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及欧盟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15
欧盟的成立与发展历程回顾欧盟(European Union)作为一个拥有28个成员国的政治经济联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
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回顾欧盟从诞生到发展的历程。
第一章: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初衷1.1 背景与动机20世纪初,欧洲国家间频繁爆发战争,战争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惨重。
一战与二战之后,欧洲国家普遍意识到通过经济一体化与合作,可以避免战争的发生。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初衷正是来源于此。
1.2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1951年,六个国家(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签署了《巴黎协定》,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这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
ECSC的目标是在煤炭和钢铁生产与贸易上实现共同管制,从而促进经济一体化。
第二章: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诞生2.1 罗马条约的签署1957年,六个国家签署了《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
EEC的目标是实现成员国间的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为欧洲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2.2 跨国公司的兴起随着EEC的建立,欧洲市场逐渐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
这些跨国公司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工业生产和贸易,促进了欧洲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第三章:欧洲联盟的形成与发展3.1 单一欧洲法案的通过1986年,欧洲共同市场得到了扩大和完善,通过了单一欧洲法案。
单一欧洲法案的目标是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资本、人员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并优化欧洲市场。
3.2 欧洲联盟的诞生1992年,欧洲共同体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将其更名为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的目标不仅仅是经济一体化,还包括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司法与内政合作等领域。
第四章:欧洲联盟的扩大与深化4.1 扩大至东欧国家2004年至2007年,欧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张发生,共有10个东欧国家加入欧盟。
这一扩大使欧盟的经济体量和政治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也加大了欧盟内部协调和合作的复杂性。
欧洲联盟概况一、欧盟简介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是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自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以来,至2004年5月,欧盟成员国由最初的6个创始国(法、德、意、荷、比、卢)扩大到现在的25个: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捷克。
欧盟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人口4.5亿、国内生产总值逾10万亿美元。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雄厚的国家联合体,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世界上一支重要力量。
欧洲联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王国首都布鲁塞尔。
1985年,欧盟成员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确定了欧盟旗和歌。
旗的图案是由十二颗金星组成的圆环点缀在蓝色背景上。
圆环象征团结。
采用十二颗星是按照传统习惯,十二这个数字象征完美、全部、一致,同时又与一年的月份数和表盘上的小时数相符。
旗的金星数与成员国数无关,不随欧盟成员国增加而改变。
欧盟歌选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序曲,用音乐语言体现了欧洲自由、和平、团结的理想。
法国的让ž莫内被称为“欧洲之父”。
“舒曼计划”被看作欧盟的出生证。
每年的5月9日以“舒曼日”命名,作为“欧洲日”来庆祝。
二、发展简史(一)成立与扩大欧共体的成立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九日,在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倡议下,欧共体十二个成员国的元首与政府首脑云集巴黎,隆重地举行了欧共体之父让ž莫内(Jean MONNET)先生的百年诞辰,将其遗骸迁入著名的巴黎先贤祠,并把一九八八年定为“让ž莫内欧洲年”,以表示对欧共体创始人让ž莫内的敬仰和怀念。
欧盟详细情况介绍一、欧盟简介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 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现有25个成员国和4.56亿人口(2004年1月),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25个国家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塞普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爱尔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英国等再加2007年1月1日加入的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总共是27个国家。
主要五个成员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二、五个主要欧盟成员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1、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A\首都:伦敦(London),B\风俗:●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
英国人热爱体育,现代形式的体育运动几乎全是英国人的发明,如拳击、橄榄球、曲棍球和网球●在英国女士优先是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伦敦的酒吧英国街头巷尾到处都有酒吧,喝啤酒已成为伦敦人的传统习惯之一。
有的酒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英国的酒吧一般装修得古色古香,有雕花的门窗、磨花的大玻璃窗面和铮亮的吧台。
酒吧已成为伦敦的一种文化●饮食英国菜比较简单,制作方式只有两种:放入烤箱烤,或者放入锅里煮。
做菜是什么调味品都不放,吃的时候在以个人爱好放些盐、胡椒或芥末、辣酱油之类。
英国的特色菜有烤牛排,炸鱼,炸马铃薯●英国的机动车都是靠左行使,和我国相反,因此无论是驾车还是行走都应注意;●英国的时间:“GMT”中文叫“格林威治时间”,它是英国的标准时间也是世界各地的参考标准。
上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先后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7月1日,6国将上述3个共同体组织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盟;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盟,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
1993年11月1日,根据内外发展的需要,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至15个。
2004年5月1日,马耳他、塞浦路斯、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10个国家将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影响深远。
扩大后的欧盟成员国将从目前的15个增加到25个,人口从约3.8亿增至约4.5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约5%,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欧盟的整体实力有所增强。
扩大后的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提升。
1981年1月,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成为欧洲共同体第十个成员国。
左起第三面旗是升起在布鲁塞尔欧洲共同体总部大楼前的希腊国旗。
1989年6月26日,欧共体首脑会议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
西班牙与葡萄牙于1986年一同加入欧共体。
1992年9月20日,法国公民投票以微弱多数通过旨在建立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市民在巴黎凯旋门前欢呼。
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人口逾3.4亿的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
图为时任英国首相梅在众议院就此发表讲话。
1994年12月9日,参加欧洲联盟首脑会议的12个成员国与将于1995年1月1日加入欧盟的奥地利、瑞典、芬兰三国领导一起拍摄“全家福”。
1995年6月9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与欧盟15国首脑在巴黎爱丽舍宫共进工作晚餐前合影。
当年1月1日,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使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
什么是欧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一个由28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联盟。
自1957年成立以来,欧盟在欧洲和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么,欧盟是如何形成的?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它对欧洲经济和文化有何影响?一、欧盟的历史与发展1.1 成立的初衷欧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欧洲经济仍处于废墟状态,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和关税征收也限制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国家开始探寻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并于1957年签署了《罗马条约》,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即欧盟的前身。
1.2 扩张与变革自成立以来,欧盟不断扩张,并经历了多次变革。
1986年,欧洲统一法案签署,欧盟的组织架构开始逐渐完善。
1992年,欧盟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构成了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正式改名欧洲联盟。
此后,欧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成为了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二、欧盟的主要任务2.1 经济一体化欧盟最初的目的是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消除国家间的贸易壁垒和关税征收。
为实现这一目标,欧盟成员国签署了《欧洲共同体条约》,其中规定了共同市场、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等内容。
欧盟秉持着“一个市场、一个货币、一个经济体”的理念,逐步实现了欧洲经济的一体化。
2.2 政治统一欧盟成员国之间秉持着“和谐共处”的原则,共同面对诸如安全、环境、移民等复杂的问题。
欧盟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如《里斯本条约》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等,不断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以实现欧洲的发展和统一。
2.3 文化交流欧盟成员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欧盟通过一系列文化交流计划,促进了成员国之间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还为欧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欧盟的影响3.1 经济影响欧盟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欧洲经济一体化使成员国之间得以实现贸易和投资便利,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欧盟的成立与发展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和政治联盟之一,其成立与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就欧盟的成立背景、目标、机构以及发展历程进行探讨。
一、背景欧洲联盟的成立源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反思。
战后,欧洲各国领导人深知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痛苦,意识到只有通过加强合作与团结,才能实现和平与共同繁荣。
因此,欧洲联盟的成立意在通过整合欧洲国家的资源和力量,实现共同发展,并确保战争不再在欧洲大陆重演。
二、目标欧洲联盟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政治合作、社会共同体以及共同的安全与外交政策。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欧盟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例如建立共同市场、推行自由贸易、推动货币联盟等。
三、机构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欧洲联盟设立了一系列机构,它们在整个联盟的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欧洲委员会是最具代表性的机构之一,负责推动欧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欧洲议会作为一个民主机构,代表着欧盟各个成员国的利益,起着监督和立法的作用。
此外,欧洲理事会、欧洲中央银行等机构也在欧盟的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发展历程从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的成立到欧洲联盟的发展,欧盟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最初,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是由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等六个成员国共同签署的《罗马条约》而成立。
其目的是通过共同管理这些国家的战略产业,以促进欧洲经济的重建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共同体逐渐扩大,新的成员国加入,条约也得到了多次修订。
最终,在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盟的权力和职责得到了进一步扩展。
欧洲联盟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也面临了多种挑战。
例如,1999年欧元作为统一货币的引入,虽然推动了欧盟成员国间的经济一体化,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政策的协调难题。
此外,欧盟还曾遭遇到的金融危机、难民危机、英国脱欧等问题也对其稳定与发展构成了严峻考验。
欧洲联盟成⽴的背景、进程、⽬标、意义
1、成⽴的背景:(1)历史因素:①欧洲有着相似的⽂化传统和⼼理认同感②历史上德尔苦难激起⼈们对欧洲统⼀的愿望。
现实因素:①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落千丈,为了提⾼欧洲国际地位和影响⼒。
②战后美苏“冷战”使欧洲各国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
③法、德两个宿敌⼤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基础。
2、进程:
(1)1951年:法、意、荷、⽐、卢和联邦德国——欧洲煤钢共同体(签订《巴黎条约》)
(2)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能共同体(《罗马条约》)
(3)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总部设在⽐利时⾸都布鲁塞尔)
(4)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赫特条约》
⽬标:建⽴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5)1993年:欧洲联盟成⽴。
标志: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6)1999年:欧元问世,2002年1⽉1⽇正式启⽤。
3、意义:
(1)对欧洲:欧盟的建⽴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2)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范作⽤,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3)对中国:欧盟的关税,规则,壁垒,包括⼿续都是统⼀的,中国如进⼊其中⼀国,也就进⼊了欧盟各国,减少了⼊关和流通的成本。
政治上,中国和欧洲在国际上能更多地进⾏合作,有效的牵制单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