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滑动轴承的故障诊断分析一、滑动轴承的分类及其特点1、静压轴承静压轴承的间隙只影响润滑油的流量,对承载能力影响不大,因此、静压轴承可以不必调整间隙,静压轴承在任何转速下都能保证液体润滑,所以理论上对轴颈与轴瓦的材料无要求。
实际上为防止偶然事故造成供油中断,磨坏轴承轴承,轴颈仍用45#,轴瓦用青铜等。
2、动压轴承动压滑动轴承必须在一定的转速下才能产生压力油膜。
因此、不适用于低速或转速变化范围较大而下限转速过低的主轴。
轴承中只产生一个压力油膜的单油楔动压轴承,当载荷、转速等条件变化时,单油楔动压轴承的油膜厚度和位置也随着变化,使轴心线浮动,而降低了旋转精度和运动平稳性。
多油楔动压轴承一定的转速下,在轴颈周围能形成几个压力油楔,把轴颈推向中央,因而向心性好。
异常磨损:由于安装时轴线偏斜、负载偏载、轴承背钢与轴承座孔之间有硬质点和污物,轴或轴承座的刚性不良等原因,造成轴承表面严重损伤。
其特征为:轴承承载不均、局部磨损大,表面温度升高,影响了油膜的形成,从而使轴承过早失效。
二、常见的滑动轴承故障●轴承巴氏合金碎裂及其原因1.固体作用:油膜与轴颈碰摩引起的碰撞及摩擦,以及润滑油中所含杂质(磨粒)引起的磨损。
2.液体作用:油膜压力的交变引起的疲劳破坏。
3.气体作用:润滑膜中含有气泡所引起的汽蚀破坏。
●轴承巴氏合金烧蚀轴承巴氏合金烧蚀是指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轴颈与轴瓦发生摩擦,使轴瓦局部温度偏高,巴氏合金氧化变质,发生严重的转子热弯曲、热变形,甚至抱轴。
当发生轴承与轴颈碰摩时,其油膜就会被破坏。
摩擦使轴瓦巴氏合金局部温度偏高,而导致巴氏合金烧蚀,由此引起的轴瓦和轴颈的热胀差,进一步加重轴瓦和轴颈的摩擦,形成恶性循环。
当轴瓦温度T大于等于230°C时,轴承巴氏合金就已烧蚀。
三、机理分析大多滑动轴承由于运行过程中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所以会产生滑动摩擦现象,同时又居有一定的冲击能量和势能,所以存在与产生滑动摩擦和碰摩相同的故障机理。
滑动轴承的修复方法滑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用于支撑和减少旋转摩擦。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或不当维护,滑动轴承可能会出现损坏或故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滑动轴承修复方法,帮助读者解决滑动轴承问题。
当滑动轴承出现问题时,我们需要先进行问题诊断。
常见的滑动轴承问题包括轴承磨损、过热、噪音等。
通过仔细观察和听觉检查,可以初步确定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一、轴承磨损修复当滑动轴承出现磨损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修复方法:1. 清洗轴承:将轴承取下后,使用专用清洗剂或清洗液清洗,去除污垢和残留物质。
注意要彻底清洗,并确保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修复。
2. 研磨轴承:使用砂纸或砂轮对轴承进行研磨,去除表面的磨损层。
研磨时要均匀施力,避免过度研磨导致轴承尺寸过小。
3. 轴承加工:如果轴承磨损严重,研磨无法修复,则需要进行轴承加工。
可以使用机床或其他加工设备对轴承进行加工,恢复其正常尺寸和形状。
二、轴承过热修复当滑动轴承出现过热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修复方法:1. 检查润滑油:过热常常是由于润滑不良引起的。
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和量是否满足要求,及时更换或添加润滑油。
同时,注意润滑油的清洁度,避免混入杂质。
2. 检查轴承安装:过热也可能是由于轴承安装不当导致的。
检查轴承座和轴承孔的配合情况,确保安装正确。
还要检查轴承是否卡住或过紧,及时调整松动度。
3. 检查负荷和转速:过大的负荷和转速也会导致轴承过热。
根据实际工况,调整负荷和转速,使其在轴承承受范围内。
三、轴承噪音修复当滑动轴承出现噪音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修复方法:1. 检查润滑油:噪音常常是由于润滑不良引起的。
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和量是否满足要求,及时更换或添加润滑油。
同时,注意润滑油的清洁度,避免混入杂质。
2. 检查轴承安装:噪音也可能是由于轴承安装不当导致的。
检查轴承座和轴承孔的配合情况,确保安装正确。
还要检查轴承是否卡住或过紧,及时调整松动度。
3. 检查轴承材质:轴承材质的选择与噪音密切相关。
滑动轴承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摘要】滑动轴承是机器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传动,其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
但在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很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总结故障原因,找出消除故障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从而可以达到设备正常运行,降低维修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异常磨损;巴氏合金;轴承疲劳;轴承间隙巴氏合金是滑动轴承常用材料之一,因其独特的机械性能,很多旋转机械广泛采用为滑动轴承材料。
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因滑动轴承故障导致停产,造成很大损失的情况时常发生。
总结积累经验,参考有关书目知识,对巴氏合金轴承故障因素及解决方法作以简要论述。
一、巴氏合金松脱巴氏合金松脱原因多产生于浇注前基体金属清洗不够,材料挂锡,浇注温度不够。
当巴氏合金与基体金属松脱时,轴承就加速疲劳,润滑油窜入松脱分离面,此时轴承将很快磨损。
解决方法:重新挂锡,浇注巴氏合金。
二、轴承异常磨损轴径在加速启动跑合过程中,轻微的磨合磨损和研配磨损都属正常。
但是当轴承存在下列故障时,将出现不正常或严重磨损。
1、轴承装配缺陷。
轴承间隙不适当,轴瓦错位,轴径在轴瓦中接触不良,轴径在运行中不能形成良好油膜,这些因素可引起转子振动和轴瓦磨损。
解决方法:更换轴承或重新修刮并做好标记,重新装配,使其达到技术要求。
2、轴承加工误差。
圆柱轴承不圆,多油楔轴承油楔大小和分布不当,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止推轴承推力盘端面偏摆量超差、瓦块厚薄不均,都能引起严重磨损。
解决方法:采用工艺轴检测修理轴承瓦不规则形状。
3、转子振动。
由于转子不平衡、不对中,油膜振荡、流体激进等故障,产生高振幅,使轴瓦严重磨损、烧伤、拉毛。
解决方法:消除引起振动因素,更换已磨损轴承。
4、供油系统问题。
供油量不足或中断,引起严重摩擦、烧伤及抱轴。
解决方法:解决供油系统问题,清洁或更换油液,修理或加大冷却器,以降低油温。
三、轴承疲劳引起轴承疲劳有以下原因:1、轴承过载,使承载区油膜破裂,局部地区产生应力集中,局部接触裂纹,扩展后产生疲劳破坏。
轴承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轴承的概念和分类1. 轴承的概念轴承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减少机械部件之间摩擦的装置,通常由内、外圈和滚动体组成。
它能在旋转或直线运动过程中传递载荷和支撑旋转轴。
2. 轴承的分类(1) 滚动轴承:分为滚动体轴承和滑块轴承,滚动体轴承由滚动体和轴承座两部分组成,常见的有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和自调心轴承等。
(2) 滑动轴承:滑动轴承依靠滑块在轴承座内滑动以支承载荷,常见的有滑动胶片轴承、滑动材料轴承等。
二、轴承的工作原理1. 滚动轴承的工作原理滚动轴承通过滚动体在内外圈之间滚动,将滚动摩擦转化为滑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损失,降低能量损耗,使轴承运转更加平稳。
2. 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滑动轴承依靠滑块在轴承座内滑动,通过表面间的滑动摩擦来支撑和传递载荷,从而减小摩擦损失,使轴承的运转更加平稳。
三、轴承的安装与维护1. 轴承的安装(1) 在安装轴承之前,应用洁净油布或棉纱把轴承座内外净,特别是在输送系统上,要特别注意;还需擦净附在轴承的深沟球和滚子上的油或其他污物。
要特别注意收放两端盖板时切勿损坏密封件。
这样都可以使轴承的密封性更好。
(2) 在安装轴承时,倘若黏涂润滑脂或油脂在安装前有所情况,应丢掉这部分脂或油,因此它们可能含有有害或渍染杂质。
调合油污,否则将导致轴承渐渐处于不适当的情况,并失真。
轴承上会润滑剂断层、化学裂化,或引起金属赛铬现象。
这样会大大降低轴承的寿命。
(3) 在选配轴承之前,最好先参考厂方以及翻译轴承各方面扉页拼装指南并应对这部分指南分明,特定型号的测量、胎造、圈化以及安装是比较重要的。
在特定型号的轴承课的脂必须究其有关文件,用热气被量切勿过量,而且前,在装有脂条轴承上加油必需由翻译接洽,切勿偷换;在特定型号的轴承中的充油必须严格按照这种种中指定散装油脂的量加入(4) 加油条轴承加油最好就地加油。
这将大大减少在输送系统上可供数据的信息引起的人为装错机。
加油时必需十分小心,引导表可供数要比规定数据小的地方,多加的油将排不尽,引起泡沫2. 轴承的维护(1) 使用时应确保轴承是在适当的温度和润滑条件下工作,以及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
机械设备滑动轴承故障分析及预防机械设备使用的滑动轴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被运用到多种类型的机械设备之中,然而在使用滑动轴承时,可能会形成一定的故障问题,现结合对机械设备内部轴承的使用情况的了解,分析滑动轴承存在的具体故障,并提供预防故障的建议。
标签:机械设备;滑动轴承;故障;预防滑动轴承可以对冲击荷载进行有效承担,形成的噪声不大,整体承载能力强,具有平稳的运转方式,应用可靠性强。
在冶金类设备中应用的比较多,在高炉鼓风机、减速机、电动机与三联箱等设备中均需应用滑动轴承,如果滑动轴承出现故障,设备也无法继续运行。
因此在生产应用期间,必须要关注滑动轴承问题,在其形成故障之后,进行故障分析,明确故障原因后进行处理,同时对故障展开必要的预防。
现探讨滑动轴承故障问题及预防。
1 轴瓦磨损1.1 故障原因分析轴瓦产生磨损的情况,可能是因为甩油环产生变形的问题,或者有其他物体处于轴承工作面上,受到装配措施的影响,轴承座与轴承之间无法配合运用。
1.2 预防建议滑动轴承所用的甩油环能够满足轴瓦存在的润滑需求,如果甩油环的椭圆度超过既定标准,或者已经形成了程度相对严重的磨损,轴颈难以带动甩油环进行旋转或者调整旋转速度,轴颈与轴瓦间保存的油量随之减少,很难形成全新的油膜,最终轴瓦出现磨损,在一些情况之下,轴颈的表面区域也会出现磨损的问题。
需要定期对甩油环展开检查,重点查看其椭圆度与磨损量,發现甩油环的问题之后,应当对其进行更换调整,以此来预防设备故障问题。
轴承工作面有其他的异物进入之后,如果物品外部尺寸大于油膜的最小厚度,异物就会对油膜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构成磨损的问题。
对该问题加以预防时,应当加强对润滑系统的检查,对这一系统实施全方位地检查,明确多种指标,坚持按质换油的处理原则,在检查过程中,还需针对过滤器进行检查,及时更换过滤器。
装配方式出现错误,轴承座与瓦背之间产生接触不良的状况,轴承随之出现倾斜与微动,导致轴承形成磨损,合金材质的表面部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
高炉鼓风机常见故障及处理对策发布时间:2021-10-13T04:01:57.56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10月中29期作者:王庆昌[导读] 高炉的生产主要是指利用预制原料、燃料、能源载体等实现炉内装载者和操作者的高效生产和消费目的。
高层建筑的鼓风机与构成链条制造核心的鼓风机的运行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的制造工作条件、工作表现等。
在高炉链条中,鼓风机也是一个对鼓风机性能提出高要求的发电厂:强风流量大,使用寿命长。
高炉鼓风机检测与修复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预防性维护的目的可能是减少设备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王庆昌 839000摘要:高炉的生产主要是指利用预制原料、燃料、能源载体等实现炉内装载者和操作者的高效生产和消费目的。
高层建筑的鼓风机与构成链条制造核心的鼓风机的运行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的制造工作条件、工作表现等。
在高炉链条中,鼓风机也是一个对鼓风机性能提出高要求的发电厂:强风流量大,使用寿命长。
高炉鼓风机检测与修复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预防性维护的目的可能是减少设备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高炉鼓风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应用探索;前言对于冶炼来说,鼓风机是不可或缺的发电厂,其状态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高炉的生产效率。
从而对高炉常见故障进行分类总结,分析过程和预防措施,确定同类组的故障处理,指导设备管理和维护。
一、高炉鼓风机常见故障分析1.高炉鼓风机组滑动轴承故障原因分析润滑油不足或中断可能导致轴承温度升高,从而使轴高度压缩为黑色金属。
主要原因:主水泵损坏;主水泵驱动损坏;仓库的输油管道和连接法兰泄漏或拆除,输油管道堵塞;储罐的平均油层过低,无法为主水泵供应不足或不足的油。
润滑油不清楚,油中含有沙子颗粒和杂质,一旦注入波浪,可能会损坏油膜。
这会增加轴和润滑油的温度,甚至可能导致轴熔化。
轴承振动过强可能导致黄金丢失和破裂,并损坏油膜。
机油冷却器冷却水失效,轴承油温过高,机油粘度急剧下降。
内容提要:屏蔽泵因其结构简单、紧凑,全封闭、运转平稳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屏蔽泵故障现象表现为轴承内圈径向磨损,轴套、推力盘腐蚀、磨损、烧结,这时只需根据磨损情况更换轴承、轴套、推力盘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时间一长使得我们对其轻视之心渐起,认为屏蔽泵的维修毫无技术含量。
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屏蔽泵的运转状况分析、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的内容也是很丰富的,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学习、摸索。
本文以解决P31371泵(立式屏蔽泵)滑动轴承端面轴向磨损故障为例,简述屏蔽泵运转状况的判断方法、故障原因分析、检修要点和检查项目。
关键词:屏蔽泵、轴向磨损、轴向力、轴向游隙、轴向间隙。
目录一、故障现象屏蔽泵运转状态的判断二、原因分析屏蔽泵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三、故障解决屏蔽电泵滑动轴承端面轴向磨损故障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泵担负着将液体物料在管道内从一个生产岗位输送到另一个生产岗位,从一台设备输送到另一台设备,以保证化工生产连续进行的重要作用。
他的正常运转是保障化工生产连续、稳定进行的关键。
泵的类型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叶片泵、容积泵、流体动力作用泵、电磁泵等。
屏蔽泵出现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属于叶片泵的一种。
其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①叶轮与电动机的转子联成一体装在同一个密封壳内,不需要轴封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被输送液体外漏的问题。
故此屏蔽泵又被称为无泄漏泵。
这种优点对于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体物料的场所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东方化工厂丙烯酸装置中所输送的物料绝大部分属于此类。
②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维修方便,且没有联轴器,安装时不需要找正。
③轴承不需要另外的润滑油和润滑脂④运转可靠,具有很高的平均无故障运转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屏蔽泵制造成本高,加工困难的缺点因产业的规模化和制造加工技术的提高得到了解决。
纵观丙烯酸分厂1AA装置和3AA装置中屏蔽泵所占比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屏蔽泵由于其本身所具备的突出优点,在化工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磁力泵的径向滑动轴承和止推轴承多数都采用sic材质,这种材质硬度高,抗磨损,轴承损坏大多因为润滑不良干磨引起的涨裂或固体颗粒进入内磁钢过流部分,引起轴承过度磨损。
1故障分析1.1泵发生汽蚀介质受热后汽蚀,引起轴承润滑不良。
泵运转时出口压力不稳定,振动加剧,有噪声和泵壳有撞击声,这些普通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在磁力泵里更是时常发生,特别是当介质沸点低,易挥发时,这与泵的结构有关,当冷却隔离套的介质从磁力泵出口引入隔离套时压力下降,受涡流热的加热温度上升,介质发生汽化,当汽化的介质回流至泵入口时,泵就会发生汽蚀或气堵,由于碳化硅轴承硬度高、脆性大,较终导致液膜破坏后轴承干磨和开裂。
更有甚者泵的扬程降低.流量减少.甚至没有.隔离套产生的涡流热不能撤出,烧坏隔离套和磁钢,引起磁钢退磁。
1.2泵干转磁力泵干运转,这也是造成轴承破损的原因之一。
泵干转较容易损坏轴承和磁钢,通用的磁力泵不允许泵干运转,因为泵的内部冷却可以让磁涡流热被带走以及滑动轴承的冷却、润滑。
当内、外磁转子在同步转动时,产生的磁力线切割静止的隔离套,产生大量的磁涡流热。
如果磁涡流热不被带走,产生的高温导致内、外磁转子消磁,电机虽然转动,但不能输出介质。
带走磁涡流热的液体和润滑滑动轴承的液体都来自泵的出口。
从泵的出口处进入泵内有外部进入和内部进入两种方式。
外部进入泵内是指在泵的出口处从泵的外部接入隔离套内,内部进入是指在泵盖上按照一定的方式开孔,从泵的出口处直接引入到隔离套内。
内部开孔的方式较为常见。
介质通过泵加压后获得一定的动能,从轴套与前滑动轴承之间进入到泵轴内到达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缝隙区,内磁转子上装有辅助叶轮,将液体从隔离套与内磁转子之间的缝隙区甩出,被甩出的液体将磁涡流热带走。
被甩出的液体分为两路,大部分液体进入到叶轮中心低压区,小部分则经过轴套与后滑动轴承之间进入到泵轴内到达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缝隙区。
这种冷却介质高压进一一高压出的方式完成了带走磁涡流热和冷却滑动轴承的双重任务。
滑动轴承的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的机理及消除方法摘要:滑动轴承油膜涡动是转子中心绕着轴承中心转动的一种亚同步现象。
油膜涡动也称为油膜自激振荡, 对于高速轻载滑动轴承运转机械, 易出现油膜涡动现象。
由于轴瓦在运行中出现裂痕、修瓦不当或磨损致使轴瓦间隙过大等原因, 会导致滑动轴承发生油膜涡动或油膜振荡,使设备运转失衡。
因此,掌握滑动轴承故障的机理,对油膜振荡予以及时准确的诊断,是设备正常运行的技术保证。
掌握滑动轴承产生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的机理,有助于解决采用滑动轴承来支持转子系统的大型机组,在运行中滑动轴承产生振动的故障,对保证设备平稳运行非常重要。
关键词:滑动轴承;油膜涡动;油膜振荡高转速、大功率的大型机组支承系统多采用滑动轴承,而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是滑动轴承常见的故障,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的发生会导致转子系统不能稳定运行。
掌握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的产生机理和故障特性对预防和排除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具有重要意义。
当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发生时,转子系统的振动会出现异常,对异常振动信号的时频分析已成为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故障特性分析的主要手段。
一、滑动轴承振动机理离心式压缩机是旋转式压缩机,当转子存在不平衡时将产生振动。
由于受原材料、加工工艺等因素的限制,转子存在原始不平衡;在机组运转过程中发生物料的不均匀结垢或者叶轮不均匀磨损、腐蚀,会产生渐发性不平衡;零部件损伤脱落或进入异物会带来突发性不平衡。
轴承与轴颈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构成偏心距, 中心线与负荷向量的夹角构成姿态角, 偏心距与姿态角是衡量轴承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滑动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 其动压轴承的工作机理是:基于油楔的承载机理,由于润滑油具有一定的粘度, 在修瓦时刮出的几何浅痕中, 转子旋转时将润滑油连续带入轴和轴瓦表面,形成封闭的油楔,润滑油受到挤压作用,使油膜产生对轴的支撑力,形成油膜润滑。
如动压失稳,油膜润滑无法形成或润滑状态呈劣化趋势,必将产生油膜涡动或油膜振荡。
滑动轴承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摘要】滑动轴承是机器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传动,其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
但在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很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总结故障原因,找出消除故障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从而可以达到设备正常运行,降低维修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异常磨损;巴氏合金;轴承疲劳;轴承间隙
巴氏合金是滑动轴承常用材料之一,因其独特的机械性能,很多旋转机械广泛采用为滑动轴承材料。
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因滑动轴承故障导致停产,造成很大损失的情况时常发生。
总结积累经验,参考有关书目知识,对巴氏合金轴承故障因素及解决方法作以简要论述。
一、巴氏合金松脱
巴氏合金松脱原因多产生于浇注前基体金属清洗不够,材料挂锡,浇注温度不够。
当巴氏合金与基体金属松脱时,轴承就加速疲劳,润滑油窜入松脱分离面,此时轴承将很快磨损。
解决方法:重新挂锡,浇注巴氏合金。
二、轴承异常磨损
轴径在加速启动跑合过程中,轻微的磨合磨损和研配磨损都属正常。
但是当轴承存在下列故障时,将出现不正常或严重磨损。
1、轴承装配缺陷。
轴承间隙不适当,轴瓦错位,轴径在轴瓦中接触不良,轴径在运行中不能形成良好油膜,这些因素可引起转子振动和轴瓦磨损。
解决方法:更换轴承或重新修刮并做好标记,重新装配,使其达到技术要求。
2、轴承加工误差。
圆柱轴承不圆,多油楔轴承油楔大小和分布不当,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止推轴承推力盘端面偏摆量超差、瓦块厚薄不均,都能引起严重磨损。
解决方法:采用工艺轴检测修理轴承瓦不规则形状。
3、转子振动。
由于转子不平衡、不对中,油膜振荡、流体激进等故障,产生高振幅,使轴瓦严重磨损、烧伤、拉毛。
解决方法:消除引起振动因素,更换已磨损轴承。
4、供油系统问题。
供油量不足或中断,引起严重摩擦、烧伤及抱轴。
解决方法:解决供油系统问题,清洁或更换油液,修理或加大冷却器,以降低油温。
三、轴承疲劳
引起轴承疲劳有以下原因:
1、轴承过载,使承载区油膜破裂,局部地区产生应力集中,局部接触裂纹,扩展后产生疲劳破坏。
2、轴瓦松动,轴承间隙过大、过小及振动在轴承上产生交变载荷,尤其是交变载荷脉动幅度大,在轴承表面上的切应力很容易使轴瓦产生疲劳裂纹。
裂纹发生的部位一般在压力梯度很陡的压力峰值处,多条裂纹汇合,造成瓦块大面积开裂与松脱。
3、巴氏合金越厚,对于疲劳越敏感,容易发生疲劳破坏。
4、巴氏合金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高温下工作产生疲劳裂纹,加速轴承疲劳磨损坏。
解决方法:轴承比压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轴承间隙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巴氏合金厚度控制在1—1.5mm左右和抗疲劳性能好的瓦块。
控制轴瓦温度。
四、轴承腐蚀
轴承腐蚀主要是由润滑剂的化学反应引起的。
如润滑剂选用不当或老化丧失润滑性能及工作时发生气蚀、高温的情况,仍然发生表面腐蚀。
腐蚀损坏与磨损损坏有某些相似,但从轴瓦表面看,腐蚀由局部或全部因腐蚀而变色的氧化层,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化学腐蚀凹坑内有腐蚀沉积物。
腐蚀不像磨损发生在油膜承载区域,它在任意部位均可发现。
五、轴承气蚀
轴承气蚀是在轴承内油液压力低的区域(压力低于油液的饱和蒸汽压)生成一个个微小气泡,这些气泡被带到高压区时被挤破,瞬间形成的压力冲击波冲击轴承表面,使表面金属很快产生疲劳裂纹或金属层剥落。
轴承工作时轴径涡动幅度大、速度高,间隙中的油液压差大,容易发生气蚀。
高速轴承在油孔、油槽以及轴承剖分面的接合处,油流发生强烈涡流或断流,容易发生气蚀。
润滑油黏度下降或油中混有水或空气容易产生气蚀。
减缓气蚀方法:减少油的扰动,增加油黏度,加大供油压力等措施。
六、轴承壳体松动
主要原因是轴承盖与轴承座之间压得不紧,轴承套与轴承盖之间存在间隙,转子工作时,轴瓦松动,影响轴承油膜的稳定性。
这种由间隙引起的振动具有非线性特点,振动频率中即可能存在1/i倍转速频率的次谐波成分,又可能出现i 倍转数频率的超谐波成分(i为正整数)。
为避免轴承松动现象,轴承装配时应使轴承盖之间保持1—4mm的过盈量。
七、轴承间隙不适当
轴承间隙太小,由于油流在间隙内剪切摩擦损失过大,引起轴承发热,间隙太小,油量减小,来不及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
间隙太大,即使是一种很小的激励力(如不平衡力)也会引起明显的轴承振动,并在过临界转数时振动很大。
高速轻载转子过大的轴承间隙,会改变轴承的动力特性,引起转子运转不稳定。
轴承间隙大,类似于一种松动问题,在轴振动的频谱上会出现很多的转数频率的谐波成分。
轴承的配合间隙应控制在设计值或推荐值范围内。
轴承间隙的测量,对于安装要求较高的轴承,最好采用专用测棒,检查测棒与瓦块的接触情况与松紧程度,保证每一块瓦块都接触良好,间隙符合要求。
高转数的五块瓦轴承一般不允许修刮,有时为减少转子振动,将轴承间隙控制在允许值下限,最好有埋入式测温计,用以检测轴瓦温度,一般不准超过12000C,否则巴氏合金熔化。
八、轴承温度过高
大型旋转机械中,轴承温度或回油温度被作为一个经常性检测项目。
温度过高原因是:
1、轴承间隙太小
2、轴承负载过高
3、油冷却器故障,进油温度升高
4、轴承形状或轴承装配不符合要求
在机器运行中如发现油温过高,必须密切监视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结论
总之,滑动轴承从装配到检修必须严格达到标准,保证良好润滑和温度监测,才能确保设备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陈立德主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陈可文工程师.烟台南山学院机电工程研究
2刘海彦,男,学历:大学专科,职称: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