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x线片投射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4
在目前的临床之中运用X片可进行更好的诊断。
下颌的X线片的拍摄一般比较简单只要让球头对准要进行诊断的牙齿拍摄都易取得良好的拍片效果。
下颌的第三磨牙的拍摄只要找到下颌角,然后让球头对准拍摄即可。
下颌时牙片横放贴在牙槽脊,边缘要露出颌面10mm,下颌牙片的放置一般是(1-2-1-2)一张。
两侧3各单独一张。
(4-5-4-5)各一张。
(6-7-6-7)各一张。
上颌同样的放置。
当然如果有第三磨牙的话就是(6-8-6-8)。
上颌牙片的拍摄是难点尤其是上颌的磨牙的拍摄很多初学者很是困惑。
我在此讲下各人的经验:(6-7-6-7)球头放在颧骨的下缘部位(4-5-4-5)对准颧骨前方。
(3—3)投射在侧鼻翼1-1对准鼻尖点。
2-2投射在鼻尖和侧鼻翼的中点处。
书本上要求前牙区投射时牙片要竖放,但是常出现影像拉长现象。
(我各人认为横放更好些并且一般都能拍到1-2-1-2的影像)投照前牙时牙片要超出切缘7mm。
(医.学全.在线)出现影像拉长的原因:x线的中心线和牙体长轴和牙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90°缩短的原因:x线的中心线和牙体长轴和牙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90°。
注意:如x线片看到牙槽嵴高度虽已降低,但吸收的边缘整齐,骨嵴顶端致密呈白线状,骨小梁致密且排列整齐,则表明牙槽骨的破坏已停止或修复。
投射时候球头中线和牙片距离20mm。
投照上颌影像球头向足侧倾斜,投照上颌影像球头向头侧倾斜。
牙片的分类:根尖片,牙合片,牙合翼片。
根尖片的使用在临床上使用更为普遍。
正常牙片牙片又称根尖片,它可以显示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等牙体硬组织、牙髓软组织和牙周膜、牙槽骨、牙龈等牙周组织的组织结构情况。
正常牙片的组织结构情况如下:1.牙釉质被覆在牙冠的牙本质表面,属人体中钙化程度最高的组织,X线片上影像密度最高。
牙釉质在后牙牙合面、前牙切缘最厚,由牙合面和切缘向侧方至牙颈部逐渐变薄,终止于牙颈部。
2.牙本质矿物质含量较釉质少,x线影像的密度稍低于牙釉质。
上颌后牙X光拍摄的难点的原因分析:大家一直比较困惑的是上颌后牙的拍摄,总拍不好,一直怀疑是否是机器的问题。
我认为难点在于:A:我们人体的脸部肌肉密度非常大,颌骨的密度每个人的发达程度也不一样,人的面部侧方轮廓是有直面型,凸面型,凹面型,甚至有不规则型的。
即使X光机器上有标准的刻度,但球管对面部的哪个投照体表标志会牙科拍片的影响因素:一个牙片的拍摄成功固然与拍摄的每一个步骤,甚至是机器的性能,电压,温度相关联。
但我认为成功的是更准确点呢?心里却是茫然的。
拍摄后牙的厚度,比我们手掌的最厚部位还要厚3分之一呢!B:牙科胶片固定于上颌后部的舌腭面,很多人咽部较为敏感,轻微的刺激就会恶心,流口水,咽部易感,影响拍摄。
如果以上操作不正确,则尤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片子的质量!关键在于:A:三个位置:1 头位(体位)是否正确?2:片位是否正确?3:X光的投照角度位置是否正确?B:两个角度心里要有两个角度的具体概念:垂直角度与平分角度C:曝光时间的选择与控制D;X光的摆放和固定E:暗室或者明室的洗片技术(牙科投照假象线。
)我认为操作的核心是怎么寻找球管相对应的面部的体表标志?上颌11:鼻尖上颌22:鼻尖与鼻翼连线的中点上颌33:鼻翼上颌45:瞳孔线做一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上颌5678:外眼角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颧骨下缘约一个横指,相当于1厘米处)下颌为:下颌下缘上1厘米处的假象相对应的牙齿位置上(牙科拍摄常用的连接线!!)(这是我高速的同事业余所画的习作,借来用下。
)(上颌前牙的拍摄示意草图。
球管是对鼻尖的!)附图如下:上颌磨牙拍摄示意(上颌后牙的X光胶片放置摆放的部位分解!这是从1990年中期统编的口腔本科教材翻拍下来的,我自己总是画不好。
见笑了,诸位!)患者的位置:患者坐于X光机椅子上,坐直,枕部靠在头托上,使头的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听鼻线与地面平行胶片的放置位置:用普通3X4厘米牙科胶片,放置于上颌磨牙的舌腭面,胶片的短轴与上颌7的牙体长轴平行,胶片的边缘超出磨牙下10毫米左右,(留出边缘的目的是为了使胶片有良好的对比度,避免牙齿图像超出胶片。
2010年口腔助理口腔颌面外科学辅导精华:口腔颌面部x线投照技术X线片为目前口腔医学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检查方法,包括口内片和口外片两大类。
口腔颌面部常用普通造影检查包括唾液腺造影、颞下颌关节造影以及血管瘤瘤腔造影等。
(一)口内片临床常用的口内片有根尖片(牙片)、牙合翼片、牙合片三种。
1.根尖片为口腔科临床最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用于检查牙、牙周及根尖周病变。
根尖片胶片尺寸为3cm×4cm;投照技术有两种:分角线技术及平行技术。
分角线技术应用较早,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持片器和定位投照装置。
但由于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部垂直以及距胶片距离不同的组织放大率不同,故所拍摄的牙齿往往失真、变形,特别是拍摄多根牙时。
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减少X线图像变形,因而拍摄出的图像可以较准确、真实地显示牙及牙周组织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关系;但这种技术需使用专用持片器和定位投照装置,操作较复杂。
目前,分角线技术在国内应用最为普遍。
使用根尖片分角线技术投照时,X线中心线需要倾斜一定角度。
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之间的角度为垂直角度,应尽量呈直角投照。
X线中心线向牙近、远中方向所倾斜的角度称为水平角度,应与被检查牙的邻面平行,以避免牙影像重叠。
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原理是使X线胶片与牙长轴平行放置,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均垂直。
这种投照方法所产生的牙变形最小。
2.牙合翼片所用胶片是由根尖片改制而成。
根尖片的长轴中线处(投照后牙时用)或短轴中线处(投照前牙时用)有与胶片垂直的翼片,以利胶片固位。
投照前牙时,胶片直放于被检查牙的舌侧,嘱患者切缘对切缘咬住翼片固位。
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于被照牙的舌侧,于正中牙合位咬住翼片固位。
X线垂直角为+8°角,X线水平角度与被照牙邻面平行。
此片主要显示上、下颌多个牙的牙冠部影像,常用于邻面龋、髓石、牙髓腔的大小、邻面龋与髓室是否穿通和穿通程度,以及充填体边缘密合情况等,发生于充填体下方的继发龋、髓石、龋洞与髓室是否穿通。
第五章口内X线片投照技术及正常X线解剖重点要求内容及深度:①根尖片分角线投照和平行投照技术的原理;②牙体和牙支持组织的正常X线解剖描述和识别;③根尖片上所能见到的有关颌骨正常解剖结构的识别;④根尖片法埋伏牙定位(球管水平转动法)。
一般了解内容及深度:①X线中心线、水平角、垂直角以及投照上下颌各牙位根尖片的X线中心线垂直角参考值;②根尖片投照技术具体步骤及常见错误分析;③翼片和咬合片的投照技术和具体步骤;④翼片和咬合片的正常X线解剖。
口内X线片包括三种:根尖片(periapical radiography)、合翼片(bitewing radiography)和合片(occlusal radiography)第一节根尖片一分角线投照技术(bisecting-angle projection)原理:当X线中心线垂直于牙体长轴与胶片的分角线时,牙在胶片上形成的图象的长度与牙实际长度才相等,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这就是分角线投照技术原理。
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长轴与胶片之间夹角的分角线的角度称为垂直角度,应尽量垂直投照。
X线中心线向牙弓近中、远中方向所倾斜的角度称为X线水平角度,X线水平角度应随患者牙弓形态进行调整,目的是使X线与被检查牙的邻面切线平行,以避免牙体影像重叠。
X线中心线必须通过被检查牙的牙根中部,才能获得满意的一张根尖片。
二平行投照技术(paralleling projection)原理:胶片平行于被检查牙长轴,X线中心线垂直胶片投照,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被照牙的变形。
同时,为了尽可能使X线束成平行投射被检查牙,X线发生器(球管)尽量远离被检查牙,投照时需使用长遮线筒。
平行投照技术拍摄出的X线图象可较准确、真实地显示被检查牙及牙周围组织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投照技术的最大优点。
三正常根尖片X线解剖1 牙(1)釉质:表现为白色阻射影,牙釉质的影像表现为似帽状被覆于牙冠部牙本质表面的白色高密度影。
上颌后牙X光拍摄的难点的原因分析:大家一直比较困惑的是上颌后牙的拍摄,总拍不好,一直怀疑是否是机器的问题。
我认为难点在于:A:我们人体的脸部肌肉密度非常大,颌骨的密度每个人的发达程度也不一样,人的面部侧方轮廓是有直面型,凸面型,凹面型,甚至有不规则型的。
即使X光机器上有标准的刻度,但球管对面部的哪个投照体表标志会牙科拍片的影响因素:一个牙片的拍摄成功固然与拍摄的每一个步骤,甚至是机器的性能,电压,温度相关联。
但我认为成功的是更准确点呢?心里却是茫然的。
拍摄后牙的厚度,比我们手掌的最厚部位还要厚3分之一呢!B:牙科胶片固定于上颌后部的舌腭面,很多人咽部较为敏感,轻微的刺激就会恶心,流口水,咽部易感,影响拍摄。
如果以上操作不正确,则尤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片子的质量!关键在于:A:三个位置:1头位(体位)是否正确?2:片位是否正确?3:X光的投照角度位置是否正确?B:两个角度心里要有两个角度的具体概念:垂直角度与平分角度C:曝光时间的选择与控制D;X光的摆放和固定E:暗室或者明室的洗片技术(牙科投照假象线。
)我认为操作的核心是怎么寻找球管相对应的面部的体表标志?上颌11:鼻尖上颌22:鼻尖与鼻翼连线的中点上颌33:鼻翼上颌45:瞳孔线做一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上颌5678:外眼角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颧骨下缘约一个横指,相当于1厘米处)下颌为:下颌下缘上1厘米处的假象相对应的牙齿位置上(牙科拍摄常用的连接线!!)(这是我高速的同事业余所画的习作,借来用下。
)(上颌前牙的拍摄示意草图。
球管是对鼻尖的!)附图如下:上颌磨牙拍摄示意(上颌后牙的X光胶片放置摆放的部位分解!这是从1990年中期统编的口腔本科教材翻拍下来的,我自己总是画不好。
见笑了,诸位!)患者的位置:患者坐于X光机椅子上,坐直,枕部靠在头托上,使头的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听鼻线与地面平行胶片的放置位置:用普通3X4厘米牙科胶片,放置于上颌磨牙的舌腭面,胶片的短轴与上颌7的牙体长轴平行,胶片的边缘超出磨牙下10毫米左右,(留出边缘的目的是为了使胶片有良好的对比度,避免牙齿图像超出胶片。
放射实践考核标准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一、操作流程1、建立资料、告知患者禁忌症及注意的事项2、调整患者位置3、胶片放置及固定4、X线中心线的角度及位置5、正常图像二、要求及评分标准1、建立患者详细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卡号等),告知患者禁忌症(妊娠期)及注意事项。
2、患者位置:椅座呈水平位,背呈垂直位,调节椅子高度,使患者口角与腋部相平,以利于操作。
患者坐在椅子上呈直立姿势,头部靠在头托上,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投照上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至鼻翼之连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上颌前牙时,头稍低,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下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与口角之连线(听口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唇面与地面垂直。
3、胶片放置及固定放置:胶片放入口内应使感光胶面紧靠被检查牙的舌(腭)面,投照前牙时,胶片竖放,边缘高出切缘7mm 左右,投照∟12时,应以∟1切缘位标准;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边缘高出颌的10 mm左右,避免牙冠影像超出胶片。
固定:胶片放好后,让患者用手指固定。
前牙用任一手指拇指固位(注:不要让患者的手挡住球管),后牙用拍摄牙位对侧的食指固位。
4、X线中心线角度:由于牙根部为牙龈和牙槽骨所覆盖,胶片放入口内时,若与被检查的牙冠平行,就不可能与牙长轴平行,使用分角线技术投照时,X线中心线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使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的牙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分割线垂直,距离同等边三角形距离。
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长轴和胶片之间夹角的分割线的角度称为垂直角度。
应尽量呈直角投照。
X线中心线向牙近远中方向倾斜的角度称为X线水平角度。
X线水平角度必须随患者牙弓形态进行调整,其目的是使X线与被检查牙的邻面平行,以避免牙影像重叠。
如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的邻面不平行,向远中或近中倾斜,则在照片上锁显示的邻面影像将相互重叠,影响诊断。
口腔X线投照牙位角度表球管摆放位置5、正常图像牙及牙周组织正常图像:牙由四种组织构成,即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
口腔影像总结第四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第2节 x线平片检查一、根尖片(一)投照技术1.根尖分角线投照技术六项基本原则:头位、片位、中心点、垂直角、水平角、曝光时间、剂量优缺点优点:操作简便缺点: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长轴和胶片不垂直,而是与角平分线垂直,拍摄出的牙图像容易失真变形,多根牙更明显。
如何区分上下颌根尖片及其牙位?①根尖片中牙体、髓腔形态:上颌磨牙髓腔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下颌磨牙一般髓腔为“H”形低密度影像。
②牙槽骨形态:上牙槽骨骨小梁呈颗粒状影像;下牙槽骨骨小梁呈网状结构。
③颌骨相关解剖结构:上颌根尖片可见切牙孔、鼻中隔、鼻腔等;下颌根尖片可见营养管、颏棘外斜线等。
④斯皮氏曲线⑤胶片中标志点2.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优缺点优点:图像真实准确缺点:操作麻烦,需定位装置,费时二、颌翼片(书p29)显示:上下牙的冠部。
主要用于前磨牙和磨牙区检查。
用于:检查临面龋、髓石、牙髓腔的大小、牙槽脊顶、乳牙情况等。
方法:胶片长轴或短轴套一橡皮筋,在感光面放一块硬纸垂直于胶片。
1、切牙位2、磨牙位三-七牙合片投照原理:等同于根尖片。
主要目的:扩大病变的范围,便于更好的观察病灶。
适用:埋伏牙、异物定位、颌骨骨折、颌部骨质变化、检查下颌腺导管等八、华特位片(鼻颏位)特点:主要观察上颌部位病变(尤其是窦腔、上颌窦)。
在上颌骨肿瘤、炎症及外伤时常用此片观察颌面骨的情况。
十三、下颌骨后前位投照法主要观察下颌骨升支各部位尤其内外径病变如骨折、边缘性骨髓炎、肿瘤或囊肿等。
十六、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许勒位片)显示颞下颌关节外侧1/3侧斜位影像,可同时显示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突、关节间隙。
正常关节髁突有连续、整齐、致密的密质骨边缘,下方骨纹理均匀。
上间隙>后间隙>前间隙。
第三节体层摄影检查五、曲面体层摄影片:即全景片,最常用。
可分为上颌、下颌、全口牙位三种,全口牙位最常用。
特点:可以在一张胶片上显示双侧上、下颌骨、上颌窦、颞下颌关节及全口牙齿等,常用于观察上下颌骨肿瘤、外伤、炎症、畸形等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口腔影像学一、发展简史1、口腔放射学由单纯牙科放射学发展为口腔颌面放射学,并逐渐发展为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
口腔颌面部介入性放射学和实验放射学开始得以发展。
2、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2周之后用于拍摄牙科X线片。
二、历史人物1 美国人C.E.Kells拍摄第一张根尖片。
2 芬兰人Vellebonna设计出曲面体层机。
3 1971年英国物理学家Hounsfild创制了CT装置。
4 1961年iedses des plantes发明图像减影法。
三、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检查与诊断1)面对如此复杂的多种可供选择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口腔医务工作者必须深刻了解不同检查技术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切实和具体的帮助。
2)影像医生要有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丰富的工作经验及对疾病相关临床特征、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病理学基础的深刻理解。
因同一种疾病的影像表现可以有较大的区别,甚至完全不同;完全不同的疾病亦可有类似的影像学表现。
3)对于疾病的诊断是临床医师根据临床特征及多种客观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的过程,但不能作为医师临床诊断最终和唯一的依据。
(附加:电离辐射对正常口腔粘膜及颌面皮肤损害的临床表现。
) 四、放射防护三个主要原则,(该考点的考试题型可包括问答/选择/填空三种)1、实践的正当性:首先判断X检查的必要性。
2、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剂量。
3、个人剂量的限制:限制个人所受总照射量。
五、放射防护的具体方法(该考点的考试题型可包括问答/选择/填空三种)1 减少照射时间:(1)尽量用摄影代替透视;(2)提高记录和现象系统的灵敏度;(3)提高成像质量减少重复检查。
2 屏蔽防护:(1)使用长遮线筒及限制射线束的大小;(2)应禁止使用塑料制椎形遮线筒;(3)限制X线管组装体的X线泄漏;(4)使用持片器;(5)患者防护屏蔽;(6)工作环境的屏蔽。
3 减少无效X线量:(1)尽可能合理采用高管电压投照;(2)X线机应使用不小于规定的固定滤过厚度;(3)合理增加管电压和加大滤过层厚度。
如何拍摄根尖片拍摄方法:平行投照拍摄法优点:真实的反映牙齿的长度...缺点:分角投照拍摄法优点:技术简便、无需定位装置缺点:掌握角度分角投照拍摄法投照角度一、胶片的放置与固定头部胶片至少都要超过牙齿咬合面(牙合面)3-5毫米左右。
紧贴被照射牙的舌腭侧。
前牙是竖直放,后牙是横放!患者的手指固定:上颌牙是用患者对侧的大拇指,四指成一扇形展开!下颌牙齿是用示指固定,按压在片子的中央部分。
其余四指握拳。
胶片放置好后再固定头部。
(个人习惯!)投照下颌前牙,头稍微后仰,使前牙的唇侧与地面垂直;投照下颌后牙时,牙合平面与地面平行。
投照上颌前牙时,面部与地面垂直;投照上颌上后牙,听鼻连线与地面呈平行关系的。
(有时需要略微低头。
) 保证头部固定不动,防止拍摄影像不清楚。
二、固定球管先将球管摆设投照角度(上面图表),然后将球管对准需拍摄的牙齿,使X线中心射线平行通过被照射牙的牙间隙。
且注意要将球管对准相应体表投射区。
曝光时间与患者个人面部肌肉厚度和颌骨密度有关。
四、明室冲洗抽取显影液4ML,从胶片的一个角注入。
(注意针尖在进入时,局部可能会曝光,导致影像消失,所以要注意注入点远离需要的影像。
)冲洗时间至少一分钟。
时间的长短因显影液使用的时间、显影液的温度而改变。
最后打开胶片,流动水冲洗。
注意不要划破底片。
SLOB 规则(偏侧投照)----不变的舌侧,相反的颊侧拍摄有颊舌根的牙齿时,当X线中心射线平行通过被照射牙的牙间隙时,我们往往不能区分颊舌根。
此时我们需要将X线的投照角度进行改变,使得根尖片上可以区分颊舌根。
I.患者的定位
患者就座时最好应取垂直的矢状平面位置(图1)。
✍✍ 上颌骨上部的射线照片:鼻-耳平面必须保持水平
✍✍ 上颌骨下部的射线照片:咬合面平面必须保持水平
图1:患者的定位
II.牙片的定位
把牙片上不带标签的一面放在面向要检查的区域。
☐ 角分线技术:
把牙片和X - 线发生器如图4那样(射线束垂直于由牙齿和牙片所形成夹角的等分线)放置。
请患者用大拇指按住牙片,并把其它手指置于放射范围之外。
图4:牙片的定位(分角线技术)
图内词汇:incisor: 前牙、canine:尖牙、premolar:前磨牙、molar:磨牙
根尖片分角线投照
一、分角线投照
1、患者端坐,头部稳定。
上颌片:头稍低,听鼻线与地在平行;
下颌片:头稍仰,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2、胶片在口内与被检牙冠相靠贴,但未与长轴平行,球管的放置(X片中心线)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牙长轴和胶片交角的分角线垂直。
上颌切牙:球管足向倾斜42°;尖牙45°;双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二、三磨牙28°。
下颌切牙:头向倾斜-15°;尖牙-18°至20°;双尖牙及第一磨牙-10°;第二、三磨牙-5°。
同时要根据上腭及口底深浅改变角度,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的图像。
1. 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将影像感受器(APS)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
统根尖片的分角线技术摄影。
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
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备注
评价方法:(1)数字化牙片图像各种结构清晰显示为最佳曝光(2)被检查牙齿位于图像中心(3)正确的垂直角度即牙齿长度与实际长度相近似(4)正确的水平角度即牙齿的邻面不重叠(5)正确的X线中心位置即X线中心线通过被检查牙根中部并与其他结构无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