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应力应变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28
第七章 应力和应变分析 强度理论§7.1应力状态概述过构件上一点有无数的截面,这一点的各个截面上应力情况的集合,称为这点的应力状态§7.2二向和三向应力状态的实例§7.3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1.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在基本单元体上取任一截面位置,截面的法线n 。
在外法线n 和切线t 上列平衡方程αασαατσc o s )c o s (s i n )c o s (dA dA dA x xy a -+0s i n )s i n (c o s )s i n (=-+αασαατdA dA y yxαασααττsin )cos (cos )cos (dA dA dA x xya --0sin )sin (cos )sin (=++ααταασdA dA yx y根据剪应力互等定理,yx xy ττ=,并考虑到下列三角关系 22sin 1sin ,22cos 1cos 22αααα-=+=,ααα2sin cos sin 2=简化两个平衡方程,得ατασσσσσα2sin 2cos 22xy yx yx --++=xyτyxτnαtατασστα2cos 2sin 2xy yx +-=2.极值应力将正应力公式对α取导数,得⎥⎦⎤⎢⎣⎡+--=ατασσασα2cos 2sin 22xy y x d d 若0αα=时,能使导数0=ασαd d ,则 02cos 2sin 200=+-ατασσxy yxyx xytg σστα--=220上式有两个解:即0α和 900±α。
在它们所确定的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正应力取得极值。
且绝对值小的角度所对应平面为最大正应力所在的平面,另一个是最小正应力所在的平面。
求得最大或最小正应力为22min max )2(2xy y x yx τσσσσσσ+-±+=⎭⎬⎫ 0α代入剪力公式,0ατ为零。
这就是说,正应力为最大或最小所在的平面,就是主平面。
第七章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7.1 应力状态概述一、工程实例1. 压缩破坏2. 弯曲拉伸破坏3. 弯曲剪切破坏4. 铸铁扭转破坏5. 低碳钢扭转破坏二、应力状态的概念1. 点的应力状态过一点所作各斜截面上的应力情况,即过一点所有方位面上的应力集合。
2. 一点应力状态的描述以该点为中心取无限小三对面互相垂直的六面体(单元体)为研究对象,单元体三对互相垂直的面上的应力可描述一点应力状态。
3. 求一点应力状态(1)单元体三对面的应力已知,单元体平衡(2)单元体任意部分平衡(3)截面法和平衡条件求得任意方位面上的应力,即点在任意方位的应力。
三、应力状态的分类1. 单元体:微小正六面体2. 主平面和主应力:主平面:无切应力的平面主应力:作用在主平面上的正应力。
3. 三种应力状态单项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只有一个不等于零,如A 、E 点 二向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中有两个不等于零,如B 、D 点 三向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都不等于零四、应力状态分析的方法 1.解析法2. 图解法7.2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一、解析法图示单元体,已知应力分量x σ、y σ、xyτ和yx τ。
xxx(一)任意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利用截面法,考虑楔体bef 部分的平衡。
设ef 面的面积为dA , ∑=0F n 0sin )Asin (cos )sin A (cos )cos A (sin )cos A (A =-+-+αασααταασαατσαd d d d d y yx x xy∑=0F tsin )Asin (cos )sin A (sin )cos A (cos )cos A (A =++--ααταασαασαατταd d d d d yx y x xy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 y x xy ττ=三角函数关系:22cos 1cos 2αα+=,22cos 1sin 2αα-=,∂=cos sin 22sin αα解得:ατασσσσσα2sin 2cos 22x x xy yy--++=(7-1)ατασστα2cos 2sin 2x xy y+-= (7-2)(二)主应力即主平面位置将式(8-1)对取一次导数,并令其等于零可确定正应力的极值和所在平面的位置。
目录第七章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 (166)第一节应变监测 (166)一、差动电阻式应变计 (166)二、弦式应变计 (167)三、应变计安装 (168)第二节接缝和位移监测 (173)一、差动电阻式测缝计(位移计) (173)二、弦式测缝计(位移计) (174)三、电位器式测缝计(位移计) (175)四、仪器安装 (176)第三节钢筋应力与钢板应力监测 (178)一、差动电阻式钢筋计 (178)二、振弦式钢筋计 (179)三、钢筋计安装 (180)第四节压力监测 (183)一、混凝土压应力计 (183)二、土压力计 (187)第五节锚索(锚杆)荷载监测 (195)一、仪器结构 (195)二、工作原理 (195)三、锚索测力计的安装埋设 (195)四、关于仪器的现场率定 (197)第六节温度监测 (198)一、电阻温度计 (198)二、电阻温度计的使用 (199)第七节仪器的验收、保管与电缆接长 (199)一、验收与保管 (199)二、电缆接长与电缆安装 (200)第八节数据读取 (201)一、人工测量 (201)二、自动测量 (201)第七章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第一节应变监测为了解岩土工程和其他混凝土建筑物的应力分布情况,工程上一般通过安装埋设应变计用于监测建筑物的应变,再通过力学计算来求得应力分布,因而应变计是安全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使用环境看,应变计使用相当广泛,即适用于长期埋设在水工建筑物或其它建筑物内部,也可以埋设在基岩、浆砌块石结构或模型试件内。
配合无应力计桶还可作为无应力计使用。
从工作原理上分,国内工程最常用的应变计有差动电阻式应变计和钢弦式应变计两种。
一、差动电阻式应变计1. 仪器结构差阻式系列应变计主要由电阻感应组件、外壳及引出电缆密封室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图所示为250mm标距应变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1 250mm标距差阻式应变计结构示意图图中电阻感应组件主要由两根专门的差动变化的电阻钢丝与相关的安装件组成。
第七章 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构件疲劳寿命名义应力法的不足:1. 用弹性力学计算名义应力,当构件危险点发生屈服时,误差较大。
2. 修正系数和试验曲线使用多,使用条件难以完全吻合,造成误差。
60年代中期出现了局部应力-应变法,综合了在这之前疲劳问题研究的成果(材料的循环应变特性等),是一种在概念上和方法上全新的构件寿命估算方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1. 材料的疲劳特性,在循环应力作用下,认为循环塑性变形是造成疲劳损伤的根本原因,在低周疲劳问题中,用应变描述材料的疲劳现象要比用应力描述来得更加直接,其中应用了材料的记忆特性。
2. 载荷计数采用雨流计数法。
3. 局部应力-应变分析。
常用近似方法(如诺伯法)计算。
4. 损伤累积及寿命预测(估算)。
损伤累积一般用线性叠加的方法,当损伤累积达1时,认为材料发生破坏,所对应的循环次数就是估算的寿命。
一、局部应力-应变分析目的:回答如何计算局部应力和应变问题。
最好的方法是弹塑性有限元,但普遍使用不方便,且费时。
工程中主要使用简单适用的近似方法,如诺伯(Neuber )法,修正诺伯法、线性应变法、斯托维尔(Stowell )法等。
1.诺伯法缺口根部附近的局部应力常常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如果用名义应力乘以理论应力集中系数的方法求根部的实际应力,误差很大。
(1)假设1961年,诺伯提出一个在弹塑性状态下的通用系数式:''εσσαK K =或''2εσσαK K = 式中:σα---理论应力集中系数;'σK ---真实应力集中系数,nK σσσ=',n σσ,分别为缺口根部的真实应力和名义应力。
'εK ---真实应变系数,e K εε=',e ,ε分别为缺口根部的真实应变和名义应变。
得:en εσσασ∙=2或 σεσασ=e n 2 一般来讲,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都是处于弹性状态,故可用虎克定律求出:E e nσ=,带入上式,有:σεσασ=E n22上式的意义:1.表明,缺口根部的真实应力与应变的乘积可以通过理论应力集中系数和名义应力求出。
材料力学课后答案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内部力学性质和行为的学科,它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材料力学,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行为,为材料的设计、加工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在课堂学习之外,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一些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应力?应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通常用σ表示,其公式为σ=F/A,其中F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A为物体的受力面积。
应变是物体单位长度的形变,通常用ε表示,其公式为ε=ΔL/L0,其中ΔL为长度变化量,L0为原始长度。
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由杨氏模量E来描述,公式为σ=Eε。
2. 什么是弹性模量?它有哪些类型?答,弹性模量是描述材料在弹性阶段的刚度和变形能力的物理量。
常见的弹性模量包括杨氏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
3. 什么是拉伸、压缩、剪切?答,拉伸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其长度方向发生的形变;压缩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其长度方向发生的缩短形变;剪切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其平面内部发生的相对位移形变。
4. 什么是胶性变形?塑性变形?答,胶性变形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可逆形变,即在去除外力后,材料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不可逆形变,即在去除外力后,材料无法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5. 什么是材料的疲劳破坏?有哪些影响因素?答,材料的疲劳破坏是指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材料在循环载荷下发生的破坏。
影响因素包括应力幅值、载荷次数、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等。
以上是对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的部分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材料力学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做习题、多思考、多讨论,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