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严控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 优先港澳台资本
- 格式:pdf
- 大小:197.57 KB
- 文档页数:3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7.01•【字号】东府〔2019〕53号•【施行日期】2019.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东府〔2019〕53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东莞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19年7月1日东莞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加快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根据《广东省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方案》(粤府〔2018〕5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强党的领导,落实政府责任,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以医疗、医保、医药联动(下称“三医联动”)改革为抓手,在公立医院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思路,努力实现建设卫生强市和健康东莞的目标,为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市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基本实现,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和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明显缓解,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地在试点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卫生部和相关部门报告。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二〇一〇年二月十一日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指导各地切实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制定本指导意见。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
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配置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坚持中央确定改革方向和原则,立足我国国情,鼓励地方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
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二、试点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三)总体目标。
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十四五三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1~2025年)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健康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合理配置、调整优质医疗资源,完善全省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卫生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性,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省“十四五”健康发展规划》等,特制定《省三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1~2025年)》。
一、规划背景(一)现状截至2020年底,全省医疗卫生机构71352所,其中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别为1825所、67730所、1590所;卫生人员86.3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2.13万人,执业(助理)医师23.55万人,注册护士26.31万人,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6.47人、2.45人、2.7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0.85万张,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34张。
全省三级医疗机构共103所,包括三级综合医院57所,专科医院13所,中医类25所,妇幼保健院8所;床位数为14.4万张。
(二)现实挑战一是总量相对不足。
2020年,全省三级医疗机构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0.14%,占医院总数的5.64%,床位数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23%,同期全国分别为0.26%、7.72%和29.7%。
全省千人口三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床位数分别为1.60人、0.51人、0.85人、1.50张,而全国2017年相应指标分别为1.88人、0.63人、0.96人、1.84张。
全省三级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平均为104.69%,处于超负荷状态。
二是区域分布相对不均衡。
三级医疗资源主要聚集在市东南部地区配置水平较低。
3个省辖市尚无三级中医医院;11个省辖市尚无三级妇幼保健院。
三是资源利用不均衡。
市三级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129.02%,是临市的1.6倍;年病床周转次数为48.78次/年,是鹤壁市的2倍。
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思路分析许崇伟1李晓平姜虹【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和分析,理清了公立医院实现政府期望的职能上仍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围绕着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控制医疗费用和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为出发点的改革思路,同时也验证了我国现在正在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措施的正确性。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新医改;改革思路The facing problems and reform thoughts of China's public hospitals XU Chong-wei, LI Xiao-ping, JIANG Hong. Nanfang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JIANG Hong,Email:jh@【Abstract】By mean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existing gap between the reality of public hospital and the desire of government, the put forward the thoughts of reform for the purpose of the provision of basic health services, controlling of medical costs and promoting medical resources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by the way, it also proves that the measures of medical reform which is carrying out are reasonable.【Key Words】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New turn of medical reform; Thought of reform按国家新医改文件精神,公立医院职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完成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保障群众病有所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二是通过经营效率的提高,控制医疗费用,努力使群众能看得起病;三是承担防疫、接种和预防等等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或公共活动期间协助政府完成指定的任务。
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下运营管理之路摘要:随着医改步入深水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医院发展的主旋律,医院的发展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精细化、集约高效的管理作为医院内涵管理实质。
当前我国公立医院普遍存在运行压力增加,医保付费方式改革,收入规模的增加已经受限,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凸显。
通过对行业背景的分析及运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从收入调整、成本管控、内控规范等方面的对策,助力公立医院科学规范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伴随着人民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增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医院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在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以及带量采购等行业政策的不断出台,对公立医院的持续健康运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发生,公立医院的主体地位明显彰显的同时,医院运行的压力剧增,在经济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凸显,亟待通过改善运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分配机制及发挥内部控制的有力作用,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1、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对医院核心资源进行科学配置、精细管理管理。
在明确的重点任务中指出,需要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业务科室运营指导、业财融合、运营风险防控、内部绩效考核以及推进信息化建设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2、实现提质增效降本是目标医院的行业环境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和耗材零加成、医保飞行检查、行业专项整治等对医院的检查监督日趋严格,公立医院收入大幅度下降。
目前公立医院收不抵支的现象普遍,调整收入结构、降低药耗占比,挤出药品耗材在医疗费用中的占比让医疗回归于临床合理的检查治疗。
向内部管理要效益,提高用人财物信息等核心资源的利用效率。
公立医院收入增速下降与成本上升的矛盾日益凸显,资产负债率偏高,收支结余率为负的医院占比较大。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0.09•【字号】长政办发[2014]29号•【施行日期】2014.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长政办发[2014]2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有关单位: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10月9日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政办发〔2012〕11号)和《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市场化改革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长政发〔2013〕19号)要求,结合长沙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科学规划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一)完善卫生发展规划。
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卫生资源现状,切实发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宏观调控和科学引导作用,将社会办医纳入规划范围,满足非公立医疗机构特别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需求。
科学调配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的功能整合和分工协作,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有序竞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质量和水平。
新增卫生资源,特别是城市医院的设置和改扩建、病床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须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与标准审批。
(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适度的原则,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发展规模,留出社会办医的发展空间。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6.30•【字号】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十七号•【施行日期】2022.08.01•【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十七号《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经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22年6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6月30日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2022年6月23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民生建设第一节公共教育第二节劳动就业第三节社会保障第四节卫生健康第五节住房发展第三章社会治理第一节矛盾纠纷化解第二节社会治安防控第三节公共安全保障第四节基层社会治理第四章促进和保障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统筹推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幸福标杆城市,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社会建设应当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先行示范要求。
第三条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应当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当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要求和政策措施。
国家卫生计生委紧急通知严控公立医院过快扩张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院长》
【年(卷),期】2014(0)12
【摘要】6月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紧急下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
目前,各地卫计委正在对公立医院的床位规模和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
【总页数】1页(P18-18)
【关键词】公立医院;计生委;卫生;医院规模;建设项目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
【相关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 [J], ;
2.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 [J], 健康报
3.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立医院禁止“举债”扩张/构建护理帮扶模式提升基层护理水平/中国民营资本加速向健康服务业倾斜/北京成立“骨科医联体”/一种抗癌药可抑制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复发/2014年湖南省美丽护士大赛完美收官等10则 [J],
4.国家卫生计生委严控地方基本药物增补 [J],
5.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立医院禁止"举债"扩张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医院规模(床位)控制的几个问题2014年6月5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暂停审批公立医院床位,严禁擅自增加床位,扩大建设规模。
2015年3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对“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要素配臵主要指标”进行了明确。
随后,军队也下发了相应的文件,要求军队医院控制规模(具体文件没有查到)。
要理解此次政府和军队对医院规模控制的举措,需要重点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以下“医院”无特殊说明均指大型公立医院和部队医院):一、政府为什么要控制医院规模扩张?1.政府要求医院回归公益性。
199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这就决定医院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但可以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以生存和发展。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的不断扩张的动机往往是营利的。
2.合理调整卫生资源配置。
“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资源的结构性供给不足,我国医疗资源80%在城市,其中又有80%在大医院。
公立医院医院不断扩张使医务人员和病人流向大医院和大城市,基层医院的能力被削弱,即所谓的“虹吸”现象。
3.促进医疗机构内涵式发展。
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一味追求床位规模,与医院内部管理和机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人力资源配备等不相适应,导致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下降。
4.释放垄断空间给民营医院。
医疗行业生态需要合理化公私比例结构,以形成参照和竞争。
垄断不仅使医院没有控费和提高质量的压力,也使其在医改过程中缺乏改革动力。
2014年4月,民营医院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均只占全国总数的12%左右。
只有控制公立医院规模,社会资本办医才能有空间。
二、医院为什么要不断扩大规模?1.财务机制。
我国公立医院是自负盈亏的。
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显示,公立医院财政支出为1000亿元,而这仅占医院收入的13%,真正的公立医院收入应全部来自财政,很显然我国财政无力负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6〕51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6月2日广东省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办发〔2015〕45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卫生强省的决定》(粤发〔2015〕15号)精神,进一步破除社会办医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束缚,加快推进全省社会办医疗机构成规模、上水平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社会医疗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按照政府鼓励、市场驱动、盘活资源、强化监管的原则,营造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
力争到2018年,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和诊疗服务量均占总量30%左右,形成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分工协作、健康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重点工作(一)公开设置规划。
各地要按照《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等的要求,在2016年内出台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向社会公布。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2.27•【字号】东府〔2017〕118号•【施行日期】2017.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2017〕118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东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17年12月27日东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使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和省、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健康中国、健康广东、健康东莞建设大局和我市强化“两个支撑”、推动“三个走在前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使命,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落实政府领导、保障、管理、监督责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突破口,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补齐医疗卫生短板,促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均衡发展。
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协同性、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基础性制度,健全组织领导、财政投入、价格形成、人事薪酬、人才队伍和信息化等保障机制,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实现建设卫生强市和健康东莞目标。
二、工作目标到2018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有效解决城乡、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基层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全面实施;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医疗救助、社会救助、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医疗卫生服务财政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就医秩序明显好转,群众看病就医总体负担持续减轻。
当前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和政策张宗久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司长非常感谢来参加这样一次会议,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和有关的情况。
一、我国医疗机构的分布与发展公立医院是我们国家医疗的一支主要的力量,我们从整个的数量上来看,我们国家的医院一共有19000多所,其中公立医院有14000多所,民营资本举办医院有5000多所,公立的比重在数量上是71%。
但是从整个的床位来看,公立医院的床位的比重占到了90%,这个可能跟我们国家的医院的整个设置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因为我们在1980年的时候,我们的整个私营的医疗机构是零,到1987年逐步开始举办私营的医疗机构,主要的医院举办是在1994年以后,民营的一些医院,当然现在的民营医院的规模发展是非常快的。
它已经有5000多家。
在2009年完成民营医疗诊疗量也达到了1.5亿,600万的住院。
我们的整个公立医院的工作量是17.1亿,就是每年的诊疗人次是17.1亿,住院人次是7500多万。
整个看这个工作量怎么来衡量呢?我们可以看我们在1978年的时候,我们的公立医院的诊疗的能力是4.7亿,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按照9亿人口来衡量的话,也就是0.4多一点,我们现在达到17.1亿,我们一点几次的人均的医院诊疗量,这个数字怎么来衡量?发达国家是整个的人均诊疗量在所有的医疗机构里面可以达到11,人均期望的寿命是75岁以上,我们现在人均期望的寿命是73岁,整个的诊疗量是4.7,公立医院的诊疗量达不到2,是一点几。
整个从各个国家的诊疗量来看,公立医院平衡的诊疗量应该要达到2-3次,所以我们的诊疗量的公立医院的整个的服务人次还是比较低的。
我们的主要的诊疗量53亿多的诊疗量,主要是靠一些基层的一些小机构来完成,大的公立医院的诊疗量,服务的能力达不到人均2次,现在就是1.2、1.3,但是发展的势头已经是足够的快。
因为我们在1978年到现在的机构数的发展和人员数的发展大概增长一点几倍,但是整个的诊疗量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