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 格式:docx
- 大小:103.45 KB
- 文档页数:3
“肥胖儿家长座谈会”讲稿:单纯性肥胖的预防和管理日期:12.26 对象:肥胖儿家长主讲人:李惠娟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今天来参加的家长的孩子都属于不同度的肥胖幼儿家长。
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对各位家长及幼儿有所帮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育儿方式和儿童膳食结构等的改变,营养物质的丰富,加之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及不科学的喂养,儿童肥胖发生率正在逐渐增加。
我们已开始意识到:儿童肥胖已经不是可爱的标志,肥胖儿童在学习、性格和生活等各方面都会有诸多不便。
因而我们应当未雨稠缪,做好有关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冀有效地控制其发生率。
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生活、生长的重要场所,因此作好肥胖儿的专案管理和防治工作是我们幼儿园保健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为了减少和预防儿童发胖,我们与家长共同来探讨几个问题:如:什么是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原因?肥胖的标准?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如何治疗等等。
1、什么是单纯性肥胖?肥胖是由于热能代谢障碍,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能,引起体内脂肪堆积所致。
儿童肥胖有两个高发期:(1)婴儿期(即1岁以内)。
在婴儿期,孩子的活动范围小,睡眠时间长,吃的食物营养丰富,加上有的家长给孩子进食不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这样很容易造成肥胖。
在婴儿期很胖的孩子,到了两三岁以后,随着孩子活动范围的增加,活动范围的扩大,肥胖现象可以改善。
但也有孩子持续发胖,一直维持到成年。
(2)学龄初期(即5--8岁)。
中度以上单纯性肥胖的儿童,开始发胖的年龄大多在5岁左右,这个时期儿童的肥胖,主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所致:一方面传统饮食习惯的陋习在影响着儿童,如果暴饮暴食,大吃大喝;另一方面西方的饮食模式也在干扰着国内儿童的饮食,如过多的吃甜食和洋快餐,饮软饮料,致使摄入的热量过多,加上运动少,静坐时间长。
其结果是体内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在我国的肥胖儿童中,我们发现,肥胖的孩子爱吃各种肉食、甜食、爱喝饮料、食欲好、吃饭快,不愿吃蔬菜。
肥胖儿管理分析报告目录1………………肥胖儿户外运动监测分析2………………肥胖、超重儿护理学期末小结3………………肥胖、超重儿情况分析肥胖儿户外运动监测分析小班共监测7名肥胖幼儿,其中1名肥胖幼儿每月出勤率较低,户外监测没有效果,其他6名肥胖幼儿监测效果良好。
中大班共监测14名肥胖幼儿,监测效果良好。
小班幼儿运动持续时间从9月到12月程递增趋势,由开学初的5分钟到现在20分钟,时间逐渐适宜,小辰和小晴2名肥胖儿运动持续时间较短,针对幼儿不喜欢运动的情况,教师应多采取鼓励和陪伴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
中大班幼儿运动基本上能够达到持续时间为20-30分钟,小馨持续时间为10到15分钟,运动量较小。
幼儿面色基本正常,9月初个别幼儿有非常红的现象,经过老师根据幼儿情况,适时提醒幼儿中间休息,幼儿面色恢复正常。
肥胖幼儿中有19名幼儿运动后微微出汗,有2名幼儿出汗量较多,通过班级教师的反应和观察,发现小铭和小娜比一般幼儿更容易出汗,需要教师在平时多加关注,提醒幼儿及时休息,提示幼儿运动后适当补充水分。
监测显示幼儿运动后基本呼吸稍快,小铭肥胖度为56%,所以呼吸会增快显著,教师需继续重点关注和监测。
幼儿运动动作基本协调,小班小晴需教师多对她开展一些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的游戏,需要教师进一步观察和指导。
大部分肥胖幼儿运动后仍然情绪愉快有精神,但在一些如拍球等技能性活动时,教师不要过于要求数量,创设情境,提高幼儿兴趣度,适当增加游戏的难易程度,让幼儿有选择的进行游戏,保证运动后的情绪愉快。
这学期的运动情况基本达标,12月监测时,存在天气气温较低,偶尔雾霾天气,教师热身运动开展不丰富等原因,导致幼儿不爱运动,个别幼儿运动量较之前减少,需教师增加运动形式,丰富热身活动,避免单一,更加关注肥胖幼儿,保证幼儿充足的运动量。
XXX肥胖、超重儿管理阶段性小结2017年9月我园共有肥胖幼儿22名,其中小班入园肥胖幼儿7名。
共有超重幼儿37名,其中小班入园超重幼儿10名。
超重儿、肥胖儿管理方案目录1…………………………超重儿管理方案2…………………………肥胖儿管理方案超重儿管理方案XXX学年度XXX幼儿园超重儿管理方案由于我园幼儿多半是由老人带,父母工作忙。
造成幼儿不良饮食习惯问题较大,老人带孩子时的日常户外运动较少,每日活动量不大。
结合我园超重幼儿多的情况,更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超重儿的管理,因此新建立了超重儿管理方案。
一、专人负责:1.由保健医老师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包括:每月身高体重监测、分析,分析各班超重儿观察记录表,根据问题制定干预措施,户外跟班监测与指导等。
2.班级保育教师负责超重儿一日生活护理、饮食情况、户外运动,并及时填写超重儿班级观察记录。
3.班级保教老师负责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情况,以及家长反馈幼儿在家饮食和运动情况。
二、培训学习:为了加强超重儿的管理,及时组织班级教师进行超重儿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
1.组织全园教师进行学习超重儿的相关知识,提高健康认识,促进班级管理。
2.保育教师在日常中超重儿的护理。
3.户外活动中超重儿的运动监测。
三、超重儿筛查及管理:1.筛查:通过幼儿小体检、定期体检筛查出肥胖度为15%以上的超重幼儿。
2.分析原因,制定干预措施:发放超重儿家庭调查问卷,了解幼儿生活习惯、饮食、运动情况,了解家长的生活方式和对幼儿超重的认识程度,保健医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制定超重儿干预措施,控制幼儿体重增长速度。
3.家园联系:全园组织肥胖度为15%以上的超重幼儿家长,至少召开家长会1次,向家长传播儿童肥胖危害和预防肥胖的重要性,发放关于幼儿肥胖知识的家长一封信,将家长健康教育和儿童健康教育课程同步进行,对儿童饮食、运动、生活行为习惯进行指导。
4.定期监测:每月给超重儿测量体重、身高一次。
监测超重儿情况,如发现肥胖度为15%以上的超重幼儿及时与家长、班级保教人员联系,对此种情况采取饮食、运动干预措施。
结合每个月的体重监测写出分析报告,具体分析出幼儿体重增加的原因,进一步改进干预措施,总结体重减少的有效方法等,更好地控制幼儿的体重。
[幼儿园体弱儿及肥胖儿管理制度办法]幼儿园体弱幼儿管理制度2.管理方法1)建立体弱儿登记制度,全部体弱儿应登记在“体弱儿童及肥胖儿童登记册”上。
2)专案管理:对患中度及中度以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活动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儿童均应建立体弱儿管理卡片,进行专案管理,填写“北京市儿童保健记录”中相应的专案管理记录。
针对儿童疾病及时进行干预、指导及追踪随访。
3)管理措施:详见如下具体各类管理。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1.管理对象:儿童入园体检及定期体检中发现患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儿童。
2.管理内容:1)入园体检和定期体检中发现的营养不良儿童应在“体弱儿童及肥胖儿童登记册”上进行登记,并填写“北京市儿童保健记录”中的营养不良专案管理记录。
3)定期对营养不良儿童进行监测:每月测量身高、体重1次,并进行生长发育评估,把情况及时通知家长,配合医院治疗。
4)转诊: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个月后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转诊至医疗保健机构。
转诊后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5)结案:直至该儿童营养不良得以完全纠正,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M-2SD即可结案。
3.管理措施1)对于存在现阶段营养不良问题的患儿,包括消瘦、生长迟缓和绝大多数低体重的患儿进行管理。
2)应认真查找病因,例如:是否患有急慢性感染或其他疾病,喂养方法是否得当,食物选择调配是否合理,有无不良饮食习惯等。
3)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指导,如进食量、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的评估与指导。
4)对单纯的营养不良原则上不用药物治疗:对于严重慢性营养不良患儿,如病情严重,或合并其它疾病时,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5)生长迟缓的患儿目前营养尚可,其身材低矮主要是过去喂养不当,或反复患病引起的,应注意合理喂养、预防疾病、加强体格锻炼等,使其以后的生长发育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高危儿专案管理常规
高危儿专案管理是指对在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日后发育期(一般指幼儿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高危因素)的小儿均应列入专案管理,加强访视、重点治疗、护理,这是降低幼儿死亡率,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儿童系统保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危儿范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中度以上肥胖症、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甲状功能低下症、苯丙铜尿症、听力障和精神发育退滞的息儿,均属高危儿范畴、
二、立案:一经发现高危儿均应及时专册登记,列入专案管理,同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的标识。
根据毎个高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做好管理和治疗记录。
三、管理方法
(一)预约:约定时间来保健门诊诊治。
(ニ)随访:因患儿病情或其他原因未按预约时间前来诊治的,要上门进行随访、治疗,并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护理和喂养。
凡属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活动期佝偻病的患儿,每月至少随访一次,其他高危儿视病情而定。
中度以上肥胖症,每季度随访1-3次。
对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铜尿症、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应督促其家长带息儿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和调理。
(三)信访:必要时可采取信访的方式,以了解患儿病情,并给予指导。
(四)转诊:高危儿经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要及时转诊到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并做好追踪随访工作(五)结案:高危儿经系统治疗后,疾病痊愈或达到结案标准时,要及时结案,转为健康儿童管理,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结案的标识。
幼儿园常见病儿童管理预案保健医生会对幼儿园中的儿童进行健康检查,以掌握每个患病儿童的情况,并重点加强对其治疗和特别照顾,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患病儿童的管理范畴及要求1、患病儿童包括: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色素<110/L)、生长迟缓、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体重15%以上)、反复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哮喘)、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特殊儿童、肥胖儿等。
2、管理要求:1)对筛查出的患病儿童给予建案管理,并在园所内建立患病儿童管理档案。
2)患病儿童班的房屋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患病儿童的活动应该轻松愉快、避免剧烈运动,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增强患病儿童的抵抗力。
3)保教、保健人员要全面关心患病儿童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和教养工作,按要求定期研究有关业务知识,做好患病儿童的全日观察工作。
4)患病儿童建案管理按不同病种、不同年龄进行,根据惯例常规要求结束收案,然后几种管理的幼儿可以回原班级。
5)建立并认真做好患病儿童个案记录,每3月记录一次,发生疾病及时记录,对营养不良和肥胖儿童管理每3月1次统计分析,测量身高体重1次,对贫血儿童查血色素1次。
二、幼儿园常见病儿童管理类别1、营养不良1)对体重小于同龄儿童体重均值两个标准差(15%以上)的患儿建立患病儿童专案管理档案。
在每季度测量体重后,将评价在中下以下的儿童列出来筛选,看是否符合营养不良标准,如符合,转入营养不良儿童档案管理。
2)对每个营养不良儿童的病因进行分析,看是疾病原理、喂养原因、还是遗传因素等造成,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3)营养不良儿童每个月测量体重、身高1次,并进行评价,把情况及时通知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保健管理,筛选评价公式为:4)对患儿认真查找病因,积极配合治疗,合理调整饮食,纠正不良饮食惯,加强体格锻炼。
特别要强化儿童饮食管理,多补充一些高热量食物,尤其是谷类和荤菜食物,鼓励幼儿添饭,逐渐增加幼儿的饭量。
营养性疾病是指因体内各种营养素过多、(一)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喂养指导和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管理,及时矫正其营养偏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二)儿童营养性疾病技术规范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健康检查筛查出的患营养性疾病的儿童。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 评估及分类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年龄、身长(身高)/年龄和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
(见表1)(2)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和分类,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
表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评估及分类2.查找病因(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
(2)喂养不当,如乳类摄入量不足、未适时或适当地进行食物转换、偏食和挑食等。
(3)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消化道畸形,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其他慢性疾病。
3.干预(1)喂养指导:进行喂养咨询和膳食调查分析,根据病因、评估分类和膳食分析结果,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满足其恢复正常生长需要的膳食,使能量摄入逐渐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85%以上,蛋白质和矿物质、维生素摄入达到RNI的80%以上。
(2)管理①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和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②转诊: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
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出院后及时纳入专案管理,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的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③结案:一般情况好,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M-2SD 即可结案。
4.预防(1)指导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用特殊喂养方法,定期评估,积极治疗可矫治的严重先天畸形。
(2)及时分析病史,询问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个体化指导;对存在喂养或进食行为问题的儿童,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和行为矫治,使儿童体格生长恢复正常速度。
体弱肥胖儿童管理制度一、前言作为新时代中国基本国策之一的“全民健身”,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体质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弱肥胖正是目前体质健康领域的一大难题。
体弱肥胖儿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群体,他们面临着许多健康风险,需要及时有效的管理。
因此,建立一套体弱肥胖儿童管理制度,是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
二、背景分析体弱肥胖儿童是指因身体抵抗力差、易患疾病,同时又因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体重过重的儿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弱肥胖儿童的数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儿童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约有15%的儿童患有体弱肥胖。
而体弱肥胖儿童不仅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三、管理制度建设1. 制定相关政策要加强对体弱肥胖儿童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学校、家庭等机构共同关注体弱肥胖儿童的健康问题。
同时,对于涉及儿童健康的产品和服务,要加强监管,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2.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饮食是影响体重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管理体弱肥胖儿童时,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测机制,对学校食堂、饮食服务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提供合理营养的饮食。
3. 加强体育锻炼运动不仅有助于减肥,还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增强心肺功能。
因此,在管理体弱肥胖儿童时,要加强体育锻炼。
学校应增加体育课时,设计合理的运动方案,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
4.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体弱肥胖儿童的健康教育,向他们传授科学的健康知识,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5. 个性化管理每个儿童的体质状况和健康状况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管理体弱肥胖儿童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管理。
学校和家庭可以根据孩子的健康状况,制定专门的管理计划,科学指导他们保持健康。
中小学肥胖日活动方案策划
一、活动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超过19%。
儿童肥胖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带来心理和社会问题。
因此,开展肥胖日活动,提高学生及家长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必要。
二、活动目标
1. 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儿童肥胖危害的认识;
2. 普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知识;
3. 营造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内容
1. 开展肥胖知识讲座
邀请营养学专家或医生,为学生及家长讲解儿童肥胖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2. 组织健康有趣的活动
(1)亲子运动会:设置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趣味项目,如三人三足赛、跳绳比赛等,促进亲子互动,培养运动兴趣。
(2)健康食谱展示:邀请家长提供健康美味的食谱,并现场展示制作过程。
(3)肥胖人偶秀:由学生们自制肥胖人偶,进行有趣的表演,增强印象。
3. 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准备科普手册、海报等,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健康生活知识。
四、活动安排
时间:20XX年X月X日(周六)
地点:校园操场及教室
对象:全体学生及家长
五、工作分工
组织协调小组:负责统筹安排各项活动
宣传小组:制作海报、发放通知等
物资小组:准备场地、器材等
总结小组: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和家长重视儿童肥胖问题,掌握健康生活方式,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幼儿园肥胖儿家长交流记录我园曾对体检中筛选出的不同程度的肥胖儿童与教师进行面谈调查,调查中我们发现除极个别肥胖儿是家族遗传所致外,绝大多数是后天养育不当所致。
另外,也发现了年轻父母与长辈合吃合养孩子的家庭结构模式在肥胖儿童家庭中占比很大,不合理的饮食、运动状况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
具体分析如下:(一)长辈的精养导致摄取营养过度年轻的父母多数兼顾着工作和家庭,无暇在家庭饮食方面花太多的时间,而祖辈家长则会有很多时间倾注于幼辈的饮食。
他们认为,大鱼大肉、有虾有蟹的荤菜营养价值一定很高,所以餐桌上往往会偏荤轻素。
有位爷爷不放心孙子在园吃饭,送孩子入园时常特意拜托老师:我家孙子能吃哦,他一顿能吃一盆虾,老师要给他多分饭菜。
这孩子在园一次竟吃了17个饺子,平时吃到红烧肉,一桌子孩子都把肥肉分给他。
长辈的精养和不科学的养育观是导致孩子肥胖的最主要原因。
(二)运动的缺乏导致能量消耗过少肥胖儿童普遍不爱运动,每天的活动量明显不足,能量消耗相对较少,这也是导致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
肥胖的孩子动作笨拙,协调能力、耐力差,易出汗疲劳,于是运动机能就逐渐减弱,这就让肥胖儿进入了好静不好动的恶性循环。
有个大班肥胖男童每天做早操时直喊累。
有时干脆蹲在地上拒绝做操;其他小朋友都在学跳绳,只有他直叫唤跳不动。
(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肥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肥胖的一大诱因。
有个入园不久的小班肥胖女童每天早餐就吃旺旺雪饼、糖果和饮料等,乱七八糟的零食就是她每天的早餐。
爱吃零食、偏好荤菜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得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合理。
还有,部分幼儿晚睡早起,吃饭时不能做到细嚼慢咽,就餐速度过快,诸多不良生活习惯使得肥胖儿童从小就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实施家园共管的防控举措我们发现,幼儿的健康与合理的营养、习惯的养成、适度的运动等有着很大的关系。
肥胖儿童的管理应从预防和控制两个方面着手,幼儿园教师和家庭养育者要联合行动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改善和转化肥胖儿童的健康状况。
中小学肥胖日活动方案策划
一、活动背景和目的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提高全社会对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重视程度,增强预防和控制肥胖的意识,特举办"中小学肥胖日"活动。
二、活动主题
"珍爱健康、远离肥胖"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20xx年x月x日
地点:xx中小学校园
四、活动内容
1.开幕式
2.主题讲座
邀请营养学专家、医学专家就儿童肥胖的危害、成因、预防措施等进行权威解读。
3.有奖问答
以问答的形式加深师生对肥胖问题的认识。
4.宣传展板展示
展示肥胖的危害、健康生活方式等内容的宣传展板。
5.体育运动会
举办趣味运动会,如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倡导多锻炼、多运动。
6.亲子烹饪大赛
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健康美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活动宣传
1.发放宣传单张
2.校园广播站广播
3.校园橱窗宣传栏展示
4.新媒体宣传
六、活动后续
1.总结经验,持续关注肥胖问题
2.建立学校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3.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运动习惯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希望提高全社会对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重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谨遵教诲,防患于未然,幼儿园肥胖之症,实为当今社会所应予重视之事。
故建议可推行以下活动方案:
一、运动活动
可组织幼儿园学子进行适宜的户外活动,如晨间操、游戏竞赛等,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二、合理膳食
应促使幼儿园学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多食蔬果,少食高热量食品,以保持健康体态。
三、家校合作
强化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饮食与运动状况,共同呵护幼儿园学子健康成长。
斯为幼儿园肥胖之患提出防范之法,愿能受用。
愿君安康,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