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2019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世界近代史(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
- 格式:doc
- 大小:214.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五单元世界近代史(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主题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从“手工工场的出现”“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等关键信息中,可以确定研究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C.文明的传播与发展D.“蒸汽时代”的到来2.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B.文艺复兴完全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在经历中世纪低潮以后的全面复兴C.文艺复兴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封建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D.文艺复兴是当时的人们不满教会的精神控制,试图完全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一场运动3.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
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
”这说明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人文主义D.蒙昧主义4.人类文明的发展靠的是什么?不是新资源的涌入,而是人类的交流。
哥伦布不仅看到了美洲,并且把这一信息带回了欧洲,是信息的一来一往奠定了这件事的地位。
此观点意在强调( )A.哥伦布最早到达了美洲B.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C.哥伦布完成了环球航行D.欧洲知道了欧洲以外的世界5.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
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6.(2018四川成都,13)“光荣革命”使英国通过和平方式完成了政权的更迭,避免了流血冲突。
事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限制王权,给国王戴上了一个“紧箍咒”。
第五单元世界近代史(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主题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从“手工工场的出现”“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等关键信息中,可以确定研究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C.文明的传播与发展D.“蒸汽时代”的到来2.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B.文艺复兴完全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在经历中世纪低潮以后的全面复兴C.文艺复兴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封建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D.文艺复兴是当时的人们不满教会的精神控制,试图完全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一场运动3.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
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
”这说明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人文主义D.蒙昧主义4.人类文明的发展靠的是什么?不是新资源的涌入,而是人类的交流。
哥伦布不仅看到了美洲,并且把这一信息带回了欧洲,是信息的一来一往奠定了这件事的地位。
此观点意在强调( )A.哥伦布最早到达了美洲B.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C.哥伦布完成了环球航行D.欧洲知道了欧洲以外的世界5.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
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6.(2018四川成都,13)“光荣革命”使英国通过和平方式完成了政权的更迭,避免了流血冲突。
事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限制王权,给国王戴上了一个“紧箍咒”。
课题:世界近代史(一)步入近代教学目标:1、识记:①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②探寻新航路;③早期殖民掠夺。
2、理解:文艺复兴运动。
3、运用: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认识到思想解放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文艺复兴、探寻新路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导入提问“世界三大宗教分别产生于何时?创立者是谁?”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52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第13-16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52—53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西欧经济发展: ①表现:a.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农奴通过购买劳役豁免权、缴纳迁徙税等方式获得自由,导致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14世纪,一些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产生,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农业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13至14世纪,手工业也不断发展,手工工场由分散到逐渐集中(工场主、商人与工人之间形成雇佣关系,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作用: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2)西欧社会发展: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市民阶层),商人巨贾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欧洲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3)文艺复兴被称为“人”被发现的时代,新航路开辟被称为“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14世纪的意大利发生文艺复兴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实生活。
其先驱者是但丁,代表作《神曲》;艺术大师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戏剧大师是英国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全国版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22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题一、选择题1.[2019·临沂]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了殖民者,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这里的“殖民者”来自 ( )A.英国B.葡萄牙C.法国D.西班牙2.[2019·南京]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B.第一次亚非会议的召开C.非洲独立运动高潮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3.[2019·河北]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
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
”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A.背景B.经过C.结局D.影响4.[2019·怀化]印度的章西女王和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玻利瓦尔,两人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是殖民扩张和掠夺的代表B.都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C.都为民族独立而英勇牺牲D.都是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5.[2019·潍坊]17世纪,欧洲国家对俄国非常陌生,一位法国官员竟然给已经去世了12年的沙皇寄了一封信。
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B.《共产党宣言》发表C.1861年改革D.《凡尔赛条约》签订6.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俄国地主大都使用农民而不愿意使用机器打谷,原因是“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
这种现象反映了( )A.机器生产不适合俄国农业B.使用农民的生产效率更高C.农奴制阻碍了工业化进程D.农民与地主关系非常密切7.[2019·烟台]“19世纪60年代,它(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第五单元世界近代史(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主题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从“手工工场的出现”“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等关键信息中,可以确定研究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C.文明的传播与发展D.“蒸汽时代”的到来2.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B.文艺复兴完全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在经历中世纪低潮以后的全面复兴C.文艺复兴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封建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D.文艺复兴是当时的人们不满教会的精神控制,试图完全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一场运动3.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
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
”这说明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人文主义D.蒙昧主义4.人类文明的发展靠的是什么?不是新资源的涌入,而是人类的交流。
哥伦布不仅看到了美洲,并且把这一信息带回了欧洲,是信息的一来一往奠定了这件事的地位。
此观点意在强调( )A.哥伦布最早到达了美洲B.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C.哥伦布完成了环球航行D.欧洲知道了欧洲以外的世界5.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
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6.(2018四川成都,13)“光荣革命”使英国通过和平方式完成了政权的更迭,避免了流血冲突。
事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限制王权,给国王戴上了一个“紧箍咒”。
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1787年宪法》7.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来华,开始了中美之间的直接贸易。
这表明( )A.清朝取消了对外贸易限制B.中美恢复了贸易往来C.美国是中国第一个贸易国D.美国已成为主权国家8.“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人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
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分别是指( )A.一党专政独立与人权B.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原则C.多党执政人权与法治D.民主共和制王权高于议会9.(2018福建,22)“人们已经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
”材料说明拿破仑夺取政权( )A.维护了法国的封建统治B.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C.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D.加速了法国对欧洲的征服10.《拿破仑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
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它为参照蓝本,这是因为该法典( )A.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B.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D.高度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11.(2018安徽,9)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
“相同目标”是( )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B.实现民族独立C.确立君主立宪制度D.废除君主专制12.“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
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从前’,后者的口号是‘向西方学习,以与西方作战’。
”下列国家中曾表现为“第二种反应”的是( )A.法国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日本明治维新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3.(2018福建,24)1864年, 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
其直接原因是( )A.独立战争爆发B.英国承认美国独立C.法国大革命的推动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14.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
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 )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15.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其产生的相同作用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废除了封建专制C.维护了国家统一D.摆脱了殖民压迫二、简答题(11分)16.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
法与时移,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修订法典】材料一(1)中国具有悠久的法制历史。
图1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的残片,请写出修订这部法典的朝代。
(1分)【追求法治】材料二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关系示意图(图2)(2)对比图2中的A和B,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变化是通过哪部法律文献得以实现的?(1分)材料三“美国法治建设”结构示意图(局部)(图3)(3)材料三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美国法治建设”的结构示意图(局部),请你帮助他补充完整,写出①②处对应的法律文献名称。
(2分)材料四伏尔泰曾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样。
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与“1804年”相关的法律文献的历史地位。
(2分)【法与时移】材料五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把“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一字之改,是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
——《中国纪检监察报》(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了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正宪法是在哪一年?(3分)(6)从以上各国的法治建设历程中,你有哪些认识?(2分)三、材料解析题(18分)17.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
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摘编自《全球通史》材料二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材料三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摘编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6分)(2)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4分)(4)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5)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四、探究题(16分)18.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探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有效方法。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人物或事件”进行了探究,请你来参与完成。
任务一【知识梳理】(1)根据表格中的类别,填写相关内容序号。
(4分)①孙中山②曹雪芹③日本明治维新④华盛顿⑤俄国1861年改革⑥美国南北战争⑦法国大革命⑧莎士比亚任务二【观点论证】(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对下面两个问题产生了疑问。
请你结合史实,帮助他们解答。
(8分) (要求:问题1和问题2都要作答)任务三【总结归纳】(3)上面时间轴反映的是“14—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线索。
请你为“?”处选择两个字,归纳并解释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2分)任务四【认识升华】(4)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两者任选其一作答)(2分)答案精解精析1.A2.A3.C4.B5.C6.C7.D8.B9.C 10.C 11.A 12.C 13.D 14.D 15.A16.答案(1)《唐律疏议》是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经多次修订而成的,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唐律疏议》修订于唐贞观时期。
(1分)(2)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等。
同时确立了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原则。
(1分)(3)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块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
因此①为《独立宣言》。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因此②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分)(4)1804年,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所借鉴和效仿。
(2分)(5)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的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修订了新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3分)(6)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法治建设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