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第二册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0
世界历史第二册世界历史第二册的范围: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当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指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同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
世界现当代史是世界格局逐渐演变的历史。
:资本主义扩张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格局逐渐演变资本主义的扩展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扩展并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帝国主义雅尔塔框架下的冷战多极化新秩序世界格局的演变资本主义的扩展资本主义力量的增强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美国内战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自上而下改革第一单元:殖民地人们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彼得一世改革开启近代化强化农奴制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的应用:电气时代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帝国主义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科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近代自然科学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近代文化文学巨匠艺术大师鲜明的时代特征汽油内燃机戴姆勒飞机试飞莱特兄弟帝国主义英法俄协约国德意日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济大危机第四单元、第五单元雅尔塔框架下的冷战德 意日苏联英美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美国苏联冷战第三次科技革命亚非拉国家新发展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多极化的世界新秩序联合国苏联改革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国单极化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世贸组织多极化格局经济全球化一、资本主义扩展2.解读地图,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在地域上的扩展,反映了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历史不可逆转的趋势,标志着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确立了其在全世界的统治1.运用“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等视角分析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革二、两次世界大战1.历史时序:了解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历史事件,能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2.把握两次世界大战的特点,运用“相同与不同”的视角进行比较三、世界格局的变迁1.具有时空的概念,通过历史地图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
世界历史二总复习●大事年表(圈划关键信息)第一单元●基础复习1、单元导语(在书本上划出关键内容)2、重要内容(在书本上框画出图片,圈划文字信息):P8.P16.问题思考与课后活动(将答案写在习题边上):P5.P13.第二单元 基础复习1、单元导语(在书本上划出关键内容)2、重要内容(在书本上框画出图片,圈划文字信息):P20.P26.●问题思考与课后活动(将答案写在习题边上):P24.P26.第三单元●基础复习一方面,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大众文化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加快了殖民掠夺的步伐,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去了灾难。
1、单元导语(在书本上划出关键内容)2、重要内容(在书本上框画出图片,圈划文字信息):P35.P37.P43.P44.P44.问题思考与课后活动(将答案写在习题边上):P41.P46.第四单元 基础复习1、单元导语(在书本上划出关键内容)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为二战爆发埋下隐患。
2、重要内容(在书本上框画出图片,圈划文字信息):P61.P70.P71.●问题思考与课后活动(将答案写在习题边上):P61.P66.第五单元●基础复习1、单元导语(在书本上划出关键内容)罗斯福认为,要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就要先解决就业。
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以工代赈”。
2、重要内容(在书本上框画出图片,圈划文字信息):P88.问题思考与课后活动(将答案写在习题边上):P75.P78.第六单元基础复习1、单元导语(在书本上划出关键内容)2、重要内容(在书本上框画出图片,圈划文字信息):丘吉尔认为,欧洲已经被一道“铁幕”分为两部分,铁幕以西是资本主义世界,铁幕以东是社会主义世界,且社会处于世界处于苏联的控制之下。
P93.问题思考与课后活动(将答案写在习题边上):/提高练习(打印完成)提纲:观点:史实1;史实2:史实3:史实4:。
世界历史第二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文明的起源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类开始形成定居社会,发展出了最早的古代文明。
这些文明诞生于河流流域,如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黄河流域。
这些文明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变,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农业、制度和文字的出现。
第二章: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古希腊和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石。
古希腊以其哲学、政治制度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如民主政治、柏拉图的理念和伊壁鸠鲁学派的思想。
罗马帝国则以其法律、行政制度和建筑工程而著称,如贵族共和制和万神殿的建设。
这两个文明的兴起和衰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是一个由封建制度主导的时期。
封建制度以领主和农奴的关系为核心,产生了严重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经济不平等。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基督教的传播和信仰,以及十字军东征和黑死病的影响。
中世纪欧洲的历史是一个充满战争、宗教和社会动荡的时期。
第四章:伊斯兰帝国的兴起伊斯兰帝国的兴起是中世纪世界的重要事件之一。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从麦加开始传播伊斯兰教,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伊斯兰帝国在政治、文化和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阿拉伯数字、医学和天文学等。
伊斯兰帝国的兴起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亚洲文明的崛起亚洲文明的崛起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时期,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中国的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印度的古代文明也以其宗教和哲学思想而闻名,如佛教和印度数学。
日本则形成了独特的武士道精神和文化传统。
第六章:欧洲的复兴和改革欧洲的复兴和改革是现代世界的起点。
文艺复兴运动重新燃起了对古典文化和艺术的热爱,推动了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的发展。
宗教改革则挑战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导致了新教的分裂。
这一时期的思想启蒙和科学革命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七章:欧洲的殖民扩张欧洲的殖民扩张是近代世界的重要事件之一。
世界历史《第二册》复习题资料1.材料一:1917年11月8日《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代表大会已经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各地苏维埃应负责保证真正的革命秩序。
⑴材料中的“自己”指哪个阶层?“临时政府”是通过什么革命推翻的?⑵各苏维埃政权是怎样负责保证“真正”的革命秩序的?结果怎样?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象征着什么?这次革命的领导人是谁?他领导的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革命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政权?革命的胜利为什么开辟了人类功史新纪元?⑷材料的引文的发布机构是什么?⑸临时政府是什么性质的政府?它为什么被推翻?⑹工兵代表苏维埃是什么性质的政权?答:⑴无产阶级;俄国的十月革命。
⑵苏维埃俄国同德国和奥匈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分配给农民使用;1918年3月把着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俄共(布)领导苏俄人民加强红军建设,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武装进一步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结果:1920年底取得基本胜利,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⑶象征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领导人:列宁;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政权: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原因: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过去的一切革命的结果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十月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
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薜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解放事业指出了光明的道路。
⑷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⑸资产阶级政府;原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与妄图用战争来消灭革命激化了阶级矛盾。
[键入文字]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历史第二册
世界历史第二册
一、填空题
1、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阶级临时政府,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
2、1917 年11 月7 日,列宁指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
于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3、1921 年俄共(布)根据列宁的意见,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探索。
4、到1937 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1922 年苏联成立,1991 年苏联解体。
(苏联存在了69 年)
5、《凡尔赛和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超过10 万,拆除莱茵河以东50 公里内的防御工程;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6、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首领操纵,英国的劳合•乔治;法国的克里孟梭;美国的威尔逊。
7、《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与其他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8、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于是1921 年有九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会议召开,美国处于会议的主导地位。
会议上签订了:《四国条
1。
世界历史知识点第二册世界历史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领域,第二册通常会涵盖从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各个时期。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世界历史第二册中的主要知识点:1. 中世纪的欧洲:- 封建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 教会的影响力及其与国家权力的互动。
- 十字军东征及其对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影响。
2.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起源和主要思想。
- 重要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伽利略的贡献。
- 科学、艺术和文学的复兴。
3.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起因。
- 新教的产生及其对欧洲宗教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4. 大航海时代:- 欧洲探险家如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海。
- 新大陆的发现对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 殖民主义的兴起及其对被殖民地区的影响。
5.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和康德的思想。
- 科学和理性的推崇及其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6.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城市化、工人阶级的出现和劳动条件的变化。
7.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 民族国家的建立和民族自决的概念。
8. 帝国主义与殖民扩张:- 19世纪和20世纪初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
- 殖民地对宗主国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9.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后果。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战役和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
10. 冷战与意识形态的对抗:- 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美国和苏联。
- 意识形态的对抗,包括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11. 非殖民化与新兴国家的崛起:- 20世纪中叶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兴起。
- 新兴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挑战。
12. 全球化与现代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 当代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和国际冲突。
这些知识点为世界历史第二册的大致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深度会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