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
- 格式:docx
- 大小:13.16 KB
- 文档页数:6
申报年份2012 申报号
云南省第十六次(2012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申报表(申报者信息表)
申报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申报的成果材料及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无论获奖与否,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的相关要求。
申报者(签章):
申报者姓名:
申报者所属地区(请选择):
申报者单位属于:省属单位□州市单位□
申报者单位名称:
申报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职称:职务:
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申报者单位意见:
公章:
填表日期:年月日填表须知:
1、每位申报者只能申报一项成果,联名成果仅限第一作者申报。
申报者可指定联系人并填报其姓名电话。
与省
外作者合作的成果须是以我省作者为主(第一作者)并填写本省主要作者信息。
2、单位意见须加盖单位公章。
3、本表一式二份,《成果信息及申报理由》一式四份,与成果一并在申报时限内交送省评奖办。
宁波市高校第三批重点学科申报表学科名称:企业管理学科类别:工商管理学科负责人:马山水所在学校:宁波大学联系电话:0574-宁波市教育局制二 0 0 六年九月表1综合表学科名称:企业管理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取得时间2003年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水平(3-5个):1.企业战略管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在浙江省内处于先进行列。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在浙江省内处于先进行列。
3.企业财务管理。
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在浙江省内处于先进行列。
4.企业创新管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在浙江省内处于先进行列。
原学科基础--------------------------------------------------------------------------------------------------一.学科负责人及梯队1.负责人姓名:马山水 性别:男 年龄:54 技术职务: 教授 最后学历(学位):本科2.学科梯队 42人,其中正高职称9 人,副高职称14人;40岁以下高级职称 5 人, 41-50岁高级职称13人;具有博士学位 6 人,硕士学位 29 人。
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0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0人,省特聘教授0人,省“15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0人,市“4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 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0 人。
二.科学研究与开发1.共发表学术论文150 篇,其中SCI 0 篇,EI 0 篇,ISTP 0 篇。
2.出版著作7部,其中学术专著 4部,编写教材3部。
3.承担科研课题86项,经费148 万元。
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20 万元,省部级课题 16项 40万元。
目前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0项,经费60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 3项10万元,省部级课题9项31万元。
4.获国家级奖励0项,其中一等 0项,二等 0 项,三等 0 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其中一等 1 项,二等2项,三等0项;厅局级奖励3项。
附件1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实施办法为规范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 增强评奖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教社科[2009]1号), 结合历届评奖工作情况, 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奖励范围和奖项设置第一条【学科范围】根据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需要, 本届评奖的学科范围包括: (1)马克思主义;(2)思想政治教育;(3)哲学;(4)逻辑学;(5)宗教学;(6)语言学;(7)中国文学;(8)外国文学;(9)艺术学;(10)历史学;(11)考古学;(12)经济学;(13)管理学;(14)政治学;(15)法学;(16)社会学;(17)民族学与文化学;(18)新闻学与传播学;(19)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0)教育学;(21)心理学;(22)体育学;(23)统计学;(24)港澳台问题研究;(25)国际问题研究;(26)交叉学科。
第二条【成果类型】本届评奖包括以下类型成果: (1)著作(含专著、编著、译著、工具书、古籍整理作品等);(2)学术论文;(3)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4)普及读物。
第三条【奖项设置】本届评奖的奖项分四类:著作奖、论文奖、研究报告奖、成果普及奖。
除成果普及奖不分等级外, 其他奖项分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按照确保质量的要求, 允许各学科各个等级的奖项有空缺。
第四条【奖励名额】本届评奖的奖励名额总计900项左右, 其中一等奖60项, 二等奖260项, 三等奖560项, 普及奖20项;特等奖根据参评成果的质量情况决定是否授予。
各学科的奖励名额依据该学科申报数占所有学科申报总数的比例进行分配, 适当向交叉学科和申报数较少学科倾斜。
第二章评审机构第五条【奖励委员会】奖励委员会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各学部召集人和其他知名专家、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研究成果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社科优秀成果评奖活动旨在表彰在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激励广大社会科学研究者继续为繁荣学术、服务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的研究成果。
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研究成果涵盖了众多领域,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评奖中占据重要地位,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等。
这些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关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考古学、文化研究等。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教育政策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涵盖了管理学、心理学、人口学、统计学等领域,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智库研究成果智库研究成果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包括国际问题研究、国家安全研究、发展战略研究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在社科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评选出的研究成果具有以下特点:1.创新性: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创新性,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实践路径。
2.应用性:研究成果紧密结合实际,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3.影响力:研究成果在学术界、政策制定和社会实践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提高了我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地位。
4.前瞻性: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对未来的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指导意义。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流程说明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省政府颁发的全省社科研究成果最高奖,每年评选一次。
今年继续采取网上申报审核方式,使用平台为省社科数据中心评奖申报系统。
申报基本流程是:注册——实名认证——评奖成果发布——评奖申报。
一、用户注册登录请使用360极速浏览器或360安全浏览器极速模式。
在网址栏输入山东省社会科学数据中心,或网址:;打开网页后,右上角点击注册,填写相关内容,完成注册。
若系统提示手机号码已注册,可点击右上角“已有账号?现在登录”,再点击“找回密码”,输入手机号码和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即可输入新密码。
输入验证码,完善资料后点击“提交”按钮完成注册。
注意:1、注册完成后账号将和手机号、邮箱绑定,目前用户无法更改。
无法使用同一个手机号或邮箱注册多个账号,请仔细填写。
2、若手机号码或邮箱提示已注册,则点击登录界面中的“找回密码”,更改密码后重新登录。
二、实名认证登录后,点击右上角,在左侧菜单栏找到“个人资料”和“认证设置”,分别填写相关信息(*为必填项)。
上传个人正面照片后完成实名认证。
1.完善资料点击每个项目后的“完善资料”按钮,会进入相应的资料填写页面。
直到所有的项目都完善后(基本资料和工作单位右下角都出现对号,如下图)才能提交“实名认证”。
注意:单位所在地请填写到市,多分校的高校填主校区所在市。
工作单位是实时从机构库内检索出来的机构,必须先选择“单位所在地”的省市(一定要选到市),然后在工作单位栏目里输入单位全称,在下拉选项中选定。
如下图。
如匹配结果没有所在工作单位,请点击右侧篮字“添加工作单位”,省内高校、学会等单位均已创建,不要再重复创建。
创建机构有四个必填项,机构名称、机构性质、机构所在地(请选到市)、办公地址,其余可以不填,然后电话告知管理员(0531—82866376),等待管理员审核通过后继续实名认证。
2.等待审核实名认证需要上传个人正面照片,上传后点击提交按钮,等待管理员审核(工作日约半小时审核一次,休息日请耐心等待)。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宁波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评审结果的通报
【法规类别】奖惩
【发文字号】甬政办发[2018]5号
【发布部门】宁波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8.01.08
【实施日期】2018.01.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宁波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结果的通报
(甬政办发〔2018〕5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
近年来,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
1 / 1。
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方法第一条为了进一步繁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增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加速建立拥有中国特点哲学社会科学,推进 X 社科强省建设,联合本省实质,拟订本方法。
第二条 X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的评选和奖赏,合用本办法。
第三条 X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坚持公然、公正、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建立 X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委员会,负责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选工作。
省评奖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省级分管领导担当,成员由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和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构成。
省评奖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 X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省社科联),负责平时工作。
第五条 X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奖赏总数原则上不超出 290 个,可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成就申报总量变化作适合调整。
第六条 X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活动每两年进行一次。
第七条评奖活动所需经费列入评奖当年省财政估算。
第八条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坚持以 X主义为指导,着重成就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着重表现中国特点和 X 风格。
鼓舞新兴学科、交错学科、冷门学科创新发展,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拟订明确的评奖标准,严格依据标准评选。
达不到标准的,奖项能够空缺。
第九条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委员会办公室按评审要求,组建初评委员会和终评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
初评委员会和终评委员会的成员从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专家库中抽选,推行完整回避制度,由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委员会鉴定。
第十条在我省工作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均可申报 X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奖。
申报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奖,由申报人向受理单位申报。
任职副厅局级以上(含副厅局级)领导干部中,仅限于编制在高等院校、党校、社科院、行政学院和其余社科研究机构、事业单位,并以教课、科研工作为主,其成就能够申报。
成果形式:编号:学科分类:
研究类型:
**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申报表
成果名称
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申报时间
**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印制
申请者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申请者签字: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本表为A4规格,请双面打印和装订。
2.封面上“成果形式”按“著作”和“论文”类填写。
3.“学科分类”为:(1)马克思主义与党建(科社);(2)经济学;(3)管理学;(4)法学(政治学);(5)哲学与社会学;(6)文学(语言学、新闻与传播学);(7)历史学(考古学);(8)教育学与体育学;(9)综合(民族学、宗教学、艺术学等)。
4.“研究类型”分为“基础类”和“应用对策类”。
5.出版社级别:国家级、省级、一般;报刊级别:权威、核心、一般;立项级别: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
6.合作者按作用和贡献大小排序,最多4人。
西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
注:1、除“受理单位推荐意见”栏目外其余栏目由作者填写。
2、“成果形式”指专著、论文、调查报告和研究资料等。
3、“完成形式”指个人撰写、集体撰写以及个人在集体撰写中的作用。
4、“社会反响”指文章转载、介绍、索引收录、引用、评述以及采用后产生的效果(须附采用单位证明)。
5、“编号”由市评奖办公室统一编写。
6、“申报学科”可填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文学、史学、党史、党建、科社、教育、管理科学、软科学、伦理学等中的一种,不能明确归类者,请填“其它”。
社科成果奖申报表范例
以下是一个社科成果奖申报表的范例:
申报单位:XXX大学
申报人:张三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XXX-XXXXXXX
申报成果名称:《人类社会进化研究》
成果类别:社会科学研究类
成果类型:著作
申报时间:2020年1月1日
申报内容:
1. 关键词:社会进化、人类行为、文化传播
2. 摘要: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人类社会进化的相关问题,通过对人类行为和文化传播的研究,揭示了驱动社会进化的因素和机制。
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3. 研究背景:人类社会进化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对人类行为和文化传播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变迁的原因和规律。
4.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人类社会进化的基本特征和机制,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5.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模型分析等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文献,对人类社会进化进行探究。
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本次研究得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社会进化的新结论,揭示了文化传播对社会进化的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驱动机制模型,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7. 学术影响及应用前景:本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相关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该研究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请相关评审专家对以上申报内容进行评价和指导,谢谢!。
教育部关于颁发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
会科学)的决定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年(卷),期】2016(000)0Z1
【摘要】教社科[2015]4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评奖工作已经完成。
按照我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共有908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0项,二等奖251项,三等奖596项,成果普及奖11项。
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总页数】1页(P31-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4
【相关文献】
1.教育部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西安交通大学获奖名单[J],
2.教育部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西安交通大学二等奖成果简介 [J],
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5年) [J],
4.北大教育学院两项成果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J], 知行
5.关于颁发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决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申报评审表
申报人
工作单位
学科编号
申报学科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务职称通讯地址联系方式
手机
固话
成果类别
何时在何种报刊发表、哪家出版社出版
成果题目字数
报刊评价(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采用情况(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转载情况(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引用情况(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获奖情况(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立项情况(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佐
证
材
料
目
录
推荐
单位
意见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
年月日
初评组
评审等次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分值参评人数同意推荐人数
复评组评
审等次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分值参评人数同意推荐人数
市评选委员会终评等次
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终审,决定该成果获()等奖。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盖章)
年月日
注:1、此表一式三份随同成果一并上报,其中实名2份并附电子版,除本表第4页的栏目外,其他项目均由本人填写;匿名1份,只填写本表第1页中的“学科编号”、“申报学科”,第二页中的“成果类别”、“何时在何种报刊发表、出版”、“成果题目”、“字数”
“内容提要”和第三页中的所有栏目。
2、“内容提要”要把作品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重要观点及创新理论表述全面、准确,此项内容将作为评委评分的依据之一。
3、此表所填写的内容必须打印。
4、此表可复印、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