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489.50 KB
- 文档页数:27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经济学家宋养琰2014年05月04日13:3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往往被人误解为是既讲政治又讲经济的科学,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政治经济学一词是由经济学一词演变而来的。
经济学最早源出于希腊文oikovouia。
意思是家庭经济管理。
后来的拉丁文的oeconomia,就是自上述希腊文演变而来的。
现代西方语言中的经济学一词,如英语中的economy,法语中韵economie,都源出于拉丁文oeconomia,因而归根到底来自希拉文的oikovouia。
世界上最早使用经济学一词的是公元前一世纪古希腊人色诺芬,他所著的《oikovouikos》一书,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经济学。
最早也曾有人译成“家政学”。
内容主要是分析和记载奴隶主如何管理自己家庭内部的财产和奴隶的事。
到了17世纪,资本主义在西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自然经济开始全面地向商品经济过渡,经济问题逐步超越了家庭的范围。
于是,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德·孟克列钦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一名词。
他之所以在经济学上加“政治”一词,无非是想以此说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题已经超越了家庭管理的范围,扩大到对整个社会或国家的经济管理。
可见,这里的“政治”同现在我们通常讲的“政治”,其含义是不同的。
1755年,法国的资产阶级启蒙学派代表人物卢梭,写了一篇名为《政治经济学》论文,使“政治经济学”这个俗语又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不过他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是作为理性学说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与过去的含义又有所不同。
此后,“政治经济学”一词在西方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如英、法等国,广泛地流行开来。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如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相继著书立说宣传了它。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出版,震动一时,其中就大力宣传了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
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各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统治地位的确立,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也日益发展和尖锐起来。
在19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国工人的劳动日一般长达十几小时,劳动强度因机器运转加速而空前提高,但工人的劳动条件却极其恶劣,劳动工资极其低微,以致整个工人阶级处于极度的贫困之中。
因此,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不断高涨,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为了从理论上武装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方向,需要从经济上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揭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
适应这种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功绩在于,它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但由于受着资产阶级狭隘眼界的限制,它只看到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物与物的关系,并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成是永恒的、最合理的制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则站在无产阶级立场,运用科学的方法,批判地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有价值的东西,揭露了资本主义物与物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科学地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即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人物简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者──马克思与恩格斯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主要著作有:《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神圣家族》(1845,与恩格斯合著)、《哲学的贫困》(1847)、《共产党员宣言》(1848,与恩格斯合著)、《雇佣劳动与资本》(1849)、《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资本论》(1867)、《哥达纲领批判》(1875)等。
专业学位研究生政治入学考试复习纲领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来源理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最早是财产阶级创办的,代表财产阶级利益的财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渐渐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的生产力代表登上历史舞台并进行强盛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责备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幻想社会主义学说科学因素的基础上,忽然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根本改革的产物。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受实践查验,并随实践的发展而不停发展的科学。
2、政治经济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必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成立的生产、分派、互换、花费方面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系统。
(3)政治经济学是经过对人类社会各样不一样性质的生产关系的研究,揭露各样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所以,政治经济学既要研究每一个社会经济制度所独有的规律,又要研究全部社会经济制度所共有的经济规律。
3、为何说科学技术是第一世产力?(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被应用,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进而转变成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浸透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中,惹起它们的优化。
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能够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术;科学技术发展能够促使生产工具精益求精;能够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使劳动对象日趋优化;能够改良和改革工艺工程,进而促使生产力发展。
(3)今世生产力的发展主假如由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世产力。
4、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1)任何经济规律都拥有客观性。
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暄生产关系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客观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
导论:政治经济学述要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经济的含义,一是指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或消费等活动;二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如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三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经济基础;四是指节约。
2:古希腊色诺芬于公元前384~前371年间写成的《经济论》,最早使用“经济”一词3: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逐步形成的。
4:使政治经济学真正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英国的亚当·斯密,斯密花10年时间完成的《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
这是人类第一部系统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著作。
5:马克思于19世纪40年代开始创立工人阶级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正是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开始、以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为基础,实现其全部范畴和理论体系的全面变革,实现政治经济学革命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的伟大著作《资本论》的完成为标志。
6:本书就是一本主要阐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理论经济学或经济学。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叫做生产力。
3: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实体性要素,而科学技术渗透在各个实体性要素之中。
4: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计,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能够。
6: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制约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产关系实际上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7: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以物质和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为出发点,重点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并涵盖资源配置、经济运行、经济行为、经济发展和人的福利等基本层面的内容。
政治经济学发展知识点整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制定经济政策以及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政治经济学的起源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
在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论》就已经对家庭经济管理进行了探讨。
而在古罗马,贾图的《论农业》等著作也包含了一些经济思想。
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学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时期。
在17 世纪,英国的威廉·配第率先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研究。
他的《政治算术》运用统计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观点。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国富论》被视为政治经济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会在无形之中促进社会的整体利益。
他还阐述了劳动分工的重要性,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的增长。
2、大卫·李嘉图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
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同时他还强调了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19 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他指出,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们所获得的工资,这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存在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
马克思还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它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变革和创新。
从古希腊的家庭管理学说到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起源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色诺芬在其著作《经济论》中首次使用了“经济”一词,用以描述奴隶主对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此时的经济学主要关注家庭或庄园管理。
到了17世纪初,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来田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以强调经济问题已超出了家庭经济的范围,扩展到了国家和社会层面。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速发展,政治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科学。
英国的威廉·配第被认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而亚当·斯密则是其集大成者。
1776年,斯密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系统地阐述了劳动分工、市场机制等理论,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备受重视的科学。
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对经济学的形成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内在矛盾,阐明其必然被更先进的社会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发生了边际革命,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兴起。
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系统地阐述了边际效用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使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宏观的社会关系转向微观的经济主体行为。
新古典经济学坚持自由主义传统,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1、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逐步形成的。
(1)公元前一世纪,古希腊色诺芬写了一书,译成现代汉语为《经济学》,主要分析奴隶主家庭经济的管理;(2)公元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者孟克列钦(也译为:蒙克莱田)写书《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扩大为整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他是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人。
重商主义是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理论探讨的。
他们反对古代思想家维护自然经济、反对货币财富的观点,承认货币财富,并把经济学中心放在研究商品货币上。
这是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但由于其把经济学研究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仅描述了经济过程的表面现象,因而其只是“政治经济学前史”。
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是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的时候开始的。
这就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的重农主义学说是最早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其代表人物魁奈在其《经济表》中把农业看成是生产“纯产品”(剩余价值)的唯一生产部门,这是其理论研究存在的缺陷。
但其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
马克思认为,“重农主义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
(3)公元1755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写书《政治经济学》,作为符合资本主义需要的理性原则,旨在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理想的境界;(4)从此,“政治经济学”一词在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流行开来,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是奠基人,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
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
英国的威廉·配第(1623-1687年):医生,物理学博士(牛津大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创立者,在地租形态上研究了剩余价值,是现代统计的创始人,代表著作是《政治算术》。
亚当·斯密(1723-1790年)苏格兰人,曾是瓦特的朋友,参加过魁奈的沙龙讨论会,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
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3版)导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政治经济学”的提法出现于17世纪初,首次使用这一说法的是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安·德·蒙克来田(1575~1622)。
他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用了“政治经济学”这种提法,目的在于说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了自然经济的范围,不再是家庭或庄园经济的管理问题,而是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
而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叶以后。
2.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英国人威廉·配第(1623~1687),亚当·斯密(1723~1790)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其完成者。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19世纪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性继承以及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战斗中产生的。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做了根本的改造:a.服务于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前所未有的揭露和批判,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更先进的社会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b.结合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的分析,对社会化商品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最深刻的揭示和卓越的研究;c.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及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等提出了原则构想。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是发展的理论:a.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b.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也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
前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运动中各种经济要素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关系,说明它们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科学。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性。
⏹经济学是时代的历史的产物。
⏹今天经济学已成为一个包含众多门类、分支和交叉学科的社会科学。
2、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由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在1615年提出。
⏹政治经济学作为最早的成体系的经济学,产生于17——18世纪,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斯密1776年的《国富论》为主要标志。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新的社会矛盾的深化。
⏹古典政治经济学向庸俗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个方向演变。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产生19世纪40年代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出版,1894年出版第三卷。
⏹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曲折历程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每一门科学都以特定事物的特殊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从一般的角度说,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从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角度说,包括:如何充分地利用资源总量和有效地配置资源;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社会形式;资源的所有关系与分配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马克思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首要的社会活动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是一个系统,由多种要素构成,基本的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经济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政治和经济机制使社会资源和财富最大化地分配,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众多的分支和应用。
一、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发展1.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政治经济学:在这些时期,政治经济学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并且开始形成政治和经济之间的联系。
2. 中世纪的政治经济学:中世纪时期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由天主教会控制的,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也相对简单,所以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土地所有权和贸易。
3. 巴黎学派: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巴黎学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使得政治经济学的话语有了质的转变。
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内容1.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领域:政治经济学强调政治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国家、政治组织、战争和国际关系等。
2. 历史比较研究:政治经济学认为历史发展决定了国家发展的路径,因此历史比较研究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分支。
3. 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国际贸易、投资、货币和金融等关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国际商业的问题。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 理论分析:理论分析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其研究对象是一个完备的政治经济模型。
2. 历史比较研究:历史比较研究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手段,利用它可以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探索不同历史环境下的政治经济现象。
3.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证实或者驳斥理论假设,并且通过实证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政治经济学通过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未来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越来越与时俱进,为人类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一章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本章介绍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以及它的性质、任务和意义⏹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任务和意义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演变⏹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大约有200多万年的历史;形成一些经济思想、经济理论有2000多年;而从理论上阐明社会生产、分配与交换关系及经济运动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则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中国古代“经济”一词与西方语言中“经济”的含义并不相同⏹在西方文献中,“经济”一词的含义也是发展变化的⏹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的《经济论》是第一部研究经济问题的著作⏹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对经济学的定义。
亚里斯多德认为, 经济学研究的是奴隶主家庭经济问题☞在古代,虽然形成了一些经济思想、经济理论,但经济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7世纪初,法国重商主义者孟克列钦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以政治经济学为书名,表示研究的问题已超出家庭或庄园经济范围,而是涉及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不能把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科学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演变☞重商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庸俗政治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重商主义产生于15—17世纪⏹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反映了商业资本的思想和要求,其研究范围局限于流通过程,是政治经济学的前史⏹马克思:“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古典政治经济学17中期—19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古典政治经济学把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初步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接触到剩余价值问题,并一定程度上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古典政治经济学也存在着不科学的成分☞庸俗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并逐渐取代古典经济学而居于西方经济学主流地位。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一些哲学家开始关注社会组织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例如,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作品《政治学》中探讨了财富和财产分配以及他们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然而,政治经济学真正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时代。
在这一时期,社会科学的目标是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证研究来解释社会现象。
亚当·斯密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在
其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强调市场力量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在19世纪,政治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并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中提出了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经济结构对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的理论主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在的矛盾将导致其崩溃,并促使社会主义的出现。
20世纪,政治经济学进一步发展。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20世
纪中期兴起,强调政府干预和调控对经济增长和稳定的重要性。
此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组织理论等经济学派别也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体而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是对经济和政治之间关系的探索。
它试图研究经济活动如何受到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如何反过来塑造政治和社会。
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一、古典政治经济学阶段1. 产生背景- 17世纪中叶,英国和法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工场手工业成为主要的生产形式,商业和对外贸易也日益繁荣。
新兴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来反对封建主义的经济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 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威廉·配第(英国)- 亚当·斯密(英国)- 大卫·李嘉图(英国)二、庸俗政治经济学阶段1. 产生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受到了资产阶级的抵制。
庸俗政治经济学应运而生,它主要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掩盖资本主义的矛盾。
2. 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萨伊(法国)- 萨伊提出了“三分法”,将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
他的“生产三要素论”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是生产的三个要素,在分配上相应地得到工资、利息和地租。
这种理论否定了劳动价值论,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作是永恒的、和谐的关系。
他还提出了“萨伊定律”,即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这一理论在当时被广泛接受,但后来被经济危机的事实所否定。
- 马尔萨斯(英国)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1. 创立背景-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 主要内容-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他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并且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揭示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 剩余价值理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