饮用水消毒方法很多,农村最适用的是煮沸消毒和氯化消毒两类.煮沸消毒是最安全有效的消毒方法。
生水经过煮沸后,几乎所有的细菌和病毒都能被杀死,所以,喝开水最卫生,最安全。
力争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这种消毒方法无持续杀菌作用,煮沸后的水在存放过程中有重新被病源菌污染的可能。
因此盛放开水的容器要清洁.氯化消毒是在水中加入氯制剂,通过制剂中有效氯的作用杀灭水中的致病微生物。
常用的氯制剂有液态氯、漂白粉、漂白粉精片、氯胺丁、净水龙等。
在农村家庭饮水消毒中以漂白粉、漂白粉精片使用最多。
不仅杀菌力强,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而且在水中保持一定量的剩余浓度,即使再度污染,余氯仍有消毒作用,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消毒法和持续消毒法。
井水消毒法:一是直接投加漂白粉消毒法:先按井水的水量计算出漂白粉的用量:(有条件时可取井水水样进行需氯量测定。
) 漂白粉(精)的投加量应根据水体的水质状况、水量、规定加氯量及漂白粉(精)有效氯含量等因素决定。
计算水量及加药量公式:圆井水量(米3)=[水面直径(米)]2×0.8×水深(米)方井水量(米3)=边长(米)×边宽(米)×水深(米)应加漂白粉量(g)=井水量(米3)×井水加氯量/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日常工作中可以根据井水水质具体情况,按每吨水5—8克来估算.然后配制漂白粉溶液,将上清液投入井水中:将所需量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研细)放入碗或盆中,加少许冷水调成糊状,再加适量的水,静置10分钟左右。
将上清液倒入井水中,用取水桶上下振荡数次或用干净木棍搅拌数分钟,使之混匀,半小时后即可饮用.每天消毒2~3 次,消毒应在取水前l~2小时进行。
当水井被污染时,消毒用药量可增加2~3倍。
二是持续加漂白粉消毒法:将一定量的漂白粉装入无毒塑料袋、竹筒、小口瓶、木盒或陶罐等容器中,在容器上面或旁边钻若干小孔(一般4个~6个,孔的直径为0。
几种简便的野外饮用水净化方法野外旅行或露营时,饮用水的安全性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在无法得到商业饮用水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学会使用一些简便的方法来净化野外水源,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简便的野外饮用水净化方法,帮助你在野外旅行中保持健康。
1. 煮沸法煮沸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净化野外水源的方法。
只需将水煮沸,可杀死或去除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在野外,使用一个可靠的炉头或火堆,将水煮沸5分钟以上。
待水冷却后即可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煮沸法并不能完全去除重金属、化学物质等其它污染物,因此在源水质量较差的情况下,仍需进行以下净化方法。
2. 滤水器滤水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净水设备,能过滤水中的细菌、寄生虫和悬浮物等。
选择一款符合需求的滤水器,能为野外旅行提供可靠的饮用水。
按照滤水器的使用说明,将水过滤后即可直接饮用。
滤水器的滤芯需根据使用频率和水质情况定期更换,以确保净化效果。
3. 加氯消毒法加氯消毒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杀灭水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在野外旅行中,可以使用含氯漂白剂或水处理片来进行水的消毒。
根据水质情况和使用说明,在一定比例下加入适量的漂白剂或处理片,搅拌均匀后等待一段时间。
经过适当的静置时间后,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将被杀灭,安全可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加氯消毒不能去除水中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
4. 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净化水源的方法。
在野外旅行中,可以使用携带式紫外线消毒器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根据设备操作说明,将紫外线消毒器插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打开设备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
使用时需确保设备电池充足,按照使用说明操作,确保灭菌效果。
综上所述,野外饮用水净化是确保野外生活安全的重要环节。
无论哪种净化方法,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野外水源的筛查和有效的储水装备来避免饮用受污染的水源。
在野外旅行时,建议提前了解和准备相应的净水设备,以确保自己和伙伴的健康与安全。
饮用水消毒剂有哪些饮用水处理消毒常用技术1.氯消毒技术氯消毒主要是通过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来杀灭细菌,次氯酸是很小的中性分子,能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茵表面,通过细茵的细胞壁穿透到细菌内部,并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但是对于水中的病毒、寄生虫卵的杀灭效果较差,需要在较高值(消毒剂浓度乘以接触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除菌效果。
2.臭氧臭氧的消毒机理包括直接氧化和产生自由基的间接氧化,与氯和二氧化氯一样,通过氧化破坏微生物的结构,达到消毒的目的。
其优点是杀菌效果好,用量少,作用快,能同时控制水中铁、锰、色、味、嗅。
可将氰化物、酚等有毒有害物质氧化为无害物质;可氧化嗅味和致色物质,从而减少嗅味,降低色度;可氧化溶解性铁、锰,形成不溶性沉淀,通过过滤去除;可将生物难分解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2]。
但研究表明,臭氧与有机物反应生成不饱和醛类、环氧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含有少量溴化物的时候,臭氧处理就会产生致癌性的副产物。
3.氯胺氯胺消毒是氯衍生物的消毒方法之一,由于氯胺消毒作用缓慢,它不能作为基本杀菌消毒剂,曾一度停用。
但由于氯胺能避免或减缓氯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的某些化学反应,从而使消毒后水中氯化副产物的生成量显著降低,氯胺消毒被广泛认为是控制消毒副产物形成的有效手段。
根据资料,出厂水采用氯胺消毒,卤乙酸的产生量减少90%,三卤甲烷的产生量减少70%。
投加氯胺已为越来越多的水司所认同,有更多的水厂又重新采用了氯胺消毒法。
4.紫外线消毒紫外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快速、经济的高效消毒技术。
它是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波段(110~280)紫外光发生装置产生紫外辐射,用以杀灭水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藻类等。
其机理是一定剂量的紫外辐射可以破坏生物细胞的结构,通过破坏生物的遗传物质而杀灭水生生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5.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的消毒机理主要是氧化作用,能较好杀灭细菌、病毒,且不对动植物产生损伤,杀菌作用持续时间长,受影响小,可除臭、去色。
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式目前,从水体消毒的种类来说,有氯气、漂白粉、次氯酸钠、氯胺、二氧化氯、臭氧等药剂和紫外线消毒模式,每种消毒模式都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我国大多数集中式供水采用氯消毒。
氯消毒效果好,且费用较其他消毒方法低。
但由于近年来地下水质中各种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运用氯消毒会产生三卤甲烷等致突变与致癌变的有机化合物,因此专家建议不宜单独使用氯消毒。
也有采用漂白粉、次氯酸钠消毒的,因漂白粉、次氯酸钠容易受阳光、温度的作用而分解,所含有效氯易挥发,所以对存放条件和有效氯测试的要求比较高。
使用氯胺消毒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操作比较复杂,并且氯胺的杀菌效果差,不宜单独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使用。
而紫外线的灭菌作用只在其辐照期间有效,所以被处理的水一旦离开消毒器就不具有残余的消毒能力,如果一个细菌未被灭活而进入后续系统,就会沾附在下游管道外表并繁衍后代,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较为理想的消毒方式是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
二氧化氯应用现状近年来,国外在防止氯消毒所引起的有害作用而寻找新的消毒剂时,对CIO2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
由于CIO2不会与有机物反映而生成三氯甲烷,所以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氧化氯消毒的安全性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被认定为氯系消毒剂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有上千家水厂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我国近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水厂也逐渐增多。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由于二氧化氯水溶液易挥发,对压力、温度和光线敏感,所以不能压缩进行液化储存和运输,只能在使用时现场制备,立即使用。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有电解食盐法、化学反应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电解法和化学法在生产上应用较多。
臭氧应用现状目前,在欧洲主要城市已把臭氧作为深度净化饮用水的一种主要手段。
在我国,臭氧消毒总的来说是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水厂净水处理工艺,但在区域供水工程中,臭氧消毒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
臭氧的制备方法由于O3在空气中会慢慢自行分解为O2,不易储存,因此O3应根据需要就地生产。
我国饮用水消毒常用方法
我国饮用水消毒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 氯气消毒法:将氯气注入水中,使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死亡,达到消毒的效果。
2. 活性炭吸附法:通过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异味,改善水质。
3. 紫外线辐射法:利用紫外线杀灭微生物,达到杀菌的效果。
4. 臭氧处理法:将臭氧注入水中,消除异味和有机污染物,同时也可以杀灭微生物。
5. 高锰酸钾氧化消毒法:通过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迅速氧化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达到消毒目的。
这些消毒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缺点,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
日常饮用水卫生常识知识问答及答案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1.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法是什么?答:液氯、臭氧、二氧化氯、一氯胺。
2.生活饮用水消毒的目的?答:防止发生肠道传染病。
3.测定饮用水中余氯的作用是什么?答:确定饮用水的消毒效果及防止二次污染的能力。
4.消毒效果的常用指标是什么?答: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余氯量。
5.二次供水的储水设备(水箱)的溢水管为什么要有网罩?答: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进入水箱污染水质。
6.二次供水水箱为什么要加盖加锁?答:防止投毒,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掉进水箱污染水质。
7.二次供水的排水管为什么不能与下水道管直接连接?答:防止因负压和虹吸把下水道的污水吸入水箱。
8.为什么要定期清洗二次供水水箱?答:去除水箱壁及水箱底的附着物和沉淀物,防止水箱污染饮用水。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1.什么是生活饮用水?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用水,包括直接喝的水和做饭、洗菜、洗脸、洗澡、洗衣冲厕所、清洁等日常生活用水。
受气候、水量、生活习惯、卫生设备、经济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每人每天的生活饮用水用量从20升|日到180升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2.供水单位的从业人员患有那几种疾病不得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的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
3.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发放依据、有效期限和复核期限?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发放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方法》第十六条规定的管理范围发放,有效期四年,每年复核一次。
有效期满前六个月重新提出申请4.二次供水的定义?将来自集中式供水的管道另行加压、贮存,再送至水站或用户的供水设施;包括客运船舶、火车客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上的供水(有单独制水设施者除外)。
几种简便的野外饮用水净化方法通用版几种简便的野外饮用水净化方法在野外活动中,寻找并确保安全的饮用水源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在野外环境中,水源的污染难以避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简便有效的饮用水净化方法来保证水质安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野外饮用水净化方法。
一、沉淀过滤法沉淀过滤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野外饮用水净化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找到一个干净的容器,将水源中的杂质沉淀下来。
可以选择使用一个大口径的水瓶或者容器,以便更容易进行下一步的过滤。
2. 慢慢倒入水源,确保尽量不搅拌水中的沉淀物。
这样可以使大部分杂质沉淀到容器底部。
3. 等待一段时间,通常几个小时至一天,让杂质充分沉淀。
4. 将水通过一块干净的布或者多层纱布过滤,以去除残留的细小颗粒。
沉淀过滤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大部分可见的杂质,但对于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
因此,在使用沉淀过滤法净化水源之后,最好再进行下一步的消毒处理。
二、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是一种常用且简便有效的野外饮用水净化方法。
通过将水源加热至沸腾,可以有效地杀灭绝大部分微生物。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找到的水源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2. 将容器放在明火或者炉子上加热,直到水开始沸腾。
3. 让水源继续沸腾约1分钟,确保杀灭绝大部分微生物。
4. 关闭明火或者炉子,让水冷却后即可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煮沸消毒法能够有效杀灭绝大部分微生物,但对于化学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
因此,在使用煮沸消毒法净化水源之后,还需要进行其他净化方法来去除化学物质。
三、滤水器过滤法滤水器是一种方便实用的野外饮用水净化方法,广泛使用于露营、徒步等户外活动。
滤水器能够过滤掉水中的微生物和一些化学污染物,提供相对安全的饮用水。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滤水器,并确保滤芯处于良好状态。
滤芯一般具有多层过滤网,能够有效地过滤微生物和一些颗粒状污染物。
2. 将滤水器连接到水源,并按照滤水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 等待水通过滤芯过滤出来,即可饮用。
常用生活饮用水消毒方法(漂白粉法、漂白粉精片法)一、消毒剂用量的计算(一)、水量的计算圆井水量(m³)=[水面直径(m)]2×0.8×水深(m)方井水量(m³)=边长(m)×边宽(m)×水深(m)(二)、消毒剂用量应加有效氯量(mg)=应消毒水量(m³)×规定加有效氯量( mg/L)×1000需要漂白粉量(g)=应加有效氯量(mg)÷漂白粉含有效氯比例需要漂白粉精片量(片)=应加有效氯量( mg)÷漂白粉精片含有氯效量(mg/片)1、我县常用的漂白粉精片每片含有效氯为200mg,漂白粉含有效氯比例为25%,但不同厂家的产品其有效氯含量可能会有差别,实际使用时请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2、规定加氯量在一般情况下为2 mg/L,应根据水质污染程度适当增减,污染大时适当提高加氯量。
最好能根据余氯检测结果来调整加氯量(即消毒剂用量),当大大超过标准时应适当降低规定加氯量,当低于标准时应适当增加规定加氯量。
3、采用持续加漂白粉消毒法时,容器上的小孔数和孔径大小应根据余氯检测结果作相应调整。
例如:某一圆井直径0.8m,水深2.5m,消毒时规定加氯量为2mg/L,所用漂白粉含25%有效氯(漂白粉精片含有效氯200mg/片),则其用药量可按下式计算:井水量=0.8㎡×2.5m×0.8=1.28 m³应加有效氯量=1.28 m³×2 g/ m³=2.56g需用漂白粉量=2.56g÷25% = 10.24g需用漂白粉精片=2560mg÷200mg/片=12.8片≈13片二、消毒方法(一)直接投加漂白粉消毒法:将所需量漂白粉放入碗中,加少许冷水调成糊状,再加适量的水,静置10分钟。
将上清液倒入井水中,用取水桶上下振荡数次,30分钟后即可使用。
洪涝灾害后饮用水如何消毒洪涝灾害对其人们造成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所以说需要对其洪涝灾害预防措施进行了解,那么为了方便大家,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洪涝灾害后饮用水消毒方法,欢迎阅读!洪涝灾害后饮用水如何消毒1、缸水、桶水消毒一般使用含氯消毒片或泡腾片(如漂白粉精片、二氯异氰尿酸片等)等对缸水或桶水进行消毒。
2、缸水、桶水消毒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一般每50千克水加入漂白粉精片剂或泡腾片1片,30分钟后测余氯气0.3毫克/升-0.5毫克/升即可。
3、井水消毒井水可采用定时投加漂白粉消毒法,将所需量漂白粉放入碗中,加少许冷水调成糊状,再加适量的水,静置10分钟。
将上清液倒入井水中,用取水桶上下振荡数次,30分钟后即可使用,一般每天消毒2-3次。
4、井水消毒也可采用持续加漂白粉法:在塑料饮料瓶等容器上面或旁边钻4-6个小孔,孔的直径大概0.2厘米-0.5厘米。
根据水量和水质情况加入漂白粉精片(一般装250克-300克),用细绳将容器悬在水中,利用取水时的振荡,使容器中的氯慢慢从小孔放出,以保持井水中一定的余氯量。
一次加药后可持续消毒1周左右。
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1、处于洪水多发区的人们在雨季要多收听洪水预报,并了解水面可能上涨到的高度和可能影响的区域。
2、如果收听到洪水预警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可用沙袋在门槛外垒起一道防水墙,然后再用旧地毯、旧棉絮等塞堵门窗的缝隙。
3、当得知洪水来临时,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转移至安全区域。
4、如洪水到来时,不能及时转移的人员应就近迅速向楼房、山坡、避洪台等高地躲避,或者立即爬上大树、高墙、屋顶等高的地方暂避。
5、如已被洪水包围,千万不要慌张,应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6、如不小心被水冲走或落入水中,一定要保持镇定。
尽量抓住水中漂流的箱子、木板、衣柜等任何入水可浮的物品。
并要学会发出求救信号,如大声呼救、晃动树枝或衣物等。
我国饮用水消毒方法咱中国人每天都离不开水呀,这饮用水可得干净卫生才行。
那怎么让水变得安全可靠呢?这就得说说饮用水消毒方法啦。
你知道吗,就像我们要打扫房间让它干干净净一样,水也需要消毒来去掉那些有害的小细菌和小病毒呢。
咱国家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有几种,就像我们有不同的工具来做不同的事情一样。
有一种消毒方法叫氯气消毒,这就好比是一个厉害的“卫士”。
氯气能有效地杀死水中的病菌,让水变得健康。
你想想,它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把那些坏家伙都给赶跑了。
但是呢,它也有一点点小问题,有时候可能会让水有点味道,不过这也不影响大局啦。
还有一种是臭氧消毒,臭氧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
它能快速地把那些有害的东西给变没了,而且消毒效果特别好。
它能让水变得特别纯净,就像山间的清泉一样。
可是呢,这个“魔法师”也有它的脾气,它不太稳定,使用起来得小心一些。
再说说紫外线消毒吧,这就像是一束神奇的“光剑”。
紫外线照一照,那些细菌病毒就无处可逃啦。
它简单又高效,还不会给水里添加别的东西呢。
不过它也有弱点呀,要是水里面有什么东西挡住了这束“光剑”,那效果可就没那么好咯。
哎呀,这些消毒方法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难呀!但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是为了我们能喝上干净健康的水呢。
咱平时在家里喝水,可能感觉不到这些消毒方法的存在,但它们可都在背后默默地工作着呀。
就像我们身边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一样,虽然我们不一定能时刻看到他们,但他们真的很重要呢!我们每天喝着经过消毒的水,是不是应该心怀感激呀?没有这些消毒方法,那水可不知道会有多脏呢。
你说,要是没有这些饮用水消毒方法,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那肯定是不敢想象呀!所以说呀,这些消毒方法真的是太重要啦!它们就像我们健康的守护者,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
咱可得好好珍惜这干净的水呀,可别浪费了。
毕竟,这背后有这么多人和方法在努力呢!你说是不是呀?咱以后喝水的时候,也可以想想这些有趣的消毒方法,感受一下科技的力量和人们的智慧呢!。
饮用水的净化消毒方法常用净水剂和消毒剂净水剂亦称混凝剂,常用的有硫酸铝、明矾、碱式氯化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
净水剂必须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防止潮解失效。
其中三氯化铁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要求装存的容器能耐腐蚀。
每种混凝剂均有其适宜的PH值范围,要根据原水的PH值来选用。
一般说来,如果原水的PH偏低宜选用碱式氯化铝,反之,则宜选用其他混凝剂。
消毒剂适合于洪涝灾区饮水的消毒剂有漂白粉、漂(白)粉精、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三合二(为三份次氯酸钙和二份氢氧化钙所组成)、二氯异氰尿酸钠(又名优氯净)、清水龙(又名哈拉宗)、碘伏、有机碘、碘离子交换树脂等。
缸水、井水的消毒法,持续加氯消毒法即采用“饮水持续消毒器”进行缸水与井水的持续消毒。
缸水消毒采用内装60片漂粉精片的缸水持续消毒器(即小型持续消毒器),以每片含有效氯0.2g计,一个3~4口之家每日饮用水量100L左右时,持续消毒时间可达30天左右。
直接加氯消毒法消毒前,先计算井水量,计算方法为:水量(m3)=井水深(m)×水面直径2(m2)×0.8投药量为每m3(吨)水加漂粉精片10片或漂白粉10g。
投药时将所需的漂白粉或碾碎的漂粉精片放在碗内,加少量冷水搅匀,取漂白粉上清液或漂粉精片原液倒入水中,用吊桶将井水上下搅动数次,半小时后即可取用。
每户缸水消毒的药剂用量按每100L水(即两担水)计,投加漂粉精1~2片或漂白粉1~2g,或漂粉精0.4~0.8g,污染较重的水取高值。
加法与消毒井水同,加入消毒剂后用水瓢或干净的专用棒进行搅动,使之与水充分混合,并保证消毒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个人饮水消毒由于洪水灾害发生突然,条件艰苦,最初的供水或水处理困难,因此个人饮水消毒仍是解决灾民临时饮水需要的形式之一。
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个人饮水消毒片是清水龙片,每片含有效氯4~8mg,每军用水壶内加入1~2片,摇振1~2分钟,放置20~30分钟后饮用。
饮用水消毒方法
李俊设
1. 缸(桶)水消毒处理
自然灾害发生后,若取回的水较清澈,可直接消毒处理后使用。
若很混浊,可经自然澄清后(如澄清效果不佳,可使用明矾进行混凝沉淀和滤沙过滤)再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为漂精片或泡腾片。
使用方法为每担水(50 公斤)加漂精片1 片或泡腾片半片~1 片(视含有效氯浓度决定)。
先将漂精片或泡腾片放入碗中压碎,加水搅拌至溶解,然后取该上清液倒入缸(桶)中,不断搅动使之与水混合均匀,盖上缸(桶)盖,30分钟后测余氯不低于0.3mg/L 即可使用。
若余氯达不到,则应增加消毒剂量,缸(桶)要经常清洗。
同时应注意:漂精片和泡腾片易吸水潮解,应保存于密封塑料袋或玻璃瓶中。
缸(桶)要经常清洗。
2. 井水的消毒处理
方法是:先将井水掏干(若井水中查出致病菌,应先消毒后再掏干),清除井壁和井底的污物,用3~5%漂白粉溶液(漂精减半)清洗后,再按加氯量10~15mg/L 投加漂白粉(或漂精片)即每吨水加40 克干漂白粉计,等待3~5 小时后把井水打完,待再来水即可消毒取用,必要时经细菌学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饮用水消毒流程饮用水消毒可是个超重要的事儿呢,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呀。
一、为啥要消毒饮用水。
咱们喝的水,来源可复杂啦。
可能是河水、湖水,也可能是地下水。
这些水里呀,有好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小生物,像细菌呀、病毒呀,还有些小虫子呢。
要是不消毒就喝进肚子里,那可就容易生病啦。
比如说拉肚子、肚子疼之类的,可难受了。
所以呀,消毒就是要把这些坏东西都消灭掉,让我们能安心喝水。
二、常见的消毒方法。
1. 煮沸消毒。
这是最最常见,也是咱们在家就能轻松做到的方法哦。
把水放在锅里,开火把水煮沸。
一般来说,水沸腾个几分钟就好啦。
这个时候呢,那些细菌和病毒就被高温杀死啦。
就像给那些小坏蛋来了一场超级热的桑拿,它们可受不了就一命呜呼了。
而且煮沸后的水喝起来还有种暖暖的感觉,冬天喝特别舒服呢。
2. 氯气消毒。
这是在自来水厂常用的方法。
氯气可是个很厉害的家伙哦。
自来水厂会把氯气通到水里,氯气会和水里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发生反应,把它们都消灭掉。
不过呢,氯气消毒后的水可能会有一点点味道,有点像游泳池里的那种味道。
但是大家不用担心,这个味道对我们的健康是没有危害的哦。
而且自来水厂在消毒的时候也是控制好氯气的量的,不会放太多啦。
3. 紫外线消毒。
这个方法就比较高科技啦。
用紫外线照射水,紫外线就像一把把小剑,把细菌和病毒的身体结构都破坏掉,让它们不能再兴风作浪。
这种消毒方法很环保呢,不会像氯气消毒那样可能会产生一些其他的物质。
不过紫外线消毒设备可能比较贵,所以一般在一些比较大的水处理厂或者对水质要求特别高的地方才会用。
三、消毒后的检测。
水消毒完了可不能就直接不管啦,还要检测呢。
检测人员会看看水里还有没有细菌、病毒这些坏东西。
他们会用很专业的仪器和方法,就像医生给病人做检查一样仔细。
如果检测发现还有问题,那就要重新消毒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啦。
只有检测合格的水才能送到我们的家里,让我们放心地喝。
饮用水消毒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爱与责任的过程呢。
那些在自来水厂工作的叔叔阿姨们,就像水的守护者一样,认真地做好每一个消毒环节,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喝到干净、健康的水。
我国饮用水消毒常用方法
一、引言
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饮用水的质量,我国实施了饮用水消毒的措施。
本文将对我国饮用水消毒的常用方法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常见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2.1 氯消毒
氯消毒是我国最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之一。
氯能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氯消毒可以采用氯化气、次氯酸钠、三氯化氮等形式进行。
2.2 臭氧消毒
臭氧消毒是一种高效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臭氧具有强氧化能力,可以有效地杀灭各类细菌、病毒和有机物。
臭氧消毒广泛应用于净化水源、提高水质等方面。
2.3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性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够破坏细菌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紫外线消毒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方面具有优势。
2.4 氯胺消毒
氯胺消毒是一种新兴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氯胺是一种稳定的消毒剂,能够有效地灭活细菌和病毒。
氯胺在水中的残留时间较长,能够提供持久的消毒效果。
2.5 温度消毒
温度消毒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通过加热水源可以杀灭其中的微生物。
温度消毒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户外野营等无法使用其他消毒方法的场合。
三、饮用水消毒方法的选择
3.1 消毒剂的选择
在选择饮用水消毒方法时,需要根据水源的特点和水质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不同的消毒剂对不同的细菌和病毒有不同的杀菌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3.2 消毒剂的浓度
消毒剂的浓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
过低的浓度可能无法起到杀菌的作用,而过高的浓度可能对人体有害。
因此,在使用消毒剂时需要严格控制其浓度。
3.3 消毒时间
消毒时间也是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对消毒的敏感度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消毒时间。
3.4 水质检测
饮用水消毒后需要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消毒的效果和水质的安全。
水质检测可以通过化验和仪器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能够指导后续的消毒工作。
四、饮用水消毒的应用领域
4.1 自来水厂
自来水厂是我国主要的饮用水供应单位,饮用水消毒在自来水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种消毒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水源处理、净化和消毒过程中。
4.2 农村饮用水
农村地区往往缺乏完善的饮用水设施,饮用水消毒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用于农村的简便易行的消毒方法。
4.3 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是对饮用水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之一。
饮用水消毒在医疗卫生机构中起到杀菌预防感染的重要作用,保障医疗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4.4 学校和企事业单位
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是集体生活的场所,饮用水消毒对于保障师生和员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各种消毒方法可以被应用于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饮用水供应系统中。
五、饮用水消毒方法的发展趋势
5.1 绿色环保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饮用水消毒方法也趋向于绿色环保。
新型的消毒技术和消毒剂能够更加安全环保地进行饮用水消毒。
5.2 全程控制
未来,饮用水消毒方法将更加全程控制,从源头控制饮用水的卫生状况,确保水质从供应到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5.3 智能化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应用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饮用水消毒领域。
智能化的设备和控制系统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饮用水消毒。
六、结论
饮用水消毒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
我国目前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氯胺消毒和温度消毒等。
在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要考虑水质的特点、消毒剂的浓度和消毒时间等因素。
饮用水消毒方法在自来水厂、农村饮用水、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未来,饮用水消毒方法将趋向于绿色环保、全程控制和智能化应用。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应用饮用水消毒方法,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健康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