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鉴别诊断
- 格式:pdf
- 大小:141.58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鉴别精神分裂症早期和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早期经常会出现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强迫症状会被误诊为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
而有些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早期会有一些类幻觉症状、类妄想症状、一些貌似荒谬离奇的想法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有些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早期会有夸大的想法,活跃但稍显不协调的情感会被误诊为躁狂症,而有些躁狂症早期会有一些类幻觉症状、类妄想症状、一些貌似荒谬离奇的想法,不协调的情感和行为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这些疾病相互之间的误诊,都会耽误每种疾病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精神分裂症的最佳治疗时机在刚发病的前半年,错过了此最佳治疗窗疗效往往不好。
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有时会恶化精神症状,甚至会导致自杀。
同样早期抑郁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有时会恶化抑郁症状,甚至会导致自杀。
因此如何准确鉴别精神分裂症早期和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躁狂症早期症状,是目前精神病学面临的重大挑战,所以西方国家成立了早期精神病识别干预协会,我们课题组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相关研究。
下面仅介绍一下这些疾病早期症状相互鉴别的临床要点。
一、精神分裂症早期和抑郁症早期的鉴别精神分裂症早期常会出现情绪不好的类抑郁症状会被误诊为抑郁症。
近年来在从事早期精神异常识别干预的临床中见到有60%精神分裂症早期被误诊为抑郁症,有的被误诊误治达几年之久,实在令人痛心。
临床鉴别的要点为:1、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虽然诉说自己情绪不好,但不能像抑郁症那样明确诉说情绪如何不好,尤其是那些悲凉愁苦、了无生趣的负性体验。
因此情绪往往是混浊和不清亮的,医生往往会像面对一块冰冷的石头,没有情感交流。
但这往往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共情的能力才能体验这种细微的情感差别。
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适合做精神科医生,过于外向的医生共情的能力弱于内向的医生,往往不会也不去体验这些情感。
2、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情绪不好主要是继发于幻觉或妄想,前驱期很可能继发于脑子乱,已不能像此前那样面对以往熟悉的世界而不适,因而情绪不好。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
概述: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指一组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两种病相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的精神障碍,常有反复发作。
分裂性症状为妄想、幻觉和思维障碍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情感性症状为躁狂或抑郁。
本病可有诱发应激因素,急性起病。
【病因】
一级亲属对照研究资料表明,本病在遗传学上是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性精神病之间,而单相重症抑郁则无明显的遗传上的特异性。
【临床表现】
①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病相,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
这两种症状同时存在,或先后在发病中出现。
②病程呈间歇发作,症状缓解后不留明显缺陷。
③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
病前个性无明显缺陷,部分病人可有分裂症、躁郁症家族史。
④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临床特点:可见分裂性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多次反复发作时交替出现情感性或精神分裂症症状,并可伴有意识模糊。
一次发作最短半个月,最长4.5~5年。
间隔1个月至4~6年不等。
国外将本病分为分裂躁狂和分裂抑郁两
型。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治疗】
一般认为本病预后较好。
研究病程预后时分别与分裂症和躁狂症或抑郁症相比较,总的表明其预后介于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之间。
治疗用锂盐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在急性期,除锂盐外,往往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
英文名称: schizoaffective psychosis。
解析躁郁症的诊断方法有哪些躁郁症是一种周期性情绪过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
这种情绪波动因起伏较正常人大,持续时间亦长,且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与生理功能。
一般而言,躁病的发病年龄约在二十岁与二十五岁之间,郁病的发病年龄则大约在三十至三十五岁左右。
双相障碍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等。
躁郁症精神分裂症: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发作与躁狂发作相鉴别,前者也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
但主要特征是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等怪异表现,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
躁狂发作是在情感高涨基础上出现的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情绪愉快、高涨,有感染力。
2、精神分裂症病程中可出现抑郁症状,而双相障碍可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应注意鉴别。
双相障碍是以情感障碍表现为主导症状并贯穿于整个病程,情感高涨或低落,伴随思维和行为改变,发作间歇期正常。
而精神分裂症表现是以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发作间歇期多残留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躁郁症继发性情感障碍:情感障碍可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某些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冰毒等)引起,二者鉴别点如下:继发性情感障碍应有明确的脑器质性疾病史、躯体疾病史,有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相应的改变,可出现意识、记忆、智能问题;情感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好转而好转,随原发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鉴别: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因治疗原则不一样,应加以鉴别。
双相抑郁具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早,病前性格具有情感旺盛气质和循环气质,情绪变化与季节相关,既往抗抑郁药疗效差,或治疗后心境快速变化及诱发躁狂和轻躁狂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睡眠增加、体重增加,进食增加,一天中病情变化规律明显,早上重、下午和晚上渐减轻。
躁郁症人格障碍:情绪变化是人格问题还是疾病,注意人格是一个人一贯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而双相障碍有明显的起病时间,病理性情绪需持续一定的时间。
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早期的鉴别
有些躁狂症早期会有一些类幻觉症状、类妄想症状、一些貌似荒谬离奇的想法,不协调的情感和行为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临床鉴别的要点为:
1. 有些躁狂症早期会有一些类幻觉症状、类妄想症状、一些貌似荒谬离奇的想法,不协调的情感和行为,但持续时间较短,幻觉症状往往有一定的心因,内容往往是夸自己的,妄想的内容或者“做梦娶媳妇”,被害往往是先觉得自己了不起别人嫉妒自己而要害自己。
但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和妄想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往往找不出原因,不可解释,不可理解。
2. 躁狂症即使在临床相较乱的情况下,仍然保留一定可理解性,有可感染人的地方,但精神分裂症在紊乱时显得很傻,让人难以理解,没有可感染人的地方。
最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早期误诊大部分情况下不会明显影响治疗。
因为两者的治疗都会应用抗精神病药,应用情感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也不会影响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疗效,所以家属大可放心。
但少部分躁狂只用抗精神病药不用情感稳定剂,躁狂症状一直不能得到控制,或情感控制得不太到位,躁狂变为慢性化,社会功能受损。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一、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二、抑郁症的危害三、精神分裂症的前兆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1、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在思维和情感上的区别
在思维内容方面,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有着重要区别。
抑郁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有消极悲观的意念,如有怕困难、怕挫折、怕失败、自责、自罪等不良的念头。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症状多种多样,有的接近现实,有的荒谬离奇,但其共同特征是无事实根据,与患者所受的教育水平相去甚远;患者能把妄想内容描述得生动逼真,并坚信不移,他人无法说服。
在情感表达上面,抑郁症患者在就诊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痛苦,愁眉苦脸,垂头丧气,忧心忡忡。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存在严重的情感障碍,就诊时多表现为茫然、淡漠、木僵,无论医生怎样引导发问,患者或者不作答,或者所问非所答。
2、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就诊方式与治疗上的区别
抑郁症患者由于有自知力,所以他们是主动就诊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缺乏自知力,所以他们是被动就诊的。
由于他们不承认自己有病,所以他们多数是由亲朋好友采用软硬兼施的方法送到医院来的。
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是两类作用不同的精神类药,当患者服用药物后,从疗效上也可观察和反思出诊断是否有误。
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精神分裂症必须要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才会有效。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抑郁症是无效的,治疗后家属也会反映出这一点。
3、精神分裂症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精神分裂症的判断标准精神分裂症,又称为思维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为心理功能异常、扰乱的思维与感知,以及虚构性意识体验(例如幻觉与妄想)。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精神分裂症的判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临床评估和依据相应的判断标准进行。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判断标准,并且提供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与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疾病。
一、精神分裂症的判断标准精神分裂症的判断标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与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所制定的。
1. DSM-5的判断标准根据DSM-5,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需符合以下主要症状:A. 长时间存在至少一个阶段性出现的幻觉、妄想或混乱的言语。
B. 在至少六个月的时间里,存在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以下症状:(1) 幻觉:患者过于相信或经常经历与现实不一致的虚构体验,例如听到没有外部来源的声音。
(2) 妄想:患者坚信与现实不一致的错误信念,例如与个人的特殊能力或重要身份相关的妄想。
(3) 混乱的言语:患者表达思维过程异常、无关的或无法理解的言辞。
(4) 或者严重的负性症状,例如情感和动机丧失,消极和缺乏表达行为。
C. 这些症状所导致的社会、学业或工作功能丧失。
D. 症状不是由药物或其他物质滥用所引起的。
E. 症状不是由于其他心理疾病(例如躁郁症或广泛性焦虑症)或其他身体疾病所引起的。
2. ICD-10的判断标准根据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需符合以下主要症状:A. 至少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明确的思维异常、幻觉或妄想:(1) 思维的内容与逻辑不一致或无法理解。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共同症状和区别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是两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它们可能有一些共同的症状,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共同症状和区别。
一、精神分裂症的共同症状和区别1. 症状表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精神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情感魔法和行为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听觉和视觉幻觉,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出现扭曲,同时也会出现持续的妄想信念。
他们的思维可能呈现出分裂、混乱和不连贯的特点。
情感魔法通常是冷漠、迟钝和情感扁平化的表现,而行为异常可能涉及社交障碍、自理能力下降等方面。
2. 症状区别: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能因患者而异,但一般可以分为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两大类。
阳性症状主要指的是存在于患者身上而在正常人身上不存在的症状,如幻觉和妄想。
而阴性症状则是指患者缺乏正常人所具备的功能,如情感魔法和行为异常。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共同症状和区别1. 症状表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波动性很大的精神障碍,主要分为两个极端的情绪状态,即抑郁期和躁狂期。
在抑郁期,患者可能会感到极度的悲伤、失去兴趣和愉悦感,精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可能有自杀念头等。
而在躁狂期,患者会感到异常的兴奋、多动、冲动甚至易怒,思维速度加快、跳跃性,睡眠需要减少。
2. 症状区别:双相情感障碍主要的症状特点是情绪的波动性,即在抑郁期和躁狂期之间的明显变化。
患者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段体验到这两种情绪状态,而且这种变化可能会持续几天或几周。
这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相对更为持久和固定。
综上所述,尽管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在某些症状上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但它们的症状表现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幻觉、妄想以及情感魔法和行为异常是主要的症状,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则表现出抑郁期和躁狂期之间的明显情绪波动。
因此,在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上还是需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症状特点和表现。
排除标准:应排除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及情感性精神言不由衷。
诊断中应与下列疾病鉴别:(一)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缓慢起病者(如单纯型)的初期常可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减退等类似神经衰弱的表现,但诉说简短不主动,无直应的情感反应,对治疗要求也不迫切,若仔细追问病史,则可发现早已有对环境兴趣减少,情感迟钝,行为孤僻,或思维离奇等症状,而神经衰弱患者自知有病,诉说病情时主动详尽,情感焦虑,病情时轻时重,要求治疗心切。
(二)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的初期可有强迫症样症状,如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易误诊为强迫症,经详细询问病史及随访观察,可发现本病的强迫症状逐渐变得荒谬,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逐渐显现,缺乏强迫症应有的焦虑情绪,对治疗要求并不迫切。
这些与强迫性神经症有别,后者症状较单一,对疾病的焦头烂额虑情绪显著人格保持完整,对治疗要求十分迫切。
(三)躁郁症: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过程中,偶可出现躁狂状态或抑郁状态,发致鉴别困难,有时需通过治疗随访观察及预后恩恨才能区分。
若伴有精神分裂症状时,则有助于诊断,但应排除分裂一情感性精神病之可能。
(四)反应性精神病:有时精神分裂症在某种精神剌激后起病,以致被诊断为反应精神病,但后者是在强烈精神创伤后急剧起病,症状内容反映精神创伤的情感体验,情绪反应色彩浓厚,既往无类似发作,病程短,预后佳,不复发,可资鉴别。
(五)器质性精神病:在脑器质性精神病和症状性精神病的病程中可出现精神分裂症样症状。
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常有智力障碍,症状性精神病常意识障碍,并伴有神经系统体征或躯体疾病的阳性发现,而精神分裂症一般无意识和智力障碍,再结合辅助检查,可资鉴别。
(六)精神发育迟缓:轻度脑发育迟缓患者,长至成有虽能从事一般简单体力劳动,但社交能力差,工作效率低,情感不活跃,行为较幼稚甚至会发生愚蠢性犯罪行为,有时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若能收集详尽病史,了解从婴幼儿时期起智力发育迟缓情况,则不助于鉴别。
二级精神残疾鉴定标准
一、二级精神残疾鉴定标准 1.一级精神残疾鉴定标准:(1)精神分裂症:症状表现为真实和幻觉、妄想和系统思维破裂及态度异常,
但在饮食、居住和日常事务中表现出一定自理能力;(2)躁郁症:
症状表现为明显的抑郁状态及情绪易失,以及思想不能集中等;(3)多动症:症状表现为无明显原因的言语无秩序,行动过度,和干扰到
有时加重复\t扰乱他人活动为主要表现;(4)孤独症:主要表现为障碍个体与社会相互接触,具有夸大自我意识、社交困难、抗拒改变及
言语混乱等表现;(5)发育性智力低下:指智力发育水平低于正常
水平,具有一定的心理活动能力,但个体的智力活动程度和成熟程度
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且有持续性的。
2.二级精神残疾鉴定标准:(1)
抑郁症:症状表现为明显的抑郁情绪及易怒等,而且在饮食、居住和
日常事务失去一定的自理能力;(2)思虑症:症状表现为破坏性的过多思考、时常犹豫不定,乐观程度下降等,而且在饮食、居住和日常
事务失去一定的自理能力;(3)隐瞒症:症状表现为隐瞒病情,行动表现出疏离感和拒绝交往,思考受到影响,情绪欠稳定等,而且在饮食、居住和日常事务失去一定的自理能力;(4)强迫症:症状表现为强烈的心理安全需要,被迫性的行为及思维表现,而且在饮食、居住
和日常事务失去一定的自理能力;(5)发育性失常或职业能力障碍: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未充分发育或有残疾表现,以至使个体在某项职
业技能上表现明显不足的。
综上所述,一级精神残疾主要包括精神分
裂症、躁郁症、多动症、孤独症和发育性智力低下;二级精神残疾主
要包括抑郁症、思虑症、隐瞒症、强迫症和发育性失常或职业能力障碍。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相似性和区别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是两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它们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虽然这两种疾病在症状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它们却具有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对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进行比较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疾病。
一、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点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会出现明显的异常。
以下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些常见症状特点:1. 思维紊乱:患者的思维会变得杂乱无章,常出现无关的联想和难以理解的语言表达。
2. 幻觉和妄想:患者可能会出现听到声音、看到不存在的事物等幻觉,并对这些幻觉产生强烈的信念。
3. 语言和情感扁平化:患者的表情和语言呈现出减少、缺乏情感的特点,常常呈现出冷漠和淡漠的状态。
4. 自我感觉的改变:患者可能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和定位出现问题,觉得自己的身体被控制或不真实。
5. 社交障碍:患者在与他人交往时会出现紧张、猜疑和回避的情绪,常常无法适应社交环境。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特点双相情感障碍又称为躁郁症,是一种情感波动剧烈的心境障碍。
患者在情绪和行为上表现出两个极端状态,即躁狂期和抑郁期。
以下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些症状特点:1. 躁狂期症状:患者在躁狂期会表现出情绪高涨、自信心过度、活动性增加、睡眠减少等症状。
他们可能产生过度乐观和冲动行为,并且会表现出言语迅速和注意力不集中。
2. 抑郁期症状:患者在抑郁期则会表现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过低、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等症状。
他们可能感到疲倦、睡眠增加,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3. 心境波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剧烈,从躁狂期转变到抑郁期时间可能会非常短暂,使得他们有时难以应对自己情绪的变化。
4. 日常功能受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心境波动期间,他们的日常功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无论是在躁狂期还是抑郁期,他们都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学习或与他人交流。
三、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区别尽管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在一些症状上存在相似性,但它们也有明显的区别。
精神分裂症症状与抑郁症有哪些不同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在症状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有的抑郁症在病情发展初期可能存在幻觉现象,也可能存在一些天马行空、离奇古怪的思维,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
据统计,这些精神方面的疾病误诊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对于疾病的错误诊断,让医生在治疗方面产生了偏差,不仅会耽误病情的治疗,严重者还能起到负面作用,让真实疾病得以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为了准确地区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狂躁症等疾病,欧美国家还成立了专门的医学机构。
了解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在症状方面的细微区别,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意义深远。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在症状方面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不同:第一、就医主动性方面的不同。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会认为自己精神方面有病,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去主动就医治疗,而是被动地接受治疗。
而抑郁症患者则不同,他们会正视自己情绪的变化,会主动去医院就诊。
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幻觉的存在,总以为自己身体不适,也会主动到医院就医。
第二、行为主动性方面的不同。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初期,行为障碍就逐渐表现出来,比如不喜欢做事,不愿意工作,对生活没有积极性。
抑郁症患者在内心深处是有这种行为的主动性的,但是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得以进行。
两者不同,一个是有主动意识,另一个是没有主动意识。
第三、社会活动能力方面的不同。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行为能力会受到了很大的抑制,严重者甚至会丧失社会行为能力。
比如工作、学习、社会交际等等。
而抑郁症患者,这些社会功能几乎不会受到影响,许多患者甚至还是单位的负责人、或者公司的高层、大学的高级教授等。
第四、情绪表现方面不同。
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情绪低落是最为明显的症状之一。
伴随着精力的降低,病人身体体质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则不同,在这方面几乎表现不出这些症状。
除了上述不同之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疾病在区分上,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细微差别。
在这里因篇幅的关系,就不多加叙述了。
抑郁症应与哪些类似疾病做好鉴别诊断最近几年抑郁症的发展明显有年轻化的趋势,抑郁症患者因为心理压力大,并且不能合理的抒发自己的情感,常常有轻生的观念,让人们对抑郁症充满了恐惧感。
所以需要患者在病情发展严重之前及时进行治疗,这其中不得不说的就是抑郁症的诊断方法了。
抑郁症与焦虑症的鉴别诊断焦虑症可与抑郁症合并存在,调查显示,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
二者症状常有重叠,同时抗抑郁药对焦虑症亦有治疗效果,说明二者在发病机理及表现方面确有很多相似之处。
尽管如此二者也必须鉴别,不可混淆。
因为抑郁症自杀率高,危险性大,故在临床诊断中,遵循抑郁症优先诊断原则,即当患者同时存在抑郁、焦虑症状时,如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则诊断为抑郁症,余下才考虑诊断为焦虑症。
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1、患者自知性的鉴别抑郁症患者对于自身的情绪低落状态能够明确诉说,且原因明确,尤其是对悲苦、无趣等负面抑郁体验是鲜明的,可以与医生进行正常情感交流。
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和思维都是混沌的,无法说清自身的感受,与医生也没有任何情感交流。
2、发病原因鉴别抑郁症患者出现的幻觉、妄想等症状,往往是有明确原因的,大多继发于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的基础之上,会随着压力下降、情绪舒缓而逐渐消失;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妄想症状是毫无原因,不可理解而突然发作的。
3、症状体征鉴别抑郁症患者发病过程具有典型的症状,如精力、体力明显下降,情绪明显低落,兴趣明显减少等,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出现情绪不好症状,也不具备抑郁症患者精力、体力明显下降的表现。
抑郁症与正常抑郁情绪的鉴别诊断1、抑郁程度正常人出现的抑郁情绪通常症状较轻,虽然正常人在短期内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负面情绪表现,但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社会活动。
而抑郁症患者通常抑郁症状较重,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社会活动,如学习效率下降、厌学、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胜任工作等,严重的甚至需要休假养病,或者生活无法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