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_第八章 幼儿的言语
- 格式:ppt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21
1、幼儿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首先学会的是:A. 书写B. 阅读C. 口语D. 语法规则(答案)C2、幼儿期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大致在:A. 0-1岁B. 1-3岁C. 3-6岁D. 6-9岁(答案)C3、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A. 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B. 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C. 词汇量迅速增长,但掌握的是抽象词汇居多D. 逐渐掌握语法结构,从句法到词法(答案)C4、幼儿理解句子时,往往只注意:A. 句子的整体意义B. 句子的语法结构C. 句子中的关键词D. 句子的修辞手法(答案)C5、幼儿期出现的“电报式”言语特点是:A. 句子完整,语法正确B. 词汇丰富,表达流畅C. 简化语言,省略不必要的词汇D. 使用象声词代替具体事物名称(答案)C6、幼儿在学习新词时,常出现“过度泛化”现象,如把“猫”叫做所有四条腿的动物,这是因为:A. 幼儿记忆力差B. 幼儿理解力有限C. 幼儿概念掌握不精确D. 幼儿故意混淆概念(答案)C7、促进幼儿言语发展的最有效方法是:A. 多让幼儿看电视B. 多给幼儿讲故事C. 多让幼儿听音乐D. 多让幼儿玩电子游戏(答案)B8、幼儿期言语发展主要表现为:A. 语音的细化和丰富B. 词汇量的激增和质变C. 语法结构的复杂化D. 以上都是(答案)D9、幼儿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先学会的是:A. 名词和动词B. 形容词和副词C. 介词和连词D. 语气词和助词(答案)A10、下列哪项活动最能促进幼儿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A. 独自玩玩具B. 观看动画片C. 参与角色扮演游戏D. 听成人讲故事(答案)C。
幼儿心理学章节测试幼儿的言语幼儿的情绪和情感一、单选题(15分1、言语是一种(A.心理现象B、社会现象C、自然现象2、默读是(言语A口头B书面 C 内部3、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A婴儿期B幼儿期C青少年期4、幼儿一边搭积木——长江大桥,一边发出声音“这里面可以走人,桥洞里可以过船,……。
这种言语是(A独白言语 B 游戏言语 C 问题言语5、幼儿是图形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A三岁B四岁C五岁6、双人或集体的独白是(A自我中心言语 B 社会化言语C连贯性言语7、“你过去一点,挡了我了。
”是(A适应性告知B请求(祈使C问题与回答8、情绪、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抑制作用。
这是情绪情感的(作用。
A组织B动机 C 感染9、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是:它与(需要是否满足直接关联。
A生理B社会C爱与被爱的10、“想哭就哭”体现的是情绪的(A易冲动性B不稳定性C外露性11、一个四岁的孩子爱告状,说明他的(在发展A道德观B理智感C美感12、在整个幼儿期,最基本的句型是(A陈述句B疑问句C感叹句13、羞愧感或内疚感属于(A道德观B理智感C美感14、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是(A加以斥责B过急要求改正C解除紧张15、新生入园,班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
体现的是情绪的(作用。
A组织B动机 C 感染二、名词解释(15分1、言语2、情境性言语3、情绪和情感4、道德感5、情感的感染作用三、填空(20分1、(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2、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通用语是(。
3、(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言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
如两人或两人以上的聊天、老师的讲课、讲座、报告、演讲、辩论等等。
4、进入幼儿期,言语发展主要表现为(的发展。
5、(是言语的高级形式,它不是用来和人交际的言语。
它的发音隐蔽,而且比外部言语更概括和压缩。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一章绪论1.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之父”,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 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 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 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 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 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3.幼儿教育心理学涉及的三大变量: 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4.卢梭: 自然主义倡导者。
代表作《爱弥儿》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5.福禄贝尔: 最早研究幼儿游戏心理的先驱者之一, 是“幼儿园之父”。
设计了恩物, 确立“游戏是儿园教育活动的节本形式”。
6.蒙台梭利: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重视幼儿(3-7岁)的感官教育。
7.认知主义教育方案认为学前阶段儿童习得的基本概念, 必须通过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两个过程。
8.凯米和德芙里斯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延伸出三条主要原则:能动性、充实性、结构化原则。
9.对早期教育价值的新认知: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存在着关键期;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又与脑发展的关键期有着密切联系, 在幼儿期, 脑的发展也最为快速而有效。
10.对幼儿学习特点的新发现:什么样的学习者,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的方式, 游戏是幼儿学习及发展情绪、认知与社会能力的重要方式;学习的条件, 幼儿处于安全的环境和受重视的群体中, 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与学习;学习的环境, 幼儿在日常生活情境中, 通过体验与主动参与, 学习效果最佳;学习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学习存在个体差异, 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认知与学习方式。
第二章学习理论1. 华生: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1913年作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 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斯金纳提出的两种类型的学习: 应答性反应与操作性反应3.强化: 凡是能够引起行为反应概率增加的活动就是强化。
主题8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一、简答与论述1. 简述学前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幼儿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进行。
随着独立性的发展,独白言语就逐渐发展起来了。
3~4 岁的幼儿独白言语刚刚开始形成,发展水平很低,只能不太流畅地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在表达中还会以很多无用的词汇来缓解表达的困难;5~6 的幼儿不但能够系统地进行叙述,而且还能大胆、自然、生动地进行描述。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 岁前幼儿言语基本上都是情境性言语。
幼儿在表述时需添加表情、手势等作为言语活动的辅助手段,且其表述只有在结合具体情境时,才能使听者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情境性言语的比例逐渐下降,连贯性言语的比例逐渐上升,表现为逻辑性逐渐提高,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晰。
2. 简述学前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准备性发展特征。
书面言语产生的基础是口头言语,幼儿在3~6 岁时的言语发展已为其书面言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①掌握口语词汇;②掌握语音;③掌握基本语法和口语表达力;④幼儿图形知觉的发展3. 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才能促进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1)提高幼儿倾听的能力:①要树立良好的倾听榜样;②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③讨论评价法(2)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①创设良好的说话氛围,使幼儿愿意表达;②加强对幼儿言语的训练,使幼儿可以表达;③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善于表达。
(3)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①为幼儿提供适合年龄特点的读物;②使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幼儿阅读,培养相关的阅读能力。
二、材料分析幼儿言语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最初受成人语言的影响,之后会逐渐用自己的言语活动进行自我调节。
进行自我调节时,最先使用的是出声的言语,即自言自语,这是介于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过渡形式言语。
过渡形式的自言自语可以分为游戏言语和问题言语。
①游戏言语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
幼儿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幼儿心理学2.关键期3.生理成熟二、填空题1.影响幼儿比较多的具体环境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3.动机的基础是人的__________。
4.这种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__________。
5.人的个性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6.心理是__________的机能。
7.__________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
8.__________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9.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指社会生活条件和__________的作用。
三、选择题1.幼儿心理学中的“幼儿”,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_______。
A.0-3岁B.3-6岁C.6-12岁D.0-18岁2.一个小黑点,有的孩子看后说像蚂蚁,而有的孩子则说像芝麻,但在成人看来那只是一个小黑点。
上述这段话说明________。
A.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B.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被动的。
C.小孩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不准确的。
D.成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准备的。
四、简答1.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一、名词解释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二、填空题1.1-3岁是儿童___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时期。
2.幼儿前期出现的新的心理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3~4岁是学前时期,也是幼儿园小班年龄,这时期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A.生活范围扩大B.认识依靠行动C.情绪作用大D.爱模仿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_______。
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象3.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_______。
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一、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言语的概念言语即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语言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
言语可根据表现形式分为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等。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
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
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
个人言语活动的效能,受制于他对语言掌握的程度。
同时,语言又是在人的具体言语交际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
同时,语言和言语又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二)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
幼儿的语言是为交际而产生的,也是在交际过程中发展的。
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即是社会化的过程。
2.言语与幼儿的认识过程语言是思维的武器,个体言语水平影响其思维的过程。
由于语言的参与,使幼儿认识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
3.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功能,即自我调节功能,是和其概括功能——自觉的分析综合功能密切联系的。
当幼儿能对自己认识过程中的种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时,才能对认识过程进行调节。
二、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一)幼儿口语的发展幼儿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表达力的发展。
1.掌握全部本民族语音幼儿在4岁左右已经能掌握全部本民族语音,只是有些发音还不准确。
2.词汇量增加,内容变化大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幼儿词汇的发展,还表现在他们所掌握的词类范围日益扩大。
在幼儿词汇中,主要是意义比较具体的实词。
其中,又以名词为最多,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才是副词。
同时,幼儿词汇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扩大,对词义的理解也趋向丰富和深刻化。
幼儿心理学第八章幼儿的言语幼儿心理学第八章幼儿的言语PPT课件包含了ppt课件,参考教案,活动目标是什么是言语?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言语与幼儿的活动发展有什么关系。
第八章幼儿的言语复习回顾1.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
2.思维具有两个特点(1)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反映(2)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反映导入:猫在追两只老鼠,大老鼠学狗叫:"汪汪汪~",猫吓跑了,两只老鼠都安全了,这时大老鼠对小老鼠说:"你看,学习一门外语有多么重要"。
美国人:"我家的狗会说英语哩!"中国人:"它会说英语?"美国人:"是的,我问它,房屋最上层是什么?它会说"ROOF!'"中国人:"那不稀奇,我有小猫会说中文,"美国人:"它会说中文?"中国人:"是的,每当我问它,"我们中国在哪里拜神呢?'它会回答"庙!庙'"教学目标:1、什么是言语?2、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3、言语与幼儿的活动发展有什么关系?重点:幼儿的言语发展的特征难点:幼儿心理学专业术语的理解第一节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一、语言、语言的概念(一)语言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各地方不一样,天津的姐姐、山东的老师;外国人夸新娘(二)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
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人,为了交际,或使用汉语,或使用英语,或使用俄语等;1.口头言语老师上课,学生交流,相声,演讲、辩论、相声,一些脱口秀节目;学生说吹牛;2.书面言语在看书,写信,写作业,3.内部言语默默地思考问题,写文章前打腹稿等等;(三)语言、言语的关系一方面,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