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6-细分类3
- 格式:pptx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14
中国名玉盘点-历史缘由与特点目录中国名玉盘点-历史缘由与特点 (1)和田玉 (1)蓝田玉 (2)独山玉 (2)岫岩玉 (3)祁连玉 (3)绿松石 (3)寿山石 (4)巴林石 (4)青田石 (4)昌化石 (4)和田玉和田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个地区之一,驻地和田市。
和田地区,古称“于阗”,藏话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
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
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
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
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和田玉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都属单斜晶系。
在和田玉中,白玉最为珍贵,白玉中最佳者为羊脂白玉,是玉中上品。
羊脂白玉的特点是白、透、细、润。
由于黄玉出产甚少,故色纯、质润的鸡油黄,其身价不在白玉之下。
按照国家标准样品以颜色分类,和田玉分为6个大类: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和糖玉,每一类都有参照标准。
蓝田玉蓝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和田玉(软玉)、岫玉和独山玉),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唐时达到鼎盛。
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此后玉玺一直作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流传千余载。
今生丽水石出青田作者:陈墨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2021年第01期如是吾闻:“青田,青田,壘石成田!”青田,古称芝田,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建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浙江第二大江瓯江中下游,是一个只有2493平方千米面积、50多万人口的小山城,素有“金生丽水,石出青田”之美称。
“青田”之“青”喻东方之龙,纵横四海;“青田”之“田”如方正之印,印证沧桑。
世代生活在青田的人民,或如东方之龙,侨行天下;或如青田美石,石雕古今。
故而,青田又是名闻遐迩的“侨石”之乡。
一、青田石的鉴别自古,青田石有“首德而次符”之说。
所谓“德”就是“道”,即以语言阐述不清楚的本质规律;所谓“符”,并不指质地,是石头之品相。
可以说的“道”已经不是所指的“道”,而是由道反映出来的质相。
青田石也不例外,有许多许多神秘之道,所以鉴别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这里,我们不妨从其矿物成分、石质色相以及“六德”等方法入手进行分说:矿物成分的鉴定法矿物成分是鉴定青田石DNA的标准。
青田石中的矿物成分及组合复杂多样,多数青田石属叶蜡石型,也有少数以迪开石、伊利石和绢云母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品种。
在青田石中还混生少量的刚玉、蓝线石、红柱石、蓝晶石、黄铁矿等,从而形成了丰富的玉相学特征(见表):叶蜡石型青田石的分类(表格中的英文符号说明:A红柱石、C刚玉、D硬水铝石、Di迪开石、Du蓝线石、H 黄铁矿、I伊利石、K高岭石、P叶蜡石、Q石英、S绢云母。
见朱选民《浙江青田石的矿物成分与玉相学、谱学特征及成玉机理》)青田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叶蜡石结构式为A12[Si4O10](OH)2,理论化学成分为A1203 28.3%、Si02 66.7%、H20 5.0%。
青田石的化学成分以A1203与 Si02为主,两者约占90%,其它成分有Fe2O3、CaO、MgO、Na2O、K2O、Ti2O等。
青田石矿石呈蜡质感,均质块状,摩氏硬度1-2级,比重2.6-2.7T/m3,耐火度1630~1730℃,白度7—94度,两者一般与氧化铝含量成正比。
青田石的分类青田石属叶蜡石类,产于浙江北部青田县,石质结实、细密,刀感软硬适中,适于雕刻。
青田石中尤以山口镇的封门清、灯光冻、黄金耀等更为名贵。
与寿山石色彩艳丽华贵不同,青田石主调尚清、尚淡,退尽火气,娴静恬淡,回味无穷。
青田石种类繁多,有一百余种。
名贵品种首推灯光冻,其次为蓝花青田、封门青、竹叶青、芥菜绿、金玉冻、黄金耀,奇石者有龙蛋、封门三彩、夹板冻、紫檀花冻等。
灯光冻,又名灯明石。
微黄纯净细腻,温润柔和,色泽鲜明,半透明,光照下灿若灯辉,故名。
灯光冻质雅易刻,明初已用于刻印,名扬四海,为青田石之极品,“高出寿山诸石之上”,价胜黄金。
产山口封门,旦洪和方山白垟。
近年时有产出,数量极少,难得大方。
封门青,色淡青,如春天萌发的嫩叶,有的偏黄、白。
质如灯光冻,微透。
緣刻印章,最宜走刀,尽得笔意,为难得之珍品。
产山口封门。
此石极纯,了无杂质,故曰“清”,以产地加特征为名。
质纯,细腻,不冻、色泽鲜明,是制作印章和精雕品的上等石材。
蓝青田,又名封门蓝,宝蓝色,质细腻,有些石内常隐现白色冻点,比重大,硬度小于4.5,宜制印章。
罕见价高,产山口。
蓝青田如呈点状或片状分布于浅色石料中,则称蓝星青田、蓝带青田。
白果:乳白或灰白色,如白果。
质细、结实、不透,有柔嫩感,刀感好,是上等印材。
塘古黄白冻,质纯洁无暇,黄似田黄,白如封门,黄、白冻石常伴生,色间过渡自然,难得大块。
产塘古。
黑青田,色为正黑,色泽明亮,质纯而细润,常夹生其他颜色冻石,界线分明,是制印、雕件的优质石料。
艺人常巧用俏色,作品别具情趣。
产山口、塘古。
麦青,青灰、绿灰或黑灰色,质稍粗,近似黑青田,两者极易区别。
红木冻,红木色,质细润,光泽好,常夹生青白、淡黄色冻石,甚为珍贵。
产季山。
蜜蜡黄,色似蜂蜡,深浅不一,质细腻。
通体明净、无杂色者为上品。
产山口。
冰花灯光冻,浅豆青色,半透明状,内多含片状、絮状纹,石质细腻柔和,石性与巴林石相近,纯净无瑕者为珍品。
最具收藏价值的四种石头_如何判断一块奇石是否具有收藏价值四大国石,分别为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
今天店铺就来为大家讲讲他们各自的收藏价值。
最具收藏价值的四种石头巴林石的收藏价值“此乃天赐之石”——成吉思汗有人称巴林极品石是集“寿山田黄”之尊,溶“昌化鸡血石”之艳,蕴“青田封门青”之雅的印坛奇葩,其评价正可为巴林石之写照。
个人觉得这个评价大致还是中肯的,因为巴林福黄石与寿山田黄石不分伯仲,被称为“姊妹石”;而巴林鸡血石又被认为是中国鸡血石之王。
巴林石,巴林矿主要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北,雅玛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带。
隶属叶腊石,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
巴林石的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绝伦。
可以分为巴林鸡血石、巴林福田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巴林图案石等五大类,并命名了上百个品种。
巴林石在“四大印石”中巴林石最为年轻,但因品质高,且产量逐年减少,升值潜力巨大,市场价值已经高于其他的传统印石。
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辈出,为中国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笔。
因此也是投资新贵,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寿山石的收藏价值“寿山石发明于元明之间,最初有寺僧见其石有五色,晶莹如玉,琢为牟尼珠串,引游四方。
好事者以其可镌可刻,用以制印。
” ——国学大师黄宾虹以上基本可以看做是寿山石的发迹时间。
在元明之交,而且最先发现其作为印章的是当地的僧人的。
而使得寿山石登得大雅之堂,则是明朝的皇帝们现存最早的寿山石印石明代《皇帝之宝》,明孝宗朱佑堂、明光宗朱常洛等人都有许多寿山石质的玺印。
寿山位于福建福州北郊的寿山村,海拔1000米左右。
寿山石的形成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矿石成份主要是叶腊石、地开石、高岭石等,以田黄石、芙蓉石、荔枝冻等为代表。
质纯者色白,微含其他成份者五彩。
微透明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
呈珍珠光泽、凝脂光泽、玻璃光泽,绝大部分有滑腻感。
玉石鉴别38种国家标准图文详解根据GB/T16552 – 2010 国家珠宝玉石名称标准定义:由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
GB/T16553 – 2010 国家珠宝玉石鉴定标准,修改并完善了2003版的鉴定标准,将32种玉石增加至38种。
下面以图文的形式,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38种玉石。
翡翠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硬玉,可含角闪石、钠长石、铬铁矿、钠铬辉石、透辉石、绿辉石、沸石等。
内部结构为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粒状或局部为柱状的集合体。
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摩氏硬度:6.5~7。
密度:3.34(+0.06,-0.09)g/cm3。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66。
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可见微小的解理面闪光,称为“翠性”。
软玉矿物(岩石)名称: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以透闪石为主。
内部结构为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集合体。
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摩氏硬度:6~6.5。
密度:2.95(+0.15,-0.05)g/cm3。
折射率:点测法为1.60~1.61。
最具代表性的软玉为和田玉。
欧泊矿物(岩石)名称:蛋白石。
内部结构为非晶质体。
玻璃光泽至树脂光泽。
摩氏硬度:5~6。
密度:2.15(+0.08,-0.90)g/cm3。
折射率:通常1.42~1.43。
特殊光学效应为变彩效应。
玉髓(玛瑙)矿物(岩石)名称:玉髓。
内部结构为隐晶质集合体,呈致密块状,也可呈球粒状、放射状或细微纤维状集合体。
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6.5~7。
密度:2.60(+0.10,-0.05)g/cm3。
折射率:点测法1.53或1.54。
呈同心层状和规则的条带状现象被称为玛瑙。
木变石(虎睛石,鹰眼石)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石英。
内部结构为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结构,虎睛石可具波状纤维结构,鹰眼石纤维清晰。
抛光面:蜡状光泽;断口:玻璃至丝绢光泽。
摩氏硬度:7。
密度:2.64g/cm3~2.71g/cm3。
青田石以其质地温润脆软,色彩斑斓,又易于雕刻,而被列为中国“四大图章石”之一。
前人曾对青田石进行过程度不等的研究,但由于青田石的矿物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复杂性,因而导致目前对青田石的种类、矿物成分等问题存在争议[1-4],对青田石的成玉机理问题尚不清楚。
针对青田石研究不足之处及长期争议的热点问题,笔者立足于野外系统地质勘查和前人研究基础,采用各种先进的测试分析手段,重点对青田石的种类、矿物成分和成玉机理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青田石的种类相对复杂,除已知的叶蜡石型青田石品种外,尚存在迪开石型、伊利石型、绢云母型及混合型青田石[5]。
本文以叶蜡石型青田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化学成分、X粉晶衍射图谱、红外吸收光谱、显微晶体形貌特征、差热曲线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等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青田石的类质同像替代、晶体结构有序度、多型特征、水的存在形式、Fe的存在形式、成玉机理进行探讨。
1 样品及实验方法供研究用的青田石样品分别来自于青田县山口、塘古、周村、山炮、季山、双垟、北山等地和山口矿床尧士、旦洪、封门、白垟和老鼠坪等矿段,部分典型样品由青田县石雕厂和山口镇历群勇、林俊平工艺师提供。
根据样品表现出的性质采用X粉晶衍射(D/MAXⅢB型,Cu靶,30kV,30mA, Ni滤片)测定矿物成分、晶体结构有序度、晶胞参数和多型特征;红外吸收光谱仪(傅立叶MAJNA-2R550型,KBr压片,4000cm-1 ̄400cm-1波数范围)测试在室温条件下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探讨水的存在形式;扫描电子显微镜(JSM-35CF型)观察样品的结晶形貌及与成玉机理之间的关系;高温差热仪(CR-G型,Al2O3参比物,升温速率10℃/min,测试室温 ̄1200℃范围)作为辅助手段,确定样品的热相变特征和水的存在形式; 电子顺磁共振仪(JEOC型,调制频率为100kHz,扫场宽为2550±2500×10-4TGauss,扫描时间为4分钟)测试叶蜡石型青田石的电子顺磁共振谱特征,探讨铁的赋存状态和结构位置分配等情况。
四大印章石的品级鉴别四大印章石的品级鉴别赵春秀小组成员:郭伟平、董学敏、赵春秀四大印章石的品级简介寿山石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
由于出产坑口不同,各种寿山石的质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品性上甚至还有很大的差别。
寿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分。
就品质而论,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
寿山石品类繁多,常见的有白芙蓉冻、脑脂胭脂冻等。
向有“石中之王”雅号的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佼佼者,其表层透明色黄,肌里透澈规则。
其中“黄金黄”、“桔皮黄”最为稀贵,“枇杷黄‘、“桂花黄’,与“熟粟黄‘,也为珍品。
对于田黄石,历来就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
普通的寿山石,不如青田石细糯,运刀有一种粗涩感。
青田石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并因此得名。
青田石质细腻温润,极易受刀,且刀趣表现力丰富,为篆刻家最爱使用的印材之一。
青田石有青、黄、淡红及青灰等色彩,其中以灯光冻、白果冻、松花冻较名贵,上品封门青最为著名。
昌化石昌化石产于浙江昌化县。
其石也有水坑与旱坑之分,水坑石质理匀恬粉洁,旱坑石则粗涩坚顽,且常与砂钉同生。
但无论水坑、旱坑,总的受刀感觉皆紧滞阻涩。
昌化石有红、黄、灰等色,且往往交织在一起。
其中有一种犹如煮熟藕粉状的“藕粉冻‘(昌化冻)较为上乘,一种在石中凝有像鸡血色状的称为“鸡血石’。
“鸡血石”中以其石底质地越佳,血色越多,越鲜,越活,越为珍贵。
一方石上如有黑白红三种色块组成,又被称为“刘关张”(即刘备、关羽和张飞之喻)。
如一方石上布满鸡血,则有“大红袍”的美称,最为罕见珍贵。
长期以来,人们对昌化石的认识只偏重了鸡血石,其实,昌化还盛产名目繁多的无血石,仍可依据色彩、花纹、质地评价优劣。
如常见的品种有:玻璃冻、田黄石、红花冻、绿昌石、鱼脑冻、鱼子冻等,本次着重介绍鸡血石和田黄石。
巴林石巴林石亦称蒙古石或内蒙石,是近年来新行于市肆的石种,因产于内蒙而得名。
此石最初被作为工艺美术品石雕石刻件的原材料,后被引进试用并由专家鉴定而作为印材。
寿山石根据山脉的走势,可分作三大系,即:高山系、旗山系、月洋系;根据矿石的品类,又可分为五大类:田石、水坑石、山坑石、旗山石、月洋石。
一、高山系之田石田石,即出于田中。
黄色者为田黄。
田黄历有“石帝”、“石中之王”的尊称。
田石产于寿山乡里洋、外洋之间的寿山溪,在溪的两旁水田和砂土中蕴藏着田石。
田石原本并不生于田土里,而是附近高山、坑头、杜陵等处游离石块,由于地理变化移动到砂土水田之中,长年的埋藏地下,受田水、泥沙、地热等影响,使石质呈微透明,且具温润、凝腻的灵性。
田石肌理常隐含细微有致的萝卜纹,外表常裹上一层黑色、白色或黄色的石皮,并多有红格,这些都成为田石的一个重要特征。
因产地不同,田石又分为上坂田、中坂田和下坂田。
上坂田指寿山溪上游即坑头一带所产田石,石质甚佳,多为晶灵剔透的宝石。
中坂田指坑头以下至铁头岭地带所产之田石,此石质亦属上乘,田石中之黄金田石、橘皮黄田石等均产于此。
下坂田为寿山溪下游所产,色暗质滞,脂润通灵度均比上、中坂略逊。
此外,还有溪管田、碓下田等,也是以产地分类的。
如以色泽区分,则可分为黄田(即田黄),红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详细分为:田黄--- 田黄石,主要产于中坂田中,黄色、半透明、肌里隐现细罗卜纹田黄冻--- 田黄石中,质极通灵者银裹金田石--- 田黄石中,外裹白色层者白田--- 主要产于上、中坂田中,色白,略带微黄,萝卜纹明显金裹银田石--- 白田石中,外裹黄色层者红田--- 橘桔皮红主要产于上、中坂田中色红如橘皮,鲜艳通明煨红田--- 外泛橙红色,裹层为黄色黑田--- 黑皮田上、中、下、坂均有田黄石中外表有微透明黑色皮者纯黑田--- 主要产于下坂田中黑赭色,微透明,萝卜纹较粗灰黑田--- 上、中、下坂均有浅灰色,略带微黄,肌里含黑斑硬田--- 寿山村水田中,田坑石中质粗劣者搁溜田--- 寿山田埂旁,田坑石出露地面者溪菅田--- 寿山溪水中,田坑石经洪水冲荡流入溪中者二、高山系之水坑石水坑石也像田石一样属于高山系统,因深藏于终年积水之坑洞之中,因而得名。
青田石的种类青田石与寿山石的区别青田石是非常名贵的宝玉石,今天欧神诺在线小编将要在下文中来给大家分享一下青田石的种类和青田石与寿山石的区别相关知识。
青田石的种类青田石分类有多种划分,可以从青田石的产地、颜色和矿物组成来划分青田石。
一、按照产地,青田石分类有封门石、旦洪石、尧士石、白垟石、老鼠坪石、塘古石、周村石、山炮石、北山石、方山石、季山石、岭头石和武池石等( 有的分类方法将前五者统归为山口石) 。
二、按照颜色可以将青田石分为青色、黄色、红色、蓝色、白色、黑色等,以青色为主。
三、按照矿物组成可以分为叶蜡石型、地开石型、伊利石型和绢云母型。
其中叶蜡石型可进一步分为纯叶蜡石型、高铁叶蜡石型、高铝叶蜡石型和高硅叶蜡石型。
青田石以叶蜡石型为主。
青田石分类很多,一般在选购青田石时,很少以产地、颜色和矿物组成来选购的,多是选购那些青田石精品,如灯光冻、封门青、黄金耀等。
青田石与寿山石的区别1、主要矿物方面,青田石的主要矿物为叶蜡石,以叶蜡石为主的青田石约占青田石品种总数的70%以上,而寿山石的主要矿物为地开石(高岭石族矿物)。
2、次要矿物方面,蓝线石、红柱石、刚玉,特别是近宝石级的单晶体蓝刚玉为青田石的特征次要矿物。
青田石中的叶蜡石较少伴生有硬水铝石,寿山石中的叶蜡石常伴生有大量的硬水铝石次要矿物。
3、新品种方面,青田石和寿山石中均发现有绢云母型新品种。
4、珍贵品种的矿物组成方面,寿山石中的珍贵品种田黄石的矿物组成为珍珠陶石和地开石,而青田石中的珍贵品种灯光冻的矿物组成为叶蜡石。
5、结构有序度方面,青田石的内部结构有序度普遍高于寿山石。
6、透明度方面,青田石的透明度普遍低于寿山石。
因为青田石以叶蜡石为主,矿物组成复杂,次要矿物丰富,结构相对疏松,含铁量较多。
而寿山石以地开石为主。
一般来讲,叶蜡石型印章石的透明度低于地开石型印章石。
7、分类方面,青田石分为叶蜡石型、地开石型、伊利石型和绢云母型。
寿山石分为田坑、山坑、水坑、原生矿、次生矿。
初学篆刻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一、练习石初学篆刻,练习石必不可少,常见的篆刻印石有青田石、寿山石、巴林石、昌化石、萧山红、青海石、广西冻石、伊犁石等品种,这些印石的硬度基本在1-3之间,比较适于手工篆刻。
而玛瑙、水晶、玉等硬质材料硬度较高,一般不适合用于篆刻创作(除非用专业的电动工具);初学篆刻,我们一般建议用青田石、萧山红、墨绿冻、广西冻石作为练习材料。
寿山石因为资源越来越少,价格也日益昂贵,一般不适合作练习石;青海石石性较粉,刀感不是很特别理想,也不适合用于练习;篆刻爱好者除了需要辨别印石石种之外,还要懂得如何挑选印石,在实体店面购买印石,尽量要挑那些印面没有砂钉及格裂的,所谓的砂钉就是印石的杂质,一般较难刻动,格裂就是裂纹,明显的裂纹也会影响到篆刻。
二、篆刻刀经常会有初学篆刻的朋友询问需要配备哪些工具,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
篆刻的工具实在不少,但并不是所有初学者都需要配全,比如说拓边款的工具,有些初学者连边款都刻不好,何谈拓边款。
如果是中小学生,可以买价格最低廉的碳钢刀。
如果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强烈建议购买硬度更高的白钢刀或者钨钢刀。
白钢刀一般硬度在6,钨钢刀(也称硬质合金刀)硬度7,这两种刀是最常见的篆刻刀。
至于白钢刀好还是钨钢刀好,不能绝对化,白钢刀硬度低些,但韧性好一些,价格也低一些,而钨钢刀最硬,韧性也会略差一些,价格也比白钢刀略高一些。
目前国内用得最多,质量最好的当属四川生产的永字牌刻刀了,永字牌刻刀主要以硬质合金刀为主,目前没有白钢刀。
我自己手上有十几把刻刀,永字牌的占了三分之二,我最常用的就是永字牌的高级型5MM和8MM刻刀(纸盒装),特别是8MM的那把,是正方形的刀杆,全身是黑色,握在手上非常有份量。
三、印泥印泥建议配备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打稿印泥(10元以下,如姜思序堂的朱颜印泥),一种是好一些的书画印泥(如姜思序堂的八宝、朱膘印泥等)。
篆刻完成后先用普通印泥打出印花,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更改修饰,等全部修好以后再用上好的印泥打出来。
青⽥⽯-岩门晶
青⽥⽯产于浙江省青⽥县并因此得名。
青⽥⽯质细腻温润极易受⼑,“⼑味”表现⼒丰富,为篆刻家最爱使⽤的印材之⼀。
青⽥⽯颜⾊丰富多彩,除了含有所有的单⾊外,还有⼤量的多⾊、混⾊、过渡⾊品种。
另外青⽥⽯成矿条件复杂。
同⼀矿区的⽯头虽然有着共同的成矿条件,但外观上可能存在较⼤的差异,⽽不同矿区的⽯头虽经历了不同的地质作⽤但外观上却可能极为相似。
在我国最新的宝⽟⽯鉴定标准中,也没有青⽥⽯明确的定名依据和分类标准。
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关于岩门晶的资料相对较少。
岩门晶作为夹板冻的⼀种晶体,产地为岩门,故称岩门晶。
其⽣于⽯岩缝隙之中,多为薄⽚,很难取材。
其质紧密透亮,⾊清纯,放在掌⼼如寒冰般凉。
笔者有幸得到⼀枚岩门晶古兽章⼦,规格为35*35*16mm,其为⼤印⾯的⽅章,及其难得,感叹⼤⾃然的⿁斧神⼯,以此⽂记之。
简解中国十大名石中国十大名石,你知道几个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是我们熟知的四大名石,除了这四大名石之外,还有其他几种石料也同样值得关注和收藏。
【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的一种矿物石料。
通常呈致密块状、片状、钟乳状或放射状集合体。
玻璃光泽,具油脂感。
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质地致密细腻,脂润柔和,似玉非玉。
寿山石品种极多,质透明如冻的称“寿山冻”;纯净如羊脂的称“白芙蓉”。
按出处有田坑、水坑、山坑寿山石,而以田坑石和水坑石最佳。
田坑石系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多年直埋于沙士中,略透明,肌里有极细密的萝卜纹,其黄色的称田黄,白色的称白田,黑色的称黑田,粉红色的称红田,均是寿山石中的上品。
其中田黄分橘黄、熟栗黄、枇杷黄及金黄等种,极其珍贵,为寿山石中的极品。
水坑石的特征是结晶石,呈透明或半透明冻状,称寿山冻,常显萝卜纹状结晶,有鱼脑冻、黄冻、鳝草冻、桃花冻、角冻、豹皮冻等,是水坑寿山石中的姣姣者。
山坑石则是寿山石中最普及的石料。
中国寿山石雕经民间雕刻艺人据石材的纹理、色泽、形态等特点,充分发挥石料固有的特色, 加工成供观赏的雕刻摆件, 使作品的内容与质料溶为一体,展现出理想的寿山石雕艺术特色和高雅的品味。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而得名。
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共生矿物有石英、刚玉、红柱石、高岭石和少量蓝晶石、绿石等。
硬度 2 3,比重2.6〜2.7,耐火度1630C〜1730C。
腊状至玻璃光泽,均质块状, 半透明至不透明, 少数透明。
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坚韧耐热、莹洁如玉。
颜色鲜艳亮丽,丰富多采,其地色有青白、灰、红、粉、橙、黄、黄绿、翠绿、紫蓝、深蓝、棕褐、黑色等。
名贵品种有灯光冻、蓝青田、封门青、竹叶青、芥菜绿、山炮绿、黄金耀,奇石者有龙蛋、封门三彩、夹板冻、紫檀冻等均极其珍贵。
其中蓝青田也称之为封门三蓝(蓝星、蓝带、蓝花),是青田石大家族中颇有代表性的品种。
蓝色乃青田石所特有。
20、青田石知识介绍青田石因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境内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印章和玉雕材料之一,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青田石质地温润,色彩斑斓、花纹奇特,硬度适中,是中国篆刻艺术应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印材之一。
青田石与寿山石、昌化石、巴林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石”。
一、青田石的基本性质(一)矿物组成青田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迪开石、高岭石以及伊利石和绢云母等,次要矿物有石英、高岭石、蒙托石、红柱石、矽线石、刚玉等。
(二)化学成分青田石(QingtianStone)的主要化学成分为A12O3、及SiO2,含有少量K、Mn、Ti、Fe2+和Fe3+等元素,为多种矿物集合体,其中叶蜡石的化学式为A12(Si4O10)(OH)8,迪开石、高岭石的化学式为Al4(Si4O10)(OH)2,伊利石的化学式为Al2(Si4O16)(OH)2,绢云母的化学式为KAl3(AlSi3O10)(OH)2。
微量元素影响青田石的颜色,如含氧化铁、黄铁矿呈黄、棕黄色;含赤铁矿呈红、红褐色;含钛元素呈淡红色;含锰元素呈紫色。
(三)结构构造1.结构青田石的特征具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团粒结构、放射球粒状结构、不规则的放射纤维状结构。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迪开石呈假六方板状或他形粒状,结晶颗粒细小,结构致密,为鳞片状集合体;红柱石、刚玉、蓝线石、磷灰石、石英等矿物呈颗粒状分布于叶蜡石或迪开石基质中。
2.构造青田石主要呈块状、条纹状、条带状、球状等构造。
(四)光学性质1.颜色青田石的主要颜色有青白、浅绿、浅黄、黄绿、淡黄、紫蓝、深蓝、灰紫、粉红、灰白、灰、白等颜色。
青田石的石色与所含的微量元素有关,如氧化铁、黄铁矿呈黄、棕黄色,赤铁矿呈红、红褐色,钛元素呈淡红色,锰元素呈紫色,有机碳质呈褐色、深黑色,绿泥石混入呈绿色等。
青田石中花纹是在矿床侵蚀过程中受外力的挤压、聚集、沉淀、浸入,而使各种色素矿物质相互浸染、压固、胶结等形成的。
次要矿物对青田石颜色的影响也较大,如含有刚玉则呈深蓝色或浅蓝色,含红柱石呈粉色或肉红色,含蓝线石呈淡蓝色或紫罗兰等颜色(见图3-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