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8890—1999 往复式内燃机 安全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97.51 KB
- 文档页数:7
编号:XK06-002 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2011年1月19日公布 2011年3月1日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目录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1 总则为了做好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80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3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先进的第二代单缸柴油机有关问题的复函》(发改办产业[2008]398号)等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内燃机产品,划分为6个产品单元(见表1)。
表1 内燃机产品单元、产品规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内燃机产品,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
任何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内燃机产品。
本实施细则在实施过程中,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产业政策一经修订,企业应当及时执行,本实施细则将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变化、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动态修订。
本实施细则中有关要求,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认为需要听证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将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 工作机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统一管理工作。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许可证办公室)负责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日常工作。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以下简称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 受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委托承担有关技术性和事务性的工作。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机械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以下简称审查部)设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部,受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委托组织起草内燃机产品实施细则;跟踪内燃机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技术要求的变化,及时提出修订、补充内燃机产品实施细则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内燃机产品实施细则的宣贯;组织对内燃机产品申请企业的实地核查;审查、汇总申请取证企业的有关材料。
《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摘要2、产品标准1 柴油机GB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强制性标准)GB9486-1988 《柴油机稳态排气烟度及测定方法》(强制性标准)GB9486-1999 “柴油机稳态排气烟度及测定方法”第1号修改单(强制性标准)GB3847-1999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强制性标准)GB14097-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强制性标准)GB17691-2001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量方法》(强制性标准)JB8890-1999 《往复式内燃机安全要求》(强制性标准)JB8891-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强制性标准)GB/T 3821-1983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GB/T 1105-1987 《内燃机台架性能试验方法》GB/T 1147-1987 《内燃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4162-1993 《产品质量监督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质量指标)》GB/T 6072-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1~7部分》ISO2288:1997 《农业拖拉机和机械发动机试验规程净功率》JB/T 9774-1999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JB/T 9773.1-1999 《柴油机台架试验考核方法》JB/T9773.2-1999 《柴油机起动性能试验方法》QC/T 901-1998 《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JB/T 8895-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通用技术条件》QC/T 524-1999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备案的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简称企业标准)六、生产必备设备及检测设备1、柴油机。
往复式内燃机的相关标准往复式内燃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中的发动机类型。
为了确保内燃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标准,这些标准包括设计、制造、测试、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往复式内燃机的相关标准,并解析其重要性和应用。
一、设计标准往复式内燃机的设计标准主要涉及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首先,合理的结构设计对于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设计标准应包括缸体、活塞、连杆、曲轴、气门等关键部件的尺寸和材料要求,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设计标准还应考虑其安全性,例如对于燃烧室的结构和热力学参数的限制等。
最后,环境保护也是设计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减少废气排放和噪音产生。
二、制造标准制造标准是指在生产和组装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制造标准涉及到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和质检等环节。
在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制造标准要求准确地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以保证零部件的尺寸和制造质量的合格性。
在组装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按照制造标准的要求进行装配,确保各部件的配合精度和装配质量。
同时,制造标准还包括质检和试验的要求,以确保出厂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符合标准规定。
三、测试标准测试标准主要用于内燃机产品的性能测试和安全性验证。
性能测试要求各项指标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相关的参数测试和性能检测。
测试项目包括功率输出、燃油消耗、排放物含量、噪音水平等。
安全性验证主要针对内燃机在高温、高压等工况下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
测试标准不仅保证了内燃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为用户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四、运行标准往复式内燃机的运行标准是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运行标准可以包括内燃机的启动、运行、停止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在启动过程中要求逐渐增加转速,不得急转或超负荷启动;在运行过程中要求合理控制油耗和温度,定期检查维护等。
运行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延长内燃机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工作效率。
ICS:29.160.40 D 09 备案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煤矿低浓度瓦斯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Gena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ow concentration coal-mine gas alternating current generating sets driven by 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报批稿)AQ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目次前言.................................................................................. I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型号 (2)5 技术要求 (3)6 试验方法 (6)7 检验规则 (8)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I前言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宜亮、王志春、马晓钟、柏芹水、李锟。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AQxxxx-200x煤矿低浓度瓦斯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煤矿低浓度瓦斯往复式内燃机为动力配套而成的发电机组的型号命名、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及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200kW~2000kW煤矿低浓度瓦斯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工频发电机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往复式内燃机的相关标准
往复式内燃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发电机组等领域的内燃机,其性能和质量对于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往复式内燃机的相关标准:
1. GB/T 3888-2018 内燃机术语
该标准规定了内燃机的术语和定义,包括往复式内燃机、柴油机、汽油机等。
2. GB/T 5496-2018 内燃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往复式内燃机产品型号的编制方法,包括型号的组成、命名规则、编码方法等。
3. GB/T 13762-2018 往复式内燃机起动马达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往复式内燃机起动马达的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条件、试验项目、试验方法等。
4. GB/T 18134-2018 内燃机油泵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内燃机油泵的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条件、试验项目、试验方法等。
5. GB/T 20711-2018 往复式内燃机气缸套的检验和验收
该标准规定了往复式内燃机气缸套的检验和验收要求,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等。
6. GB/T 2428-2018 内燃机调速器
该标准规定了内燃机调速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结构、
性能要求等。
以上是往复式内燃机的一些相关标准,这些标准对于保证内燃机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往复式内燃机国际标准一、内燃机往复式内燃机是一种利用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来推动活塞往复运动,从而对外输出机械功的动力机械。
其基本组成包括燃烧系统、动力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供给系统等。
二、声学和声学测量往复式内燃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对其声学性能进行测量和评估是内燃机设计和性能评价的重要方面。
国际标准中规定了内燃机声学测量的方法、噪声等级等要求。
三、消防往复式内燃机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火灾风险,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消防措施以保障安全。
国际标准中规定了内燃机的消防安全要求,包括灭火器材的配备、防火措施等。
四、词汇往复式内燃机相关的术语和词汇,包括各种专业术语的定义、解释和使用方法等。
五、道路车辆内燃机道路车辆内燃机是一种常见的往复式内燃机,其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动力和经济性能。
国际标准中规定了道路车辆内燃机的各项性能指标、排放标准等要求。
六、图形符号往复式内燃机相关的图形符号,包括各种图形符号的定义、绘制方法和使用规范等。
这些图形符号主要用于内燃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标注和说明。
七、振动、冲击和振动测量往复式内燃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和冲击,这些振动和冲击可能会对机器本身和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对内燃机的振动和冲击进行测量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国际标准中规定了内燃机的振动测量方法、振动等级等要求。
八、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综合往复式内燃机在运转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也产生大量的热能。
国际标准中规定了内燃机的能效标准、热效率等要求,以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九、空气质量往复式内燃机在运转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对内燃机的排放进行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环保标准要求。
国际标准中规定了内燃机的排放标准、空气质量等级等要求。
十、旋转-往复式机构及其部件往复式内燃机中的旋转-往复式机构是其核心部件之一,其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内燃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实地核查结论的判定原那么
1、本方法进行判定核查结论的内容:一、质量治理职责,二、生产资源提供,三、人力资源要求,四、技术文件治理,五、过程质量治理,六、产品质量检验,
七、平安防护及行业特别要求〔共7章28条41款〕。
2、工程结论的判定:
〔1〕否决工程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款、2.3测量设备的2.3.1款、6.3出厂检验、7.3行业特别要求共5款;
〔2〕非否决工程结论分为“合格〞、“一般不合格〞、“严峻不合格〞。
其中“一般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的不合格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并是性质一般的咨询题;“严峻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了区域性的或系统性的不合格,或是性质严峻的不合格。
非否决工程共36款。
3、核查结论确实定原那么:否决工程全部合格,非否决工程中应无严峻不合格且一般不合格不超过8款,核查结论为合格。
否那么核查结论为不合格。
4、审查组依据本方法对企业核查后,填写?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报告?。
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报告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注:否决项中如有不合格,在对应位置打×表示。
生产许可证各部门完成内容
表1汽油机产品标准
讲明:
上述标准目前均为现行有效版本。
假设上述标准进行了修订,应当更换为修订后的新的有效版本的标准〔但应注重新旧版本的实施过渡期〕。
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期内,标准发生较大改变而修订实施细那么时全许办将依据需要组织必要的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
表2汽油机产品检验设备
表3通用小型汽油机检验工程及不合格分类。
《往复式内燃机安全第2部分:点燃式发动机》(报批稿)编制说明一、标准立项背景点燃式发动机是工业、农业、林业、消防、军事设施等的主要动力源,近年来我国点燃式发动机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根据2012年内燃机工业年鉴统计,2011年我国多缸汽油机产销量分别为1312万台和1321万台,实现出口417万台;通用小型汽油机实现产销量2300万台,其中近80%出口。
另外2010年底我国天然气(CNG/LNG)发动机保有量达到45万台,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4%。
预计,到2015年,单一天然气发动机保有量将达到150万台,2020年将达到300万台,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也将高达27%。
点燃式发动机由许多零部件组成,而对最终设备和机器而言又是一个大型部件,点燃式发动机的产品安全既包括整机及其零部件本身的生产、使用安全,又包括其作为最终设备一部分的生产和使用安全。
其安全问题十分复杂,概括来说:由于点燃式发动机产品的主轴、风扇、离合器、皮带轮、涡轮增压器叶片都是高速运动件,点燃式发动机产品使用时的机械危险包括挤压危险、剪断危险、切割和切断、缠绕、吸入或卷入危险、零件抛射危险及高压液体喷射危险等;点燃式发动机产品及其起动电机和其它控制系统由于短路等会引起电气危险;由燃油、燃气、机油、排气等高温热源及热源火焰爆炸造成烧伤引起热危险;由发动机排放的工作噪声或异常强噪声使听力损害或使生理失调的噪声危险;接触或吸入内燃机使用或排放的有害液体、气体、烟雾、废气危险;由于能量供应发生故障、机械零件损坏或功能失调、控制系统故障或失效引起的危险;各种安全措施或装置失效所产生的危险以及燃料燃烧及爆炸引起的危险等等。
而点燃式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它的安全失效又会严重影响其配套机械,从而使其配套机械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出现连环功能失效危险。
点燃式发动机的生产使用安全性直接关系生命与财产安全。
目前国内现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0651.1-2006《往复式内燃机安全第1部分:压燃式发动机》只适用于压燃式发动机,GB/T 1147.1-2007《中小功率内燃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其安全要求应符合GB 20651.1-2006的要求和其他有关专业标准的规定,但国内没有规定点燃式发动机安全要求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生产厂家和使用者没有专业标准可依,质监部门监管和许可证管理均无章可循,点燃式发动机生产和使用者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制约了点燃式发动机的可持续发展。
内燃机强制性标准清单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
1 GB1105.1-1987 内燃机台架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环境状况及功率、燃油
消耗和机油消耗的标定
2 GB1105.2-1987 内燃机台架性能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3 GB1105.3-1987 内燃机台架性能试验方法测量技术
4 GB1589-2000 往复式内燃机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工程法及简易法
5 GB3821-1983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
6 GB4556-1984 往复式内燃机防火
7 GB6072-1-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Ⅰ部分:标准基准状况、功率、
燃料消耗和机油消耗的标定及试验方法
8 GB1147-1987 内燃机通用技术条件
9 GB7184-1987 中小功率柴油机振动测量方法
10 GB9486-1988 柴油机稳态排气烟度及测定方法
11 GB10397-1989 中小功率柴油机振动评级
12 GB14097-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
13 JB8891-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排气管污物排放限值
14 JB8890-1999 往复式内燃机安全技术要求
15 GB9487-1988 柴油机自由加速排气烟度的测定方法。
内燃机安全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内燃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用于航空器、轮船、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以及用于农业、工业、建筑等领域。
然而,在内燃机使用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要求,以确保人员、机器设备与环境的安全。
内燃机的基本安全要求内燃机的基本安全要求是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其中包括以下方面:1. 燃料的安全要求内燃机的燃料必须具备以下安全要求:•燃料必须是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
•燃料只能在设计的油箱内加入,严禁在运行中加油或抽油。
•加注燃料时,必须切断火源,禁止吸烟和打火机等明火工具靠近油箱。
2. 内燃机操作的安全要求内燃机的操作必须符合以下安全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安全阀、冷却器、油路和电气设备等必须完好无损。
•在开动前必须检查内燃机的各项部件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无故障运行。
•禁止擅自更换或加装配件。
3. 内燃机维护的安全要求内燃机的维护必须符合以下安全要求:•维修人员必须熟悉内燃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知识。
•维修前,必须将内燃机切断电源和燃料,并等待其冷却后再进行维修。
•常规维护必须按照规定周期和标准操作,严禁不规范操作和过期使用。
•维修完成后,必须仔细检查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内燃机运行中的安全要求除了基本安全要求以外,内燃机在运行中还需要满足以下安全要求:1. 燃气安全要求•内燃机在运行期间产生的燃气,必须排出到安全区域才能释放,严禁在容易堆积燃气的区域使用内燃机。
•内燃机的燃气必须具备一定的含氧量、温度和湿度,否则可能导致爆炸和火灾等事故。
2. 内部温度安全要求•内燃机在运行期间产生高温,这些高温必须得到有效的处理和控制,否则可能导致火灾或燃气爆炸等安全事故。
要保持内燃机内的温度不超过其设定的最高极限。
3. 油汽比安全要求•内燃机的油汽比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可能导致过度燃烧、烟雾和排放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过高等问题。
往复式内燃机安全要求JB 8890—1999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9—17批准2000—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瞿俊鸣、姚康茂、魏善镇、李明。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用往复式内燃机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缸径小于250mm的中小功率压燃式发动机。
对火花点燃式发动机和双燃料发动机可提出特殊要求。
本标准不包括往复式内燃机可能产生的所有危险。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105.2—1987 内燃机台架性能试验方法试验方法GB/T 1859一1989 内燃机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准工程法GB/T 3476—1983 船用柴油机调速系统试验方法GB 3836.1—198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T 4556—1984 往复式内燃机防火GB/T 7184一1987 中小功率柴油机振动测量方法GB/T 8189—1987 柴油机排放试验方法第2部分:地下矿、机车、船舶及其他工农业机械用GB/T 8190.1一1999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GB/T 8190.2—1999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2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现场测量GB/T 8190.4—1999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试验循环GB 9486一1988 柴油机稳态排气烟度及测定方法GB/T 9911—1988 船用柴油机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方法GB/T 10397—1989 中小功率柴油机振动评级GB 11871—1989 船用柴油机辐射的空气噪声限值GB 13365一1992 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4097一1993 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GB/T 15371—1994 曲轴轴系扭转振动的测量与评定方法GB/T 15706.2—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JB 8891—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JB/T 8895—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通用技术条件JB/T 9773.2—1999 柴油机起动性能试验方法JB/T 51127—1994 中小功率柴油机产品可靠性考核CB* 3154—1983 船用柴油机振动测量方法CB/T 3253—1994 船用柴油机技术条件CB/T 3254.2—1994 船用柴油机台架试验试验方法CB* 3256—1985 船用柴油机振动评级CB* 3325—1987 船用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分级ISO 8528—8:1995 往复式内燃交流发电机组第8部分:小功率发电机组技术要求和试验ISO 8846:1990 小型船舶电器装置防止周围易燃气体的着火ISO 8999:1993 往复式内燃机图形符号3 基准状况发动机应能在下列规定环境状况下正常运行:a)总大气压:100kPa;b)环境温度或吸人空气温度:45 ℃;c)相对湿度:60%;d)增压中冷介质进口温度:32 ℃。
4 危险一览表发动机的危险因素见表1。
5 安全要求5.1 一般要求5.1.1 发动机所采用的零部件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要求。
5.1.2 发动机的设计与制作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时安全运行,不应给人身、财产和环境带来危害。
5.2 机械稳定性5.2.1 发动机的设计应保证在正常运输、安装和使用时具有可靠的稳定性,不允许由于振动、内力或其他可预见的外力而翻倒。
5.2.2 发动机应能在JB/T 8895—1999中3.15规定的纵横倾条件下稳定运行。
5.2.3 发动机的运动件应具有良好的动平衡性能,曲轴不平衡量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5.3机械安全性5.3.1 防护措施5.3.1.1 发动机组在使用时所有外露的旋转零部件和可能对操作人员构成危险的传动机构都必须加装防护装置和设置警示标记。
防护罩壳、隔板等应有足够刚性,只有在使用工具时才能将其拆除。
5.3.1.2 运动部件、飞轮、主轴承螺栓以及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容易产生松动的零部件均应采取自锁或防松措施。
5.3.1.3 发动机及其附件应无锐角、毛刺等在正常使用时可能伤害使用者的缺陷。
5.3.1.4 发动机的设计应保证所装零部件便于装拆和检查,并可对发动机进行监控。
5.3.1.5 发动机工作场所必须通风良好。
凡是可能积聚可燃、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场所,均应安装通风设施。
5.3.1.6 发动机操作处所必须铺有防滑地板或防滑覆盖物。
工作通道、操纵平台、楼梯等操作区域必须装有护栏,以防操作人员和物品滑落。
5.3.1.7 发动机应配备为保证正常运行所必需的仪表和指示系统。
功率大于220 kW或防爆用发动机,应对转速、压力、温度等参数超过规定范围时设置监控和报警装置。
5.3.2 安全装置5.3.2.1 转速控制和超速保护a)调速器发动机应装有可靠的调速器,其调速性能应符合JB/T 8895—1999中3.6的规定。
b)超速保护装置标定功率等于或大于220kW的发动机应按CB/T 3253规定装有独立的超速保护装置,使主机转速不超过标定转速的120%,或辅机转速不超过标定转速的115%。
5.3.2.2 起动装置发动机对起动温度的要求应符合JD/T 8895—1999中3.13的规定。
发动机所装备的起动装置应对操作者在按使用说明书进行起动时具有足够的安全保护作用,并有相应的警示标记。
发动机起动后,起动机构必须自动脱开。
对装有盘车机构的发动机,应装有安全联锁装置,以确保在盘车齿轮处于啮合状态时,发动机不可能自行起动。
a)人工起动永久安装的绳拉起动器应装有自动重绕装置。
起动手柄在沿拉动或转动方向上,应离机组其他部件及安装平面有足够的安全间距。
b)直接空气起动发动机采用直接空气起动时,其可使用的起动空气应储存在至少两个容量大致相等的气瓶中,且各气瓶可以单独使用。
气瓶的总排量,在不补气的情况下,对可倒转发动机应提供不少于12次的正、反转交替的连续起动。
对不可倒转发动机应能提供不少于6次的起动。
为防止因起动阀失效而使主起动空气管路发生爆炸,每台发动机的起动空气管路上应装有止回阀。
c)电起动船用发动机采用电起动时,应设置两组相互独立的起动蓄电池。
每组蓄电池应能单独使发动机冷态起动。
其容量必须足以在30min内、在不充电的条件下,可供发动机按与直接空气起动所规定的相同次数进行起动。
d)应急电源起动应急电源用发动机应能在0℃温度下迅速起动。
如需在更低温度下起动,应设置加热设备,以确保可靠起动。
对要求能够自动起动的应急发电机组,应配有足以供机组连续起动3次的起动设备。
当不要求自动起动时,应允许采用诸如手摇起动、惯性起动等方法起动。
5.3.2.3 紧急停车装置发动机在调试或运行中如发生异常声响、飞车或润滑油突然中断等故障,或在易燃易爆环境使用时排气出口温度超过规定限值,应能迅速切断燃料和空气或采用其他有效措施,使发动机迅速停车。
5.3.2.4 气缸盖气缸直径等于或大于230mm的气缸盖应设置安全阀和防止火焰灼伤的警示标记,安全阀应在超过1.4倍标定功率燃烧压力时开启,并须将燃气排放至不会造成伤害的地方。
对于辅助用发动机,可以用可靠的气缸超压报警装置代替气缸盖安全阀。
5.3.2.5 曲轴箱a)曲轴箱进气防爆用发动机不允许空气进入曲轴箱。
b)曲轴箱通风曲轴箱应装有通风装置。
防爆用发动机的通气管应具有阻火作用,并且其出口应远离高温表面。
c)曲轴箱防爆阀缸径等于或大于200mm或曲轴箱容积等于或大于0.6m3的发动机,应在曲轴箱每端装有一个防爆阀。
如果曲拐数超过8个,则在曲轴箱中部还应增设一个防爆阀。
与曲轴箱联通的所有其他空间,例如凸轮轴箱、齿轮箱或链条箱及缸径大于200mm的二冲程柴油机的扫气箱,若其容积超过0.6 m3,也应增设防爆阀。
防爆阀的开启压力应不超过20Pa,每一防爆阀的流通面积(防爆阀全开时的最小流通截面)不得小于45 cm2。
防爆阀的设置应使其开启时的燃气不致伤害操作人员。
应在醒目部位设置警示标记,告诫操作人员不得在发动机停车后立即打开曲轴箱门或观察孔盖。
d)曲轴箱照明对装有内部照明的曲轴箱应采用防火型照明设备,并且不得在曲轴箱内布线。
5.3.2.6 燃油和润滑系统a)管路高压燃油管路应予以可靠防护和固紧,以保证在油管破裂时,燃油和油雾不致喷溅到发动机或附近高温表面。
挠性燃油和润滑油管路,特别是管接头应远离高温表面、旋转零件、电气元器件或进气口。
泄漏的燃油应在无压力状态下安全排出,并应使其不致漏人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
b)滤清器直接安装在发动机上的燃油和润滑油滤清器不得安装在旋转零件上方或紧靠高温部件。
如不能实现,应对旋转零件和高温部件进行防护。
应将燃油和润滑油滤清器泄漏的燃油和润滑油引离高温表面、旋转零件、电气元器件和进气系统。
对要求在运行中清理和维护燃油和润滑油滤清器的发动机,应确保不中断供应滤清的燃油和润滑油。
c)燃油箱燃油箱应可靠防护和固紧,不致因振动和冲击而发生损坏和漏油。
燃油箱加油口的设置应防止在加注燃油时使燃油飞溅到高温表面和电气元器件,并应在加油口旁设置警示标记。
燃油箱加油口及通气孔的出口位置应远离高温表面和电气元器件。
其盖帽应确保在燃油箱颠簸时不致使燃油发生泄漏。
5.3.2.7 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应确保在停止使用时能将冷却水完全排尽,以防在严寒季节使机体冻裂。
应在发动机醒目部位设置警示标记,告诫操作人员不得在发动机热态下立即打开散热器加水盖,以免被高温水蒸气烫伤。
5.3.2.8 进排气系统对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的发动机,其进排气系统应合理布置,并装有火星熄灭器(阻火器)。
防爆用发动机的排气管应装有排气降温装置,使排气出口温度不致超过70℃。
对船用排气管,若排气被导向舷外并靠近水线处,应备有防止水虹吸回发动机的装置。
5.3.2.9 增压器在发动机整个运行工况内,废气涡轮增压器不得出现喘振。
发动机经长期停车需再次起动时,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预先对增压器轴承进行润滑。
当船用涡轮增压器发生故障时,应有相应措施保证发动机继续应急运转。
5.4 高温防护发动机在使用时排气管或消声器的表面温度如超过下列限值,应予冷却或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记。
隔热材料应不可燃烧,并应防止泄漏的燃油渗入其中。
a)船用:220℃;b)石油工业用:200℃;c)煤矿用:150℃;d)化工用:135℃;e)发电用:150℃;f)固定用:150℃。
发动机搬运手柄的表面温度应不高于60℃5.5 防火发动机在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运行工况下和在正常维护保养状况时不应自行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