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选修3易考知识点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赋予生物以,创造出。基因工程是在

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

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2.“分子缝合针”——

DNA连接酶)的比较: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

4-

①相同点:都缝合。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

DNA连接酶能缝合,但连接

4

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

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

(2)最常用的载体是,它是一种

(3)其它载体: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

1.目的基因是指:。

2.原核基因采取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的常用方法有 _和 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第二步:冷却到55~60℃,;第三步:加热至70~75℃,

第二步: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并且可以,使目的基因能够。

2.组成:+++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是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最终获得所需的。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从而将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第三步: _

1.转化的概念:

2.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其次还有和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

,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其转化方法是:先用处理细胞,使其成为,再将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的依据是第四步:

1.首先要检测,方法是采用

2.其次还要检测,方法是采用

3.最后检测,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

,用相应的进行。

4.有时还需进行的鉴定。如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1.植物基因工程:

2.动物基因工程:

3.基因治疗:

(四)蛋白质工程的概念:蛋白质工程是指以作为基础,通过,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或制造一种,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的蛋白质)

A表示 B表示

专题2 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1.理论基础(原理):

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试管苗―→植物体

(2)用途:、、

、、

(3)地位:是培育、

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过程:

(2)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等。化学法一般是用

作为诱导剂。

(3)意义:。

(二)动物细胞工程

1. 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将它分散成

,然后放在适宜的中,让这些细胞。

(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用处理分散成→制成→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培养。

(3)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称为

。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时,细胞就会,这种现象称为

(4)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培养液应进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

,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

②: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

需加入等天然成分。

③:适宜温度:哺乳动物多是;pH:。

④:95%+5%。O

2是所必需的,CO

2

的主要作用是。

(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核移植(比较容易)和核移植(比较难)。

(2)选用去核的原因:卵(母)细胞;卵(母)细胞。

(3)体细胞核移植的大致过程是:(下图)

a 表示

b 表示 (4)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

① ② ③ ④ ⑤

(5)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

克隆动物存在着 问题、表现出 缺陷等。 3.动物细胞融合

(1)动物细胞融合也称 ,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 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 。 (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原

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类似,常用的诱导因素有 等。

(3)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克服了 ,成为研

究 、 、 的重要手段。

(1

)抗体:一个B 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 。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 。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 ,又能产生 。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 (5)单克隆抗体的作用:

①:准确识别各种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发生

特异性结合,具有的优点。

②:主要用于治疗,可制成,也有少量用

于治疗其它疾病。

专题3 胚胎工程

(一)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1、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

、、、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还需移植到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2、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1)受精场所是母体的。

(2)卵裂期:特点:细胞分裂,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体积

(3)桑椹胚:特点:胚胎细胞数目达到32个左右时,胚胎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形似桑椹。是。

(4)囊胚:特点:细胞开始出现(该时期细胞的)。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中间的空腔称为。

(5)原肠胚:特点:有了的分化,具有腔和腔。(二)胚胎干细胞

1、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

中分离出来。

2、具有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小,大,

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而不发生,可进行

保存,也可进行。

3、胚胎干细胞的主要用途是:

①可用于研究哺乳动物;

②是在体外条件下研究的理想材料,在培养液中加入,如牛黄

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ES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这为揭示

的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③可以用于治疗,如帕金森综合症、少年糖尿病等;

④利用可以被诱导分化形成的特性,移植ES细胞可使

的部位得以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⑤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ES细胞,定向培育出,用于

,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的问题。

(三)胚胎工程的应用

1.体外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

(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主要方法:用处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然后,从中冲取卵子,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第二种方法:从刚中采集卵母细胞;第三种方法是借助超声波探测仪、腹腔镜等直接从中吸取卵母细胞。采集的卵母细胞,都要在体外经后,才能与受精。

(2) 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处理。

(3) 受精: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细胞在溶液或溶液

中完成受精过程。

(4)胚胎的早期培养: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培养液成分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添加

等营养成分,以及等物质。当胚胎发育到适宜的阶段时,可将其取出向。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牛、羊一般要培育到阶段才能进行移植,小鼠、家兔等实验动物可在移植,人的体外受精胚胎可在阶段移植。)

2.胚胎移植

(1)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它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

其它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其中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接受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为品种,作为受体的雌性动物应为的品种。)

地位:如、,或等任何一项胚胎工程技术所生产的胚胎,都必须经过才能获得后代,是。

(2) 胚胎移植的意义:大大缩短了,充分发挥

(3) 生理学基础: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

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状态。这就为

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这为

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联系,但供体胚胎的在孕

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4) 基本程序主要包括:

①。选择优秀的供体,有

的受体,供体和受体是物种。并用激素进行,用

对供体母牛做处理。

②。

③、、或。配种或输精后第7天,用特制的装置,把供体母牛子宫内的胚胎冲洗出来(也叫冲卵)。对胚胎进行,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阶段。直接向受体移植或放入中保存。

④对进行移植。

⑤移植后的检查。对受体母牛进行的检查。

3.胚胎分割

(1)概念: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切割2等份、4等份等,经移植获得

的技术。

(2)意义: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的遗传物质,属于繁殖。

(3)材料: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至囊胚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开始分化,但其,也可用于胚胎分割。)

(4)操作过程:对囊胚阶段的胚胎分割时,要将分割,否则会影响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

(1)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反方观点:、、

正方观点:、、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

、、、

正方观点:、、、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

正方观点:、

(二)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1)克隆人: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否定态度。

否定的理由:克隆人严重违反了,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

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的制造在都不健全的人。

肯定的理由: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和

等方法解决。不成熟的技术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之成熟。

中国政府的态度:,四不原则:

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2)试管婴儿:两种目的试管婴儿的区别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认可态度。

否定的理由: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早期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

肯定的理由:解决了不育问题,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造成损伤。

(3)基因身份证:

否定的理由:个人基因资讯的泄漏造成,势必造成造

成、等严重后果。

肯定的理由:通过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三)生物武器

(1)种类:。

(2)散布方式:

(3)特

点:、、、、、、等。

(4)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及中国政府的态度

专题5 生态工程

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的概念

(1)原理技术

应用和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和

(2)操作

对进行

对进行

(3)结果

提高促进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充分,防止

,达到和的同步发展。

(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启示:

(2)对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

前景: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生态工程是途径之一,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存在问题: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导,难以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调控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等。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整理

选修3—3考点汇编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1mol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316.0210A N mol -=? (3)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mol A M m N = b.分子体积:mol A V v N = c.分子数量:A A A A mol mol mol mol M v M v n N N N N M M V V ρρ= ===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 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 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 所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 力。在图1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 随距离变化的情况。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0r 距离时,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0r 的数量级为 1010-m ,相当于0r 位置叫做平衡位置。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 m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 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 4、温度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默写填空)电子教案

选修三知识点 一、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四个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第________步为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2、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NA文库是提取一个细胞内全部的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得到cDNA 4、限制酶所作用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 5、DNA连接酶包括两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运载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启动子是与________________的结合位点 8、转化是指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9、PCR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0、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12、将目的基因导入原核生物的方法:用________处理,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__ 1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除上述三种方法还需要进行_________,这是________水平的检测 14、基因工程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 15、基因工程的育种优势:_________________ 二、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1、植物细胞融合的育种优势:_________________ 2、去壁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壁后可得到__________ 3、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包括: 物理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法:用________(简称“________”)处理 4、植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杂种细胞脱分化后得到__________,再分化后得到__________或__________ 6、脱分化和再分化都需要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进行诱导 7、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8、植物细胞融合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取茎尖的__________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得到脱毒苗 10、培养愈伤组织是否需要光照?__________

生物选修3知识归纳 填空含答案

专题1 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又叫做或。就是按照人们的愿望,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改造生物的。 2.基因工程是在上进行的设计施工,基本工具是:基因的剪刀(分子手术刀)——;基因的针线(分子缝合针)——;基因的(分子运输车)——。 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其作用是使下来;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出来,最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16.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另外还有和等。 17.农杆菌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而对大多数没有

感染能力。当植物体受到损伤,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上的(可转移的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到受体细胞上。 18.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上,通过农杆菌的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基因枪法是利用压缩气体产生的动力,将包裹在金属颗粒表面的打入受体细胞中,使目的基因与其整合并表达的方法,是 →→) 30.蛋白质工程成功难度很大,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发挥功能必须依赖于正确的,而目前科学家对大多数蛋白质的的了解还很不够。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31.对于转基因生物,公众在安全、安全和安全方面产生了争论。安全主要是指公众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蛋白或蛋白;安全是担心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影响到;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或。 32.担忧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原因:对、以及等了解有限;转移的基因虽然功能已知,但不少是的基因;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 后用冲洗;实验中要强调所用器械的和实验人员的 ,因为污染杂菌后杂菌会并;外植体最好切取含有的部分,原因是这部分细胞。 45.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不同种的植物,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并把它培

地理选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1 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可以是自然风景、文物古迹,也可以是民俗风情) 2 旅游资源的内涵:1)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2)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 旅游资源的特点:1)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2)空间上的地域性;3)季节上的变化性;4)美学上的观赏性;5)吸引力的定向性;6)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4 在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尤其要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这是旅游资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类型 1 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如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互相组合的自然景观。(自然旅游资源的分类:地文景观类、气象气候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和宇宙类) 2 人文旅游资源是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如文物古迹、文化艺术活动、科技与建筑成就、文化娱乐活动等人文景观。(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古迹和古建筑类、现代建筑成就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的共同财富。它是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 2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 3 世界文化遗产:(略) 4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中国南方喀斯特。 5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6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中国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的长调民歌 7 认识和研究世界遗产价值的必要性: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程度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8 世界遗产具有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对保护世界遗产的“三个负责”态度:第一,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第二,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第三,对未来负责,要把它完整的交给子孙后代。 9中国的十大旅游胜地 自然旅游资源有:长江三峡(湖北、重庆);桂林山水(广西);黄山(安徽);杭州西湖(浙江);日月潭(台湾)。人文旅游资源有:故宫(北京);八达岭长城(北京);苏州园林(江苏);承德避暑山庄(河北);秦陵兵马俑(陕西)。 10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观赏 1 旅游景观的观赏要注意:1)了解景观特点;2)精选观赏点位;3)把握观赏时机;4)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5)提高审美素质。 2 如何了解景观特点:1)了解景观内容;有哪些景点、分布状况、介绍景观的形成原理、了解其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2)了解景观布局的节奏和韵律:路线的设计有其序幕、发展、高潮和结束。 3 园林的构景手法:主配、层次、框景、借景。 4 自然美的表现形式:形象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 5 自然景观位置选择的一般方法: 6 把握景观的观赏时机 第二节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参考名师伴你行) 一黄山 1位置: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2 特点:号称天下第一奇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旅游风景名胜区,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赞语。“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是我国南方珍贵的植物宝库和天然生物园。 3 成因:黄山美丽的自然风光是由地质、地貌、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造成的。(黄山典型的花岗岩和断层构造,使黄山成为一座花岗岩断块山,但是由于前山的岩体中节理长而深,大而稀;后山节理密集,长短深浅不一,形成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自然风光)(黄山地处温暖湿润的北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都比较显著。由于海拔高、空气湿度大,所以经常出现云海飘渺、烟雾朦胧的壮丽景观) 二夏威夷 1 特点:以热带风情和火山景观闻名于世;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 2 成因:1)热带风情——地处热带,但受海洋环抱,气候适宜,雨量丰富;2)火山景观——较频繁而宁静的火山喷发活动,没有强烈的爆炸过程;3)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种族多样,民族构成多样。 三长城 1 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西岸的虎山,全长6300千米。它因建筑年代之久、规模之大、历史价值之高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世界著名的奇观,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长城(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长城的特点:1)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建筑体系;2)长城的构筑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3)重视气候、水

高中生物选修三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选修教材练习 一、选择题 1.(全国卷1)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 B不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F1的表现型一致。 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余父本的。 2(重庆)下表有关基因表达的选项中,不可能的是 D 基因表达的细胞表达产物 A 细菌抗虫蛋白基因抗虫棉叶肉细胞细菌抗虫蛋白 B 人A 酪氨酸酶基因正常人皮肤细胞人酪氨酸酶 C 动物胰岛索基因大肠杆菌工程菌细胞动物胰岛索 D 兔血红蛋白基因兔成熟红细胞兔血红蛋白 3.(浙江)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用CO2培养箱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4.(浙江)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 DNA 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5.(江苏)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B.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 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6.(广东 B 卷)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 2008 年诺贝尔奖。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 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B.该生物与水母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D.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 1 个核苷酸对,就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 二、非选择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三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 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 “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 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 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 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 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4、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6、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7、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 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知识分享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选修3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 (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 2.人工合成。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 (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高中生物选修三全套知识点+填空

选修3易考知识点背诵 专题1 基因工程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特异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DNA连接酶)的比较: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 4-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 4 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 4 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是人们所需要转移或改造的基因

2.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基因文库、人工合成、 PCR技术 3.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_。 4.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重组DNA分子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转化受体细胞 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 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 Ca2+ 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 DNA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 mRNA杂交。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

选修3知识点复习 专题1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原理是基因重组,操作水平是分子水平。优点: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2)功能: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3)特点具有专一(特异)性。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够稳定保存并复制;②有一至多个限制酶酶切位点③含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④对受体细胞无害。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化学本质是DNA分子。(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3.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两个条件: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 4.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是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缩写,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不需要解旋酶;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变性和复性利用了DNA的热变性原理;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导入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分子杂交技术。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如乳腺生物反应器和膀胱生物反应器,方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使其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3.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的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是治疗遗传病最有效的手段。 (五)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师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专题2 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植物体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二、复习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 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 x、p y、p z表示);n 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2)泡利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洪特规则的特例: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电子数 (5)(n-1)d能级上电子数等于10时,副族元素的族序数=n s能级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的能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和周期的划分 周期是指能层(电子层)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电子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族的划分 族是指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区、p区、d区、f区和ds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高中生物选修3(浙科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基因工程 一、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 1、基因工程的概念: (1)广义的遗传工程:泛指把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等)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这种遗传物质所带的遗传信息在受体细胞中表达。(2)基因工程: 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其产生我们需要的基因产物,或者让它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重组DNA分子。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3)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 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认定。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①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②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切割(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例如: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的序列是GAATTC,能在G和A之间切割DNA,如下图所示。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③结果:能将DNA分子切割成许多不同的片段。 备注:不同DNA分子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都相同;同一个DNA分子用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一般不相同。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①作用:将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2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缝合磷酸二酯键)形成的D NA分子称为重组DNA分子。 因此,DNA连接酶具有缝合DNA片段的作用,可以将外源基因和载体DNA连接在一起。 (3)“分子运输车”——载体——质粒

(完整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必考、必背知识点(填空版),推荐文档

生物选修3知识点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_________________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赋予生物以_____________,创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工程 是在_____________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_____________。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来源: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_____ _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______ _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_____________断开,因此具有_____ 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________ _和_______ _ 2.“分子缝合针”——_________ (1)两种DNA连接酶(和)的比较 : ①相同点:都缝合_______ __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_______ __,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 补的_______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 合_______ ,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_ 。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______ ___加到已有的核 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____ _____ 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______ ___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常用的载体是___ __,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并具有_________ 能力的_____ ____DNA分子。 (3)其它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 _ 1.目的基因是指:。 2.原核基因采取获得,真核基因是______ ___。人工合成 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 _和______ __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_______ __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选修3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 (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 2.人工合成。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 (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知道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高温解旋) 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填空习题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填空习题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填空: 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基础知识梳理】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概念: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2、来源:(1)可以从自然界中已有_______________中直接分离 出来。 (2)从________________中获取目的基因。 3、基因文库:(1)概念: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基因,称为基因文库。 (2)种类:基因组文库――含有一种生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基因文库――含有一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如cDNA文库) 4、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根据目的基因的有关信息,如根据基因的__________序列,基因的功能、基因在_________上的位置、基因的转录产物__________, 以及基因的表达产物___________等特性来获取目的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①原理:PCR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_________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②前提条件:提供已知__________的核苷酸序列,根据这段序列合成_____________。③过程:目的基因DNA变性形成DNA单链,与结合,然后在__________的作用下延伸形成DNA。④特点:________扩增,即2n(n为扩增循环次数)。 (3)人工合成方法:当基因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时,可以用人工方法合成(例如,通过______________直接合成)。 目的:使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可以________________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获得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记基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标记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方法: 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入微生物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a农杆菌转化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